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册 第四章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课件 沪科版 精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4.2.1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课件 ppt
(A)2NH3→N2+3H2 - 46.19KJ (B)2NH3(g)→N2(g) +3H2(g) - 46.19KJ (C)NH3(g)→1/2N2(g) +3/2H2(g) + 46.19KJ (D)NH3(g)→1/2N2(g) +3/2H2(g) - 46.19KJ
实验2:
原因:反应放出热量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现象:温度降低
原因:反应吸收热量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角度分析)
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而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产生热效应的原因
木炭的燃烧:
热能
镁带的燃烧: 化学能 光能
干电池的化学变化:
电能
2、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这些能量来自于哪里?
这种潜藏在物质内部,只有在化学反应时才释放出来 的能量,称为化学能。
实验1:
镁粉与稀盐酸的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现象:温度升高,白磷自燃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学生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NaOH + HCl → NaCl + 反应物50ml;
第二组:分别取2mol/L的反应物50ml;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 思考:这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反应中热量的变化与什么有关?
热化学方程式: 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
旧键的断裂和 新键的生成
反应机理探究
能
过渡态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素材沪科版20170915515.doc
1.化学与城市煤气化近十几年来,生活燃料煤气化,已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推广,“煤气”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化学角度观察“煤气”,也是很有趣的事。
“煤气”一词源于英国,早在上世纪初(1806年)就用煤制造出可燃性气体用于工业和生活。
以后又出现了多种气体燃料,也多与煤有关,所以将这些燃气统称煤气。
这里所说的煤气则泛指所有气体燃料。
煤气因来源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有取之于大自然的天然气,也有另一类“人工煤气”:把煤干馏而得到的气体叫焦炉煤气;把煤(或焦炭)在不完全条件下燃烧可得到发生炉煤气;若高温的炭与水蒸气作用,能得到水煤气;炼铁高炉排出的气体中还有相当多的可燃成分,叫高炉煤气;若是加工石油产品,可得液化石油气;若把某些有机废料密闭发酵,制得的沼气也能为我们生活服务。
一般说来,煤气多是混合物。
各种煤气所含可燃成分的种类、比例不同,它们的发热效率也不一样。
例如天然气和沼气主要含甲烷,发生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主要是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可燃物,焦炉煤气则富含氢气、甲烷,还有一氧化碳及少量乙烯。
人工煤气是化学加工的产物。
人们把液态或固态物质用化学方法处理,把得到的气体燃料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既方便又清洁,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质量(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更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但是,人们对燃料的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和清洁。
以焦炉煤气为例,若把煤当作燃料直接烧掉,那就不只是不方便、不清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因为煤里面还含有许多复杂的有机物。
把煤干馏之后,可以得到优质固体燃料——焦炭,又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还可得到含有氮元素的氨水,另外还有富含可燃成分的焦炉煤气。
我们用焦炉煤气顶替煤作为生活燃料,把焦炭、煤焦油和粗氨水又派上其他重要用途。
经过这一化学加工,煤的利用价值比烧煤增大了许多倍,而居民的生活耗煤量反而大大下降(一个每年生活耗煤50万吨的城市,用上焦炉煤气的以后,年耗煤量剧减到8万吨),并且因此淘汰了大型煤加工厂和居民生活煤堆,美化了市容,飘尘也大大减少了,酸雨危害也随之消失了……。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ppt课件
C(s)+H2O(g) → CO(g)+H2(g) -131.3kJ
热化学方程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H4+2O2 CO2+2H2O+890 KJ B CH4(g)+2O2(g) CO2(g)+2H2O(l) C CH4(g)+2O2(g) CO2(g)+2H2O(l)+890KJ D CH4(g)+2O2(g) CO2+2H2O+890KJ
2H2(g)+O2(g)→2H2O(g)+Q2
物 质
贮
Q1是否等于Q2
存 的
能
量
2H2O(g) →2H2O(l) + Q3
+Q2
+Q1
2H2O(g) +Q3
2H2O(l)
Q1>Q2 Q1 - Q3= Q2
能量变化示意图
物高 质
贮
存
的
能 量
低
吸热反应
物高 质
贮
存
的
能 量
低
放热反应
已知:2H2(g)+O2(g) 2H2O(l)+571.6KJ,完成下列填图:
原电池 原 电 池 的 工 作 原 理 什 么 ?
原电池 Zn—Cu原电池原理
Zn
Cu
电极
负极
电极 材料
锌片
电极反应
Zn–2e -→Zn2+
反应 得失电子 电子流
类型 的粒子 动方向
氧化 反应 Zn 失电子 锌片
正极
铜片 2H++ 2e -→H2
还原 反应
H+得电子 铜片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1.2溶解的过程和溶解热现象课件沪科版
不饱和溶液
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溶质不断结晶
饱和溶液
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溶质不再溶解
饱和溶液
(2)溶解平衡:
单位时间内,扩散到溶液的溶质微粒数目,与 回到固体溶质表面的溶质微粒数目相等时,即:溶 解速率=结晶速率,从表面上看,固体溶质不再减 少,也不再增加,这时溶液达到了溶解平衡。
(3)溶解平衡状态特征:
速度,单位时间内,从晶体扩散到溶剂里的溶质
微粒数 溶质回到晶体表面的微粒数。
2、关于溶解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平衡的本质是结晶速度等于溶解速度。
B、溶解平衡是个动态平衡,既有溶质的结晶又有溶 质的溶解。
C、达到溶解平衡时,此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微粒的浓度不再 变化,固体的质量也不再变化,但固体的形状可以 变化。
答: CuSO4晶体质量不变。
3、某温度下,一已达到饱和的CuSO4溶液中,若降低温度, 有什么现象? 答: 析出一定量的CuSO4晶体。 4、某温度下,一已达到饱和的CuSO4溶液中,长期在空气 中放置,有什么现象?
答: 析出一定量的CuSO4晶体。
1、当溶液未达到饱和时,表现溶解。 2、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晶体质量不变。 3、当溶液达到饱和时,蒸发溶剂或降温时,表现结晶。 4、溶解与结晶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2)水合过程: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 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水合过程 —— 化学过程 ——放热过程
溶液中存在水合离子、水合分子
1、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在未达到饱和的CuSO4溶液中, 再加入CuSO4晶体,有什么现象?
答: CuSO4晶体质量减少, 表现为溶解 2、某温度下,一已达到饱和的CuSO4溶液中,再加入 CuSO4晶体,有什么现象?
高中化学《4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119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作业
《金版学案》P23 ~26 (周三交)
反应热: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H 表示,单位:KJ/mol,包括中和热和燃烧热。
∆H=E生-E反
>0:吸热反应。 <0:放热反应。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 反应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吸热 反应
反应过程
三、设计实验测定中和热
中和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课本P34) 1.反应原理: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 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 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 使结果有误差,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 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 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 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 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 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
(1)宏观: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的相对大小。
(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反应放出能量 反应吸收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键吸收总能量 <成键放出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键吸收总能量 > 成键放出总能量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记一记
1、金属(Al、Fe、Zn等)与H2O/酸(HCl、
高中化学 第一册 第四章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4.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课件 沪科版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对于能,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知识。
1电闪雷鸣
2地动山的物质存在哪些变化?
2在物质变化中存在着怎样的能量转化?
固态物质(s) 吸收能量 液态(l) 吸收能量 气态(g)
solid
放出能量 liquid 放出能量 gas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一般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如:NaCl)
六.结晶水合物
• 胆矾 • 绿矾 • 明矾 • 石膏 • 熟石膏 • 皓矾
(蓝矾CuSO4·5H2O) (FeSO4·7H2O) (KAl(SO4)2·12H2O) (CaSO4·2H2O) (2CaSO4·H2O) (ZnSO4·7H2O)
溶解平衡状态。
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状态特征: 等: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 动:动态平衡。仍在溶解结晶。 不变:溶液的浓度不再变化。
五.溶解度与温度
实验: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P80)
结论: (1)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改变较大的固体物质, 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如:CuSO4,明矾,KNO3)
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糖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
二.溶解的两个过程。
扩散过程: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克服
它们本身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表面扩散到 整个溶剂中去,这一过程要向外界吸收热量,是 物理过程
水合过程: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
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 程。这一过程要向外界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 D.硝酸铵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复习: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170915514.doc
4.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学会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补充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感受过程,分组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反应热的含义和运用。
2.难点运用反应热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三、学习过程:【温习旧知】1.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请列举学过的有热量变化的相关反应。
2. 在这些反应中,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学习新知】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定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反应时所放出活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中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___时,需要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能量;当,即新化学键时,又要能量。
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_ ”。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为“ ”。
当ΔH为“___ __”或ΔH 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_ _”或ΔH_ __0时,为吸热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H 2(g)+21O 2(g)===H 2O(l) ; ΔH =-285.8 kJ·mol -1,表示在 ℃,_ Pa, mol H 2与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kJ 。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170915511.do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粒子(原子、离子等)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粒子(原子、离子等)。
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热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源之一。
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根据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就是放热反应。
②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这就是吸热反应。
3.燃料的燃烧燃料通常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称为化石燃料。
属非再生能源。
而风能、潮汐能、水能等属于再生能源。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
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太多会带走部分热量,造成浪费;空气不足会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不仅产生的热量少。
而且还会产生CO等有害气体和燃烧不完全的颗粒,造成空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扩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的方法是:将固体燃料粉碎或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从而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
思考与讨论:1.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燃料在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
A.液化气 B.柴油 C.煤饼 D.木柴2.煤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得到CO、H2、SO2、CH3OH(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和乙醇一样对人体无害B.CO、 SO2都是大气污染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C.CO、H2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 D.甲醇可以燃烧,是液体燃料3.能源可化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高中化学《4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铜-锌原电...》30沪科课标PPT课件 一等奖
(3)探究原电
①
池构成的条件
实验
铜锌原电池
①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偏转
装置区别
实验结论
2.原电池
②
③
实验
铜锌原电池
②
③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偏转
装置区别
实验结论
2.原电池
④
⑤
实验
铜锌原电池
④
⑤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偏转
装置区别
实验结论
2.原电池
⑥
实验
铜锌原电池
⑥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偏转
装置区别
实验结论
2.原电池
课堂练习 4.下面各组实验能构成原电池的是__④__⑥__⑦_____
⑥
⑦
⑧
课堂小结
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闭合回路
较活泼的 金属
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电子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负极
正极
阴离子
阳离子
电解质溶液
较不活泼的 金属或非金 属导体等
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THANK YOU
实验2: 将铜片放入盛有稀 硫酸的反应池中 ,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 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反应池中, 观察实验现象
2.原电池【收集证据】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锌片上有气泡
2.铜片插入稀硫酸
铜片上无气泡
3.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 铜片上有气泡,锌片溶解
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2.原电池
【反思与交流】
实验3
H2
高中化学 第一册 第四章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4.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教案 沪科版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本章的地位和作用人口、环境和能源已是世界三大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能源与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目益显著。
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仅产生新物质,而且总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化往往是以机械运动、热、光、电等形式表现出来,本章初步涉及热化学和电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启发他们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物质变化的问题,从而逐步树立物质具有能量、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守衡的观点。
本章学习前,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热量、物质变化、分子热运动等物理方面的知识;物质组成、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中吸热和放热、风化、潮解、结晶和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键等化学方面的知识。
在本章学习中,学生除了复习、巩固以上知识外,将学习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甩微粒间的作用力来理解溶解和结晶过程以及解释能量的转化;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燃料的充分利用;原电池等。
在以后某些元素化合物学习中,可以应用能量变化的知识,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并为以后学习的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电解池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本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熊1、物质溶解时的两个过程、溶解时的热现象(B)2、溶解、结晶、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等概念(B)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释放的多种形式(A)4、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B)5、热化学方程式(B)6、燃料的充分利用(A)7、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B)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的“修补”过程,加深对“溶解一结晶”平衡原理的理解。
2.记录物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的变化,从能量的转化来分析其原因。
3,搽究反应热的充分利用。
4,观察生活中金属锈蚀的现象,用原电池工作愿理分析解释这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采集我国能源贮量、分布和开采的数据,调查能源的利用情况,亲身感受能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养成节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