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河道的修复及打造
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
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河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河道整治也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
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尤为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
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1.生态修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需要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河道水质的改善;二是河道生态的重建;三是河道景观的提升。
2.植被种植河道的植被种植有助于增加河道的生态价值,可以促进河道生态的恢复,改善河道环境,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
合理的植被种植还可以控制雨水径流,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河道岸线的作用。
3.建立河道生物通道建立河道生物通道可以促进水生生物的转移和扩散。
河道生物通道的建设需要进行专业的规划和设计,必须保证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统一,同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4.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包括整治河滩、岸线绿化和防护绿化等,可以防止滩涂土壤流失、河岸冲蚀和保持岸线的稳定性。
此外,绿化工程还可以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提升河道的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5.水质监测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质监测,监测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和水文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污染源进行检查和整治工作。
水质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河道的生态环境变化,及时了解水环境的恢复情况和污染源的变化情况,从而在未来的河道整治工作中,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改善方案。
6.宣传教育河道整治环保措施的宣传教育是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
河道整治环保措施的宣传教育需要在多方面开展,包括各种媒体宣传、集中宣传、分散宣传等,增强公众对河道整治工作的认同度和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行动。
结语综上所述,河道整治的环保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关,更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关。
为了实现河道整治的环保目标,河道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同时加强社会宣传教育,使更多的城市居民了解到河道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共同参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
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是解决水环境问题和提高水质的关键。
在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不断地改变周围的自然环境,但对于河道的保护和修复却常常被忽视,导致水环境逐渐恶化。
一、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河道治理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手段,对河道进行整治、改造和保护,从而达到保护和提高水质的目的。
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保护生态环境河道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河道的污染和建设改变了其自然生态环境,导致了生物灭绝、生态失衡等问题。
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保护水中的生物多样性。
2、保障人类生活河道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广泛应用于饮水、农业灌溉、生产制造等方面。
河道治理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提高水质,改善周边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二、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方法1、河道治理方案的设计河道治理方案的设计是河道治理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
设计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河道的综合治理结构,以保证治理效果能够达到最大化。
河道治理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河道的水力学、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需要考虑河道生态的恢复和保护问题。
2、修建生态恢复工程河道生态的修复主要是通过河岸的修建和河床的改建来实现。
对于起伏较大的河床,可以通过修建堤坝来降低水流速度,避免流速过快对水体和环境的破坏。
同时,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态岸线的修建,可以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保护水体环境。
3、减少人为活动对河道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厂排放、生活污水、农业化肥等,这些污染物质的排放带来了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发展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需要切实减少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从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三、结论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在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提高水体的生态环境。
同时,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也需要持续推进和改进。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不仅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关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概述河道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其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环境,增强对洪水、干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达到维护水资源和土壤的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而生态修复则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重塑和重建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身动态平衡。
在河道治理中着重进行生态修复,不仅可以达到治理河流、改善水质的效果,还有利于保护和重建沿岸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二、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1.湿地建设湿地是自然的生物过滤器,能够有效清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河道治理中,通过构建湿地植被和模拟湿地环境,可以有效吸收周围的污染物,同时为鸟类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2.植被修复植被修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水生植被,保持河道的湿度和稳定性,同时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泥沙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3.河道结构的改善河道结构的改善包括河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沿岸护岸工程和河床整治等方面。
通过对河道结构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稳定河道环境,提高水质,为生物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河道生态修复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的河道不仅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的绿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2.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河道的生态修复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河道治理建议和意见
生态河道治理建议和意见生态河道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手段对河道进行治理和保护,以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和功能。
生态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水文、生态、地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是关于生态河道治理的一些建议和意见:1. 河道水质治理:生态河道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河道的水质。
可以通过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如合理施肥、耕地保护等,来降低河道的污染物负荷。
2. 河道生态修复:针对已经破坏的河道生态系统,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可以通过恢复湿地、植被的种植和保护,以及增加河道的水生生物,如鱼类、水生植物等,来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功能。
3. 河道水量调控:生态河道治理还需要合理调控河道的水量。
可以通过建设水库、调整水闸的开闭,以及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来平衡河道的水量,减少洪涝和旱情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河道河岸整治:河道河岸的整治是生态河道治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修筑护岸、设置河道堤坝等措施,来防止河道的侵蚀和冲刷,保护河道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
5. 河道景观规划:生态河道治理还需要考虑河道的景观规划。
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照明等措施,来提升河道的美观度和人文氛围,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到河道保护和治理中来。
6. 河道生态监测:为了评估生态河道治理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对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河岸稳定性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7. 河道生态教育:生态河道治理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提升公众对生态河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生态河道保护宣传活动、组织生态河道主题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生态河道保护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公众对生态河道的重视和参与。
8. 河道规划管理:为了有效实施生态河道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河道规划和管理体制。
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河道治理的责任和权益,加强河道管理和保护的协调和监督。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其自然生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方案:
1. 河道水质净化:通过建设湿地净化系统,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降低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2. 生态修复:在河道的两岸建设生态园林、湿地保护区等,引入多种植物和动物种类,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3. 河道岸线绿化:整治河道两岸的工业和市政废渣,建立河道绿化带。
并且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增加氧气含量,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4. 水生生物保护:建立保护河道水生生物的制度和措施,控制过度捕捞和捕杀以及禁止非法捕捞。
5. 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放的管控和监测,禁止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道中。
6.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燃煤和柴油发电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河道污染。
7.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增加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加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8. 改善排水系统: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排污口的设施建设,确保排污水能够得到处理和净化。
9. 加强监测与检测:建立河道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生态问题。
总之,河道恢复生态需要综合施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都需要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河道水质恶化、水量减少等现象愈发严重,给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河道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修复的必要性1、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包括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使用等;二是自然因素,包括水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河道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生态修复是为了修复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其良好生态功能,提高水体水质,改善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只有进行生态修复,才能有效地应对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
二、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1、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修复应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繁荣,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则,保持修复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资源综合利用原则生态修复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生态修复要坚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确保修复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
5、参与与协作原则生态修复应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1、湿地恢复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通过湿地恢复,可以促进水质净化,维持水体的稳定性,提供栖息地,保护水资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水生植物种植3、河道底泥清理河道底泥是河道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底泥受到污染和沉积泥沙过多,会影响水质,破坏河道生态系统。
对底泥进行清理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4、岸线绿化对河道岸线进行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外许多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土地利用,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洪涝灾害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通过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对河道进行建设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及其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修复1.复原湿地景观河岸带上的湿地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景观类型,也是水体净化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辅助手段。
湿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许多湿地被损毁或消失。
生态修复工程可以通过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增加湿地的面积,形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2.建设植被带植被带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植被带分为植物防护带和人工林带两种。
植物防护带是沿河两岸种植防护森林,通过植被的根系和叶片来吸收和利用水体中的养分,保护河道不受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影响。
人工林带是在河道上游的山区和原始森林等位置建造人工林地,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和高山植物及珍稀野生动物等资源。
3.沿岸生态修复沿岸区域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岸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沿岸生态修复包括岸滩修复、边坡修复和沿岸堤坝及防御工程的生态修复。
通过搭建岸滩、加固岸边、修建盖沙工程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沿岸环境,提高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
二、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手段,促进和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引导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对于河道治理工程,生态建设是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生态建设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工程的关键点,包括河道水环境、沿岸植被、水生动植物等。
对于水体的污染治理,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清理废弃物并整治乱排乱放现象等方式,提高河道的水质。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治理是指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和管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和防洪减灾等目的。
在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展开论述。
一、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河道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水的质量和数量,对当地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河道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也受到损害。
进行生态修复成为当务之急。
1.恢复水体功能: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河道的水质和水量,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保护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还有助于恢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
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1.湿地恢复: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具生态功能的环境之一,通过修复湿地,可以提高水质、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3.河床生态修复:河道的硬化和淤秽是导致河床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河床进行生态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4.植被修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修复,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修复的建设方案1.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在进行生态修复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明确生态修复的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节点。
2.选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类型,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湿地恢复、水生态修复、河床生态修复、植被修复等。
3.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生态修复的效果。
4.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生态修复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治理是指通过对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改善,以改善水体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灾的综合性工程。
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河道生态平衡,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等。
生态修复在河道治理中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也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生态修复工程需要依据河道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手段进行实施和评估。
本文将围绕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展开讨论,探讨其重要意义、建设原则和技术措施,以及对相关立法和政策的建议。
一、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1、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河道作为水体的主要通道和生态系统,其生态平衡对于整个水体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水体污染,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2、提高水体治理的效率。
生态修复工程可以使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有利于水体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3、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灾。
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生态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对于减少水灾风险、保护水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修复建设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生态修复工程应该在科学分析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和需要的基础上制定方案,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测。
2、综合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和实施生态修复方案,使其既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又符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可行性原则。
生态修复工程要充分考虑其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确保在可行的范围内实现生态修复目标,避免出现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风险。
4、参与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修复的良好氛围。
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1.水质管理:水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水质管理。
监测和控制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是改善水质的首要任务。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水质标准和监管政策,确保河水不受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等问题的侵害。
2.治理泥沙和侵蚀:河流泥沙的过度沉积可能导致水深减少、水污染、水生态系统改变甚至河道堵塞。
实施侵蚀控制措施,如建设植被带、建设沉积池和引导泥沙剩余物质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减少侵蚀和泥沙淤积。
3.恢复激流和洪水平衡:激流和洪水是河流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河流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恢复激流和洪水平衡可以通过恢复自然河道形态、维护湿地、建设沉积区和恢复洪水泛滥区等措施来实现。
4.恢复湿地:湿地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并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洪水和提供栖息地的功能。
恢复湿地可以通过湿地保护区的划定、人工湿地的建设、植被恢复和湿地再生等方式实现。
5.复养损毁的河道:许多河流已经被人工封堵、挖掘、挖河等活动破坏。
复养这些损毁的河道对于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措施,如还原人工围堤、修复河道形态、恢复河岸植被和湿地、清理底泥等来复养受损的河道。
6.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恢复河流中的濒危物种、候鸟和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为濒危物种提供保护区和禁渔区、建立候鸟保护站、增加河流岸边植物和树木等都是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7.社区参与和教育:社区参与和教育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公众参与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对河流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有效的河流管理和修复。
总之,修复河流生态系统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措施的综合应用,包括水质管理、治理泥沙和侵蚀、恢复激流和洪水平衡、恢复湿地、复养损毁的河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社区参与和教育等。
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河道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水质恶化、河道污染严重,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1. 保护水资源河流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资源,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
2. 保护生态平衡河流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减少,破坏生态系统,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 保护人民生活河流是城市的重要水源地,河道污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加剧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二、河道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1. 植被恢复植被是维持河道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可以净化水质,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泥沙淤积,保护岸线稳定。
植被的恢复至关重要。
2. 水生态修复通过引入植物、鱼类等生物,建立水生态系统,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质,保护水资源。
3. 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可以开展河道生态景观建设,通过美化河道环境,提高人们对河流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 河道污染治理对于已经污染的河道,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污染治理工作,清理污染物质,恢复水体生态环境。
三、河道生态修复的建设实践1. 案例一: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生态修复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支,曾经是运河的重要航运通道,但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使得北运河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开展了北运河生态修复项目,对河道进行了疏浚、水质治理和植被恢复等工作,使得北运河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场所。
2. 案例二:上海市黄浦江水生态修复上海市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黄浦江曾经水质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上海市开展了黄浦江水生态修复工程,引入了一系列的水生态修复措施,包括种植水生植物、引入生态鱼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黄浦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河道治理成为了当前社会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在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及其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的意义、方法和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及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生态修复的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修复在河道治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恢复和改善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和保护生态平衡。
河道是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很多生物提供栖息地。
进行生态修复和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提升水质生态修复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净化水体,保护水资源。
通过修复湿地、植被和鱼类种群的丰富度,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提升水体的生态功能。
这不仅可以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的水资源,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很多地方因为过度开发、污染等因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通过生态修复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恢复受到破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护当地的生态系统,从而为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1. 恢复湿地湿地是河道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护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生态修复时,可以通过恢复湿地的方式来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采取种植湿地植被、修复湿地水系等措施,来有效地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水体的氧含量,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为水体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3. 恢复渔业资源渔业资源的丰富度对于维护河道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治理是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
河道的生态状况对于水质的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河道治理中,进行生态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重建受损或破坏的生态系统。
在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的目标是重建河流的自然界面和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水环境的质量。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环境净化:采用生物滤池、湿地等方式,对河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和净化。
通过设置湿地植物来吸附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2. 水生态系统的重建:通过人工建设一些小规模的湖泊、池塘等水生态系统,为河道提供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通过植物栽种,创造适宜的水生态环境,增加水生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3. 水生物的保护:通过设置鱼类回游通道和鱼类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河道中的鱼类资源。
禁止捕捞和开展保护候鸟行动,保护和恢复河道中的鸟类等其他水生生物。
4. 河岸带的管理:加强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现象的发生。
通过植被修复和固沙工程,恢复和重建河岸带的生态功能,提高河道水质。
5. 河道生态监测:建立完善的河道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河道生态状况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生态修复是一个持续且综合性的工作。
只有通过生态修复,才能真正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
还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修正生态修复措施,确保生态修复的效果。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福祉。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时,必须重视生态修复的作用和意义,加强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
河道生态修复建议书
河道生态修复建议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水位下降、生态退化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以下的修复建议。
二、水污染治理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并预警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对河道的排污口进行管控,确保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3. 推行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技术,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环境。
三、水位恢复与管理1. 定期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定期进行河道清淤工程,清除淤泥和杂物,恢复水道的通畅性,确保河水正常流动。
2. 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河道的水位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3. 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农业灌溉和补给河道水源,增加水位。
四、生态系统恢复1. 植被修复:加强河岸带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鱼类放流:适当放流一些优良品种的鱼类,控制数量,帮助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质的自净能力。
3. 加强保护意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避免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
五、监管和法制建设1. 增加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排污者进行严厉的罚款和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减少水污染。
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河道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强对河道环境的管理。
3. 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加强对河道环境的监管机构建设,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果,确保河道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项目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河道生态修复的详细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确保修复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河流资源开发力度有所增加,现阶段河流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河道的防洪功能无法发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地政府均认识到了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开始针对河道进行有序治理,以此来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优化河流系统生态环境。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要考虑到不同施工环节的技术应用要点,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河道治理效率以及治理质量。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措施1河道治理概念及其原则河道治理具体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对河道进行修复,在保证其具备防洪排涝以及引水功能的同时,重视对河道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和恢复,以此来提升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
在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遵循合适的治理原则,这样才能够提高河道治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规范性,为后续河道的应用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首先,遵循统筹规划原则。
治理人员需要形成统筹管理的认知,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河道能力改善的必要性,针对河道现存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优化河道结构的规划设计,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来对河道的潜在功能进行开发。
在对河道建筑物进行建设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设置,提高调度的科学化水平,针对洪涝灾害进行有效防护。
其次,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重点在于能够为居民提供重要的便利,保证日常饮水以及农作物灌溉活动的有序开展。
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将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对河道洪水出口进行及时的疏导,保证排水的通畅性。
最后,遵循环保原则。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为了能够保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避免给生态系统造成损伤,必须重视坚持环保原则,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对治理计划进行调整,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2生态型河道建设存在的问题2.1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河道进行改造、恢复和保护,达到提升河道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具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道改造与恢复:修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和水文特征,恢复河道的水质、水量和水流速,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改善生态环境。
2. 河道绿化与景观规划:通过沿岸绿化和景观规划,打造河岸带的生态景观,增加绿地和湿地的面积,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 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河道修复,增加水资源的供应能力,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水环境净化功能;增加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自然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4. 防洪与排涝措施:通过对河道进行改造和整治,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和水流通量,提高河道对洪水的容纳能力,减轻洪水灾害;同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排水能力,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5. 社区参与与教育宣传:加强社区居民对于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的认知和支持,在修复过程中鼓励居民参与,并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河道周边的城市发展需求、人文历史要素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具体的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方案,确保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河道生态修复还原自然的生命力
河道生态修复还原自然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河流遭受到了污染和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河道生态修复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
一、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河道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在于还原河流的自然状态,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给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河道的健康状态对于水资源保护、气候调节以及土地保持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二、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1. 恢复物种多样性: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并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2. 重建生态过程:修复河道的水文、水动力和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使其恢复自然状态。
3. 恢复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河道提供的水资源、能源和生态景观等服务应得到有效的修复和保护。
三、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1. 植被恢复:通过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建立起稳定的植被覆盖,防止河道的侵蚀和土壤流失。
2. 水质治理:通过净化水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河道的水质状况。
3. 河道水文调控:通过调整水位,改善河道的水文条件,减少洪水和干旱的风险。
4. 生态工程建设:利用生态工程手段,如湿地修复、滩涂恢复等,增加河道的环境容量和水质净化能力。
5. 生物灭治:对于入侵物种或具有破坏性的生物,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四、河道生态修复的案例1. 美国科罗拉多河修复:科罗拉多河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河流,经过多年的人工开发和污染,河道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修复科罗拉多河,采取了植被恢复、水质治理和河道水文调控等综合手段,使得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
2. 中国杭州钱塘江修复:杭州钱塘江是中国著名的一条河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钱塘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修复和生态工程建设等手段,钱塘江的水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河道恢复措施
河道恢复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恢复河道的健康状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河岸整治和水资源管理四个方面,探讨河道恢复的措施。
一、生态修复1. 植被恢复:在河道两岸种植适合生长的树木和灌木,提高河岸的植被覆盖率。
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
2. 湿地建设:在适当的地点修建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
湿地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3. 鱼类放流: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需要恢复水中的生物多样性。
定期进行适量的鱼类放流,增加河道中的鱼类数量,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
二、水质改善1. 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减少污水直排河道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2. 河道清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清除淤泥和底泥中的富营养化物质,改善河道的水质。
3. 水生植物净化:在河道中种植一些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如浮萍、莲藕等,利用其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三、河岸整治1. 建设护岸工程:修建河道两岸的护岸工程,防止水流冲刷河岸,造成河道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2. 绿化河岸:在河道两岸种植绿化植物,提高河岸的景观价值,使河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 划定河岸利用范围:划定河道两岸的利用范围,严禁在河道附近建设违法建筑或进行违法填埋行为,保护河道的完整性。
四、水资源管理1. 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分配河道的水资源,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用水的需求。
2. 加强水资源监测: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河道水质状况和水量变化情况,为河道恢复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宣传,倡导节约用水,减少对河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通过以上的河道恢复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质,提高河道的景观价值和利用效益。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我国的国土资源比较丰富,河流的存在是文明的发展根本支撑。
但是我国的很多河流本身都比较凶险,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因此很多河流都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河流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必须要逐步提高河道治理的水平,充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实现河流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笔者在本文中,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结合各种相应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研究,并且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河道生态治理建造的措施。
标签: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建设1、河道生态修复技术1.1形态修复技术我国东西部地质差异性比较大,因此很多河流由于地质的原因,所呈现出的形态较为曲折蜿蜒。
虽然河流的曲折蜿蜒具有较强的美观性,但是对于河流的航运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导致河流本身资源的使用较为困难,无法充分发挥出河流资源的重要作用。
在以往对河流进行治理和管理的时候,一般所采用的就是改变河流原本的形态,实现曲折蜿蜒的合理取直,确保人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河流的资源。
但是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河流流速的增加,导致周边的生物生存环境出现明显的改变,对于周边的生态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时候,需要进行河流形态的修复,确保恢复河流的原本状态,为动植物提供合理的生存环境。
1.2生态河堤修复技术我国从古至今都在对河流进行改造和应用,河堤是保障河流合理流动,确保河流周边人们生命财产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以往进行河堤建设的时候,为了保障河堤的坚固性,所采用的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生态河堤的重要作用,需要对河堤进行逐步的改造,提升河堤建设的生态性,减少纯混凝土河堤的应用。
逐步构建生态河堤与自然的融合,提升水体本身的生态机能,实现河道整体生态水平的全面提升。
1.3生态河床修复技术所谓的河床,就是河道的地步,一般在以往的河流治理中,会对河床采用硬质材料进行建造,可以实现河底摩擦力的降低,实现整体水流速度的提升。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河道是自然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之资源。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带动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工业化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逐渐凸显,造成河道水土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
因此,对河道的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加强生态修复和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基础和核心。
生态修复包括水域生态修复和岸线生态修复两个方面。
水域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的引种、沉根植物的放栽和河道底泥的修复等来增加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稳固沿岸形态,保持水生态平衡,并减少泥沙的淤积。
岸线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沿岸植被的破坏与原状重建,通过绿化、种草等措施,使河道岸线恢复自然状态,增强美观性和功能性。
水域生态修复除了增加河道竞争力外,对河道岸线的生态修复也有着重要意义。
因为河道岸线,作为河道的边界界线,其生态环境和河道水质密切相关,对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岸线生态修复中也需要保持与水域生态修复的一致性,采取生态岸根固结构、梯田式绿化等手段,向内发展生态廊道,提高岸线的生态保护水平。
对于河道的建设,首先要保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协调。
为了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可以在河道建设中引入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等理念,增强河道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质量,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谐结合起来。
其次,重视壅育堤坝的改造和河口开发的修复。
目前,国内许多河口是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市政工程和重工业的大量建设造成河口区域断流、泥沙淤积和生态破坏。
通过开放河口,可以减轻河口地区的水体污染压力,减缓人类对海洋水体资源的开采,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使海洋景观更加多彩绚丽。
最后,河道治理中还应加强政策和法制约束。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和约束污染物排放,遏制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等问题的发展。
加强监测设施的安装和维护,增加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了解和掌握,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监控河流生态环境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河道的修复与打造姓名:曾妮学号:0843054038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号:08305062 指导老师:陈文清摘要:简述生态河道的基本特征及功能,受损原因,如何修复原有的受损生态河道以及如何打造新的生态河道,重点分析了河岸带的修复,并简要举例说明。
关键词:生态河道、受损、修复、打造、污染、可持续发展正文:一、生态河道的基本特征及功能1、河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概念河道生态系统是指河道内淡水生态系统,也就是河道以内以径流为介质的淡水生态系统。
2)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是以河流淡水作为生物的栖息环境。
它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非生物环境概括为气候、河道径流与河床。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及其他物理因素;径流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部分,其中水质又包括水中的无机物质、有机化合物和水温;河床包括河床土壤和河床形态。
3)结构河道生态系统包括干流及各级支流、湖泊和水库等,呈网络状。
河道系统在空间上具有三维特征,即纵向(上游至下游)、横向(河床与共泛平原)、垂直方向(河川径流与地下水)。
同时,这些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
河道生态系统一般都是异养系统,其能量主要依靠陆地系统的输送,而不是依靠自己固定,所以河道生态系统更多地依赖于河道外生态系统。
2、生态河道的功能1)供给功能提供水源、提供水能、提供水产品和提供基因资源。
维持了生物多样性也就提供了多样的基因资源。
2)调节功能A、调节气候包括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从而可以缓冲极端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B、调节水分包括稳定水源、调蓄洪水、防止海水入侵等。
稳定水源包括补给地下水和向其他湿地供水。
调蓄洪水包括降低洪峰流量和滞后洪水的过程,从而减少洪水造成的财产损失。
在沿海地区,防止海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入侵。
C、净化水源河流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使水源得到净化。
物理进化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和挥发等过程,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现象。
它主要依靠对流和扩散两种方式来完成。
化学净化是指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等过程,使污染物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的现象。
生物净化是指在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氧化、还原、合成等生命活动,把水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为无机物,使水体得到净化的过程。
D、固定二氧化碳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释放O2.E、河流输送包括营养物质输送、泥沙输送和疏通河道。
3)文化功能水作为一类观赏的“天然风景”的“灵魂”,其娱乐服务功能是巨大的。
河道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其景观构成的特点也决定了他是人类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4)生命支持功能生命支持功能是指维持天然生态过程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功能,是上述服务功能产生的基础。
如:土壤形成与保持、光合产氧、氮循环、水循环、初级生产力和提供生境等。
二、生态河道的受损现状及原因生态河道被破坏主要是市郊河段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1、破环现状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如:截污、疏通河道,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等。
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市郊河道水环境收到严重污染和水体功能严重受损,使得水草(常见为漂浮植物,如浮萍等)堵塞河道,过水断面小,水流不畅、缓慢,而且河道内死水区较多;水面白色污染较多,透明度差,水体黑臭现象严重等,表现为富营养化重度污染。
2、受损原因1)面污染源严重:市郊是市区蔬菜、粮食等主要生产基地。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耕种方式仍然采用很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化肥、农药等利用率低,大部分的化肥和农药都以径流的方式直接进入市郊河道中;市郊的矿山、森林、降雨等都是引起水环境污染的较为重要的面污染源。
同时市郊由于没有公厕等公共设施,使得人、兽粪便等通过各类方式直接进入水体。
2)点污染源严重:市郊的污水处理厂、养殖场、沿河道设置的餐厅、沿河道村民的生活污水和距河道较远的乡镇也以排水灌渠的形式将污水排入,这都是河道水环境中重要的点污染源。
即使一些村庄的生活污水通过市政管理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等问题,使市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较差,特别是氮、磷等指标严重超标,出水呈昏黄色或乳白色,同时可见有大量的泡沫等。
3)堤岸两旁退机的各种垃圾污染严重:由于市郊的市政设施不完全和管理较为落后,使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等堆积而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与处置,这些垃圾等倾倒在河道内导致河道堵塞,一些较轻的垃圾则随水迁徙,而且这些垃圾在长期的退机过程中大量的渗滤液进入水体中,从而引起水体的重度污染。
目前我国对秸秆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的秸秆在河岸及河道中堆积,任其腐烂,在其腐烂过程中溶出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流入河道。
4)河道阻塞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车辆急骤增长,而公众的环保意识并未跟上城市的发展,所以在很多城市的市郊都出现围河道种植的现象。
主要包括菜地、麦地等,使河道的过水面积大大缩小,水流不畅。
同时由于长时间没有清淤加之生活垃圾等进入河道使河床上升,致使河道的堵塞较重;而且由于河床的不平坦,在枯水期时,较浅的河床部分干枯,淤泥在阳光照是下腐烂而发出恶臭。
例如:成都市江安河川大河段,水面有大量生活垃圾漂浮,水质浑黄,常伴有恶臭,枯水期河床裸露,经阳光照射,河底淤泥腐烂,发出难闻臭味,且表面时呈红色或绿色。
1)不达标的生活和工业废水严禁排放。
不达标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是河道污染的直接重大污染源,必须严格禁止。
国家应该通过相应法律严格监管。
另外,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环保宣传也是刻不容缓。
3、清淤工作是治理污染的重要环节。
严重污染的河道水体都已沉积了大量淤泥,这些淤泥包含着历年积存的各种有害有毒污染物,包括塑料袋、树枝和枯死的水草等。
即使用清洁水置换污染水,淤泥也会产生2次污染,释放出污染物,治理效果难以维持。
而且枯水季节(如:夏季)里高低不平的河床露出水面,在阳光的曝照下腐烂而发出恶臭,影响景观效果,同时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对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的隐患和风险。
因此,在污染河道的某些区域进行工程清淤是必要的。
4、河床修复。
在河道底部留出低洼的地方,以便清淤时让鱼等水生动物有藏身之所。
为了使鱼和水生有机体能够更好地栖息繁衍,在河床底部和驳岸上设置通风口。
为了使鱼和水生生物更容易到达这里,在这些地方堆放大漂石,创造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地环境。
5、利用生物膜技术作为生态修复及回复的先锋技术。
由于城市污染河道普遍存在低透明度、低溶解氧和高有机悬浮物问题,使得高等水生动植物恢复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如:沉水性水生植物因为水体的透光度问题,使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重度污染水体对生物浮床中的水生植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因为污染物浓度过高,不利于植物根部呼吸。
而生物填料具有不受透明度、光照等限制的特点。
布设合理的填料在保持河道通航和排洪等原有功能以及不影响城市景观的基础上,显著降低水体浊度,并且削减水体COD、N、P等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而且生物修复由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产泥量少等优点而倍受关注;为后续的高等水生动植物的生态修复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6、必须保护和合理开发水生植物系统。
在污染较轻的水体中生长了大量的水草,这些水草旺盛的生长吸收大量的污染物和各类营养物质,减轻了水体污染。
这些水草的出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至少可以说明这些水草能适应这些污染的环境。
利用这些植物的适应性和水质净化效果可以开发出一些植物生态床系统,省略了水生植物先锋物种的选择和购置过程,省时省费用;合理的植物种类、合理的布置河道的两侧,或者将不同生长型的永生植物进行科学搭配种植在河道的上下游以发挥最大的植物修复效果,以改变目前河道中水草杂乱生长,影响美观和堵塞河道的现象。
水生植物系统不仅能净化水质、将受损水体中一些有毒害的物质无害化、抑制藻类繁殖、美化环境、清洁空气等,而且它具有调整、延长和稳定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的作用,有利于减少河道底泥的数量,提高受损水环境的治理和修复速度以及生态效果。
当然及时打捞和收割时很必要的,否则会引起二次污染问题。
水环境有所改善后,水体中溶解氧有所改善后,水生植物根系、茎、叶上媳妇的微生物膜有利用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效果,增强水环境的抗污能力,实现水环境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7、放养鱼类。
各种鱼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放养鱼类有利于提高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和水质净化效果。
如:食草性鱼类可以将水中污染物去除,肉食性鱼类可以增加水中细菌、病毒和污泥的吞噬效果并提高水体的可生化性。
水生植物可以为各种鱼类的产卵、繁殖提供栖息地。
通过定时捕鱼来达到将污染物带出河道的作用。
8、以各类手段提高水体溶解氧。
受损水环境中缺少溶解氧是引发生态退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有利于增加水体中的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和水体的透明度,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对维持水环境生态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方法很多,如人为设置水位高差使水跌落复氧;设置喷泉既曝气又美化景观效果;设置水下水力推流器加大水力流动以提高复氧;设置表曝器曝气或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复氧等。
9、退田还河。
围河造田是由于河道内取水方便,不易干燥,而且河道内淤积的土壤、污泥非常肥沃,作物栽种方便,成活率高;但是这大大缩小了河道的过水断面,使水流不畅,河道内死水区较多,河水发臭,影响美观,也不利于河道疏通;退田还河还有利于削弱面源污染,健硕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而且水环境受损河道内的污染物成分复杂,而作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富集等作用是一些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无污染等富集在体内,再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安全。
例:A.深圳新洲河-----沿河截污主干管采取顶管施工,自上而下,沿新洲河西侧河岸埋设,截污支管则由河东侧穿新洲河底埋设,对沿河78个排污口进行截污,把进入河道的污水一管打尽,经由新建的一个污水提升泵站,把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在河道东岸正在开挖总长约4公里多的补水管道,把滨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的中水从河东岸分两处注入河道,日补水约5万立方米,满足河道日常的生态景观用水需求。
B.宁波慈溪长河镇-----在何种浮岛上种植了大量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等喜水性植物。
这些水生植物具有高适应性、强吸收力,能去除水体富营养因子,改善河道水质。
改造原有河道的护岸结构,采取干砌低坎、植物护岸等方式,建设生态型护岸,充分发挥河岸带制备缓冲功能和护坡效应,建设集景观、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河道。
C.辽宁葫芦岛市五里河-------在治污过程中,采取了以下7项措施:①是加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
结合该市7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解决城区河道生活污水进入管网问题,对入河污水实行截流收集、纳管输送,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