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师讲题】《说苑 晏子朝,乘敝车》《史记 管晏列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小题。
材料一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格车乘马,三返不受。
公不悦,趣召晏子。
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
”遂让不受也。
齐景公游于菑,闻晏子卒,公乘舆素服,细而驱之,自以为迟。
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
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
行哭而往矣,至,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怨罪重积于百姓。
今天降祸于齐国,不加寡人,而加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矣?”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
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
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蝶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食谄人言乎?”公曰:“善。
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
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
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固辞鱼不受。
君子曰:“弦章之床,乃晏子之遗行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材料二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是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趣召晏子急速B.君使臣临百官之吏面对C.公射出质箭靶D.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求取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敝车”“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和“乘骐骥以驰伶兮”中“乘”意思相同。
【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2)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及小白立为桓公,鲍叔遂进①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而三见逐于君③,鲍叔不以我为不肖④,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⑤,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⑥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史记·管晏列传》,有改动)(注)①进:推举。
②贾(gŭ):做买卖。
③仕:做官。
见逐于君:指被免职。
④不肖:不贤,无才。
⑤召忽:齐国人,曾与管仲一起侍奉公子纠。
公子纠与小白争位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被因。
⑥多:称赞。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谋:______(2)吾尝三战三走.走:______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的原因。
【答案】1.(1)谋划,商量(2)跑,逃跑2.生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3.鲍叔是一个重义轻财,知人识人的贤士。
管仲虽然有治国之才,但如果没有鲍叔的推荐,他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谋”是“谋划,商量”;“走”是古今异义词,“跑”的意思。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古诗文阅读]《史记_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乙】管晏列传(节选)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司马迁《史记》)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A.晏子出,遭之涂B.而信于知己者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答案:D,(A.“凃”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D.“延”,延请。
)9.下列各项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C(例句的“御”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驾车的人”,C项的“死”亦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死去的人”,A项的“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低于”,B项的“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弱”,D项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良的行为”。
)10. 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妾是以求去也A.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 不拘于时,学于余D.主人何为言少钱答案:D(例句中的“是以”与D项中的“何为”一样,都是宾语前置句,A 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文言文阅读《史记管晏列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递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B.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C.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D.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史记管晏列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
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
爵邑尽退朝而乘啧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
”崔杼果弑庄公。
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
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
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
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文本二: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爵邑A尽B退C朝D而E乘F啧G然H而I叹J终K而L笑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公”,在文本一中,指的是齐庄公。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管晏列传司马迁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题目】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交往B.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多数D.管仲富拟于公室拟:类似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为政的一组是(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③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⑤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⑥有三归、反,齐人不以为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和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善遇之。
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C.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是爵位之首。
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司马迁【学习要点提示】1、结合练习题正确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意义。
2、体会把握司马迁人物传记虚实结合的性质和特点。
3、学习《史记》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的语言艺术。
【作者与作品背景】司马迁是一个爱憎分明、学识渊博、才华卓绝的人才。
“李陵事件”中因为仗义直言而触怒了汉武帝,被施以“腐刑”,个人身心遭受了巨大创伤。
他由此看清了以汉武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丑恶自私的真实面目,从此以更加大胆、求实的唯物思想和高度历史观念发愤创作《史记》。
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愤怒融进每一篇传记中去,从而创作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管晏列传》抒发了司马迁强烈的人生感慨。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这是对古人的仰慕,更是对黑暗世道的控诉!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
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
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此话可作为阅读本文的参考。
【层次结构分析】该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以上六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管仲与鲍叔之间的感人友谊和管仲的治国才干;“晏平仲婴者”至“晏子荐以为大夫”之间三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晏婴的为人行事及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事迹;“太史公曰”以下为第三部分,这里司马迁直接称赞管仲因势利导的治国本领,倾心赞扬了晏婴见义勇为和犯颜直谏的品质。
【思想内容概括】这篇传记以称颂管仲、晏婴的治国才干为线索,突出歌颂了鲍管之间感人的友谊,和晏婴不拘一格赏拔人才的做法,表现了司马迁对鲍叔、管仲,以及齐桓公、越石夫等人的无比崇敬。
文中,作者有意突出了朋友之间、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的一些关系准则,正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同时也是对汉代现实的一种鞭挞与批判,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身世和感慨。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
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
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8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之:___________
②及小白立为桓公。
及:_______
8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有封邑者/十余世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89.翻译句子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9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文中的管
仲经历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磨难。
91.管仲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齐国的名相,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
【答案】
87.助词,的等到、待、到了
88. B
89.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
90.管仲贫困、管仲囚焉;
91.外在因素:好友鲍叔牙在生活上的帮助,在危难时的推荐;齐桓公不计前嫌,量才而用。
高中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
後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
越石父贤,在縲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戹,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史记·管晏列传高考阅读训练
史记·管晏列传高考阅读训练《史记--管晏列传》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衣帛:名词作动词,穿丝绸衣服。
B.既而归,其妻请去去:离去。
C.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即小看的意思。
D.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盖:印章。
答案:D。
盖:伞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②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B.①解左骖赎之②久之,越石父请绝C.①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D.①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②其夫为相御答案:A。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题及答案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题及答案《史记--管晏列传》阅读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
(15分)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
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
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日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无子。
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日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②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日:吾能大子之门3。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
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心知所谓,乃引坐,深语。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
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
子楚乃顿首日:必塑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注】①秦诸庶孽孙:秦王众多的姬妾所生的子孙。
②进用:资财。
③门:门第。
17、子楚质于诸侯,这诸侯是指国。
(1分)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吕不韦贾邯郸()(2)见而怜之()(3)乃引与坐()(4)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往见子楚子又居中,不甚见幸B.然,为之奈何成然之C.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骊山北构而西折D.质于诸侯子贫,客于此20、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6分)(1)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
(2)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21、联系全文,简析吕不韦帮助子楚的原因。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管鲍之交(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己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管晏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戏B.及小白立及:等到C.管仲既用既:既然D.齐桓公以霸霸:霸主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和鲍叔牙是很好的朋友,彼此十分了解。
B.鲍叔牙虽然对管仲很欣赏,但是对他的一些小毛病却也很苛责。
C.管仲原本辅佐公子纠,后来能受到齐桓公重用,是因为鲍叔牙的推荐。
D.管仲为齐桓公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鲍叔牙识人的眼光很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4.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共有两处)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二、阅读下面一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郑和,云南人。
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②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帝大悦,爵赏有差。
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
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注] ①侪(chái):同辈。
②赍:携带。
③占城:仿越南南部。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欲( ) (2)悦( ) (3)以( )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高中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
後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
越石父贤,在縲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戹,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读史管见卷二管晏列传[清]李晚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读史管见卷二管晏列传[清]李晚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
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父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
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故于《管传》即在仲口中,备言鲍子知我之感,慷慨淋漓,可歌可泣。
知之者贤,则受知者之贤自见。
《晏传》亦于越石父口中,反言知己无礼之当绝亦深知晏子必悔而优待之以成一段患难相知之谊使人至今重晏子者越石父也,皆借宾形主之法。
([清]李晚芳《读史管见》卷二《管晏列传》)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反言知己无礼之当绝亦深知晏子必悔而优待之以成一段患难相知之谊使人至今重晏子者越石父也2. 《管晏列传》是管仲和晏子两人的合传。
合传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所写的传记,《史记》中还有哪些合传?请写出两部:《》、《》。
(《管晏列传》除外)3. 作者为什么说司马迁作管仲和晏子二人的传记“寄意独深”?【答案】1. 反言知己无礼之当绝/亦深知晏子必悔而优待之/以成一段患难相知之谊/使人至今重晏子者/越石父也2. 《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孙子吴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孟子荀卿列传》《郦生陆贾列传》《仲尼弟子列传》《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等。
3. 司马迁感慨自己没有遇到像鲍叔牙、晏子那样的、能拯救危难中的自己免于刑罚的知己;抒发对古代高尚人士的仰慕之情,借知之者之贤表现受知者之贤,借文章表现自己的贤能。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反言知己无礼之当绝/亦深知晏子必悔而优待之/以成一段患难相知之谊/使人至今重晏子者/越石父也”一句中,“亦”,“也”的意思,连祠,引起下一句,此处应断开,“深知晏子必悔而优待之”主谓宾俱全,此处应断开;“一段患难相知之谊”做“成”的宾语,此处应断开,“……者……也”判断句式,“者”后应断开。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苏洵《管仲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①、反坫②,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③,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故仲宜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齐桓公馈赏的三处家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共13分)
晏平仲婴者,莱①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②贤,在缧绁③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④,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⑤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管晏列传》)【注释】①莱:国名,在今山东平度以西。
②越石父:齐人。
③缧绁:拘禁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犯。
④戄然:震惊的样子。
⑤诎:通“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4分)
⑴既.相齐(▲)⑵延入为上客(▲)
⑶夫问其故(▲)⑷晏子怪而问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⑴晏子戄然④,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3分)
▲
⑵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2分)
▲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御之妻为何想要离开他?(2分)
▲
12.晏婴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2分)
▲
9、(1)既:已经(2)延:邀请(3)故:原因(4)怪:对……感到奇怪(每个1分)
10、(1)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3分)(2)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
(2分)
11、车夫的妻子看到丈夫为晏婴驾车表现的意气扬扬,很是得意,而作为相国的晏婴却思虑很深远,态度谦虚,觉得自己的丈夫太过得意,不懂得自我克制,所以想要离开他。
(有道理且符合文意即正确,2分)
12、从“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可以看出晏婴的节俭力行;从他对待越石父的态度可以看出晏婴是个行侠仗义,善于纳谏的人;从“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可以看出他是个思虑深沉,态度谦虚的人。
(有道理且符合文意即正确,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