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
宝莱坞和好莱坞区别
![宝莱坞和好莱坞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38020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5.png)
宝莱坞和好莱坞区别
宝莱坞和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上有多个方面的差异:
1. 题材和风格:宝莱坞电影通常注重家庭、爱情和传统文化,题材相对较为单一,强调情感和道德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则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各种题材和类型,从科幻、动作到剧情片等都有涉及,更加注重创新和突破。
2. 制作成本: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成本通常比宝莱坞电影高出很多,因为好莱坞电影在技术、设备和特效方面更加先进和专业化。
相比之下,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也因此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和演员。
3. 国际化程度: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其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因为其市场营销和宣传策略。
相比之下,宝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4. 观众群体:宝莱坞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是印度裔人群,而好莱坞电影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
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两者的观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交融。
5. 演员和导演:宝莱坞电影的演员和导演多来自印度,且许多优秀的演员和导演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好莱坞电影的演员和导演则来自全球各地,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总的来说,宝莱坞和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上各有其特色和优势,两者都是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电影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印度电影的特点及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08f988c84254b35eefd34da.png)
2017.No27摘 要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裁,直接而形象地再现了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社会状况。
自电影产业化之后,便出现了类型化,并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模式保留和发展下去。
随着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电影类型也开始出现分化和重构。
印度电影在吸收一般影片制作方法和元素的同时,还创造性的引入了歌舞元素,使其在电影界异军突起,具有独特的风格类型。
本文对印度电影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认识印度电影。
关键词 印度电影 特点 文化内涵0 引言1913年,印度首部国产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正式上映,这也是印度国产电影的开端,世界电影业由此多了一个新的成员,至今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印度电影经历了十分曲折和起伏,例如殖民地统治、民族独立斗争、政局动乱、恢复国家治理秩序、发展经济等,这些都在印度电影历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总体来说,印度电影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上世纪十至二十年代,是印度电影的探索期和成长期;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二战时期的“制片厂时期”,五十年代印度电影步入黄金发展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迎来了新电影运动;八十年代被黑社会掌控的混乱期,以及九十年代的贻害期。
这期间的电影制作暴露出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例如题材重复、模式老旧、制作手法简单粗糙,将印度电影带入到了最萎靡的发展阶段。
进入到新世纪后,印度电影开始重新振兴。
2015年,《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The Beginning)夺得了印度电影票房桂冠,这也使一向是由宝莱坞组成的印度电影市场得到了改观。
近年来,印度电影逐渐引入到中国国内,并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例如《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等,在国内电影上座率令人侧目。
需要强调的是,印度电影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引入了许多崭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和特色。
1 印度电影主要特点1.1 融合了许多歌舞元素从全球电影发展过程来看,歌舞片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是最具浪漫型、最富有艺术气息的影视作品。
印度电影的拍摄技巧与方法
![印度电影的拍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b929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c.png)
印度电影的拍摄技巧与方法
印度电影的拍摄技巧与方法有以下几点:
1.色彩饱和度高:印度电影通常使用鲜艳的色彩来营造热情、活泼、奔放的气氛,因此拍摄时对色彩的把握非常重要。
2.多角度拍摄:印度电影通常采用多角度拍摄的方式,让观众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角色的情感和状态。
3.音乐与舞蹈:印度电影中的音乐和舞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摄影师需要根据音乐和舞蹈的节奏来调整拍摄的角度和镜头。
4.精心设计的服装和化妆:印度电影中的服装和化妆非常精美,所以摄影师需要注重细节,并着重拍摄演员的形象。
5.高速拍摄:印度电影中的动作戏通常采用高速拍摄的方式,使得动作更为精细、惊险,也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6.使用特殊效果:印度电影也常常使用特殊效果来渲染情节,比如采用摄影技术加强视觉效果、利用CG技术制作特效等。
总之,印度电影的拍摄技巧与方法非常多样化,要想拍摄一部好的印度电影,摄
影师需要有全面的技术素养和创意思维。
宝莱坞发展历程
![宝莱坞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b750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6.png)
宝莱坞发展历程宝莱坞是指印度孟买电影产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
宝莱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印度独立后的经济繁荣,宝莱坞逐渐崛起并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力量。
宝莱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3年的《罗拉奇特(Raja Harishchandra)》,这是一部由达达•萨海布•法尔克(Dadasaheb Phalke)执导的无声电影,它标志着印度电影业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电影成为了印度人的主要娱乐方式,并且制片业开始崛起。
20世纪50年代,宝莱坞开始进入其黄金时代。
这段时期见证了许多经典电影的制作,其中包括《拾芥人》(Do Bigha Zamin)和《地平线》(Mother India)。
这些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宝莱坞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
70年代和80年代是宝莱坞电影业的又一次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位著名的导演和演员,比如尤希•查詹、阿米尔•汗和沙鲁克•汗。
这些人在宝莱坞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印度国内大获成功,也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21世纪以来,宝莱坞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宝莱坞电影也越来越受到国际观众的关注。
《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合伙人》和《摔跤吧!爸爸》等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印度电影业获得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宝莱坞还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国际电影市场的发展。
印度导演和演员与好莱坞和其他国际电影人进行了合作,制作了一部又一部跨文化合拍电影。
这些合作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也加深了不同国家电影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总的来说,宝莱坞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印度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它不仅在经济上为印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世界电影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视角。
随着时代的变迁,宝莱坞将继续发展壮大,并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印度电影简介
![印度电影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163dd133d4b14e852468a7.png)
提到印度电影,我们总是很容易想到那无数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它最动人之处就是娱乐了本民族的观众,给印度民族带来了最为纯粹的视听愉悦感。
现在印度年产量超过900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
以孟买为中心的宝莱坞电影,为南亚(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非洲,南美,东欧以及俄国,甚至在欧美的具有亚洲或者非洲血统的观众提供了不同于世界电影之都———好莱坞电影的另类选择。
而且印度电影人开拓的属于自身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电影麦田已经是经历过春绿秋黄,几度花开叶落果熟了。
印度电影在继承和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在100多年的历史观望和经历当中寻求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总的来说,印度电影基本上划分为5个主要的电影工业区域,分别是以孟买(主要是印第语和马拉雅拉姆语),马德拉斯(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马拉雅拉姆语),海得拉巴(主要是泰卢固语),加尔各答(孟加拉语,阿萨姆语,奥里雅语)和班加罗尔(埃纳德语)为制片基地,据印度审查委员会1993年的记录,印度电影由51种语言拍摄,主要是8种语言,如此繁复的语种再结合地方风情和传统的电影种类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一、印度电影市场有多大?1、电影产量:根据全球电影院调查的统计研究所(UIS)教科文组织研究所进行出来的数据,2008年印度电影年产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国、第三名日本的两倍多,第四名中国的三倍多。
而且印度每年还在刷新这个数字。
2、电影票房:印度电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
以2008年为例,美国89.2亿美元,日本18.79亿美元,印度仅次于日本,为18.60亿美元。
3、观影人次与票价:印度有很多电影院,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的观众。
电影院通常被分为A、B和C三类。
A代表城市,B代表市镇而C代表乡村。
电影院收费非常便宜,A类电影院通常不超过40卢比(约1美元),C类电影院一般不超过10卢比(约25美分)。
二、印度电影在哪里出产?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基地,很多时候代指印度电影。
宝莱坞名词解释
![宝莱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6942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2.png)
宝莱坞名词解释
宝莱坞是指印度孟买电影产业的一部分,是印度电影制造业的中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业中心之一。
它是以专业化制作大规模、多样化的印地语电影为主,而印地语是印度最主要的语言之一。
宝莱坞的电影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歌舞插曲和精美的服装场景而闻名,经常融入印度文化的元素,如宗教、传统价值观等。
宝莱坞的影片也经常被称为“宝莱坞电影”或“印地电影”。
在宝莱坞,电影业被广泛视为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能够吸引各个社会阶层的观众。
宝莱坞电影以其多样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使其在印度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都有重要地位。
它的脚本和故事情节涵盖了各种题材,包括浪漫爱情、动作冒险、家庭剧、社会问题等。
宝莱坞的片酬高涨,明星们会以高片酬赚得丰厚的收入。
宝莱坞还有一种流行的电影风格,被称为“大片”,这是指具有大规模制作、高预算、大明星出演、宏大场景和壮观特效的电影。
这些大片往往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和制作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并提供视觉享受。
尽管宝莱坞电影主要是印地语的,但也有其他语言的电影制作公司和作品,如泰米尔电影、泰卢固电影等。
这些语言电影产业也因其独特的元素而备受瞩目,并与宝莱坞一起为印度电影产业的多样性贡献了重要影响力。
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电影的新亮点
![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电影的新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aca8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8.png)
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电影的新亮点近年来,印度电影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叙事风格赢得了全球观众的热爱与赞誉。
在这个庞大的电影市场中,由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执导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该电影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内涵以及优美的音乐,带给观众无限的欢笑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新亮点以及在印度电影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该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引起观众的注意。
影片由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主人公拉努在大学时代的经历,将故事带回过去,同时也与现实情节相衔接。
这种穿越时间的叙事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成长与转变,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其次,本片特别强调对教育体制的批判和对自由思考的推崇。
通过展现主人公们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质疑和挑战,电影呈现了一种反传统的教育观念。
观众可以在电影中看到,主人公们超越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创造力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
这种对教育体制的批判和对自由思考的呼吁,引起了印度观众的深思和共鸣。
此外,《三傻大闹宝莱坞》还通过对友情、家庭和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真爱的追求。
主人公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相互鼓励和支持,真挚的友谊感动了观众的心灵。
同时,电影中温馨感人的家庭情节以及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也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体会到了爱与温情的力量。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自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其精彩的音乐和舞蹈片段,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享受。
尤其是电影中的主题曲“艾什瓦里亚·雷”(All Izz Well),由其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成为了电影的代表性曲目,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此外,这部电影对印度电影产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傻大闹宝莱坞》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向全球展示了印度电影的无限潜力。
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的印度电影元素,更加注重剧本和人物的塑造。
浅谈《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印度电影的剪辑文化
![浅谈《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印度电影的剪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3091326cfc789eb172dc813.png)
浅谈《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印度电影的剪辑文化摘要:印度电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电影中的剪辑文化也是在世界中独具一格的,它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以及印度歌舞的穿插都表现了其不同的影视风格。
在这部《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导演运用了多种剪辑手法的融合,将影片的超现实感表现的十分突出,同时还有对于人物性格的凸显,既体现了每个人物特点又体现了时空交错的魔幻感。
关键词:剪辑文化,蒙太奇,叙述模式1引言《宝莱坞机器人之恋》是一部集歌舞、科幻、动作、爱情于一身的印度电影。
影片讲述一位天才科学家设计的智能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感情,爱上了一名美丽的女郎。
在影片中导演多处穿插歌舞表演,同时运用了交叉式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等剪辑手法,转场效果多种多样,在色彩的拼接上也独具特色,最后构成了一部独具印度电影风格的浪漫影片。
2印度影片剪辑文化的共性首先印度电影的剪辑在节奏上是十分缓慢的。
它的电影片长基本上都达到了两小时以上,而且基本上每部电影都有雷打不动的歌舞串场。
这样的歌舞串场特征鲜明而保守,在世界范围内印度电影这种剪辑文化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2.1《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的剪辑节奏剪辑节奏是运用剪辑手段对影视作品结构和镜头长短的处理而形成的一种韵律。
它可以对电影作品中的总节奏进行把握,剪辑节奏是电影作品节奏的关键。
影片将甜蜜的爱情故事、凶残的打斗场面还有欢腾的歌舞,甚至是相互矛盾和排斥的电影段落剪辑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电影剪辑模式。
这也是印度电影独具一格的剪辑文化。
在影片的打斗场面中,导演多处运用了交叉式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节奏明快。
同时表现逃亡的瓦西和女友萨娜,追杀他们的智能机器人七弟,这种快节奏的剪辑方式,有助于吸引受众对于电影现实场面感的兴趣。
2.2《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的剪辑叙述模式影片是按时间顺序剪辑而成的,连续而紧凑的叙事来展开电影的故事情节,通过天才科学家瓦西发明出智能机器人七弟,并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表现瓦西在不断完善智能机器人的过程,同时也教育智能机器人七弟体会人类的情感高兴、愤怒、爱等等。
印度的电影产业和宝莱坞
![印度的电影产业和宝莱坞](https://img.taocdn.com/s3/m/5723f5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6.png)
印度的电影产业和宝莱坞电影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传达文化和价值观的媒介。
在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中,印度的电影产业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尤其是印度著名的宝莱坞,更是享誉世界。
本文将着重探讨印度的电影产业和宝莱坞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一、印度电影产业的起源与发展印度电影产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印度制片人Dhundiraj Govind Phalke(也被称为“印度电影之父”)导演了第一部印度无声电影《无声的诞生》。
自那以后,印度的电影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印度电影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同时,印度电影被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
印度电影中融入了富有激情和情绪的舞蹈、歌曲以及戏剧性的情节,这些元素成为宝莱坞电影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二、宝莱坞的崛起与魅力宝莱坞是印度电影产业的代名词,其位于印度的孟买市。
宝莱坞是印度影视业最大的电影制片中心,以其大量的出品和高赞誉度赢得了国际上的知名度。
从表演技巧到电影制作,宝莱坞都与众不同。
首先,宝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著称。
在宝莱坞电影中,音乐和舞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几乎每一部宝莱坞电影都会包含多首经典的歌曲和精心编舞的舞蹈场景。
这些音乐和舞蹈不仅增添了娱乐性,更能够让观众在影片中流连忘返。
其次,宝莱坞电影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描绘深入人心。
家庭观念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宝莱坞电影正是通过展现家庭纠葛和亲情故事来触动观众的情感。
宝莱坞电影通常以多代家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为主题,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此外,宝莱坞电影中不乏讲述社会问题和历史故事的作品。
宝莱坞电影既有轻松喜剧的娱乐片,也有探讨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电影。
例如《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就通过一个自闭症患者的故事,触及了宗教和种族问题,引发了积极的社会讨论。
三、宝莱坞的国际影响力宝莱坞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印度本土,也遍及全球。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ba80cea524de518964b7d7f.png)
大 众 文 艺155摘要:印度是世界上电影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宝莱坞”电影以其产量多和特色鲜明闻名于世。
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和现实主义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并揭示了其给我国电影业发展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印度电影;民族特色;现实主义传统本论文属于咸阳师范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XSYK319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引进我国以来,印度电影以其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真实感人的情节让我国观众耳目一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印度影片更是征服了全球观众。
印度电影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民族特色鲜明提起印度电影,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贯穿影片始终的富有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
印度自从有了有声片以来就听见了歌声: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阿尔德希尔•伊拉尼的《世界之光》里有7首歌;另一部早期印地语影片则贯穿了40首歌曲;更有甚者,一部泰米尔语影片里面的歌曲竟然达到整整60首。
据统计,目前印度故事片每年的产量达到700部左右。
在这700部左右的影片当中,大约500部属于歌舞电影,充满丰富的歌舞元素(多于3个舞蹈场面,且每场歌舞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
印度电影充满歌舞元素的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
印度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非常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宗教领域,印度的歌舞在神庙与殿堂里传承了数千年之久。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
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认为,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湿婆神就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
歌舞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受到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当它们在二十世纪与电影这一新奇的艺术形式“联姻”时,在印度电影人的努力下,理所当然地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印度电影。
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很多印度电影都在3小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在影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于调节气氛。
宝莱坞发展历程
![宝莱坞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000c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宝莱坞发展历程
宝莱坞是印度电影工业的代表,起源于20世纪早期。
以下是
宝莱坞发展的历程:
20世纪20年代,印度电影开始兴起,并在孟买建立了第一家
电影制片厂Bombay Talkies。
这个时期的电影以无声电影为主,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度电影开始引入音乐和对白。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宝莱坞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
这
个时期的电影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浪漫喜剧、动作片和社会剧等。
片中的歌舞成为印度电影标志性的元素,并被广大观众喜爱。
70年代至80年代是宝莱坞电影的商业化时期。
大型电影制片
厂开始崛起,电影的制作成本也大幅增加。
这个时期的电影强调娱乐性和商业性,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明星和导演。
90年代至今,宝莱坞电影逐渐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宝莱坞电
影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印度电影也开始吸引国际观众。
同时,电影内容也趋向多样化,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题材。
近年来,宝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印度电影节在国际上举办,宝莱坞明星也受到国际媒体和观众的重视。
不仅如此,宝莱坞电影也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提高,以满足现代观众对高质量电影的需求。
总的来说,宝莱坞电影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全球电影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电影制作比较:Hollywood与Bollywood
![电影制作比较:Hollywood与Bollywood](https://img.taocdn.com/s3/m/98447e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b.png)
电影制作比较:Hollywood与Bollywood电影作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相信大家都听过“好莱坞”和“宝莱坞”这两个词汇。
前者是指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而后者则是印度宝莱坞电影产业。
虽然它们都属于电影制作方面,但是在多个方面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1.好莱坞VS宝莱坞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好莱坞和宝莱坞的规模。
就根据票房来比较的话,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据的份额是非常高的,近年来每年的票房总额都能够达到几十亿美元。
而宝莱坞电影虽然在印度国内市场上表现出色,但是在全球其他地方市场的竞争力相对偏弱。
观众喜好方面,好莱坞电影以大众化Type的角度拍摄,题材、风格相对规范化。
而宝莱坞则是由一些小众影迷所喜爱,更注重将印度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融入电影中,并追求色彩感和音乐感。
好莱坞电影题材涵盖面非常广,它们以人物为主线,通过聚焦人物内心和情感的刻画,扩展出了丰富的题材谱系。
比如:动作电影、科幻电影、喜剧片等。
而宝莱坞则比较偏向浪漫爱情片,其特点是画面豪华,曲调优美和着重表现感情的细节。
这主要是因为宝莱坞电影观众是以年轻女性和家庭主妇为主;而好莱坞则擅长让男性观众体验到荷尔蒙的冲动。
2.制作流程除了题材差异外,两者电影制作流程也有所不同。
先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制作公司拥有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链条。
从电影项目的筹备、草拟、拍摄、制作到发行宣传,这一系列的流程包括电影制片、剧本编写、艺术设计、摄影录制等。
制作流程会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专人负责,并按照场景、演员计划以及音乐配乐等一步步推进。
而宝莱坞电影的制作则非常传统。
比如拍摄期间会很长,可能要历经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暂停拍摄,以至于在项目完成之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
加之没有像好莱坞一般完美的制作系统和标准流程,所以制作周期较长。
3.投资和收益好莱坞电影的成本很高,因为他们会花很多钱请国内外巨星进组拍摄,再加上绚丽的场景效果,所以每部电影成本都很高。
《2024年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范文
![《2024年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2366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6.png)
《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篇一一、引言宝莱坞,作为印度电影产业的代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元化的故事情节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在全球电影界享有盛誉。
近年来,宝莱坞电影在内容、形式和价值观念上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以2010年以来的宝莱坞电影为样本,对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进行探讨。
二、宝莱坞电影的文化特点1. 多元的文化背景:宝莱坞电影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宗教、家庭、爱情、友情、社会问题等,这些元素使得宝莱坞电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独特的艺术风格:宝莱坞电影在音乐、舞蹈、画面、服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印度文化的魅力。
3. 关注社会问题:宝莱坞电影往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环境污染等,通过电影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1. 文化传承与弘扬:宝莱坞电影通过影像化的方式,将印度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传递给观众,起到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作用。
2. 价值观的引导:宝莱坞电影往往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主导,如家庭观念、友情观念、爱情观念等,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创新与发展:宝莱坞电影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元素,使得宝莱坞电影更具国际影响力。
四、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的启示1. 关注现实问题:近年来,宝莱坞电影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女性权益等,这使得宝莱坞电影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2. 多元的文化表达:宝莱坞电影通过多元化的文化表达方式,将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得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印度的文化魅力。
3. 价值观的国际化传播:宝莱坞电影在传播印度文化的同时,也将其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提供了交流与理解的平台。
五、结论通过对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宝莱坞电影在文化传承、价值观引导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024年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范文
![《2024年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b7bd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a.png)
《宝莱坞电影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以2010年以来样本为例》篇一一、引言宝莱坞,作为印度电影工业的代表,其影响力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电影文化现象。
本文将通过审视2010年以来宝莱坞电影的样本来探讨其文化价值的再审视与启示。
我们旨在从电影的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分析宝莱坞电影文化如何体现其独特的价值,并探讨其对其他文化的启示。
二、宝莱坞电影的多元文化表现宝莱坞电影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故事内容、多元化的角色塑造和出色的音乐舞蹈。
电影内容往往涵盖家庭、爱情、友情、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印度多元文化的丰富性。
在过去的十年里,宝莱坞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三、电影的文化价值体现(一)社会问题的反思宝莱坞电影常常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社会问题,如贫困、性别平等、家庭关系等。
这些电影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引发观众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家庭暴力、性别歧视等主题,都反映了宝莱坞对印度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二)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宝莱坞电影中的音乐舞蹈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音乐舞蹈不仅为电影增添了观赏性,还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音乐舞蹈的多样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使宝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女性角色的塑造与地位提升近年来,宝莱坞电影在女性角色塑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越来越独立、自信,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角色塑造不仅体现了印度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和尊重,也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和追求。
四、宝莱坞电影的启示(一)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宝莱坞电影以现实主义手法关注社会问题,为其他电影制作提供了启示。
在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应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引发观众思考,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二)发挥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宝莱坞电影中的音乐舞蹈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f563f24cfc789eb172dc860.png)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摘要:印度作为电影大国,在市场、特色、产量和制作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本文分析宝莱坞电影的特色和集群化产业模式。
关键词:宝莱坞产业集群引言: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口大国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地理、文化、经济等发面与我国有许多的相似性。
彼此可以借鉴吸取好的方面以更好地发展。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全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电影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耗资30亿美元。
印度电影基本上可以划分5个主要的电影工业区域,分别是孟买、马德拉斯、海德拉巴、加尔各答和班加罗尔为制片基地。
其中孟买的宝莱坞是规模最大的制片基地。
宝莱坞电影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印度电影工业和印度电影。
一、宝莱坞概况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基地,也是印度电影工业或印度电影的代名词。
它的英文名字(Bollywood)是取孟买(Bombay)的首字母“B”和好莱坞(Hollywood)“h”之后的字母组合成的名字,意为东方的好莱坞,包含了印度电影人誓与好莱坞比肩的梦想。
印度电影近年的产量约为每年一千部,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占其中的六成左右。
宝莱坞生产的主要是使用人口数量第一的印地语的电影,大家熟知的有《三个傻瓜》、《我的名字叫可汗》、《阿育王》、《宝莱坞生死恋》等等,而我们的父辈更熟悉的是《大篷车》和《流浪者》。
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业, 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 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2004年, 以影视行业为龙头的娱乐传媒产业的产值约为70亿美元,到2009年达到了130亿美元。
其中宝莱坞的产值则占一半以上。
二、宝莱坞电影特色(一)印式歌舞片宝莱坞的电影几乎都是歌舞片,很少见某个电影是没有歌舞场面,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歌舞场面必不可少。
对宝莱坞电影工业特征的探析
![对宝莱坞电影工业特征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583387f242336c1fb95e61.png)
作者: 袁娜娜[1]
作者机构: [1]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72
出版物刊名: 今传媒
页码: 68-69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8期
主题词: Bollywood;电影工业;沙鲁克·汗;印度电影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位于孟买的印地语电影工业逐渐打响了“宝莱坞”的称号,在国际市场不断与好莱坞分庭抗争。
通过对有“宝莱坞之王”之称的演员沙鲁克·汗的演艺经历的研究,探析出塑造这位超级巨星的宝莱坞电影工业具有以下特征:家族影业林立的强连接的社会网络、以消费影星为导向的娱乐特质、依托电影发展起来的商业帝国、致力于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比较好莱坞、宝莱坞及诺莱坞产生背景及特点的差异
![比较好莱坞、宝莱坞及诺莱坞产生背景及特点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cdb8902de80d4d8d15a4f8e.png)
不同背景好莱坞:1客观原因:a自然外景(天气好,日照时间长。
虽然电灯已经发明了,但还不够亮,最好的光源是阳光。
除此之外,加州视野宽广,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风景,对电影拍摄有利)b发达的交通条件2 主观原因:来自发明大师爱迪生所创办的电影托拉斯公司的强大压力,不甘从命的制片人,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以摆脱爱迪生的垄断。
加州拥有好的自然外景和发达的交通条件,且距离新泽西州非常遥远,爱迪生很难控制这里。
于是成千上万的造梦者来到这里。
诺来坞:1必要性; 非洲人渴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渴望展现这个世界上属于他们自己的又一种文化价值观。
2 可能性:a真是反应非洲生活的诺莱芜电影,能引起多数非洲人的共鸣,因而拥有广大的市场。
B诺莱芜电影制作成本低,简单的拍摄与传播方式为其的普及提供了可能。
自生自养宝莱坞;1 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业也随之发展。
4印度政府对电影的支持2 西方电影和电视在印度的普及,印度电影提高制作水平的压力也逐渐增加,渴望打破好莱坞电影在印度的垄断。
3 本身已拥有印度这个当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同时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宝莱坞电影独具魅力,在世界各地也有广大的市场。
不用特点:宝莱坞:1震撼人心的情节,丰富多彩的舞蹈2影片类型单调、故事内容重复、表演夸张3悲欢离合+轻歌曼舞+奢华氛围好莱坞;1科幻特技+战争暴力+浪漫梦幻电影2资本雄厚,有实力拍摄制作精良的各类影片。
3制作电影拥有固定的模式4营销方式成功,抢占全球市场5美国式的英雄主义让人生厌6暴力和性充斥屏幕教坏小孩诺莱芜:1电影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以及产量高拍摄方式:很多时候用家用摄影机拍摄传播方式:录制在录像带、VCD或DVD上,送到露天市场销售的2极具非洲色彩的题材。
好莱坞的本土化:印度宝莱坞电影
![好莱坞的本土化:印度宝莱坞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98ed0e1aaeaad1f347933f37.png)
作者: 崔菱逸
作者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112-11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4期
主题词: 印度电影;宝莱坞;本土化
摘要:宝莱坞是1995年在印度孟买建立的电影基地,被称为'印度的好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之一,每年的产片量在1000部左右。
印度宝莱坞电影场面华丽精美、明星阵容强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电影风格,成为印度电影的一面新旗帜。
本文主要从印度宝莱坞电影出发,结合相应的电影实例分析宝莱坞电影的发展进程与特点,并解读其蕴含的印度文化等。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ef84d7a1c7aa00b52acbac.png)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管理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
目前的宝莱坞是除好莱坞以外全球闻名的电影制作地区,每年出品电影在1000~2000部之间,多数电影在印度国内播放,少数电影出口。
1.行业主管部门印度的电影审查工作由印度新闻广播部下设的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
该委员会在各个地区还设有电影审查顾问团,协助审查各地的影片。
电影制片人在向市场发行其影片前,必须经过中央审查委员会批准。
2.行业法规政策印度电影在2001年左右成为政府认可的正式产业,可以合法地从正规渠道得到制片资金,从而根本解决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的状况。
另外,印度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取消娱乐税,使得电影票价大大降低,同时政府也放宽了对电影的审查。
目前印度政府2016年最新政策,全国所有影院必须在放映电影前播放印度国歌,观众也必须起立聆听以示尊重。
3.行业监管政策在印度,不论国营公司、私营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只要拿到进口许可都能进口影片,并且国家对进口外片没有指标限制。
但是不论印度本土出品影片还是进口影片,都对影片内容有一定要求。
影院的建设和开业,除了许可证以外,其余部分要求目前暂时还不能获取相关信息。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行业市场发展情况2014年度,印度电影的产量较2013年增长242部,达到1966部,2013年度是1724部。
其中数字电影1778部,增长迅猛,胶片电影188部,而2013年两者相差还不大(980:744),2012年这一比率更是接近(722:880)。
可2011年,印度的故事片基本上还全部用胶片拍摄。
相比于中国的华柯洗印公司于2012年关闭,印度电影拍摄的数字化晚了许多年。
2001年,印度电影有过千部的产量(1013),但次年便有所回落,从2005年至今产量也依然一直过千,并于2014年度达到高峰(见表1)。
其中,钦奈(泰米尔/Tamil)、海得拉巴(泰鲁固/Telugu)、孟买(印地语和非印地语/Hindi&No-hindi)是三大电影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及其产品特征
摘要:印度作为电影大国,在市场、特色、产量和制作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本文分析宝莱坞电影的特色和集群化产业模式。
关键词:宝莱坞产业集群
引言: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口大国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地理、文化、经济等发面与我国有
许多的相似性。
彼此可以借鉴吸取好的方面以更好地发展。
印
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全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电影从业人员30
多万人,年耗资30亿美元。
印度电影基本上可以划分5个主要的电影工业区域,分别是孟买、马德拉斯、海德拉巴、加尔各
答和班加罗尔为制片基地。
其中孟买的宝莱坞是规模最大的制
片基地。
宝莱坞电影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印度电影工
业和印度电影。
一、宝莱坞概况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基地,也是印度电影工业或印度电影的代名词。
它的英文名字(Bollywood)是取孟买(Bombay)的首字母“B”和好莱坞(Hollywood)“h”之后的字母组合成的名字,意为东方的好莱坞,包含了印度电影人誓与好莱坞比肩的梦想。
印度电影近年的产量约为每年一千部,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占其中的六成左右。
宝莱坞生产的主要是使用人口数量第一的印地语的电影,大家熟知的有《三个傻瓜》、《我的名字叫可汗》、《阿育王》、《宝莱坞
生死恋》等等,而我们的父辈更熟悉的是《大篷车》和《流浪者》。
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业, 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 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2004年, 以影视行业为龙头的娱乐传媒产业的产值约为70亿美元,到2009年达到了130亿美元。
其中宝莱坞的产值则占一半以上。
二、宝莱坞电影特色
(一)印式歌舞片
宝莱坞的电影几乎都是歌舞片,很少见某个电影是没有歌舞场面,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歌舞场面必不可少。
好莱坞的歌舞片是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其程式化元素很突出:主题不外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和美梦成真,仪式或场景大多是婚礼、宴会、演出、游行和展览会,运用经典的叙事模式和剪辑方法。
而宝莱坞电影的歌舞片并不像好莱坞的歌舞片是一种类型片。
宝莱坞电影的歌舞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电影中出现过,科幻片、史诗片、动作片、喜剧片、恐怖惊悚片、文艺片、剧情片等等。
如科幻片《印度超人》、史诗片《阿克巴大帝》《阿育王》《抗暴英雄》、动作片《未知死亡》《幻影车神》、喜剧片《月光集市到中国》、恐怖片《13号楼B座》、文艺片《地球上的星星》等。
不管是早期的《大篷车》还是近现代的电影,印度歌舞一直都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直以来, 印度电影给人最直接的印象的就是歌舞片盛行, 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语言繁多, 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理解; 一方面, 印度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 在平时的聚会活动时, 人们习惯用歌舞的方式表达; 另一方面, 印度电影一般都在3 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此之久, 这时候就要靠若干次的歌舞在片子中间歇性地穿插以调节气氛。
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往往表达的是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感悟与体验;也在电影中适时地烘托或紧张、或激烈、或甜蜜的气氛,在电影中起到诠释作用。
在电影《花无百日红》中大概每15分钟左右就有一段歌舞,都在剧情发展过程当中起到解释说明或推进剧情的作用。
(二)对爱情主题的钟爱
宝莱坞电影对于“爱情”这个主题是无限的钟爱,而且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
然,爱情是各种门类的艺术永远想要全诠释的主题,但宝莱坞电影对此主题的喜爱更胜一筹。
几乎所有的印度电影都要以爱情为重头戏或者和爱情有关系,众多的爱情喜剧表现的尤为突出,更有甚者是黑帮片或武打片都是因为爱情而开始或结束。
像《阿育王》这样的史诗大片都要用很长的篇幅和浓重的笔墨去讲述阿育王的爱情故事;《大篷车》开始有些希区柯克的悬疑风格,女主角家破人亡,凶手成为自己的未婚夫,事情败露后遭追杀,逃到大篷车上后与男主人公相遇并一起流浪表演,故事至此就变成了富家女、穷小子和吉普赛女郎的三角恋故事。
在典型的爱情片中有着明显的程式化元素:公式化的情节是阶级地位或种姓差别悬殊的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知相爱,在家庭的反对中受尽煎熬,最终在勇敢的反抗和努力争取之后幸福地在一起;定型化的人物是一方家境富裕一方则不富裕社会地位低,一方男家长专制古板,其配偶则慈祥善良疼爱子女并与老祖母一起支持子女,最终化解危机。
在绝大多数非爱情片中,爱情是剧中的矛盾,但最终一大团圆为结局。
(三)情景剧模式和模式化人物
电影情景剧模式是在两个小时内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对此专业人士褒贬不一。
批评者认为这种模式并不是艺术模式只适合低层次的观众,赞成者认为这是经典模式。
不管评论如何,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着这种模式。
情节也一直都是正直青年救助美丽少女从而产生的恋爱。
影片中的人物模式也是固定的。
例如专制古板的家长、情途多舛的恋人、十恶不赦的坏人、沦落风尘的良家女子、戏剧性的转折和命运的巧合。
细分人物则有:男主人公分为两种类型:好人是英俊、勇敢、豪爽的青年;坏人是花花公子、赌徒、浪荡子弟,或黑社会人物。
女主人公也分成两种类型:多情而善良、漂亮的淑女,能歌善舞,而且正义、孝敬、贤慧等;另外一种是浪荡、风骚、狡黠和妖艳等,同时也会歌舞表演。
影片中必须有老年人物,他们是家庭中的主干,一般父亲是老年和专横样式的人物,母亲一般是贤妻与良母,对于子女疼爱万分。
同时必须要有一位老祖母,她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权威”作用,从而解决冲突或矛盾。
典型的有《花无百日红》和《情字路上》。
情景剧模式和模式化人物既是宝莱坞电影的特色也是它的弊端。
三、集群化产业模式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clusters)是指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抢进、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但是在波特的后续研究中,逐渐将产业集群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为区域和具体层面的企业集群,即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和协会;二为国家及宏观层面的产业集群。
显然,印度的宝莱坞属于第一个层面即具体层面的企业集群。
对于电影工业而言,横向一体化战略在市场营销、发行和上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因其在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而纵向一体化战略则已经在好莱坞电影工业运营映众得到有效验证:当制片商同时掌握了发行和放映权,或者当发行和放映上掌握了制片权,有助于降低影片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
宝莱坞与好莱坞电影工业之间的仅有的相似之处是电影工业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制作团体制作商业化的主流高预算电影为核心,辅之以由相对平庸的制作团队制作的低预算小众电影为外围产品的产业内价值链。
所有的主流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融资、发行都是通过少数的综合型媒体集团实现的,如环球、华纳、迪斯尼和索尼等,而非主流电影实际上则独立于主流的融资和发行系统。
与之相反,宝莱坞公司制作主流大片与其他类型片在企业所有权、规模或资金和发行方面没有显著不同,即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上都呈现一个完全分离的状态。
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后,宝莱坞电影的制作、融资、发行和放映一直在数百个小规模的制片公司的地独立制片人、独立发行商、私人金融家和独立电影院的运营商之间的复杂的合作中。
宝莱坞的电影运营并不属于电影制作上的横向一体化,也不是融资、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纵向一体化。
宝莱坞走以集群为基础的产业模式。
这种集群化的产业模式在宝莱坞电影工业的应用和发展,让宝莱坞得以在取得发行和融资上的规模效益的同时兼顾其在经营小型公司制片上的管理优势。
宝莱坞在电影行销和资金链上是整合的,但与专业制作相分离。
宝莱坞市场行销与资金一体化的规模经济采用联盟方式与制作方面小企业合作。
一方面获得创意与管理优势,生产出有创意的产品,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大片在全球市场上的行销。
这种发行和融资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的进入意味着宝莱坞能够充分利用不断增长的需求,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发行、流通和展
出上的投资。
宝莱坞的这种集聚化产业模式对其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共同使用公共与服务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其次,企业之间近距离互动,能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传递各种有价值的思想、经验和信息,并通过其在集群网络内的碰撞、激荡和反馈,促进各种创新的产生和分工的不断深化,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爱上宝莱坞电影十种类型》-老晃-中国知网
《宝莱坞产业集群中的社交网络》- 付筱茵董潇伊-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论印度电影夜店极借鉴意义》-张静婧底悦-攀枝花学院学报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苏丽-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10
《印度电影产业经验》-付莜茵董潇伊曾艳霓-北京电影学报
《印度电影业的发展历程》-王树英-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
《亚洲电影研究:当代印度电影》-鲍玉珩钟大丰胡楠-MOVIE REVIEW
《好莱坞VS宝莱坞》-耶斯特·皮塔瓦拉-《财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