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培训讲义范文

培训讲义范文

培训讲义1. 引言本培训讲义将为您提供在职培训过程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讲义,您将了解如何提高职场表现、增强个人能力,并进一步发展您的职业生涯。

本文档将介绍培训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帮助您充分利用培训资源。

2. 培训目标本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参与者提升职业技能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理解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管理时间和处理工作压力;•提高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决策力和创新思维。

3. 培训内容模块一:公司使命和价值观在这一模块中,您将了解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对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使命和愿景的定义;•公司价值观的重要性;•如何运用公司价值观指导行为;•如何做出符合公司使命和价值观的决策。

模块二:沟通和团队合作这一模块将帮助您提高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与同事合作和协调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解决冲突的方法;•建立团队合作的技巧。

模块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模块中,您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难题。

主要内容包括:•问题识别和定义;•分析问题的技巧;•制定解决方案的步骤;•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模块四:时间管理和工作压力处理这一模块将帮助您学会管理时间和处理工作压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主要内容包括:•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的方法;•优先级管理和任务分配;•缓解工作压力的技巧和策略。

模块五: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在这一模块中,您将学习如何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和规划;•提高自我动力和自律性;•思维导图和时间日志的应用;•自我评估和反思的技巧。

模块六:决策力和创新思维最后一个模块将帮助您提高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应对复杂问题和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SPC培训讲义---基础知识

SPC培训讲义---基础知识

SPC培训讲义—基础知识简介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管理工具,旨在通过对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讲义将介绍SPC的基础知识,包括SPC的原理、常用的SPC 工具和应用案例等内容。

1. SPC的原理SPC的核心原理是基于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和排除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特殊原因,同时通过控制图的使用,监控和改进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 正态分布在SPC中,数据的正态分布是一个重要的假设。

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概率分布,其特点是均值和标准差能够完全描述分布的情况。

正态分布的图形呈钟形曲线,均值位于曲线的中央。

在实际应用中,SPC 通常假设数据是近似正态分布的,以方便进行统计分析。

1.2 变异性与稳定性在质量管理中,变异性是指同一过程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相同测量项的数值差异。

通过SPC的应用,可以发现原本被认为是随机变动的过程,实际上可能存在特殊原因造成的异常波动。

稳定性是指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异性较小,并且符合预期的性能要求。

通过SPC 的控制图,可以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稳定状态的出现。

2. 常用的SPC工具SPC工具是SPC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SPC工具。

2.1 控制图控制图是SPC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它用来监控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异情况。

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图表,将过程数据按时间顺序绘制在图表上,同时画出上下限和中心线。

如果过程数据处于控制限之内,说明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如果过程数据超过控制限,说明过程发生了特殊原因的变异,需要进行分析和改进。

2.2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柱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它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中心趋势、波动幅度以及偏态情况。

通过直方图,可以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数据呈现钟形分布,则可以认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

IATF16949-2016标准知识培训讲义

IATF16949-2016标准知识培训讲义
16949第一版 :ISO/TS 16949:1999;
• 2002年3月,发布ISO/TS 16949第二版:ISO/TS 16949:2002 • 2009年6月,发布ISO/TS 16949第三版:ISO/TS 16949:2009 • 2016年10月,修订为IATF16949:2016版标准(原TS为技术规范)
4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泰罗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40--1960)休哈特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0—至今)费根堡姆
IATF16949标准概述
● IATF标准编号方法
IATF16949:2016 标准发布年号 标准顺序号 国际汽车工作组英文缩写
33
TS16949标准特殊要求
——多方论证 ——经营计划 ——质量成本管理 ——员工激励和授权 ——特殊特性和控制计划 ——工装管理 ——实验室要求 ——制造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等
34
TS16949标准特殊要求
第一章重点了解的内容:
——TS16949的体系结构。 ——与TS16949同时发布的文件和五大
IATF16949:2016 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培训课件
1
内容安排
一、概述 二、过程方法 三、IATF16949理解 四、IATF16949实施
3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 应用GB/T19001-2015的特别要求
第一章 概述 IATF 16949:2016的产生及发展 IATF 16949:2016的构成及特点
c)相互作用
40
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 过程方法:将系统中单一过程、过程组合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 过程的概念去识别、应用、控制的方法称为过程方法,运用过程方法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APQP第四版讲义培训

APQP第四版讲义培训
–基 准 确 定 由 施 乐 公 司 首 创 , 其 核 心 是 孙 子 的 “ 知 己 知 彼”“好
中求好”。 –是赶超竞争对手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建立产品或过程设计概
念 的重要输入,也是改进业务和工作概念的重要来源。 –成功的基准确定方法是:
• 识别出适宜的基准 • 了解目前状况与基准之间差距的原因 • 制定缩小差距,以达到和超过基准的计划


产产
10
10.APQP与防错
• 整个APQP的过程是采取防错措施,降低产品/服务 发送到顾客时产生问题的风险,这是APQP的核心。

设计记录

FMEA
防错
控制计划 作业指导书
PPAP
APQP进程 11
APQP实施 1.计划与确定项目输入与输出
目的: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以计划和定义质量计划。 以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APQP的过程就是要 确保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有明确了解.
• 形成《新产品制造可行性报告》
• 确定成本、进度和应考虑的限制条件(进度,特殊要求,相关资源) • 明确所需的来自顾客的帮助(图纸不清楚,提供模具) • 确定文件化的过程和方法(要形成那些文件,要用到那些方法)
4
8.进行APQP的基础 ●小组间联系 应建立同顾客、组织或内部小组之间的联系。
• 顾客的小组 • 内部的小组 • 组织的小组 • 小组内的子组 联系方式可以是举行定期会议,联系的程度根据 需要解决问题的数量
件中的缺陷数(PPM)、缺陷水平、废品降低率。
22
二.APQP实施
1.计划与确定项目输出要素
1.9 初始材料清单
–在产品/过程设想的基础上制定材料的初 始清单和早期的供方的名单。

BIQS8快速反应实施过程培训讲义

BIQS8快速反应实施过程培训讲义
BIQS 8 快速反应
Fast Respons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快速反应实施过程
什么 是快速反应会议
1
1
1
1 S
用于迅速处理质量问题的,建立于系统层面的,强制性 的方法或体系
1.以每天例会的形式;
2.标准化的应对重大的内/外部质量问题的解决;
3.跟踪之前发生但没有彻底关闭的问题,体现进度和状态;
2 分FR层追审踪核看的板定解义析
3 分FR层会审议核的的关定键义步骤
4 分FR层会审议核流的程定义
5 分使层用审的核表的单定工义具
6
分F的R层会审议核达的到定的义目
7 分FR层的审目核视的化定展义示
....12
8 分意层识审统核一的、定持义续改进
1B1 S
.....3...3 .....3...4 .....3...8 ....3....9 ....3....10 ....3 ....3....13 ....3....14
-->34D 验证时间20天/1200件,验证要有周期和数量,周期和数量哪个长 用哪个
-->35D 更新文件(图纸、流程图、CP、PFMEA、作业指导书、点检表 等)、人员培训
-->40D 经验教训①来自改善 ②经验教训不能写常识(常识不是经验教训) ③没有改善就没有经验教训
-->45D 水平展开①岗位对岗位的水平展开②产线对产线的水平展开 ③工厂对工厂的水平展开
7777
FR追踪看板解析
退出标准、状态
1、FR板上使用状态颜色及含义说明必须有--红/黄/绿/NA 2、当问题发生时,默认状态为黄色 3、设定每个退出标准的时间 4、对于每一项跟踪项目都必须在看板上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和状 态颜色。 5、每项退出标准的证据都应在快速反应会议上进行评估 6、在红色状态下,应在行动计划/对策栏进行说明,解释下一步要采 取的行动。 7、问题一旦被定义,就必须逐步跟踪短期措施、根本原因和纠正措 施直至问题关闭 8、解决方案一旦确定后,就必须跟踪后续工作,如PFMEA、CP、作 业指导书更新、经验教训总结等 9、对于解决方案确定后的进度跟踪,按照各个项目完成时间的先后 跟踪 10、只要存在红色状态,问题的整体状态就是红色

培训讲义模板

培训讲义模板

培训讲义模板一、培训目标与背景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介绍培训的目标和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培训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培训。

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数据或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并解释为什么这个培训对受众来说是重要的。

二、培训内容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培训的内容。

我们可以列出培训的主要模块或主题,并为每个模块提供一个简短的介绍。

这有助于受众了解整个培训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三、培训大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培训模块的内容。

我们可以为每个模块提供一个标题,并在下面列出具体的内容点。

这样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每个模块的重点和要点。

模块一:介绍- 介绍培训的目的和背景- 解释培训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提供预期的学习成果模块二:概述- 介绍培训的主要主题和目标- 解释为什么这些主题对受众来说是重要的- 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或数据来支持观点模块三:详细内容- 列出每个主题的具体内容点- 为每个内容点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使用图表、表格或图片来辅助解释四、培训方法与教学资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培训的方法和教学资源。

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源,如幻灯片、练习题等,以帮助受众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培训内容。

五、培训评估与反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培训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我们可以解释如何评估受众的学习成果,例如通过考试、作业或问卷调查等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反馈机制,如定期的讨论会或个人辅导等,以帮助受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总结与展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整个培训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并提供一些建议或建议,以帮助受众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展望未来的培训计划或相关的学习机会,以帮助受众继续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技能。

七、参考资料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培训所使用的参考资料。

ISO-TS16949(过程方法)

ISO-TS16949(过程方法)

2、过程方法
1/4
MP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 COP过程(活动 过程( 过程 ) SP支持过程 SP支持过程
期望需求被 满足的顾客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 过程方法
具有需求的顾客
输入
过程(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意指完成某项任务,需要透过一连串活动的完成,才能达到目的 。 过去习惯上我们会只问结果,不管它是如何达成的,因此我们可能投机取巧, 留下更多的后遗证.而日式的过程管理是着重为了达成任务有哪些事情是必 须要做的,日本人深信只要尽力去完成该做的事,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太差. 而美式的过程管理則强调沟通,亦即將要完成的事情透过充分的沟通,让 下一阶段执行任务的人充分掌握,然后尽全力完成任务,最后所追求的结果也 会呈现,而过程管理强调将整个任务以各阶段必要输出完成,作为下一阶段执 行的输入,一旦能确保各阶段输出与输入以系统化的完整处理,自可确保整个 任务的有效达成。 COP:替顾客增值的过程: 程序/过程是手段,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任何程序之设计要「从顾客 需要着手」,而非企业的需要。
如将「过程导向」应用于品质管理系统 , 它能强化下列各项 的重要性: a) 了解及满足(符合)规定, b) 需要以是否能提高附加价值来思考过程 , c) 取得过程绩效/表现及效果的结果, d) 依据客观量测而进行的过程的持续改善。
程序
顾客要求 KCC/KPC 资 源 法律法规
规定过程实现的 方法途径和步骤
A P D
Output D
E X T E R N A L C U S T O M E R
C C D C PROCESS B U Input B Output B Output F A P S Internal Internal PROCESS F C D Customer Customer T A P O Input F C D M E New process: 从PDCA的P开始转 的 开始转 R Existing process: 从PDCA的C开始转 的 开始转

[军事]过程方法讲座讲义

[军事]过程方法讲座讲义
拿到购物车 的顾客〔O〕
想找到产品的 顾客〔I〕
过程分析-龟形图分析法
过程
Process、 activity
谁主导?、 谁配合?
输出 产品、服 务…等
效率绩效测量 时间、 成本、 …等指标
硬件 软件 环境…等
输入 材料、需求、 顾客及法规 要求等
过程、活动
怎么做 方法、程序
如何支持过程的运行
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所必须的准则和方法后,如何保证这些过程的运行? ISO/TS16949:2002中4.1 d>规定: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关键词: 必要的; 资源〔有能力的人员、资金、厂房、生产设备、测量设备、软件等〕; 信息〔记录、生产报表、库存报表等〕.
输入 具有需求的顾客
输出 需求被满足的顾客
过程链
过程活动链
输入
步骤 1
步骤 2
输出
步骤 3
步骤 N
PDCA循环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关于所有者,建议的问题
—所有者是谁? —如何知道所有者是谁? —所在者是否知道他们是所有者? —是否已经给予他们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 ISO/TS16949:2002是否要求有过程所有者?不是,但要求了职责和权限.为什么确认过程所有者可能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帮助?
所有过程的关健因素
"过程已经定义" 关于过程定义,建议的问题: —过程是在哪里定义的? —过程是如何定义的? —过程是由谁定义的? ISO/TS16949:2002是否要求过程定义?参阅4.1总则

PHA(讲义杜邦培训课程)

PHA(讲义杜邦培训课程)
监控方法
建立PHA监控机制,通过定期巡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 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03 现场实践案例分 析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通过对此事 故进行深入剖析,详细阐述事故 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引导 学员理解事故背后的安全隐患和
管理漏洞。
案例二
某油库泄漏事故。分析事故原因 ,探讨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并介绍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PHA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预测PHA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为 这些领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风险管理支持。
PHA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探讨PHA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融合应用,以提高 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PHA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展望PHA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 研究和应用。
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计划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如技术改进、操作规程修改、 安全培训等。
实施计划
明确预防措施的实施时间、责任人、 所需资源等,确保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
持续改进策略及监控方法
持续改进策略
定期对PHA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安 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1 2
PHA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包括PHA的定义、作用、实施步骤等关键知识点 。
PHA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介绍常用的PHA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故障 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3
PHA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阐述PHA在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方面的应用, 以及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的结合使用。

培训过程控制讲义

培训过程控制讲义
行为改变
评估学员在培训后的行为改变情况, 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对学员进行匿名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对 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
考试和测试
通过考试和测试来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技能运用能力。
观察和反馈
通过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以及收集同事、上级、客户等各 方面的反馈意见,来评估学员的技能运用能力和行为改变情况。
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评估学员对培训主题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有所转 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评估结果的应用与改进
反馈给学员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员,让学员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肯定学员的优点和成绩,激 励学员继续努力。
改进培训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培训 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02
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步骤
确定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为后续的需求分析提供方向。
收集信息
通过调查、访谈、问卷等方式 ,收集与培训相关的各种信息 ,包括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 人员需求等。
分析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 类和深入分析,识别出培训的 重点和难点。
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培训的主 题、课程和具体内容,为后续
的培训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的方法
01
02
03
04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向相关人员发 放并收集信息,以了解他们对
培训的需求和期望。
访谈法
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 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

过程方法培训课程

过程方法培训课程

过程方法培训课程简介过程方法培训课程是指针对企业员工的一种培训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和应用不同的过程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门课程通常涵盖诸如流程分析、问题诊断、改进策略等内容,旨在理解并优化工作中的各种过程。

通过这门培训课程,员工可以获得实用的工具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高绩效和创造更多价值。

课程目标•帮助员工了解过程方法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流程分析和改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识别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文化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过程方法概述•过程方法的定义和分类•过程方法在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过程改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流程分析与诊断•流程定义和识别•流程图绘制与分析•问题诊断与根本原因分析第三部分:过程改进与优化•改进策略和方法•Kaizen(改善)原则•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第四部分:团队协作与应用•团队建设与协作技巧•沟通与反馈技巧•集体问题解决方法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共5个章节,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共计10周。

每次课程为3小时,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以确保学员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通过PPT、讲义等形式介绍课程内容•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流程分析与改进方法•实践操作:设计小组练习和作业,让学员实际操作并应用所学考核方式•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学员是否理解所学内容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实践案例分析,需要学员结合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结语过程方法培训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

通过系统的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过程方法,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希望学员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

IATF培训讲义

IATF培训讲义
• 为了协调国际汽车质量系统规范,世界上主要汽车制造商及协 会于1996年成立的一个专门机构。
• 是ISO/TS16949标准的发起人。
IATF(国际汽车工作组)
12
IATF
—IATF的定义:是一个由汽车制造商及其各自的贸易 协会组成的专门机构,旨在向全球的汽车顾客提供 不断改进的高质量的产品
— IATF的理念:实现单一的全球汽车质量体系标准和 认证过程,即:共同的标准;共同的第三方认证; 相互承认。
直接输入和导致的
由组织到顾客的直
接输出。其数目是
用来示范组织/顾 客接口的多重性。
I
④③
O



I

C1.市场分析/合同评审 C2.设计开发 C3.生产 C4.交付 C5.顾客满意


O
⑧⑨
39
过程方法 3.5 汽车行业的支持过程 Support Processes
➢ S1形成文件信息控制 ➢ S2能力意识 ➢ S3外部供方管理 ➢ S4标识和可追溯性 ➢ S5产品防护 ➢ S6设备/设施管理 ➢ S7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S8监事和测量资源管理 ➢ S9不合格输出
➢ 取代 2002 版
➢ ISO/TS 16949:2009 整合 所有
ISO9001:2008的要求
7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 (JAMA)
8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 的文件的分类
ISO/PAS公共规范
ISO/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
ISO 国际标准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特)各自发展自己对供货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期望及 其审核的相关文件 ▪ 1998年三月发行第三版

产品知识培训工艺流程讲义

产品知识培训工艺流程讲义

产品知识培训工艺流程讲义简介产品知识培训工艺流程讲义旨在帮助员工深入了解公司所生产产品的细节和流程,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讲义覆盖了产品知识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第一部分:产品知识基础1.产品定义:–产品是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研发并生产的物品或服务。

2.产品分类:–根据用途、材质、功能等不同方式对产品进行分类。

3.产品特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包括外观、性能、材质等。

第二部分:工艺流程概述1.原料准备:–根据产品需求准备所需的原材料。

2.设计开发:–设计师根据产品要求设计产品图纸和样品。

3.生产制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生产制造流程,包括加工、装配等环节。

4.质量控制:–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第三部分:工艺流程详解1.原料准备:–原料的选择要符合产品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2.设计开发:–设计稿经过审核后,进入样品开发和生产准备阶段。

3.生产制造:–生产过程包括材料加工、成型、装配和包装等环节。

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等环节。

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体系1.ISO质量管理体系:–公司遵循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质量管理流程:–制定质量管理流程,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控。

3.不良品处理:–出现不良品时,需要及时处理,找出原因并改进生产流程。

结语产品知识培训工艺流程讲义是公司内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了解产品知识和工艺流程,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望员工们认真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AAO及SBR工艺流程培训讲义

AAO及SBR工艺流程培训讲义

AAO及SBR工艺流程培训讲义一、概述AAO工艺(Anodic Aluminum Oxide)是一种通过电解氧化铝而形成的纳米孔隙结构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纳米领域等各种领域。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AAO工艺的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二、工艺流程1.预处理:将铝片或铝箔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以保证后续工艺的效果。

2.电解腐蚀:将铝片或铝箔放入电解槽中,与电解液接触。

通过施加电流,使铝片表面形成孔洞阵列,孔洞的尺寸和密度可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时间来控制。

3.氧化:将已经蚀刻得到的孔洞加入含氧化剂的电解液中。

氧化过程中,铝表面不断形成的氧化铝填充到孔洞中并向上生长,从而形成具有规则孔洞结构的AAO膜。

4.脱膜: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AAO膜与铝基材分离。

5.清洗与干燥:对脱膜后的AAO膜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物和水分。

三、应用领域AAO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光学领域:AAO膜因其具有高透明度和高抗反射特性,常用于光学镜片、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2.电子领域:AAO膜具有良好的电氧化性能和绝缘性能,常应用于表面电极、集成电路、纳米线等电子器件的制备。

3.生物医学领域:AAO膜的孔洞结构可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纳米载药系统等,并在生物检测、分离、药物释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纳米领域:AAO膜的孔洞尺寸在纳米级别,可用于纳米装置的制备,如纳米模板、纳米阵列等。

四、注意事项1.蚀刻条件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电流密度和时间,以免孔洞尺寸和密度不符合要求。

2.电解液的成分应该选择合适,以获得所需的AAO膜特性。

3.氧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控制,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膜的形成不均匀。

4.脱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避免对AAO膜造成损坏。

五、总结AAO工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掌握AAO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进行工艺制备,并为各种应用提供支持。

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讲义

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讲义
4类(不符合要求,不受控)
存在过大的普通原因及特殊原因的变差。 需要进行100%检测以保障客户利益。 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使过程稳定,并减小变差。
40
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判断一个过程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能力指数-Cpk 性能指数-Ppk
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受控: 控制图
41
控制图
42
控制图
什么是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
25
过程变差
生产/装配
设备及工装夹具的差异 随时间而产生的摩损,漂移等 操作工之间的差异(如手工操作的过程) 设置的差异 环境的差异
26
测量系统的变差
量具精确度(偏差)
量具精确度是指测量观察平均值与真实值(基准值) 的差异。 真实值由更精确的测量设备所确定
27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重复性 量具重复性是由一个操作者采用一种测量
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 测量值变差。
28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再现性 量具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
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 平均值的变差。
29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稳定性 量具稳定性是同一测量系统在不同时间测
量同一零件时,至少两组测量值的总变差。
30
测量系统变差
9.99 10.04 9.22 9.76 10.06 10.12 9.99 9.77 9.53 9.97
9.85 9.98 10.01 10.15 10.42 10.14 9.89 9.58 9.95 9.91
9.94 9.81 9.85 10.11 10.24 10.17 9.83 10.33 10.39 9.64
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资源要求,特别注意 要求的技能和能力准则,
安全培训等
输入 ①
填写详细的实际输入,这 可能是一份文件、材料、
工具、计划等
过程 ①
填写COP或过程名称
输出 ②
填写详细的实际输出,这 可能是产品、文件,而且 应该和实际有效性的测量
相联系
如何做?(实现) ⑤ (方法/程序/技术)
填写相关的过程控制,支 持过程,程序,方法等的
O
实现、设计和开发)

I
5.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

6.产品生产(供应商)


⑧⑨
O
7.交付
8.支付(财务追踪)
9.担保/服务
10.销售/顾客反馈
28
IATF规定的 所谓的“单一/统一的过程方法”
• 指:即组织应首先识别那些与顾客直接连接的为数不多的 过程,如:①、市场分析/顾客要求、②、销售/顾客反馈 等。这些过程的输入是顾客要求,输出是顾客满意。每一 个顾客导向过程中都可能有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支持过程, 相关的顾客导向过程间通过管理过程与顾客保持联系和沟 通。如此构成的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形如“章鱼” (即:章鱼图),有许多触手一样的过程模式,每一对触 手就是“顾客导向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一个组织通常是 通过这些触手与顾客进行紧密联系的。
详细说明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 么?(测量/评估) ⑥
填写过程有效性的测量, 比如矩阵和指标
34
6 乌龟图——过程设计开发示例
使用什么方式? ③
CAD
CAM
检验试验设备 试制设备
试制材料 供应商清单
试制场地 ………
谁进行? ④ 技术人员 工程人员 营销人员 财务人员 质量人员 管理人员 技能资质培训 ……
量;
13
制定过程目标
• 目标制订要求:
– 满足原则,即: – 具体的、 – 可测量的、 – 可达到的、 – 符合真实现状的、 – 具有时间性的。
14
制定关键过程目标
• 制造过程的目标:
– 生产计划完成率100% – 工序合格率98%; – 装配一次合格率大于92%; – 所有的特殊特性Cpk大于1.33; – 批量不合格为;
过程(Process)
输出
输入
组织
19
2 过程方法 之
过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0管理职责

客 要
4.0质 量

6.0资源管理
管 理 8.0 测量、分
体系
析和改进


输入
7.0产品实现

产品
输出
COP在哪里? 20
2 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4/4
管理过程
输入
计划和 项目确定
1
产品设计 和开发
2
过程设计 和开发
3
产品和 过程确认
4
反馈/评审 纠正措施
5
输出
27
4 IATF规定的组织绩效分析的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顾客导向过程形成的组织“章鱼图”模

1.市场分析/顾客要求
2.投标(成本分析、核算)
I
3.订单/要求(合同评审)
④③


4.产品和过程设计(产品
7
关键过程举例
• 产品和过程设计 • 顾客要求评审 • 制造 • 交付 • 安装 • 收付款 • 服务
8
支持性过程举例
• 制造过程的支持性过程:
– 文件控制 – 记录控制 – 培训 –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 采购 – 检验和试验 – 库房管理 – 设备管理 – 工装管理 – 监控和测量装置管理 – 不合格品控制
询价
C2
COP
C3
订单 协议
C5 C4
生产确 认
PPAP
过程设 计开发
提出报 价
报价接受 顾客协议
订单/协 议接受
样品和/ 或图纸
样件交
顾客量产 订单
试产件交 付确认
试产件 需求
付确认
MOP/SOP
30
在过程方法体系中,促使纠正和预防措施 以及持续改进的六个问题
指: • • • • • •
1)将要交付的是什么(输出)? 2)由谁进行(能力、培训、知识、技能)? 3)如何做(指导书、程序、方法、技术)? 4)要求是什么(输入)? 5)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测量、评估)? 6)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设备、材料、装置)?
29
IATF规定的组织绩效分析的过程方 法
1. 顾―客导向顾过程客的识导别 向过程形成的组织“章鱼图”模式
顾客满意
市场调查 分析研究
市场/产品信 息确定
申请投标 顾客咨询
顾客抱怨/ 绩效表现
交付产品 服务接受
送货通知 服务请求
成品储存
交付服 务/支付
顾客反 馈
C8
C7
C6
量产 MP
市场调

竞标
C1
9
管理过程举例
• 经营计划管理 • 方针和目标管理 • 管理评审 • 持续改进 • 纠正和预防措施
10
确定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 准则和方法
• 当识别和分析所需的过程后,应确定有效运行和控制过程所需的准则 和方法;
• 准则和方法可以是流程图、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指导书等; • 如所需的过程在ISO/TS16949:2002中有要求时,所制定的准则和方
TS16949:2009内审员培训教材 第二部分
过程方法的理解及应用 ISO/TS 16949:2002
1
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TS16949:2009之4.1 总要求
组织必须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 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必须: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 应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 准则和方法;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 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4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须特别 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1)理解并满足要求;

2)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3)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4)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5
具体理解: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 识别过程:

市场调研、

产品和过程设计、

顾客要求识别和评审、

制造、
产品设计 和开发
2
过程设计 和开发
3
产品和 过程确认
4
反馈/评审 纠正措施 输出
5
符合顾客 图纸产品
23
3.2 SP过程( Support Process ):1/2过程方法
为支持过程,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分为若干个层次。如人
员培训、设备维护、品质保证等)
输出
1
(O)
是增
顾客导向 过程(COP)
31
所有过程的关键因素(包括每一个顾客导向过程、 支持过程和管理过程)必须包括:

1)过程所有者的存在。

2)适当时,过程已经文件化。

3)已建立的过程之间的联系。

4)保持记录。

5)过程已经定义。

6)过程已经检测,分析并改进。
32
5 产品实现过程
7.产品实现
过程方法
7.1 策划
7.2 与顾客 有关的过程
设备、软件等); –信息(记录、生产报表、库存报表等)。
12
如何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
• 标准的要求:
–4.1 e)必须监控、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5.1.1 过程效率 –最高管理者必须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
以保证其有效性和效率。
• 必须测量过程以明确其有效性; • 应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测量方法进行测
输入 (I)
输出 (O)
输入 (I)
支持 过程
输入 (I)
支持 过程
支持 过程
支持 过程
支持 过程
支持 支持 过程 过程
输出 (O)
供方
输入 (I)
组织
支持 支持 过程 过程
输出 (O)
输出 (O)
26
3ess):2/2
阶段 评审
阶段 评审
阶段 评审
阶段 评审
• 交付过程的目标:
– 100%准时交货; – 错送次数为0; – 交付过程不合格件数为0
15
制定支持性过程目标
• 设备管理过程的目标:
– 设备完好率大于98%; – 设备保养计划完成率大于95%; – 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小于60小时/月; – 平均设备修理时间小于50分钟/次;
• 采购过程的目标:
17
2、过程方法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具有需求的顾客
输入
管理过程 过程(活动)
支持过程
期望需求被 满足的顾客
输出
顾客满意
步步步步步步 输骤骤骤骤骤骤输

1
2
3
4
5
N

18
2、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2/4 过程方法
• 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展开图进行。
11
如何支持过程的运行
• 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所必须的准则和方 法后,如何保证这些过程的运行?
• ISO/TS16949:2009中4.1 d)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