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商人的出现
商品 经济 产生 条件
社会 生 产
需要
分工 不同产品 互通有无
劳动时间
1.价值量的决定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 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 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决定的,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亏损

正常补偿

多盈利 甲
1
1
8 12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 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 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 一
4.B
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 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 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基础课)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基础课) 第四章

本章包括三节: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 形态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 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 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 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 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要成为商品,除了 它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之外,还必须是用来 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具有交换价值。——商 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 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 的需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则表现为一种使用价 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 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 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必不可少的基本 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 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 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 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认识论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功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体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使认识活动的发生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由实践提供和规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创造力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客观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成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观点。(2)检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认为:把实践看做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唯一性、至上性、绝对性,即实践一定能检验真理,凡经实践检验的一切都是客观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相对性,即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已经检验过的真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再检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2)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 外一无所有,必须开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 有) 3、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 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 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 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 于:
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二、他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的 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2、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正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则m'=m/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另一 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 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2、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 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笔记

马原第四章官方笔记

目录

一、本章/教材结构图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三、配套练习题

四、 其余课程安排

一、教材节构图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第一节 资本主义形成

【知识点1】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知识点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产生

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商品的互相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知识点3】商品的价值构成与创造

1、商品的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

2、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知识点5】商品的价值量:

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

2、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知识点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四章

理环境是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
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四章
正文
第9 页
一、
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其一,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影响。在生产力和社会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人 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度的;②生态
平衡重要。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
第四章
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人 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正文
第 14 页
一、
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人 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内容包括三点:第一,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 依赖的,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影响另一方的现状,基于这点,客观要求必须要做到协调发 展。另外,社会是个形成于自然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 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第二,社会和自然界是两种既联系又 区别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 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第 三,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需要平衡。两者需要正确对待、正确认识:①自然资源有限。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选题

1.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答案:B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

2.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包括历史跟道德因素.

答案:D

解析:劳动力作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C

解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答案:A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答案:D

解析: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

人的 实践 活动
真理 原则 价值 原则
客体性
条件性
统一性
主体性
目的性
多样性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形成于实践活动
相互 贯通
都是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定实践 条件下的 相对统一 实践基础 上 不断发展 的统一
统 一 表 现
相互 引导
实践 标准
真理 和 价值 具体的 历史的 统一
具体的
历史的
三、价值观念与价值评价
• • • • • • • • •
• • • • • • •
5.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 A.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B.要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C.要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E.要使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转化 6.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7.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 想方法表明(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工人变成雇佣工人的根源在 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 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 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接生 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 经济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 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来 决定的。所有制上升到法律 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 利。
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 是马克思的诞生地
资本有机构成
物质 Pm∶A—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资本
资本的技术构成 决定 反映
价值
C∶V 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着资 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
做资本有机构成,用公式C/V表示。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循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 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 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 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
小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得手工作坊中师 徒关系转化为雇佣关系,分化为无产者和资 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 一。
商人或高利贷者逐渐控制商品生产者、资金、 原料和生产工具,成为工业资本家。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 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 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 历史过程。
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 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特征 资本是一种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二节
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 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 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 “福特制”。
福特制造的汽车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成本价格 1、用K表示,公式:K=C+V 2、商品价值转化为 W=K+m 3、意义:产品出售的最低价格界限竞争胜败的关键。 4、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即C与V的区别
利润率
公式:
概念: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关系:
工作日(8小时)
0
3 4
8
m' =
5小时 3小时
=167%
必要劳动时间3 剩余劳动时间5
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生产相对 缩短必要 个别资本家追逐 剩余价值 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 力的价值
来自百度文库
超额剩余价值
提高整个社 会的劳动生 产率
提高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
部门劳动生 产率
降低生活 资料价值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时间4
4
0
2
8
4
m' = 4小时 10
4小时
= 100%
6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4 剩余劳动时间6 m' = =150% 工作日(10小时) 4小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一节

4.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 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 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 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 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 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 系:
一方面,它们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的两种 劳动或两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 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 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 性。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必备的条件:
(1)凡商品必须是有用物品
(2)有用物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3)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 商品的二因素
A.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 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 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第四章

章节内容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四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01 PART ONE TITLE HERE 资本主义的形成

交换生产有用

买卖

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有者决定性

能够满足有用性自然属性

本质的因素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属性。

同时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

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具有特定的形式、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原有价值新创造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正常生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

社会价值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复杂的劳动价值量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复杂度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最基本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存在

转化

命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

商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原始积累加速

02 PART ONE TITLE HERE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价值的增殖

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P180(单选)(1)劳动者是有人身自由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 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 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价格 以价 值为 中心 价值 上下 波动。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 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 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托马斯· 莫尔 《乌托邦》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 (1)定义: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 者自己 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 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2)特点:自给自足的经济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 第二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顾客用十元钱购买了五斤苹果,表明货币 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流通过 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 和空间上的分离,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 机的可能性。
* 第三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 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 存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 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矛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教学要点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关键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矛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马克思指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资本问题: 1、劳动力:劳动的能力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没有别的商品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本人、家属和培训费用) •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新的价值
4、货币转换资本 货币在购买劳动力后不但可以收回成本还可以得到剩余价值——货币转化资本根源分析: • 首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G`=G+△G) △G不可能产生于流通领域。
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第三个问题: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GW
使用价值 PM
价值(旧)
W‘(使用价值-价值)
A
价值
转化 转移
使用价值 (劳动)
消费领域 (个人)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凝结
结论: 1、剩余价值 2、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3、剥削率m′=m/v 4、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结论: 1、准确的资本流通公式应是:G—W—G`。G`=G+△G。剩余价值、资本。 2、当作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而作为 资本的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 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所谓的流通就是形象化或术语化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第四章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82.4

1

【单选题】商品是(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我的答案:B得分:0.4分

2

【单选题】价值的本质是( )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

3

【单选题】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

4

【单选题】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

5

【单选题】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

6

【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7

【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8

【单选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

9

【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经济) 生产是为了 ,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封 建
社 会
奴 隶 原 始 社 会 社 会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商品经济的含义:是以 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简单商品经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
价值量的决定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 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 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亏损 正常补偿 多盈利
பைடு நூலகம்
丙 乙 甲 12 小 时
10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 小 时
10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圈地运动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 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1.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完成工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3.资产阶级政权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 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我需要羊,用 我的斧子和你的 羊交换吧!
生产者的劳动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不可同时兼得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有用的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3.劳动的二重性
商 品 二 因 素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它经过了交换价值最后 到货币形式,揭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 再表现为一两银子
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
的劳动,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知 识,需要经受专门的培养和训练。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结果
高 低
少 多
等价 等价
多利 少利
落后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商 品 经 济 产 生 条 件
社会 分工
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
社会劳动
矛 盾
私有 制 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 私人劳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商品的 有用性。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正确的认识商品必 须注意把握好两个 概念:使用价值和 价值。


一切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商品中 同值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人类劳动,这种人类劳动是无差 别的一般的劳动,即人们的脑力 和体力的支出,这就是价值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 ‥ ‥
1 两 黄 金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 币 是 特 殊 商 商 品 品
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
双重使用价值
自然属性 决 定 的 使用价值 社会职能 决 定 的 使用价值
商品二因素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2.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二阶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式 第四阶段:货币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 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1只羊
2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 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 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 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 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凝结
体力、脑力耗费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
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
交 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人类劳动
价值
体力 脑力 耗费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 值 尺 度
流 通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3.商品世界的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代表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4.“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认为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 的占有者。”
社会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商人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什么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下列哪些是商品: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有三个部分!
劳动力的价 值?
一是维持工人的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三是培养工人劳 动能力所需要的 教育和训练费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苹果 消失 消失 使用价值 ,价值也 ; 一般 商品

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转移到衣服上 .
劳动力 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商品: 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 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 的要素得到解放。”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 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产生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
市场价格
价值
供=求 供 求
价格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 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第一,导致社会资源 浪费。(盲目投资)
第二,导致收入两极 分化。(垄断与破产) 第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追加投资 获利多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调节)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得利少
(调节)
减少投资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技术 水平
先进
劳动生 个别劳 产率 动时间
商品 出售
商人和高利贷资本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随 着商人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一些大的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 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所需要的原料、设备,这就割断了小商品 者与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的控制了这些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乘 商人困难之机,带来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给他们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商 人和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第二种 形式。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 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 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使用价值
价 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一 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 式的劳动。 (劳动的自然属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一 切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劳动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 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立存在 的两种劳动。
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2 把斧子 1 或1匹布 只 或10斤茶叶 羊 或1两金 ‥ ‥ ‥ 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
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 ‥ ‥
1 只 羊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 第二,劳动者除了劳动力,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 卖
(二)劳动力商品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 •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价值的质和量 商品价值的质:价值的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 商品价值的量(价值量):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决定,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计量。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 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观看视频:《地理大发现唤醒人类海洋意识》 15世纪末世界市场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的扩大和 发展 观看视频:《欧洲海洋文明蕴含资本主义扩张性》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世纪末通往美洲和印度航道的新发现。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 过程。 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4.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
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般劳动者 都能胜任的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 和耗费。
马克思:
“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 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 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 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 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 对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于14世纪末在 地中海沿岸的城 市,其途径:
商人、 高利贷资本
资本主义 经济关系
小商品经济
第一途径: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 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 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第二种途径是商人和高利贷资本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