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进化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种内的有害关系 在植物中,当群体数目过密时,生存竞争十分激 烈。植物由于拥挤而造成的危害与可行走的动物相比要明显得多, 有人(Charke,1967)对一棵刺槐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可充 分说明上述现象。在刺槐的树干横切面,从年轮上发现,其年代 不同松紧程度有明显差异。从1929年起为第一年轮,当时树木生 长不密,所以长得较快,年轮宽松,后来树木长大,相互间过分 拥挤,结果在1934年到1937年间,变得生长缓慢,年轮相当紧 密。1937年春,由于该区建造房屋,砍去许多树木,这棵刺槐的 生长危机得到解除,因而生长加快,年轮又转而宽松了。动物的 过分拥挤,至少会造成食物短缺,相互残杀的现象也难以避免。 水生动物如集聚过多,会导致供氧不足,食物紧张,有害代谢物 增加,必然影响其正常生活。
• 介质(medium):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周围、 对生物新陈代谢密切有关的物质,其中最主要 的是水和空气(当然,水和空气对生命来说远 远不只是起着介质的作用,如水就是构成生物 体的重要成分)。生物的种类不同,介质也不 一样,如对寄生虫来说,人和动物的血液就是 一种介质。
• 底物(substratum):是指生物生活的物体表 层。大多数生物都利用地壳作底物,包括干的 或湿的部分。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的有害关系:寄生、抗生、争斗、捕食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内或体表,并 从其中摄取养料以维持其生活的现象。
抗生:两种不同生物在一起生活,一种生物产生 的物质有害于另一种生物的现象。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抑制周围许多细菌的生长即为一例。
争斗:争斗是竞争的一种形式,争斗主要指两种 生物为争夺食料或空间而相互斗争的现象。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在偏利共生中,附生植物(epiphyte)是典型的代 表。如悬垂在松枝上的松萝,附着在树干上的石斛、 巢蕨和叶面上的苔藓等。它们借助于树干的支持,获 得适宜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与附着的植物之间 无营养关系,明显区别于寄生者。还有如叶面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等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be), 它们生活在其他生物表面,主要借其外渗物质或分泌 物质为营养。常附着在鲸类背上的藤壶,它们随鲸游 到各处而得其利,但也决不损害鲸体。上述这些属长 期性接触的偏利共生现象,也有许多则属暂时性的偏 利共生,如热带的一种土狼常以狮子所吃剩的动物尸 体为食;北极狐在冬天常食熊吃剩下的海豹尸体。此 外,凡鱼、虾潜入水草丛中,鸟类栖息在树枝上,以 及兽类伏于林间等现象都属此列。
(四)生存竞争学说
• 第四,生存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 淘汰。适者不仅获得生存的机会,还能“繁殖 其类”。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然而从进化 意义上说,能产生更多后代尤其重要。 生存竞争学说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客 观反映,是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学说。达尔文认识到,必须从这 种相互关系出发,才能进一步揭示生命自然界 历史发展的规律。现代进化论和生态学的成就 进一步证实并发展了达尔文的这种观点。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料的现象。广 义的捕食包括某些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生存方式。在 捕食中有捕食者和被食者之分。捕食者大多是动物, 也有食虫的植物,如猪笼草、茅膏菜等。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存竞争学说
• 生存竞争:主要指的是生物跟周围环境中的其 他个体相互竞争以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自然 现象。生存竞争学说是达尔文自然选择进化理 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存竞争学说的要点: 第一,生存竞争指生物与环境发生的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一个体和同种其它个体斗争, 或者和异种的个体斗争,或者和生活的物理条 件斗争”。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
• 水分和生命的营养物质:碳、氢、氧、氮、 硫、磷等15种主要元素都参与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生物可从环境中取得所需要 的水分和养料,也可将它们分解归回到 环境中去(表14-1)。
(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对生殖的影响:多数生物都是两性生殖,因此群体密 度高会适当增加交配的机会。一些社会性动物,如蜜 蜂、蚂蚁等等需有成群存在时才有生殖作用。鸟类的 群聚能诱发其在短期内孵卵,并加强保卫以对付捕食 者的侵袭。 分工:群居生活有利于分工合作,分工的现象是从细 胞和器官分化进化来的。结构较简单的衣藻就有性行 为上的分工。社会昆虫的分工极其精细,白蚁社会有 蚁王、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分工需要有组织, “家长”或“首领”都是组织者。在哺乳动物中,羊、 象、猴子、猩猩等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的首领。

(四)生存竞争学说
• 第二,生存竞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物高度的生殖力。 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的倾向,但地球上的食物和空间都有限, 这必然引起斗争。也就是说,“由于产生的个体超过其可能生存 的数目,所以不免到处有生存斗争”。一株植物年产一千颗种子, 而平均仅有一颗种子可以长成;100粒蛙卵中,平均也只有一粒 能发育长大。象被认为是动物中生殖最慢的种类,一对配偶假定 能很稳定地活100岁,自30岁起开始生产直到90岁为止,在这期 间共产6子,如果这样,在740—750年以后,就可以有近1900 万头的象生存着,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受到生存竞争的制 约。 第三,生存竞争以在同种个体间最为剧烈。由于它们对食物 和空间等生活条件的要求最相似,而生境的资源又有限,因此其 斗争的剧烈程度明显超过异种个体。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进化
本章重点: 了解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进化。 一、生物与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
一、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1.非生物环境 包括介质、底物、水分、空气、
温度、压力、日光、气候、营养物质、湿 度、声音、水流、气流以及水中的各种理 化因子。它们与生物息息相关。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种间的有利关系
• 共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而彼此有利的现象称共生 (symbiosis)。凡双方均得益的为互利共生 (mutualism),单方得益而它方也无不利的为偏利 共生(commensalism)。如地衣的藻类和真菌之间、 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之间为互利共生。各种蚂蚁在 其巢内都留有一些蚜虫,蚜虫可分泌白色的甜液供蚂 蚁当食料,而蚂蚁则可将蚜虫带到有植物的地方,使 它们获得食物(植物的根、嫩叶或幼苗),蚂蚁还可 将蚜虫卵带入巢内,以免冬寒冻死。蚂蚁和蚜虫的关 系也属于互利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