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致橡树》原文解析
《致橡树》原文解析《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诗作,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致橡树》原文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解析: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
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
致橡树全诗是什么
致橡树全诗是什么
1、《致橡树》是诗人舒婷于1977年3月创作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
2、《致橡树》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及解释(含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3评价舒婷宣扬的且被人接受的对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也的确激励过整整一代人。
但是舒婷的价值恐怕不仅在于适时发表了一篇战斗散文。
其深刻意义被前者所深深遮蔽。
今天,剔除岁月的尘埃,重新审视解读《致橡树》,我们不能不说舒婷的价值更在于对旧伦理、旧观念、旧道德以及这种既定传统在那个特定的荒唐时代的新的表现方式的深刻洞察和表现在这种深刻洞察中的一往无前的否定勇气。
4赏析一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诗二首—致橡树(完美版)(共25张PPT)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
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 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 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接着写道:“我 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 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 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 纠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在舒 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 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 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传统的爱情观,总是要受到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
济、文化心理和伦理观念的干扰和制约,因此,人们的婚 姻,往往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结合,而是权势和财 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变成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 统治的关系,从而失去爱的本质,作者在这首诗里所摒弃 的就是这种陈腐的观念。
(二)作品内容分析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 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 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 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 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 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 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 曲。
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 说道:“你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 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 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 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 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 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 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 “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 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 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导语】舒婷,⼥,1952年出⽣于福建⽯码镇,中国当代⼥诗⼈,朦胧诗派的代表⼈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随⽗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下⾯是为⼤家带来的舒婷《致橡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诗歌赏析: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致橡树》,是她的⼀⾸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别具⼀格地选择了“⽊棉”与“橡树”两个中⼼意象,将细腻委婉⽽⼜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且是⾼尚的,伟⼤的。
它象⼀⽀古⽼⽽⼜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们的⼼弦。
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个具体的对象,⽽是诗⼈理想中的情⼈象征。
因此,这⾸诗⼀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的热烈爱情,⽽是要表达⼀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托物⾔志的意味。
⾸先,橡树是⾼⼤威仪的,有魅⼒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枝”和“绿阴”就是⼀种意指,此处采⽤了衬托的⼿法。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
舒婷《致橡树》原⽂
《致橡树》是中国诗⼈舒婷1977年创作的⼀⾸当代诗歌。
下⾯是舒婷《致橡树》原⽂,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doc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诗歌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赏析篇一《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舒婷诗歌《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诗歌《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致橡树·舒婷》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这是一首爱情诗。
在这首《致橡树》中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作为爱的另一方是橡树的形象。
诗人以“致橡树”作为诗的题目,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
这种倾诉,不仅表白对爱的诚挚、坚贞和炽热追求,更主要在于表现对爱的理解和信念。
这样,这首沉浸着浓烈感情色彩的爱情诗,便具有清醒的理性倾向。
这是观察舒婷诗歌创作的常见方式。
她在单纯的爱情表象下,总有着比爱情本身更丰富的社会内涵。
传统的爱情观,总是要受到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和伦理观念的干扰和制约。
因此,爱的结合,往往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
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变成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从而失去爱的本质。
诗人在这首诗里,所摒弃的便是这种陈腐的观念。
她否定了那种依附性的爱情观:如凌霄花之于高枝,痴情鸟之于绿荫;也否定了那种奉献性的爱情观:如源泉送出慰藉,险峰衬托威仪。
这两种爱情观都以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这些爱情观都反映出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我们民族心理中的历史积淀。
她所追求的爱,是双方的彼此平等:“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徐志摩的诗致橡树全文
徐志摩的诗致橡树全文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徐志摩的诗致橡树全文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徐志摩的诗致橡树全文致橡树(:舒婷)我假如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假如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凉爽的安慰;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需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勇敢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久分别,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宏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但是这个的确不错。
二.徐志摩的诗舒婷的《致橡树》致橡树我假如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假如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凉爽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需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勇敢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久分别,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宏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三.形容树枝的诗句描写树木的古诗5首柳绝句杜牧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简介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橡树根本是北方的,木棉根本是南方的,这两棵树永远不可能在一块,以下是我们收拾的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欢迎大伙阅读。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着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生活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让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使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着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空间,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诗歌原文】我假如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假如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部分都还不够!我需要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块。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大家都互相致意,但无人听懂大家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大家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大家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离别,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只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地方,足下的土地。
【诗歌赏析】《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舒婷《致橡树》赏析_写作技巧
舒婷《致橡树》赏析《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舒婷《致橡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致橡树》赏析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本诗选自《诗刊》1979年第4期。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1],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2],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3],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注释】[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
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
舒婷最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原诗及赏析
舒婷最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原诗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诗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像⼑、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坚贞就在这⾥: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作者简介】舒婷,别名龚佩瑜,福建泉州⼈。
中学毕业后,到上杭县农村劳动。
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1972年调到厦门进⼊⼯⼚、做过泥⽔⼯、浆沙场、挡车⼯、统计员、焊锡⼯等。
1979年发表处⼥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引起注⽬,获1970—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优秀新诗奖。
1980年调到福建省⽂联从事专业创作。
【经典赏析】朦胧诗产⽣于七⼗年代末、⼋⼗年代初,⼀改新诗''明⽩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
它强调诗⼈的⾃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喻、错觉、幻觉等⼿法,变诗的单⼀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诗蒙上了⼀层朦胧的⾊彩,给⼈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诗⼈有北岛、舒婷、顾城等。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运⽤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爱情诗⽐它更优秀。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九七七年三⽉,是⽂⾰后最早的爱情诗。
语⾔和意象鲜活感⼈,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纯⾄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曾令⽆数的年轻⼈向往和憧憬。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彩;语⾔精美,具有鲜明的个⼈风格。
致橡树 原文
致橡树原文1. 引言《致橡树》是现代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经典诗歌。
该诗以一种深情款款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本文将为您呈现《致橡树》的完整原文,希望您能深感其深情感人之处。
2. 《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危险的旅程;甚至日光。
倒逆行的时针,永不得已,我要把爱恨执着一并——爱你像百草园中的花朵,共风雨共雾露。
3. 解读与赏析《致橡树》以诗人舒婷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坚贞不渝的爱情态度。
诗人将自己的爱情比喻为百草园中的花朵,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
首先,诗人通过对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
诗中提到,她不会像凌霄花一样借助橡树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这里凌霄花象征着那些以对方的地位和资源为傲,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特质和能力的人。
相反,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因为爱情而迷失自我,也不会像鸟儿唱出重复的单调歌曲,暗示着她不会因为情感而沉迷于情绪之中。
其次,诗人通过对泉源和险峰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付出。
泉源象征着给予他人清凉和慰藉的力量,而险峰则象征着给对方带来危险和冒险的旅程。
诗人表示,她的爱情不仅会给对方带来安慰和喜悦,还会愿意与对方一同承担风雨和困难。
最后,诗人以日光的形象作结,倒逆行的时针象征着逆境和困难。
诗人宣称她愿意与对方一同面对逆境,将爱情和执着相结合,以对抗生活中的艰辛和挑战。
4. 结语《致橡树》以深情表达了舒婷对爱情的执着和珍视。
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凌霄花、鸟儿、泉源和险峰的比喻,诗人给人们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爱情观。
诗中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坚贞和不离不弃的承诺,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致橡树》这首诗歌的美妙之处。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橡树根本是北方的,木棉根本是南方的,这两棵树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诗歌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歌赏析】《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的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
格尊严于不顾——“攀附、依附”不独立。
• 绝不像
鄙视
•
攀附型
• (2)单方痴恋 (鸟儿)
• 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歌声虽然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 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赞歌。这种 鸟儿单方痴念,意识不到自身存在 的价值。
• 绝不学 完全否定,瞧不起。
•
痴恋型
• (3)一味奉献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源泉”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 “险峰”增加高度,衬托威仪。
一味奉献
• “日光”普照大地,“春雨”滋润万物。
•
奉献型 (不完全否定也不肯定)
• 凌霄花 • 鸟儿 • 源泉 • 险峰 • 日光 • 春雨
言有因 。平为
等爱 、的 独双 立方 可没
致橡树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 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大量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 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 朦胧诗的三巨头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 尾花》、《始祖鸟》,散文集《致橡树》一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
代词,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指出它们各指代什 么?
Q2:《致橡树》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 ,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作用是?
Q3: “不,这些都还不够!”中“不”是个 否定词,它否定的是什么?
思考题: 1、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2、诗中有哪些意象、内在含义是什么?
女诗人 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 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诗派早已落入冷寂 ,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
《致橡树》是完全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 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 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 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
精神默契、心心相印、感情交融。
3、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橡树 阳刚
阳刚之美 的男性
阴柔之美 的女性
木棉 阴柔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 分担
如何面对生活
寒潮、风雷、霹雳
• 共享
雾霭、流岚、虹霓
•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既独立又相依。
3、作者用什么方式来阐释自己的爱情观? 得出的结论是? 4、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第一部分:
• 破 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立
正面抒发理想的爱情观
甚学绝
至、不
也像
必
不、
须
止绝
、不
• (1)极力攀附 (凌霄花)
• 凌霄花虽然鲜艳美丽,凌空开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 的力量,而是攀援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为了追
• (2):诗人所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的最大 区别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平 等,尤其作为女性更应该强调自身的尊严和价值, 而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这其实是新时代觉醒了的 女性所发出的呐喊。
谢谢观赏
坚贞表现在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足下土地)
爱他(她)所爱
“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是指事 业和国家。古人云:择偶须偕千秋业, 爱有源头情不竭。
爱一个人,更要爱对方的事业和理想, 爱对方的民族和国家。这才是爱情的 最高境界。
总结
• (1):作者以橡树和木棉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 男性美和女性美,用他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 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的自 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 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 爱情观。
第二部分
• 1、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 2、分析木棉和橡树形象及象征意义? • 3、橡树和木棉应当怎样面对生活? • 4、诗人向往的是一种怎样的爱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 你站在一起
独立平等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相互依存,互相紧密结合。
每一阵风过……但没人能听懂我们的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