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站平面图

合集下载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屋建设设要求和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屋建设设要求和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建设要求及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环发〔2009〕88号)等有关规定,规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合格管理办法。

为了给水质分析仪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按照水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的要求,需要企业专门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配套设备。

一、水质在线监测房规范建设要求及总排口建设要求1、基本要求水质在线监测站房选址时严禁设置在易燃易爆场所位置,与采样点的距离不超过15米,尽量选择建在靠近样品源(排放口或渠道)的位置以减少分析延时。

2、站房建设规范在线监测站房面积应至少不小于15m2,,可根据安装仪表的台数作相应调整。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彩钢板房,彩钢板房具有建造速度快,造价低廉,外观大方,不用装饰的优点。

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以采用砖混结构。

应按一般民用建筑的有关规定要求设计,结构材料符合监测站房的安全要求(如防火、防腐、防水淹、防雷击、防盗门窗)。

监测站房的室内高度不应小于米。

地面应尽量铺地砖,要求地面平整和水平,做防滑处理,耐腐蚀、无震动。

仪器地面应高于取样口地面300mm以上,以保证所布管道中间没有凸起或凹下。

具体建设规格参见参考示意图1、图2、图3。

图1 在线监测站房建议尺寸图图2 在线监测站房安装(建议)平面示意图图3 在线监测站房安装(建议)立体示意图(备注:在线分析仪设备为壁挂式)在线监测站房靠近污水渠一侧的墙面上应按要求开设相应的孔,并预铺设好需要的管道(参考示意图4)。

图4 在线监测站房水泵安装示意图说明:实际安装布管时,应该备有3根管道,3根Φ20,分别用于进水管、穿线管和出水管。

水槽内应随时保证有流动的水源,以保证设备能及时采集到新鲜、实时的数据。

潜水泵不可干烧。

采样点至仪器安装处应预先安装好水泵、穿线管、水样进水管、出水管。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选址报告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选址报告

国家背景站点位选址报告框架1、背景站所在区域(至少半径50公里)大环境简要介绍Ⅰ区域自然特征:(1)位置面积。

(2)地理环境。

(3)生态覆盖。

(4)气候统计。

(5)主导风和季节环流。

(6)其他特征等。

Ⅱ影响区域的主要人为因素:(1)区域人口密度。

(2)主要污染源分布和影响程度。

(3)其他主要因素等。

(4)GOOGLE平面地图或叠加有关区域特征地图合成示意图。

2、点位周边小环境(半径1-10公里)简要介绍(1)站点位置(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预计测点离地面高度)。

(2)站点周边状况(实地相片,从正东方位顺时针依次拍摄8个方位)。

(3)离主要污染源距离。

(4)其他站点特征。

(5)GOOGLE立体图或有关站点特征地图合成示意图。

(6)背景站选点规范工作图(站点实地调查图3张、依次是站点、局地、地区尺度)3、现有基础设施简要介绍现存后勤条件,包括道路交通、高压电力、有线电话及无线手机通讯、供水基础的介绍。

山东长岛1、背景站所在区域大环境简要介绍区域自然特征●区域自然特征(1)位置面积长岛国家级背景值监测站位于山东省长岛县,由山东省长岛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站负责其日常管理,2006年1月经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函【2006】37号)批复,确认为国家背景值监测站,纳入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管理。

分别在北长山岛和砣矶岛设有监测点位,本次中央财政国家空气背景示范站拟建在砣矶岛双顶山。

长岛县(即庙岛群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由32个岛屿组成,北与辽宁老铁山对峙,相距42.2KM,南与蓬莱高角相望,相距6.6KM,地理坐标:37 58 06—38 26 30 N, 120 30 30----120 59 30E ,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8700平方公里。

长岛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

长岛诸岛南北跨度大,占据了渤海海峡的三分之二,与日本、韩国及太原、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城市几乎在同一纬度上,无论是雨季西部雨云东移,还是冬季西伯利亚寒流南下,都途经长岛。

雷达水位监测站

雷达水位监测站

雷达水位监测站雷达水位监测站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巧、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特点;测量过程不受温度、泥沙、河流污染物、水面漂浮物等因素的影响。

" alt="雷达水位监测站" width="800" height="800" border="0" vspace="0">一、产品概述FT-SW4雷达水位监测站是一款基于微波技术的全自动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可同时测量渠道内水位、流速、流量和降雨量。

它采用先进的K波段平面雷达技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量水体的流速和水位,根据内置的软件算法,计算并输出实时断面流量及累计流量;可用于河道、灌渠、地下排水管网、防汛预警等场合进行非接触式流量测量;该产品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巧、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特点;测量过程不受温度、泥沙、河流污染物、水面漂浮物等因素的影响。

二、应用领域1、江河、湖泊、潮汐、水库闸口、地下水管网、灌渠灌道等流速、水位、流量和雨量测量。

2、辅助水处理作业,如城市供水、排污监测等。

3、流量计算、入水排水流量监测等。

三、产品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结合断面参数计算流量,不受风、温度、雾霾、泥沙、漂浮物等影响。

2、适用于多种测量条件,不受腐蚀、泡沫影响,可以输出流速、水位、流量的测量数据。

3、流速和水位采用平面阵列雷达天线,自带测量角度功能,设备体积小巧,安装方便。

4、方便的配置软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参数进行方便的配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5、不受大气中水蒸汽、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四、监测平台1、CS架构软件平台,支持手机、PC浏览器直接观测、无需额外安装软件。

2、支持多帐号、多设备登录3、支持实时数据展示与历史数据展示仪表板4、云服务器、云数据存储,稳定可靠,易于扩展,负载均衡。

5、支持短信报警及阈值设置6、支持地图显示、查看设备信息。

7、支持数据曲线分析8、支持数据导出表格形式9、支持数据转发,HJ-212协议,TCP转发,http协议等。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监测点布设原则1.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2.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内有监测点;遵循规范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3.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则: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进行合理布置;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密监测点;4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6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程提供数据信息;4.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围护结构体系观察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工期内,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巡视检查内容主要针对四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一般现场巡视内容汇总表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他相关单位;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期间大面积土方卸载,围护结构将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掌握围护结构顶部位移信息,布设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值亦可作为测斜自管口向下计算时的管口位移修正值;测点布置与围护结构测斜孔位置一一对应;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一般直接布设在顶圈梁上,依据测点布设时机相对圈梁浇筑混凝土时间,可区分为先埋和后埋两种方式;“先埋”即在围护体顶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如圈梁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方案设计位置,将钢筋标杆预先竖直牢靠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上,预埋钢筋标杆顶部带“十”字应高出设计圈梁顶部1~2cm以上,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筋标杆即牢靠固定在圈梁中或在圈梁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将专用道钉按入测点设计位置,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测点亦牢靠固定在圈梁中;“后埋”即围护结构顶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用冲击钻于测点设计位置用膨胀螺栓把强制对中盘固定,监测时放上小棱镜即可;水平位移点位埋设示意图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因开挖引起基坑围护结构向坑内的变形及坑底隆起等原因,会导致坑外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会对影响范围内道路以及地面造成影响,如道路变形过大,将导致道路不能正常、安全使用,故需对基坑周边地表进行沉降监测;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道路及沉降测点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采用人工开挖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道路、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应埋设平整,防止由于高低不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实样图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因开挖引起基坑围护体向坑内的变形及坑底隆起等原因,会导致坑外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会对影响范围内建筑物造成影响,如建筑物变形过大,将导致该建筑物不能正常、安全使用,故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建筑物垂直位移测点可利用射钉枪进行布设或使用冲击钻进行“L”形测标布设;需确保测点与建筑物连结紧密,不能有松动;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基坑施工监测控制标准以上各项监测的报警指标根据设计施工蓝图确定,应在方案评审会上确认;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加强监测和巡视:雨季:加强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必要时增设监测点;小雨时监测工作正常进行,中雨以上雨量时光学监测工作停测,但测斜监测、轴力监测、等科目仍应正常进行,数据异常时需进行加测;围护渗漏:渗漏处加强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地面裂缝:加强对裂缝处沉降监测、裂缝附近围护安全监测和巡视;监测数据持续报警:加密监测频率,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监测预警:巡视预警: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发现一般安全隐患或不安全状态应予以预警;若风险点在扩大,则应在报表中注明,并予以巡视预警;综合预警: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工程风险不安全状态而进行的预警;施工过程中当判断为综合预警状态时,在信息报送的同时,应及时组织分析,加强监测、巡视,进行先期风险处置;第六章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沉降测量6.1.1 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的埋设基准点布设于隧道及基坑开挖影响区外,一般为开挖边界100米之外不受干扰的地方,在土质地区,应埋设水泥桩,优先考虑设立在基础好,沉降稳定,便于施测,便于保存,稳固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也可以埋设于在变形影响区域外的原状土层上;工作点的选取应适观测点与基岩基准点的距离而定,初步确定为每个基准点联测3个工作点;基准点埋设方式如下图所示;墙角精密水准点埋设示意图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要牢固可靠,如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1米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桩,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可适现场情况使用第三方交桩控制点或其他已有的精密水准点;地面基准点埋设示意图6.1.2测量方法基准点采用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根据使用仪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的精度是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0.3mm,同时考虑本工程监测点是按照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进行观测,其视线长度≤50m,一般附合路线线路长约1km 左右,则在该路线上的测站数为:105021000 线线S S n 站各测站高程中误差为:04.0103.0 n m m 偶站mm在本线路中最弱点将是第5站,即n=5,其单向观测最高程中误差为:09.023.204.05)( 站单向最弱点m m mm当采用往返观测时,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06.0204.02)( 最弱点(单向)往返最弱点m m mm可以看出,采用该仪器按本观测方案可以达到垂直变形监测要求;观测注意事项如下:①对使用的电子水准仪、条码水准尺应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③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的存贮位置、方式,对电子水准仪的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进行检查设定,确保附合观测要求;④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⑤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⑥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对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仪器应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范围内工作,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当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⑦每测段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⑧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⑨完成闭合或附合路线时,应注意电子记录的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完成测量工作,否则应查找原因直至返工重测合格;6.1.3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进行,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平差计算要求如下:①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满足精度要求条件,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②使用商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平差前应检核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检核合格后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则如下:①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②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较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着;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监测点预警判断分析原则如下:①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则为正常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则为预警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则为报警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则为控制状态;②如数据显示达到警戒标准时,应结合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情况、支护围护结构稳定性、周边环境稳定性状态,进行综合判断;③分析确认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采取措施;垂直位移基准网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水准观测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水平位移测量现场监测基准点采用强制归心的水泥观测墩,顶面长宽各0.4米,地下部分埋深大于1.2米,地面部分高1.0米;监测点埋设时先在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用冲击钻钻出深约10cm的孔,再把强制归心监测标志放入孔内,缝隙用锚固剂填充;埋设形式如下图;监测基点实景图监测点实景图5.2.1埋设技术要求测点标志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测点埋设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保护、防锈处理,并作明显标记;监测点标志使用预制强制归心标志,可与桩顶沉降点制作成同一标识;5.2.2观测方法1基准点及工作基点观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情况,水平位移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点组成附合、闭合导线或导线网,参考下图观测方案;水平位移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必须使用强制对中装置;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布置示意图基准网测量采用2″级全站仪,测距精度2mm+2ppm;可按下式估算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1t u m S T m m S1-1 其中S 为导线平均边长,m 为测角中误差″,1T 为测距相对中误差mm;取导线平均边长60米,测角中误差1.41”,测距中误差使用TC1800进行6测回观测,可达0.5毫米,于是得到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ij M 为0.64毫米; mm M M M U T IJ 64.022 1-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的测量选用Ⅰ级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按国标“精密工程测量规范”的四等三角测量技术要求施测;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①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6测回观测,方向数多于3个时应归零;方向数为2个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差值不大于±″;②半测回归零数≤±4″;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8″;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4″;③观测时为了减少望远镜调焦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每一方向的读数正倒镜不调焦完成; ④方位角闭合差≤±″n n 为测站数;⑤测距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并进行温度、气压、投影改正;根据场地的稳定条件,应定期对基准网进行检核,一般每3个月检查1次,发现工作基点相对关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基准网复测;5.2.3监测点观测由于施工场地内环境条件一般较差,考虑现场情况,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一般采用极坐标法,使用工作基点为起算点,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各监测点坐标,计算围护桩顶测点的变形量;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观测,测量方法与导线测量相同,在选定的工作基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瞄准另一个工作基点作为起始方向,并用其它工作基点作检核,按测回法依次测定各监测点与测站连线的角度、距离,计算监测点坐标,根据各测次与初始值的坐标,计算桩顶水平位移矢量;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中误差为:mmMmij8.022,满足精度要求;5.2.4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全站仪多测回测角测量记录程序进行,观测时可完成各项限差指标控制,观测完成后形成电子原始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坐标;平差计算要求如下:①平差前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各期相邻控制点间的夹角、距离进行比较,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②使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各期变形观测点二维平面坐标值,计算投影至垂直于基坑方向的矢量位移,并计算各期阶段变形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则如下:①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②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较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着;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监测点预警判断分析原则如下:①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则为正常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则为预警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则为报警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则为控制状态;②如数据显示达到警戒标准时,应结合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情况、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周边环境稳定性状态,进行综合判断;③分析确认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各方;仪器型号:索佳SRX2、南方NTS-332R;精度:±2″,±2mm+2ppm;。

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明渠排放口设计图集

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明渠排放口设计图集

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监测站房建设 (1)3.1.概况 (1)3.2.建筑设计说明 (1)3.2.1.外墙做法: (1)3.2.2.内墙做法: (1)3.2.3.踢脚做法: (1)3.2.4.室内地面做法 (1)3.2.5.顶棚做法: (1)3.3.结构设计说明 (1)3.3.1.砌体材料 (2)3.4.混凝土材料 (2)3.5.钢筋 (2)3.6.地基基础 (2)3.7.给排水设计说明 (2)3.8.采暖设计说明 (2)3.9.电气设计说明 (2)3.10.消防 (2)3.11.采样取水系统安装 (2)4.规范化排放明渠 (2)4.1.明渠内外壁及底板防水做法: (2)4.2.槽、堰、明渠材料及要求 (3)4.3.不同类型堰槽的比较 (3)4.4.关于明渠测流系统的水头损失 (3)4.5.薄壁三角堰查询表 (4)4.6.巴歇尔槽查询表 (5)图表目录表格1砌体材料 (2)表格2不同类型堰槽比较 (3)表格3最大测流流量的薄壁三角堰各部分尺寸与水头损失一览表 (4)表格4不同型号巴歇尔槽各部分尺寸及水头损失一览表 (5)表格5不同型号巴歇尔槽水位范围及流量范围一览表 (6)图件目录图表1巴歇尔槽水头损失示意图 (3)图表2薄壁三角堰水头损失示意图 (3)图纸目录1.监测站房平面 (7)2.屋顶平面 (8)3.监测站房正、侧立面 (9)4.监测站房细部结构大样 (10)5.基础、女儿墙、构造柱、挑檐等 (11)6.屋面板、圈梁配筋、墙体拉结等 (12)7.监测站房给排水平面布置 (13)8.给排水系统图、U型储水器 (14)9.站房内供电接线图 (15)10.站房内信号线接线图 (16)11.3薄壁三角堰 (17)12.排放口明渠 (18)13.1-1、2-2 (19)14.排放口明渠配筋 (20)编制总说明1.编制依据《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CJT3008-1993《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50006-201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环发[1999]24号《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环发2008-25号《堰槽测流规范》Sl24-9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_50108-20082.适用范围本图适用于测定项目为COD、氨氮、总磷、pH、SS、流量共六项的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排放口建设。

GPS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GPS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来适应车队管理的需要。
18
最近,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GPS接收器出 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 善,几乎每月都有新的功能出现,但价格在下跌, 尺寸也越来越小了。
消费类GPS手持机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它们基本上都有12个并行通道和数据功能。有些甚 至能与便携电脑相连,可以上传/下载GPS信息,并 且使用精确到街道级的地图软件,可以在PC的屏幕 上实时跟踪你的位置或自动导航。
29
6.信号干扰
要给予你一个很好的定位,GPS接收器需要至少 3~5颗卫星是可见的。如果你在峡谷中或者两边高 楼林立的街道上,或者在茂密的丛林里,你可能不 能与足够的卫星联系,从而无法定位或者只能得到 二维坐标。同样,如果你在一个建筑里面,你可能 无法更新你的位置,一些GPS接收器有单独的天线可 以贴在挡风玻璃上,或者一个外置天线可以放在车 顶上,这有助于你的接收器得到更多的卫星信号。
Colorado springs
5 5
Hawaii
Ascencion
Diego Garcia
kwajalein
9
3.GPS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
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 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 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 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 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 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在商业领域,消费类GPS主要用在勘测制图, 航空、航海导航,车辆追踪系统,移动计算机 和蜂窝电话平台等方面。
17
勘测制图由一系列的定位系统组成,一般都要求 特殊的GPS设备。
在勘测方面的应用 有:结构和工程勘测、道路测 量和地质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以后再估算, 也可以在 野外实时使用。制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 GIS数据库的数据,还有纸质地图的数据。 许多 商业和政府机构使用GPS设备来跟踪他们的车辆 位置,这一般需要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一 些GPS 接收器集成了收音机、无线电话和移动数据终端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建设要求及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建设要求及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

水质在线监测仪站房建设要求及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一、水质在线监测房规范建设要求与总排口建设要求 (3)1、基本要求 (3)2、站房建设规范 (3)3、站房内供电要求 (5)4、站房室内环境要求 (6)5、监测房配套设备 (6)6、监测站房配管、配线、铭牌标示 (7)二、排放口规范要求 (8)三、水质采样单元 (10)四、保温与防冻 (12)五、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技术要求 (12)(1)水质CODcr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12)1、基本功能要求 (12)2.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 (13)(2)、氨氮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14)1、基本功能要求 (14)2.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 (15)(3)、总磷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16)1、基本功能要求 (16)2.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 (17)(4)、PH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18)1.基本功能要求 (18)2.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 (18)(5)、明渠流量计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19)1.基本功能要求 (19)(6)、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21)1.基本功能要求 (21)附件一、水质仪器检测数据通讯协议说明 (22)附件二、前端监测设备与数据采集仪反控指令说明 (26)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环发〔2009〕88号)等有关规定,规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合格管理办法。

为了给水质分析仪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按照水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的要求,需要企业专门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配套设备。

一、水质在线监测房规范建设要求及总排口建设要求1、基本要求水质在线监测站房选址时严禁设置在易燃易爆场所位置,及采样点的距离不超过15米,尽量选择建在靠近样品源(排放口或渠道)的位置以减少分析延时。

2、站房建设规范在线监测站房面积应至少不小于15m2,,可根据安装仪表的台数作相应调整。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深层水平位移1.1 测孔布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基坑支护桩钢筋笼内绑扎测斜导管11根,具体位置见基坑支护监测平面布置图,测斜管绑扎长度根据该处支护桩长度决定,约18.5m。

测斜管高出自然地面20cm,设置保护井,并悬挂明显警示标志,避免施工时破坏测斜管。

1.2 监测方法1)测斜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测斜仪横截面一般为圆形,上下各有两对滚动轮,上下轮距500mm。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性质,测得仪器中轴线与摆锤垂直线的倾角。

倾角度变化可由电信号转换而得,从而可以知道被测构筑物的位移变化值。

在摆锤上端固定一个弹簧铜片,簧片上端固定,下端靠着摆线;当测斜仪倾斜时,摆线在摆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铅直,压迫簧片下端,使得簧片发生弯曲,由粘贴在簧片上的电阻应变片输出电信号,测得簧片的弯曲变形,即可知道测斜仪的倾角,并推算出测斜管(亦即土体或构筑物)不同深度的位移。

2)埋设测斜管一般用PVC材料制成管长分为2m和4m两种规格,管段之间由外包接头管连接,管内对称分布有四条十字型凹槽,管径一般使用有60mm、70mm、90mm等。

绑扎埋设:将组装好的测斜管绑扎固定在桩墙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一起下到孔槽内,并将其浇筑在混凝土中,浇筑前应封好管底盖,并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防止测斜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浮起,并可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

钻孔埋设:先在已浇筑好的桩墙混凝土中钻孔,孔径略大于测斜管的外径,然后将测斜管封好底盖逐节组装逐节放入钻孔内,并同时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直接放到预定的标高为止。

随后在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空隙内回填水泥沙浆固定测斜管。

埋设过程注意事项:测斜管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节的导槽严格对准,避免导槽不畅通。

管底端装好底盖,每个接头和底盖处都必须密封好。

埋设就位时必须使测斜管的一对凹槽与欲测量的位移方向一致(通常为与基坑边缘相垂直的方向)。

埋设好测斜管后要及时做好保护工作,孔口周围砌砖保护,顶部装好盖管口砌砖保护地面80测斜专用管管外回填水泥浆基坑底平面于大基准点施工详图图土体测斜管埋设示意图图灌注桩测斜管埋设示意图∑-+=∆-∆+=∆ni ij n j n l X X X 00000)sin (sin )(θθ3)测试方法测斜管应在开挖前的3~5天内测试三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

雨水情监测系统

雨水情监测系统

系统建设原则(1)实用、可靠,山洪灾害水雨情监测站的运行环境条件恶劣,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系统选用的监测方法、技术、设备应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并符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的实际需求。

(2)突出重点,合理布设监测站网。

山洪灾害分布面广,应优先考虑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严重的山洪灾害多发区建立监测系统。

在现有的气象及水文站网基础上,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受山洪灾害威胁程度,以及暴雨分布特点,合理布设水雨情监测站网。

(3)简易监测为主,简易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

根据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的特点,以简易监测为主,因地制宜地建设适量的自动监测站。

(4)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传输通信组网方式,信息传输通信组网应根据山洪灾害防御信息传输实际需求,结合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现有通信资源、供电情况、居民居住分布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和确定通信方式,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节省系统建设、管理及运行的投资。

建设依据➢《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规范》(SL61-94);➢《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DL/T5051-199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T102-1995);➢《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180-199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中继机》(SL/T181-199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前置通信控制中心》(SL/T182-1996);设备安装调试1)自动雨量站的安装调试快速安装安装一体化支架打开一体化支架包装箱,取出一体化支架,放置在事先预埋的混凝土基桩上,拧紧四个平垫、弹垫、螺母固定于基座上即可,如图:B B B安装终端机打开终端机箱,取出终端机。

用十字螺丝刀拧开固定终端机箱盖四周的4个螺钉,向上提起终端机箱盖,用螺栓、垫片从终端机内部向下穿过4个底板固定孔,用螺母进行第一次固定,然后将终端机底板上边4个螺栓长出的部分插入一体化支架的法兰盘上,用螺母将终端机与法兰盘拧紧固定,在将终端机箱盖盖回原处并用4个螺钉拧紧固定。

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明渠排放口设计图集

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明渠排放口设计图集

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监测站房建设 (1)3.1.概况 (1)3.2.建筑设计说明 (1)3.2.1.外墙做法: (1)3.2.2.内墙做法: (1)3.2.3.踢脚做法: (1)3.2.4.室内地面做法 (1)3.2.5.顶棚做法: (1)3.3.结构设计说明 (1)3.3.1.砌体材料 (2)3.4.混凝土材料 (2)3.5.钢筋 (2)3.6.地基基础 (2)3.7.给排水设计说明 (2)3.8.采暖设计说明 (2)3.9.电气设计说明 (2)3.10.消防 (2)3.11.采样取水系统安装 (2)4.规范化排放明渠 (2)4.1.明渠内外壁及底板防水做法: (2)4.2.槽、堰、明渠材料及要求 (3)4.3.不同类型堰槽的比较 (3)4.4.关于明渠测流系统的水头损失 (3)4.5.薄壁三角堰查询表 (4)4.6.巴歇尔槽查询表 (5)图表目录表格1砌体材料 (2)表格2不同类型堰槽比较 (3)表格3最大测流流量的薄壁三角堰各部分尺寸与水头损失一览表 (4)表格4不同型号巴歇尔槽各部分尺寸及水头损失一览表 (5)表格5不同型号巴歇尔槽水位范围及流量范围一览表 (6)图件目录图表1巴歇尔槽水头损失示意图 (3)图表2薄壁三角堰水头损失示意图 (3)图纸目录1.监测站房平面 (7)2.屋顶平面 (8)3.监测站房正、侧立面 (9)4.监测站房细部结构大样 (10)5.基础、女儿墙、构造柱、挑檐等 (11)6.屋面板、圈梁配筋、墙体拉结等 (12)7.监测站房给排水平面布置 (13)8.给排水系统图、U型储水器 (14)9.站房内供电接线图 (15)10.站房内信号线接线图 (16)11.3薄壁三角堰 (17)12.排放口明渠 (18)13.1-1、2-2 (19)14.排放口明渠配筋 (20)编制总说明1.编制依据《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CJT3008-1993《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50006-201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环发[1999]24号《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环发2008-25号《堰槽测流规范》Sl24-9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_50108-20082.适用范围本图适用于测定项目为COD、氨氮、总磷、pH、SS、流量共六项的水质在线监测站房及排放口建设。

标盾构区间监测方案(改版

标盾构区间监测方案(改版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二十标区间盾构工程监测方案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第二十标土建项目部2011年4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述 (1)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1.3 周边环境概况 (3)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5)2.1 编制依据 (5)2.2 监测目的 (5)2.3 监测项目 (5)2.4 监测测点布设 (6)2.5 监测点埋设与测试方法 (7)2.6 监测频率、精度与预警值 (9)三、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9)3.1 监测数据整理 (9)3.2 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9)3.3 数据反馈与报告提交 (10)四、拟投入的人员与仪器设备 (10)五、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2)5.1 组织机构和职责 (12)5.2 进度和质量保证措施 (12)5.3 落实责任制的主要措施 (12)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中南路站~石牌岭站区间起点为中南路站南端,线路沿中南路向南,至武珞路折向东,终点为石牌岭站西端。

线路总长1194.9m(双线)。

水平线间距8~13m。

石牌岭站~街道口站区间基本沿武珞路道路中心布置,石牌岭站与街道口路站均为地下两层车站。

二号线区间线路总长1049m(双线)。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2.1区域地质概况武汉地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西侧与华夏构造复合部位,也处于山字型构造上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

燕山运动在本区遗留的构造形迹表明,本区内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因此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压性结构面和相伴而生的近东西向压性断层、北北西及北北东的压扭性、张扭性断层。

1.2.2 工程地质(1)中南路~宝通寺站区间本标段通过地段属长江Ⅲ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变化在22.12~35.98m。

通过钻孔揭露地层岩性主要分层分布如下:① 杂填土:表面为沥青路面,其下为矿渣、碎石及粘性土垫层;居民区内的填土为稍密状态。

厚度0.30~3.80m。

② 素填土: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角砾等硬杂质。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为了保证各部结构稳定,周边建筑物安全和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工程部位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监测信息验证设计,指导施工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安全、优质、快速、低耗之目标。

1、施工监测组织基坑规模较大,施工监测十分重要,我公司将统筹组建现场监测组织。

拟由从事过这项工作,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 3 名组成现场监测室,各项目队技术室派技术人员专职参与。

组织框图为下:1.1、监测管理流程1.2、监测管理1)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在开工前制定监测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监测计划要纳入施工计划,各项目队在贯彻施工计划时,要按进度按要求执行监测计划,积极投入,主动配合埋设测点,按时观测,要给设点和观测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监测室要按施工组织设计和监测计划配置必要的仪器、仪表、传感器和电脑、绘图设备等,并安排专人使用、保养、按周期校验、率定和标定。

3)监测室要制定监测工作细则和岗位职责,每一个监测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的性能、规格、率定指标以及操作方法,都具有数据整理和回归分析的能力。

当现场量测组发现数据变异较大,有危险趋势时,则随时作出初步整理分析,随时向工地负责人预报。

正式回归分析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预先设置警戒值,当发现超限时,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报送应急措施。

4)观测点设置牢固可靠,要便于观测和采数;各点观测和采集的初始值要增加观测次数,并去掉离散大的数据,以三个以上数据取平均值;同时要按标定考虑零飘值。

日常观测读取以三个读取取平均值。

每次采集的数据和整理的资料要经复核和审核,并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5)监测工作要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执行;监测计划、监测方案、观测记录、、内业图表、监测成果和工程处理意见均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和签发,同时分类存档,以备纳入竣工文件。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目录摘要 (I)Abtract.............................................................................................................................................. I I1 工程概况 (1)2 监测目的 (2)3 编制依据 (3)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4.2 监测点的建立 (4)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5.2沉降观测方法 (8)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6 成果提交 (10)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8 报警制度 (13)9 参考文献 (13)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1 工程概况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

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2 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由于坑内土体开挖,会引起基坑底面的回弹;在外侧土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围护结构内力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变形;如果围护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将导致支护桩倾斜,甚至坍塌等严重事故;同时由于基坑降水,水位的下降会引起坑外土体的固结,使地面发生沉降,特别是如果支护防渗系统存在缺陷,将会发生渗漏,流沙等现象,结果导致地坪开裂以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室内设备布置图、组合排列表

室内设备布置图、组合排列表

一、室内平面布置图微机联锁室内设备包括联锁机、组合柜架、电源屏、控制终端、微机监测柜、ATS机柜、DCS机柜、分线柜等设备,这些设备布局的原则是:布线少,互不干扰,既方便施工又利于维护。

图1-9是举例车辆段信号设备室内布置图,左上方是行车控制室设备布置图,中间为信号机械室或称为微机室,右边为电源室,左下方是ATS和DCS室,右下部分为设备名称和数量表说明。

(一)行车控制室举例车辆段行车控制室设在四层,由于采用微机联锁设备,控制室设备相对简洁。

摆放的主要设备有联锁控显终端,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两套操作设备;另外还设有ATS工作站,这是便于车辆段值班员掌握列车出入段行车状况而设置的,该工作站功能只监不控,即车辆段值班员只能监视正线列车运行,不能操作正线行车设备。

(二)信号机械室信号机械室需安装联锁机柜、接口柜、组合柜,分线柜等设备,设计和施工时应针对信号设备房物理尺寸,合理设置信号设备在房间内的布局,确保安装和维护空间符合标准。

1.设备摆放位置应科学合理施工时,设备机柜应按照施工设计图位置进行安装。

机柜边缘应距离房间入口侧墙壁2110mm,两排组合柜之间的距离为1200mm,联锁机柜与监测台距离为1400mm。

2.组合柜排列规则计算机联锁仍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组合柜,主要是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零散组合,本车辆段的组合排列见下图,所示每组数字的第一位代表第几排,第二位代表第几架,如:21代表1排1架,33代表3排3架。

(三)电源室电源是信号设备稳定运用的基础。

查阅附图中设备名称和数量表,举例车辆段电源设备包括3个智能电源屏,1个不间断电源,1个稳压电源屏和1个电池柜共同构成供电系统,电源屏距离左侧墙壁1235mm,电池柜距离右侧面距墙面1500mm。

附图1-9 车辆段室内设备布置二、组合排列表组合排列表表示了定型组合、零散组合等在组合柜上的位置。

如图1-10所示。

表中内容包括将该组合名称、所在位置及其对应信号设备。

水质自动监测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要求

水质自动监测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要求

水质自动监测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要求(一)站房主体技术要求站房为用于承载系统仪器、设备的主体建造物和外部保障条件。

主体建造物由仪器间、质控用房和生活用房组成。

外部保障条件是指能引入清洁水、通电、有通讯条件和开通的道路以及平整、绿化和固化的站房所辖范围的土地。

主体建造中仪器间用法面积确实定,以满足仪器设备的安装及保证操作人员便利地操作和修理仪器设备为原则,普通不小于40m 。

质控用房和生活用房的用法面积以操作和管理人员实际所需确定。

站房的土建、防雷、供电等需有相应工程资质单位承接施工。

(1)站房基本配置为:仪器用房40m ,其中用于安装仪器的单面延续墙面的净长度不小于8m,工作辅助用房20m ;值守人员生活用房40m 。

(2)站房结构:站房用法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耐久年限为50年。

(3)抗震设计: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举行抗震设计。

(4)站房地面的高度:按照当地水位变幻状况而定,站房地面标高(士0.00)够抵挡50年一遇的洪水。

(5)站房内净空高度:不小于2.7m。

(6)辅助用房:考虑到工作人员在水站工作的便利,建议修建卫生间(厕所)一间。

其他用房可按照需要考虑。

考虑防盗的须要,站房周围应该建围墙、护栏或护网。

(7)辅助设施:站房的避雷系统和地线系统以及采水和给水、排水设施等也与站房建设同步举行。

(8)道路:通往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有硬化道路路宽≥3.0m,且与干线马路相通。

站房前有适量空地,保证车辆的停放和物资的运送。

(9)站房式样:站房形状的设计因地制宜。

外观美观大方,结构经济有用。

在一些风景区和周边景物协调全都。

(10)站房征地:按照上述要求和当地状况综合考虑征地面积。

并向设计单位提供所征地域的区域图、平面图(1:500或1:1000)。

(11)站房基础及外环境。

站房按照当地地质状况举行设计和建设,遇懦弱地基时做相应的地基处理。

站房周围作水泥混凝土地面;站房外地面平整,周围整洁干净,有利于排水,并有适当绿化。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一)通风系统一、工程概况:大楼共5层,实验室设于3、4、5楼。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对使用多年的通风系统进行更新改造。

实验室内通风柜的布置和数量规格见附件1(实验室设施改造平面图)及附表1(通风柜规格一览表)。

二、总体要求:1、根据实验室通风量的要求将通风系统切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功能区域的要求以及实验室实际空间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拟将实验室排风工程分为11个子系统,子系统分别编号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

排风系统考虑防止雨水倒灌,每个子系统具体情况见附表2(通风子系统一览表)。

通风系统切分的方案可变动,但必须更优化方可。

2、根据每个实验室的通风要求和实验要求,充分考虑美观、实用、降噪、防震等要求,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

整体改造不得影响实验室检测要求。

3、施工过程应采取防震、防尘措施,避免实验室检测器材受到污染。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4、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工期问题,总体上现场工期应控制在十五天以内,以免影响检测工作。

三、设计依据: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3)《暖卫、通风、空调技术手册》(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5)《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BJ 16-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通风柜标准》(7)水质监测站提供资料。

*四、设计参数:1.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8-20次。

2.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m/s。

3、排毒柜的柜门高度为35—40cm时,柜门的表面风速为0。

5m/s—0。

8 m/s。

系统压力划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通风系统设计要求:*1、风机选型:实验室通风系统风机全部采用玻璃钢风机,要求耐腐蚀、寿命长、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噪声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