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露为风味月为香—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学习目标】1.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
3. 要以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我们周围的景观,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
【重点难点】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课堂助学】一、学习本单元后的写作知识短文:(1)学生自主阅读,圈点主要内容。
(2)明确: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
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思路有三种:“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
③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二、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要求:(1)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2)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3)在文章结尾处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如何把参观游览类的文章上升为游记散文(1)“游记”不等于“记游”(2)游记宜细不宜粗(3)游记离不开情与理(4)游记多用联想想象法,语言精练传神四、游记注意以下几点:1.游记中的线索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
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
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
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
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
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
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二、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
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石潭记》 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课时《阿里山纪行》 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 2课时《蓝蓝的威尼斯》 1课时诵读欣赏 2课时写作 2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小石潭记[教学目的]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参观游览》的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参观游览》的教案[训练目的]1、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内容要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
[训练题目]1、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
2、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3、初一班全体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学校食堂不应再使用饭菜票购买饭菜,而应使用磁卡,这样既卫生又方便。
请你以初一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总务处提出建议,仿照“附录一”应用文示例中“建议书”的格式,写一份建议书。
4、课外练笔:写景物观察笔记,注意观察各类景物的特征,并用文字把这些特征准确地表达出来。
[训练指导]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参观单位的历史、规模、特点,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注意自己有什么感受。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还要注意顺序。
第1题写小区,要写出它的建筑风格、物业管理,特别要写出这一小区与其他小区不同的地方。
写商场,要写出它商品的丰富,景象的繁荣,特别要写出它在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特色,对顾客有特别吸引力之处。
写养殖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样如此。
要有对参观地区全貌的介绍,更要有对参观地区风光特色的描绘,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深刻的印象。
第2题如果你外出旅游过,那就从你游览的风景名胜中,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写成一篇游记。
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有山写山,有水写水,有树木写树木,有胜迹写胜迹。
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
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故乡的景物。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
再去观察一次,要努力看出与以往看的不同的地方。
即使是家乡的同一个熟悉的景物,只要努力观察,都会有新的认识,只要细心描绘,都会写出它的特有的美丽之处。
第3题建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标题、称谓、正文和结语。
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参观一个单位,游览一个景区,会有许多见闻感受,而学生们在写参观游览类文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写景顺序,因而显得杂乱无章;不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本单元课文以游记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融情于景等写景方法学以致用。
二、训练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三、训练重点1.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人遗迹,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探幽寻秘泼墨挥毫,为我们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水清境幽、承天寺的积水空明,也欣赏了阿里山美如画的风光、威尼斯独特的瑰丽。
今天让我们结合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起来总结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注意点。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1.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理清要点:(1)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①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②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③分类摹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的。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上作点评二、我来说题(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三、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学习了八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主题后,我们不仅领略了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和迷人山水,同时还学会了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以致用,去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2.训练目标①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②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例文一九龙口行吟我曾一度这样认为:一处美景的传世,是需要文人的渲染,文化的积淀的,否则,无论它有多么雄奇秀丽,总会缺少一些灵气,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而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锦绣神州的一片绸,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
去年国庆前夕,师范毕业后再未相见的好友打来电话,说国庆节要到九龙口来旅游,好友能来,我当然高兴,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九龙口能让他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吗?十月一日,朋友如约而至,早早地吃完午饭,便在朋友的催促下踏上了去九龙口的汽车,仅十几分钟,我们就到了九龙口的门户——沙庄。
有千年的古镇,也有百年的村庄,沙庄大概也有几百年了吧。
沙庄的小街两旁错落着乌甍粉墙的民居,偶有一筐绿菱、嫩藕,几篓肥蟹、鲜虾摆在门前,招揽着游人。
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在民居之间延伸,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吟唱岁月的沧桑,走进去真有恍如隔世之感,空气中弥漫着水乡特有的气息,如同酝酿了几百年的老酒,让人如痴如醉。
正当我和朋友流连忘返时,突然听一声招呼:“老师嘛,到家里坐坐”,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学生家长,我来不及应声,他双手已伸了过来,我赶忙推辞:“我是陪朋友来玩的”,“那我借条船陪你们去吧!”他不由分说便把我们带到河边,我们乘一叶小舟向荡心小岛渡去,回望沙庄,我不禁感慨:沙庄的景致也能与江南的周庄平分秋色吧,周庄的河流是穿插纵横在村镇之间的,已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它早就融入了人类的生活,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而沙庄在水的面前太渺小,它被挤到了水之一隅,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却有“流水绕孤村”的豪放。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3、情感与价值观:要以审美的眼观来欣赏我们周围的景观,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几种写作方法,进行写景2、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景观是否确如老师所读片断中所写。
然后请学生自己尝试着写片断。
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语段展示点评法;讨论对比法,小试身手法教学准备:准备两篇参观游览的语段;准备我作文本以便上课训练采用各种不同写作方法的参观游览的语段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
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
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
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
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1、学习本单元后的写作知识短文:(1)、学生自主阅读,圈点主要内容。
(2)、明确: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
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思路有三种:“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
③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2、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要求:(1)、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2)、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个人感受和体验进行写作,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04
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突出重点
在游览过程中,注意记录特别有 趣、有代表性或具有历史文化价 值的景点或活动,避免面面俱到 。
详略得当
对于重要的景点或活动进行详细 描述,而对于次要的部分可以简 略提及,使文章主次分明。
避免重复
在描述不同景点或活动时,注意 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雷同,保持 文章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05
范文欣赏与点评
优秀范文欣赏
《秋日登长城》
文章以秋日登长城为主线,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深厚文 化底蕴。
《夜游秦淮河》
文章以夜游秦淮河为视角,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南京城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 文学才华。
范文点评与讨论
《秋日登长城》点评
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选材与立意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游览景点,通过深入挖掘景点 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结构安排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采用总分总、列出主题、找几个 并列的观点来论述主题等写作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
次分明。
语言表达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 读者感受到景点的美丽和魅力。同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06
学生实践与互评
学生现场写作实践
参观游览前的准备
指导学生提前了解参观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等信息,为写作积累 素材。
现场观察与记录
带领学生参观游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感受,并记录下所见所闻 所感。
写作实践
回到课堂后,要求学生根据参观游览的经历,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教师可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勤业中学王庆华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石潭记》 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课时《阿里山纪行》 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 2课时《蓝蓝的威尼斯》 1课时写作 3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
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整理的真切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第二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第三块:学习评价第2课时《小石潭记》(一)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熟练朗读课文。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课后学习:背诵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永州八记》。
第3课时《小石潭记》(二)学习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理的情感。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永州小石潭的资料。
课堂学习:第一块:检查背诵课文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课后学习:1.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
第4课时《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基本背诵课文。
2、体会整理特殊的心境。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了解苏轼。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第三块: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课后学习:背诵课文。
第5课时《阿里山纪行》(一)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移步换景手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四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写作四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学习目标】1、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重点)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运用。
(难点)3、了解参观游览时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4、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
(重点)一、自主学习1、学生默读,圈画出重要的信息。
2、四人一组交流自己圈画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要求:1、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小组合作完成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第一段,题目自拟。
)2、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分段写,可以提纲式)3、在文章结尾处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交流展示四、作业独立完成一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关于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学习目标】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学会形象地、准确地、突出特征地描绘景物,描绘时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即景解说的能力。
(重点)2、掌握当导游的基本要求,学习一些解说的方法。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难点)一、自主学习1、这是一位空中小姐向游客介绍威尼斯风光的一段导游词。
从这段文字里,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经验,你能总结出一段完整的导游词必备的内容有哪些吗?试试吧!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向往已久的水城——威尼斯的上空了。
大家现在可以俯视整个威尼斯了。
啊!一片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那里还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是蓝色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我们过会儿将降落在威尼斯机场,也就是马可波罗机场。
这里处处洋溢着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下飞机后大家可以乘上一只小游船--威尼斯人称作“公朵拉”--随船饱览风光。
可以看到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
也可以上岸到体育馆看看,它是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的一个赛区,就在广场附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主备人:尹萍霞卢萍审核: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二、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
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石潭记》 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课时《阿里山纪行》 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 2课时《蓝蓝的威尼斯》 1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着有《柳河东集》。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
2、能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3、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三.通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
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某某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参观一个单位,游览一个景区,会有许多见闻感受,而学生们在写参观游览类文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写景顺序,因而显得杂乱无章;不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本单元课文以游记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融情于景等写景方法学以致用。
二、训练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三、训练重点1.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人遗迹,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探幽寻秘泼墨挥毫,为我们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水清境幽、承天寺的积水空明,也欣赏了阿里山美如画的风光、威尼斯独特的瑰丽。
今天让我们结合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起来总结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注意点。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1.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理清要点:(1)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①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②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③分类摹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为风味月为香——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目标导航】(一)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二)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陶冶情操。
二、【作前热身】:精题预告/佳作欣赏(感知“为什么写”)/佳作欣赏(感知“为什么写”)(一)精题预告——审题目参观记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实地观察,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形式。
本次习作就是将你参观或出游观光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让读者看你所看、乐你所乐,分享你的参观或出游情趣。
所以,你在写参观记或游记的时候,一定要做个好“导游”,让读者随你的行踪“重游故地”,随你的情趣乐在其中。
本单元的第一篇作文题是写一篇参观记,可以直接以“×××参观记”为题目,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记”“超市参观记”;也可拟一些有创意的题目,如“家乡晚景”“美就在这里”“小区变奏曲”等。
第二篇作文题是一篇游记,可以以游览地的特点来拟题目,如“黄鹤,归来吧”“说不尽的江南小镇——同里”“晴空下的长江”等。
再如《走进世博》等等。
(二)佳作欣赏(感知“为什么写”)——审内容分组讨论:写小区,要写出它的建筑风格、物业管理,特别要写出这一小区与其他小区不同的地方。
写商场,要写出它商品的丰富,景象的繁荣,特别要写出它在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特色,对顾客有特别吸引力之处。
写养殖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样如此。
要有对参观地区全貌的介绍,更要有对参观地区风光特色的描绘,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外出旅游过,那就从你所游览的风景名胜中,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写成一篇游记。
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
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故乡的景物。
再去观察一次,要努力看出与以往所见不同的地方。
(教师总结)★佳作欣赏(感知“为什么写”)——审重点在文章中要首先抓住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特色部分着力刻画。
如果是自然风光就要描写出它的自然美,尤其是它的独特之处。
如:同是祖国名山胜地,五岳却各有特色:华山之险、泰山之峻、衡山之秀等等,我们在写作时要把“景点”的独特之处写出来。
若是人文景观、历史古迹,我们就要写出它的历史、文化的故事、名人题字和有关诗文等,并在文中恰当地加以运用,从而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另外,还要交代你的行踪路线,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
一般说来,可以依托景物直接抒发自己的观感,也可以借助典故传说、题字诗文等。
(师生互动)★佳作欣赏:(共同欣赏)游世博期盼已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于在5月8日拉开了观赏序幕。
8日早晨,为了躲避排队高峰期,我们乘坐8号线从浦西2号门入口,每人可以从志愿者手中领取一份园内参观地图,粗略参观D、E片区后,经水门沿途欣赏黄浦江两岸美景后进入欧洲广场C 片区。
首站参观比利时馆,比利时馆的特色是现场提供鉴别钻石的品质和全开放式制作巧克力的过程。
第二站是西班牙馆,展馆外观是颜色深浅不一的藤条板来装饰的建筑,内部通过钢结构支架来支撑,整体呈现波浪式。
第一展厅内奔放女郎的热情独舞配上激情的西班牙音乐为整个场馆点燃了激昂的气息。
第三展厅内有一个笑脸娃娃,俏皮的神态随着灵动的眼睛时而活泼可爱,时而玲珑秀气。
走出西班牙馆,看到欧洲片区内沿途人山人海的排队场景还是有些小小的惊吓,我们采取跳跃式的参观方式,略过人满为患的场馆,进入荷兰馆。
在荷兰馆的“快乐街”上,入口处摆设着一盆盆优雅的郁金香,沿街盘踞而上,可以俯览欧洲片区的大部分场馆。
参观暂告一段落,临近中午,我们乘坐低碳节能公交车到中华美食街用午餐。
甜甜点了一份黑椒羊肉饭,有趣的是搅着自己的米饭搭配L先生的菜,也算是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参观亚洲广场A、B片区,首站参观中国馆。
可惜当日主题馆预约在8点前已全部约满,我们只能参观坐落于中国馆“东方之冠”底部的31个省、市、区馆。
最有成就感之一的是参观了沙特阿拉伯馆,主体建筑像一艘悬于空中的大船,底部种植了具有沙特代表性的植物。
馆内乘坐传输带欣赏了IMAX三维影视,流动的画面质感强烈的冲击着甜甜的视线,视觉、听觉效果非常震撼,一波波的惊喜和热血涌上心中。
之后参观了印度、卡塔尔、巴基斯坦等场馆,各国主要以特色产品吸引眼球。
傍晚,我们一行人分疏为两个队伍,其中一队打算出园参观东方明珠,甜甜和L先生组编一个队伍,继续留在馆内观看世博会的夜景。
在日本快餐店用完晚餐后,坚强地走上了寻馆之路。
韩国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画装饰外展馆,非常卡挖伊。
在馆外排了1个小时的队伍后,终于进入馆内参观了韩国以“沟通、融合”的文化内涵。
留下印象深刻的还是场馆内的韩国女性,好温柔呀,思密达。
趁着晚上人数相对较少,我们相继参观了法国、瑞典、芬兰、冰岛等场馆,一天总计观看了15个场馆,战斗力还不错。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低碳、环保”为两大创新主旨,向世界人民展示科技和文化的的一场盛会。
甜甜观赏一些区域后,总体感觉是想象比现实丰满,虽然场馆需要去好几次才能看个遍,但是去一次就好,还是让美好的愿望保留在心中。
三、【精妙导入】精妙、激趣、有文采 1-2分钟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
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
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
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
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四、【选材聊天】(确定“写什么”热身检测合作群学) 8-10分钟 /10聊话题定选材相信很多同学都参观或游览过一些博物馆或名胜古迹,要想让它永久地保留在你的脑海中,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用笔记录下来。
大家都去过什么地方?哪一处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欣赏:听说潍坊风筝博物馆有好看的风筝和与风筝有关的文化,我很想去看看,所以,当听说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我和好朋友一边看,一边听讲解,一边认真记笔记,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了。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泰山游玩,我激动得前一天晚上整晚都没睡着。
爬泰山时,我一点都没觉着累,这可能是与我平时爱锻炼有关吧。
我还担当起了照顾妈妈的职责呢!帮她提东西,她累了我就扶她一会儿,给她讲笑话驱除疲劳。
在我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徒步爬到了山顶,既领略到了无限美景,又体会到了爬山的艰辛与快乐。
这次经历我永远也忘不了。
上学期,身为班长的我组织了一次去敬老院参观并服务的活动,大家还记得吧?那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老人们在那儿的日常生活,还亲自参加了打扫卫生和文艺演出活动。
我和雪精灵唱了一首《感恩的心》,赢得了老人们热烈的掌声。
我希望这次活动能给老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继续组织的。
我要写我去桂林玩的事,在船上我兴奋得又蹦又唱,还吟诵了不少的古诗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厉害啊。
把这些写进我的作文里,你们也一定会感受到我的快乐的。
哈哈!同学们选择的这些材料都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你既没有参观过某地,也没有外出旅游过,那么你可以写一写家乡的美景。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家乡的景物一定有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
我觉得我们的人民公园就很美,有错落有致的小木桥,有飞流而下的人工瀑布,有美丽清香的各种花卉,还有可爱通人性的鸽子,这些都是公园的特色,我就写它了。
你说得很好,即使是家乡中熟悉的景物,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只要细心描绘,就会写出它的特有的美丽之处。
其他同学再来谈谈你要写点什么呢。
参观类(分组讨论)参观养鸡场。
清明节祭拜烈士,参观烈士陵园。
参观汤阴岳飞庙。
参观福利院。
游览类游北京世界公园。
夜游太湖。
爬长城。
美韵无限的千岛湖。
连云港游记。
参观类参观科普馆。
参观恐龙博物馆。
参观蓬莱极地海洋世界。
参观学校食堂的工作间。
参观中央丽景住宅小区。
游览类游览美丽的丽江。
观看白浪河沿途美丽风光。
嵩山少林寺记游。
游湖北黄鹤楼。
爬四川峨眉山。
把你们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再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们的作文一定是高质量的。
(教师归纳总结)五、【写作指津】(探究“怎么写”教师支招技法点拨)5分钟思路点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条理清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思路:1.定点观察法。
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地展开观察。
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
观察时作者的立足点始终不能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点上。
如:站在五台山的山顶,可以依次写看到的山、树、云、庙等。
2.移步换景法。
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遍全景。
用移步换景法写景,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①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②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③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
如:《月夜登华山》按照行迹依次写玉泉院——五里关——青坷坪——回心石——千尺——北峰——崖擦耳——卧牛台——天梯——东峰峰顶。
3.分类摹写法,也叫总分法。
掌握了参观访问的材料之后,先给以分类,然后一项一项叙述、描摹。
这种方法包括先总写后分写、先分写后总写及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三种。
一般可以先总后分。
总写部分一般担负着总体介绍、概括叙述的任务,而分写则既可以按方位分几部分写,也可以按时间分几个时段写,还可以按景物种类逐个来写。
如:《园中之园——愉园》先总的介绍了愉园的特点,然后分别写园中的亭、彩廊、池塘、鱼等景物。
写法指导1.游记中的线索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
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
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
示例:《阿里山纪行》一课中,作者就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40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