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后反思

合集下载

4.6《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4.6《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进行小数与整数、分数的互换。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含义与读写方法。

2. 小数与整数、分数的互换。

3. 小数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及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分数的互换,以及小数的单位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小数的含义与读写方法a.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小数的特点。

b. 讲解小数的含义,强调小数点的作用。

c. 演示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模仿。

(2)小数与整数、分数的互换a. 讲解小数与整数的互换方法,举例说明。

b. 讲解小数与分数的互换方法,举例说明。

c. 让学生进行小数、整数、分数的互换练习。

(3)小数的单位换算a. 讲解小数单位换算的方法,强调单位间的进率。

b. 举例演示小数的单位换算,让学生跟随操作。

c.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单位换算练习。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及单位换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的单位换算。

小数的单位换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非常重要,学生需要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换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含试卷)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含试卷)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体现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

通过本节教学,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将含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经历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了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使用了尝试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

学生通过这些经历进一步体会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收获了更多学习的快乐。

3.准确把握学情。

同时本节教学中,学生对于用km,m,dm,cm,kg, g,t等字母表示的单位不够熟悉,所以做了提前的预设,从而给单位换算带来了方便。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课堂练习的内容过少,导致学生对于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尤其是应用小数点移动的特点进行单位的换算上。

再次教学中,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数量合理的练习题目,起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巩固。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一半,已知圆锥的高是9 cm,则圆柱的高是( )cm。

A.6 B.1 C.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3.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4.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3:4,路程比是8:3,那么他们所需时间比是()A.2:1 B.32:9 C.1:2 D.4:3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10厘米,它的体积是()A.125.6平方厘米B.12.56平方厘米C.12.56立方厘米D.125.6立方厘米6.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小数与单位换算

小数与单位换算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2. 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回想一下,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量的单位吗?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质量单位:吨,千克,克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归纳总结:什么是高级单位,什么是低级单位要依据学生的回答解释: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是比较而来的。

厘米相对于米来说,厘米是低级单位,米是高级单位;米相对于千米来说,米是低级单位,千米是高级单位。

师:嗯,同学们记得真清楚。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和刚复习的这些内容有关系。

板书课题二、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四(1)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身高分别是80cm、1m45cm、1.32m、0.95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排的,有什么感受。

师:在实际生活中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三、互动新授1、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48页例1(1)师:我们看这4名同学的身高,像这样只有一个单位名称,这叫单名数;有两个单位名称叫做复名数。

说说例题中的四个名数哪个是单名数?哪个是复名数?我们要准确快速的给他们排出身高,就要先给它们统一单位,可以用统一用米做单位。

(2)出示:80cm=_____m思考:①师: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②问题是要把()的名数改写成()的名数。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你的思路?讲解过程方法一:1厘米=1/100米,80厘米中有()个1/100米,所以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方法二: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除以1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80厘米=0.80米=0.8米。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与分数的换算、小数与整数的换算、以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的换算。

这些内容是对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整数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单位换算,如长度单位的换算。

但是,对于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规律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这一学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们愿意去探究和解决。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与分数、整数的换算,以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与分数、整数的换算,以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的换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数与单位换算》课后教学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课后教学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课后教学反思1. 背景介绍小数与单位换算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准备中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解决的基础。

本次教学主要围绕小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单位换算展开,通过授课、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的换算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过程回顾在本次课堂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完成练习和问题解答。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我首先通过提出一系列生活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和应用场景。

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食谱中的材料用量如何换算等等。

步骤二:概念讲解在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有了初步认识后,我系统地讲解了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常见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例和图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

步骤三:练习演示我在讲解之后,通过具体的练习题进行演示和解析,向学生展示实际的计算过程和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步骤四:小组合作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课堂中的后半段,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系列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研究,互相帮助和鼓励。

步骤五:问题解答和总结在小组练习结束后,我组织了全班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同时,我还安排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理解。

3.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后教学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增加了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认识和理解。

•分组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不足:•在概念讲解环节,我可能讲解的内容过于抽象和复杂,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展开,主要包括以下教学要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学习小数与整数之间的互换,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则;
3.掌握长度、质量、面积等常见单位之间的换算,特别是米与厘米、千克与克、平方米与平方厘米等;
2.教学难点
(1)小数与整数互换:理解小数与整数之间的互换,特别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举例:将整数3变为小数0.3,或将小数0.5变为整数5,学生需要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对数值的影响。
(2)单位换算的进率: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如米与厘米的进率是100,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
举例:在换算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进率,如将1米误认为等于10厘米,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加强指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小数是表示整数之间部分数的一种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的读写和换算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对于理解数学的精确性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如果一块巧克力价格为3.50元,我们需要知道它可以由3元5角表示,这就是小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真正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长度、质量或面积需要换算的情况?”比如,购物时价格的小数表示,或者测量身高时需要将米换算成厘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奥秘。

(完整版)小数与单位换算

(完整版)小数与单位换算

(完整版)小数与单位换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与单位的认识,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体积单位(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认识及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理解单位换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尺子、体积尺。

学具:练习本、尺子、体积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宽、高,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表示这些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及其换算关系,用PPT展示换算表格,让学生随堂练习。

3. 讲解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及其换算关系,用PPT展示换算表格,让学生随堂练习。

4. 讲解体积单位(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及其换算关系,用PPT展示换算表格,让学生随堂练习。

5. 例题讲解: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

6. 课堂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体积单位换算。

板书结构:分别列出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用箭头连接表示换算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室的长为12米,宽为8米,求教室的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求长方体的体积。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学会进行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使用计算器和工具进行单位换算,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好习惯。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与组成1. 引入小数的概念,解释小数的意义。

2. 讲解小数的组成,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 举例说明小数的表示方法,如0.5、3.25等。

第二课时:小数的运算1. 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举例演示小数的运算过程,并进行练习。

3.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换算1. 介绍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等。

2. 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等。

3. 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面积单位换算1. 介绍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公顷等。

2. 讲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等。

3. 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体积单位换算1. 介绍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厘米、升等。

2. 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等。

3. 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图片、计算器等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11、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得轻松。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等旧知识来学习新课,收到良好的效果!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3、课件的应用与教学完美结合。

能用课件展示名数改写过程中是该除以进率还是乘进率。

并且演示了小数点的`移动,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了怎样进行名数的改写。

这样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的难度降低,为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常用的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进率有遗忘,特别是不常用的'单位换算遗忘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复习,记忆。

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字母表示形式部分学生不熟悉,给换算带来的困扰。

单名数,低级单位改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高级单位改写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

复名数改写本节课难点,它包括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或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尤其是涉及一个补零的问题,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做题时应清楚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或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然后,再把小数分开两部分处理:整数部分照写,小数部再根据各单位及其进率进行量的转化、把小数点移动,实现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3本节课是关于学生的生活上的小数,教学的内容是两部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

但是两部分总的就是来教学单位之间的转化,及单复名数之间的转化,本节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学生转化起来很困难,错误率很高。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一课程时,我认为我做得较好的是:
1. 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

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日常生
活中使用的单位,并与小数进行关联,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到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以图表、实际物品等方式展示不同单
位之间的转换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3. 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系列的实例练习和运算练习,通过多种
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我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中,有时我会在知识点讲解后直接进行练习,没有
通过思维导图或总结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和回顾,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

2. 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

在教学中,我虽然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但学生的动手
实践机会不够充分,很多练习都是在纸面上进行的。

下次教学中,我会增加一些实践
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际物品进行换算,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不够。

在教学中,我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未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和提问,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有时候不够深入。

下次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多次
参与讨论和提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究。

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自主探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组知识结构。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探究知识的过程,经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过程。

同时,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转化,然后按照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实现名数间的改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直接写得数。

0.75×100= 5.67×1000=60.4÷100= 28÷1000=2.填空。

1米=( )分米=( )厘米1千米=( )米 1吨=( )千克1千克=( )克 1时=( )分1分=( )秒 1平方米=( )平方分米设计意图:复习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小数,找一找,在哪儿见过?(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商品的标价、身高、体重、体温等) 师: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米20厘米5毫米,30.4千克,36.5℃等。

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含有设计意图反思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含有设计意图反思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目录1四则运算2观察物体(二)3运算定律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图形的运动(二)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营养午餐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

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策略:(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得出小数性质后,指导学生应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应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这个规律,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策略:(1)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2)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应用,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4.小数与单位换算第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8、49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小数与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

在改写时,学生先要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还要确定是该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还是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分之一;怎样移动小数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小学数学_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低级单位的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名数之间互化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通过尝试、交流、探究、归纳总结出低级单位的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名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的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名数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环节一、复习铺垫1、填空1m=( )dm 1dm=( )cm 1m=( )cm 1km=( )m 1kg=( )g 1㎡=( )d㎡2、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克→千克→吨二、探究新知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2、引出名数概念。

3、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1、80cm=( )m(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2、1米45厘米=()米(1)尝试(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3、课堂小练习,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450g=( )kg 6km350m=( )km三、继续探究问题:那么,高级单位怎样转化到低级单位呢?引导学生猜想。

0.95m=( )cm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全班交流.方法一:1m=100cm 0.95m=(0.95×100)cm 方法二:0.95×100,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数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小数与单位换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展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点和实例。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练习题和小游戏。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找零,引发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种单位进行换算。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3)独立完成1 m 45 cm =()cm。

小结:看来,比较身高时,无论是把单位统一成m还是cm,虽然单位不同,但是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的。

2.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再回忆一下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在单位换算时都需要借助进率,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时,要用原数除以进率,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时,要用原数乘进率,整数单位转换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4.8 t =()kg。

是把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用4.8乘进率。

0.86 dm2=()m2
呈现两种做法,组织学生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

①②
预设1:①号作品中,进率错误。

预设2:②号作品中,乘、除法用混了。

总结方法:看来单位换算时,容易出现乘除法用混,进率记错的情况,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做题时,先要想一想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想清楚再做,这样就可以减少出错了。

(二)综合应用
你能把它们按照体重由重到轻排序吗?
预设1:把这些数都改写成用kg作单位。

预设2:把这些数都改成用t作单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小数与单位换算》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加减乘除等运算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小数计算和单位换算时,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引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单位换算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评课稿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评课稿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评课稿《小数与单位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

把名数进行改写,涉及低级单位、高级单位,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汪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单位换算过程,体验了方法的形成过程。

有以下几点感受:1、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汪老师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让全体同学置身于解决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中,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太乱了,需要改写成统一的形式,以便于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名数的改写,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乐于帮助小朋友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到新知探究中。

2、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中,汪老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汪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们一步步引出名数改写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

同时,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单位换算不仅要用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还用到单位的进率,新课前,汪老师适当的进行铺垫,回忆单位进率,明确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然后进行新课教学。

我们怎样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师生交流,从而得出结论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改写名数的方法,即先看单位确定方法找进率利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完成。

这一系列的教学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意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

汪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完整、准确、规范地进行数学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小数与单位换算二教案及反思

小数与单位换算二教案及反思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8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主题图,创设了“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然后类推整数的“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个位,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千分位。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一、课程简介《小数与单位换算》是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单位换算问题,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掌握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熟练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单位换算的基本原理;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单位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黑板、粉笔、教具等;2.学生准备:品段写字工具、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复习(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第二步:呈现新课(10分钟)1.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换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子1:把1.5米转换成厘米,应该乘以多少?–例子2:尺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学习新知识:–学生阅读课本上《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内容,师生一起讨论和解读其中的关键概念,如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法等。

第三步:示范讲解(15分钟)1.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详细介绍小数的表示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将小数转换成分数。

–例题1:将0.6表示为分数。

–例题2:将0.25表示为分数。

2.教师以图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强调换算时的注意事项。

–例子1:1千克等于多少克?–例子2:1千米等于多少米?第四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并师生共同纠正错题,强化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练习题1:将0.75表示为百分数。

–练习题2:将3千米转换成米。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问题1: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问题2:为什么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第五步: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与单位换算(例1)的教学反思
学校:松树林小学姓名:刘旭霞本节课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小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为本节课起一个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教学将低及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即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同时向学生说明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介绍什么是单名数和复名数。

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学生改写起来很困难,错误率较高。

课堂上先引出课件第48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单位不统一,要进行单位之间的改写。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该如何改写,其次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汇报,最后老师结合学生的观点,师生共同总结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为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其实有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根据小数的实际意义改写;?一种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间的关系,用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

在教学中,刘老师将这两种方法都介绍给学生。

在改写方法上再次进行总结,构建单位改写的数学模型。

在改写的过程中叫两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单名数的改写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但复名数的改写学生书写步骤不规范。

错误较多,其次出示几道针对性的练习题加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进行了拓展,以本班的一名学生身高引出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让学生懂得思考,学会知识的迁移。

现代课堂理念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思维的灵动、学生智慧的碰撞,整堂课是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中进行。

较小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
1、没有结合学科特点,有机的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2、教学中虽注重学法指导,教与学协调统一,但提问设计的不巧妙。

3、教学反馈及时,但引导和调控能力把握的不够好。

4、练习题设计只关注了大面积的学生,没有分层练习,不能起到拔尖和减负的效果。

5、时间分配不合理。

6、复名数的改写课后还需多多练习,多关注后进生。

小数与单位换算(例1)
教学反思





刘旭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