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掌握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
(3)了解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
(3)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1)极光的形成原理;
(2)极光观测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掌握极光的相关知识;
(2)准备极光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设计教学活动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
(1)预习相关知识;
(2)携带笔记本,做好记录;
(3)准备小组讨论所需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2)邀请学生分享对极光的了解和印象。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
(2)分析极光的特点;
(3)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
3. 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
(1)教授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极光图片,进行描述;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4. 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1)讲解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讨论极光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3、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设想: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㈡整体感知
(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
神奇的极光 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极光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类似极光的效果。
3.情感目标:学生了解以极光为代表的北极等地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珍惜
自然资源,呼吁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
1.极光的形成原因:针对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互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传、公转、倾斜度、地磁场等相关知识。
2.极光的表现形式:呈现极光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所呈现出
的色彩和表现形式。
3.制作极光模型:利用简单的工具,如橡皮泥、塑料瓶、LED灯带等,让学
生设计、制作自己的极光模型。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了解极光形成原因
•教师引导: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自传、公转和倾斜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自己探究:利用互动课件或者实物物品,让学生自己探索极光的形
成过程。
第二步:了解极光表现形式
•教师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极光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表
现形式和色彩。
•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观察,发现极光在不同季节、不同地
方和不同时间段所呈现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分别记录下来。
第三步:制作极光模型
•教师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橡皮泥、塑料瓶、LED
灯带等工具制作出简单的极光模型。
•让学生动手: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出自己的极光模型,并呈现在班级内。
第四步:引导思考
•以极光为代表的北极等地:引导学生了解极光所在的北极等地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北极等地的干旱(冰冻)、暴风雪、厚厚的积雪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等情况。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1. 前言
极光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天文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粒子能量交换,演化成美轮美奂的色彩展示。对于学生们来说,极光是一种迷人的自然奇观。如何将极光这个天文现象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来运用,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篇文档将介绍一种神奇的极光教案,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学生们了解和探索极光。
2. 教育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理解地球和太阳系中的物理与化学现象,以及掌握了解极光的科学方法。其次,本教案还旨在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
3.1. 极光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介绍极光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极光是在极地地区,太阳风跟地球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光现象。极光通常呈现出绿色的光芒,还可能表现出红色和蓝色的光芒。
3.2. 极光的形成原理
接着,需要让学生们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当太阳风带电粒子穿过地球磁层时,这些微小粒子会被地球的磁场引导并流入极区。这些粒子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磁性或非弹性碰撞,释放出能量,其能量形式由不同的化学物质和物理现象所决定。
3.3. 极光观测和记录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极光,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极光观测和记录的工具,如夜视镜、相机和光度计等。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这些工具,观察并记录极光的颜色、形态、出现时间等信息。
3.4. 极光实验
最后,利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极光实验,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极光的知识。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发光钢珠、黑光灯和磁场等工具,来演示极光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极光在地球上的形成机制。
2.了解极光的种类和发生的地点。
3.学习如何拍摄极光照片。
4.了解保护极光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极光?
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发生在地球极地区域的一道美丽的光带。它通常出现在地球的磁层和太阳风交互处的磁暴区域。
2. 极光的形成机制
当太阳风的电子、质子和等离子体进入地球的磁力场时,它们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并激发气体分子中的电子,从而产生了极光。
3. 极光的种类和发生的地点
主要的极光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南极光,一种是北极光。北极光经常发生在北极附近地区,而南极光则主要出现在南极。但是,有时候极光也会在赤道附近出现。
4. 如何拍摄极光照片
学生应该掌握拍摄极光照片的技巧,包括使用合适的相机和镜头,进行正确的曝光以及对焦。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使用三脚架和遥控器来拍摄稳定的照片。
5. 保护极光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了解,极光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它。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极光的影响,例如减少光污染和空气污染。
三、教学方法
1.演示
2.实践
3.分组讨论
4.视频观看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可以介绍本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来展示极光的美丽。
2.讲解
教师可以简要讲解极光的定义以及其形成的原理,同时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极光的样子和发生地点。
3.实践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亲身体验拍摄极光的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相机,尝试调整曝光和对焦。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三脚架和遥控器来拍摄稳定的照片。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案标题:神奇的极光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极光的形成原理、观赏地点以及相关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本教案适用于中学地理或科学课程,适合学生年龄段为13-15岁。
教学目标:
1. 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包括太阳风、磁场和大气层的相互作用。
2. 熟悉世界上观赏极光的主要地点,并了解不同地区的极光文化。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极光的形成原理、观赏地点和相关文化背景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2. 极光观测实例视频:展示真实的极光观测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 世界地图和国旗:用于介绍不同观赏地点和相关文化。
4. 实验材料:磁铁、磁罗盘、玻璃管、气球等。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极光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有谁见过或听说过极光?
知识讲解(15分钟):
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极光的形成原理,包括太阳风、磁场和大气
层的相互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极光只在极地地区出现?为什么极光有不同的颜色?
观察实验(20分钟):
1. 分发实验材料,包括磁铁、磁罗盘、玻璃管和气球。
2.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使用磁铁和磁罗盘模拟地球的磁场,并观察磁铁与磁罗
盘的相互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磁场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是否会产生类似极光的现象?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极光的定义: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地球的极地区域,主要出现在北极和南极。
2. 极光的形成原因:极光是由太阳风带来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3. 极光的特点:极光通常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形态多样,变化无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极光是什么。
2. 新课导入:介绍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有关极光的有趣事实和现象,如极光的颜色、形态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极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它相关问题。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1. 极光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PPT:展示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课后作业: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
1. 观看极光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极光的现象。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荧光棒模拟极光的光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光的形成过程。
3. 创意绘画: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绘制极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2篇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2篇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启发
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及步骤,出示投影。
二.整体把握,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出示投影。
三.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1.把握了宏观之后,我们来讨论文章第一二部分。阅读文章第
一、二部分,然后分组讨论思考第一部分,请用两、三句话说说古代的中外传说中“极光”是什么?思考第二部分,也用两、三句话归纳一下近现代人观察到的“极光”又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注意:自读时要善于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2.讨论交流,出示投影片。
3.在古人眼中,极光如此神秘莫测,令我们的先人想入非非;在近代人的眼里,极光被称为“最漂亮的奇观”,而在作者的笔下“极光”是怎样的呢?齐读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
4.你看,语言表达水平这样高的作者面对“极光”神奇美妙显得力不从心,辞不达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从网上下载的极光图片。
四.分析第三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1.极光之美的确名不虚传。那么这等奇妙的自然景观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来研讨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说明的要点有哪些?学生交流讨论:①过去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②今人发现的极光三要素是什么?③今人是怎样对极光作科学解释?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中的
《神奇的极光》一文。详细内容为:介绍极光的形成原理、分布区域、种类及其在科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认识极光的种类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重点:极光的种类、分布区域及科学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图片,引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进而导入
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
a. 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
b. 介绍极光的种类、分布区域,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
c. 讲解极光在科学和文化中的意义。
4. 例题讲解:通过一道关于极光的科普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极光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极光的其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极光
a. 形成原理
b. 种类及分布区域
c. 科学和文化意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极光的形成原理及其在科学和文化中的意义。
2. 答案:极光是由太阳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如预测太阳风暴等。同时,极光在许多文化中具有神秘色彩,被视为神灵的显现。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案名称:神奇的极光
教案目标:
1.了解什么是极光,以及它产生的原因。
2.识别极光的不同类型和光谱颜色。
3.了解极光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意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极光的科学原理。
教学内容:
1.什么是极光?
-极光是一种在极地地区可见的光现象,由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极光通常出现在地球的两个极点附近的磁极区域。
2.极光的形成原因
-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引导,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极区。
-大气层中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氮气)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释放出光线产生极光。
3.极光的种类和光谱颜色
-极光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极光橙和极光绿。
-极光橙主要由氧气分子释放的光线形成。
-极光绿则是由氮气分子释放的光线产生。
-极光也可能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等不同的光谱颜色。
4.极光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
-极光是自然界中美丽而神奇的景观之一,对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极光还对地球的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引起大气层的变化。
-对于人类来说,观赏极光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上的愉悦和启示。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极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问学生对极光的了解、感受和想法。
步骤二:知识讲授
-通过讲授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成原因、极光的种类和光谱颜色以及极光的意义,介绍相关知识点。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合作探究
-分组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查找与极光相关的资料,讨论极光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共同探讨和总结。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案:神奇的极光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极光,了解极光的成因,以及欣赏并描述极光的美丽景色。
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极光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见过或听说过极光。提问引导学生对极光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极光的定义和成因。解释说极光是在地球磁层被太阳风撞击时产生的,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气体分子碰撞激发,释放出光线形成极光。
3. 观察和欣赏极光(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极光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极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欣赏极光的美丽景色。学生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极光颜色、形状和运动。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将分为小组,讨论他们对极光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分
享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教师可提供一些问题作为指导,如“你希望有机会观察极光吗?为什么?”、“你认为极光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等。
5. 总结(5分钟):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极光的美丽和科学意义。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极光知识。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极光的作文,描述他们想象中理想的极光之旅。鼓励他们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写作手法来描绘极光的美丽景色。
评估标准:
评估学生对极光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对极光的观点和想法的表达能力。作文则着重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极光的形象能力。继续写相关内容:
6. 探究(15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在哪些地方可以观察到极光。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地区观察极光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地点。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使用互联网或其他资源来寻找相关信息,例如北极圈、南极圈、冰岛、加拿大等。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doc
教案章节:
一、极光的基本概念
1.1 极光的定义
1.2 极光的形成原因
1.3 极光的观测地点
二、极光的历史与研究
2.1 极光的古代传说与信仰
2.2 科学家对极光的探索历程
2.3 现代科学技术在极光研究中的应用
三、极光的类型与特征
3.1 极光带的分布与形态
3.2 极光颜色的成因与分类
3.3 极光的变化与活动周期
四、极光观测方法与技巧
4.1 地基观测设施与技术
4.2 空间观测卫星与探测器
4.3 极光摄影与拍摄技巧
五、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5.1 极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5.2 极光与地球电离层的作用
5.3 极光现象在宇航通信中的应用
六、极光与太阳活动的关联
6.1 太阳风与极光的关系
6.2 太阳黑子周期对极光的影响
6.3 太阳风暴与极光活动的联系
七、极光的科学应用
7.1 极光研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7.2 极光对地球磁层的作用与保护
7.3 极光在科普教育与旅游产业中的价值
八、极光观测的安全常识
8.1 极光观测地点的选择与安全
8.2 极光观测时的个人防护措施
8.3 极光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九、极光观测活动设计与实践
9.1 极光观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9.2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9.3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
十、总结与拓展
10.1 极光教案的整体回顾与总结
10.2 极光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推荐
10.3 极光观测与研究的未来趋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极光的基本概念
1.1 极光的定义:极光是指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由于太阳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2 极光的形成原因: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太阳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两极附近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的能量使得气体分子激发并发出光芒。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
一、自读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
在前两课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3.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自读重点
1.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三、自读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设想:
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方法
自读与讨论。
七、自读程序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有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二)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了解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摇曳(yè)不定萦(yíng)绕(rào)黑魆魆瞬息万变
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
遁(dùn)辞: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2.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本文用小标题将故事自然分成三个部分,请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
介绍古代中外关于极光的传说以及古时对极光的不同称谓。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神奇的极光-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神奇的极光-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什么是极光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极光的多种形态及表现特点; 3. 学习如何在阅读中理解、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 4. 提高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极光的相关知识;
2.阅读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
1.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平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案、笔记和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活动相关的图片、视频和绘本。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min)
通过展示一些极光的图片和视频来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极光。
第二步:讲解极光的相关知识点(15min)
1.介绍什么是极光:极光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自然现象,又称北极光、南极光。
2.讲解极光的产生原因:极光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所造成的,太阳放出的带电粒子在进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会和空气分子碰撞,所以当它们进入地球的磁场时,就会看到一些光芒,这就是极光的形成。
3.介绍极光的表现特点:极光通常是由绿色、白色和红色的光组成的,有时会有一些紫色或蓝色的光芒。
第三步:阅读文章(25min)
为学生分发配好的绘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重以下几点: - 关键词:让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从而找到作者的主旨。 - 句子结构:学生应能较轻易地发现识别不同的句子结构,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方面十分有用。 - 词汇:学习和掌握一些新单词以及在文章中更好的应用新的单词。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2.了解极光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极光的美丽与神奇。
4.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极光的感受与想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极光?
通过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极光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举手互动、观察图片等方式,了解极光的特点。
第二节:极光在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通过讲解不同文化中极光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极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第三节:感受神奇的极光
通过展示观察极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亲身感受极光的美丽与神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感与想象。
第四节:写作表达
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神奇的极光的感受与想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故事或诗歌。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互动、观察、写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重点
1.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2.了解极光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与意义。
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极光的美丽与神奇。
4.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极光的感受与想象。
教学难点
将极光的科学知识与文化象征相结合,引导学生创作有趣的表达作品。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现、作品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主要考核以下方面:
1.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极光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2.是否能够理解极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极光的美丽与神奇。
4.是否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极光的感受与想象,是否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掌握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极光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
(3)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极光的形成原因;
(2)极光观测方法的运用;
(3)极光在生活中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极光相关资料;
(2)极光图片;
(3)极光观测工具。
2. 学生准备:
(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观测极光的器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出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现象;(2)学生分享对极光的认识。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
(1)教师介绍极光的形成原因;
(3)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学习极光观测方法:
(1)教师讲解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观测极光;
(3)学生分享观测心得。
4. 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分享生活中极光的应用实例;
五、作业布置:
1. 绘制极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3. 设计一个关于极光的科普宣传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极光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本2020年至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系部名称:基础教育系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性质:公共课
授课班级:19级中技
任课教师:裴梓华
教务科审核: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共页编号:QD-851b-11 版本:A/0 流水号:
教学过程(代号A-4)
第页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可能有阴晴雷电,脚底下可能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就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使人们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做出理性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或者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科教影片。把它们作为这节课的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二、内容概括(也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并总结出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全文思路:神话传说--极光现象--形成原因,即介绍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说明顺序:按照人类认识事物(极光)的过程来说明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总结:本文以“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部分连接全文,从表象到实质加以全面的介绍,使读者一步一步地了解极光的知识。文章首先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列举了有关极光的东西方传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在叙述过程中说明了极光存在的悠久历史和地域。接着就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在“极光一瞥”中以“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引出极光区、极盖区等概念,对极光的多姿多彩、变化万千进行介绍,又以“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总结出极光“神奇”的外形。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极光的来龙去脉”则是由表及里地介绍极光的物理性,形成的条件、原理,并以“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收束全文,使读者理性地认识、了解极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是恰到好处的。本文的语言特点也很突出,本文在说明中融入了很多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避免了说明的枯燥,使文章通俗易懂。这一特点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三、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筛选重要信息
提示:第一部分重要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做文章。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要信息,可忽略。第三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他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1、阅读分析第一节《古老的神话传说》。
(1)本文引述了几个主要的神话传说?(请筛选出能概括这三个神话传说的语句)
明确:可以从总结句、总起句入手得出结论。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轩辕出世);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山神触龙);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黎明之神伊欧斯)。
(2)从三个神话传说包括极光的得名可以看出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奇。形:彩虹般的神奇光带--硕大无比的光环--红色的蛇--狗、刀、旗、眼、星陨如雨;色:淡银色--红色;态: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身长千里”。
(3)从本节来看,四个段落说明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角度来说明的?
明确:第一段主要通过神话传说表现极光在古人心中的神秘色彩;第二段主要通过《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说明极光之形;第三段主要通过神话中的称谓说明人们对极光的命名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段通过外国神话传说说明极光有着丰富美好的文化内涵。
(4)作者对极光的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极光是主要出现在南北极,由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5)神话传说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文章先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这一神话传说表明我国对极光的观察由来已久,大自然的这一奇观震憾着人们的心灵,困惑着人们的认知力,人们就将它和伟大人物的诞生联系在一起。二是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山海经》中,极光被描述成“触龙”,它“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成为钟山的守护神。三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的传说。其实在外国的文献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由于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所以极光这一术语也是由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那里借用过来,既没有叫“触龙”,也没有叫“天狗”“刀星”等,这种不公正的真正
原因是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
文中引述的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虽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引述附宝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引述触龙的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2、阅读后分析第二节《极光一瞥》。
(1)阅读后,试概括本节四段的主要信息。
明确:①极光的分布区域随纬度高低不同;②极光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③极光变化万千;④极光之美丽无法以言语形容。
(2)这一部分涉及了哪几个概念?请从原文中找出表现这几个概念的语句并概括出来。
明确:极光卵、极光区和极盖区。极光卵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形状像卵围绕在地球磁极;极光区是磁纬度67度附近区域,呈环带状;极盖区是比极光区纬度更高的区域,它处在极光卵的包围内部。
(3)这三个概念与说明极光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三个概念说明了极光活动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出现的区域如此之小,更见其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