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最初也是公司甚至是个人的行为。英国政府最初对这种新锐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着实不敢令人恭维。唯一值得佩服的是,一旦认识到了航空喷气动力产业的重要意义,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掉以轻心。
从淡漠到执着
在喷气推进领域,英国和美国、法国以及苏联一样,都或多或少从战败国德国那里获得过相关技术,但在后续发展上,几个国家的道路却有较大差异。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罗罗公司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史,但其中却
处处渗透着英国政府的努力和关注,绝不是纯粹的“公司力量”。英国“台风”战斗机使用的EJ200喷气发动机性能不俗,但一般人也许想不到,惠特尔当年研究航空喷气发动机时,却四处寻求资助无门,最困难时就连5英镑的专利延期费用都交不起,原因很简单,当时英国空军认为喷气推进是一项很多人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技术,惠特尔几乎不可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取得成功。
英国的喷气推进技术研究最初也是始于个别富于创意的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和工业企业几乎没有给予太多的资金和关注。涡轮机早在19世纪起就开始在工业领域应用,但现实存在的工程技术困难限制了它在飞机上的应用,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认真考虑开发航空喷气发动机的问题。
实用型工业蒸汽轮机早在19世纪末便已出现,很快便应用在海军和远洋商船上。20世纪初,工程师们开始试验燃气涡轮,但这些早期试验型涡轮机耗油率奇高无比,大概是同等的活塞发动机的4倍。把燃气轮机应用到飞机上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设法找到轻质耐热材料以及实现合适的压缩效率,此外还需要开发足够实用、坚固且燃油经济性较高的燃烧系统,用它来驱动涡轮和压缩机。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
活塞式发动机时期
早期液冷发动机居主导地位。
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
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
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
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
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飞机用于战争目的的推动下,航空特别是在欧洲开始蓬勃发展,法国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虽然发明了动力飞机并且制造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但在参战时连一架可用的新式飞机都没有。
在前线的美国航空中队的6287架飞机中有4791架是法国飞机,如装备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的斯佩德战斗机。
这种发动机的功率已达130~220kW, 推重比为0.7kW/daN左右。
飞机速度超过200km/h,升限6650m。
当时,飞机的飞行速度还比较小,气冷发动机冷却困难。
为了冷却,发动机 *** 在外,阻力又较大。
因此,大多数飞机特别是战斗机采用的是液冷式发动机。
期间,1908年由法国塞甘兄弟发明旋转汽缸气冷星型发动机曾风行一时。
这种曲轴固定而汽缸旋转的发动机终因功率的增大受到限制,在固定汽缸的气冷星型发动机的冷却问题解决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维基:喷气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
一个典型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图解(浅蓝色箭头为气流流向)
图片注释: 1 - 吸入, 2 - 低压压缩, 3 - 高压压缩, 4 - 燃烧, 5 - 排气, 6 - 热区域, 7 - 涡轮机, 8 - 燃烧室, 9 - 冷区域, 10 - 进气口
涡轮喷气发动机(Turbojet)(简称涡喷发动机)[1]是一种涡轮发动机。特点是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通常用作高速飞机的动力。油耗比涡轮扇发动机高。
涡喷发动机分为离心式与轴流式两种,离心式由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爵士于1930年取得发明专利,但是直到1941年装有这种发动机的飞机才第一次上天,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轴流式诞生在德国,并且作为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
Me-262的动力参加了1944年末的战斗。
相比起离心式涡喷发动机,轴流式具有横截面小,压缩比高的优点,但是需要较高品质的材料——这在1945年左右是不存在的。当今的涡喷发动机均为轴流式。
进气道
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空气首先进入进气道,因为飞机飞行的状态是变化的,进气道需要保证空气最后能顺利的进入下一结构:压气机(compressor)。进气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空气在进入压气机之前调整到发动机能正常运转的状态。在超音速飞行时,机头与进气道口都会产生激波(shockwave),空气经过激波压力会升高,因此进气道能起一定的预压缩作用,但是激波位置不适当将造成局部压
力的不均匀,甚至有可能损坏压气机。所以一般超音速飞机的进气道口都有一个激波调节锥,根据空速的情况调节激波的位置。
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阶段。以下是飞机发动机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德里克索莫铁器时代(19世纪末):第一台飞机发动机是由法国工程师德里克索发明的。这台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是水冷式的,可提供大约20马力。然而,这种发动机太重且效率低下,无法应对未来飞机的需求。
2.莱特兄弟的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是第一位成功飞行的人。他们使用了一台由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内燃机。这台发动机采用了4冲程循环原理,燃料是汽油,并且采用了点火火花塞。这一创新使飞机发动机实现了可靠的动力输出。
3.一战时期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
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在军事用途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时期见证了多种发动机类型的出现,如水冷式发动机、空冷式发动机和倒转V型发动机等。
4.喷气发动机的诞生(1930年代):在1930年代初,英国发
明家弗兰克·惠特利成功地构建了第一种喷气式发动机。这种
发动机采用了压气机和燃烧室的组合,以喷气的方式产生推力。喷气发动机的推出打破了传统螺旋桨推进系统的限制,为实现更高速度和高空飞行提供了可能。
5.二战后的进步(1945年以后):二战结束后,航空技术迅速发展。喷气式发动机得到改进,并引入了新的冷气推力增强
(阿夫雷特效应)和涡轮增压技术。冷气推力增强通过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周围的超音速管道来增加推力。涡轮增压则通过利用排气气流来增加进气发动机的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
6.现代航空技术(2000年以后):近年来,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和轻质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发动机更强大、更经济高效。涡扇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当前商用飞机发动机的主流,其高效性和环保性能使得航空工业发展迅速。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
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
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但都未能成功。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1785年1月7日法国著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
各种喷气式发动机简介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
二战以前,活塞发动机与螺旋桨的组合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使得人类获得了挑战天空的能力。但到了三十年代末,航空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组合达到了极限。螺旋桨在飞行速度达到800千米/小时的时候,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跨音速流场使得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不增反减。螺旋桨的迎风面积大,阻力也大,极大阻碍了飞行速度的提高。同时随着飞行高度提高,大气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减小。
这促生了全新的喷气发动机推进体系。喷气发动机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对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早在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提出了冲压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并获得专利。但当时没有相应的助推手段和相应材料,喷气推进只是一个空想。1930年,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获得了燃气涡轮发动机专利,这是第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喷气发动机设计。11年后他设计的发动机首次飞行,从而成为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鼻祖。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部分军用发动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
燃烧室。
涡喷发动机属于热机,做功原则同样为: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
工作时,发动机首先从进气道吸入空气。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开个进气道即可,由于飞行速度是变化的,而压气机对进气速度有严格要求,因而进气道必需可以将进气速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压气机顾名思义,用于提高吸入的空气的的压力。压气机主要为扇叶形式,叶片转动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
从喷气式的产生到第一代喷气式战机
从喷气式的产生到第一代喷气式战机
最早发明喷气式飞机的是德国飞机设计师。1939年,飞机设计师亨克尔找到研制喷气式发动机屡遭挫折的奥海因寻求合作,两人一拍即合。奥海恩是位燃气涡轮专家,他从1934年起就开始研制涡轮发动机,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次跟亨克尔合作非常兴奋。两位有志青年密切配合,协调工作,一个设计飞机,一个设计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工作进展顺利。1939年8月27日,两人心血的结晶He-178喷气式战斗机试飞成功,它标志着人类航空中上喷气飞行时代的到来。
德国另一位飞机设计师维利·梅塞施米特研制的Me-163“彗星”喷气式战斗机几经周折,最终还是受到德国空军的青睐。这位曾设计了二战名机Me-109的著名设计师,深受德国当局信任。研制喷气式战斗机的任务实质上是政府给他下达的。1941年春,“彗星”喷气式战斗机试飞成功。当天观看试飞的有德国空军战斗机总监加兰德将军。这位掌握着“彗星”生杀大权的将军,面对这架“怪鸟”般外形的飞机疑窦顿生:这玩艺行吗?然而,事实令他对其利目相看,飞机轻松地飞出了时速650千米。在此后的试飞中,“彗星”曾创造了时速1003千米的高速度。于是,德国当局命令加速研制并生产这种喷气式战斗机。
1942年8月,“彗星”试飞完毕,定型生产。该机使用的喷气发动机可产生2000千克推力,飞行最大时速可达953千米,装有2门航炮。“彗星”参战是在德军日渐溃败的1944年的一天,“彗星”便以它独特的高速优势一举击落了3架美国先进的战斗机P-51,紧接着又“干掉”了2架B-17轰炸机。一时间,“彗星”喷气式战斗机在空中战场上声名大噪。
扒一扒“日不落帝国”那些久负盛名的航空制造企业
扒一扒“日不落帝国”那些久负盛名的航空制造企业
提到航空制造企业,见多识广的你可能随口一出就是美国:波音、洛克希德、西科斯基、贝尔......俄罗斯: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这些世界上的佼佼者,我们有目共睹。而今暂且避开风头,说说“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航空航天工业的国家之一。二战期间英国首先研制成功实用的喷气发动机;20世纪40年代末,第一架涡轮螺旋桨客机“子爵”号和第一架涡轮喷气客机“彗星”号先后试飞成功;1968年,“三叉戟”2E飞机最早装备了全天候自动着陆系统;1969年,装转喷口发动机的“鹞”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1971年10月英国成为第6个用自制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70年代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超声速民航机成功实现了超声速越洋载客飞行。所谓的这些荣耀,无不再现着日不落大英帝国的昔日自豪。然而每一个光环荣耀的背后,都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天我们来一起扒一扒那些少有耳闻的英国航空制造企业。1.皇家航空研究院皇家航空研究院(英语:Royal Aircraft Establishment,简称RAE)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官方科研机构,曾经研制过多种飞机、导弹、火箭。法恩堡空军基地(RAE Farnborough Airfield)是皇家航空研究院的首个办公地点,后来并扩展至贝德福德空军基地(RAE
Bedford)。研究院前身为成立于1908年的皇家飞机制造厂(Royal Aircraft Factory),1918年改称皇家航空研究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海军陆战队飞机实验研究所(Marine Aircraft Experimental Establishment)亦被合并到航空研究院。1988年,皇家航空研究院改称皇家航空航天研究院(Royal Aerospace Establishment)。有据可查的是,在上文提到的那些发展成就中,都有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浓墨重彩的一笔。图1 XR503 - Royal Aircraft Establishment Westland Wessex HC在1991年4月,研究院被并入国防研究机构(Defence Research Agency,DRA),成为英国国防部下辖的一个研究单位。英国皇家飞机研究院(Royal Aircraft Establishment,RAE)和布里斯托尔飞机公司(Bristol Aeroplane Company)等多家英国本土的飞机制造商开发了世界上少有的超音速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早期喷气式发动机的挑战与突破
喷气式发动机的优势与影响
总结词:喷气式发动机的高推进效率和轻量化特点使其成为航空工业的主流发动机,对航空运输、军事和民用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涡轮发动机的时代
喷气时代的开启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标志着航空工业进入喷气时代,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英国的领先地位
英国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制造工艺的改进
新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影响
高效燃烧技术
采用先进的燃烧室设计,提高燃油燃烧效率,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颗粒物的排放。
可持续能源利用
探索使用生物燃料、合成燃料等替代能源,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航空发动机的探索
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航空发动机将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可靠的方向发展,同时需要满足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
由于受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早期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航空器的需求。
早期航空发动机的特点
局限性
特点
02
喷气式发动机的崛起
总结词
1939年,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由弗兰克·惠特尔发明,标志着喷气式发动机时代的开始。
详细描述
弗兰克·惠特尔在1939年发明了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燃气涡轮技术和喷气推进原理,与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相比,具有更高的推进效率和更轻的重量。这一发明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
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daN提高到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旅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航空史话:喷气机时代
航空史话:喷气机时代
“
喷气机时代
莱特兄弟飞行者一号的首次飞行。摄于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担任驾驶员,威尔伯在翼尖处跟跑。
从1903年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升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40年时间里,飞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是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飞机速度的提高上。要提高飞行速度,除了改变飞机的气动外形,减少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外,最重要的方法是提高飞机发动机的效率,使飞机在飞行中获得更大的推力。
气冷星形活塞式发动机,注意暴露的气缸及千层酥一样的散热片
号称历史上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发动机:罗尔斯.罗伊斯“墨林”V12 发动机,注意其 V 形的两排气缸
二战以前的航空器是活塞式飞机一统天下的局面。活塞式发动机
结构相对简单,技术要求不高,而且耗油率低,能很好满足当时低速飞行的要求。但随着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活塞式发动机暴露出了它致命的弱点──功率太低,无法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提供足够的推力。到1945年,空气动力学家和飞机设计师们清楚地认识到,要靠活塞式发动机进一步提高飞行速度已经没有指望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一种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喷气发动机上,从而揭开了航空史上重要的一页--超音速飞行时代。
恩斯特·海因里希·亨克尔
提到喷气式飞机,就不能忘记德国的恩斯特.亨克尔,正是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升空的喷气式飞机,从而开创了喷气式飞机的新纪元。
1939年8月27日,亨克尔与欧海因合作研制的He-178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恩斯特.亨克尔,1998年1月出生于德南部一个叫格龙巴赫的小村庄,父亲是当地一个管子工。亨克尔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飞机设计,曾先后在'信天翁'飞机公司和汉莎.勃兰登堡公司担任总设计师。1922年12月1日,他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恩斯特.亨克尔航空有限公司'。从1936年起,亨克尔开始与当时正在研究飞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帕布斯特.冯.奥海恩合作。经过不断的试验与失败,终于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于1937年9月首次运转成功。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的弗兰克.惠特尔爵士也独立研制出了'U型'喷气发动机。
英国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的兴衰史
英国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的兴衰史
喷气式发动机的产生,给世界航空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由于它采用了全新的工作原理,可为飞机提供远远超过其前辈――活塞式发动机的强大动力,而且它还摒弃了前者所“难以割舍”的痼疾――螺旋桨,因而大幅度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如今,喷气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甚至某些航模也采用小型脉冲喷气发动机作为自己的动力装置.然而,当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爵士将这只“丑小鸭”刚刚带到世界上来时,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最初也是公司甚至是个人的行为.英国政府最初对这种新锐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着
实不敢令人恭维.唯一值得佩服的是,一旦认识到了航空喷
气动力产业的重要意义,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掉以轻心.
从淡漠到执着
在喷气推进领域,英国和美国、法国以及苏联一样,都或多或少从战败国德国那里获得过相关技术,但在后续发展上,几个国家的道路却有较大差异.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某
种程度上就是罗罗公司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史,但其中却处处渗透着英国政府的努力和关注,绝不是纯粹的“公司力量”.英国“台风”战斗机使用的EJ200喷气发动机性能不俗,但一般人也许想不到,惠特尔当年研究航空喷气发动机时,却四处寻求资助无门,最困难时就连5英镑的专利延期费用都交不起,原因很简单,当时英国空军认为喷气推进是一
项很多人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技术,惠特尔几乎不可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取得成功.
1907年6月1日,惠特尔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的考文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童年的惠特尔亲眼看到战斗飞机的空中格斗,从而对空战产生了浓厚兴趣.16岁时,惠特尔考入英国皇家空军见习学校,毕业后到克兰威尔的皇家空军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就发现驱动螺旋桨的活塞式发动机满足不
英国航天工业
一、发展简史 英国于1909年开始出现飞机制造企业。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英国在航空航天产品设计、研究 和发展等许多方面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雷达、喷气发动机、超音速运输机、自动着陆、垂直起落、军用直升机、电传操纵、平显、飞行模拟器和弹射座椅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英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公司相继加入航空航天工业的行列,从而使其飞机产量迅速加大。到1918年,飞机年产量约1万架。在此期间,英国的航空电子工业也向前迈出了第一步:1910年,马可尼公司(Marconi)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无线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公司都转入民用飞机生产。肖特兄弟公司的“帝国”号(Empire)单翼飞船和汉德利·佩季(Handley Page)的双翼飞机作为早期的飞机为许多人提供了飞行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制造的飞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包括“喷火”(Spitfire)和“飓风”(Hurricane)战斗机,“蚊”(Mosquito)双发战斗机,哈利法克斯(Halifax)、斯提林(Stirling)和兰开斯特(Lancaster)四发轰炸机等。战争期间,罗罗公司的墨林(Merlin)发动机共生产了16.6万台,超过了航空史上任何一种发动机的产量。至1944年,英国飞机及相关工业的从业人员已达180万人。伴随着英国飞机工业的发展,英国的航空电子技术也取得了进步。1922年,马可尼公司开始探索用无线电波探测黑暗和雾中目标,此项工作导致1933年成立了发展雷达的研究机构,二次大战期间,雷达起了极大作用,同时机载无线电通信也得到迅速发展。 1937年,第一台实用型喷气发动机由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设计成功。1944年,由惠特尔设计的另一台发动机作为格洛斯特尔(Gloster)E28/390飞机的动力实现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喷气飞行;1944年,第一架生产型喷气推进飞机格洛斯特尔“流星”(Meteor)投入飞行。世界上第一架涡桨飞机是“流星”的试验型,于1945年投入飞行。二战后不久,以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的商业飞机得到大规模生产。从1948年开始,制造商们集中发展以燃气涡轮作动力的民用飞机。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在全世界享有声誉。英国维克斯公司生产的“子爵”(Viscount)是世界上第一架以涡轮发动机作动力的民航客机,并于1951年投入使用。1952年,德·哈维兰公司的“彗星”(Comet)成为第一架具有全动力飞行控制能力并投入载客服务的商业喷气飞机。50年代,罗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涡扇发动机。1950年,莱帝弗神模拟器公司制成了欧洲第一台全电子飞行模拟器。60年代,英国制造的安装涡扇发动机的民航客机VC10、BAC1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喷气发动机发展史
漫道雄关真如铁,中国喷气发动机的发展
猎讯军情网2008-7-14
缘起
涡喷发动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可真正从原理到上天,人们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
1913年法国工程师勒内·罗兰提出的一种喷气推进发动机取得专利,但这是一种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那时既不可能制造又无处使用。1930年,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获得了第一个用燃气涡轮产生喷气推进的专利,但一直到11年后他的发动机才完成了第一次飞行。1934年德国人汉斯·万·奥海因率先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喷气发动机。1937年4月12日弗兰克·惠特尔试制成功英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但试运转并不理想,几经挫折,于1941年装上了格洛斯特战斗机。英国在40年代最主要的军用涡喷发动机有德温特河,尼恩等。特别是尼恩,它可以说是大多数现代发动机的鼻祖。苏联在40年代末的时候引进了尼恩,其仿制品就是ВК-1,而ВК-1Ф在ВК-1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力燃烧室。这样,飞机的瞬时推力可以增加很多。中国的发动机就是从ВК-1Ф起步的。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中国人民空军的战斗机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更新换代。飞机和发动机的制造也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之后,我国开始仿制苏联的发动机,涡喷5,涡喷6,涡喷7等一系列发动机的仿制增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可仿制也有尽头,随后的事件证明,没有真正的自主研制,中国的发动机还是要受制于人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挺过了3年困难时期,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震惊了世界,也鼓舞着中国人民的士气,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航空动力人的心中产生,研制自己的发动机,最新式的涡扇发动机。
罗罗公司的威派尔发动机
罗罗公司的威派尔发动机
罗罗公司的威派尔发动机
000
牌号威派尔
用途军用/民用涡喷发动机
类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国家英国
厂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生产现状生产
装机对象威派尔11/21 “金迪维克”Mk4A靶机,“喷气校长”Mk4,Mk5教练机,HJT-16“光线”
Mk1/1A教练机,MB.326攻击机。
威派尔500系列“金迪维克”Mk5靶机,HS-125公务机,PD.808,MB.326G/GB,
HS-12,BAC/BAe“攻击能手”教练机。
威派尔600系列 MB.339A教练机(JPATS),HS-125-600公务机,BH-600公务机,
G-4/4M教练/攻击机。
RB582-01 MB.339A教练机(JPATS)。
研制情况
1948年初,英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合作研制一种靶机,用以发展
远程导弹,并决定由当时的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公司研制该靶机的一次性使用
动力,即威派尔涡喷发动机。1951年首台威派尔开始运转。1952年用于“金迪维克”靶机,次年威派尔开始投入生产。
威派尔发动机的发展历史悠久,第一种威派尔编号为A.S.V.1(推力
466daN),接着有A.S.V.2(推力701daN)、A.S.V.3(推力731daN)、A.S.V.4(推
力780daN)、A.S.V.5(推力843daN)、A.S.V.7(长寿命型,推力780daN)和
A.S.V.7R(加力型,推力1098daN)。1955年A.S.V.8完成150h定型试验,接着又将A.S.V.8的转速和涡轮进口温度提高,发展了A.S.V.9(推力829daN)和
飞机发明过程 喷气时代的到来
翼型
典型翼型的压力分布
典型的翼型
翼 型 谱
翼型的进化
超临界翼型
超 临 界 翼 型
襟翼(增升装置)
大型飞机的襟翼布局
波音737襟翼布局图
波音747的后退式开缝襟翼
前缘缝翼效果
波音707的克鲁格襟翼
波音727的克鲁格襟翼
喷气时代的到来
• 20世纪30年代中期,喷气思想出现 • 活塞发动机和螺旋桨对高速飞行不利 • 英国的惠特尔(1907-1996) • 德国的欧海因(1911-1998) • 二战前夕喷气飞机试飞 • 德国喷气战斗机在战争结束前投入战场
装配完毕。在试验中,它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虽然推力只有2.65千牛,却使亨克尔本人对涡轮 喷气发动机的前景充满信心。
• 当HeS1还在制造时,燃烧室的研究就开始了。欧
海因用了一年的时间,对燃烧室形状的选择、环
形燃烧室火焰稳定的机理、燃料的供应与喷射方 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终于在1938年初研制
• 1947年10月14日,由著名试飞员耶格尔驾 驶,X-1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超音速飞行。在 空投后,耶格尔起动发动机加速。它从10 千米高空很快爬升到12.4千米。在这个高度 上,它的水平飞行速度超过音速,达到每 小时1078千米,约为音速的1.015倍。人类 终于首次在水平飞行中超过了音速,长期
出性能较好的燃烧室。最后完成的喷气发动机定 名为HeS3,推力为4千牛,推重比为1.12。用于 试飞的配套飞机于1937年底开始研制,1939年春 制造完成,定名为He178。1939年8月27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星期,亨克尔He178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
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最初也是公司甚至是个人的行为。英国政府最初对这种新锐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着实不敢令人恭维。唯一值得佩服的是,一旦认识到了航空喷气动力产业的重要意义,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掉以轻心。
从淡漠到执着
在喷气推进领域,英国和美国、法国以及苏联一样,都或多或少从战败国德国那里获得过相关技术,但在后续发展上,几个国家的道路却有较大差异。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罗罗公司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史,但其中却处处渗透着英国政府的努力和关注,绝不是纯粹的“公司力量”。英国“台风”战斗机使用的EJ200喷气发动机性能不俗,但一般人也许想不到,惠特尔当年研究航空喷气发动机时,却四处寻求资助无门,最困难时就连5英镑的专利延期费用都交不起,原因很简单,当时英国空军认为喷气推进是一项很多人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技术,惠特尔几乎不可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取得成功。
英国的喷气推进技术研究最初也是始于个别富于创意的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和工业企业几乎没有给予太多的资金和关注。涡轮机早在19世纪起就开始
在工业领域应用,但现实存在的工程技术困难限制了它在飞机上的应用,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认真考虑开发航空喷气发动机的问题。
实用型工业蒸汽轮机早在19世纪末便已出现,很快便应用在海军和远洋商船上。20世纪初,工程师们开始试验燃气涡轮,但这些早期试验型涡轮机耗油率奇高无比,大概是同等的活塞发动机的4倍。把燃气轮机应用到飞机上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设法找到轻质耐热材料以及实现合适的压缩效率,此外还需要开发足够实用、坚固且燃油经济性较高的燃烧系统,用它来驱动涡轮和压缩机。
1926年,供职于英国范保罗的皇家飞机制造厂的科学家阿兰·格里菲斯在轴流式压缩机和涡轮组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念型燃气轮机,这一概念中涡轮带动的是螺旋桨叶,而不是直接依靠喷气流产生推力。格里菲斯后来又做了一些基础研究以确定这一概念是否可行,但研究进展非常缓慢。3年后的1929年,另一个英国年轻人也开始专注于喷气推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他提出的概念采用了当时飞机涡轮增压器所广泛采用的离心式压气机,而不是格里菲斯提出的轴流式压气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惠特尔的概念比格里菲斯的更为可行。此人便是英国早期喷气推进技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弗兰克·惠特尔,他本人曾是皇家空军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工程师。1930年,惠特尔为自己设计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申请了专利,此后他先后找到英国航空部和几家私营企业寻求资助,均遭到拒绝——对方都认为这一设计需要长期工作,短期难以成功,英国官方也没有专用于类似超前研究的经费支持。没有资金的惠特尔只能继续在纸面上进行自己的设计,这一时期持续了6年,直到1936年他才勉强拿到了一家私人银行的资助,成立了动力喷气有限公司,开始试制喷气发动机。1937年4月12日,惠特尔制造的第一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首次试车,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直到此时,皇家空军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937年中,为皇家空军工作且颇具影响力的亨利·蒂萨德爵士向英国政府建议,出资支持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究。建议得到了采纳,惠特尔终于获得皇家空军的小额资金支持。1939年6月,就在纳粹入侵波兰前的几个月,惠特尔向皇家空军科研部门主任戴维·派展示了自己更为先进的台架试验原型机。后者对惠特尔的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决定大力支持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开发。
英国航空喷气推进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弗兰克·惠特尔(1907~1996),他最初的喷气发动机研究几乎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最困难的时候连专利费都交不起。
1939年7月,惠特尔的动力喷气公司终于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订单,研制一台能用于飞行的喷气发动机——W1。战争爆发几个月后,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制造公司(Gloster)也获得了政府一项协议,开发一种安装惠特尔新型发动机的飞机,即后来的格罗斯特“流星”1(Meteor)。与此同时,惠特尔的成果也深深打动了一架老牌发动机制造企业——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以下简称罗罗),1939年罗罗公司聘用了格里菲斯,开始设计轴流式喷气发动机。
惠特尔W1X离心式喷气发动机。1939年惠特尔正式拿到皇家空军的试制订单时,距离他最初的艰苦研究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1940年夏法国沦陷后,英国政府显著加大了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力度。1941年初,英国政府把惠特尔和格里菲斯的研究成果交给德·哈维兰飞机公司,要求据此开发相应的喷气发动机和飞机——其结果是诞生了“妖怪”发动机(Goblin)和“吸血鬼”喷气战斗机。至此,英国政府支持的喷气推进项目达到了5个,包括3个军用喷气发动机项目和两个喷气战斗机项目。
罗罗的喷气前传
早在活塞时代,英国就有着雄厚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础。这一基础最为重要的基石,就是罗罗公司。英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从前英格兰有两个人,一个富一个穷。富的那个叫做查尔斯·斯图亚特·罗尔斯,出身富贵,成年后成了进口汽车销售商。至于那个穷小子,他叫弗雷德里克·亨利·罗伊斯,境遇则大大不同,10岁开始卖报,零星地受过教育,但罗伊斯顽强地求取知识,并最终在曼彻斯特开办了一家工厂,生产电动机和大型电气设备。1904年,罗伊斯制造了一台10马力(7.5千瓦)的汽车,跑起来相当不错。后来罗尔斯和罗伊斯走到了一起,罗尔斯负责销售罗伊斯工厂生产的汽车,后来两人干脆决定合伙成立公司,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很快罗罗公司的高品质汽车就在国际汽车业树立了崇高的声望,一举跻身著名工业公司之列。
一战爆发后,罗罗凭借汽车制造中积累的机械经验,很快转入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为皇家空军制造了大量航空发动机。战争结束时,罗罗的航空发动机功率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1919年初完成的“兀鹫”发动机功率达到了675马力(503千瓦)。一战期间,英军使用的每10台航空发动机中,至少有6台出自罗罗之手。但随着战争结束,军方订单锐减,公司重新开始转向汽车行业。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费尔雷飞机公司需求的拉动下,罗罗重回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不久即开发出“茶隼”(Kestrel)系列发动机,重建了罗罗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地位。
当时风行欧洲的施奈德杯水上飞机竞速比赛刺激了罗罗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为参赛,罗罗专门开发了R型发动机,使用涡轮增压器,配用特制的高性能燃油。凭借R型发动机,英国在1929年和1931年两度夺得施奈德杯。1931年出品的R型发动机功率达到了2783马力(2075千瓦)。R型发动机预示着航空发动机的未来,但它的工作寿命很短,而且需要昂贵的特制油料。罗罗接下来开始着手开发一种功率相近但寿命更长,且使用普通航空汽油的航空发动机。经过一番努力,罗罗在1933年推出了“默林”发动机(Merlin)。早期的“默林”46型发动机在9000米高度上功率为720马力(537千瓦),通过采用涡轮增压器,功率提高到1020马力(761千瓦)。后来空气冷却器以及燃油喷射装置的采用,又让“默林”的功率进一步提高到1420马力(1059千瓦)。如果使用美国进口的高辛烷值航空汽油,发动机的功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2050马力(1529千瓦)。用这种方式,“默林”的功率提高到最初水平的三倍。
“默林”是二战盟军的制胜装备之一。没有“默林”,就没有“喷火”和“飓风”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卓越表现;没有“默林”,就没有载弹11吨的4发轰炸机“兰开斯特”。美国许可制造的“默林”还让P-51“野马”战斗机彻底夺取了欧洲战场制空权。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看到盟军轰炸机在“野马”的护航下飞临柏林上空后,告诉自己的参谋人员,“战争结束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默林”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