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四年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

《等量关系》教学反思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

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为后面方程的认识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它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但因其抽象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关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学会了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一、关注生活经验,初步体验“等量关系”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

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准确定位。

如课一开始,我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相等”的。

进而由鸡、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

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关注体验过程,掌握“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通过“姚明、妹妹、笑笑”三人比身高的情境。

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学会找等量关系。

并了解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翻译。

三、关注数学思考,促进对“等量代换”的感悟随着对“等量关系”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教师就学要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

在这里,我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他们还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同规格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在形式表达,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等量关系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等量关系
小组内研讨操作
指名回答,订正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3.观察下列关系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20厘米
小结:如果两个等式的一边相同,那么另一边也相同,等式成立。这就是等量代换。
三、拓展练习
1.热身赛:我是小法官
出示教材65页练一练第一题图
2、预赛:出示教材65页第二组图
学生等量关系式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境说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看图理解题意,并说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汇报交流





等量关系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20厘米
4.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人的身高关系。
(可画图表示也可用式子表示)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回忆故事,想是否合理,并用自己的话说出理由。
学生仔细观察课件演示,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就行。
拿出学具盒中的天平,自己动手摆一摆。并说出等量关系式。
感受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式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
等量关系
学校
晨光小学
设计者
郭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游戏,明确等量关系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从生活情境到等量关系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性质,学会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能正确运用“等于”、“大于”、“小于”等关系符号进行比较。

2.学习使用天平称量物品的方法,感受等量关系。

3.体验等量的变换,掌握“三等分”、“四等分”等概念。

二、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数学课本《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天平、小砝码、教学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物品的重量关系,激发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2)出示两张图片,其中一张为天秤,另一张为两个不同大小的果实。

引导学生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概念,并运用“等于”、“大于”、“小于”等符号进行比较。

(3)出示多组物品(可以是小球、卡片、纸片等),让学生自由搭配,用天秤进行称量,感受等量关系。

2. 学习等量的变化(1)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切成三份。

让学生发言,三份中每一份与原来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2)再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切成四份。

让学生自行讨论,四份中每一份与原来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3)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手中的纸张、卡片等自由拼贴,呈现“三等分”、“四等分”等等量变化。

3. 确定等量关系(1)出示多组物品(可以是书、铅笔、橡皮等),先进行称量,让学生判断它们的重量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等量的意义进行组合,排除相同的物品,形成相等的组别。

(2)出示多组形状不同的物品(可以是积木、拼图等),让学生先自由拼合,然后去除相等的部分,形成两组等量的物品。

引导学生总结等量关系的特点,能够正确描述。

4. 巩固练习(1)出示小学数学题目,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判断,验证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2)出示天秤和教学实物,让学生自己进行称量,巩固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5. 课堂总结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等量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2.等量的变化有哪些?能否自己拼凑出更多等量变化?3.如何确定等量关系?有哪些方法?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并能用“等于”、“大于”、“小于”等符号进行正确描述;能够用天平称量物品的方法感受等量关系;在学习“三等分”、“四等分”等概念时,能够自行探究一些规律并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手边的教学实物、纸张等拼凑出不同的等量模型,并根据等量的特点进行正确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五认识方程《等量关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五认识方程《等量关系》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镶嵌”将数学概念“嵌入”数学背景与结构之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概念位于数学背景中的“哪个位置”,“镶嵌”在数学结构中的“哪个地方”,这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就本课而言,等量关系的教学按照以下的逻辑顺序展开:等量关系是一种关系,是一种数量关系,是数量上的一种相等的关系。

这样的顺序与线索巧妙地将等量关系“镶嵌”在数量关系中,让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建立在对数量关系的把握上,这对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是很有帮助的。

2.“本质”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概念数学本质的教学,这有两重含义:其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本质;其二活动的目标应当指向对数学感念的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制造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了等量关系就是数量间的相等的关系,进而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用不同方式表达岁等量关系的理解,而后借助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等量关系的本质是在“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数量上是相等的”,让学生对等量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体悟与理解。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等量关系的数学本质”展开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怎么找等量关系”“怎么表示等量关系”等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表面上看似是技能目标的学习,实际上是借助寻找、表达等活动深化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

显然,只有聚焦目标才能实现目标。

3.“构建”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数学活动的经历。

纵观本课的教学过程,从“无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入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在此引入数量关系:接着,让学生在创造中初步感知等量关系的意义,而后通过寻找等量关系的数学本质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数学本质,从而完成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

借助巧妙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学习,顺应到数量关系这一.上位的数学概念之中,这一顺应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建构达到了结构化的水平。

这对于概念的理解、巩固与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等量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使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意义,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画图,式子等方式表示等量关系突破方法:先放手让学生找等量关系,再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等量关系,在讨论交流中互相补充。

教学难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法在讲授,谈话中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各个量的意义,分析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从而寻找等量关系。

学法观察,探究。

先观察情境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再自主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掌握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知道,像:1,2,3,4,5,m,7,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几?生: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6师:是啊,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老师的身高是1.70m,这里的m表示单位,人们用字母还可以表示计量单位,如kg、km,你们知道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吗?(运算定律和公式)2.把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线连起来7的平方2a7×2 a的平方a+a 7×7a×a 7+7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等量关系(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课件出示问题情境图一仔细观察,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1只鹅的质量大于2只鸭的质量;1只鹅的质量小于3只鸭的质量;1只鹅的质量和2只鸭和1只鸡的质量相等。

教师从图三进一步讲解引导,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和1只鸡的质量,这时跷跷板左右是保持平衡的,这叫等量关系。

(板书)三、巩固练习1.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2.请你表示下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渔沟镇申场小学张建平【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四版)第64—65页《等量关系》。

【基于标准】1.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知识基础上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的经历和知道并会使用天平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跷跷板由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等量关系;并以姚明身高为标准提供了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方程、解方程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跷跷板两边的平衡现象,了解等量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结合具体情境画图或用式子等方式表示等量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了解用式子表示相同的等量关系,往往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还使学生体会到等量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

在练习的呈现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基础练习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的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的经历。

‚会使用天平。

③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在表达等量关系的时候,容易与算式进行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弄不清楚。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贾财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会表示几个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了解用式子表示相同的等量关系,往往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翘翘板呢?生:有师:看来很多同学都玩过,现在有一些小动物也想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展示PPT)谁能告诉我这幅图说明了什么吗?生:一只鹅比两只鸭子重师:那么现在呢?生:一只鹅的重量比三只鸭子轻师:如果这样呢?生:这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师:非常好!像这种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就叫做等量关系。

(书写课题)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个“等量关系”,(展示PPT)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你从这幅图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姚明身高226cm,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笑笑的身高比妹妹高20cm师:非常好!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自己在练习本上做一下。

(巡视学生做题情况,观察学生都有哪些做法)我看许多同学的想法都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给你的同伴讲一讲自己的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汇报讲解在这个时候讲解关于“单位1”的知识点师: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通过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请一位同学举一个生活中的等量关系生: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班级总人数(随意说)师:哪位同学知道xx说的这个等量关系还可以怎么表示?生:班级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班级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熟悉了“等量关系”这位新朋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等量关系”呢?……做练一练中的习题……总结师: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等量关系”,以及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功能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跷跷板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反复体验感知找出等量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方程、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找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数量关系学情分析:"等量关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初步认识并表示出等量关系。

这对还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边引导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比如利课件演示法、画图法,找关键字等方法,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知、等量关系的数学思想。

教学策略设计: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称象的故事里面也藏着一个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想一想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体重的。

(播放视频)师: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故事中,曹冲把大象的体重转换为秤石头的重量,二者重量有着相等关系。

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像这样表示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等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借助情境,初步尝试。

师:等量关系在生活中广泛的存在,连我们平时玩的跷跷板也能找到等量关系。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已发表)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已发表)

嵌入背景自主建构——“等量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李培芳厦门市华昌小学评析:陈梅开惠安县山霞中心小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了解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方法、积累数学经验。

3.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进数学学科的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一、制造冲突,聚焦“数量关系”出示问题:鸡的质量是2千克,鹅的质量是6千克,求鸭的质量。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师:算出结果的举手(约10多个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用6+2=8(千克)生:鸭没那么重的,我是用6-2=4(千克)生: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因为鸭的质量和鸡和鹅的质量有什么关系没有告诉我们。

大部分同学附和:没法算!生:还要给我们一些提示。

(评析:这个问题类似于船上有75头牛,34只羊,船长多少岁”的经典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一,让学生感受到条件有时未必是“恰好的”;其二,将学生的思考聚焦到数量的“关系”上。

)二、辨别比较,引入“等量关系”师:这个提示是什么提示呢?生:鸡的质量、鹅的质量和鸭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师:咱们来看看电脑有没有提供它们的关系。

(课件出示右图)师:这个关系谁看得懂吗?生:鹅的质量比鸭的质量重。

师:是的,静静地思考,现在能算吗?生:不能生:这样的关系只能知道鸭的质量小于6千克。

小于6千克还有好几个数呢。

师:这个关系呢?(课件出示右图)生:这个也不行。

师(结合手势):这样的关系不行,这样的关系也不行。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关系?能用手比划一下吗?生比划(众说纷纭):要平衡,要平等的关系,要相等的关系。

师:我们来看看电脑有没有这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下图)师:看来电脑碰到难题了,同学们帮电脑写一个相等关系吧。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3)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3)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大庆市万宝学校李玲钰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鉴于等量关系的重要作用,教科书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

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逐步加深对等量关系的了解: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跷跷板的情境,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等量关系;在第二个问题是结合具体情境用画图或式子等方式表示等量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了解用式子表示相同的等量关系,往往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一直使用北师大四版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对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有初步的感知。

另外,从一年级起,学生就尝试用简单的图示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但是通过前测发现,部分学生往往忽略“关系”,更习惯于直奔结果,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并初步感知等量关系。

2.尝试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认识等量关系。

1.猜谜语引入。

师:我听说同学们非常会猜谜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谜语,你们有信心猜出谜底吗?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着笑嘻嘻。

(猜一玩具)课件出示谜面,教师读出来。

师: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谜底就是-----跷跷板。

大家喜欢玩跷跷板吗?小动物们也喜欢玩跷跷板,看他们玩的多开心。

课件动态呈现,学生观看。

2.看图说一说。

师:谁说说这三幅图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预设:一只鹅的质量比两只鸭的质量重,一只鹅的质量比三只鸭的质量轻,一只鹅的质量等于一只鸡的质量加两只鸭的质量。

师:这三幅图都表示了小动物们质量之间的关系,那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相等关系?第三幅图放大。

引导学生说出,当跷跷板左右两边平衡的时候,就表示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这一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此,本人分享一下此节课的教案设计,并进行反思。

教学目标
•理解等量的含义和相等的概念。

•熟悉量词的使用。

•掌握概念“one dozen”的计数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悉量词的使用,能够准确地表示数量关系。

•能够熟练计算“one dozen”的数值。

•掌握等量关系的解决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
1.量的比较:掌握量词的使用,理解数量关系。

2.量的计数:计数单位“one dozen”的含义和数值。

3.模型运用:灵活运用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建立学生对数量关系、计数单位和等量关系的兴趣和认知。

2. 学习环节
2.1 量的比较
•明确量词的本质:数量的单位。

•掌握几个常见的量词,熟悉其含义以及使用场景。

•练习量的比较,理解不同的数量关系。

2.2 量的计数
•理解计数单位“one dozen”。

•掌握“one dozen”代表的具体数量。

•练习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淝河镇中心小学周三伟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在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难点: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儿歌:
什么,真有趣,你上天时我落地,小小朋友不淘气。

什么,真好玩,你落地时我上天,小小朋友不翻脸。

(打一游戏)
(跷跷板)
2、师:你们小时候都玩过跷跷板游戏吗?跷跷板它有什么特点?
3、一只大白鹅,小鸭和小鸡也在玩跷跷板游戏。

(出示图片)
师:观察这三幅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什么时候平衡?
当跷跷板两边平衡了,说明了什么,咱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跷跷板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
如果用一个算式可以怎么说?
4、在数学上,表示这样的相等关系,我们又称为等量关系(板书
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有一次上课,有同学问老师,你知道姚明有多高吗?哎呀,这
么高,我们和姚明站到一起会是怎么样,有同学猜可能到姚明的屁股,有人说到姚明的腰,妹妹和笑笑觉得非常有趣,也想来比一比身高。

2、谁能把他们的话读一读?
3、出示导学提纲:
①说一说:你从他们说的话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②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方法来表示妹妹身高与笑笑身高、姚明身高的关系?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④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4、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
请画的好的同学上台板演,并将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6、淘气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合作要求:
(1)、借助体现数量关系的句子,理解、抓住关键句子。

(2)、可以用文字、画图等形式来表示,选你们喜欢的方式。

7、展示汇报:
A、师:哪一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合作结果?
生:文字、式子、画图。

8、小结:
B、说说怎样找等量关系?
多角度认识等量关系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9、师小结:等量关系是指数量之间具有的相等关系。

三、巩固练习。

1、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出示65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1)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2)请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等量关系。

2、请你表示下列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出示65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找一找他们的等量关系,并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2)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等量关系。

3、长方形长、宽、周长、面积分别用a,b,C,S表示,你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
(1)学生根据题意写等量关系。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到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寻找我们身边的等量关系
六、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1、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叫做等量关系。

2、等量关系的表示: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课后反思:
1、本课中的天平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理解,进而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

2、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

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3、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式认识不深刻,本节课上完后感觉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还没理解清楚,以致于学生不知道怎么找等量关系。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在今后的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设计应更加人性化,符合学生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