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1)

合集下载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科书中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抽样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在实践中酌情选用.对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分析、估计,才能从中提取合理、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作出决策,要注意不应把统计处理成数字运算和画图表,重在掌握统计的思想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样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等基本概念是怎样来反映统计数据的,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领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培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用数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教学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问题:什么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什么是标准差?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需要了解总体的分布形态,而是更关心总体的某一数字特征。

例如:买节能灯时,我们希望知道节能灯的平均使用寿命,但是怎样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呢?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灯进行一一测试,因为测试后灯也报废了,而且灯的数目太多。

于是需要通过随机抽样,把这批节能灯的寿命看做总体,从中随机抽出若干个个体作为样本,算出样本的数字特征,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精品]新高三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8.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高三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8.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优质课教案

18、统计18.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知识网络】1. 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掌握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

2. 理解样本数据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样本数据平均数;能用样本数据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3.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样本标准差;能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

4. 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了解样本信息与总体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解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会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

【典型例题】[例1](1)在方差计算公式])20()20()20[(10121022212-++-+-=x x x s 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D.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2)某地2004年第一季度应聘和招聘人数排行榜前5个行业的情况列表如下:若用同一行业中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比值的大小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情况,则根据表中的数据,就业形势一定是()A.计算机行业好于化工行业B。

建筑行业好于物流行业C.机械行业最紧张D。

营销行业比贸易行业紧张(3)从鱼塘捕得同时放养的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鱼的质量分别是1.5,1.6,1.4,1.6,1.3,1.4,1.2,1.7,1.8(单位:千克).依此估计这240尾鱼的总质量大约是()A.300克B.360千克C.36千克D.30千克(4)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西瓜,这亩地西瓜约600个.在西瓜上市时随机摘了10个成熟的西瓜,称重如下:则这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是_________千克,这亩地西瓜产量约是_________千克.(5)校初三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有一位同学根据下表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比甲班优秀的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③甲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苏教版必修3

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苏教版必修3
则其平均数为 x x1 p1 x2 p2 … xn pn . 4.极差: 极差反应数据: 5.方差: 方差反应数据 6.标准差: 标准差反应数据: 5.电池厂从某日生产的电池中抽取 10 个进行寿命测 试,得到数据如下(单位:h) :30,35,25,25,30, 34 , 26 , 25 , 29 , 21. 则该电池的平均寿命估计为 _______ 甲:8,6,9,5,10, 7,4,8,9,5; 乙:7,6,5,8,6, 9,6,8,7,7. 根据以上数据估 计两人的技术稳定 性,结论是 3. 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s2 ,将这组数据中的 每一个数 都乘以 2, 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 的方差是 6. x 是 x1, x2, „, x100 的平均数,a 是 x1, x2,„,x40 的平均数, b 是 x41,x42,„,x100 的平均数,则 x =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 参考 授课 方法
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数据计算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思想 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的意义并且会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使学生掌握通过合理 抽样对总体稳定性作出科学的估计的思想。

教参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学 基础练习: 1. 反映数据波动性的 特征数是 二次备课
教学 过程 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 过程 设计
典 例剖析 课后练习 例 1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某大型运动会的预选 1.某班有 48 名学生, 赛,他们分别射击了 5 次,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在一次考试中统计出 平均分为 70 分, 方差 甲 10 8 9 9 9 为 75,后来发现有 2 乙 10 10 7 9 9 名同学的成绩有误, 如果甲、乙两人只有 1 人入选,则入选的应是__ 例 2 某班 40 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 18 人,第二组 甲实得 80 分却记为 50 分, 乙实得 70 分却 22 人,两组学生在某次数学检测中的成绩如下表: 记为 100 分,更正后 分 组 平均成绩 标准差 平均分和方差分别 第一组 90 6 是 . 第二组 80 4 2. 在总体中抽取了一 求全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 个样本,为了便 例 3 甲、乙两台机床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生产一 于统计,将样本 种零件,现在从中各抽测 10 个,它们的尺寸分别为 中的每个数据乘 (单位:mm) : 以 100 后进行分 甲: 10.2 10.1 10.9 8.9 9.9 10.3 9.7 析,得出新样本 10 9.9 10.1 平均数为 3, 则估 乙 : 10.3 10.4 9.6 9.9 10.1 10 9.8 计总体的平 均数 9.7 10.2 10 为 . 分别计算上面 两个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如果图 纸上的设计尺寸为 10 mm,从计算结果看,用哪台机 3. 从观测所得的到数 床加工这种零件较合适? 据中取出 m 个 a, n 个 b,p 个 c 组 5. 右图是 2008 年“隆力奇”杯第 13 届 CCTV 青年歌 成一个样本,那 手电视 么这个样本的平 大奖赛上某两位选手的部分得分的茎叶统计图,去掉 均 数 一个最 是 . 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的数据 均值分别为 .

(完整版)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案)

(完整版)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案)

2。

2。

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一、教学目标1.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求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3.能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求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对样本数据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做出合理解释,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难点: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分析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三、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 1。

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_____的数叫做这组数的众数 2。

中位数的定义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于_____位置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大小顺序排列的____的那个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是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最中间两个数的_________。

3.平均数的概念 如果有n 个数12,,,n x x x ,那么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就是这组数平均数,即例1: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观察上述样本数据,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甲运动员命中环数:众数: 中位数:平均数:786865810746.910x +++++++++==乙运动员命中环数:众数: 中位数:平均数:9578768677710x +++++++++==例2、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

众数(最多的): ;中位数(最中间的): 平均数 :四、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关系 思考1: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出众数的值?例3:在上一节调查的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中,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观察图形,估计出众数的思考2: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出中位数的值?在样本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50%的个体大于或等于中位数反映到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 所以,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就是使其左右小矩形面积和相等 思考3: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出平均数的值?例4:射击选手甲10次的射击情况,求其命中环数的平数2.54.5所以,平均数为:456272831010x ++⨯+⨯+⨯+=1122314567810101010101010=⨯+⨯+⨯+⨯+⨯+⨯即:平均数等于每个命中环数乘以该数的频率之和例5: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求其平均数的估计值0.250.040.750.08 1.250.15 1.750.22 2.250.252.750.14 3.250.06 3.750.04 4.250.022.02x=⨯+⨯+⨯+⨯+⨯+⨯+⨯+⨯+⨯=所以,平均数的估计值=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乘以对应频率之和 思考4:怎么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出平均数的值?平均数的估计值=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五、反思与感悟 :众数:最高矩形端点的横坐标;中位数:直方图面积平分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平均数: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与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的乘积之和。

【教学设计】《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数学北师大必修3)

【教学设计】《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数学北师大必修3)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科书中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抽样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在实践中酌情选用.对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分析、估计,才能从中提取合理、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作出决策,要注意不应把统计处理成数字运算和画图表,重在掌握统计的思想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样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等基本概念是怎样来反映统计数据的,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领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培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用数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引入:问题:什么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什么是标准差?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需要了解总体的分布形态,而是更关心总体的某一数字特征。

例如:买节能灯时,我们希望知道节能灯的平均使用寿命,但是怎样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呢?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灯进行一一测试,因为测试后灯也报废了,而且灯的数目太多。

于是需要通过随机抽样,把这批节能灯的寿命看做总体,从中随机抽出若干个个体作为样本,算出样本的数字特征,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第一课时)和县第一中学田文武一.教学任务分析:(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做出合理的解释.(2)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3)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统计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能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 能用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对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据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教学难点: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统计思维的建立.四.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用图、表组织样本数据,并且学习了如何通过图、表提供的信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需要了解总体的分布形态,而是关心总体的某一数字特征,例如:居民月均用水量问题,我们关心的是数字,而不是总体的分布形态.因此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板书课题).2.探究:(1)怎样将各个样本数据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使它成为样本数据的“中心点”? 我们初中时曾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什么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可提示引导)众 数—一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一般是一组数据和的算术平均数.这些数字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例如,在上一节抽样调查的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数据中,我们如何得知这一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 众 数=2.3(t )、中位数=2.0(t )、平均数=1.973(t ) 那么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3. 如何从频率直方图中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呢? 1)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众数?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 2.25t (最高的矩形的中点),它告诉我们,该市的月均用水量为2. 25t 的居民数比月均用水量为其他值的居民数多,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多多少. 思考1:请大家看看原来抽样的数据,有没有2.25 这个数值呢?根据众数的定义,2.25怎么会是众数呢?为什么?表2-1 100为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0.10.20.30.4月均用水量/t请学生思考交流,回答:这是因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了,而2.25是由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来的,所以存在一些偏差.显然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估计精度较低,其估计结果与数据分组有关,在不能得到样本数据,只能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情况下,也可以估计总体的特征. 归纳总结:因为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也显示出样本数据落在各小组的比例的大小,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区间[2,2.5)的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即这组的频率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月均用水量在区间[2,2.5)内的居民最多,即众数就是在区间[2,2.5)内. 众数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就是最高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 2) 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中位数?学生交流讨论,回答:分析:在样本数据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50%的个体大于或等于中位数.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设中位数为x ,则5.05.0)2(22.015.008.004.0=⨯-++++x求出02.2=x2.20.61.81.21.01.52.02.22.52.82.4 0.8 1.7 1.0 1.0 1.6 2.1 2.3 2.6 2.5 2.4 0.5 1.5 1.2 1.4 1.7 2.1 2.4 2.7 2.6 2.3 0.9 1.6 1.3 1.3 1.8 2.3 2.3 2.8 2.5 2.0 0.7 1.8 1.4 1.3 1.9 2.4 2.4 2.93.04.3 0.8 1.9 3.5 1.4 1.8 2.3 2.4 2.9 3.2 4.1 0.6 1.7 3.6 1.3 1.7 2.2 2.3 2.8 3.3 3.8 0.5 1.5 3.7 1.2 1.6 2.1 2.3 2.7 3.2 0.4 0.3 0.4 0.2 1.2 1.5 2.2 2.2 2.6 3.4 1.6 1.9 1.8 1.6 1.0 1.5 2.0 2.0 2.5 3.1 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中位数频率 00.10.20.30.40.50.6月均用水量/t在上图中,虚线代表居民月平均用水量的中位数的估计值.其左边的直方图的面积代表着50个单位.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也是50个单位.由此可以估计出中位数的值为2.02.思考2:2.02这个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位数值2.0不一样,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了) 3) 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平均数?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平均数等于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以上图为例来讲解求解过程:02.202.025.404.075.306.025.314.075.225.025.222.075.115.025.108.075.004.025.0=⨯+⨯+⨯+⨯+⨯+⨯+⨯+⨯+⨯平均数为2.02由此居民的月用水量的平均数是2.02t.大部分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在中部(2.02t 左右),但是也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特别高,显然,对这部分居民的用水量作出限制是非常合理的.思考3:样本中位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让学生讨论,并举例:优点:对极端数据不敏感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错误数据的影响.对极端值不敏感有利的例子:如当样本数据质量比较差,即存在一些错误数据(如数据录入错误、测量错误等)时,如:考察表中2-1中的数据如果把最后一个数据错写成22,并不会对样本中位数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对极端数据不敏感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错误数据的影响,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为操作的失误经常造成错误数据. 缺点:(1)出现错误的数据也不知道.(2)对极端值不敏感有弊的例子:某人具有初级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想找一份收入好的工作.这时如果采用各个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收入的中位数作为选择工作的参考指标就会冒这样的风险:很可能所选择公司的初级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人员的收入很低,其原因是中位数对极小的数据不敏感.这里更好的方法是同时用平均工资和中位数作为参考指标,选择平均工资较高且中位数较大的公司就业.对极端值不敏感的方法,不能反映数据中的极端情况.4)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的几点认识(1)样本众数通常用来表示分类变量的中心值,容易计算,但是它只能表示样本数据中的很少一部分信息,通常用于描述分类变量的中心位置.(2) 中位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 容易计算,它仅利用了数据排在中间的数据的信息.当样本数据质量比较差,即存在一些错误数据(如数据 的录入错误、测量错误等)时,应该用抗极端数据强的中位数表示数据的中心值,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样本,向学生展示错误数据对样本中位数的影响程度.(3)样本平均数与每个样本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中位数,众数都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4)如果样本平均数大于样本中位数,说明数据中存在许多较大的极端值;反之,说明数据中存在许多较小的极端值.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同时知道样本中位数和样本平均数,可以使我们了解样本数据中极端数据的信息,帮助我们作出决策.(5)使用者常根据自己的利益去选取使用中位数或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从而产生一些误导作用.探究:“用数据说话”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话.但是数据有时也会被利用,从而产生误导.例如一个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一线工人,他们的年收入可能是一万元左右,另有一些经理层次的人,年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万元.这时,年收入的平均数会比中位数大得多,尽管这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合理些,但是这个企业的老板到人力市场去招聘工人时,也许更可能用平均数回答有关工资待遇方面的提问.你认为“我们单位的收入水平比别的单位高”这句话应当怎么解释?以员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去描述他们单位的收入情况.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员工当中,少数经理层次的收入与大多数一般员工收入的差别比较大,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该单位员工的收入水平.这个老板的话有误导与蒙骗行为.五、例题讲解(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简单应用)例1 某工厂人员及工资构成如下:(1)指出这个问题中周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这个问题中,工资的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该厂的工资水平吗?为什么?解析:(1)众数为200,中位数为220,平均数为300。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均值、方差、标准差)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均值、方差、标准差)
9.为我们服务的人
活动一:说说我的早餐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看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写得最多。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故事园——传递快乐

1.自读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他们给困难的 家庭送去温暖
他们使人们变 得更神气
他们 为人 们解 决了 交通 困难
假如没有了警察……
假如没有了医生…… 假如没有了理发师……
假如没有了…… 任选一句 说一说吧
……
……
告别东小楼
读完故事,你有什么体 会?
活动三 请让我来谢谢您
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
劳动不分贵贱
怎样用实际行动, 尊重和感谢为我们服务的人呢?
课外采访
采访身边的劳动者 采访提纲: 您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您工作中的最大困难时什么? 您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 您希望别人怎样看待您的工作? 您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我最崇敬的劳动者
他们给人们 带来欢乐
他们 为人 们解 决了 出行 困难
他们为人们 提供了方便
他们让人们提早 知道了天气变 化情况
他们为 我们建 造住房
邮递员 为我们 传递信 息
清洁工 人为我 们带来 了整洁 的卫生
服务员为 我们就餐 提供了方 便
Hale Waihona Puke 电力维 修人员 确保用 电正常
假如没有清洁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数学《总体特征数的估计》课件(苏教必修)

数学《总体特征数的估计》课件(苏教必修)

点估计的分类
总结词
点估计可以分为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两大类。
详细描述
矩估计是根据样本矩来估计总体矩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知道总体分布的类型;极大似然估计是通 过最大化样本的似然函数来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其优点是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质,尤其是在样本容量较大时更为 有效。
04
总体特征数的区间估计
计算样本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所选统计量 的值。
提出假设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提 出一个或多个关于总体特征的 假设。
确定显著性水平
显著性水平是用于判断假设是 否成立的临界值,通常取0.05 或0.01。
做出决策
将样本统计量与临界值进行比 较,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检验的分类
单侧检验
只关注总体参数的一个方向, 例如只关注平均数是否大于某
总结词
点估计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估计总 体参数的数值。
详细描述
点估计是一种数学方法,通过样本数 据来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它是以一 个具体的数值来估计总体参数,这个 数值称为估计值或点估计量。
点估计的性质
总结词
点估计量应具备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详细描述
无偏性是指点估计量的期望值应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的真实值;有效性是指点 估计量在所有无偏估计量中应该有最小的方差;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 ,点估计量的值应逐渐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总体特征数
01
02
03
总体均值
描述总体“中心”位置的 数值,计算公式为 $overline{x} = frac{sum x}{n}$。
总体方差
描述总体数据离散程度的 数值,计算公式为 $s^2 = frac{sum (x overline{x})^2}{n}$。

11 1.5.2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案

11   1.5.2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案
课堂检测内容
1.课本39页练习
2.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标准差.
天数
151180
181210
211240
241270
271300
301330
331360
361390
灯泡数
1
11
科目:数学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二 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北师大版必修三 第一章 统计
本节课题
1.5.2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
18
20
25
16
7
2
课后作业布置
必做:课本第40页A组第3 题。
选做:课本第31页A组第4 题
预习内容布置
预习课本46页1.7《相关性》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相关内容.
1、怎么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
2、怎么利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
3、样本的数据估计总体分布,对样本有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为
本节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导引新课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回顾统计图表所学的主要内容
对估计总体数字特征展开学习
探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在实际案例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数学北师大必修3)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数学北师大必修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材分析教科书中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抽样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在实践中酌情选用.对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分析、估计,才能从中提取合理、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作出决策,要注意不应把统计处理成数字运算和画图表,重在掌握统计的思想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样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等基本概念是怎样来反映统计数据的,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领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培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用数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教学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引入:问题:什么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什么是标准差?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需要了解总体的分布形态,而是更关心总体的某一数字特征。

例如:买节能灯时,我们希望知道节能灯的平均使用寿命,但是怎样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呢?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灯进行一一测试,因为测试后灯也报废了,而且灯的数目太多。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0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01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总体特征数的估计学习要求1. 知道平均数是对调查数据的一种简明的描绘,它表示变量一切可能值的算术平均值,从而实现对总体可靠度的估计,学习时仔细体会它的实际意义。

2. 纯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案例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教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展测试,以检验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一样的条件下进展测试,得到以下实验数据〔单位:m/s2〕:248410.0168810.32 659168234 5928040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展估计? 【分析】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ni i a n 11〔其中i a (i =1,2,…,n)为n 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它的根据是什么?处理实验数据的原那么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最小.设这个近似值为x ,那么它与n 个实验值i a (i =1,2,…,n)的离差分别为1a x -,2a x -,…,n a x -.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将各个离差的绝对值相加,研究|1a x -|+|2a x -|+…+|n a x -|取最小值时x 的值.但由于含绝对值,运算不太方便,所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即(1a x -)2+(2a x -)2+…+(n a x -)2,当此和最小时,对应的x 的值作为近似值,因为 (1a x -)2+(2a x -)2+…+(n a x -)2=22221212)(2n n a a a x a a a nx +⋅⋅⋅++++⋅⋅⋅++-,所以当)(121n a a a n x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故可用)(121n a a a n+⋅⋅⋅++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称其为这n 个数据1a ,2a ,…,n a 的平均数或者者均值,一般记为)(121n a a a na +⋅⋅⋅++=. 用计算器操作,验证:求得重力加速度的最正确近似值为774.9=x m/s2.【小结】1.n 个实数n a a a a ,,,,321⋯的和简记为∑=ni ia12.n 个实数n a a a a ,,,,321⋯,那么称n a a a n /)(21+⋯++为这n 个数据的平均数(average)或者者均值(mean)3.假设取值为n x x x ,,,21⋯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21,那么其平均数为n n p x p x p x +⋯+,2211【精典范例】例1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3.1平均数及其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能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总体的水平。

初步了解如何动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研究,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利税学。

感受统计不仅是列表、画图的低层次的工作,而且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

2、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方法。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估计,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平均数和组中值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估计。

教学难点:最小二乘法的思维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在2.2节中,我们通过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条形图、折线图、密度曲线和茎叶图来对数据从分布规律角度进行分析和估计,发现数据的规律。

从本节起,我们利用上节的相同背景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取数量规律进行分析和估计。

我们从天气预报中常见的“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等概念,对某季篮球联赛中队员得分情况统计,也常利用“平均得分”,成绩统计中,也利用 “平均分”等,都涉及到“平均数”的概念。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这些数字都能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

我们把能反映总体某种特征的量称为总体特征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将来学习一个基本的特征数—平均数及其估计。

新课讲授一、问题情境1.情境: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查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2/s m )9.62 9.54 9.78 9.94 10.01 9.66 9.88 9.68 10.32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2.问题: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二、学生活动 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ni i a n 11(其中),2,1(n i a i ,⋯=为n 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最小.设这个近似值为x ,那么它与n 个实验值),,2,1(n i a i ⋯=的离差分别为1a x -,2a x -,3a x -,…,n a x -.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即22221)()()(n a x a x a x -+⋯+-+-=22221212)(2n n a a a x a a a nx ⋯+++⋯++-, 所以当na a a x n ⋯++=21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故可用na a a n ⋯++21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 三、建构数学 1.平均数最能代表一个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就是说它与样本数据的离差最小;2.数据12,,,n a a a ⋯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na a a a n ⋯++=21__; 3.若取值为12,,,n x x x ⋯的频率分别为12,,,n p p p ⋯,则其平均数为1122n n x x p x p x p =+++….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1.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分),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甲班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92 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乙班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分析:我们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衡量这组数据的集中水平,因此,分别求出甲、乙两个班的平均分即可.解:用计算器分别求出甲班的平均分为101.1, 乙班的平均分为105.4,故这次考试乙班成绩要好于甲班.分析:要确定这100名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就必须计算其总睡眠时间,由于每组中的个体睡眠时间只是一个范围,可以用各组区间的组中值近似地表示.解法1:总睡眠时间约为6.25×5+6.75×17+7.25×33+7.75×37+8.25×6+8.75×2=7.39(h)故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解法2:求组中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6.25×0.05+6.75×0.17+7.25×0.33+7.75×0.37+8.25×0.06+8.75×0.02=7.39(h)答: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例3.某单位年收入在10 000到15 000、15 000到20 000、20 000到25 000、25 000到30 000、30 000到35 000、35 000到40 000及40 000到50 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分析:上述百分比就是各组的频率.解: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12 500×10%+17 500×15%+22 500×20%+27 500×25%+32 500×15%+37 500×10%+45 000×5%=26125(元)答:估计该单位人均年收入约为26125元.2.练习:第66页练习第2,3,4 ;五、回顾小结: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2.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3.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六、课外作业:课本第69页第1、2、4、6题.。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1)(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案(1)(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数据样本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重点难点重点(1)用算术平均数作为近似值的理论根据.(2)方差和标准差刻画数据稳定程度的理论根据.难点:(1)平均数对总体水平进行评价时的可靠性(和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联系).(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一.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一)问题情境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验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m/s2):9.629.549.789.9410.019.669.88 9.68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问题1:怎样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median).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的众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问题2:用这些特征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的优缺点是什么?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作用,但计算较繁琐,并且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较差,但中位数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可选择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它们各自特点如下: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中位数、众数都不具备的性质,也正是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问题3: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niian11(其中ai(i=1,2,…,n)为n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尽可能地小,我们考虑(x -a1)2+(x -a2)2+…+(x -an)2,当x 为何值时,此和最小.(x -a1)2+(x -a2)2+…+(x -an)2=nx2-2(a1+a2+…+an)x + a12+a22+…+an2. 所以当x =a1+a2+…+ann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二)数学理论故可用x =a1+a2+…+an n 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称其为这n个数据a1+a2+…+an 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 -a =a1+a2+…+an n. (三)数学应用例1 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分),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 甲班: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 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 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 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 92 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乙班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分析:我们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衡量这组数据的水平,因此,分别求得甲、乙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即可.解:用科学计算器分别求得 甲班的平均分为101.1, 乙班的平均分为105.4,故这次考试乙班成绩要好于甲班. 此处介绍Excel 的处理方法.例2:已知某班级13岁的同学有4人,14岁的同学有15人,15岁的同学有25人,16岁的同学有6人, 求全班的平均年龄. 解:13×4+14×15+15×25+16×64+15+25+6=13×450+14×1550+15×2550+16×650这里的450,1550,2550,650,其实就是13,14,15,16[数学理论]一般地若取值为x1,x2,…xn 的频率分别是p1,p2,…pn ,则其平均数为x1p14152565101520253013岁14岁15岁16岁+x2p2+…+xnpn.例3.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的抽样频率分布表(单位:h),试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分析:要确定这100名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就必须计算其总睡眠时间.由于每组中的个体睡眠时间只是一个范围,可以用各组区间的组中值近似地表示.解法1:总睡眠时间约为6.25×5+6.75×17+7.25×33+7.75×37+8.25×6+8.75×2=739(h).故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解法2:求组中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原式=6.25×0.05+6.75×0.17+7.24×0.33+7.75×0.37+8.25×0.06+8.75×0.02=7.39(h).答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例4.某单位年收入在10000到15000、15000到20000、20000到25000、25000到30000、30000到35000、35000到40000及40000到50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分析:上述比就是各组的频率.解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12500×10%+17500×15%+22500×20%+27500×25%+32500×15%+37500×10%+45000×5%=26125(元).答估计该单位人均年收入约为26125元.例5.小明班数学平均分是78分,小明考了80分,老师却说他是倒数几名,你觉得这可能吗?(再看书P64思考)二.方差与标准差(一)问题情境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进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g)如下: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平均水平”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7172737475767778790510152025707274767880820510152025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方差与标准差就是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地,设一组样本数据x1,x2,…,xn ,其平均数为x -,则称∑=-=ni i x x n s 122)(1为这个样本的方差.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离差的程度,我们将方差开方后的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ni i x x n s 12)(1三、数学应用例6.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图11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你认为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例7: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标准差.解 各组中值分别为165,195,225,255,285,315,345,375, 由此算得平均数约为165×1% +195×11% +225×18% +255×20% +285×25% +315×16% +345×7% +375×2%=267.9≈268(天). 将各组中值对于此平均数求方差得1100×[1×(165-268)2+11×(195-268)2+18×(225-268)2+ 20×(255-268)2+25×(285-268)2+16×(315-268)2+ 7×(345-268)2+2× (375-268)2] =2128.60, 2128.60≈46.甲乙答.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68天,标准差约为46天.补充说明:kan+b的平均数和方差.已知a1,a2,…an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则ka1+b,ka2+b,…kan+b的平均数是3k+b;a1+b,a2+b,…an+b的方差是2;ka1+b,ka2+b,…kan+b的方差是2k2.三、回顾小结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方差和标准差.四、作业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数据样本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重点难点重点(1)用算术平均数作为近似值的理论根据.(2)方差和标准差刻画数据稳定程度的理论根据.难点:(1)平均数对总体水平进行评价时的可靠性(和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联系).(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一.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一)问题情境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验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m/s2):9.629.549.789.9410.019.669.88 9.68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问题1:怎样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median).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的众数,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问题2:用这些特征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的优缺点是什么?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作用,但计算较繁琐,并且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较差,但中位数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可选择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它们各自特点如下: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中位数、众数都不具备的性质,也正是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问题3: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niian11(其中ai(i=1,2,…,n)为n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尽可能地小,我们考虑(x -a1)2+(x -a2)2+…+(x -an)2,当x 为何值时,此和最小.(x -a1)2+(x -a2)2+…+(x -an)2=nx2-2(a1+a2+…+an)x + a12+a22+…+an2. 所以当x =a1+a2+…+ann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二)数学理论故可用x =a1+a2+…+an n 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称其为这n个数据a1+a2+…+an 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 -a =a1+a2+…+an n. (三)数学应用例1 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分),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 甲班: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 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 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 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 92 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乙班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分析:我们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衡量这组数据的水平,因此,分别求得甲、乙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即可.解:用科学计算器分别求得 甲班的平均分为101.1, 乙班的平均分为105.4,故这次考试乙班成绩要好于甲班. 此处介绍Excel 的处理方法.例2:已知某班级13岁的同学有4人,14岁的同学有15人,15岁的同学有25人,16岁的同学有6人, 求全班的平均年龄. 解:13×4+14×15+15×25+16×64+15+25+6=13×450+14×1550+15×2550+16×650这里的450,1550,2550,650,其实就是13,14,15,16[数学理论]一般地若取值为x1,x2,…xn 的频率分别是p1,p2,…pn ,则其平均数为x1p14152565101520253013岁14岁15岁16岁+x2p2+…+xnpn.例3.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的抽样频率分布表(单位:h),试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分析:要确定这100名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就必须计算其总睡眠时间.由于每组中的个体睡眠时间只是一个范围,可以用各组区间的组中值近似地表示.解法1:总睡眠时间约为6.25×5+6.75×17+7.25×33+7.75×37+8.25×6+8.75×2=739(h).故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解法2:求组中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原式=6.25×0.05+6.75×0.17+7.24×0.33+7.75×0.37+8.25×0.06+8.75×0.02=7.39(h).答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例4.某单位年收入在10000到15000、15000到20000、20000到25000、25000到30000、30000到35000、35000到40000及40000到50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分析:上述比就是各组的频率.解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12500×10%+17500×15%+22500×20%+27500×25%+32500×15%+37500×10%+45000×5%=26125(元).答估计该单位人均年收入约为26125元.例5.小明班数学平均分是78分,小明考了80分,老师却说他是倒数几名,你觉得这可能吗?(再看书P64思考)二.方差与标准差(一)问题情境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进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g)如下: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平均水平”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7172737475767778790510152025707274767880820510152025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方差与标准差就是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地,设一组样本数据x1,x2,…,xn ,其平均数为x -,则称∑=-=ni i x x n s 122)(1为这个样本的方差.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离差的程度,我们将方差开方后的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ni i x x n s 12)(1三、数学应用例6.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图11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你认为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例7: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标准差.解 各组中值分别为165,195,225,255,285,315,345,375, 由此算得平均数约为165×1% +195×11% +225×18% +255×20% +285×25% +315×16% +345×7% +375×2%=267.9≈268(天). 将各组中值对于此平均数求方差得1100×[1×(165-268)2+11×(195-268)2+18×(225-268)2+ 20×(255-268)2+25×(285-268)2+16×(315-268)2+ 7×(345-268)2+2× (375-268)2] =2128.60, 2128.60≈46.甲乙答.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68天,标准差约为46天.补充说明:kan+b的平均数和方差.已知a1,a2,…an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则ka1+b,ka2+b,…kan+b的平均数是3k+b;a1+b,a2+b,…an+b的方差是2;ka1+b,ka2+b,…kan+b的方差是2k2.三、回顾小结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方差和标准差.四、作业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