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喉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科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喉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癌;手术;心理护理干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喉癌常见方法,手术创伤大,易导致患者呼吸、吞咽、发音功能受损,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我院针对近年来收治的110例喉癌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喉癌患者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9.1±4.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高中(中专)15例,初中50例,小学及以下38例;术式:喉部分切除术74例,全喉切除术36例。

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等,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喉癌;符合手术指征;无意识、智力障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者;合并其他肿瘤者;半年内癌症转移或复发者;无法耐受手术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均衡性较高(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处理好术后并发症,病房清洁,遵医嘱给予饮食、药物指导。

临床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表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 s,分)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t P 例数 80 80 生理功能 干预前 74.7±6.7 73.7±5.3 1.0469 >0.05 干预后 81.7±5.1 77.6±4.7 5.2875 <0.05 社会功能 干预前 72.1±3.8 70.8±5.2 1.8053 >0.05 干预后 76.0±4.3 72.3±5.0 5.0182 <0.05 躯体疼痛 干预前 73.1±4.3 72.4±4.3 1.0295 >0.05 干预后 82.0±3.4 74.5±4.3 12.237 <0.05 总体健康 干预前 70.9±3.5 71.6±3.4 1.2831 >0.05 干预后 75.2±3.2 72.3±3.6 5.3851 <0.05
3 讨论
鼻咽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4]。 作为五官科的多发病,其具有较高 死亡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 也造成患者较为严重的经济压力,从而使患者产生巨大的精神压 力。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患者均会发生焦虑抑郁症状[5]。 在实施针 对性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要采取有效 的措施防止患者的一些负性心理影响治疗以及预后等。 在对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积 极开展心理护理。 重点是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让患者端正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引导患者正确用药,才能改善症状。 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 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完成手术治疗并出院后,也要进行跟踪随访,帮 助患者把握病情的控制以及进展情况。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后 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研究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 组。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分数显著 超过对照组。 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华英,郭真,赵巧云.心理干预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临床护理 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6):510-512. [2]翟和平,程哲,朱智玲.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 活质量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16):2035-2037. [3]蔡泽慧,詹彭英,何执妹,等.临床护理对鼻咽癌癌症患者焦虑抑郁 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5,19(07):1399-1401. [4]倪玉丹.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的影 响[J].贵州医药,2014,38(12):1148-1149. [4]何乾英,梁霞,唐忠敏,等.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 质护理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4,36(08):1177-1179.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

对照组鼻咽癌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鼻咽癌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实施心理干预。

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鼻咽癌患者(P<0.05)。

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鼻咽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影响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比较复杂,目前放射治疗是临床上用于医治鼻咽癌的有效方法[1-2]。

由于鼻咽癌患者对放射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在接受医治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3]。

本文主要对鼻咽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作分析,如下文: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分组,50例鼻咽癌患者为一组。

实验组鼻咽癌患者中,年龄处于20-6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6.51±10.82)岁;其患者中,I期患者3例,Ⅱ期患者15例,Ⅲ期患者30例,Ⅳ期患者2例;接受化疗患者47例,未接受化疗患者3例;男女比例为35/15。

对照组鼻咽癌患者中,年龄处于18-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96±13.17)岁;其患者中,I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8例,Ⅲ期患者36例,Ⅳ期患者4例;接受化疗患者48例,未接受化疗患者2例;男女比例为30/20。

2组鼻咽癌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关治疗、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项 念给患者理解后 自行答之 , 根据 测试 结果实施 一对一个体
心 理 干 预 , 于 放 疗 后 4周 再 次评 定 S S和 S S 并 A D。
12 1 建 立 良好 关 系 采 取 “ 对 一 ” 体 干 预 形 式 , 疗 .. 一 个 放
前让相关技师走访患 者 , 提供有关放 疗 的信息 , 讲解 放疗 中 体位及特殊要求 ,向患者介绍放疗原理 、 优点 、 疗效以及放 疗 后可能遇到的 问题 和应 对措施 。进入 病房 主动热情 地 同患 3 讨 论 者打招呼 , 自我介绍 , 先 介绍主管医师、 师及整个技术 团队 技 鼻咽癌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 , 而且 对患者造 成精神重 创 的资历 , 患者对 自己的治疗充满 信心 , 让 然后 和气交谈 , 取得 和心理打击 , 患者会产生恐惧 、 焦虑 、 抑郁 、 绝望等情 绪反应 ,
2 6 1~ 5岁 , 均 (8 2±5 7 岁 。其 中 中低 分 化 鳞 癌 3 平 3. .) 7例 ,
调 动 患 者 正性 积 极 情 绪 , 经 济 压 力 大 的 患 者 , 助 其 寻 求 对 协
高分化鳞 癌 3例 。病程 : 早期 4例 , 中晚期 ( 远处转移 ) 6 无 3
月行放射治疗且 同意参加本研究 的鼻咽癌患者 4 例 , O 排除精神疾病。采用焦虑 自评量表 ( A ) S S 和抑郁 自评量表 ( D ) 4 S S 对 O例患者入 院时焦 虑、 郁状况进行测评 , 抑 分别于放疗前 2 及放疗中增加心理干预。放疗后 4 4h 周再次测定其 S S和 S S A D 得分。结果 : 治疗后 S S S S A 和 D 评分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0 0 ) P< .1 。结论 : 心理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状态 , 减轻患者的焦虑 、 抑郁程度 , 高 提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鼻咽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放疗前焦虑、抑郁和恐惧评分无明显差异,化疗后焦虑、抑郁和恐惧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焦虑、抑郁和恐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研究对象放疗前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放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心里干预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的焦虑、恐惧和抑郁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心理干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49-02鼻咽癌因无法手术治疗且放疗周期长,加上患者自身对放化疗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鼻咽癌患者存在长期的负性情绪,极易产生心理疾病[1,2]。

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易产生怀疑否认、恐惧悲观、焦虑抑郁、和妄想强迫等心理问题,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因此,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3,4]。

本研究对比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差异,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科诊治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症状体征、影像学和鼻咽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KPS评分≥70分;(3)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能耐受放疗。

鼻咽癌放疗心理护理

鼻咽癌放疗心理护理

鼻咽癌放疗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

方法: 对患者放疗期间进行仔细的病情观察及全面精心的护理。

结果: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顺利的完成放疗。

结论: 仔细的病情观察及全面精心的护理,给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顺利的完成放疗。

【关键词】鼻咽癌;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99-01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敏感性高,故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

由于放疗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常出现口干咽燥、口腔粘膜溃疡、鼻腔干燥,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粘膜的脱落,甚至导致大出血[2]。

所以,对于鼻咽癌的护理至关重要,这是顺利完成放疗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我科2004年至2010年收治鼻咽癌患者84例,在放疗期间通过我们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鼻咽癌患者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4例,年龄24~62岁。

放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有口干咽燥、味觉功能障碍、口腔粘膜溃疡、咽喉剧烈肿痛、张口困难等。

2 护理体会2. 1 心理护理:鼻咽癌患者对放疗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常因对病情不了解和对疾病的恐惧而出现焦虑、抑郁、拒绝等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这些负面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良影响,而加速病情的恶化[1]。

因此,护士应具备高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怀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

对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分三个步骤:①尊重患者:要有礼貌地称呼患者,谦虚地介绍自己及临床医护人员,说明自己能给患者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协助患者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②耐心与患者进行心理谈话:谈话前护理人员要先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切入点。

心理干预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能、 认知功 能、 功能等方 面均较对 照组有所提 高 , 社会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0 )。结论 P< . 5 的心理状 态, 高鼻咽癌 患者的生存质量 。 提 【 关键词 】 鼻咽癌 ; 干预 ; 心理 生活质量 ; 心理状态 ; 放射治疗
心理 干预 可改善放 疗后 鼻咽癌 患者
生 活 质 量 核 心 量 表 ( u pa rai tn frR sac n E r en Ogn ao o eer ad o zi h Tet et f acr L .3 ,O T L .3 ) 此量表包括 3 r m n o n e Q c 0 E R C Q Q c O , a C Q 0
【 中图分类号】 R793R796 . ; .3 4 3
【 文献标识码】 A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章编号】 05- 0 (08 1—81 3 23 3420 )216- 4 0
地指导病人或示 范表达 情感 的方式 , 真分析 病人 每次 表达 认 的问题 , 及时提供正 确 的心 理指 导。指导 病人 进行 积极 的想 象, 用鼓励或强化的方法增加病人做力所 能及 的活动 ; 病人 让 反复体验 “ 顺其 自然、 接受 症状 、 带着 症状 去生 活” 不把 主要 , 精力放在对疾病 的关注上 , 在社会实践 中做 自己应 该做 的事, 减少疾病对心理 的影 响。( ) 3 松弛训练 : 指导患者采 用站位或 坐位 , 放松全身肌肉并与呼吸相配合 , 放松后指 导患者 意守鼻 尖尽量达 到入静 。训练 主要 采 取个 别 指 导和 小 范 围集 中结 合, 尽量使患者掌握 要领 , 要求患 者每天 训练至少 1次。也可
有可 比 。两组病人 既往 均无精 神病 史 , 性 能进 行 口语及 书 面

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9月区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喉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30),前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后一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组间心理状态、生存质量。

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居于更低水平(P<0.05)。

干预前,两组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对喉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存质量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和意义,值得推荐、施行。

关键词:喉癌;手术;心理护理;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表现较为隐蔽,大部分患者发现病情时常常处于中晚期,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最大程度重建和恢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1]。

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加之术后患者存在进食困难、发音功能受损等问题,往往会给患者心理、恢复带来不利影响[2]。

因此,临床需更加重视喉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以期为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提供良好保障。

本次研究纳入60例喉癌手术患者,观察评估心理护理运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9月区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喉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30)。

对照组:男29例、女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0岁,平均(53.22±10.47)岁。

观察组:男28例、女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0岁,平均(54.06±10.39)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注意事项,协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

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地区。

鼻咽癌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身体的变化和手术后的恢复期,常常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家属如何在患者手术后的心理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加速康复过程。

一、引言鼻咽癌是一种高发性的头颈部肿瘤,占据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约占头颈部肿瘤的40%。

鼻咽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和化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I、Ⅱ期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鼻咽癌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的身心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以及手术后的疼痛和失能状态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家属作为患者的第一支持者和陪伴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手术治疗带来的身心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 家属的陪伴和支持在鼻咽癌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会面临着身体的变化和身心上的煎熬,这时患者最需要的是家庭的陪伴和支持。

家属可以通过陪伴和倾听,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关怀。

家属还可以在患者的身心状态发生变化时给予及时的安抚和鼓励,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2. 家属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家属作为患者最亲密的人,对患者的情况了解最为全面,可以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搭建桥梁。

家属可以向医护人员反映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传达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帮助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更加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安和烦恼,有利于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

鼻咽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鼻咽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鼻咽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目前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已得到了公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表明[1],同期放化疗的急性毒性反应显著增加,同期放化疗组中断放疗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我国鼻咽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20年中明显上升,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大城市中,鼻咽癌已居死亡病因中的首位,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对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3]。

现结合文献就鼻咽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心理护理的概述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启发、诱导、说服,为病人排除紧张、恐惧、抑郁、愤怒及消极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坚持治疗,树立信心,战胜疾病[4]。

临床心理护理已作为美国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以个性化护理、程序护理、文化护理或宗教护理等形式,在充分的护患沟通中体现[5]。

心理护理程序是为了增进和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确认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6]。

它包括5个基本步骤:评估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作出心理护理诊断, 制订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周晓梅等[7]运用临床心理护理实施程序根据食管癌放疗患者初期、中期、后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提供预见性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2 鼻咽癌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癌症目前仍是病死率较高的疾患, 所以一旦罹患了癌症, 许多病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8]。

温盛霖等[9] 报道92.1%鼻咽癌病人有焦虑,66.6%存在抑郁,认为鼻咽癌病人有复杂的心理状态。

严重的负性情绪可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 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降低生活质量[10]。

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对喉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对喉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对喉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对喉癌术后恢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支持的效果。

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喉癌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心理支持能够为喉癌患者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改善所出现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喉癌喉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干预和资料。

临床在治疗喉癌时一般会使用手术,虽然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声障碍,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降低生活质量,此时会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此时应该使用有效方式护理,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

基于此,本院对喉癌术后恢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支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喉癌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

参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为18例和16例,年龄45~69岁,平均(53.26±2.64)岁;实验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为19例和15例,年龄46~70岁,平均(54.78±2.41)岁;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没有出现中途转院或退出的情况,没有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疾病。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做好生活和用药上的指导。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方法:将11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7例,采取多样性护理干预。

结果:认真负责的护理态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精湛的业务水平,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所有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

1.2 临床表现:放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具体临床表现包括:口干、头晕、恶心、呕吐、稀便、皮肤红肿瘙痒等。

2 方法2.1 分组: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科放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病例110例,按照住院时间单号为观察组(57例),双号为对照组(53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观察整理总结。

2.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计数资料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意义。

3 结果认真负责的护理态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精湛的业务水平,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得抽样中的全部11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放疗计划。

具体见表14 总结4.1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顺利实施放射治疗的重要保证:首先给患者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气氛,唤起患者积极的精神情绪,使其感到人人都在关心他、支持他,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3]。

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卫生宣传工作,着重说明情绪好坏对病情的影响,提高患者积极求治的心理需求;训练患者学会自我松弛、解除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建立起治疗的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精神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癌症,积极配合放疗[4]酌情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向患者介绍,耐心讲解放疗治疗的重要性,对放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准备,并介绍相关成功的案例,使患者信心充足,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分析

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分析
将 本 次 研 究 所 得 所 有 项 目 数 据 资 料 均 纳 入 SPSS21.0 软 件 分 析,计 量 资 料 比 较 采 用 t 检 验,并 以( ±s)表 示,若 P<0.05 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组间对比焦虑以及抑郁评分(P>0.05),干预后,
t
0.015
5.245
0.006
6.253
P
0.988
0.001
0.995
0.001
2.2 生活质量比较 组间对比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结
果显示 B 组较 A 组高(P<0.05),详见表 2。 表 2 生活质量比较( ±s, n=50, 分)
组别 精神健康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活力 情感职能 总体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为 2015 年 9 月至 2018 年 8 月,选择此时
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喉癌患者,进行抓阄法分组,划 分为 A 组与 B 组,50 例 / 组。A 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 29:21,年 龄 最 大 73 岁,最 小 35 岁,平 均 52.46 岁;B 组 中 男 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 30:20,年龄最大 75 岁,最小 36 岁,平 均 52.48 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 2 )在 手 术 前 需 要 再 次 做 好 宣 教 工 作 ,使 其 明 白 应 当 如 何正确配合,并予以安慰与鼓励,使其感受到被关怀与尊重。
(3)手术完成之后,需要再次进行心理建设,了解其真实 心 理 状 态,并 讲 解 术 后 出 现 疼 痛 感 是 正 常 的,语 言 功 能 也 是 逐 渐 能 够 恢 复 等 相 关 知 识 ,使 其 能 够 放 平 心 态,并 积 极 配 合 治疗与护理工作,树立康复信心;除此之外,需要告知家属多

心理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7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放射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鼻咽癌;放射治疗;焦虑;抑郁;并发症鼻咽癌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好发于鼻咽黏膜上皮,常见临床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头痛、鼻塞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

鼻咽癌患者可引起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另外放疗会引起放疗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均会引起不良情绪[1]。

本文观察分析了心理行为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7例。

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2.11±8.54)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2.19±8.39)岁。

心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抑郁情绪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抑郁情绪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63 例行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和对照组(22)。

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

计算干预后抑郁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和抑郁指数,比较2组抑郁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

结果:观察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以责任制护理为主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 建立干预基础[2]: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时介绍主管医生及同病室病友,医院可科室的规章制度。

术前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兴趣、爱好及文化素养,了解其性格、家庭关系及社会背景,加强护患沟通,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给予其安全感,为术后顺利实施心理干预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 认知干预: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医德、医疗技术和手术的简单步骤,手术室的环境和麻醉的原理步骤、用药情况和安全性,这样虽然患者已经接受了术前健康宣教,但都只是抽象的了解,术后还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他们还迫切需要了解术后护理要点等相关事项。

护理人员还应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适合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如口头宣教、健康教育处方、示范、书籍、放映幻灯片等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治疗原理、术后的注意要点,气管导管的自我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症状,预防和处理措施等,从而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减轻精神上的压力。

1.2.3 情绪干预:护理人员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因自身疾病和手术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给予理解、同情并以鼓励和安慰疏导其劣质情绪,从而带来正面效应。

另外还可以采取暗示疗法,介绍同种病情治疗效果好的病友与其交流,使其以充分的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手术。

1.2.4 行为干预:主要是进行行为和语言的引导,使其精神上放松,处于舒缓松弛的状态。

心理干预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心理干预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心理干预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应用于喉癌围手术期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喉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8)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8)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4h、术后4h的SAS评估值与SD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对比参照组的83.33%也更高,二组数据比较P<0.05。

结论:在喉癌患者的围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喉癌;围手术期;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吸烟、饮酒、大气污染、病毒感染、职业因素、放射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

手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创伤,多数患者对手术均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围术期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手术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重要帮助[2]。

为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2018年为部分喉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护理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1 基线资料及方法1.1基线资料数据将2018年1--12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96例,入院后经颈部检查、喉镜检查、活检、影像学检查等被确诊,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48)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1例;年龄分布在44--72岁范围内,中位值为(58.7±5.4)岁;声门上型22例,声门型16例,下咽型10例;全切除术17例,次全切术31例。

参照组(n=48)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6例、22例;年龄分布在44--74岁范围内,中位值为(58.2±5.8)岁;声门上型23例,声门型15例,下咽型10例;全切除术15例,次全切术33例。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操作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差异进行分组。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疼痛程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耳鼻喉手术患者的预后改善作用明显,可以实现对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以及疼痛程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负面情绪;疼痛程序;心理护理耳鼻喉手术后患者情绪低落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负担表现,临床中为患者提供耳鼻喉手术,并在手术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实现对患者情绪问题的改善,有利于患者情绪问题的防控[1]。

伴随着人们对于护理要求的持续提高,导致心理护理的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心理护理可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疏导,从而达到改善情绪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保障整体预后效果等干预目的[2]。

临床中对于耳鼻喉手术患者,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可以实现对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可以有效减轻负面心理问题从而顺利接受治疗[3]。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方式及效果。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差异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34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11例,年龄(36.46±3.25)岁,病程(15.46±3.21)月;常规组患者34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12例,年龄(36.29±3.64)岁,病程(15.57±2.90)月。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护理方法对于耳鼻喉科老年人患者术后情绪和疼痛严重程度的具体影响。

方法:本文选取了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收治的76例患有耳鼻喉老年患者作为主要临床研究调查对象,将他们随机地分成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主要实行一些常规健康护理,实验组则在原有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重新增加了一些心理健康护理,并综合比较了二组老年病人的术后紧张、压抑情绪及其痛苦严重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在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负面情绪明显缓解,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符合P<0.05;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明显得分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符合P<0.05。

结论:心理护理法能够有效地减轻耳鼻喉科的老年患者术后不安、抑郁等痛苦心情,从而有效减轻痛苦严重程度,可以在早期临床上的普及与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耳鼻喉科;疼痛程度;情绪耳鼻喉科的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耳后、颜面部、喉咙等部位,会造成术后一定程度上的痛苦,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造成病人出现了术后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生命质量[1]。

所以,给老年病人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人心理养护,并重视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择了76例老年耳鼻喉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选取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

患者的年龄在在60-80岁,平均年龄为67.08岁;男女比例为40:36.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对照组病人则大多采取耳鼻喉科住院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告知、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以及进行术后的生命体征记录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登记患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病因等资料。

鼻咽癌手术后如何调整患者心态

鼻咽癌手术后如何调整患者心态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手术是鼻咽癌患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能够通过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得到控制,但术后患者多有各种不良心态,不仅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需要及时调整。

那么,鼻咽癌手术后如何调整患者心态呢?鼻咽癌手术后患者的常见心态及调整措施:1、焦虑心态:手术后,患者往往会急于了解手术效果,但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出现,往往会给患者造成负面暗示,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心态,怀疑治疗效果不理想。

此时,无论手术效果好坏,都应给予患者肯定的答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此外,还应告知术后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工作,减轻并发症对患者心态的影响。

2、抑郁心态:目前,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多提倡综合治疗。

因此,手术后,鼻咽癌患者还需要接受其他巩固治疗,如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这往往会对原本以为手术后即可万事大吉的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起抑郁心态。

此时,一定要普及鼻咽癌治疗知识,告知术后巩固治疗的必要时和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认识,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3、自卑心态:患上鼻咽癌,尤其是手术后有缺陷的患者,往往会觉得自己异于常人,从而引起自卑心态,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参与正常社交。

此时,家属一定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精神支持,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尊重、鼓励患者,让患者能够及时摆脱自卑心态,勇敢面对患病事实,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4、绝望心态:当病情稳定后,鼻咽癌患者即可出院回家。

此时,患者往往是非常高兴的,但被告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尤其是得知原因后,往往会令患者产生绝望心态。

定期复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复发、转移,但并不意味着患者一定要出现复发、转移,尤其是做好防复发、转移的患者,一定要将此告知患者,以改善患者不良心态,使患者能够对未来充满希望。

近年来,随着鼻咽癌患者的增多,术后防复发、转移的措施也受到高度关注。

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的老年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疼痛情况。

方法纳入110名我院耳鼻咽喉科2021.1-2021.12期间接诊的老年患者参与本课题,通过分组的对比方式,研究心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疼痛程度的作用。

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不良情绪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结论在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不良情绪;疼痛程度耳鼻喉科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便是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但因为手术需要对患者躯体造成创伤,加之手术位置通常在患者咽喉、耳后以及颜面等神经丰富的位置,术后患者常感到剧烈疼痛,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并且可能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一定干扰[1]。

加之对疾病缺乏认识,因此可能诱发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在疼痛影响下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可能加重不良情绪,不利于预后康复[2]。

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耐受程度低,机体功能处于下降状态,因此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耳鼻喉科老年患者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

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心理护理对于耳鼻喉科老年患者的干预作用,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课题研究样本均来源于我院2021.1-2021.12期间接诊的老年患者,从中筛选符合本课题标准者110名,其中男性58人,女性52人,年龄区间在56岁至82岁之间,均值大约是(68.4±13.5)岁。

以住院时间先后为基础进行分组,各组均为55人,每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分析标准(P>0.05)。

1.2 方法常规组应用普通护理模式,如用药指导、环境清洁及饮食干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药 2019年 1月 第 41卷 第 1期 HebeiMedicalJournal,2019,Vol41JanNo1
15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9.01.040
·护理研究·
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负面情绪的
影响
隋慧敏 王超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诊治的鼻咽癌患 者 8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且顺利完成手术;对照 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记录并发症发生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 组术后 14d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淋巴囊肿、皮肤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为 9.3%,对照组为 34.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4dSAS与 SD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 1d(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d观察组生理、情感、社会 /家庭和功能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 1、2年无瘤生存率为 97.7%和 93.0%,对照组分别为 86.0%和 79.0%,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无瘤生存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鼻咽癌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负面 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 心理护理;鼻咽肿瘤;并发症;负面情绪;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9)01-0153-04
Effectsofpsychological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negativyngeal carcinoma SUIHuimin ,WANGChao.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TheTumorHospitalAffiliatedtoHarbin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Harbin1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observetheeffectsofpsychological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negative emotionof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Methods Atotalof86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whowere admittedandtreatedinourhospitalfrom September2011toFebruary2017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 (n=43)andcontrolgroup(n=43).Allthepatientsweretreatedbysurgicalresection,andthe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 givenroutinenursingduringhospitalization,however,the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onthebasisofcontrolgroup,were given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 negativeemotion changesofpatientswere observedand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 Theincidencesofpostoperativeincisioninfection,pulmonary infection,lymphaticcystandskinparalysisat14daysafteroperationinobservationgroupwas9.3%,whichwassignificantly lowerthanthat(34.9%)incontrolgroup(P<0.05).TheSASandSDSscoresat14daysafteroperationinobservation 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at1dayafteroperationandthoseincontrolgroup(P<0.05).Thescoresof physiological,emotional,social/familyandfunctionalstatusat14daysafteroperation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 high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The1-yearand2-yeardiseasefreesurvivalratesintheobservationgroup were97.7% and93%,respectively,whichincontrolgroupwere86% and79%,respectively.Logranktestshowedthatthe diseasefreesurvivalrate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Theapplicationofpsychologicalnursinginperioperativeperiodof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candecreasethe 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relievenegativeemotions,improvethequalityoflifeandprolongthesurvivaltimeof pati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