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解剖及损伤结构分析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颈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上肢肌肉 瘫痪,胸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躯 干肌肉瘫痪,腰段脊髓损伤可能
导致下肢肌肉瘫痪。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还需要考虑 脊髓前角和神经根的损伤情况,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特定肌肉群的
瘫痪。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主要依赖 于脊髓损伤部位和自主神经分布区域的
关系。
按损伤原因
可分为创伤性损伤(如交 通事故、跌落等)和非创 伤性损伤(如疾病、老化 等)。
脊髓损伤的症状
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 、触觉等感觉消失。
运动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肌肉瘫痪,肢体 运动功能丧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排汗异常等 。
其他症状
如痉挛、疼痛等。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肺部感染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还需要考虑脊髓 半切综合征等特殊情况,这种综合征 会导致身体一侧的感觉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上肢和躯干感 觉丧失,胸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躯干 和下肢感觉丧失,腰段脊髓损伤可能 导致下肢感觉丧失。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主要依赖于 脊髓损伤部位和神经根分布区域
的关系。
针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日常生活活 动、工作技能、休闲活动等,帮助患者更 好地适应生活和回归社会。
言语治疗
心理支持
对于脊髓损伤后出现语言或吞咽障碍的患 者,需要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如焦虑、抑 郁等,因此心理支持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 部分。
脊髓损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对脊髓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特别是对青少年和运动员进行安 全教育。
脊髓的分区与节段
脊髓分为31个节段,包括8个 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 个骶节和1个尾节。
脊髓解剖
薄束
内侧纵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楔束 薄束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小脑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
1.上行(感觉)纤维束
楔束 薄束 脊髓丘脑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1)薄束和楔束
薄束 楔束
位置:内侧为薄束,外侧为楔束 起始:同侧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 经元。 T5以下来的纤维组成薄束, T4以上来的纤维组成楔束。 终止:薄束核和楔束核 功能: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纤维排列:自内向外是 骶—腰—胸—颈
楔束 薄束 脊髓丘脑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前庭脊髓束 下行传导束 网状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楔束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
红核脊髓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脊髓丘脑前束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二、内部结构
灰质
白质 中央管
中央管:脊髓中心部,纵贯脊髓全长,向下达脊髓圆锥处, 扩大称为终室。内含脑脊液。 灰质: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 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㈠灰质
板层 Ⅰ Ⅱ Ⅲ、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对应的核团或部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颈 网状核 后角基底部 中间带,背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前角内侧核 前角外侧核 中央灰质
后中间沟
脊髓损伤
脊 柱 的 结 构
脊髓的解剖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位于椎管内 前外侧沟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二)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骶膨大 (L1-S2) 8条沟: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后中间沟 1 1 2 2 2
前正中裂
脊髓损伤通常发生在一个活动性较大的脊柱
节段与一个活动性较小的节段结合部。颈段 和胸腰结合部(T11-L2)是脊髓损伤中最常 受到影响的区域。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
原发性脊髓损伤
1、脊髓震荡:最轻,伤后出现短暂的可恢复 的脊髓功能障碍,镜下可见中央灰质小出血 灶,神经细胞、轴索退变。 2、脊髓挫裂伤:表现为出血、渗出、水肿及 神经元变性。镜下见小血管破裂等。 3、脊髓受压迫伤:灰质出现空泡、空腔。
关键肌(key muscle)
C4 C5 C6 C7 C8 T1 L2 L3 L4 L5 S1
膈肌 肘屈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腕伸肌(桡侧腕伸肌长、短头) 肘伸肌(肱三头肌) 中指末节指屈肌(指深屈肌) 小指外展肌 髋屈肌(髂腰肌) 膝伸肌(股四头肌) 踝背屈肌(胫前肌) 拇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
括约肌功能障碍,脊柱骨折的部位可有后突 畸形,伴有胸腹脏器损伤者,可有休克表现。
神经功能表现
1、脊髓震荡:不完全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数
分钟至数小时后恢复正常。 2、脊髓休克:损伤水平以下感觉完全消失, 肢体迟缓性瘫痪、尿潴留、大便失禁、生理 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这是损伤水平以 下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结果,一般24小 时后开始恢复,如出现反射等,但完全过渡 休克期需2-4周。
受伤后3小时以内
脊髓的位置及构造解剖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 anterior funiculus,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后外 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 在灰质前连合的前方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在后角基部显。
• 因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进行脊髓蛛网膜下隙穿刺抽取 脑脊液或麻醉时,常选择第3、4腰椎棘突间进针,以免损伤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 成人脊髓的长度与椎管的长度不一致,所以脊髓的各个节段与相应 的椎骨不在同一高度。
• 成人上颈髓节段(C1~C4)大致平对同序数椎骨;下颈髓节段(C5~C8) 和上胸髓节段(T1 -T4)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块椎骨;
• 脊髓的前外侧面有1对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前根 的根丝附着;后外侧面有1对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 后根的根丝附着。
• 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 浅的后中间沟posterior intermediate sulcus,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 面的分界标志。
• 它由后向前又可分为头、颈和基底三部分;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在胸髓和上腰髓(T1~L3),中间带外侧部向 外伸出侧角(柱) lateral horn(column);
• 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为灰质前连合anterior gray commissure 和灰质后连合 posterior gray commissure,连接两侧的灰质。
• 中胸髓节段(T5~T8)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块椎骨,下胸髓节段 (T9~T12)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块椎骨;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
•
脊髓前庭束: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
•
脊髓皮质束: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 于大脑皮质深层。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
脊髓脑桥束: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人认为是其侧支,上行止于脑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 桥脑。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脊髓网状束: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 内侧份的许多核团,也止于小脑的中继 核团。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属于网状上
行激动系统。
•
脊髓顶盖束:位于脊髓丘脑束的前方,传递痛温觉至与视、听有关的顶盖区,起始细胞与脊髓 丘脑束相似,故有人认为该束为脊髓丘脑束的侧支。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
功能:调节(兴奋)屈肌的活动和 肌张力。
下行纤维束
• 前庭脊髓束: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Ⅷ和
部分板层Ⅶ。主要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 • 网状脊髓束: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大部分在同侧下行,行于白质前索和 外侧索前内侧部,止于板层Ⅶ、Ⅷ。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控制。 • 顶盖脊髓束:起自中脑上丘,向腹侧行,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经被盖背侧交 叉越边,在前索内下行,终止于上段颈髓板层Ⅵ、Ⅷ。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 颈肌活动。 • 内侧纵束:位于前索,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和核以及网状结构, 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终于灰质板层Ⅶ、 Ⅷ,经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协调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脊髓的血液供应
大多数根动脉较细小,在C6、T9、L2三处的根动脉较大。由 于根动脉补充血供,使脊髓动脉血流十分丰富,不易发生缺 血, 在脊髓的主要动脉(脊前、脊后动脉)发生缺血时,常在相 邻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即T4、L1发生供血不足的现象, 称为危险区。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 觉:轻触觉和针刺觉 (锐/钝区分)。 每个关键点的轻触 觉和针刺觉分别以面颊 部的正常感觉作为参照, 按3个等级评分。 0 = 感觉缺失 1 = 感觉改变(受损 或部分感知,包括感觉 过敏) 2 = 正常或完整(与 面颊部感觉类似) NT = 无法检查
身体两侧轻触 觉和针刺觉(锐 /钝区分)总分 各为56分,身体 一侧感觉总分 为112分。
(2)下行纤维束:又称运动传导束,将大 脑皮质运动区、红核、前庭核、脑干网状 结构及上丘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 进而支配躯干肌和四肢肌,参与椎体束和 锥体外系的形成,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 势和平衡有关。主要有: 1 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肢体的运动; 2 红核脊髓束: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协调肢体运动; 3 前庭脊髓束:主要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 肌,以调节身体平衡;
脊髓损伤ASIA评分表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1、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 2、运动检查:主动运动(肌力)、被动运动 (肌张力) 3、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肛门指诊:以区分全瘫和不全查28对皮节的轻触觉和针刺觉以确定感觉平面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5 肘前窝外侧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 肘前窝内侧 T2 腋窝顶部 T3 第 3 肋间3 T4 第 4 肋间(乳线) T5 第 5 肋间(在 T4 - T6 的中点) T6 第 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 7 肋间(在 T6 - T8 的中点) T8 第 8 肋间(在 T6 - T10的中点) T9 第 9 肋间(在 T8 - T10的中点) T10 第 10 肋间(脐) T11 第 11 肋间(在 T10 - 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1 T12与L2 之间的 1/ 2 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第 3 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 - 5肛门周围(作为 1 个平面)
解剖:脊髓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位置:外侧索、前索。
组成: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功能:
传导支配躯干、四肢骨 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冲 动。
定位:由外侧向内侧依 次是SLTC。
皮皮 质质 脊脊 髓髓 前侧 束束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位置
侧角lateral horn: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
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细胞:接受后根的感觉纤维,其轴突一是形成上行 纤维束;二是在脊髓内起节段内或节段间的联络作用。
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
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脊髓表面的沟裂:
前正中裂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后正中沟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在前、后外侧沟内有脊神经
根丝出入,分别形成31对前 根anterior root和31对后 根posterior root。
白质
重要纤维束(如:薄束、楔束、脊髓丘 脑束、皮质脊髓束等)名称、位置、组 成、功能与定位。
四个联系:
1. 外形与内部结构相联系 2. 平面与立体相联系 3. 灰质与白质相联系 4. 结构与功能相联系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t various levels.
灰质gray matter
前角anterior horn:主要为运动神经元。
脊髓损伤的诊断及并发症处理
评定步骤
1.确定身体左右两侧的感觉损伤平面 2.确定身体左右两侧的运动损伤平面 3.确定神经损伤平面 4.判断是否为完全性损伤 5.判断AISA残损分级(AIS) 6.确定部分保留区
神经评估
确定感觉平面
选取28对脊髓节段的关键点(头颈上肢9对、躯干10对、下肢 9对) 检查轻触觉和针刺觉 确定感觉消失区、感觉减退或敏感区、感觉正常区 0=消失 1=改变 2=正常 NT=无法检查 正常感觉区的最低节段即为感觉平面 双侧不同时,总平面为损伤平面高的一侧
损伤一年后,大部分患者贫血会改善,如持续存在,通常 有合并慢性感染性并发症。
(八)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是在关节周围软骨内见层状骨形成,SCI发生率在13-17%。 通常是在损伤后6个月内发现。
只有低于神经平面的关节会发展为异位骨化,最常见的位置为臀部 (前内侧面),其次为膝关节、肩关节。
处理:
31对脊神经(颈8,胸12,腰5,骶5,尾1,成对)从脊髓出 发。胸椎平面及以下,神经根出口在相应椎体下方,而在 颈部神经根出口在相应椎骨上方。
脊髓有两个膨大: 1.颈膨大:包括C5-T1的神经根,形成臂丛神经支配上肢。 2.腰膨大:腰丛(L1-L4神经根)和腰骶丛从腰膨大出来支 配下肢。
脊髓结构
脊髓横截面上显示出由白质包围的呈蝴蝶形的中央灰质。 脊髓灰质包含胞体、主要神经元、树突及轴突。白质
由上行和下行的有髓和无髓轴索(神经束或纤维束)组成。 上行通路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下行通路从大脑向下传递 运动信号。
脊髓损伤评定
Part3
脊髓损伤评定目的
1.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2.估计预后 3.监测恢复进展 4.评估疗效
确定运动平面
测定10对脊髓节段的关键肌群肌力(上肢5对、下肢5对)
(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
(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损伤第一节脊柱、脊髓解剖与损伤特点脊柱共有33节,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和尾椎4节。
由于骶、尾椎多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26个椎骨,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及将头颈及躯干的负荷力传导至骨盆(再向下达双足部)。
因此,在跳跃时易因坠落而引起脊柱骨折,亦易被工事塌方而引起伴有脱位的骨折;另外易遭受落于身后的爆炸物致伤。
一、脊柱各节段的解剖与损伤特点(一)颈椎1.寰椎:即第一颈椎,呈不规则环形。
除纵向暴力引起的骨折外,任何火器件损伤波及此处,均立即丧生。
2.枢椎:即第二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其损伤特点与前者相类同。
3.普通颈椎;指第三、四、五、六颈椎而吉。
由椎体、椎弓及突起等三部分所组成。
此段颈椎受损率最高,尤其是第五及第六两节。
4.隆椎:即第七颈椎,其棘突长而粗大,明显隆起见于颈项部皮下,因其表浅,易为直接暴力所损伤。
(二)胸椎胸椎外形与颈椎的隆椎相似。
每节各有一对肋骨,由于结构的特殊加之胸廓的作用而不易脱位,在战伤时,因其长度大,且表浅,受损发生率最高。
(三)腰椎体积最大,小关节面多呈矢状,下腰段椎管多呈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如超限活动,则易引起损伤,引起椎管及根管内神经受累。
二、椎骨的连接及损伤特点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椎间盘及椎骨本身的韧带。
(一)椎间盘椎间盘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主要结构。
其主要组成成份有:1. 纤维环:为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此种结构对增加椎间关节的弹性,扭曲与旋转等有利。
2.髓核:为富有水份、类似粘蛋白物的弹件组织,内含有软骨细胞与纤维母细胞。
幼年时含水量达80%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而水份递减。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连接椎体外,固其富有弹性,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与颅脑的震荡,并参与颈椎的活动及增加运动幅度,遇有闭合性损伤(传导、扭曲等)易引起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或脱出。
脊髓解剖
C8-L2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的纤 维经前根、交感神经径路支配和调节内脏、 腺体功能
C8-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一部分沿颈内 分支配同侧面部 血管和汗腺
S2-4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发出的纤维支配 膀胱、直肠、性腺
2020/4/1
5、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 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穿刺不会损伤 脊髓。
2020/4/1
---
马尾:
脊髓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约平腰1椎 体下缘,此水平以下腰、骶、尾脊神经前 后根在椎管腔内下行一段距离后,出相应 的椎间孔,形成脊神经,在椎管腔内的一 段脊神经根称马尾。
等长,所有神经根呈直角自脊髓发出进入相应的椎间孔,胚胎4 个月后脊柱发育较脊髓快,脊髓头端连于脑部呈固定状态,而 脊髓头端以下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与脊柱的相应关系不一致。 脊髓尾端呈圆锥变细处,叫脊髓圆锥。从腰3到尾1有脊髓神经 束,象马尾一样,所以叫马尾神经。脊髓的终端马尾圆锥在新 生儿时与腰3平行。成人在腰1或腰2椎间盘水平。因此,在此平 面以下,腰骶尾神经根在未出现相应的椎间孔以前,在椎管内 行一段距离。
2020/4/1
---
白质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主要有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 束; 红核脊髓束(位于外侧索);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等;
2020/4/1
---
上行束——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及压觉。
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传导痛温 觉,发生交叉,形成脊髓丘脑侧束;另一部分传导触压觉,部 分交叉,形成脊髓丘脑前束。
2020/4/1
---
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薄束居内侧,楔束居外侧,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纵贯脊髓全长, 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以上。
脊髓解剖_图文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位于椎管内,长约40-45cm,在C1水平(枕骨 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延伸出 终丝,固定脊髓
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 颈(C)神经8对, 胸(T)神经12, 腰(L)神经5, 骶(S)神经5, 尾神经1 脊髓有31个节段 脊髓各节段位置较相应脊椎高, 可由影像学脊椎 节段推断脊髓病变水平(下图)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中央管 (脊髓空洞症\肿瘤)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3) 前索损害
脊髓丘脑前束受损: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粗触觉障碍
刺激性病变: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难以形容的弥散性疼痛, 常伴感觉过敏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4) 后索损害
薄束\楔束损害: 振动觉\位置觉障碍, 感觉性 共济失调; 识别性触觉障碍, 不能辨别在皮肤 书写的字&几何图形
腰段神经根几乎垂直下降 , 形成“马尾” (cauda equina), 由L2~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外部结构
颈膨大&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与下肢神经 根
颈膨大: C5~T1节段 腰膨大: L2~S3节段 腰膨大以下逐渐细削, 为脊髓圆锥(S3~5 &尾节 )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 终止于第1尾椎骨膜
1.5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运动: 在腰膨大以下, 不出现下肢瘫&锥体束征 感觉: 肛门周围&会阴部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 髓内病变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 脊髓圆锥为副交感 中枢, 圆锥病变如外伤\肿瘤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脊髓疾病——讲义
浅感觉区
9
感觉( )纤维束
脊髓白质
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运动( )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Barne前外侧束 红核脊髓束
短(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内侧纵束
)纤维束 固有束
躯体运动 肌张力 视听反射
深感觉 浅感觉 脊髓反射
10
脊髓灰质自主神经中枢 病损部位
33
慢性脊髓压迫症呈缓慢进行性发展,通常 表现三期:(1)根痛期:神经根痛及脊膜刺 激症状;(2)脊髓部分受压期:表现脊髓半 切综合征;(3)完全受压期:出现脊髓完全 横贯性损害。三期的表现并非绝对孤立, 常可相互重叠。
1· 神经根症状 2· 感觉障碍 3· 运动障碍
表现为根痛或局限性运动障碍。
肿瘤压迫示意图(1):
29
肿瘤压迫示意图(2):
30
肿瘤压迫示意图(3):
31
肿瘤压迫示意图(4):
32
2· 发病机制
病情程 度的相 关因素
①是否有代偿
②脊髓受压的速度:急性、慢性
③病变发生的部位:髓内还是髓外
3.
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压迫症病情进展迅速,脊髓功能可 于数小时至数日内完全丧失,多表现脊髓横 贯性损害,常有脊髓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脊髓的位置
正常成人的脊髓下端平( )下缘
二、脊髓的外形
三、脊髓内部结构的一般形式
解析: 马尾。
解析: 中央管(中央管周围 是“H”形灰质),灰质包括前角、外侧角和后角。
白质包括前索、外侧索和后索,灰质前、后连合白质前、后连合和网状结构。
解析: 脊髓的内部结构。
解析: 主要脊髓的灰、白质配布。
(一)脊髓的灰质 Gray matter
前角内的神经元包括a神经元,其支配肌梭外骨骼肌,g神经元支配肌梭内骨骼肌。
(Renshaw 细胞 :对 a神经元起反馈抑制作用 ) 。
前角 anterior horn :a运动神经元:大型神经元,支配骨胳肌梭外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g运动神经元:小型神经元,支配骨胳肌梭内肌纤维,保持肌肉张力;Renshaw 细胞:小型抑制性神经元。
解析: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方式。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方式包括:内侧群:见于脊髓全长,支配颈部和躯干部的固有肌,即中轴肌。
外侧群: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节段,支配四肢肌。
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 —— 迟缓性瘫痪。
解析: 前角。
解析: 胸髓和上腰髓 C8-L2.3 )节段: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骶髓( S2-4 )节段骶副交感核,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解析 :胸髓和上腰髓( C8-L2 , 3 )节段: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
骶髓( S2-4 )节段:骶副交感核,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解析: 后角内的神经元属于感觉性神经元,接受后根来的感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脑。
主要核团有 :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胸核。
解析: 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 ( 背核, Clark) 。
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 Rexed 分层:Ⅰ-后角边缘核;Ⅱ-胶状质;Ⅲ、Ⅳ-后角固有核;Ⅴ-网状结构;Ⅵ-后角基底部;Ⅶ-中间带、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Ⅷ-前角底部;Ⅸ-前角运动神经元;Ⅹ-中央灰质。
(二)脊髓的白质
有关白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纤维束的定义、命名和边界、纤维束的分类:上行纤维束:起自脊神经节或脊髓灰质,上行入脑。
下行纤维束:起自脑的不同节段,止于脊髓。
固有束:紧贴灰质边缘,起自脊髓,止于脊髓。
后根的成分:后根外侧部纤维:无髓,传递浅感觉;后根内侧部纤维:有髓,传导深感觉。
解析: 脊髓截面图。
上行纤维束起自脊神经节或脊髓灰质,负责传递各种感觉信息。
薄束和楔束位置:后索。
起点:脊神经节( T4 以下 — 薄束, T4 以上 — 楔束)。
行程:后根内侧部纤维 — 后索上行 — 薄、楔束核。
功能:传导躯体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损伤:同侧躯体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
解析: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解析 :痛、温觉传导通路。
脊髓丘脑束位置:外侧索的前半和前索中。
起点:灰质 I ,Ⅳ - Ⅷ层细胞。
行程与止点:向颅侧斜越白质前连合,在对侧上一到两个节段形成脊髓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
功能:传递浅感觉(痛觉、温、粗触觉)冲动至对侧大脑皮质。
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下 1-2 节段出现浅感觉障碍。
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起点: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等运动皮质。
行程与止点:大部分经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未交叉 — 皮质脊髓前束(在白质前连合交叉)二者均止于脊髓灰质前角或后角。
皮质脊髓束位置:侧束在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前束在前索内侧。
功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控制骨骼肌束、随意运动。
损伤后果:痉挛性瘫痪(硬瘫)。
四、脊髓的功能
解析 :支配伸肌和屈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解析: 脊髓损伤的症状。
解析: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损伤。
关于皮质脊髓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式,包括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别介绍了前角、侧角和后角内的神经元,脊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