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报告.doc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
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
高技术水平。
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
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
为衡量和评价一个疼痛科的重要标准。
岗位责任制
1、疼痛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疼痛器械、用具和药品;
2、严格执行疼痛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疼痛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
事宜;
4、疼痛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疼痛管理,如突
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
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疼痛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
6、疼痛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
做好交接班;
7、写好疼痛小结及随访记录。
疼痛前访视、讨论制度
1、疼痛前一天疼痛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
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疼痛前访视小结,疼痛前用药,选择疼痛方法,拟定疼痛方案;
2、向病人介绍疼痛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
疼痛管理制度
题目:疼痛管理制度文件号:LC-30
生效日期:2012年8月1日版本号:1.1
修改日期:2012年7月1日页码:1/4 —————————————————————————————
一、总则
1.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对象为住院患者、急诊患者和门诊患者。对于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在门诊部、急诊部和医务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的方法执行。
2.医生和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院注册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院执业注册医生。
3.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来评估疼痛,对于无法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患者(如4岁以上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图)。对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使用FLACC量表评估(见附表)。
4.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
5.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会诊。
6.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结果及疼痛治疗的措施和结果等记录在病史中。
7.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8.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教育患者和家属的过程记录在病史中。
9.临床医生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一、引言
疼痛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提高疼痛评估和管理的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疼痛缓解,我们制定了本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二、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内疼痛评估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疼痛缓解方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疼痛评估和管理的科室和人员。
四、责任和义务
1. 医疗机构管理层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 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疼痛评估和管理工作。
五、疼痛评估
1. 疼痛评估应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
2. 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等内容。
3. 疼痛评估工具应选择适合的量表,如VAS(可视模拟评分法)、NRS(数字评分法)等。
4. 疼痛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六、疼痛管理
1. 疼痛管理应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疼痛管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3. 药物治疗应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如非处方药、镇痛药、抗炎药等,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剂量和给药途径的调整。
4.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按摩、针灸、理疗等,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
情况进行选择。
5. 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情绪和焦虑。
6. 疼痛管理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PPT课件
按疼痛的生理机制(来源)分类:躯体痛,内脏痛, 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表一)。
表一 疼痛来源的分类
躯体痛
内脏痛
疼 连续不断的疼痛,定位 连续疼痛、深部压迫
痛 良好,可分为急性和慢 感、定位不明,通常
特 征
性
牵涉皮肤部位伤害性 感受器激活
可
能 机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树立正确观念是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关键过去的错误的现在的正确的对待晚期癌症病人的态度基本的放弃的态度无工作可做即使作些工作也徒劳无益应该认真关心病人有大量止痛姑息治疗的工作医疗照护能显著提高生活质对癌痛的认识认为癌痛不能完全缓解满足于部分缓解易成瘾90以上的癌痛可完全缓解疼痛应给予满意的控制用吗啡科学治疗成瘾者罕见恐阿片症视生理依赖为成瘾不顾患者疼痛给药量不足怕流入非法渠道管理过严严格区分生理依赖和心理依必须调整剂量至完全缓解放开管理切实保证临床需求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规范化疼痛治疗原则有效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把疼痛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化治疗的关键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小于3或达到0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小于3次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治疗计划的制定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型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良反应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理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
疼痛科准入申报和规范化管理
1.疼痛治疗室必备的基本设备、器材和急救药品: 监护仪 麻醉机、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 吸氧装置 机械或电动吸引器 气管插管器具 急救药品 应急照明设施
2.具有与开展疼痛诊疗项目相应的设备: 射频治疗系统、激光治疗系统、臭氧治疗系统、经 皮电刺激系统以及其它疼痛治疗设备。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 医师职责、诊疗常规、查房制度、技术或治疗分级 制度、介入治疗制度、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 范等);
• 科内会诊 • 科际会诊 • 院内会诊 • 院外会诊 • 紧急会诊
➢由诊疗组长(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提出,科 主任决定并召集有关人员参加。 ➢会诊前应完善有关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形成初步 分析意见,明确会诊目的。 ➢会诊时,由经管医师报告病历,分析诊断、治疗 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诊意见应及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
➢对专业人员要有一个较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要有一个较长期的学科建设规划,同时有明确的阶 段目标,使学科能健康发展。 ➢积极参加学科交流,不断汲取各专业成熟的专业 理论及技术知识,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及公益活动, 扩大学科影响。
1.常规医疗内容 与患者建立治疗性医疗关系,全面系统采集病史、查体,形成 诊断;书写住院病历等医学文书;施行常规治疗。 2.医患沟通 就治疗措施与方案与患者沟通,结合诊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内部沟通 与上级医师沟通,获得指导;与本级医师沟通,提供或获得帮 助;与护理、医技等沟通合作。 4.素质培养 反思每日诊疗活动;结合病例查阅文献资料;有计划地学习、 获取专业信息 ;充分利用操作机会,掌握临床技能。
疼痛科准入申报和规范化管理制度
疼痛科准入申报和规范化管理制度疼痛科准入申报和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加强对疼痛医学相
关科室的管理,确保疼痛诊疗工作的规范进行和病患的健康安全。本
制度旨在明确疼痛科准入的要求、程序和标准,推动医疗机构疼痛科
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一、背景介绍
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对病患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疼痛科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疼痛科
涉及到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建立准入申报和规范化管理制度。
二、疼痛科准入的要求
1. 专业技术要求:
(1) 医师须具有医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 疼痛科医师需要接受相关的疼痛学培训,并通过国家或地方认
可的疼痛学考试。
(3) 护士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疼痛护
理培训。
2. 人员编制要求:
(1) 医院应根据疼痛科的工作量和技术要求,合理配置医师和护士
人员。
(2) 医院应根据规模和特点,确定疼痛科的人员编制标准。
三、疼痛科准入的程序
1. 申请阶段:
(1) 医院疼痛科向所在地的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准入申请。
(2) 准入申请材料包括医院的情况介绍、疼痛科的组织设置和人员
编制方案等。
2. 审核阶段:
(1) 卫生主管部门对疼痛科准入申请进行审核。
(2) 审核内容包括疼痛科人员的资质、设备设施的配备情况等。
3. 审批阶段:
(1) 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审核意见,决定是否批准疼痛科的准入。
(2) 如需要补充材料或进行现场考察,申请医院需配合配套工作。
四、疼痛科规范化管理制度
全院疼痛综合管理制度
全院疼痛综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全院疼痛管理水平,规范疼痛管理行为,保障患者的舒适和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涉及全院范围内的疼痛治疗及管理。
第三条疼痛综合管理包括疼痛的评估、治疗、护理和教育等内容,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共同遵守。
第二章疼痛的评估
第四条患者疼痛的评估应当根据患者病情、疼痛类型和程度等因素进行,必须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评估。
第五条疼痛评估应当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确保持续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
第六条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主诉症状来确定,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疼痛的治疗
第七条疼痛的治疗应当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遵循“个体化、综合化、规范化”原则。
第八条疼痛治疗应当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第九条疼痛治疗应当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调整用药方案,及时记录用药情况。
第四章疼痛的护理
第十条疼痛患者应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包括卧床护理、饮食护理、休息护理等,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第十一条疼痛患者应得到及时的床边护理,包括疏通气道、保持清洁、定期翻身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十二条疼痛护理应当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定期进行评估及调整。
第五章疼痛的教育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疼痛管理能力。
规范化疼痛处理原则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 感受, 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
摘自:《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疼痛的分类-1
依疼痛持续时间分类
1-2片
口服
肝、肾毒性
意施丁
25-75/12h
口服
肠道刺激
萘丁美酮 1000/24h(睡前) 口服
与阿司匹林交叉过敏,轻度胃肠道刺激
氯诺昔康
8mg(bid/tid) 口服
轻度胃肠道刺激
双氯酚酸钠 50mg tid
口服
胃肠道刺激
(钾)
美洛昔康 7.5-15mg/d
口服
轻度胃肠道刺激
塞来昔布 200mg/24h
作用机制:减少感觉伤害性刺激,达到止痛效果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白三烯
(-) 环氧化酶(-)
NSAIDs
疼痛刺激向神经传递
阿片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 物质释放,阻断疼痛感觉传入大脑,达到止痛效果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
非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药物:
NSAIDs疼痛治疗基础用药 解热、止痛及抗炎作用 无耐药性和依赖性 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 如到限制量疗效不佳,改用或合用阿片类药物
关于疼痛的管理制度
关于疼痛的管理制度
疼痛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中,为了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治疗效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疼痛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疼痛
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疼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建设过程和实施方法。
一、疼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会使患者感到疲惫、烦躁、心情低落,影响工作和生活。通过建立疼痛管理制度,不
仅可以及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面对疾病和康
复过程。
2. 提高治疗效果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疼痛状态,会影响其对治疗的配合度和
疾病的恢复。建立疼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
复时间。
3. 降低医疗成本
疼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
时间和复诊次数,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 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疼痛管理制度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对疼痛类型的区分和评估、疼痛缓解方法的掌握等。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医护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疼痛管理服务。
二、疼痛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
1. 制定疼痛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应制定疼痛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明确各
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和任务,规范疼痛管理的流程和程序,确保疼痛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2. 完善疼痛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疼痛评估体系是疼痛管理制度的基础。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描述、病史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工作制度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下面是 WTTWTT 为大家整理的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资料,欢迎参阅。
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的人道。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温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疼痛科的重要标准。
岗位责任制 1、疼痛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疼痛器械、用具和药品 ;
2、严格执行疼痛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疼痛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
4、疼痛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疼痛管理,如蓦地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疼痛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
6、疼痛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
7、写好疼痛小结及随访记录。
疼痛管理制度
疼痛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疼痛管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客户疼痛,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及以首诊医生和病区医生为基础的疼痛处理模式。
2、范围
所有以疼痛为主诉客户。
3、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4、职责
(1)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制定疼痛管理制度,并对开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麻醉科负责具体落实疼痛管理制度。
(3)麻醉科主任负责对疼痛管理工作进行监管。
5、标准
(1)疼痛评估方法
我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对成人客户进行疼痛评估,采用“FLACC量表(The Faces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olability Scale)”对意识障碍的成人客户及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估。
(2)疼痛初始评估
门诊客户须于门诊接受疼痛初始评估,住院客户须于入院时接受疼痛初始评估,手术客户须于术后清醒时接受疼痛初始评估。
(3)疼痛再评估
当客户及新生儿疼痛评分>0分时,须进行持续的疼痛再评估,频率为每班一次,记录在《患者疼痛评估量表及处理记录单》、《疼痛评估及处理记录单(新生儿)》上。成人客户主动报告疼痛时,须立即进行疼痛再评估。新生儿接受注射、采血时须即时进行疼痛再评估。
(4)疼痛处理
疼痛评分>3分,护士须通知医生进行检查,30分钟内做出处理,如采取医疗处理,须记录于病案中,并在注射疼痛治疗药物后将疼痛再评估频率增至30分钟一次,或在口服疼痛治疗药物及执行其他缓解疼痛医嘱后将疼痛再评估频率增至1小时一次,直至疼痛≤3分,可恢复为2小时一次。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疼痛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GPM)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
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一 )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
等的维护和改善。
(二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临床
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1)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
史。
(3)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
自身疼痛的专家。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
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1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
性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
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疼痛处理 (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 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 一 ) 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等的维护和改善。
( 二 )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 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 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自身疼痛的专家。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
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 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与管理原则往往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温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疼痛科的重要标准。
岗位责任制
1、疼痛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疼痛器械、用具和药品;
2、严格执行疼痛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疼痛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
4、疼痛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疼痛管理,如突
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疼痛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
6、疼痛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
做好交接班;
7、写好疼痛小结及随访记录。
疼痛前访视、讨论制度
1、疼痛前一天疼痛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
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疼痛前访视小结,疼痛前用药,选择疼痛方法,拟定疼痛方案;
2、向病人介绍疼痛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医学参照]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疼痛处理 (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 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 一 ) 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等的维护和改善。
( 二 )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 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 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自身疼痛的专家。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 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与管理原则往往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疼痛学科规范化管理
疼痛学科规范化管理(一)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委樊碧发
疼痛科基本建制要求
建立一个建制合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疼痛学科,是安全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
(一)门诊:
1.场地:具备候诊区、诊室、普通治疗室、无菌治疗室。
2.人员:医师1~2人,护士2人。
(二)病房:
1.病床:视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设置,原则上二级医院要求5张以上,三级医院10张以上。20张以上可设置独立护理单元。
2.病房应该具备必要的功能单元与设备
(1)无菌治疗室:1间,内设治疗台,治疗车1辆,急救柜1台,药品橱1台,治疗包橱1台,摆药桌1张,多功能监护仪1部,麻醉机(带呼吸器)1部,吸引器1个。
(2)更衣室:7~10m2,与治疗室隔门相通,内设衣橱和鞋架。
(3)护士治疗室:12~15m2,内设药橱2台,摆药桌(或台)1张。
(4)物理理疗室:18~20m2,内置常用理疗设备。
(5)医生办公室:有条件可设置高级医生办公室与教室。
(6)值班休息室。
(7)仓库:1间。
(三)科室基本配置与设备
1.门诊与病房基本配备与其它临床学科相同。如急救设备与药品,生命监测设备。
2.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必要设备:经皮神经电刺激系统、神经射频治疗系统、激光治疗系统、臭氧治疗系统以及其它疼痛治疗设备。
3.病床单元设备与同等医院其它临床科室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疼痛处理 (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 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 一 ) 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等的维护和改善。
( 二 )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 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 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自身疼痛的专家。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 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与管理原则往往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 三 ) 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包括: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3 或达到 0 ; 24 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 <3 次; 24 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 <3 次。国外也有学者提出将睡眠时无痛、静止时无痛及活动时无痛作为疼痛控制标准。
治疗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型、患者的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要重视对不良反应的处理,镇痛药物与控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决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考虑处理。此外,在疼痛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 四 ) 采取有效的治疗
包括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对于中、重度慢性非癌痛患者,采用其他常用镇痛方法无效时即可采用阿片类药物。对于需要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慢性非癌痛患者,可以参考国内专家制定的以多瑞吉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痛使用指南》。辅助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药物、作用于α 2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以及作用于NMDA 受体的药物。对于癌痛患者,应遵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的任一时点予以使用。可供选用的方法有外科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毁损疗法、神经刺激疗法等。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宜结合使用
( 五 )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 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剂量
选择适当药物是基于每个疼痛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疼痛强度与目前治疗的相互作用而定。如癌痛属长期治疗计划,应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三阶梯治疗方案来指导使用镇痛药。应按疼痛强度分别给予相应阶梯的药物,如轻度疼痛用一阶梯药物,重度疼痛选三阶梯药物。
2. 选择给药途径
WHO 最初制定的首选途径为口服给药,近年来出现了芬太尼透皮贴剂等新剂型,因此目前我们认为应改为以无创给药为首选途径。此类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患者愿意接受,是药物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有吞咽困难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禁忌证的患者可经舌下含化或经直肠给药。对于经口服或皮肤用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者,可肌肉注射或经静脉注射给药;全身镇痛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时,可选用椎管内给药或复合局部阻滞疗法。
3. 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
根据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间期,不仅可能提高药物的镇痛疗效,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如各种盐酸或硫酸控释片的镇痛作用可在给药后 1 小时出现, 2 ~ 3 小时达高峰,可持续 12 小时;而静脉给,可在 5 分钟内起效,持续 1 ~ 2 小时。治疗持续性疼痛,定时给约是非常重要的,如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作用可在给药后 6 ~ 12 小日;/出现,持续 72 小时。因此每三天给药一次即可。
4. 调整药物剂量
在疼痛治疗之初有一个药物剂量调整过程。如果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频繁追加药物剂量,则可能存在药物剂量不足。此时可适当增加剂量,增加幅度一般为原用药剂量的25% ~ 50% ,最多不超过 100% ,以防各种不良反应造成的危害。对于因其他辅助治疗使疼痛已经减轻的患者,有必要进行渐进性镇痛药物剂量下调,一般每天可减少 25% ~ 50% ,但首先应在保证镇痛良好的基础上调整。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 1 ~ 2 次,再将剂量减少 50% ~ 70% ,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掉有反应的药。
5.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因肠蠕动受抑制而出现便秘,可选用麻仁九等中药软化和促进排便;阿片类所致的呕吐可选用氟哌啶醇类镇静、镇吐;对阿片类药引起的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可在进行生命支持的同时,采用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进行治疗。
6. 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的方法和目的应依不同病种、不同类型的疼痛而定,同时,辅助治疗可以加强某些镇痛药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的用量,减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如 NSAIDs 对骨转移、软组织浸润、关节炎、筋膜炎以及术后痛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神经压迫、内脏膨隆、颅内压增高等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治疗神经痛,并改善潜在抑郁和失眠较理想的药物;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除了放射治疗和上述药物治疗外,降钙素也是近几年来使用的比较有效的药物。
总之,选用药物治疗疼痛疾患时,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多种给药途径的交替使用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但在药物选择上应予以重视,避免盲目联合用药,力争用最少的药物、最小的剂量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二、镇痛治疗中医患的权利和责任
( 一 ) 医师的权利和责任
承认患者对疼痛有适当的评估和接受处理的权利。
确认所有患者有无疼痛,如有疼痛,应评估疼痛性质和程度。
用简单方法定期再评估和追踪疼痛并记录评估结果和程度。
判定医护人员评估、控制疼痛的能力,保持其熟练程度。对新参加工作人员应定向培训,传授评估、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识。
医院内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实施办法,旨在尊重医师的处方权力不受干扰和医嘱的实施执行。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效管理疼痛的知识。
对计划出院患者探讨控制疼痛症状的必要性。
将有关疼痛管理宣言做成告示,贴在医院患者容易看到的场所。
( 二 ) 患者的权利和责任
1 、患者有以下权利
获得有关疼痛和镇痛手段的信息;
由熟练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疼痛;
对疼痛主诉,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
相信患者的疼痛主诉;
接受疼痛管理专家的治疗;
2 、患者有以下义务:
向主治医护人员说明希望了解疼痛和疼痛管理知识;
同主治医护人员详细交谈镇痛方法;
当确定疼痛管理计划时配合主治医护人员;
出现疼痛时及时通报:
协助主治医护人员评估疼痛情况;
疼痛不缓解时向主治医护人员报告;
同经治医护人员交谈对镇痛药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