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8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匆匆》优秀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
《匆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匆匆》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近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本课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文章给人的感觉虽然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本课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首尾呼应。写法上偏重于用诗性的语言借熟悉的景物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匆匆》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中的重点无疑是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能表达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生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生字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用连续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用连续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连问句直接表达自己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作家介绍: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他重病在身,却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是诗人、学者、散文大师。
文体介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8《匆匆》(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匆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解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有名的散文。文章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文章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2至4自然段写时光一去不复返,惆怅又伤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第5自然段回扣题旨,首尾呼应,引发思考。这篇文章是第三单元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文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一是用一连串的问句来直接抒发,第二是用诗意的语言进行形象化的表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句,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具体事例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习作者的写法运用具体事例表达自己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受。
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名言警句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值得反复品读、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齐读课题。
2.这篇文章作者通过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感慨、惋惜)
二、品读课文
1.过渡: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朱自清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来直接抒发自己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却把它写得具体形象、真切感人,你发现了吗?
2. (出示课件)
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8.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这些名言警句,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举手自由回答)曾经有一位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有同学了解朱自清吗?谁能说一说?(生简介作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练,文笔清新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3.教师指导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1)读音:涔(cén)、潸(shān)。
(2)写法:“藏”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规范;“蒸”是上下结构的字,“艹”和“灬”要写得窄而扁,中间的“丞”要写得宽而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先讲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写了自己对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叹息。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
内容分析
《匆匆》一文是现在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虽然感伤却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1.人文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2.阅读训练要素:学习作者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一、回忆体验“匆匆”
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
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
(展示人们赶火车、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等图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匆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匆匆
8.《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2.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句中修辞的作用。
3.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如诗一样的散文《匆匆》。它的作者是朱自清,是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那么,你们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警句?(学生自由说〉
二、检查预习与导学
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请大家快速打开书,再复习一下课后生字。
听写,订正,齐读。
2.交流收集到的朱自清的资料。
本文的作者是朱自清,你对他了解多少?
3.了解什么是散文。
提问题:《匆匆》是一篇散文,你们知道什么叫散文吗?
教师:散文主要在抒情,有的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有的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8课《匆匆》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
生举手回答:比喻。
引导学生比较“像”字前后的内容从而找出本体和喻体。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珍惜时间的角度去考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小结: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 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小, 消逝得那么快, 无声无息, 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完成课后习题。
同桌讨论。
师小结: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无所作为, 所以说“的确很空虚”。
师解释:“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这句话还是说明作者觉得自己无所作为。其中的“八千多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1922年写作本文时, 一共是24年, 即八千多个日子。“溜”字让人感觉时间在快速地、无声无息地流逝。由此可见, 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 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才会用一日一日来计算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空虚、涔涔、潸潸、挪移、旋转、痕迹、赤裸裸。
二、课文学习。
1.再读课文, 思考:全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 分出课文的几部分。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 令人感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教案+说课稿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
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二课时
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 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
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拟人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 用“脚”“挪移”把时间 的流动表现得具体可感。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 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 去得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的 手边过去;
机灵、灵活。本课指 时间流逝非常快。
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
伶伶俐俐地从我
身上跨过,从我
脚边飞走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感情非常强烈 语气铿锵有力
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说 一说你的想法,和大家交 流。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多尝试没做过 的有意义的事情,我能多阅读,我还能多帮助 别人……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围绕“__匆__匆___”二字,细腻地刻 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_感__慨____和__惋__惜___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 世界就不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外在表现 焦急 无奈
想一想,算一算。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匆匆》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揣摩运用修辞手法和叠词的好处,感受语言的优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谈本文中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谈话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时间流逝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写得如此感人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由自然现象引出时间一去不复返。
(1)教师出示燕子、杨柳、桃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这些事物中感受时光流逝。
(2)赏析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①引导学生汇报感受:你感受到时光流逝了吗?(燕子春来秋去、杨柳一岁一枯荣、桃花花开花落都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②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这三个分句句式相同,构成排比句;作者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描写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燕子有再来、杨柳有再青、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反衬日子一去不复返,引出下文写日子匆匆过,应好好珍惜的意思。)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
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①读句子,明确句子的类型。(前两个问句是设问句,最后一个问句是疑问句。)
②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连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疑问句引出下文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共28张PPT)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 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比喻句
说明日子显得
是多么的渺小,消逝
得是那么迅速。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
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
有影子。
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 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这一遭啊?
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 费时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不做,什么贡 献也没有。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 文章的源自文库尾有什么特点?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 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前后照应,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 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 深留念。
朗读指导
朗读前面写自然界景物交替更 迭的排比句,要用舒缓的语速和语 调来朗读,把大自然的美丽的景色 朗读出来。后面的问句,朗读时语 调稍高,语气稍急,把作者心中的 疑问朗读出来,引发读者对时间的 思考和警醒。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觉 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 品读相关语句。
奈。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
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
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5个字,会写“空虚、叹息”等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出了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2.板书课题“匆匆”,指导写好“匆”字,书写不要忘了点。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重点指导书写。
空虚叹息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
2.找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
4.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5.提出疑问。“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研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匆匆》(2课时)
8 匆 匆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认读生字,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如“挪”读nuó,不读nà;“蒸”是翘舌音,读zhēnɡ,不读zēnɡ。
对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如:“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写得扁、长,为下半部分留出空间。“藏”的第6笔是竖折,第8笔撇的起笔要在第7笔横的中间,下部“臧”中的“臣”不要写成“”。书写“蒸”时不要忘记“丞”下面的横。“徘、徊”左部都是双人旁,
不要写成单人旁。“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因此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积累运用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
这些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
更加生动真切。引导学生以第3自然段为例进行仿写,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
感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PPT。
2.搜集图片、视频、音频;准备配乐朗读材料。
学生准备:查找朱自清的相关资料,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思考:对照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思考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照应开头
心中已有答案 警示珍惜时光
妙招四:文章首尾照应,意味深长
拓展延伸(一):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妙招一:巧设连串问句,层层推进
带着无奈、懊悔、自责……再读这段话。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 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 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修辞? 好处? 仿写?
排比: (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太阳下山)了,有再(升起来)的时候; (月亮残缺)了,有再(圆)的时候。
这么多事物循环往复,我的时间却一 去不复返。(对比 ——无奈,惋惜)
妙招二:善于观察生活,妙用修辞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 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 初阳蒸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问: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举手回答。
师小结:这段文字在文中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强烈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5.拓展环节。
课件出示问题: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面对如此匆匆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小结:“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婴儿光着身子降临到这世界。而“赤裸裸地回去”则指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痕迹,什么成就也没留下就走了。
知道学生从这句话中,感受作者的自责。
(12)课件出示问题:“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从这句话是个问句考虑,并结合这个问句的答案。感受作者不愿白白走这一遭的心情。
匆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间来去匆匆。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训练学生句子仿写,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结合图片说句子。
出示例句: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说出课件中没有出现的。)
(6)课件出示: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师引导学生感受“溜”字的用法,学生举手回答自己对“溜”字的理解。
师小结:“溜”字一般形容快速地走,一个“溜”字不但将时间拟人化了,而且写出了时间流逝的不易察觉和迅速。这里再次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对时间的珍惜。
(7)课件出示句子: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③课件出示:“头涔涔”、“泪潸潸”。
师问:你知道这两个词大多是用在什么时候吗?
生齐答:流汗、流泪的时候。
师问:那你知道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感情吗?
全体讨论。
师小结:表现了作者因面对光阴流逝却无所作为而产生的羞愧之情。
④课件出示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9)课件出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问:那作者把看不到、听不见的时间比喻成了什么?
师提示:如的意思就是像,所以是比喻句。引导学生去感受如字前后的内容。从而找出本体和喻体。
指生回答:把无形无声的时间比喻成有形的“轻烟”和“薄雾”,被“吹散了”,被“蒸融了”。
第三部分(第5段):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2.学习第一部分。
(1)课件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自然现象?师引导学生从分号考虑。
指生回答:排比。
师问:那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学生纵观全文考虑,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燕子、杨柳、桃花都是用“再”来形容,而时间可以用“再”形容吗?能说时间可以再回来吗?
师引导学生体会“闪过”一次的意思,也是形容速度快。
师小结:“闪过”一词形象地说明了时间流逝快的特点。
师问:那这句话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指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回答对时间的理解。
师小结:这句话说明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他的脚步不会停下,叹息是没有用的——在你叹息的时候,时光正随着叹息在流逝。
(8)指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问: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这个独特的比喻,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使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如同烟 雾飘渺在眼前,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的景象。
(10)课件出示句子: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引导学生理解“游丝样”和“痕迹”的意思。(可以想让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做总结)
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举手回答:比喻。
引导学生比较“像”字前后的内容从而找出本体和喻体。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珍惜时间的 角度去考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小结: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师小结:“痕迹”是指生命的痕迹,成就。这里表现了时间的重要性。“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游丝样微乎其微的痕迹也没留下,为此深深自责。
帮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11)课件出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师问:这句话中的两个“赤裸裸”的含义一样吗?
引导学生去理解“赤裸裸”不仅是身体上的一无所有,也指身体以外的东西。
课件出示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和句子:“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
感悟设问句:第一个设问句,作者是要表达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意思,所以这个设问句把作者的情绪进一步释放。第二个设问句,作者是想表达没剩下什么,所以这两个设问句都有对自己的反思和责问。
学生齐答:不是。
师小结:这一连串的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3.学习第二部分。
(1)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日子的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指生回答出书中的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和“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5)课件出示句子: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师问: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体会红色字体“伶伶俐俐”“跨过”“飞走”,从这三个词中感Leabharlann Baidu作者用的修辞手法。
指生回答:拟人。
师小结:“伶伶俐俐”“跨”“飞”这些词赋予了时间以人的灵性,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时间犹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师小结: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但作者并没有在文章开头就写时间怎样快,而是写燕子去了又回,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再开,作者这样写,意在与下文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对比。
(2)课件出示问题:在第一段中,作者问了几个问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真的在问吗?
②课件出示:“确乎”的意思是的确,“空虚”的意思是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师问:从“确乎”和“空虚”这两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桌讨论。
师小结: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无所作为,所以说“的确很空虚”。
师解释:“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还是说明作者觉得自己无所作为。其中的“八千多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1922年写作本文时,一共是24年,即八千多个日子。“溜”字让人感觉时间在快速地、无声无息地流逝。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来计算时间。
(3)课件出示句子: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引导学生去体会,没有脚的太阳,是怎样挪动呢?从而让学生回答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师小结: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一句则以略带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糊里糊涂地过着日子。
(4)课件出示句子和问题:“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句话作者描写了几个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完成课后习题。
复习词语:空虚、涔涔、潸潸、挪移、旋转、痕迹、赤裸裸。
二、课文学习。
1.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引导学生去体会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生举手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总结、点评和补充,本环节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课堂总结。
本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师小结: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情感。
师小结:本段共出现了三个问句,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这是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慨叹与无奈;这是作者不敢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内心独白;这更是作者真诚的呼唤,呼唤人们珍惜时光,不要在世上白白走这一遭。
4.学习第三部分。
课件出示: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课件出示: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句式?
引导学生从“怎样”和“呢”,来回答用了什么句式。
生举手回答:设问句式。
师解释:设问句的特点是有问有答,答案自在问句中。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在来去中时间匆匆地就流逝了。
同桌交流,体会设问所折射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