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机介质中酶法合成小肽的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应用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活性肽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制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和药理学特性,如抗菌、抗癌、抗炎、降血脂、调节免疫功能等。
生物活性肽是由氨基酸分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合成。
本文介绍了生物活性肽的合成方法、应用研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活性肽的合成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法是目前生物活性肽的主要合成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化学合成技术,将氨基酸逐个连接起来以形成多肽链。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化学试剂和催化剂来控制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以制备具有高纯度和高活性的生物活性肽。
其中,固相合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
该方法将第一个氨基酸固定在树脂上,然后添加下一个氨基酸以扩展多肽链。
反复添加氨基酸,直到多肽链的完整序列被合成。
2. 生物合成法生物方法也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肽。
其中,发酵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发酵法利用微生物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调控目标肽的基因表达,然后收集和纯化肽。
生物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大量可靠的多肽,但也存在批次差异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二、生物活性肽的应用1. 医药领域生物活性肽的医药应用中最为重要、最为广泛的是肽药物。
肽药物的优点是相对较小的分子量、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选择性、可控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较好的生物稳定性、亚细胞水平的靶向选择性等。
例如,多肽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此外,生长激素释放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高血糖素等生物活性肽还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
2.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生物活性肽经常用作功能性食品的一部分。
它们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学功能,可用于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在奶制品中添加一定量的乳清蛋白水解物,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率、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等。
三、未来发展前景1. 生物活性肽的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合成方法的改进,生物活性肽的合成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小肽营养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2 1 O 一 O 6—0 10 8 8 (00) 1 O O 4
第1 ( 期 总第 1 1 ) 2期
/养产 的进 J 及工研展 、 生 艺 究 肽 营
孙 东伟 , 刘 军
( 1 工学 院生物工程 学院 , 自贡 9)理 l 四川 630 ) 4 00
U 日 吾 J l
重 要组成 部分 , 正逐渐 成为行 业 内新 的研究 热点 。
近 年来 , 随着人们 对小 肽 的认识 逐步 深入 , 小
肽的研究工作也取得 了一定进展 ,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养理论
已经颠覆 了传 统营养学 认 为蛋 白质 营养就 是氨基 酸营养 的观点 。在 饲 料行 业 , 肽 营养 已被越 来 小
S N n U Do g—w iL U J n e, I u
( i nier gIstt,iha nvrt o Si c n nier g Zgn ,i un, 30 ) Bo—egne n tueScu nU ie i f c neadE g e n ,i gSe a 6 0 0 i ni sy e n i o h 4
面 对 小肽 的 研 究 进展 进 行 了概 述 , 时展 望 了小 肽 的研 究前 景 。 同 关键词 : 小肽 ; 究 进展 ; 产 工 艺 ; 述 研 生 综
中图 分 类 号 :S0 . T22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Pr g e s o h utii n o ma lp ptd n t o uc i n t c o o y o r s n t e n rto fs l e i e a d i pr d to e hn l g s
发酵法生产饲用活性小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发酵法生产饲用活性小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被应用于畜禽饲养领域,其中饲用活性小肽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饲料添加剂。
饲用活性小肽能够增加动
物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畜禽产量和质量。
因此,以发酵法
生产饲用活性小肽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发酵法生产饲用活性小肽,并通过实验研究饲用活性小肽的营养成分、生化活性、安全性和饲料添加效果,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
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大豆蛋白为发酵原料,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和选择合适的菌种,制备饲用活性小肽。
对制备出的饲用活性小肽进行基础性质测试和营养成分分析,评价其
营养价值和生化活性。
同时,进行安全性测试和饲料添加效果试验。
四、研究预期结果
预计通过本研究能够成功制备出饲用活性小肽,评价出其营养成分和生化活性,验证其安全性和饲料添加效果。
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为发酵法生产饲用活性小肽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为畜禽饲养领域提供新型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肽的生产方法及其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的贡献是 不一样 的 , 因此 某些特 定种类 的小肽 的 含量 决 定 了 小 肽 饲 料 的 特 定 功 能 _ l 王 恬 。
在 竞争现 象 ,而小 肽 吸收机制 本身 不易饱 和 , 转 运 速度快 , 能缓 解 肠壁 细 胞对 不 同 F A摄 入 的 A
竞争 , 小 肽 的 氨 基 酸 能 够 迅 速 吸 收 。 闵育 娜 故
一
8一
中 国饲 料 添 加 剂
2 1 第 9期 ( 第 1 1 ) 0 1年 总 1期
游离 氨基 酸 ( A 在消 化 道 中存 在着 吸 收 F A) 竞争 , 许多 试验表 明 , 小肽 的添加 可 以提高氨 基
的小肽制 剂 , 以提 高黑凤鸡 采食量 、 可 产蛋率 、 饲 料转化 率 和 蛋 壳 强 度 J 。刘 卫 东 报 道 , 加 小 添 肽使 肉仔 鸡在增 重 、 料效率 和经 济效益等 方面 饲 都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中尤 以添 加 0 4 的小 其 .%
等¨ 研究发 现 , 奶 牛 日粮 中添加 小 肽 营养 素 在
可显 著提 高奶牛 产奶量与 乳 品品质 , 提高 奶牛生 产 的经济效 益 , 肽营养 素在产奶 牛 日粮 中 的适 小
宜 添加量 为 0 1 ~ . % 。 .% 03 3 小肽 的生产方 法 小 肽制 品 目前 的生产 方法主要 有 : 学合成 化
肽组效果 最好 。不 同的小 肽 在 这些 生理 功 能 中
酶解猪血血红蛋白制备小肽粉方法的研究
小肽粉的生成过程
酶解猪血血红蛋白:通过酶解作用将猪血血红蛋白分解成小肽粉 酶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酶,如蛋白酶、肽酶等,以实现高效酶解 酶解条件:控制酶解温度、pH值、时间等条件,以获得最佳酶解效果
小肽粉的分离与纯化:通过过滤、沉淀、层析等方法,将小肽粉从酶解液中分离出来,并去除杂质和未反应完全的物 质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小肽 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 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改善食品口感:小肽粉具 有很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
提高食品保质期:小肽粉 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可
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降低食品生产成本:小肽 粉的生产成本低,可以降
低食品的生产成本。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疫力,增强体质。
酶解猪血血红蛋白制 备的小肽粉具有独特 的风味和口感,适合
用于制作保健品。
小肽粉在保健品中的 应用还可以促进肠道 健康,改善消化吸收
功能。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猪血血红蛋白小肽粉 具有抗氧化、抗衰老、
美白等功效
猪血血红蛋白小肽粉 还可以添加到洗发水、 沐浴露等洗护产品中
可以添加到护肤品中, 如面膜、精华液、面
THANK YOU
汇报人:
小肽粉的干燥与包装:将分离纯化后的小肽粉进行干燥处理,然后进行包装,得到最终产品。
小肽粉的生物活性
小肽粉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 成和代谢,提高免疫力
小肽粉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小肽粉可以调节血糖、血脂 和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小肽粉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 发育,预防骨质疏松
酶解猪血血红蛋白制备小肽粉 的方法
采用盐析法进行初步分离
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用酶从油松花粉中提取小肽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用酶从油松花粉中提取小肽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郭丽梅,王贵玉,薛润鹏,尹树花
申请号:CN200710058028.0
申请日:20070713
公开号:CN101100691A
公开日:
200801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酶从油松花粉中提取小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溶剂萃取出油松花粉中非蛋白质的成分;(2)将萃取后的油松花粉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容器内,用20~70℃的饮用水调节溶液pH值为7~9后,搅拌2~4小时,形成油松花粉混合液;(3)在油松花粉混合液中加入酶,充分搅拌2~16小时;(4)趁热离心分离去除料渣,即得到小肽营养液。
本发明不仅生产周期短,产品收率高,而且提取液的营养成分是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肽,所得的活性小分子肽具有营养液水溶性高,可直接使用。
申请人:承德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
地址:067411 河北省承德县上板城镇承德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来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内源酶制备生物活性小肽的生产工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内源酶制备生物活性小肽的生产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忆凤
申请号:CN200810195646.4
申请日:20080901
公开号:CN101341924A
公开日:
200901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内源酶制备生物活性小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选取海洋低值小杂鱼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原料经过清洗后搅碎,加水并制成鱼浆物料;将鱼浆物料置于酶解设备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钙,然后对鱼浆物料进行加热升温并将温度控制在53~57℃,调节pH,进行酶解,得酶解产物;对酶解产物进行灭酶灭菌处理后,滤除酶解液中的杂质,得到初滤酶解液,浓缩,得液状或膏状的生物活性小肽。
本发明利用海洋低值鱼机体内内源酶系,寻求最佳的自体酶解条件,不仅极大节省了成本,而且简化了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规模化生产易于实现。
申请人:陈忆凤
地址: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开发区郁州南路8号天福莱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喜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短链肽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短链肽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短链肽是由2至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
这些小分子具有一系列有趣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医药应用。
然而,由于其结构较小和复杂性较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合成难度大和低产率的问题。
然而,随着有机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短链肽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种常用的短链肽合成方法是固相肽合成法。
这种方法是将肽链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并通过逐渐加入氨基酸单元来扩展肽链。
每次加入一个氨基酸单元,都要进行活化、耦合和去护基等操作。
随着反复重复这个过程,肽链逐渐增长,最终形成目标短链肽。
固相肽合成法不仅合成效率高,而且避免了溶液相反应中氨基酸之间的交叉反应,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多肽合成、修饰和标记等后续操作。
除了固相肽合成法,还有液相肽合成法。
液相合成法是将氨基酸单元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调节反应液的环境条件、加入适当的保护基和活化试剂来实现肽链的合成。
相比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合成速度较快的优势。
然而,由于氨基酸之间的交叉反应的可能性较大,液相合成法对于较长的短链肽合成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除了合成方法的选择,短链肽的生物活性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短链肽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药物发现、癌症治疗、抗菌剂等。
在药物发现领域,短链肽可以通过模拟天然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寻找新的药物作用位点和途径。
此外,短链肽还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或引入非天然氨基酸等方法来增强其生物活性。
例如,用D 型氨基酸替代L型氨基酸可以增加肽链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除了改变短链肽的结构,通过合成模拟肽的衍生物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这些衍生物可以通过引入化学修饰基团,改变药物分子的亲水性、脂溶性以及与特定受体的相互作用。
衍生物的合成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路径,依次加入适当的官能团和中间体来实现。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短链肽的药物性质,还可以增强其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和吸收性。
总之,短链肽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研究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小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小肽是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物分子,是蛋白质水解产物中的一类。
相对于大肽和蛋白质,小肽分子较小,分子量一般不超过5000,结构相对简单。
但是,小肽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
小肽的种类非常广泛,可以来源于天然蛋白的水解或人工合成等方式。
不仅如此,小肽还具备着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保肝、抗糖尿病、抗血栓等作用。
这一切都为小肽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小肽的生物活性研究成果斐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抗肿瘤作用。
对于临床上普遍存在的癌症问题,小肽抗肿瘤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小肽因为分子量较小,可以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具有良好的药物渗透能力。
同时,相较于大肽和蛋白质,小肽的合成成本较低,更加便捷,可以通过改变氨基酸残基组合或修饰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小肽的药效。
在小肽的抗肿瘤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调控小肽的结构,使其能够靶向癌细胞,从而发挥针对性治疗的效果。
例如,具有TP8序列的小肽就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同时也被证实有交感神经调节作用。
此外,小肽作为新兴领域的研究方向,还可以用于生物制造、医学诊断、食品保鲜等领域。
众所周知,食品的保鲜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利用天然小肽防腐保存食品已逐渐成为了一条道路。
同时,小肽还被应用于牙科领域,例如制备天然源抑菌剂等。
当然,小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的潜力与挑战。
如何在提高小肽的活性的同时,降低其毒副作用,是当前研究者面临的难题。
此外,小肽的大规模生产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小肽的应用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
在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小肽的研究必定会更加深入,人们对其作用的认识也会更为清晰。
药物、保健品、食品等领域都离不开小肽的身影,小肽的研究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和贡献。
正如国内外专家所言,小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总而言之,小肽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改进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改进生物活性肽是由氨基酸残基连接起来的短链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因此生物活性肽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肽的合成方法以及改进策略。
一、合成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生物活性肽合成方法之一。
通过化学手段将氨基酸分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目标肽链。
这种合成方法可以合成各种种类的肽,但是在大规模合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内特定的酶系统来合成肽。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细胞等生物体来合成目标肽。
生物合成法具有高效、绿色的优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生物合成系统的限制,合成效率可能较低。
3. 合成生物学方法合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合成肽方法。
该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肽的编码基因导入到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中,使其能够在生物体内合成目标肽。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经济、可控性强的特点。
二、改进策略1. 探索新的肽连接方法目前常用的肽连接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
固相法由于合成效率高、操作简便,成为主流方法。
然而,固相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反应物的浪费和副反应的产生。
因此,改进合成肽的连接方法是提高合成效率和纯度的关键。
2. 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在肽合成的过程中,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可以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和纯度。
传统的保护基可能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副产品,降低合成液纯度。
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可以减少这些副反应的产生,提高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3. 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合成肽的产率和纯度。
例如,适当调节反应的温度、pH值、溶剂选择等条件,可以提高合成反应的速率和产率。
此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溶剂,也可以改善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产物的纯度。
4.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进目标肽的性能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对合成的目标肽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点突变、插入或删除氨基酸等手段,改变目标肽的结构和功能。
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韩杰;德力格尔桑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3(000)0z2
【摘要】讨论了小肽在营养和吸收上的优越性及特殊的生理功能.并综述了酶法制备植物类、动物类、乳蛋白类生物活性肽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2页(P246-247)
【作者】韩杰;德力格尔桑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4.9
【相关文献】
1.生物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J], 李建杰;叶磊;荣瑞芬
2.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J], 韩杰;德力格尔桑
3.酶法处理对慢消化淀粉制备及特性的研究进展 [J], 刘俊梅;胡耀辉;杨盼盼;王庆;王丹;丁伟;朴春红;王玉华;于寒松;李琢伟
4.非酶法催化木质纤维原料转化制备低聚木糖研究进展 [J], 张威伟;张波;张乐平;蒋建新
5.酶法脱乙酰化制备壳寡糖的研究进展 [J], 周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螺旋藻制备高活性小肽的研究
螺旋藻制备高活性小肽的研究作者:余颉赵述淼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23期摘要:以螺旋藻为原料,使用毕赤酵母发酵所产生的蛋白酶对其水解制备了高活性小肽。
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DH和TCA-SNI为指标,对影响螺旋藻水解的各种影响因素:温度、pH、料水比、酶底比和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8、酶底比700 U/g、酶解温度55 ℃、pH值8.5,酶解时间3 h。
在最佳条件下制备螺旋藻活性肽的水解度(DH)为11.8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指数(TCA-SNI)为55.13%。
利用凝胶过滤色谱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子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分子量小于1000 Da的寡肽占55.02%,小肽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260 Da附近,约2个氨基酸残基,含量为29.07%。
制备的螺旋藻肽粗蛋白含量为62.52%,总磷含量为1.00%,钙含量为0.13%,铁含量为803 mg/kg。
关键词:螺旋藻;酶解;活性肽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3-0023-041 引言 ̄螺旋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种丝状多细胞螺旋体的原核藻类生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
螺旋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是目前已知食物中最高的[1],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类胡萝卜素、多糖以及矿物质[2],是人类理想的食物及药物资源。
螺旋藻是安全无毒的,早在400年前墨西哥等地已经开始食用螺旋藻[3],所以螺旋藻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生物活性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化合物。
小分子的活性肽不仅能够提供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增强免疫力、抑制细菌、抗氧化等功能[4,5]。
与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相比,肽能够更好、更快地被机体吸收[6]。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生物活性肽,小肽的制备及其所具有的生物活性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不少的成果[7~9]。
化学_酶法合成多肽的研究进展
在化学合成肽中 , α2氨基 、羧基和各种侧链官 能团在合成前的保护和合成后的的脱保护是必不可
少的 , 也是最基本的耗时操作 , 并且还必须考虑一 直存在的消旋问题. 酶促肽合成与化学法相比具有 反应条件温和 、消旋作用小 、氨基酸侧链保护少和 立体专一性强等优点 [ 10 ] , 此外 , 区域选择性和立体 选择性也是酶法在肽合成中的两大优势所在 , 但单 从生物学方法考虑 , 该方法受到酶性质不稳定及产 率低等问题的限制 , 因此部分复杂多肽的合成必须 将化学法与酶法相结合才可实现.
收稿日期 : 2008211225; 修回日期 : 2009202210. 基金项目 : 十一五国家 863项目 (No. 2006AA02Z21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No. BK200618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376034) ,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2007). 作者简介 : 武秀明 (1984 - ) , 女 , 硕士研究生. 3 通讯作者 : Tel: 025 - 83587349, E2mail: zsbshen@ njut. edu. cn;
化 Fmoc2氨基酸酯形成 Fmoc2氨基酸片段. 其合成 过程如图 1, 每步耦合产率均在 75% ~90%.
图 1 Fmoc2氨基酸片段合成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Fmoc2am ino acid fragments synthesis
2. 2 肽段缩合
化很困难. 而利用化学 2酶法缩合短肽片段的方式
478
分 子 催 化 第 23卷
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 2. 1. 1 胸腺五肽 ( TP25) 胸腺五肽 ( TP25)是人工 合成的五肽 (A rg2Lys2A sp 2Val2Tyr) , 对应胸腺生成 素的 32至 36位氨基酸序列 , 具有天然胸腺生成素 的全部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超声波具有空化作用[16],产生的气泡经挤压破裂,
赛[10]确定了 MWCO5k 的再生纤维素膜包为从酶解液 可以瞬间产生极强的机械剪切力,使蛋白质降解,或
中分离富 ACE 抑制肽的适宜超滤膜包。并采用中性蛋 者改变蛋白质构象,促使其亲水基团更多地暴露出
白酶在酶膜反应器中水解酪蛋白连续制备 ACE 抑制 来,提高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酶与蛋白相
件,如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温度、pH、时间等,并在 在明确木瓜蛋白酶对核桃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基础
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或响应面等试验设计 上,进行了超声功率和时间对酶解影响的研究,结果
优化酶解工艺。姜莉[1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 表明超声功率为 450 W,超声 12 min,蛋白水解度可由
度为响应值采用中性组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面方 10.18 %提高到 11.43 %。可见低功率超声波可增加反
法(RSM)优化了胰蛋白酶对核桃蛋白的水解工艺:反 应系统内流体的循环速度,强化传质,扩大了底物与
专题论述
李建杰,等:生物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97
酶接触的面积,提高酶水解速率。
肽,其得率达 43.4 %,单位时间产量为 6 284 mg/h,单 结合,最终提高酶解效率。超声波在蛋白酶解上的应
位活力酶对应的产量为 0.23 mg/U,产物的 ACE 抑制 用也主要是体现在原料蛋白预处理和酶解过程这 2 个
率达 81.6 %,整个系统持续稳定反应达 8 h 以上。大 方面。贾俊强[17]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大米蛋白制备抗氧
应时间 4.0 h,底物质量浓度 27 g/L,温度 53.4 ℃, pH8.0,加酶量(E/S)8.3 g/kg,该优化条件下水解度可 达 14.49 %。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是一种通过分离、纯化和提取酶活性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高效、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原理、方法和应用方面来介绍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的原理基于肽链的特性。
酶是生物中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由氨基酸残基组成,通过肽链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与底物相互作用来催化底物的反应。
而催化活性通常集中在特定氨基酸残基上,称为催化中心。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就是通过识别、定位和分离这些催化中心,以提取酶活性。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如亲和层析、膜过滤、离子交换、硫酸盐沉淀等,对酶进行分离纯化;另一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重组DNA技术,将酶的基因转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大规模表达,再通过细胞裂解和纯化步骤来提取酶活性。
这两种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对酶活性的需求。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的应用广泛。
在生物医药领域,酶作为药物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可以提取特定酶的活性,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
在食品加工领域,酶可以用于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通过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可以提取纯化食品加工所需的酶。
在环境保护领域,酶可以用于处理污水和废物,通过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可以提取具有降解能力的酶,用于污水和废物的处理。
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的优点在于高效、低成本和环保。
相对于传统的生物酶提取方法,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昂贵的设备,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生物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酶提取技术。
通过识别、定位和分离酶的催化中心,可以提取具有特定活性的酶,进而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小分子肽生物酶萃取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展现更大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分析及控制条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分析及控制条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产品市场愈发火爆。
其中,乳清蛋白小肽因为它作为蛋白质小分子水解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调节免疫等诸多的生理功能,因此成为大众健康保健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乳清蛋白小肽一般通过酶法和发酵法两种工艺来制备,其中发酵法制备小肽具有自然、环保、易于控制等优点,是制备乳清蛋白小肽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对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控制条件对产量的影响,对于乳清蛋白小肽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论文将研究以下内容:1. 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的分析:选择适合乳清蛋白酪酸酶、发酵时间、菌种等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这些条件对乳清蛋白小肽产量的影响,得到发酵法生产乳清蛋白小肽的最佳条件。
2. 探究不同参数对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选取乳清蛋白浓度、发酵时间、酵母菌量、发酵温度、初始pH等条件,探究这些条件对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模型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以提高乳清蛋白小肽的产量。
3. 乳清蛋白小肽的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对发酵法乳清蛋白小肽产物的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分子量、抗氧化活性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探究最佳参数下产生的乳清蛋白小肽性质如何。
三、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论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出最佳的乳清蛋白酪酸酶、发酵时间、菌种等参数,以得到乳清蛋白小肽的最大产量。
2. 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乳清蛋白小肽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组合,进一步提高乳清蛋白小肽的产量与质量。
3. 对不同参数下的乳清蛋白小肽理化特性进行研究,探究提高产量后乳清蛋白小肽的性质是否有所提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对发酵法生产乳清蛋白小肽的工艺条件进行深入探究,明确造成产量波动原因和解决方法,并由此打造更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同时,本研究还可为乳清蛋白小肽的制备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
酶解荷叶制备荷叶小分子多肽的研究
酶解荷叶制备荷叶小分子多肽的研究
郝晓华;刘可心
【期刊名称】《中国饲料》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试验以荷叶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酶解荷叶制备小分子多肽。
选用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
再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提取荷叶多肽工艺进行优化。
最后以多肽浓度为标准,得到最佳酶解得荷叶多肽的条件为:底物浓度4.07%、酶解温度54.96℃、酶解pH 8.88、酶解时间5.19 h。
在上述条件下,得到多肽浓度为8.98×10^(-3) mg/mL。
【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郝晓华;刘可心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4
【相关文献】
1.酶解鱼鳞胶制备小分子多肽的研究
2.酶解蛋膜制备小分子多肽的工艺研究
3.酶法制备荷叶黄酮苷元的研究
4.酶法辅助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研究
5.酶解祁蛇肉制备小分子多肽的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有机介质中酶法合成小肽的研究进展张学忠①(吉林大学酶工程实验室 长春130023)提要:就利用蛋白酶在有机介质中合成小肽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方法学上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讨论和评述,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理想的肽键合成体系。
一、引 言 近20年来,随着非水酶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酶促合成法较化学合成法显示了许多优越性。
在有机介质中酶促肽键的合成,其中包括较大肽段间的缩合,尤其是合成只含几个氨基酸的小肽片段,较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占有明显的优势。
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反应条件温和,立体专一性强,不用侧链保护基和几无副反应等。
最近几年,利用各种来源的蛋白水解酶,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各种功能短肽或其前体,其中包括一些具有营养功能的二肽和三肽,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剂二肽以及具有镇静作用的脑啡肽五肽等。
利用酶反应器,连续合成某些功能短肽已接近生产规模[1]。
目前,国际上,酶法合成疏水二肽的最高收率已接近100%。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一些天然的或人工设计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短肽含有亲水性的氨基酸残基或D2型氨基酸残基。
由于亲水氨基酸在疏水性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以及大多数蛋白酶仅能利用L2型氨基酸,因而用酶法合成含亲水性氨基酸或D2型氨基酸残基的短肽,在方法学上需要有所突破。
近年来,国际上都在致力于方法学的改进,本文将就利用蛋白水解酶在有机介质中合成短肽的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讨论,目的在于说明如何构建一个理想的反应体系,从而提高肽产物的收率。
二、方法原理 K libanov[2]对在有机介质中酶促有机合成的原理进行过详细的讨论。
对于肽合成来说,肽键的生成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A+BKC+D(1)(1)式中C代表产物,即肽,D代表水。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有[C]=K[A][B] [D](2)(2)式中K为平衡常数。
由(2)式可知,通过从平衡中移去产物D,可以使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另外,通过改变有效平衡常数,也可以使反应向生成产物C的方向移动。
假定(1)式在水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w,那么,在水2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有效平衡常数K与Kw的关系有下面形式[3]:K=Kw(1+Α・P c)(1+Α・P d)(1+Α・P a)(1+Α・P b)(3) (3)式中Α为有机相对水相的体积比,P a,P b, P c和P d为相应组分在有机相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
假如A和B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小,例如,P a≈P b≈100,又假定Α≈100,那么,由(3)式可知K>2500Kw。
因此,在有机双相体系中的平衡常数要比在水中的平衡常数大三个数量级。
在有蛋白酶存在时,生成肽键的反应可以加速达到平衡。
这是在有机介质中酶促合成肽键的理论依据。
利用蛋白水解酶,在有机介质中合成小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实践中如何提高肽产物的收率。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55—①男,1942年生,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极端环境酶催化;联系人。
是采取热力学控制的肽键生成,即平衡合成:或者采取动力学控制的肽键生成,即非平衡合成。
热力学控制的肽键生成,关键在于通过控制某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有机辅助溶剂,温度以及不溶性产物等,使平衡向生成肽键方向移动。
动力学控制的肽键生成有下面两种方式: 11z-AA1OM e+AA2-N H2E z-AA1 -AA2-N H2(4) 21z-AA1OM e+AA2E z-AA1-AA2 +M eOH(5) (4)和(5)式中AA是氨基酸(Am ino A cid)缩写,z代表氨基酸N端上的保护基,M e代表羧端的酯基,AA-N H2表示一种氨基酸酰胺。
在上述两种方式下,N2保护的氨基酸酯可以快速形成一种活化的酰胺2酶中间体,然后与亲核试剂氨基酸酰胺或自由氨基酸进行转酯化反应。
转酯化反应是很快的,产物转化率在几十分钟内就可以达到极大值。
然而,热力学控制的肽合成通常需要几十个小时。
三、酶的稳定化 酶反应由传统的水相过渡到有机相,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酶的稳定性。
其中反应体系的水含量是影响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有机溶剂中,随着水含量的增加,酶的稳定性将减弱。
此外,溶剂的极性是影响酶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疏水性强的有机溶剂有利于酶的稳定性。
有一点应该指出,由于目标产物的不同,采用的有机溶剂系统也应该有所不同,因而也应采取相应使酶稳定化的措施。
当采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丙酮,乙腈,二恶烷,二甲亚砜,二甲替甲酰胺,甲醇和乙醇等)系统时,加入适当浓度的与水互溶的某些化合物,有利于增加酶的稳定性,例如,甘油和一些多元醇等,它们的作用可以减少水的活度[4]。
当采用水2水不互溶有机溶剂(氯仿,酯,脂肪醇和烃类)双相体系时,酶对各种有机溶剂的敏感程度差别也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也是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对酶的稳定性要比极性强的有利。
使酶在水2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稳定化的措施之一是使用固定化酶。
一般来说,只要酶保持在水相中,避免暴露到水相和有机溶剂间的界面,可以预期有很好的稳定性。
载体与有机溶剂间极性差越大,酶在界面暴露的危险性就越小。
我们[5]利用木瓜蛋白酶合成模型化合物Boc2Phe2V al OM e二肽时。
为了考察固定化载体对该酶催化性质的直接影响,使用了四种固定化载体(硅藻土,C M—纤维素,QA E—葡聚糖凝胶A—25和自制的鸡卵清蛋白),并用不同的方法(简单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共价交联)将木瓜蛋白酶固定。
通过研究水含量, pH,离子强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与产物二肽收率的关系,我们发现自制的鸡卵清蛋白载体给出最好的结果。
二肽产率达9415%。
通过简单吸附法制备的硅藻土固定化木瓜蛋白酶也给出较好的结果。
在小肽合成中,有时采用水含量极低的有机溶剂体系。
在水含量很低时,酶分子构象很难发生变化,这类似于酶的固定化。
四、合成小肽最佳反应体系的构建 11溶剂系统的选择前面已经提到反应介质对酶活性的影响很大。
尽管很难比较酶在有机溶剂中和在水溶液中的活性,但研究表明,在有机溶剂中酶反应速度差不多和在水溶液中有相同的数量级。
在极性的,无水的有机溶剂,如甲酰胺,二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Α2胰凝乳蛋白酶经历大的构象变化而失去活性。
L aane等[6]研究了一百多种有机溶剂的疏水性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一个参数L ogP作为衡量指标。
L ogP表示一种有机溶剂在正辛醇2水两相溶液中的分配系数的对数。
L ogP值既可以从实验上测得,也可以由Pekker疏水片段常数计算。
他们发现当L ogP>4时,反应介质有利于酶活性,是理想的介质。
而当L ogP<2时,有机溶剂极性太强,易剥夺酶分子表面的必需水层,不适合作为酶—65—促反应的介质。
2<L ogP<4的有机溶剂是中等反应介质。
R eslow等[7]在研究N2乙酰2苯丙氨酸与乙醇转酯化反应时也发现,在L ogP值高,即疏水性强的有机溶剂中,吸附在多孔的玻璃珠上的Α2胰凝乳蛋白酶显示了较高的活性,而且操作稳定性也比疏水性小的有机溶剂系统好。
在选择有机溶剂时,也必须考虑到氨基酸底物的极性问题,亲水性的氨基酸底物在大多数常采用的疏水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低,这一问题稍后还将专门讨论。
最近,Kuh l 等[8]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在微水条件下研究了嗜热菌蛋白酶催化Z2phe2 L eu2N H2合成,二肽收率达到87%。
21反应体系中水含量最适含水量的控制要考虑下述因素:酶的性质,固定化载体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底物的极性等。
测量反应体系中水有效性的一个热力学参数是水的活度Aw[9],它影响反应初速度和最大反应速度。
通常,减小水的活度,有利于肽键的生成。
N o ritom i等[10]利用Α2胰凝乳蛋白酶在含少量水的乙腈中由N2乙酰基2L2酪氨酸和氨基酸酰胺合成含酪氨酸的各种二肽时,发现超过最适水含量,明显有利于肽键水解。
我们[5]先前曾报道过,利用木瓜蛋白酶在乙酸乙酯中合成二肽Boc2Phe2L euOM e时,当反应体系水含量为115%时,产物肽的最佳收率为92%。
31pH和离子强度酶的微环境对于酶活性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酶解离基团的解离状态应该是最佳的。
Za2 ke和K libanov[11]曾发现脂肪酶催化的三丁酸甘油脂与正庚醇之间的转脂化反应的反应速度与酶粉冻干前所在溶液的pH有密切的关系。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在有机溶剂中不能发生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因而当酶分子从水溶液中向有机溶剂中转移时,保留了原有的离子化状态,即水溶液的pH在有机溶液中被保留下来,有时把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记忆”功能。
最近,Yen2 naw ar等[12]对酶这种记忆功能从结构上作了解释。
此外,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力不仅与酶冻干前水溶液的pH有关,而且与缓冲液的离子强度有关。
如果使用固定化酶的话,反应体系离子强度的选择应考虑到载体的带电性质。
我们[5]在利用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合成各种二肽时发现,不带电荷的载体需要较低的离子强度,可获得最佳的二肽收率,而带电荷的载体刚好相反。
此外,在固定化酶冻干之前,通过加入底物类似物,使酶发挥最佳功能状态的构象被“锁住”,可以达到增加酶活性的目的。
Stab l[13]曾报道,在冻干Α2胰凝乳蛋白酶时,如果有D2型氨基酶底物存在时,在无水环已烷溶剂中,酶可以接受D2型氨基酸底物。
41反应温度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肽健合成与水相反应一样,反应速度与温度相关。
提高反应温度,通常会增加酶反应速度。
但是,温度过高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而且,提高反应温度虽然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能保障一定就提高肽产物的收率。
最近的一些研究报道表明,在低温下的肽键酶促合成,可以大大提高肽产物的收率。
M attiasson等[14]研究了亚零度条件下,利用Α2胰凝乳蛋白酶合成N2乙酰2L2酪氨酰2L2丙氨酰胺的反应,发现在222℃或235℃,产物的转化率几乎达到100%。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酶催化,可以控制水的活度,从而抑制了水解反应,有利于肽键的生成。
五、底物的溶解性和D2型氨基酸的利用 在有机溶剂中酶促合成肽键常常遇到氨基酸底物的溶解性问题。
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氨基酸底物本身的极性,二是有机溶剂的极性。
在实践中最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解决亲水性氨基酸底物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问题。
往体系中加水固然可以增加亲水性氨基酸底物的溶解度,但也会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
到目前为止,尽管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有些作者也做过各种尝试。
K i m u2 ra等[15]报道,利用赖氨酸已酯和亮氨酸酰胺转—75—酯化生成亮氨酰2亮氨酸酰胺二肽的转酯化反应,同时通过使用一种阳离子交换树酯增加底物与产物的选择性吸附,使二肽产物收率达到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