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进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进化

生态系统进化
一个生态系统与它的外环境(包括其他的生态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的交流,因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生态 系统由建立之初的不稳定的无序的状态,通过与外部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和内部的自我组织过程而逐步达到相对稳 定的、有序的状态,并且依靠外部能量的流入(主要来自太阳)和内部能量的耗散来维持其稳定有序的结构。
物种进化
感谢观看
生态系统在短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生态系统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在短的时间尺度上、小范围内,或在长的时间尺 度、大范围内观察这种变化。在短的时间尺度(相对于地质时间)上,就某一具体地区的生态系统而言,从其建立 之初的相对不稳定状态,通过内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内物种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过 程而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内的生物与环境都经历了有规律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之为演 替。在演替过程中每一步变化都将减弱或阻止系统内生物与环境的进一步改变(阻止信息进一步积累)。因而演替 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生态系统趋于相对稳定和保守。
地球环境的不可逆变化和生物进化是驱动生态系统进化的基本因素。生态系统的进化又加入了人类活动的因 素,看来,未来的生态系统进化趋势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当前人类活动正在导致环境的大改变和生物的大绝灭, 这将引起生态系统的不可逆的改变,这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因此对地球生态系统进化历史及其规律的了解可能有 助于掌握和控制生态系统的未来的进化。

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和平衡

生态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动态包括发育、进化和平衡几个方面。

1. 生态系统的发育

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发育,群落生态学中所讲的生态演替,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生态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定向而有序改变的过程,即一个生态系统类型替代另一个生态系统类型的过程。发育的最终阶段,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生态系统或顶极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物种类的组成,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达到稳定性程度,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以及其它物理因素。但生态系统的发育本身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过程。虽然物理环境决定发育类型、速度以及可能达到的状态,但发育是受生物群落本身所控制的。强大的物理干扰以及人为的严重干扰会抑制或中止发育过程。根据生态系统的发育状态,将其分为三类:1)正过度状态:又称增长系统,即能量的输入超过输出,总生产量超过总呼吸量,多余的能量参与系统内部结构的改变,系统增长。2)负过度状态:又称衰老系统,即该系统能量输出比输入多。导致系统内库存量的消耗超过被补充的速度,结果是系统变小或较不活跃。3)稳定状态:又称平衡系统,即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等,系统的净生产量等于零。生物量没有净增加,这就是顶极稳定状态,但是稳定状态并不意味着它是不活动的、静止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作波动。

2. 生态系统的进化

生态系统的进化是长期的地质和气候的变化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说来,长期的进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增加对物理环境的控制,或与物理环境保持内稳定,以便对外界扰乱达到最大的防护,生物就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进化,与非生物环境形成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并且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改变着生物本身,产生更多的、较大结构和较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生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

生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

生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

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生物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并逐渐改变的过程。进化理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以及生物体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种群的适应性特征被选择性地保留下来,从而使整个物种得到改进。这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进化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广阔网络。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相互作用,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进化正是这种适应性特征的驱动力。生物的进化使得它们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并与其他生物种群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进化过程中,适应性特征的发展对于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生物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那些具有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在竞争中生存,并将这些有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这导致了物种特征的积累和改进,从而使物种更好地适应其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进化的推动力之一。竞争、捕食和共生等相互作用塑造了不同生物群体的进化路径。竞争推动物种进化发展适应资源有限的环境。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猎物的防御机制和捕食能力的改进。共生关系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互

利合作,例如花与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塑造了生物体

的进化轨迹,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其生态系统。

另一个与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紧密相关的概念是生物多样性。生物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二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p35二生物多样性的四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生命的起源——指地球上非生命物质 演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现代生物
化学进化阶段 生物进化阶段
(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
(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
(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
(4)协同适应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P35
行为上的适应-- 迁移和冬眠/休眠等。
2.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植物
形态 生理
动物
适当放松恒温性 行为上改变
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 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 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2)生理方面的适应 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 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一、生命的产生与进化 (重点)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2.从自然发生说到生源论

生态系统理论 ppt课件

生态系统理论  ppt课件
9
• 3、生态系统观的「环境」 • (1)「环境」指「环境—行为—人」三者合为一体、互
相依赖且会持续维持交错的关系 • (2)「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物理环境、现世环境、
精神心灵环境。 • (3)个人所在的环境可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观、外
部、宏观四个生态系统
10
• 4、人类的发展历经不断进化变迁的过程 • (1)生态系统观点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种进化的过程。 • (2)随着人在生理、心理和智慧上地成长,其所表现的
4三理论假设1人具有与生俱来与其环境互动的能力2问题是人社会环境互动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失功能的现象3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可以产生正向改变的4个体与环境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5四核心概念?1情境脉络中的人?1人具有思想感情和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实体
生态系统理论
PPT课件
1
一、历史渊源
• 1.生态系统理论的早期传统可追溯至达尔文的进化论,尤 其是“适者生存”
独特的,拥有不同的特征和互动方式。 • (3)人在其个人的生活事件中,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
8
• 2、聚焦在「交流」
• (1) 「交流」是指人与环境相互间的互动,透过此种互 动的过程会产生双向的影响。
• (2)系统和环境间的互动是需求和资源间一种动态相互 交换的过程。
• (3)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环境与人互惠或交流的概念,认 为个体与环境是相互适应,相互交流转换,认为人的一生 其实就是一连串适应外在社会环境,不断改变的过程。

动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

动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PART ONE
最早的动物:海绵动物,出现 在5.7亿年前
寒武纪大爆发:多细胞动物开 始多样化,约5亿年前
脊椎动物的起源:无颌类脊椎 动物出现,约4.3亿年前
哺乳动物的起源:最早的哺乳 动物出现,约2亿年前
PART THREE
动物的身体结构: 适应环境而演化 出的各种形态, 如陆地动物的四 肢、鸟类的翅膀 等。
动物的功能:动 物通过各种方式 来适应环境,如 变色、伪装、快 速移动等。
动物的进化:随 着环境的改变, 动物的身体结构 和功能也不断地 发生演化,形成 了今天丰富多彩 的生物世界。
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在生态系统 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通过捕食、 被捕食等关系维 持生态平衡。
PART FOUR
过度捕猎可能导致某些动物种 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 态平衡。
早期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对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产生直 接影响。
采集活动可能改变动物栖息 地,影响动物生存和繁衍。
人类活动加速了动物的进化过 程,一些动物为了适应人类活
动而发生变异。
驯化动物:人类通过选择性繁殖,使动物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需求,从而改变了动物 的进化轨迹。
保护生物多样性 有助于维护生态 平衡

七年级科学下册 5.2《生态系统》课件1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5.2《生态系统》课件1 (新版)华东师大版
特点:为生产者提供能量及 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
K12课件
21
分析资料
1、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 中有哪些属于环境中的 生物因素?哪些属于非 生物因素?
2、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 是否相同?若不同,说 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 是否相同,若不同,各 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K12课件
22
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 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可以使次年 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 田鼠 大 量增多而使农作物受害。 K12课件
田鼠
48
9 如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试回答。①该食物网有几条食物链组成? ②指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③ 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DDT,这种 农药在_鹰____体内浓度最高。④作为一个 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分__解_ 者、 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__。
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 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 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 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 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 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
能量是逐级递减,有毒物质逐级递增
K12课件
41
问:人类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中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环境生态学ppt

环境生态学ppt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 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四大学派)。
➢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 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 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 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1953年 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生态学(Ecology)定义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 科学。 “Ecology” 来自希腊文“Oikos”(住所,栖息地) 和“Logos”(学问,研究),亦即生态学在创建之初就表达 为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生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1866) 首次提出的。这是生态学至今最为全面的定义。但是首先 使用“Ecology”一词学者是亨利.索瑞(Henry Thoreau,1858)。
➢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究植 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 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现代生态学时期

(整理)自然选择与进化生态系统

(整理)自然选择与进化生态系统

一、自然选择与进化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进化论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讲解动物化石形成的过程。

动物化石形成过程如下:

(1)当动物死后落入水底时,形成化石过程就开始了;

(2)动物尸体上的肌肉开始糜烂,露出骨骼;

(3)水带来了泥土和沙子,掩埋了这些骨骼;

(4)接着,水渗进骨中,将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就形成了化石;

(5)沙或泥土继续堆积,慢慢地形成沉积物,如石灰岩,化石就保存在其中;

(6)某些岩石层又回到地面,在风或不的侵蚀下,露出了化石。

1、乔治·布丰(George Buffon,1717-1788),法国人,是第一个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布丰收集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在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2、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较早期的进化论者之一。于1778年出版了3卷集的《法国植物志》,这时,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植物学家,也是现代博物馆标本采集原理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无脊椎动物系统》(1810)和《动物学哲学》(1809),在这两本巨著中拉马克提出了有机界发生和系统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化物种变化而来的,现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的变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自然界的它生物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种类;物种进化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量。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育
一、植物群落形成的一般作用
植物群落的形成,可以从裸露的地面开始,也可以从已有 的另一个群落中开始。但任何一个群落在其形成过程中,至少 要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样几方 面的条件和作用。 从裸地上开始的群落形成过程: 原生裸地与次生裸地,两者都有比较极端的环境。原生裸地 主要依靠种子及其它繁殖体从外界传播进来,次生裸地的残余 种子及其它繁殖体一开始就起主要的作用。
(2) 组成群落物种的特性 ①环境变化的程度 愈长 ②有机体的生产率 ③寿命 ④ 特定序列阶段中群落占立地优势程度,抵御其它物种入侵 的能力 需要变化的程度愈大,阶段顺延时间 生产率愈高,演替序列阶段愈短
六、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
1、能量流及生产力的变化
生态系统的演替三个阶段: ①正过渡状态(增长系统) 与内部结构改变 ②负过渡状态(衰老系统) ③稳定状态(平衡系统) 长 能量输出>输入, 输入=输出,生物量没有净增 能量输入>输出,多余能量参
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生态系统保持现有状态及干扰后恢复的趋势。 稳定性 恒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群落生活型,自然环境等 恒定性 很少变化。 持续性:一个系统或系统内某些成分的生存空间 持续性 惯性:对风、火、病虫害等干扰因子能保持或坚持常态的能 惯性 力 伸缩性: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到原状态的速度 伸缩性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进化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进化
陆地生态学(TerresBaidu NhomakorabearialEcology)
海洋生态学(M~ine Ecology)
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logy)
岛屿生态学(islandEcology或IslandBiogeography)
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
理论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
5、相关边缘学科
数量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物理生态学 经济生态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Odum(1971)用组织层次或称为“生物学谱的概 念 来表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层次的谱(仿Odum 1971)
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Syne~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 temEcology)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
并指出“等温线 “种群生态学” 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植物生态学》
A F.W Schimper
《植物地理学》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 北欧学派 法瑞学派
英美学派
苏联学派

《地球演化历史》课件

《地球演化历史》课件

地球的主要地质事件
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壳由数个巨大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相互碰撞 或分开,形成了许多地质事件,如地 震、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随着地质年代的变化而变 化,如冰河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
造山运动
板块的碰撞可以形成山脉,如喜马拉 雅山脉,而板块的分离则可以形成裂 谷和海洋,如大西洋。
物种大灭绝的原因
物种大灭绝的原因通常与环境剧变有关,如气候变化、海 平面升降、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也可能与陨石撞击等天 外灾难有关。
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
人类属于灵长目动物,据化石记 录,最早的人类祖先出现在约 700万年前。
人类的演化历程
人类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南 方古猿到能人、直立人、智人的 演化过程,逐渐发展出高度发达
的大脑和复杂的文化行为。
现代人类的形成
大约在1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 先开始在非洲大陆出现,并逐渐 扩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现今的
全球人口。
05 地球的资源与环境
地球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
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 、天然气、铁矿、铜矿、金矿等。
矿产资源分布
这些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 分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采取 有效的应对措施。

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复习四进化与生态PPT课件

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复习四进化与生态PPT课件
综合专题四
进化与生态
2020年10月2日
1
专题背景
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物质变化是由无机物 到有机物、非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的演变,这 种演变是与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生物的 进化学说阐述了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与适应性的关系。所以生物的进化与不断变化 的外界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0年10月2日
(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保持相对稳定(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 分 食物链短(3)分解者 硝化细菌 亚硝酸盐、硝酸盐(4)生产者,消 费者和202分0年解10月者2日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长时间内保持动态27平衡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1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2020年10月2日

自然生态系统PPT课件

自然生态系统PPT课件
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包括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 控制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等,以 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措施
实施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如建立 自然保护区、推广可再生能源、 实施环境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等,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2 3
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 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生态系统产生重 大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或消失,使生物多 样性面临威胁。一些物种可能因无法适应环境变 化而灭绝。
生态平衡失调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受到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意义。
生态稳定性
定义
意义
生态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 干扰或内部变化时,能够保持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地球生态 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生态稳定性受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和功能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结词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 态功能。
详细描述

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PPT课件

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PPT课件

47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48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49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球环境
1、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素。包括空气、阳光、水、 土壤、矿物以及生物等。 2、社会环境: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条件。 包括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 及各种社会制度。
3
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1、地球是迄今发现存在智能生物的唯一天 体(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 线的侵袭;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 长的基地)。 2、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 繁衍。 3、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是靠 生命活动实现的。
33
34
35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增长阶段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高增长阶段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增长阶段
36
世界人口增长
37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1、随经济发展而不同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3、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38
39
40

第一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第一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2、食物链的类型 牧食食物链或称植食食物链: 通常是从活体植物开始,然后是草食动物、 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
碎屑食物链:
是从动植物死亡尸体分解物开始,如植物 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或海洋中的有机 碎屑—浮游动物—小鱼等。
(二)生态系统空间结构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养成分和异养成分在空 间上通常是分层的。上层的“绿色带”称为生 产层,自养代谢最旺盛;下层是光照条件差或 无光照的“褐色带”,异养代谢最为旺盛。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碳循环
4、氮循环
5、磷循环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 可分割的,能量必须通过物质载体来流动。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能量来源于太阳,在食物链中 向着一个方向逐级流动, 不断消耗和散失;而营养物 质来源于地球并可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 断的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消失而又在另一个生态 系统出现。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机能 1、同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节。 2、不同物种生物种群之间的调节(食物联系进 行调节)。 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调节。生物从环 境摄取必需的生活物质,环境需要经常补偿其 所输出的物质,两者进行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 供需调节。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根据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分类:
陆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fresh water ecosyste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种内的有害关系 在植物中,当群体数目过密时,生存竞争十分激 烈。植物由于拥挤而造成的危害与可行走的动物相比要明显得多, 有人(Charke,1967)对一棵刺槐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可充 分说明上述现象。在刺槐的树干横切面,从年轮上发现,其年代 不同松紧程度有明显差异。从1929年起为第一年轮,当时树木生 长不密,所以长得较快,年轮宽松,后来树木长大,相互间过分 拥挤,结果在1934年到1937年间,变得生长缓慢,年轮相当紧 密。1937年春,由于该区建造房屋,砍去许多树木,这棵刺槐的 生长危机得到解除,因而生长加快,年轮又转而宽松了。动物的 过分拥挤,至少会造成食物短缺,相互残杀的现象也难以避免。 水生动物如集聚过多,会导致供氧不足,食物紧张,有害代谢物 增加,必然影响其正常生活。
• 介质(medium):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周围、 对生物新陈代谢密切有关的物质,其中最主要 的是水和空气(当然,水和空气对生命来说远 远不只是起着介质的作用,如水就是构成生物 体的重要成分)。生物的种类不同,介质也不 一样,如对寄生虫来说,人和动物的血液就是 一种介质。
• 底物(substratum):是指生物生活的物体表 层。大多数生物都利用地壳作底物,包括干的 或湿的部分。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的有害关系:寄生、抗生、争斗、捕食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内或体表,并 从其中摄取养料以维持其生活的现象。
抗生:两种不同生物在一起生活,一种生物产生 的物质有害于另一种生物的现象。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抑制周围许多细菌的生长即为一例。
争斗:争斗是竞争的一种形式,争斗主要指两种 生物为争夺食料或空间而相互斗争的现象。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在偏利共生中,附生植物(epiphyte)是典型的代 表。如悬垂在松枝上的松萝,附着在树干上的石斛、 巢蕨和叶面上的苔藓等。它们借助于树干的支持,获 得适宜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与附着的植物之间 无营养关系,明显区别于寄生者。还有如叶面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等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be), 它们生活在其他生物表面,主要借其外渗物质或分泌 物质为营养。常附着在鲸类背上的藤壶,它们随鲸游 到各处而得其利,但也决不损害鲸体。上述这些属长 期性接触的偏利共生现象,也有许多则属暂时性的偏 利共生,如热带的一种土狼常以狮子所吃剩的动物尸 体为食;北极狐在冬天常食熊吃剩下的海豹尸体。此 外,凡鱼、虾潜入水草丛中,鸟类栖息在树枝上,以 及兽类伏于林间等现象都属此列。
(四)生存竞争学说
• 第四,生存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 淘汰。适者不仅获得生存的机会,还能“繁殖 其类”。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然而从进化 意义上说,能产生更多后代尤其重要。 生存竞争学说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客 观反映,是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学说。达尔文认识到,必须从这 种相互关系出发,才能进一步揭示生命自然界 历史发展的规律。现代进化论和生态学的成就 进一步证实并发展了达尔文的这种观点。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料的现象。广 义的捕食包括某些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生存方式。在 捕食中有捕食者和被食者之分。捕食者大多是动物, 也有食虫的植物,如猪笼草、茅膏菜等。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存竞争学说
• 生存竞争:主要指的是生物跟周围环境中的其 他个体相互竞争以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自然 现象。生存竞争学说是达尔文自然选择进化理 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存竞争学说的要点: 第一,生存竞争指生物与环境发生的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一个体和同种其它个体斗争, 或者和异种的个体斗争,或者和生活的物理条 件斗争”。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
• 水分和生命的营养物质:碳、氢、氧、氮、 硫、磷等15种主要元素都参与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生物可从环境中取得所需要 的水分和养料,也可将它们分解归回到 环境中去(表14-1)。
(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对生殖的影响:多数生物都是两性生殖,因此群体密 度高会适当增加交配的机会。一些社会性动物,如蜜 蜂、蚂蚁等等需有成群存在时才有生殖作用。鸟类的 群聚能诱发其在短期内孵卵,并加强保卫以对付捕食 者的侵袭。 分工:群居生活有利于分工合作,分工的现象是从细 胞和器官分化进化来的。结构较简单的衣藻就有性行 为上的分工。社会昆虫的分工极其精细,白蚁社会有 蚁王、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分工需要有组织, “家长”或“首领”都是组织者。在哺乳动物中,羊、 象、猴子、猩猩等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的首领。

(四)生存竞争学说
• 第二,生存竞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物高度的生殖力。 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的倾向,但地球上的食物和空间都有限, 这必然引起斗争。也就是说,“由于产生的个体超过其可能生存 的数目,所以不免到处有生存斗争”。一株植物年产一千颗种子, 而平均仅有一颗种子可以长成;100粒蛙卵中,平均也只有一粒 能发育长大。象被认为是动物中生殖最慢的种类,一对配偶假定 能很稳定地活100岁,自30岁起开始生产直到90岁为止,在这期 间共产6子,如果这样,在740—750年以后,就可以有近1900 万头的象生存着,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受到生存竞争的制 约。 第三,生存竞争以在同种个体间最为剧烈。由于它们对食物 和空间等生活条件的要求最相似,而生境的资源又有限,因此其 斗争的剧烈程度明显超过异种个体。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进化
本章重点: 了解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进化。 一、生物与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
一、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1.非生物环境 包括介质、底物、水分、空气、
温度、压力、日光、气候、营养物质、湿 度、声音、水流、气流以及水中的各种理 化因子。它们与生物息息相关。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
(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种间的有利关系
• 共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而彼此有利的现象称共生 (symbiosis)。凡双方均得益的为互利共生 (mutualism),单方得益而它方也无不利的为偏利 共生(commensalism)。如地衣的藻类和真菌之间、 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之间为互利共生。各种蚂蚁在 其巢内都留有一些蚜虫,蚜虫可分泌白色的甜液供蚂 蚁当食料,而蚂蚁则可将蚜虫带到有植物的地方,使 它们获得食物(植物的根、嫩叶或幼苗),蚂蚁还可 将蚜虫卵带入巢内,以免冬寒冻死。蚂蚁和蚜虫的关 系也属于互利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