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 含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晨曦初中对学生进行“爱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如何调理()A.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答案】B【分析】【解答】解:依据凸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 B。
【剖析】依据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剖析解答:物近像远像变大.2.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分析】【解答】 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A 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减小的实像。
B 不吻合题意。
C 不吻合题意。
D 不吻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剖析】凸面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减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自拍杆是近来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cm 到 120 cm 长度间随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经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以下对于用自拍杆摄影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B. 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C. 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D. 使用自拍杆的利处是减小了物距,增大了像的大小【答案】C【分析】【解答】用照相机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AB 不吻合题意;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说法正确,所以 D 不吻合题意。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虚像B.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答案】B【解析】【解答】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3)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4)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全集(含答案)
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全集(包含答案)资料说明:本资料汇编分为以下部分: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光的折射、物质的运动、物质的物理属性、从分子到宇宙、力、压强浮力等,总计69页。
包含答案。
一.声现象(09芜湖)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 ~2000Hz 之间的声音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答案:B(09晋江)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答案:A(09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答案:音色 传播的过程中 (09杭州)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答案:B(09济宁)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答案:B答案:D(09晋江)1.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108km/s C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图2答案:C(09江苏)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B(09山东平原县)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09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附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1:透镜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__透镜(填“凸”或“凹”)。
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像(填“实”或“虚”)。
2.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____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_____ 立、放大的实像。
3.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4.完成图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光线。
5.画出如图所示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大于60 mm且小于120 mmB.小于60 mmC.大于120 mmD.等于60 mm3.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4.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5.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pdf
(09 泰安)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09 义乌)26、2009 年 7 月 22 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
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
到大约 5-6 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
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答案:B (09 成都). 图 1 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答案:C
(09 四川自贡).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
折断了,如右图所示。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况引起的。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答案:A
(09 湖南娄底).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09 四川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 20cm 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
像
答案:A
(09 河北).下图是物体 A 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
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 A’(
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B.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50cm-10cm=40cm,v=80cm-50cm=30cm,物距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A不符合题意。
B.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取走光屏,实际光线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符合题意为答案。
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C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生版2)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定虚实,两倍焦距定大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相同 当u>2f 时,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原理 当u=2f 时,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 时,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 当u=f 时,不成像当u<f 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的原理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实焦点(2个)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虚焦点(2个)凸透镜凹透镜 种类焦距(f):焦点(F)到光心的距离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眼 球角膜与晶状体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相当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视网膜相当与照相机的底片睫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调焦环,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厚度近视眼产生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落在视网膜前 矫正:凹透镜远视眼产生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落在视网膜后矫正:凸透镜显微镜目镜:放大镜作用物镜:f<u<2f ,倒立、放大、实像望远镜目镜:放大镜作用物镜:u>2f ,倒立、缩小、实像折射现象:(1) 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基本概念:一点、两角、三线 一点 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两角 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γ: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尖角 三线 入射光线:照射到介质分界面的光线AO 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 法线:过折射点O 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ˊ现象现象分析图示举例结论从岸上看水里的物 体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里。
假设A 点 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人人眼,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点射人我们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A'点比A 点高了池水看起来要比实际水浅得 多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物体变浅了;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物体变高 了,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
2009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透镜
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综合(09山东平原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D.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答案:C(09福州市)11.小琪同学读书笔记中的部分摘录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用吸管能吸取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B.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安全线C.在家熏醋可预防流感,房间充满醋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大答案:D(09义乌)1、义乌是世界闻名的小商品城,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
以下描述与相应的科学解释不相符合的是A.观绣湖美景,湖面波光闪烁-------光的反射B.品丹溪宏曲酒,酒香阵阵扑鼻------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C.游华溪森林公园,享尽天然氧吧------植物的光合作用D.烧佛堂特色千张面,面汤上下翻滚------液体沸腾的特点答案:B(09义乌)8、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商店玻璃门上贴有“当心玻璃注意安全”B.住宅小区配电房上写着“高压危险请勿靠近”C.出租车上的语音提示“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D.香烟包装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答案:C(09嘉兴)7.在装修房子过程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选择节水型坐便器C.使用清香型空气清新剂掩盖油漆味D.使用隔音、隔热玻璃窗答案:C(09嘉兴)10.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答案:A(09嘉兴)17.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向月球预定撞击点,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C. 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D. 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答案】D【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是,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向左移动,而且像变小.故B正确;C、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且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故选D.【分析】(1)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3)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即可判断;(4)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即焦距是 12cm=18cm.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监控摄像头D. 投影仪【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应是投影仪,故答案为:D。
最新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
最新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B.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50cm-10cm=40cm,v=80cm-50cm=30cm,物距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A不符合题意。
B.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取走光屏,实际光线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符合题意为答案。
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C不符合题意。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L1>fB. L1>2fC. L1<f<L2D.【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图知,u<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f<L1<2f,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L1>f,L2>L1>f,所以f<,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v时,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 D。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如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A不符合题意;当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像距大于物距u,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等于像距,即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即焦距是 12cm=18cm.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B.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答案】 C【解析】【解答】A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作的,A不符合题意;B.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B不符合题意;C.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用凸透镜来矫正,C符合题意;D.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投影仪、照相机的晶体是凸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4.飞机在海上进行搜救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海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0 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A. 大于200 mmB. 恰为100 mmC. 小于100 mmD. 略大于100 mm【答案】 D【解析】【解答】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10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小于200mm。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答案】B【解析】【解答】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 厘米B.8 厘米C.10 厘米D.20 厘米【答案】A【解析】【解答】解: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即:u=16cm>2f,解得f<8cm,分析四个选项,其中的5cm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 v >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43.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的焦点1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L1>fB. L1>2fC. L1<f<L2D.【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图知,u<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f<L1<2f,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L1>f,L2>L1>f,所以f<,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v时,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 厘米B.8 厘米C.10 厘米D.20 厘米【答案】A【解析】【解答】解: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即:u=16cm>2f,解得f<8cm,分析四个选项,其中的5cm符合题意。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答案】 A【解析】【解答】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A 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凹透镜矫正视力,光的折射等光的知识。
属于基础题。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L1>fB. L1>2fC. L1<f<L2D.【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图知,u<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f<L1<2f,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L1>f,L2>L1>f,所以f<,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v时,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物理)中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中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B 错误;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故C 错误;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A.【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A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不符合题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不符合题意。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监控摄像头D. 投影仪【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应是投影仪,故答案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09四川绵阳)8.《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A(09江苏)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答案:B(09成都).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答案:C(09四川自贡).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况引起的。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09湖南娄底).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答案:A(09金华)23.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答案:折射(09烟台)19.一束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12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09义乌)26、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
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凸透镜(09南昌).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答案:(09四川绵阳)11.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答案:C.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A.a为物距 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C(09山东潍坊)(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答案:A C(09四川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09河北).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 点。
(09江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答案: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09福州市)28.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 )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21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__cm 。
答案:(1)光屏中心 (2)10(09泰安)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1)会聚(1分)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靠近(09济宁)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⑴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 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7所示。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⑵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 cm 。
⑶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 。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
⑷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
答案:⑴ 如图1所示。
(1分)⑵ 约5cm (1分)⑶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1分) 、 倒立、缩小的实像(2分)。
(4)远离(1分) 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分)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各小题占分见相应小括号内的分值。
其中地(3)小题若学生只填出“光屏的高度”也可给1分; 成像的特点少答一个扣1分,扣满2分为止。
地(4)小题的第二个空可根据学生答的意思酌情给分或扣分。
如:学生若仅填出“近视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可给1分。
(09贵州安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2) 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 的位置处不变。
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 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 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图8比较有什么特点?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 ,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
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答案:(1)10cm(2)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3)凹透镜(09江苏)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答案:A(09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答案:C(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09江西)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 答案:C(09河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 答案:A(09山东平原县)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 _______;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 _______。
(09重庆)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虚”、“实”)像。
答案:凸 实(09山东潍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 .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 .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B(09成都)(多选题). 图18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A D(09四川绵阳)1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_ ___眼。
用凸透镜可以矫正眼。
答案:近视远视(09湖州).近视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答案:发散(09河南)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