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杆状病毒诱导宿主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昆虫表达系统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4页,共19页。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与细菌或真核细胞相比,病毒的基因组 很小
➢ 病毒基因组可以由DNA组成,也可以由RNA组成
➢ 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 ,病毒基 因组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 ,噬菌体(细胞病毒) 的基因是连续的;而真核细胞病毒的基因是不连续的 ,无内 含子
• 在杆状病毒所表达的一系列蛋白中,有一类蛋白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并且均为病毒基因组复制所
非必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多角体蛋白与 P10蛋白, 均属于晚期表达的蛋白,受晚期启 动子的调从而提供了外源
DNA插入座位。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0页,共19页。
➢ 部分载体具有宿主细胞特异性
➢ 识别受体 ➢ 假病毒颗粒
• 杆状病毒及其基因组模型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7页,共19页。
昆虫杆状表达系统简介
• 杆状病毒是已知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 ,发现最早 、研
究最多且实用意义很大的昆虫病毒。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
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建立 ,已被公认为是当今 基因工程四大表达系统之一 。该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如多角体启动子控制下的高效表达 ,完善的转译后 加工修饰 ,较易从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的蛋白,无 内毒素污染等。 •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表达单 个外源基因的载体,另一类是多元表达载体,用于插人 并表达2个或多个外源基因
871~ 881.
• (小鼠中枢神经系统)Sarkis C. , Serguera C. , Petres S. , Buchet D. ,Ridet J.L. et al.
杆状病毒介绍
杆状病毒介绍杆状病毒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的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到20种。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
DNA 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插入,因此是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
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的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OV),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BV)。
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是昆虫间水平感染的病毒形式,昆虫往往是食入污染OV的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白晶体,即为29 000的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的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的破坏而失活。
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的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的强碱性环境(pH=10.5),可使病毒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病毒是个体内细胞间的感染形式,由细胞芽生出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的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近几十年,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节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mùxu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杆状病毒资料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杆状病毒:基本概念与深入研究
01
杆状病毒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杆状病毒的分类与分布
杆状病毒属于病毒科
• 包含多个属,如昆虫杆状病毒属、哺乳动物杆状病毒属等 • 病毒分布广泛,包括昆虫、哺乳动物、鸟类等
昆虫杆状病毒属
• 主要感染昆虫,如果蝇、蚊子、蝴蝶等 • 具有宿主特异性,不同病毒针对不同的昆虫宿主
杆状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 病毒可通过抑制宿主免疫反应,逃避宿主免疫清除 • 宿主免疫系统可通过识别和清除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
04
杆状病毒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杆状病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杆状病毒可作为基因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 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基因容量大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基因治 疗策略 •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病毒载体,提高基因导入效率和安全 性
哺乳动物杆状病毒属
• 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如猴子、松鼠、蝙蝠等 • 部分病毒可引起人类疾病,如出血热、脑炎等
杆状病毒的形态与结 构
• 杆状病毒呈长棒状形态,直径约20-30纳米,长度可达几百纳 米
• 病毒核衣壳由核壳蛋白组成,具有螺旋对称结构 • 病毒基因组为单链DNA或双链RNA,线性或环状 • 病毒基因组两端具有反向重复序列(ITR),有助于病毒复制和 组装 • 杆状病毒具有包膜结构,包膜上含有病毒蛋白,有助于病毒感染 宿主细胞
杆状病毒通过吸附、内吞和解包等过程感染宿主细胞
• 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通过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 病毒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内质网或溶酶体内的病毒颗粒 • 病毒在细胞内解包,释放基因组,开始病毒复制和表达
昆虫的昆虫媒介病传播机制
昆虫的昆虫媒介病传播机制昆虫媒介病是由许多昆虫传播的疾病,这些昆虫可以作为传播病原体的载体。
在昆虫媒介病传播的过程中,昆虫从感染源中采食或叮咬患者,然后将病原体携带到新的宿主身上,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昆虫媒介病传播机制。
一、病原体传播昆虫作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新的宿主。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叮咬或吸食感染源的血液、体液或渗出物,将病原体注入到新宿主体内。
这种方式被称为叮咬传播。
例如,蚊子通过叮咬感染HIV病毒的人,然后再通过叮咬其他人传播该病毒。
除了叮咬传播,昆虫还可以通过粪便、唾液等途径传播病原体。
一些昆虫在摄入感染源后,将病原体排泄到环境中,其他宿主再通过吸入或接触这些排泄物,导致病原体传播。
二、昆虫的生活史和行为特征昆虫的生活史和行为特征对昆虫媒介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蚊子在其寿命中经历了幼虫期和成虫期,成虫期是唯一能叮咬宿主和传播病原体的阶段。
因此,蚊子的寿命、繁殖力和取食习惯会直接影响昆虫媒介病的传播。
另外,一些昆虫会在取食宿主的同时,将已感染的卵或幼虫沉积在新宿主身上,从而通过繁殖代际将病原体传播下去。
此外,昆虫的行为特征也对昆虫媒介病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蚊子在寻找宿主的过程中,会被宿主释放的呼出物、体温和皮肤气味等吸引,从而选择合适的宿主叮咬。
这种选择性叮咬的行为导致昆虫将病原体传播给特定宿主的可能性更大。
三、宿主的防御机制宿主的防御机制对控制昆虫媒介病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宿主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抗昆虫叮咬带来的病原体感染。
例如,通过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宿主对某些昆虫媒介病的感染能力会减弱。
此外,宿主通过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虫剂等来预防昆虫媒介病的传播。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也对昆虫媒介病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温度、湿度、降水量等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昆虫的繁殖、发育和活动。
例如,高温和干燥的环境可能会减少昆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从而减少昆虫媒介病的传播风险。
昆虫病毒_精品文档
– 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 – 颗粒体病毒属(Granulovirus) – 非包埋杆状病毒属(Nonoccluded Baculoviruses)
构成
五、杆状病毒
➢ 通常BEVS由转移载体、亲本病毒和重组介质三 部分组成,其技术路线分以下几步:
➢ 先将外源片段克隆到载体质粒中,置于杆状病毒 启动子控制之下,上下游各有一段与亲本病毒 DNA相匹配的侧翼序列(flanking secquence), 构建成转移载体;
➢ 把转移载体和野生型病毒共转染入昆虫细胞,通 过同源重组将外源片段插入到病毒基因组,再以 特定的筛选标记和方法获得重组病毒。
➢ 早期的BEVS有很多不足,如: • 重组率较低 • 筛选困难 • 操作周期长 • 产物不易纯化等
五、杆状病毒
➢ 短短20多年时间里,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 究的不断深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迅速发展,不 断完善,已成为当今基因工程领域四大表达系统 之一,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分析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等方面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 昆虫病毒
➢ 地球上的昆虫可能达1000多万种,约占地球生物多样性 的一半,已命名的约100万种。
➢ 中国估计有60-100万种,但已记载的只7万种左右。
第八章 昆虫病毒
一、昆虫病毒的研究 二、昆虫病毒的类型
三、昆虫病毒的一般特性
四、昆虫病毒对有益昆虫的危害
五、杆状病毒(Baculovirus)
五、杆状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原理探微与常见问题解决指南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原理探微与常见问题解决指南在生物技术的广阔天地中,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这一系统巧妙地利用经过改造的杆状病毒基因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复制,并通过精密的转座过程将目的基因精准地插入到bacmid的特定位点。
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的精巧与奇妙,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用以探索和研究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
然而,任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其原理,并分享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家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原理:经过精心改造的病毒基因组(即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在此系统中展现了非凡的复制能力。
它们能在大肠杆菌如DH10Bac菌株中自如地繁衍。
这一复制过程得益于供体质粒中目的基因两侧所锚定的Tn7转座原件。
这些原件与DH10Bac菌株中的helper质粒所编码的转座酶活性相互作用,将目的基因精准地转座到bacmid的特定位点上。
当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后,会导致bacmid上的LacZ基因发生移码,进而通过蓝白斑筛选法轻松鉴定出阳性重组bacmid。
经过提取后,这些bacmid便能转染昆虫细胞,开启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之旅。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平台的常见问题解答1、义翘神州是否接受已构建的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对于众多常规蛋白表达项目,义翘神州确实欢迎并接受客户直接提供的表达载体,如pFastBac等,进行专业的蛋白表达。
我们深知每个蛋白的特性独一无二,因此,我们始终致力于与客户保持紧密的沟通,共同探讨并确定最佳的纯化方案,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符合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我们承诺,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将客户的表达载体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产品。
2、义翘神州是否接受包被好的杆状病毒直接进行蛋白表达?对于一些常规蛋白表达项目我们同样也可以直接使用客户制备好的杆状病毒进行蛋白表达,我们也会根据蛋白的实际特性与客户沟通交流纯化方案和最终交付形式。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摘要】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以及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对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子改良或开发高效的生物增效剂.%Baculoviruses is a kind of covalently closed double stranded circular DNA insect virus and specifically infects invertebrates.As baculovirus is harmles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control as a biological pesticide.Baculovirus can also be used as a kind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widely applied in drug development and vaccine production,as well as gene transfer vector applied in gene therapy.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aculoviru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virus infection mechanisms and also would be helpful to carry on molecular modification or develop highly effective biological synergists.【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8【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基因组;蛋白质组;杆状病毒;生物防治【作者】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13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因此而得名。
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
因此,这类病毒对人、畜及环境安全,且病毒粒子被包埋在蛋白质晶体内使其十分稳定,作为杀虫剂在虫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的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5h杀死粉纹夜蛾幼虫, 受感染的幼虫取食量也减少了40% 。
因子作为植物抵抗害虫的天然防御体系, 近年来已
引起人们的注意。季平等(1996)把慈姑蛋白酶抑制
剂B基因插入家蚕BmNPV 基因组中, 获得了带慈姑
蛋白酶抑制剂B基因的重组家蚕BmNPV。重组病毒
对家蚕的致病能力比野生型病毒稍有增强的倾向,半
数致死时间( LT50 )可提早10h左右。
⑶用异源病毒重组来扩大杆状病毒杀虫谱
OReily等(1991)发现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一个早期
非必需基因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基因, 该基因
受早期启动子控制, 编码的一个506aa蛋白能阻止幼虫蜕皮
和化蛹, 促进病毒自身的增殖。缺失该基因的重组病毒能比
野生型病毒提早27.5h杀死粉纹夜蛾幼虫, 受感染的幼虫取食
量也减少了40% 。
绿色食品需要有绿色的农药来做支持。因此,昆虫
杆状病毒杀虫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感染的扩散。
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
我国的昆虫病毒防治开始于1973年
左右, 蒲蛰龙等在广东首次发现马尾松
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DpCPV )。1988 1993 年间, 在湖北、新疆、河南、河北
等省利用松毛虫CPV 病毒防治松毛虫,
总计面积约7万hm2, 其防治效果相当于
当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
展
陈官平;李跃东;李佳乐;吴小锋
【期刊名称】《蚕业科学》
【年(卷),期】2024(50)1
【摘要】昆虫杆状病毒的生活史中令人惊奇的现象之一是其极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polh)基因的超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生的多角体蛋白将病毒粒子包埋到内部形成包涵体。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从3个方面概括了polh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机制,即polh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和转录调控、polh mRNA的结构和翻译调控以及影响polh基因表达的蛋白调控因子,期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olh超高水平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为提高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外源蛋白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总页数】12页(P73-84)
【作者】陈官平;李跃东;李佳乐;吴小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4.51
【相关文献】
1.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基因的增强序列及其增强机制的新见解
2.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蛋白包装成多角体
3.昆
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分子结构研究进展4.肌动蛋白抑制了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杆状病毒介绍
杆状病毒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的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到20种。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 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
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 插入,因此是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
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的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OV),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BV)。
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是昆虫间水平感染的病毒形式,昆虫往往是食入污染OV的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白晶体,即为29 000的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的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的破坏而失活。
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的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的强碱性环境(pH=10.5),可使病毒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病毒是个体内细胞间的感染形式,由细胞芽生出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的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近几十年,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节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mùxu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杆状病毒宿主域的研究进展
营茧吐丝而造成茧质下降。建议选用方格蔟等优 良 蔟具 , 改善蔟 中环境 , 加强蔟 中管理 , 以提 高解舒 率 。目前的雄蚕茧收购方法是采用 目 , 以质论 评 不 价 。特别是在大批量收购雄蚕茧时 , 往往与普通茧 同价收购。 这既不利于茧质 的提高 , 也体现不 出 “ 专 养雄蚕” 这一高新技术在 “ 、 、 ” 贸 工 农 上显 著的经
平 均 25 9tx 比丰 1 4 平 均 细 527 ;清 洁 .1de , ×5 A . % 8 9 .1 、 净 9 .1 比丰 1 4 均 基 本 接 近 , 72 分 洁 49 , ×5A平 因
而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
4 分 析 与建议
推广 。建议茧丝绸部门通过议评 实行按质论价 、 优 质优价 的茧价政策 , 并组 织雄蚕茧集 中收购 , 在统 缫 丝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提升 雄 蚕茧 的缫 丝工 艺 ,
控 制效 果都 有重 要 意义 。
1 昆虫病毒的混合感染 1 . 2 个昆虫同时被两种不同
病 毒所 感染 的现象 是很 普 遍 的,研 究不 同病 毒 在 同
主域 比G V为宽 ; 科 的不 同属 之 间交 叉感 染 的现 同一
种病 毒往往只能感染亲缘性较近 的少数几种 昆
虫, 并引起大面积流行。 本文就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
的 内容作 一简 述 。 1 昆虫病 毒 的交 叉感 染
过去昆虫病毒学家总认为 昆虫病 毒有着严格 达1. %。 2 8 反映在饲养过程中秋华 × 0 4 平3 发育齐一 ,
病 工作 , 特别是要控制血液性脓病 危害 ; 大蚕期 ③ 和蔟 中要做好 防热 、 闷及通风排湿工作 , 防 挖掘高
杆状病毒
杆状病毒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 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的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到20种。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
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插入,因此是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
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的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OV),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BV)。
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是昆虫间水平感染的病毒形式,昆虫往往是食入污染OV的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白晶体,即为29 000的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的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的破坏而失活。
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的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的强碱性环境(pH=10.5),可使病毒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病毒是个体内细胞间的感染形式,由细胞芽生出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的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近几十年,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节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昆虫杆状病毒及其杀虫剂的研究
Insect Baculovirus
FangYang
花生苜蓿银纹夜蛾
萝卜银纹夜蛾
棉花银纹夜蛾
菠菜银纹夜蛾
大豆银纹夜蛾
昆虫是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类群,被命名 发现的有100万种,可能有1000万种
迄今发现有1600多种昆虫能被病毒感染
已经报道的昆虫病毒超过1300多种
已经被测基因组全序列的昆虫杆状病毒有36种
信息示踪的白蚁防治
引诱白蚁的人工 示踪信息素
+
灭杀白蚁的微生 物真菌
• 武大绿洲 杨康为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复配 秀田蛾克为AcMNPV和苏云金杆菌复配 茶园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和病 毒增效因子复配 菜园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高效氯氰菊酯 复配 来瘟死为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复配 美林为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复配, • 安徽绩溪奥绿公司的攻蛾为AcMNPV和甲氨阿维 复配, 茶喜为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复 配 • 天罡公司小菜蛾病毒生物杀虫剂
改进途经:
1.制剂选择(悬浮 剂、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2.复配(BT,昆虫 信息素,氟啶脲 ,甲氨阿维, ) 3.防紫外(光增白 剂) 4.施药时间
高效氯氰菊酯
应用举例
• 新型生物灭蟑饵剂(武大绿洲“毒力岛” )是一种新概念的控制城市卫生害虫蟑螂 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获得国家颁发 的三 证产品,已批量上市。 • 特点;结合了蟑螂引诱信息素和蟑螂病毒
杆状病毒杀虫剂前景分析
1. 优点
2. 限制因素 3. 工程杆状病毒的杀虫剂研究战略 4. 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剂型加工和应用
优点
杆状病毒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点: 1. 毒力高,能在自然环境中形成流行病, 具有持久控制虫害的能力; 2. 宿主的专一性,不会造成生态失衡,能 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 3. 可造性好,特别是随着EBVs的研究深入 ,重组病毒杀虫剂的研发前景光明。
昆虫杆状病毒egt基因研究进展
昆虫杆状病毒egt基因研究进展王海萍;吴小锋【摘要】杆状病毒是一类大分子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其编码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在感染昆虫后表达产生EGT酶.EGT酶的催化使宿主体内的蜕皮激素失活,阻止幼虫蜕皮,从而利于病毒自身的繁殖.已有研究发现,敲除egt基因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死亡时间缩短,向上攀爬行为减弱.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转egt基因的家蚕蚕蛹发育迟缓.从分子水平对EGT酶作用机制及其与宿主蛋白互作关系进行探索,将加深我们对杆状病毒调控宿主生长发育和行为变化策略的认识,有利于农业生产应用(特别是蚕丝业,如鲜茧缫丝),且为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7(048)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杆状病毒;egt基因;宿主昆虫;生长发育;行为【作者】王海萍;吴小锋【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6杆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双链、环状、超螺旋基因组的病毒,被包裹在杆状核衣壳中,也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的最大类群,宿主域仅限于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鳞翅目昆虫。
杆状病毒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其中根据病毒表面囊膜蛋白GP64或F蛋白的差异,进一步将α属分为GroupⅠ和GroupⅡ两个不同的类别。
杆状病毒的复制周期十分复杂,产生两种类型的病毒粒子:一种是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保证病毒在昆虫宿主体外的稳定及对中肠细胞的感染,引起病毒原发性感染周期;另一种是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在昆虫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传播,引起全身性感染[1]。
杆状病毒egt基因是非必需的早期基因,同时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在个体水平调控感染宿主的基因。
egt基因编码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EGT),能够催化葡萄糖基从UDP-葡萄糖转移到蜕皮激素上,使蜕皮激素失活,阻止幼虫的蜕皮,从而使幼虫继续摄食,导致昆虫体重增加,最终使病毒产量提高[2]。
杆状病毒
杆状病毒多角体病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毒病毒粒子呈杆DNA病毒,感染节肢动物得杆状病毒就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DNA DNA分子,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得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180 Kb小在90~多种杆状病毒,600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用于害虫防治。
DNA杆状病毒得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得不到20种。
复制后组DNA,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与转录。
分子,大小为80~160 kbDNA装在杆状病毒得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得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得外源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得杆其中,DNA得理想载体。
插入,因此就是表达大片段。
该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呈多角得包含体病毒,1~5 m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OV)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 BV)。
,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得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就是昆虫间水平感染得病毒形得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式,昆虫往往就是食入污染OV得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得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白晶体,即为29 000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得破坏而失活。
,可使病毒、5)得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得强碱性环境(pH=10病毒就是个体内细胞间得感染形式,由细胞芽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 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得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生出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调节得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近几十年,最深入得就是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xumù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昆虫杆状病毒细胞表达系统 课件
5) Capacity to express unspliced genes
Insect cells have the capability to perform intron/exon splicing. However, certain virus-, tissue- or species-specific splicing patterns will not be obtained if they require the presence of particular splicing factors which are not available in the infected insect cell environment. In general, for high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 cDNA insert rather than a genomic DNA fragment is recommended.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病毒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了解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是制定病毒防治策略的基础。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粘附、透过细胞膜、释放基因、复制和编码等,这些步骤决定了病毒是否能够成功感染宿主细胞。
本文将探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一、粘附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受体结合方式。
例如,登革热病毒通过肝细胞表面的人血型分子结合。
艾滋病病毒通过CD4和CXCR4受体蛋白与T细胞结合。
病毒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是病毒分子识别宿主细胞的关键之一。
病毒粘附受体结合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例如,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中,它以E6和E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中的口腔蓝斑病毒抗原1(BAP1)结合。
BAP1也与许多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因此,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BAP1的生物学功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二、透过细胞膜病毒粘附到细胞表面后,需要进入细胞内部。
在这一步之前,病毒要穿过细胞膜屏障。
不同类型的病毒有不同的进入方式。
例如,肠病毒进入细胞需要利用中性氨基酸转运系统和内质网转运系统。
一些病毒通过共受体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包括沙门氏菌、疱疹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
HIV则通过融合和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
三、释放基因当病毒穿过细胞膜并进入细胞内部时,它必须释放出它的基因组,这是病毒复制和感染过程的基础。
病毒基因组以两种方式释放:内部释放和外部释放。
内部释放通常在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后进行。
病毒内部释放的过程涉及到病毒结构蛋白的变构,例如辅助蛋白的嵌段和离子交换等反应。
外部释放通常在细胞膜融合后进行。
这种方式通常与埃博拉病毒和草屯病毒这样的病毒相关。
四、复制和编码当病毒基因组被释放时,它必须复制和编码以产生新的病毒颗粒。
病毒复制和编码通常涉及到RNA和DNA复制、基因转录和编译等过程。
杆状病毒PPT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杆状病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
• 杆状病毒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21世纪以来,杆状病毒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 基因编辑技术在杆状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杆状病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 杆状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
杆状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杆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成分是蛋白质
杆状病毒核衣
壳的蛋白质可
以分为结构蛋
白和非结构蛋
白
杆状病毒基因
组由单股正链
RNA组成
01
02
03
• 蛋白质分子具有二级结构和
• 结构蛋白参与病毒颗粒的组
• RNA分子具有磷酸二酯键
三级结构
装和稳定性
连接
• 蛋白质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和
• 非结构蛋白参与病毒的复制
• RNA分子具有鸟嘌呤和胞
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和疫苗开发提供新思路
•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病毒感染的
•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病毒感染的
宿主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
特异性标志物
• 研究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
• 利用病毒蛋白开发新型疫苗和抗病毒
和功能
药物
04
杆状病毒的宿主与致病机制
杆状病毒的宿主范围与感染途径
杆状病毒具有较宽的宿主范围
• 主要侵染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 免疫治疗:通过免疫调节和免疫干预手段,提高宿主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
• 杆状病毒防治面临的挑战包括病毒变异、免疫逃避和疫苗研发等方面
• 病毒变异:杆状病毒易发生变异,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和防治效果
• 免疫逃避:杆状病毒具有多种免疫逃避策略,降低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最近的研究发现杆状病毒感染能够诱导宿主昆虫产生行为变化,典型的表现为寄主运动能力的增强。从生物学的
角度分析,这是杆状病毒有利于自身传播的操控策略。本文综述了 3 种典型杆状病毒诱导宿主昆虫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以
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其中,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MNPV) 的 egt 基因能够引起吉普赛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出现异
常活跃的攀爬行为; 而家蚕( Bombyx mori) 与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幼虫分别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和苜蓿银
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 感染后,出现爬行异常活跃的行为则是由于病毒中 ptp 基因的存在。不同种类的杆状病毒
对宿主昆虫行为的操控策略不同,对杆状病毒操控宿主行为的分子机制的探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
第5 期
王国宝等: 昆虫杆状病毒诱导宿主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1007
Hoover 等[7]推测这种“树高症”是由杆状病毒 的蜕皮甾体尿苷 5'-二磷酸( UDP) 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 egt) 诱导产生的。egt 基因的产物———EGT 酶 能够通过 将 核 糖 供 体 的 糖 基 转 移 到 20-蜕 皮 激 素 ( 20E) 的羟基上而使 20E 失去活性[8]。为了验证这 种假设,他们还利用 2 种野生型病毒作为对照,并构 建了 4 种不同类型的 LdMNPV 突变体,包括 2 种 egt 基因缺失型病毒,以及另外 2 种在 egt 基因缺失型 的基础上重新修复过的 egt 修复型病毒。利用这 6 种类型病毒感染吉普赛舞毒蛾幼虫后发现,感染野 生型病毒的幼虫能够爬到高处后死亡; 感染 egt 缺 失型病毒的幼虫则与正常幼虫一样,不会出现爬高 行为; egt 修复型病毒则又可以使幼虫出现爬高后死 亡的症状( 图 1-B) 。这种行为的变化可能与幼虫体 内 20E 的水平降低有关,因为带有 egt 基因的 LdMNPV 能够降低宿主体内 20E 的激素水平,而且被野 生型和修复型病毒感染的幼虫还会出现其它一些 现象,例如 发 病 率 降 低[7],以 便 使 宿 主 幼 虫 能 够 持 续进食以满足病毒自身复制繁殖的需求。基于以 上分析,Hoover 等[7]认为 egt 基因对于 LdMNPV 感 染操控宿主的行为是必需的。
WANG Guo-Bao WU Xiao-Feng*
(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 Recent studies discovered that baculovirus infection could induce behavior alteration on their host insects. A typical consequence of it is the enhanced locomotor activity. In view of biology,it is a manipulatory strategy of baculovirus that favors its own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behavior alterations in host insect caused by three types of baculovirus and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lterations. Among them,the egt gene of LdMNPV is essential for the hyperactive climbing behavior of Lymantria dispar,while the ptp gene of BmNPV and AcMNPV is the cause of abnormal wandering behavior of Bombyx mori and Spodoptera exigua lavrae. Different types of baculovirus have various mechanisms in manipulating host insect behavior. Studies on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uch behavior manipulations constitute a new and fascinating research field. It will not only uncover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ulovirus and their host insects but also provide new strategy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ests / diseases. Key words Baculovirus; egt gene; ptp gene; Insect host; Behavior
B 图中的 A21 和 122b 为包含 egt 基因的野生型病毒,EGT - / LacZ + 和 EGT - / Htf + 为 egt 基因缺失型病毒, ResEGT +A 和 ResEGT +B 为 egt 基因修复型病毒; 柱状图上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A21 and 122b in panel B represent wild-type viruses containing egt gene. EGT - / LacZ + and EGT - / Htf + represent viruses containing deficient egt gene. ResEGT +A and ResEGT +B represent viruses containing repaired egt gen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over the bars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1006
蚕业科学
2013; 39 ( 5)
异的 2 种子代类型,即出芽型病毒( BV) 和包涵体衍 生型病毒( ODV) 。BV 主要负责病毒在被感染宿主 体内细胞和组织间的水平传播,ODV 则是通过经口 感染实现在昆虫间的垂直传播[2]。
目前已知病毒和其它寄生生物都能够通过诱 导宿主行为的改变来为自身服务,这种现象也广泛 存在于感染节肢动物的病毒中[3 - 4]。最近的研究发 现,昆虫杆状病毒感染能够引起宿主昆虫产生行为 变化,如寄主运动能力的增强等。在诱导宿主行为 发生改变的寄生病毒中,杆状病毒是一种典型的通 过改变 宿 主 行 为 或 生 理 机 能 来 促 进 自 身 传 播 的 病毒[2]。
图 1 感染 LdMNPV 后吉普赛舞毒蛾幼虫的爬高症状( A) 及病毒 egt 基因对幼虫爬高能力的影响( B) [7] Fig. 1 The climbing symptom of Lymantria dispar larvae infected by LdMNPV ( A) and the impact of LdMNPV egt gene on climbing ability of Lymantria dispar larvae ( B) [7]
2013,39( 5) : 1005 - 1010 ISSN 0257 - 4799; CN 32 - 1115 / S E-mail: CYKE@ chinajournal. net. cn
Science of Sericulture
蚕业科学
昆虫杆状病毒诱导宿主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王国宝 吴小锋
(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58)
E-mail: wuxiaofeng@ zju. edu. cn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wuxiaofeng@ zju. edu. cn
小在 80 ~ 180 kb 之间,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 DNA, 包含 100 多个基因。有趣的是,其中超过 10% 的基 因是从原始宿主中通过水平转移获得的,这些基因 被利用后 更 加 有 利 于 病 毒 的 复 制 和 传 播[1]。 已 发 现的几百种昆虫杆状病毒分为杆状病毒属( NPV) 和颗粒体病毒属( GV) 2 个属。杆状病毒在感染循 环过程中会产生遗传物质完全一致但表型具有差
受到杆状病毒感染的宿主昆虫会出现活动能 力增强的现象,杆状病毒很巧妙地操控宿主昆虫狂 躁爬行或四 处 攀 爬,并 最 终 导 致 宿 主 昆 虫 死 亡,尸 体腐烂液化,释 放 出 的 病 毒 粒 子 污 染 周 围 区 域,从 而实现病毒更加广泛地传播。研究认为,杆状病毒 正是通过这种操控宿主发生异常行为的方式来促 进自身的传播[5]。关于杆状病毒操控宿主行为的分 子机 制 在 吉 普 赛 舞 毒 蛾 ( Lymantria dispar ) 、家 蚕 ( Bombyx mori) 以及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等几 种昆虫中已有报道。
揭示杆状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而且将为农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 杆状病毒; egt 基因; ptp 基因; 昆虫宿主; 行为
中图分类号 S884. 5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 4799( 2013) 05 - 1005teration and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upon Infection of Insect Baculo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