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化合物,在医药、染料、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高效、绿色、经济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在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传统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是通过对苯二酚和叔丁醇的酯化反应得到。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但存在着反应时间长、产率低、废弃物多等缺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方法逐渐被淘汰。

二、新型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1. 钯催化反应法钯催化反应法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苯二酚和叔丁醇在钯催化下进行反应,得到叔丁基对苯二酚。

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废弃物少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成本较高。

2.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法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法是一种新型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苯二酚和叔丁醇在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叔丁基对苯二酚。

该方法具有反应效率高、产率高、废弃物少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离子液体催化剂,成本较高。

3. 微波辅助反应法微波辅助反应法是一种新型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苯二酚和叔丁醇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反应,得到叔丁基对苯二酚。

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废弃物少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微波反应器,成本较高。

三、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不断涌现。

这些方法具有高效、绿色、经济等优点,可以为叔丁基对苯二酚的生产提供更好的选择。

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本高、催化剂的回收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寻找更加优化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对苯醌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

对苯醌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

从 图 1可 见 : 随着[ ( 对 苯 醌 ): ( 亚 硫 酸 铵) ] ( 简 称原 料配 比) 的增 加 , 对 苯 二 酚 收率 逐 渐
增 加 。这 是 因 为 还 原 剂 用 量 较 少 时 , 不 能 与 反 应
基 甲酮 ( 质量 分数 9 9 ) , AR; 硫酸( 质 量 分 数
2 . 1 原 料 配 比
在原料 配 比为 1: 2 . 5 、 反 应 时 间为 3 0 mi n 、
收稿 日期 : 2 0 1 3一 O 5—1 5 ;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 2 0 1 3—1 0 —1 4 。
作 者 简介 : 石成灿( 1 9 8 8 一 ) , 硕 士在读 , 研 究 方 向 为绿 色化 学
为 1 5 0 mL , 结 晶 后 的母 液 每 次 重 复 套 用 , 对苯醌转化率可达 7 6 . 5 8 。 关键词 : 对 苯 醌 亚 硫 酸 铵 中 图分 类 号 : 0 2 4 4 . 6 合成 对苯二酚 工 艺 改进
文献标识码 : A
对 苯二 酚是 一 种 重 要 的精 细化 工 产 品 , 在 感
与 催 化 。 E ma i l : 8 0 5 3 3 7 9 4 9 @q q . c o n。 r
在反 应时 间 为 3 0 mi n 、 水用量为 1 5 0 mL、 溶
*通信 联 系人 , E — ma i l : wu g u a n g we n0 2 8 @e y o u . c o i n 。
第 3 O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1 月






33
SPECI AI I TY PETROCHEM I CALS

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研究进展

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研究进展

1 以叔丁醇 为烷基化试剂 的合成法
叔 丁醇与对苯 二酚合成叔 丁基对 苯二酚 的方法 , 是一种常 用的合成 方法 。常用 的液体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磷酸、苯磺酸 等, 反应一般在水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 中进行 。 近年来 , 也有很 多科研工作 者采 用介 孔分子筛 、固体酸 、 离子液体等新 型超 酸作 为催化剂 。其基 本反应机理 见图 l 。
c ri do h u a r n t es mma y t h x se c u si n i es nt e i f e t u y y r q i o ep o e s e r t ee itn eq e t t y h sso r— t l d o u n n r c s . o o nh t b h Ke wo d :a t xd n s tr— u y y r q i o e h d o u n n y r s n i ia t ; e t t l d o u n n ; y r q i o e;s n h ss o b h y te i
叔 丁基对苯 二酚( B Q) T H 是一种 白色 或微 红褐色的结晶粉 末 ,有一种极淡的特殊香味 ,几乎不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 遇铁、铜不变色 ,但如有碱存在可转为粉红色 。 叔 丁基对苯二酚作为抗氧剂既可 以用作橡胶 、塑料 、 化妆 品生产的添加剂 , 也可 用作感光剂 , 但其重要的用途是作为食 用油脂的抗氧剂 。对小 鼠进行 的毒性试验…证 明,它是一种十 分安全 的产 品。目前 已有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叔丁基 对苯二酚作为抗氧剂 ,它是美 国 F A认可的添加剂 ,我 国也 D 已批准使 用 。叔 丁基对苯二 酚用于不饱和 油脂 比其他常 用的 B A、B T G等抗氧剂更有效 ,具有添加于任何油脂均无 H H 、P 异味、异臭 , 安全性好 , 抗氧性 能高 , 油溶性 优 良等诸 多优点 , 同时还能有效的抑制细菌 、 霉菌 的生长 , 对黄 曲霉等危害人体 健 康的霉菌也有很好 的抑制作用 。 作为一种新型的酚类油脂抗 氧剂 ,叔丁基对苯二酚 的前景十分看好 。 叔 丁基 对苯二酚 的生产 方法 最近二 十年才较 多地 出现在

对苯二酚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对苯二酚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 成为 对苯 醌 ; 2步 , 对苯 醌 在 酸性 条 件下 , 第 将 用 铁 粉将其 还 原成 为 对苯 二 酚 : 3步 . 过 滤 、 第 经 结
{通 讯 联 系 人 。E ma :y 6 1 1 @1 6c m — i dh 5 1 8 2 . l o 收 稿 日期 :0 0 1— 3 2 1— 2 1
原料 苯 与丙烯烷 基化反 应合 成二异 丙苯 ,将对 位异
构体 分离 出来 , 使间位 异构体 转化 为对位 异构体 , 分 离 出的对 二异丙 苯 氧化 生 成 二异 丙 基过 氧 化物 ; 第
2步 . 在酸 性催 化剂存 在 的条 件下 , 化生 成对 苯二 裂
生成 对苯二 酚 。 法工 艺简单 , 该 但所 需催 化剂价 格 昂 贵且 难 以回收f T l 。
M 中 n H O 。 2

该 法成 熟 、 于控 制 , 产率 较 高 , 易 且 但生 成 大量 锰盐 、 铁盐 和硫 铵废液 等 , 回收率低 、 污染 环境 、 原料
消耗大 、 生产设 备费用 较 高 , 目前 胡玉才 等人 以及美 国通用 电气公 司针对 该法 过程 中的氧化 剂和催 化剂 做 了相应 的研发 改进[Ⅻ 9 。 - 113 对二 异丙苯 氧化 法 ..
优 缺 点 , 望 对 苯 二 酚 合 成研 究前 景 。认 为 有 机 电合 成 工 艺 是 制 备 对 苯 二 酚 最 具 潜 力 的 展
方法。
关键 词 对 苯 二 酚 ; 基化 ; 羟 电化 学合 成
中图分类号 T 2 31 Q 4 .1
文献标识码 A
D I 036 /i n10 - 8 9 0 1 1 1 O . 9 .s. 6 6 2 . 1. . 3 1 9 js 0 2 O0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叔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热稳定的淡黄色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格氏反应、二苯并安反应、铝烷催化反应等。

其中,以格氏反应和二苯并安反应为代表的方法较
为常用。

格氏反应是将叔丁基苯和苯酚在碱性条件下,在水中加热反应得
到叔丁基对苯二酚。

反应机理为叔丁基苯与苯酚发生酸碱反应,生成
苯酚负离子和叔丁基阳离子,再通过失去一个质子,生成中间体,最
终经过自身缩合得到产物。

二苯并安反应的反应条件较格氏反应复杂,需要在高温、高压、
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反应生成物的构型会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因此
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在反应条件上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
合成要求和条件。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反应过
程的控制,以提高反应产率和产物纯度。

过氧化氢氧化苯酚制备苯二酚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氢氧化苯酚制备苯二酚的研究进展

1苯二酚的生产方法
1.1苯胺氧化法 用苯胺氧化法制对苯二酚o],国内外在制备方法上大体相同,都是由苯胺在酸性介质中被氧化剂氧化为 苯酚,然后,在提馏塔中被蒸汽带出,进入还原部分被还原成对苯二酚溶液,经精制、结晶、干燥后得产品.国 内从20世纪50年代起均采用苯胺氧化法生产苯二酚,普遍存在原料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锰资源回收率 低等缺点.目前这种方法在国外已被淘汰. 1.2二异丙苯法 为了克服苯胺氧化法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诸多缺点,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口].该法 首先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将苯与丙烯进行Friedel—craft5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将 问位异构体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在酸性催 化剂(如硫酸)存在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产物经分离、提纯后得成品.与苯胺法相比,该法具编号:100卜8735(2007)05一0633—06
苯二酚包括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邻苯二酚是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可用于 制取香料(如胡椒醛)、染料、感光材料、电镀材料、特种墨水、抗氧剂、杀菌剂、光稳定剂、防腐剂和促进剂等. 对苯二酚主要用作摄影胶片的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合成氨脱硫工艺辅助溶剂、橡胶防老剂、阻聚剂、 涂料清漆的稳定剂和汽油抗氧剂等.我国的苯二酚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 数百吨,产量甚微,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传统的苯二酚生产工艺,即邻氯苯酚碱解法制邻苯二酚和苯胺氧化法 制对苯=酚已被淘汰,而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苯酚制苯二酚的工艺,因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过氧化 氢价廉、化产物是水而无污染,成为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际上开发的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生产苯二酚 的工艺路线有Rh6ne_Poulenc法、Brichjma法、Ube法和Enichem法等.其中Enichem法以Ts—1分子筛作 为苯酚羟基化催化剂,于1986年建成5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较多,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种,其中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苯胺氧化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双酚a法等;中试规模的有电化学法,其余方法均处于研究阶段。

下面将对对苯二酚主要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2.1苯胺氧化法。

2.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为克服苯胺氧化法制取对苯二酚生产工艺存在的诸多缺点,上世纪60年代开发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该法首先在酸性催化剂(磷酸硅藻土或alcl3)存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使其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再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产物经中和、萃取、离心分离、提纯、真空干燥后得成品。

以对二异丙苯计,对苯二酚收率为80%左右。

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苯胺总污染低(约30%),成本低。

然而,由于副产物多,成分复杂,很难将其分离。

2.3双酚a法?2.4苯酚与过氧化氢的羟基化出于经济和环保方面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的方法,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该法是以苯酚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经脱出水、高沸物、苯酚并分1/3在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过程中,研制与开发新型的催化剂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到目前为止,研制的催化剂品种达上百种,其发展趋势从单一的、均相的无机物或金属有机配合物向复合的、非均相的催化剂发展。

(1)使用无机酸或金属离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2)使用氧化物作为催化剂?(3)使用分子筛作为催化剂?(4)杂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5)其他催化剂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所用的催化剂除以上各类型外,shevade等在zsm-5分子筛上镶嵌cucl16pc合成cucl16pc/zsm-5催化剂,研究了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第 6 期 于剑锋等. 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29
为原料, 经氯化、水解、酸化获得成品。由于反应过 ℃, 采 用 60% H 2O 2 水 溶 液。 苯 酚 的 转 化 率~
程中使用 C l2、N aO H、HC l 等, 对反应器的材质要 10% , 苯二酚的选择性~ 80% , 产物中邻位异构体
T S 1 (En ichem )
25
90
1∶1
[9]
由于反应中使用了 HC lO 4、H 3PO 4 等, 使得后
处理工艺复杂, 环境污染较大。
2. 1. 2 Ube 法 (70 年代末工业化)
U be 公司以硫酸以及 60%H 2SO 4 与甲基异
丁基酮即时生成的酮过氧化物为催化剂, 以苯酚
己的生产工艺, 形成我国独特的催化剂专利势在 2 环己二醇方法相近的报道还有在过氧邻苯乙
必行。
酸存在下的 2 羟基环乙酮及环己三醇方法
3 苯二酚的研究现状
等[26 ]。
3. 1 由苯酚过氧化 还原法合成苯二酚
该反应工艺的优点是可高选择性地获得单一
苯醌 (BQ ) 还原法是传统的DHB 生产工艺之 异构体, 无需进行异构体分离。但由于其所用原料
成熟的先进工艺, 引进先进的 En ichem 工艺的可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 于乙腈中 50 ℃下反应 48 h
能性不大, 且其工艺细节仍然严格保密, 引进费用 后可获得 96% 的 CA T。 与该法相似的报道则用
惊人。 因此,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我国自 过碳酸钠[24]或 Sb A s 混合物[25]为催化剂。与 1,
大同小异, 但其苯酚转化率太低, 苯酚的循环量太 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苯为原料电化学合成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研究

苯为原料电化学合成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研究
第2 7卷
第 4期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o ma fYa a i est t ml ce c d t n u lo J n Un v ri f 1 v Nau in e E io S i
V 12 N . o. 7 o4
De . 00 c2 8
20 0 8年 1 2月
14 实验 方法 .
学氧化合成对苯醌的合适工艺条件 , 郑可利等_ 已 8
进行 了研 究 。为 了确 定 由对苯 醌还 原合成 对苯 二 酚

阳极 电 解 液 的 配 制 参 照 文 献 J 。阴 极 电解 液 的的配制 : 配制 9 L含 相转 移催 化 剂 四丁 基 溴化 0m 铵 O 1 、 苯醌 、 .% 对 苯与硫 酸 体积 比如表 1 所示 。 电解使用 ws—Y L型数 字 稳 压 稳 流 电源 、 自制 的 H型 隔 膜 的 电解 槽 和磁 搅 拌 器 等 组 成 ( 1 。 图 ) 磁力 搅拌下 , H 型隔膜 的 电解 槽 中 , 在 以铅 基二 氧化 铅 为阳极 , 碳棒作 阴极 , 06c 的素烧 瓷板 ( 阻 厚 . m 电 率为 17 ・ 为隔膜 , _6n m) 电解液超 声波乳化 4 i, 0mn 用 ws—Y L型数 字 稳 压 稳 流 电 源 控 制稳 定 电 流进
来 发展 迅速 。本文 在 以铅 基 二 氧 化铅 为 阳极 , 电化 学氧化 合成对 苯醌 的研究 的基 础上 , 进一 步 研究
以 四丁 基溴化铵 为 相转移 催化剂 , 以碳 棒为 阴极 , 通 过 正交 实验 , 究 了反 应 温 度 、 研 电流 密度 、 与硫 酸 苯
的体积 比 、 苯醌浓 度 对 电 化学 合 成对 苯二 酚 电 流 对 效 率及 产率 的影 响 。

特丁基对苯二酚

特丁基对苯二酚

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1948-33-0|的合成工艺及应用摘要:油脂是人类膳食基础营养素之一,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说人类的健康离不开油脂,油脂的质量安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但油脂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因氧化等因素变质,油脂抗氧化剂是一类能阻止或延缓油脂或油脂类食品变质,延长其保质期的物质,叔丁基对苯二酚(简称TBHQ)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油脂抗氧化剂。

文章综合介绍了叔丁其对苯二酚性质与合成,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合成工艺,应用,抗氧化剂前言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又名叔丁基氢醌,白色结晶性粉末,其熔点为126.5-128.5℃,沸点为300℃,CAS号:1948-33-0,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中,对多数油脂,特别是对植物油的抗氧化功能最为有效。

特丁基对苯二酚(t·butylhydroquinone),简称TBHQ分子式为C l0H1402,分子量为166.22。

[1]系白色至淡灰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极轻微特殊气味,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醚及油脂等,几乎不溶于水(25℃,<1%;95℃,5%)TBHQ是一种油溶性抗氧化剂,能阻止或延迟食品中油脂氧化变质。

作为食品添加剂,TBHQ已在美国等20多个国家使用,我国于1992年获准用于油脂及含油脂食品、干鱼制品、饼干、速煮面、含油脂罐头食品、腌制肉食制品等。

在美国和我国,TBHQ在食品中最大允许用量为200ppm[2]。

1 TBHQ的合成工艺叔丁基对苯二酚简称TBHQ,在1972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后陆续被世界上其它国家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国在1991年批准使用。

国内外生产叔丁基对苯二酚的企业有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泰邦,美国Eastman,印度Camlin等。

目前国内外叔丁基对苯二酚的生产均采用对苯二酚叔丁基化法,原理如图2,按烷基化试剂不同分类可分为:叔丁基法,异丁烯法,MTBE法,由于MTBE 剧毒对人体与环境的毒害较大,此方法几乎只限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其工业应用无法推广。

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的评述3

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的评述3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毕业论文(这排改成封面格式要求的样子)题目: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研究学生姓名:费金鑫指导教师:陈玲霞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时间:2016年4月摘要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本文分别介绍了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及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目前对苯二酚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苯胺氧化法、双酚A法、电化学法和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等,此外,本文还对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论文的正文只有7页,太少了,至少要13~18页。

论文里有些地方我直接修改了,你还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在文中标出来了,就在这个文档里修改。

AbstractHydroquino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droquino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hydroquinone roughly the following: aniline oxidation method, bisphenol A (BPA), a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phenol hydroxyl 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also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hydroquinone were simple comment.Key word: hydroquinone, synthesis, proces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性质及用途...................................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苯酚双氧水氧化合成邻、对苯二酚新工艺研究

苯酚双氧水氧化合成邻、对苯二酚新工艺研究

表2-2对苯二酚物理性质Table2-2Phsicalpropertiesofhydroquinone项目数据项目数据项目数据熔点,oC172范德华体积5.998x104KI1.22x1010mS/tool沸点,oC285范德华面积8.46x10’K29.28xlO。

13m2/mol密度。

也151.332蒸汽压O.133溶解度(132.4。

C)kPag/lOOg(300c)闪点(闭165临界温度oC549乙醇46.4杯)。

C自燃温度516临界压力,l~,IPa7.45丙酮28.4(闭杯)oC白燃极限,1.6-15.3临界体积m3/mol3,0x104水8.3%(体积)绝对熵344.17液体摩尔体积1.226x104若0.06J/(m01.¨埘?,m01熔化热27.1生成热,kJ/m01.261.7l四氯化碳O.OlkJ/mol燃烧净热.2.74x103吉布斯自由能.176.13lO/moIkMm01偶极矩1.40离解常数(30。

c)对苯二酚是一强的还原剂。

与某些氧化剂反应生成苯醌;在碱性溶液中,对苯二酚会加速氧化速度,生成的氧化物加水会变成l,2,4.三羟基苯,后者继续氧化生成腐植酸,对苯二酚可以将氨碱银盐还原成银镜,是强力的照相显影剂。

对苯_酚的反应活性类似与苯酚,它的羟基可以转化成醚或酯。

对苯二酚及其醚类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单烷或双烷产物,与脂胺和芳胺反应,生成重要芳胺产品,与氯气或氯化磺酰反应,生成一系列氯化物;与C02反应生成2,5一二羟基苯甲酸;与苯酐缩合生成1,4-二羟基蒽醌:与顺酐缩合生成l,4一二羟基苯。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可以生成l,4一环己一醇:磺化反应生成氢醌磺酸。

2.2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工业应用”心m邻、对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1994年全世界邻、对苯二酚的生产能力已达7万吨/年,目前全球年消耗量超过200kt[21,其需求量,尤其国内需求量呈稳步增长势头。

对苯二酚处理方法

对苯二酚处理方法

对苯二酚处理方法对苯二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O2,常用于制造染料、合成树脂和药物等领域。

对苯二酚的处理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合成、提取、纯化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对苯二酚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1. 从苯酚合成:苯酚经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对苯二酚。

该方法简单、高效,是目前最常用的对苯二酚合成方法之一。

2. 从苯醌还原:苯醌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对苯二酚。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苯二酚的小规模合成。

二、对苯二酚的提取方法1. 从煤焦油中提取:煤焦油中含有对苯二酚,可以通过溶剂萃取或蒸馏方法进行提取。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对苯二酚。

2.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一些植物中含有对苯二酚,可以通过水蒸气蒸馏、超声波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苯二酚的天然来源研究。

三、对苯二酚的纯化方法1. 结晶法:将对苯二酚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缓慢冷却结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对苯二酚晶体。

2. 蒸馏法:对苯二酚的沸点较高,可以通过蒸馏方法进行纯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苯二酚的大规模纯化。

四、对苯二酚的应用1. 制造染料:对苯二酚是合成染料的重要原料,通过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可以制得不同颜色的染料,用于纺织品、皮革等行业。

2. 合成树脂:对苯二酚可以与醛类化合物反应,形成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等领域。

3. 药物研究:对苯二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特性,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如合成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等。

对苯二酚的处理方法包括合成、提取、纯化和应用等方面。

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需求,通过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高效率的对苯二酚产品,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对苯二酚的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希望本文对对苯二酚的处理方法有所启发,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研究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研究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研究作者:谷顺明张涛胡玉兵梁锡臣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一种用1,4-二甲氧基苯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金属钯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直接生成产物对苯二酚。

此工艺简单方便易行,副产物少,反应条件相对比较温和。

本文对反应的催化剂的种类进行了帅选并且对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的结果可以使得对苯二酚的产率达到90%。

【关键词】 1,4-二甲氧基苯对苯二酚氢气对苯二酚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酚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合成气脱硫工艺的催化剂、橡胶和塑料的防老剂单体阻聚剂、食品及涂料清漆、橡胶和汽油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石油抗凝剂、洗涤剂的缓蚀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等,还用于化妆品的染发剂。

目前世界上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苯胺氧化法;(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3)苯酚丙酮法;(4)苯酚羟基化法。

路线1:苯胺氧化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仍沿用苯胺氧化法,这是对苯二酚最早的生产方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该法反应过程为:在硫酸中(苯胺氧化法工艺成熟、反应容易控制、收率及产品纯度高。

以苯胺计,对苯二酚的总收率约88%;但原料消耗高,副产大量的硫酸锰、硫铵废液和铁泥,污染环境。

由于料液中的稀硫酸对设备的腐蚀,设备费用高。

此外,锰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国外基本上已淘汰此法。

路线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Signal公司开发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并于70年代工业化。

此法在酸性催化剂磷酸硅藻土或A1C13作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使间位异构体转化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过氧化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在酸陛催化剂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所得产物进行中和、萃取、分离、提纯、真空干燥后得成品。

苯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苯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苯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化学合成中,苯酚类化合物常被用作原料或中间体。

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包括香料、医药和染料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关注度增加,苯酚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苯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成为了关键因素。

苯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有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苯酚与酸或羧酸的酯化反应。

此外,还有苯酚和磷酸或亚磷酸的酯化反应,以及苯酚和醇的缩合反应。

这些反应的产物中,常见的苯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3,5-叔丁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对苯二酚酯等。

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烷基化的苯酚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对食品中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它们的羟基结构可以与自由基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对食品的氧化破坏。

此外,羟基苯甲酸酯还可以作为抗菌剂和保湿剂。

除了对羟基苯甲酸酯外,近年来对另一种苯酚类化合物——对苯二酚酯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

对苯二酚酯的抗氧化性能比对羟基苯甲酸酯更强,这是由于它具有更多的羟基结构。

对苯二酚酯不仅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还可以用于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

尽管苯酚类化合物在应用中具有多种优点,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视。

这些化合物在长时间使用或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在使用中应控制用量,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相应的添加。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总之,苯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是成为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用途广泛,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上应注意控制用量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苯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待发掘的方面,如结构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

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苯酚类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对苯二酚磺酸钾合成

对苯二酚磺酸钾合成

对苯二酚磺酸钾合成
对苯二酚磺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常用于染料、医药和化工领域。

其合成方法可以通过对苯二酚和磺酸钠(NaHSO3)反应制得。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对苯二酚溶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
硫气体,使其与对苯二酚发生反应生成对苯二酚磺酸。

对苯二酚磺酸钠的合成步骤如下:
1. 在碱性条件下,将对苯二酚溶解在水中。

2. 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使其与对苯二酚发生反应生成对
苯二酚磺酸。

3. 将生成的对苯二酚磺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苯二酚磺酸钠。

4. 最后,通过与氯化钾反应,从而得到对苯二酚磺酸钾。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成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比例,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此外,对苯二酚磺酸钾的合成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
进和优化,例如采用不同的溶剂、催化剂或反应条件,以提高合成
效率和产物纯度。

总的来说,对苯二酚磺酸钾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
有机合成过程,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反应
条件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合成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质量。

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第30卷第6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ol.30 N o.6 2001年11月 J o urnal of China Univ ersity o f M ining&T echnolog y N ov.2001文章编号:1000-1964(2001)06-0634-03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合成研究夏英姿1,蔡可迎2,宗志敏2,魏贤勇2(1.徐州化肥厂,江苏徐州 221007; 2.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摘要:以D001树脂为催化剂,用对苯二酚分别与乙酸酐和乙酸进行了反应实验并得到了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采用乙酸酐为原料具有反应快、反应温度低的优点,但成本较高;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苯二酚与乙酸酐在80℃左右反应1h,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收率为41.4%.采用乙酸为原料所需反应时间较长,但成本低,以甲苯为溶剂对苯二酚与过量的乙酸在110℃左右反应8h,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收率为51.6%.关键词:对苯二酚;单乙酸酯;合成;催化中图分类号:O62 文献标识码:A 对苯二酚单脂肪酸酯是一类很好的皮肤去色素剂,具有氧化稳定性好,不易变色,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等优点,脂肪酸碳原子数小于8时效果更好.对苯二酚单乙酸酯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医药农药和杀虫剂等[1~4].由于对苯二酚化学性质活泼,它与酸酐或酰氯反应容易生成对苯二酚二脂肪酸酯,不易得到单酯.采用保护一个羟基的方法,将对苯二酚先转变成对苯二酚单苄醚,酯化后氢化脱去保护基,产率约为40%~45%[5],此方法虽然能提高单酯的收率,但反应步骤增加,必然使成本增加.宋小平等[5]以三乙胺-吡啶为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反应产物采用减压蒸馏分离得到对苯二酚单乙酸酯,产率为43%(以对苯二酚计).该方法工艺简单,但产率较低,且催化剂难以回收.马美玲等[6]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苯二酚与丙酰氯在冰水浴温度下反应,反应产物采用柱色谱分离得到对苯二酚单丙酸酯,产率80%(以对苯二酚计).此方法产率较高,但反应时间长达16h,操作复杂.到目前为止,合成对苯二酚单脂肪酸酯均采用碱作为催化剂,由于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必然会给后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增加成本.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新的合成方法,即采用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酸性催化剂D001树脂,以乙酸酐或乙酸为原料合成对苯二酚单乙酸酯,反应如下:O HO H+(C H3CO)2OCat.OHOO CC H3或OHOH+CH3COO HCat.OHOO CC H3由于D001树脂具有均匀的粒度,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与物料分离,大大简化了后处理过程,另外D001树脂具有一定的的强度,可重复使用数十次,能显著降低成本.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试剂:D001树脂为工业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仪器:HP6890型气相色谱仪,HP6890/5973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BU CHI R-134型旋转蒸发器,BU CHI B-580型精密蒸馏仪,SBH-3型循环水多用真空泵,84-1型磁力加热搅拌电热套等. 1.2 实验方法1)以D001树脂为催化剂,以酸酐为原料进行收稿日期:20010521作者简介:夏英姿(1970-),女,江苏省徐州市人,徐州化肥厂工程师,从事化工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酯化反应:将 2.2g (0.02mo l)对苯二酚、一定量的乙酸酐、0.44g D 001树脂、15m L 乙酸乙酯加入装有冷凝管的烧瓶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分析.反应混和物过滤、常压蒸出溶剂,剩余物经水洗后真空蒸馏,收集的馏分(165~170℃/0.02M Pa ),得产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定性.2)以D001树脂为催化剂,以脂肪酸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将2.2g (0.02m ol )对苯二酚,0.44g D001树脂,15m L 甲苯加入装有分水器三口烧瓶,加热搅拌,沸腾后开始滴加过量的乙酸,滴加时间约4h ,滴完后继续反应4~5h ,用气相色谱监测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产物定性.上述两种方法的主产物皆为对苯二酚单乙酸酯和少量的二酯,其质谱数据分别为:152(M +,31.1),110(100),81(23.5),55(12.8),43(18.3);194(M +,14.7),152(50.2),110(100),81(9.5),43(30.2),分别与谱图库中对苯二酚单乙酸酯和对苯二酚二乙酸酯的质谱数据相吻合.2 结果与讨论2.1 对苯二酚与乙酸酐反应由于对苯二酚和乙酸酐都比较活泼,在酸催化下常温即可迅速反应生成对苯二酚二乙酯,为减少双酯的生成,实验中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进行1h 就已达到平衡,再延长反应时间对结果影响甚微.本实验首先考察了不同的配料比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时间均为1h,结果见图1.图1 配料比对反应的影响Fig .1 Plot o f reaction r esults v s ra tio of n (acetic anhydride )/n (1,4-benzendiol)由图1可知,随着乙酸酐用量的增加,单酯的选择性逐渐降低,而双酯的选择性逐渐增加,这说明单酯仍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因此控制乙酸酐的用量可以有效提高单酯的选择性.对苯二酚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时,对苯二酚的转化率和单酯的选择性较高,而双酯的选择性较低,因此n (对苯二酚):n (乙酸酐)=1∶1.2时较合适.此外,还考察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1.表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Table 1 Inf 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reactiont /℃对苯二酚转化率/%x B /%单酯双酯5±256.082.717.320±259.184.915.140±251.993.5 6.560±248.893.6 6.480±242.996.53.5 注:n (对苯二酚)∶n (乙酸酐)=1∶1.2,反应1h.由表1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对苯二酚的转化率和双酯的选择性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单酯的选择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在80℃反应,单酯的收率较低,但其选择性较高,使后处理更简单,因此反应在80℃进行更合适,单酯的收率为41.4%.2.2 对苯二酚与乙酸的反应对苯二酚与乙酸的反应较难进行,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反应.为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同时使生成的水及时采出,本实验选用甲苯作反应溶剂,反应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大约(110±2)℃).实验主要考察了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对苯二酚与乙酸反应的结果见图2.图2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Fig .2 Plo t of r eactio n results v s reactio n time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对苯二酚的转化率和双酯的选择性逐渐增加,而单酯的选择性逐渐减少.反应8h 后,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56.2%,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选择性为91.9%,此时单酯的收率达到最高为51.6%,继续反应单酯的收率反而下降,因此反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h.3 结 论1)以D 001树脂为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为溶635第6期 夏英姿等: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剂,对苯二酚与乙酸酐可迅速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单乙酸酯,调整二者的比例可提高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收率,由实验可知对苯二酚与乙酸酐在乙酸乙酯中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 (对苯二酚)∶n (乙酸酐)=1∶1.2,在回流温度下反应1h .在此条件下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42.9%,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选择性为96.5%.此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有较高的选择性.2)以D 001树脂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与过量的乙酸在甲苯中反应合成对苯二酚单乙酸酯,在回流温度下反应8h,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56.2%,对苯二酚单乙酸酯的选择性为91.9%.此方法由于采用了廉价、易得的乙酸为原料,能降低成本.参考文献:[1] M erlic C A ,Aldrich C C ,Alba ne ze W J ,et a l .Ca r-bene co mplex es in the synthesis of complex natura l pr oducts :to tal sy nthesis of the calpho stins [J].JAm Chem So c,2000,122(13):3224-3225.[2] Anderso n B A,Heinz L J ,Panetta J A,e t a l.Ox a-zo les,thiazo les,o x azo lines,o x adiazo les and benzox -a zo les useful as neuro -pro tectiv e ag ents [P ].EP908454,1999-04-14.[3] Heinz L J,Panetta J A ,Phillips M L ,et al.Pr epa-ration of 4-[[[(a minoalkyl )ph eno x y ]alkyl ]ox azoly ]-2,6-di -ter t -butylphenols a nd a na log s as neur opro tectants [P ].WO 9815274,1998-04-16.[4] Izumi K ,Ikeg ami H,Suzuki M ,et al.Pr epar atio nof (3,3-dihalo -2pro peny lo xy )benzene de riv ativ es and their intermediates and insecticides and acaricides co ntaining the deriva tiv es [P ].JP 09194418,1997-07-29.[5] 宋小平,韩长日.氢醌单乙酯的合成[J ].化学世界,1998,20(2):125.[6] 马美玲,邓月松,谢明贵.氢醌单丙酸酯的改进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7,9(2):198-199.Study o n Synthesis o f 1,4-Benzenediol Mo noacetateXIA Ying -zi 1,CAI Ke -ying 2,ZONG Zhi -min 2,W EI Xian -y ong2(1.X uzhou Chemical Fer tili zer Pla nt ,Xuzh ou ,Jia ng su 221007,China ;2.Schoo l o f Ch emical Engineering and T ech no lo gy ,CUM T ,X uzhou ,J ia ng su 221008,China )Abstract :Tw o metho ds w ere used in synthesizing 1,4-Benzenediol m ono aceta te with the catalyst D001resin.The result show s tha t a hig h co nversio n a nd a g ood selectiv ity ca n be achieved by using these tw o m ethods ;The acetic anhydride is m ore activ e than acetic acid ,so the reaction of acetic anhydride is easi-er tha n tha t of acetic acid.The suitable reaction co nditions betw een 1,4-benzenediol and acetic anhydride in ethyl acetate a re as fo llow s :n (1,4-benzenediol)∶n (actic anhydride)=1∶1.2,the reactio n tempera-ture 80℃,the reactio n tim e 1h .This ca n result in a yield of 41.4%fo r 1,4-benzenedio l m ono aceta te .The yield can reach 51.6%by reacting 1,4-benzenediol and acetic acid in to luene so lutio n at reflux ing tempera ture for 8h.Key words :1,4-benzenediol;1,4-bezenediol mo noacetate;synthesis;cataly sis636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0卷。

bpda合成工艺研究

bpda合成工艺研究

bpda合成工艺研究BPDA是一种常用于合成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的化合物。

BPDA合成工艺研究主要探索了BPDA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聚酰亚胺材料中的应用。

在BPDA的合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亚硝基苯和对苯二酚的氧化反应。

这个反应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通常使用盐酸作为催化剂。

首先,将亚硝基苯和对苯二酚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加热至反应温度。

在反应过程中,亚硝基苯被氧化为亚硝基苯酚,而对苯二酚则被氧化为对苯二酚醌。

最后,通过脱水反应,将亚硝基苯酚和对苯二酚醌反应生成BPDA。

这个合成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并且可以获得高纯度的BPDA产物。

BPDA合成工艺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尝试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溶剂来改进传统的BPDA合成工艺。

例如,有学者使用氯代磷酸铵和三氯化铝等新型催化剂来代替传统的盐酸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此外,还有研究者尝试使用无溶剂或低溶剂条件下的合成方法,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消耗。

除了合成方法的研究,BPDA合成工艺研究还关注BPDA在聚酰亚胺材料中的应用。

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

BPDA作为聚酰亚胺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BPDA合成工艺研究不仅关注BPDA的合成方法,还关注BPDA在聚酰亚胺材料中的性能和应用。

BPDA合成工艺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BPDA的合成方法和在聚酰亚胺材料中的应用。

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和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提高BPDA合成的效率和产物的性能,推动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一种用1,4-二甲氧基苯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金属钯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直接生成产物对苯二酚。

此工艺简单方便易行,副产物少,反应条件相对比较温和。

本文对反应的催化剂的种类进行了帅选并且对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的结果可以使得对苯二酚的产率达到90%。

【关键词】 1,4-二甲氧基苯对苯二酚氢气
对苯二酚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酚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合成气脱硫工艺的催化剂、橡胶和塑料的防老剂单体阻聚剂、食品及涂料清漆、橡胶和汽油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石油抗凝剂、洗涤剂的缓蚀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等,还用于化妆品的染发剂。

目前世界上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苯胺氧化法;(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3)苯酚丙酮法;(4)苯酚羟基化法。

路线1:苯胺氧化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仍沿用苯胺氧化法,这是对苯二酚最早的生产方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该法反应过程为:在硫酸中(将138g的1,4-二甲氧基苯和5%不同的催化剂加入烧瓶中,往体系中加入氢气,在压力10mpa和120℃的温度下反应,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产率。

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共四种催化剂,pd/sio2-al2o3和pd/al2o3的催化效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分别为81%和80%,但是在产率上都低于催化剂pd/caco3和pd/deloxan apii。

pd/caco3 和pd/deloxan apii的催化效果都非常好。

下面对催化剂的用量进行了一些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实验结果看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产率得到了提高,但当用量达到5%的时候,再增加用量,产率基本上没有变化,使用6%pd/caco3为催化剂的产品最终产率为96%,使用6%pd/deloxan apii为催化剂的最终产率为93%。

2.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将138g的1,4-二甲氧基苯和5% pd/caco3催化剂加入烧瓶中,往体系中加入氢气,在压力10mpa和120℃的温度下反应,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产率,研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5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在2小时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苯二酚的产率渐渐的提高,当反应时间大于2小时的时候,对苯二酚的产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反应时间规定在2小时。

3 结语
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此反应的影响,确定以pd/caco3或pd/deloxan apii 为反应的催化剂,并且经过对pd/caco3和pd/deloxan apii的用量进行对比实验,确定pd/caco3 和pd/deloxan apii的用量比为5%,并对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

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1. pd/caco3的用量比为5%;2.反应的温度为120℃;3.反应的压力为10mpa;4.反应的时间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