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销商声誉角度看我国股票市场IPO折价发行

合集下载

我国A股IPO抑价原因解释

我国A股IPO抑价原因解释

我国A股IPO抑价原因解释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公司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的行为。

IPO发行抑价现象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偏低现象,也就是说新股定价低于新股的市场价值,表现为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

按照市场有效性假说,IPO不应该出现超额报酬率的现象,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会使超额利润消失。

而且从理论上看,股票发行价格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预期的贴限制,与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没有本质区别,IPO公司股票上市后不应该出现高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现象。

但国内外实证研究大多支持“IPO具有超额报酬率”的说法。

一、IPO抑价主要理论解释(一)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信息经济学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来解释的。

1、Rock模型理论。

Rock从Grossman“悖论”入手,认为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存在有信息群与无信息群,有信息群体凭借信息优势申购优质公司的新股来获得超额报酬率,而无信息群体因为不知道IPO发行公司的质量,从而可能在劣质公司的新股发售中申购成功而遭受损失,这就出现了赢家的诅咒。

所以,新股发行价格必须低于正常价格以确保无信息投资者留在一级市场去购买股票,即认为“没有低价发行,具有较少信息的投资者将不进入新股市场,并且许多新股发行就会失败”,并依此推出申购新股存在超额报酬率。

2、信号假说理论。

信号假说理论在新股市场中,投资者无法知道公司的真正价值,投资者只能用平均估值对所有企业进行评价,这就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

优质公司要想让投资者了解他们就必须向投资者发出信号来体现他们的价值。

所以,优质公司通常在IPO时采取新股低定价、保留高比例的股票来传递公司的内在价值,等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真正价值后再高价发行股票来弥补IPO抑价的损失。

3、投资银行垄断假说。

BARON认为,投资银行利用其市场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而对发行价格进行折价,这样可以减少投资银行在承销或包销该股票时的风险,而且通过折价投资银行还可以和与其关系密切的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风险。

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来自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来自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IO抑 价水 平 负相 关 . 且 承销 业务 市 场集 中度越 高 的行 P 并
业 , O抑 价水平 也越 低 。 i ua I P Kr lk& D vs2 0 ) k ai(0 5 研究 了 日
理论 ( etyn gn h oy 。 中在 IO过 程 中 , C rfigA et er) 其 i T P 承销 商 本证券 市场 上承 销商 声誉 和 I O抑价 之间 的关系 . 现两 P 发 作为 中介 的核 心起着 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它们不 仅要 向拟 上 者之 间的关 系取 决于 证券 市场 对 新股 的需求 程度 . 当市 场
监管 效 率之 间的关 系 。 主要 的还是 承 销商声 誉 与 但 是对 IO申购 者 、 P 基金 公 司 、P IO公 司 、 打新 ” “ 理财 产 品和 程度 、
承销 商本身有 实际 的指导 意义 。 对于 IO抑 价 的原 因探 究 IO抑 价 ( 者说 IO效 率 、 额 收益 率 ) P P 或 P 超 的实证研 究 。在 一 中. 一种观 点认 为是 I O过 程 中参 与各方 的 信息 不对称 是 实证方法 上 . 般 采取 的是 相关性 检 验 与引入控 制变量 的 P 而 al hn 20 ) 原 因之一 , 包括 : 行公 司 与 申购 投 资者之 间 、 行人 与承 多元 单方 程 回归 分析 . C r & Moa (0 2 采用 联立 模 发 发
我 国作为 新兴经 济体 和新 兴 的股票 市场 . 是否 存在 承销 商 销 商声誉 与 IO抑 价 之 间的不 确定 性结 论 . 明有 进一 步 P 表 声誉 与 IO抑价 之间 的可信相 关关 系 呢 . 值得研 究 。 P 这
二 、文献 述评 与研究 视角

IPO折价文献综述

IPO折价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IPO折价问题的文献回顾Jonathan D. Arthurs 等(2008) 认为董事会内部监督和董事会经验降低了IPO折价,而当风险投资和承销商之间有关系的时候,IPO折价增加。

Juan Florin;Zeki Simsek (2007)指出,当经理人员从IPO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比他们原有的收益要大时,他们可能更容易倾向于采取折价。

Monica A. Zimmerman(2005)TMT异质性向潜在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关于IPO公司质量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的资本积累的信号。

Roni Michaely;Wayne H. Shaw (1994) 研究证明承销商声誉较高时会降低IPO折价。

Miehaely and shaw (1994)和Roek(1986)认为折价是承销商对机构投资者承担逆向选择风险的奖励。

Pollock et al.(2004)认为折价是承销商对机构投资者扮演优秀客户的奖励。

Bake和Stein指出换手率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指标,在存在卖空约束的市场中,当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高涨时,他们的交易活动就会更加活跃,从而市场的流动性也提高。

Juan Florin:zeki simsek(2007)指出为了缓解逆向选择风险,第一天的投资者们可能会关注那些容易获得的、与IPO高绩效相关的传统市场信号,而且我们认为行业内部的热点IPO市场和发行规模是两个重要的传统市场指标,它们与IPO第一天的绩效成正向相关关系。

Choe et al.(1993)指出高质量的股票发行企业会将其发行时间调整至与该行业热门领域IPO 时间大致一致。

Florin(2005)认为一个股票发行企业属于行业内的热门领域,则会被投资者认为风险会少一些而机会更多一些Loughran和Ritter(2002)研究显示那些处于所在行业热门领域的即将上市的公司第一天的收益会更高一些Loughran,Ritter和Rydqvist(1994)认为,聪明的发行者会理性的选择IPO的时间。

IPO折价现象解析

IPO折价现象解析

IPO折价现象解析作者:李红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7期[提要] IPO的折价发行现象是新股问题中研究得最早,且研究得最广泛的问题。

IPO高折价率问题被称为一个“谜”,由于IPO发行的环境、程序复杂,对该问题的解释多种多样。

本文将目前流行的解释IPO折价的理论及原因进行梳理,对它们进行回顾、提炼。

关键词:IPO折价;信息不对称理论;发行制度;供需矛盾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1月29日一、引言IPO是公司经营中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深受金融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股票发行企业而言,如何以投资者可接受的价格发行最大数量的股票,以募集充分的资金是新股发行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IPO折价是经常出现的令人无法忽视的一个现象。

他是指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高出发行价的现象。

IPO折价是各国证券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上,IPO折价问题要比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严重得多,而中国股票市场上IPO折价问题尤为突出。

国际上对IPO折价原因的解释众说纷纭,但由于各国的发行制度及资本市场存在差异,加之IPO的发行程序复杂,关于IPO折价的解释就不能完全依赖单一理论。

本文通过对目前关于IPO折价理论主流思想的简单梳理,以期能对关于中国IPO折价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IPO折价受到发行者、投资者、承销商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一)信号传递理论与IPO折价。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IPO折价的存在是为了克服新股发行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因为在新股市场中,潜在的投资者对上市企业的真实价值没有清晰的认知,对企业未来的成长前景、管理能力、产品特性等方面信息的掌握也远不如企业自己。

低质量企业也不愿主动揭示其真实质量,甚至会故意模仿高质量企业以便在发行中获得更高的发行价格。

而在IPO市场上,高低质量的企业混杂在一起。

投资者无法对两者加以有效识别,同时企业也无法准确的向潜在投资者揭示其真实质量特性。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_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郭泓,赵震宇,管理世界2006.3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_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郭泓,赵震宇,管理世界2006.3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郭泓赵震宇摘要:本文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IPO定价、初始回报和长期回报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管是在自由定价还是在管制市盈率的条件下,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和初始回报都没有影响,但是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的长期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承销商声誉越高,IPO公司的长期回报也越高。

关键词:承销商声誉IPO定价初始回报长期回报一、问题的提出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publicoffering)公司的股票在公开发行时要谨慎地选择承销商。

除了发行上市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必须健全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外,选择一家有信誉的承销商将对公司能否顺利上市,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产生重要影响。

而IPO市盈率的高低与是否合理成为评价和衡量承销商承销能力最重要的标准。

判断IPO价格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看发行价是否符合以预期的二级市场价格为基础,通常会把发行价与首日收盘价相比权衡,如果两者相差不大则说明发行价格相对合理,而如果发行价比首日收盘价高很多,超出了投资人的承受范围,那么会导致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利益损失,发行会失败;但如果发行价格过低,发行者和承销商的利益也会受损。

因此,发行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发行公司的融资额大小和回报,也直接关系到承销商的盈利和声誉。

这是因为在企业的IPO过程中,承销商不仅需要承销方面的专业性,而且也是企业信息的发掘者和制造者(informationproducer),这样承销商的声誉与IPO企业的价值评估直接相关。

声誉高的承销商会制定严格的标准来选择和评估待IPO的企业,所以投资者虽然不能像承销商一样直接了解到企业的内部信息,但是可以通过对承销商声誉的判断来间接评判企业的价值。

因此,承销商的声誉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影响成为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于承销商声誉和IPO定价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理论上的解释,而实证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我国IPO折价现象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建议

我国IPO折价现象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建议

我国IPO折价现象的原因分析与改进建议作者:张瑜来源:《商情》2016年第03期[摘要]IPO折价现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谜团,关于IPO折价形成的原因讨论,一直也都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由于发展历史与监管体制的特殊性,IPO折价现象更是尤为严重。

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造成我国IPO高折价率的原因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并将金融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现状相结合,深入探究造成我国IPO折价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助力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IPO折价;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原因分析IPO折价是指新发行的股票上市后,二级市场上的首日交易价格大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现象。

IPO折价会直接导致上市首日股票收益率为正,给申购新股成功的投资者带来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在我国,由于IPO折价现象十分严重,也被戏称为“新股不败”的神话。

因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申购成功的投资者可以获取新股上市的巨额无风险利润,而无需承担相应的风险成本。

然而,IPO折价现象并非理性的市场行为,IPO折价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效率,违背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因此,需要对其给予关注与控制。

对于IPO折价现象的研究其实由来已久,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IPO折价现象在世界各国资本市场都存在,但是,不同国家由于股市的规范化、市场化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其IPO折价率也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股市作为成熟资本市场的代表,其IPO折价率大概在18%左右,属于较低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故其IPO折价率通常较高。

中国股市更是以平均超过200%的IPO折价率位居全球第一位。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研究我国高IPO折价率形成的原因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对IPO折价成因的解释众多,然而,并没有某种学说在对于IPO折价形成原因的解释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及建议

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及建议

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及建议【摘要】在新股的ipo过程中,承销商发挥着“认证中介”和“信息生产者”的功能。

因此,如何衡量承销商声誉的高低,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究竟有何关系,对于ipo市场中股票发行者的质量评估,股票投资者的认购决策,市场监管机制的完善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承销商声誉,ipo抑价关系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此现象在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中尤为明显,直接表现就是首次公开发行(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股票的抑价现象。

随着我国证券、股票发行市场的不断扩张,交易信息量与交易对象愈发复杂化,承销商作为“认证中介”与“信息生产者”的作用不可小觑。

当然,承销商作为第三方认证中介,同样也面临着“可信性”的问题,即可信程度的大小对应着承销商声誉的高低。

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对ipo抑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其中承销商的声誉好坏自然成为了热点之一。

如何将承销商声誉这种抽象的指标量化,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究竟有何种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让新股认购者拥有更多信息以判定新股的价值,还可以协助新股发行企业选择承销商,甚至还可以约束发行者的违规举动,促使其从根源而非“外部包装”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新股发行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相关理论研究(一)承销商声誉的历史研究成果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中,企业与发行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需要中介以缓解这种非平衡的状态。

承销商作为则扮演着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但要向发行人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整理并适当披露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市场风险,对股票投资者负责。

承销商通常有下述两个作用:(1)提高证券、股票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

承销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还可以凭借其大量的专业人才打破投资者处理信息的局限性,从而有效的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2)加强对发行人行为的约束。

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及对策

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及对策

能力得不到提高 ,使得 国内投行在低水平 中不断 重复 ,一旦进入 国际化竞争环境 ,就显得竞争力
匮 乏 。第 二 ,由于 新 股 不 败 ,大量 财 务 造 假公 司 或 者 业绩 处 于严 重 滑 坡 状 态 的公 司也 能 纷 纷登 陆 证 券 市场 ,证 券 市 场 的基 石 受 到严 重 侵 蚀 ,资 源

IO抑价 问题 的提 出 P
I O 是iia u l f r g( 次公 开发 行 P 就 nt l bi of i s i p c en 首
股 票1 次公 开招 股 ,是指 一 家企 业第 一次 将 它 的 首 股 份 向公 众 出 售 。I O 价 ,指 新 上 市 股 票 折 价 P 抑
— —
北方 M 经圈 A O
股相 比 ,流通股股东依然出价过高 ,所以为了保 证发行成功 ,发行人用过高的IO P 抑价率来 吸引投
资者 。 ( )新 股发 行 定价 方式 存 在 缺 陷 ,导致 无 二
法 完全发挥 价格 发现 功 能
票上市首 日涨 幅过 高 ,一种原 因是发行价格可能 严重低估 公司价值 ,投资银行 的定价 能力存在 问
发行 。股票上市交易后 ,交易价格会 明显高于发 行价格 ,股票会 出现超额报酬率 。这种现象与经
典 的有 效 市 场 理论 相 悖 :在 一 个有 效 的市 场 内 , 新 股 的发 行 价 格应 该 依 据 市 场 的需 求 而定 ,新 股 上市 后 的收 益 率 应 与其 他 股 票 保 持 一致 ,不 应 存 在 显 著 的超 额 收益 。 即使 偶 然 的供 需 失 衡 ,在 投
配置功能严重扭 曲 ,更加加重了市场投机炒作 的
气 氛 。第 三 , 由于新 股 不 败 ,投 资 者对 于 发 行 人 信 息 披 露 的 真实 性 、完 整 性 和 准确 性漠 不 关 心 ,

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众多企业纷纷选择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来融资并实现上市。

然而,IPO定价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人们对于其合理性存在诸多疑问。

本文将对我国IPO定价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IPO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IPO定价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等要求。

而定价方法可以分为净资产法、相对估值法和市场定价法等不同形式。

净资产法是根据企业的净资产价值来确定IPO价格;相对估值法则是通过比较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成长性等指标来评估合理的IPO价格;市场定价法则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猜测来决定IPO价格。

然而,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IPO定价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一些企业的IPO价格相对过高,使得上市后股价迅速下跌;而一些企业则以较低价格上市,带动股价上涨,造成获利的机构和个人。

这些现象给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为了实证分析我国IPO定价合理性,我们选取近五年间我国股票市场中的1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IPO定价和后续股价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公司的股价在上市后的6个月内出现下跌。

其中,一半以上的公司的IPO价格相对高估,股价在上市后持续下滑;而另一部分公司的IPO价格相对较低,股价在上市后大幅上涨。

这一结论与市场中的观察相符合,也印证了部分IPO定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发现,那些股价下跌的公司大多来自于行业景气度低下或者企业自身财务状况不佳的领域。

这些公司在IPO 时被高估了其发展潜力,导致上市后市场对其进行了价值的重新评估,股价自然出现下滑。

相反,那些股价上涨的公司通常来自于行业景气度高或者在前期已经取得较好业绩的领域。

这些公司在IPO时被低估了其发展潜力,市场对其进行了重新评估,股价便呈现上涨趋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IPO定价的不合理性归咎于企业或者投资者。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文献综述作者:褚鹏来源:《商情》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制度层面、新股供给层面、新股需求层面探讨中国资本市场超额IPO抑价。

结论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IPO抑价是由制度以及供需等多种因素造成,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投资者的逐渐成熟,中国资本市场的IPO抑价会逐渐回归“合理”。

【关键词】IPO抑价,制度,新股供给,新股需求一、什么是IPO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向社会公众招股。

它是股份制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企业通过IPO上市后对企业本身具有很多好处:可以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增强股份流通性,但也有坏处:审计成本增加;路演和定价时易于被券商炒作;风投等容易获利退场。

中国的股份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

二、IPO抑价现象IPO抑价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股票的公司在上市首日后的收盘价高出发行价的现象。

最初由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新股短期发行抑价,2、长期定价偏高,3、火爆的发行市场,即某些阶段IPO上市首日超额收益远远高于一般水平,并伴随公司发行的数量激增。

IPO抑价是一种在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欧美等成熟资本市场,IPO 抑价率一般在15%左右,而中国资本市场却高达130%,甚至在行情火爆时达到300%之多。

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IPO抑价问题的研究。

三、IPO抑价成因(一)国外成熟资本市场IPO抑价理论。

IPO首日高收益的原因无非是两个:1、新股发行价过低,即从理性的角度解释认为抑价;2、新股上市首日过度反应,即从非理性角度解释认为溢价。

理性解释是以二级市场是有效市场为前提的,目前的主流理论为信息不对称理论,即IPO抑价是对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的补偿,而信息不对称又具体分为:1、基于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Baron(1982)认为,由于承销商比发行人拥有更多的新股发行市场信息,因此作为风险厌恶者的承销商就会有意压低新股发行价格,降低承销失败的风险。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一)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一)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一)论文关键词]IPO抑价理论论文摘要]国外理论界通过建立不同的模型和假说试图找出IPO抑价的真正原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没有哪一家理论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指股份公司委托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

IPO抑价是指大多数新股在上市首日二级市场的收盘价远超出其发行价,由此产生远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回报的超额收益。

显然,新股抑价与有效市场假说之间存在着矛盾:从理论上讲,若一级市场新股价格的制定是依据二级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的,则不应存在抑价问题,因为按照一般均衡原理,发行市场不可能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就有很多学者对于IPO抑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投资银行买方垄断假说。

该假说从发行企业和投资银行签定新股承销合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IPO抑价现象的。

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比上市公司具有更多的有关资本市场与发行定价的信息,因此上市公司将股票发行的定价权交给投资银行。

由于新股的发行价格直接关系到投资银行承销新股的成败,低价发行能够更好的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因此,为了减少承销的风险,投资银行就会有意低定价发行。

而上市公司对投资银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投资银行会通过降低发行价以确保发行成功,并建立良好的声誉。

(二)“赢者诅咒”假说。

该假说认为,市场中存在掌握信息的投资者和未掌握信息的投资者,且两类投资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信息交流。

掌握信息投资者由于具有资金与信息优势,能够了解发行企业市场价值的期望值范围,而未掌握信息投资者只能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作出判断。

当掌握信息的投资者得知所发行的新股具有投资价值时,往往会踊跃认购,使得未掌握信息的投资者被“挤出”发行市场,无法认购到具有投资价值的新股;而当新股不具投资价值时,掌握信息投资者会退出认购,导致未掌握信息投资者所能认购到的新股大多是缺乏投资价值的股票,即“赢者诅咒”。

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问题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问题分析

大众商务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问题分析田芮瑛(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0081)摘 要:股票IPO定价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成熟性与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IPO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详细对上市公司IPO高抑价现象进行横向国际对比与纵向时间对比,以及 对IPO冷热周期现象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IPO高抑价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股票;IPO;抑价一、引言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在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攀升。

股票市场的发行定价将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成熟与稳定。

我国在股票发行定价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上具有国际通性也有特殊之处。

二、我国IPO定价现状与问题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进,金融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IPO定价制度也经历了由幼稚到成熟、逐渐市场化的过程。

在初期,我国股票市场用固定市盈率来定价。

但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成熟,固定市盈率定价机制将抑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于是定价机制开始逐渐灵活,但也有限。

一直到2005年,开始采用询价定价机制,承销商在此机制下不再具有完全的股票分配权利,是一种偏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目前我国股票IPO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定价方法。

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之间的市盈率差异过大,银行业的市盈率在7左右,而其他行业大部分在20左右。

采用行业代表公司市盈率进行IPO定价,所得价格不稳定,随着选取公司的改变,结果会发生较大的变动。

三、我国IPO抑价现象分析(一)IPO抑价程度。

IPO抑价是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股票抑价现象在国际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发达经济体M国、Y国、RB等国家股票发行的首日回报率在20%以内,新兴经济体如YD、T国、MLXY等国家的IPO程度偏高,但我国的IPO抑价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国际上一直处于IPO 第一的位置。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在2014年前,IPO抑价最高达193.07%,在2014年之后,IPO抑价最高达499.39%。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

论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及中国实际分析引言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公司向公众发行股票,首次将自己的股票上市进行交易。

在IPO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抑价现象,即发行价格低于预期价值。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IPO公司的融资效果,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将对IPO抑价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探讨相关因素和对策。

理论分析IPO市场非理性IPO抑价现象的根源在于市场非理性。

在IPO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使得市场参与者对公司未来的价值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时在IPO发行价格的确定上,存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例如,IPO承销商和发行人均希望发行价越高越好,而投资者则希望价格越低越好。

这些利益关系营造了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容易引发市场情绪波动,导致市场的非理性。

市场炒作在IPO之前,部分投资者会进行所谓的“炒作”,即通过境外场外市场或期货市场操作相关股票的价格,从而在IPO时赚取差价。

这种炒作也会影响到IPO发行价的确定,若炒作成功,使得市场对该公司有更高的预期,IPO发行价往往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最终导致抑价。

管理人员利益IPO公司涉及到的管理人员也会影响到IPO发行价。

在IPO之前,管理层会透露实际公司情况,若公司短期内想要获得高价股票,通过“撤换股权”将部分优质的资产和未来发展机会挪到别的公司,此时IPO公司的价值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抑价的发生。

中国实际分析在中国IPO市场,抑价现象尤其显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结果,2018年中国A股市场的平均IPO抑价率为12.67%,而2019年的平均抑价率为27.36%。

审核制度不完善IPO抑价现象与中国的IPO审核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IPO,虽然审核制度已经多次修改和升级,但是各种利益博弈仍存在,使得审核质量不高,尤其是对于过于新奇的企业,审批通行难度大,保荐机构审查难度和审查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审核过于凶残常常会逼迫公司进行临时漂白操作,导致企业真实看面受到一些表面化因素的影响。

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

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

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IPO(首次公开发行)成为了创业公司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IPO中,定价机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定价机制的发展、问题分析以及改革建议等方面,探讨我国IPO定价机制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政策背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IPO是融资主体首次在资本市场接受公众的财务审计、披露和监管,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和试金石。

IPO定价机制确定了发行公司股票价格的决策过程,是决定企业上市成功与否及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

2009年的《证券法》第46条以及2016年的《证券法修正案》第67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应当经过公开、公正的定价。

”这就为我国IPO定价机制的运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定价机制的发展1. 发行人定价发行人定价又称绿鞋定价,具有快速起点和高灵活性的特点。

在发行人定价中,发行人与承销商协商股票发行价格,最终价格由发行人下发。

这种方式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主板市场受到质疑。

2. 券商定价券商定价即承销商定价,是目前我国IPO定价机制的主流方式。

承销商根据市场条件和发行公司情况综合评估制定出股票发行价格。

这种方式关注市场需求和理性定价,可以提高市场公正性和市场化程度。

三、问题分析然而,我国IPO定价机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容易被不正当因素影响,如发行人认为上市价格越高越好,会让上市公司的股价快速上涨,增加了后续股票配售的收益。

2. 承销商定价中,发行人对承销商的选择和合同条款是关键的因素,可能对承销商评价和承销商定价产生影响。

3. 主板市场上,券商定价模式还存在一定难度。

即便是在较深的监管机构、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达成共识,但所确定价格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需求。

四、改革建议为了提高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公正性和市场化程度,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 完善发行人定价机制,设置价格区间、停牌期、承诺期等制度,避免上市公司把定价机会当成获利机会。

我国股票IPO现状及评价

我国股票IPO现状及评价
2.2.2 A 股主板和中小板 IPO 抑价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表 3 2006.6- 2009.9 期间主板与中小板 IPO 抑价率比较
数据来源:证监会网站及申银万国数据库,其中 2009 年的数据截止 2009 年 9 月底
数据来源:根据申银万国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而得 从表 3 可以看出国内中小板市场 IPO 首日抑价程度要远高
趲趨
为解决改革的巨大难题,政府决定以抑价为成本为国有企 业打开向社会直接融资的大门,于是证券市场抑价便成为政府 的合理选择。为建立证券市场付出成本的重要部分就是在市场 建立初期必须用抑价来吸引投资者,以便在短时期内建立较大 容量、运行较为有效的市场。政府对于我国股市的这种功能定位 造成了投机过度,证券发行制度造成的供给相对不足。只有随着 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制度问题才能得到缓解,而在短期 内必然还是伴随着新股发行市场抑价现象。
对策ipoinitialpublic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发行公司在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它在证券市场的各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和交易市场又称二级市场的一个连接通道经过这一通道优秀的企业不断进入二级市场为二级市场补充新鲜的血液
科技经济市场
经济研究
我国股票 IP O 现状及评价
表 1 我国历年 IPO 抑价率统计
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割 裂,扭曲了 IPO 的定价机制,发行定价缺乏效率,是导致较高的 IPO 抑价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股改之后股权割裂的现象已经 不复存在,制度上的完善促使我国股市掀起了一波牛市行情,涨 幅巨大,在此期间 IPO 抑价程度较前几年又有所提高。这可以 从表 1 看出。而在今年 6 月份 IPO 重启之后,证监会对新股发行 制度作了一定的调整,加上国内经济尚处于复苏阶段,抑价率相 比以前有所下降,平均抑价率降至 64.59%。

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解释

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解释

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解释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是研究新股发行过程中股票发行价与市场价格之间差异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IPO的发行价与市场价格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即折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IPO定价效率和折价理论的解释。

首先,IPO定价效率是指新股发行时的发行价能够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的程度。

如果发行价过高,导致折价,那么就意味着公司的实际价值被低估了。

相反,如果发行价过低,引起溢价,那么就意味着公司的实际价值被高估了。

IPO定价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市场对公司的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

折价理论主要有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市场限制理论,即IPO折价是因为IPO发行市场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和性质不确定性的问题。

在新股发行前,公司的内部信息通常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而这会导致一些投资者不愿意全价购买新股。

此外,公司的估值和前景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会导致市场对于IPO的估值更加谨慎。

第二个解释是囚犯困境理论,即IPO折价是因为公司和投资银行之间存在一种囚犯困境的关系。

在IPO发行过程中,公司需要投资银行作为中介来完成交易,而投资银行则希望获得高额的手续费。

为了吸引投资者参与IPO,投资银行可能会推荐一个相对较低的发行价,以便降低新股的风险和提高投资者的回报。

然而,公司可能不希望发行价过低,因为这将导致公司的市值被低估。

因此,公司和投资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赖但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导致IPO定价存在困难和折价的情况。

总而言之,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提供了对新股发行过程中发行价与市场价格差异的解释。

市场限制理论和囚犯困境理论都能够解释IPO折价的原因,但其具体原因仍然具有争议。

无论如何,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IPO的定价效率,同时降低IPO折价的情况。

IPO定价效率与折价理论是研究新股发行过程中股票发行价与市场价格之间差异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IPO的发行价通常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即折价。

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将公司股权向公众出售的一种融资方式。

而抑价现象是指IPO发行价格低于市场大众预期价值的现象。

中国股市历史上普遍存在IPO抑价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和受影响因素,以期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有关IPO定价和投资策略的相关建议。

二、IPO抑价构成IPO抑价构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供需关系,二是信息不对称。

1. 市场供需关系IPO发行时,一般面临较大的投资者需求。

然而,由于IPO股票供应量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

投资者对IPO具有较高的期望和需求,因此在发行过程中会出现抢购现象。

企业会通过抑价来吸引投资者,为其认购股票提供更多的盈利空间,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在发行价格和市场需求之间取得平衡,进而达到IPO抑价的目的。

2.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IPO抑价的另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IPO前,企业处于非公开状态,公众对企业的信息了解有限。

而由于公司对外公开的信息有限,市场参与者很难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潜力。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估计与公司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偏差,使得IPO抑价成为了企业吸引投资者的手段。

企业通过抑价降低了IPO股票的风险,促使投资者更愿意参与认购,减轻了投资者的资本压力。

三、IPO抑价的影响因素IPO抑价现象不仅与市场供需关系和信息不对称有关,还受到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影响IPO抑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规模越大,投资者需求越旺盛,对IPO投资的兴趣也会相应增加。

当市场规模较大时,企业更有可能通过抑价来吸引更多的资金。

因为在市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发行价格低于市场价,企业最终融资金额也能满足其资金需求。

2. 公司规模和财务状况公司规模和财务状况是IPO定价策略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溢价发行折价发行计算公式

溢价发行折价发行计算公式

溢价发行折价发行计算公式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公司有时会选择以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股票。

溢价发行是指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发行股票,而折价发行则是指公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股票。

这两种发行方式都对公司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发行决策时,需要对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

在进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的计算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公式来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

以下是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的计算公式:溢价发行计算公式:发行价格 = 面值 + 溢价。

发行数量 = 总资本额 / 发行价格。

折价发行计算公式:发行价格 = 面值折价。

发行数量 = 总资本额 / 发行价格。

在这两个公式中,面值是指股票的面值,溢价是指溢价发行时的溢价金额,折价是指折价发行时的折价金额,总资本额是指公司需要筹集的总资本金额。

通过这些公式,公司可以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从而进行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的决策。

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都对公司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影响。

溢价发行可以帮助公司筹集更多的资金,提高股东权益,增加公司的市值。

然而,溢价发行也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需要支付高于面值的价格购买股票。

另一方面,折价发行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降低他们购买股票的成本,提高公司的股票流动性。

但是,折价发行也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公司需要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股票,从而减少公司的筹资金额。

因此,在进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的决策时,公司需要仔细权衡各种因素,包括筹资金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和市场流动性等。

通过使用上述的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的计算公式,公司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发行方式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例如市场需求、股票流通性、公司的财务状况等。

因此,在进行发行决策时,公司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而选择最适合公司和投资者的发行方式。

总之,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都是公司进行股票发行时的重要决策,需要仔细计算和分析。

折价发行名词解释

折价发行名词解释

折价发行名词解释
折价发行(RightsIssue)是指企业发行新股,以股票的形式向现有股东出售,以其所持的旧股权利的形式,称为“折价发行”。

折价发行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其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为重大投资计划筹集资金。

折价发行常常也被称为权益发行或新股发行。

它是一种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融资工具,可以提高企业资本比例,从而提升企业在财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折价发行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发行新股可能降低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碍于现有股东利益的保护。

其次,许多投资者会担心新发行股票的价格会很低,而且它也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不足,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在对折价发行进行决策前,企业应该向投资者清楚地表明发行的任何可能性及其可能的益处。

其次,发行股票的价格应该比现有的股票价格低,以便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为现有股东提供可行的投资机会。

此外,企业应该对此决议进行合理的评估,确保决议的成功实施,以便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利益。

至于发行新股的法律责任,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发行新股及其相关法律,以确保其权利没有被侵犯,从而确保其权力不会被滥用。

发行新股的实施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受益者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

总之,折价发行是企业发行新股,以股票的形式向现有股东出售,
以其所持的旧股权利的形式,折价发行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从而使企业能够为重大投资计划筹集资金。

在决定是否进行折价发行之前,企业应该考虑到所有可能导致发行失败的风险,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继续进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 美国的 安定 机 制 ,对承 销商 托 市
2 0 0 7 年 的数据 来看 ,尤其是 在2 0 0 7 年4 月 以 来 ,不 同 的承 销 商对 于 不 同行 业和 不 同发展前 景的 公司 的定 价在 发行 市盈 率方面 没有 体现 出差
别 ,基本 就是 在维持 2 9 倍 左右 。对 于不 同行 业和 不同发 展前 景的 公司
度 ,强化责任意识 ,加 强保 荐机构 的 内部控制 ,进而达到对 拟上 市公司和 已上市公司的市场化约束 ;完善询价 制度 ,价 格的市场 化是 市场 主体行 为 市场化的决定性比例 ;抑制新股 申购 阶 段 的过度 投 机性 ,提 高 申购公平 度 ;引导承 销 商建 立 自己 良好 的声 誉 ,完善承销商的尽职 调查 功能 ,对 于那些在证券发行过程中或者发 行后 发现存在造假行为的I P O 事件 ,不仅 要勇于揭露发行企业的违规行 为 ,而 且要严格追究承销商的责任。加大承 销商一旦声誉受损所 带来的损失 ,可 以使得承销商更加 注重 自己的声誉 , 使其不会因为短 期的利 益而做 出损害 自己声 誉的 行 为 ,从而 损 失长 期利
会 、具 有影 响 力的 媒体 、学 术 机构 等形 成 一套 完 善 的 、全 面 的 、长期 的 承销 商测 评和 排 名机 制 。一 套权 威 的排 名机 制 可以 使得 排名 靠 前的 承 销商 拥有 自己 的商业 价值 ,从而 有 更好 的激 励其 维 护 自身 的声 誉 ,
者来 说 ,承销 商的 声誉对 I P0 股 票 的价值没有甄别作用 。
3 .证 券 监 管 机 构 、证 券 业 协
从 承 销 商 声 誉 角 度 改 善 I P O 折价现象的政策建议
1 . 承销商 定价策 略的改进 。造 成中 国A股市场 如此 高抑价一个的重
要原 因 ,就是 不 同的承销 商对 于不 同行 业和 不 同发展前 景 的公 司的定
采用 完全 相 同的定价 方式 必然 会导 致 部 分 股 票 的 严 重 低 估 ,这 使 得 I P0的折价 率 会非常 高 。而关 键在 于 ,不 同的承 销商在 定价 方面 没有
体现 出 自己的 差别 ,自然 对于 投资
的行 为进 行严 格 的监 管和 引导 。安 定操 作机 制 的作 用在 于通 过承 销 商 的 力量来 防止 新 发行 股票 的价 格 异 常变 动 ,从而 维护 发 行人 、投 资者 和其 自身 的利 益 ,同 时对 股 市的稳
证券 导刊 。 月 千 I
9 5
合理 性 。对不 同行业 和不 同发 展前 景 的公 司不能 用一个 简单 的相 同的
2 0
市 盈率标 准去 定价 ,而是 要体 现 出 差 别 。只有这 样 ,不同 的承销 商之 间才 会在 定价 能力方 面形 成有 效的
\ 、 \ 、 \
数据泉 源:w i n d 圆泰君安诬 棼研 究
同 时也 增 强排名 靠后 的承 销 商建 立 声 誉的动 力。并 且 ,这 套机 制对 于 投 资者来 说具 有 甄 别发行 企 业质 量 的 作用 ,有 助于 减少 证券 发 行过 程 中 的信 息不 对称 ,提 高资 本 市场 的
效率 。
己良好的声誉 ,而那些承销能力差的
承销商则会在竞争中落后 。 2 .证 券监管部 门完善证券 发行 制度和监管制度。要做 到这 点 ,主要
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券监 管部 门对 于发行 市盈 率 已经不
再做 硬性 规 定 。但从 获得 的2 0 0 6 -
的成熟 ,I PO 在未来 必定不会享 受如 此 高的折 价水 平 ,还 有 可能在 上 市 初 期以低 于 发行价 交 易 。这 时候 , 承销 商托 市 的行 为就 有可 能 出现 , 这 就 涉 及 到 如 何 规 范 承 销 商 托 市 的这 类行 为 的 问题 。 中国现在 尚无 此类 规范 。因此 ,证 券监 管部 门需 要完 善这 方面 的 相关 法规 ,比如 引
定 ,增强 投资 者 的信 心具 有重 要作 用 。在 出现新 股跌 破 发行价 ,股 市
低迷 、投 资者 丧 失信 心的 现象 的时 候 ,如能 引进 安 定操 作机 制 ,必能
大 大增强投资者 信心。
■豳D 作者 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
北京经济开发区支行
价在 发行 市盈 率方面 没有 体现 出差 别 。要 改变这 种局面 ,承 销商 必须 对所 承销 的公 司做 出足够 的尽 职调 查 ,包括 国民经济运 行状 况研 究 、 行业 研 究 、市场利率 水平 、突 发性 事件 、产 品市 场预期 、同业竞 争情
责 任 编 辑 : 黄穗
投 资物 语
定的 承销 商声誉 等级 的差 别 ,承 销 商对 于I P 0折价 的影 响可 能会 显现 出来 。从 欧美等 国资 本市场 的发 展 趋 势 来看 ,I P0折价 的幅 度在 证券
市场 形成 的初 期也 比较大 。但随 着
竞 争 ,不 同承 销 商之 间才 会形 成 差 别 ,有助于承销能力强的企业形 成 自
图l :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走势 ( 2 0 1 1 — 2 0 1 2 : 年)
4 5
4 0 3 5 3 O 2 5
况和 市场 波动 情况 等外部 因素 以及
经营 效率 、获 利能 力 、管 理状 况 、
资本 结构 等各 种 内部 因素 做 出准确
的 判断 ,从而 在定价 时具 有更 好的
从以下方面进行 :进一步完善保 荐制
资本 市场 的不 断完善 ,I P0的 折价
率会不断减小 。 另外 , 承销 商 在 发 行 定价 方 面的 策略 需要 改进 。近几 年来 ,证
4. 借 鉴 安 定 操 作 机 制 等 ,通 过 承销商 力量 来 防止 新 发行 股票 的
异 常波动 。随 着 中 国证券 市场 的 发 展 ,股 票供 给量 的增 加 ,定价 策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