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与减半
加法与减法--凑十法与借十法
![加法与减法--凑十法与借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08e2c314791711cc7917ea.png)
加法与减法一、“凑十法”:1、"凑十法"就是20以内进位加法得基本思路。
运用'‘凑十法”能够将20以内得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得1 O加几得题目,从而化难为简。
在计算9+4时,先把4分成1与3,然后9与1凑成10, 1 O再加上3等于13;这就就是"凑十法”。
2、“凑十歌”:1凑9,2凑&3凑7来4凑6,5、5相凑正满10,做减做加想到它,又对又快真方便!3、“凑十法”具有很强得规律性,不仅可以在解决20以内进位加法得计算中用到,在不进位加法中也可以用到。
以下边例子说明:如在计算14+5时■先把1 4分成10与4 ,然后4与5先加等于9,然后再与前边得1 O相加等于19;想:9加(1 )得I(L IO加(3〉想:7加(3)得10。
十方8+9=117 忠 N川’2 丿得io.I 合10加(7)得10 Kl化力字生柳烈态待10减儿待趣日■从HU 化难为间。
在计算1 3减4时,先考虑个位3减4,不够减,于就是从十位借10来减,1 O 减4得6 ,再用6与个位2 o 38里十位上得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得十位怎么进位,就是1我进2,就是 2我进3 ,就是3我进4,依次类推。
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 如本次就是3我进4,就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得2 +4= 6 o )这里得2 6 +38二64就就是6 -2= 4写在个位上,就是3第一讲加法速算一。
凑整加法凑整加法就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得快。
8+7=15计算时先 将8凑成10 8加2等于10 7减2等于5 1 0 +5=15如 17+9二2 6 计算程序就是 17 + 3= 2 0 9-3=6 20+6=2 6二o 补数加法 数3相加等于9;这就就是“借十法”、2、“借十法” 口诀:借十法,很简单;十几减9,几加1;十几减8,几加2;十几减7,几加3;十几减5,几加5 ; 十几减4,几加6; 十几减3,几加7; 3、根据口诀与例题掌握“借十法二 13-7=610'3^ OJ3 万法 1、4『 O -+3 1 3 #:#: 冈1巫欽加阴1巫釵得进位加法:口诀::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1加几都就是说个位上得数)。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iso知识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iso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239ae1998fcc22bcd10d09.png)
当你改变了快门速度时,同时也改变了运动物理被记录在底片上的方式。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物体就会在底片呈现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门速度越慢,运动的物体就越模糊。
光圈
镜头的光圈大小,同样用挡位来表示,使用f挡的数值表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f-挡每挡之间也是减半或加倍的关系,但f挡的数值并不是减半或加倍的。标准的f挡序列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和f/32。不是所有的镜头都有这些挡位,一般只是有其中的一些挡,尤其是那些使用大底片(大于35mm)的相机,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挡位。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明白这些数值表示的是光圈通过镜头的孔径(光圈)的大小。上面的光圈值序列包括了所有的挡位。每一挡光圈相对于它前后的挡位,只能让一半或一倍的光线通过镜头。一定要记熟这些光圈挡位的数值,并能够轻松的增减计算。
对ISO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对你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底片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已经知道使用某种速度的底片进行正确曝光时需要的曝光量,那你很容易的就能换算出使用另一种速度的底片在进行相同曝光时的曝光量,前提是你知道这两种底片的速度关系。其实很简单,只是对挡位的增减就可以了。例如,如果是用柯达E100S(ISO100)底片时正确的曝光参数是1/15秒和f/8,那如果使用富士Provia 400(ISO400)底片时正确的曝光参数应该是多少呢?计算ISO值的不同:从100开始,加倍得到200,再加倍是400,所以ISO值增加了两挡。因此把E100S的曝光参数改变两挡就是富士底片的正确曝光参数了。我们把曝光参数改为:1/60秒和f/8。当然你可以改成任何等价的曝光值,例如1/60秒f/8等同于1/125秒f/5.6或1/250秒f/4或1/500秒f/2.8,或者换一个方向,1/30秒f/11或1/15秒f/16或1/8秒f/22。
倍角及半角公式
![倍角及半角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7f82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6.png)
倍角及半角公式在三角函数中,倍角及半角公式是求解特定角的重要工具。
它们可以将一个角的角度加倍或减半,从而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本文将介绍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的定义、推导以及应用。
一、倍角公式倍角公式是将一个角的角度加倍得到另一个角的角度的公式。
常用的倍角公式包括正弦倍角公式、余弦倍角公式和正切倍角公式。
1. 正弦倍角公式正弦倍角公式可以表达为:sin(2θ) = 2sinθcosθ其中,θ为原角的角度。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正弦函数展开为欧拉公式的形式,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式和倍角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2. 余弦倍角公式余弦倍角公式可以表达为:cos(2θ) = cos²θ - sin²θ该公式也可以通过将余弦函数展开为欧拉公式的形式,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式和倍角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3. 正切倍角公式tan(2θ) = (2tanθ)/(1 - tan²θ)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正切函数展开为正弦和余弦的比值形式,然后利用倍角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二、半角公式半角公式是将一个角的角度减半得到另一个角的角度的公式。
常用的半角公式包括正弦半角公式、余弦半角公式和正切半角公式。
1. 正弦半角公式正弦半角公式可以表达为:sin(θ/2) = ±√[(1 - cosθ)/2]其中,θ为原角的角度。
根据正弦半角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一个角的正弦值来求解该角对应的半角。
2. 余弦半角公式余弦半角公式可以表达为:cos(θ/2) = ±√[(1 + cosθ)/2]该公式可以通过将余弦函数展开为欧拉公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半角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3. 正切半角公式tan(θ/2) = ±√[(1 - cosθ)/(1 + cosθ)]根据正切半角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一个角的正切值来求解该角对应的半角。
三、应用举例倍角及半角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求值中,通过利用倍角公式可以将一个角的角度加倍,从而可以快速计算出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加倍与减半
![加倍与减半](https://img.taocdn.com/s3/m/c24428f0ce2f0066f533226b.png)
对口令
同学看清老师手中的卡片,请说出绿色卡片上数字的加倍,蓝 色卡片上数字的一半
5+5=10 8+8=16 2+2=4 3+3=6 7+7=14
14 6 4 10 16
魔盒被灰太狼偷走了
20 10 10
10 5
10 5
5
一半
对半平分,分成相同的两份 其中一份叫做一半
圈出一半
一半 16 16-8=8
8
一半
8
4 8-4=4
7
?
7的一半是多少呢? 像1、3、5、7、9这些单数的 一半这个我们以后再学。
想一想
算一算
16
一半
8
一半
4
12
一半
6
一半
3
加倍与一半
加上相同的 一份
分成相同的 两份
加倍与一半
加 倍
1 2
2 4
3 6
4 8
5 10
6 12
Hale Waihona Puke 7 148 169 18
10 20
一 半
拓展运用
1、一袋饼干9元钱,小巧要买两袋这样的饼干要多少元钱? 9+9=18(元)
2、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一半还剩几只小鸟?
加倍与一半
执教:王楠
动动脑
算一算
请算出老师手中题卡上的算式结果
神奇的魔盒
放入魔盒
8个圣诞球如何列式得来?
4 + 4 = 8(个)
4
8
原来4个,加上和它同样多的一份就变成8 个
加倍就是加上相同的一份
加倍
3
3+3
6
神奇速算术-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
![神奇速算术-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af5bce8360cba1aa811dac7.png)
神奇速算术-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神奇速算术速算技巧A、乘法速算一、十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5×1715 + 7 = 225 × 7 = 35---------------255即15×17 = 255解释:15×17=15 ×(10 + 7)=15 × 10 + 15 × 7=150 + (10 + 5)× 7=150 + 70 + 5 × 7=(150 + 70)+(5 × 7)为了提高速度,熟练以后可以直接用“15 + 7”,而不用“150 + 70”。
例:17 × 1917 + 9 = 267 × 9 = 63连在一起就是255,即260 + 63 = 323两个20以内数的乘法两个20以内数相乘,将一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乘以10,然后再加两个尾数的积,就是应求的得数。
如12×13=156,计算程序是将12的尾数2,加至13里,13加2等于15,15×10=150,然后加各个尾数的积得156,就是应求的积数。
二、个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十位与十位相加,得数接着写,满十进一,在最后添上1。
例:51 × 3150 × 30 = 150050 + 30 = 80------------------1580因为1 × 1 = 1 ,所以后一位一定是1,在得数的后面添上1,即1581。
数字“0”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
例:81 × 9180 × 90 = 720080 + 90 = 170------------------73701------------------7371原理大家自己理解就可以了。
【方法】加法及减法凑十法及借十法
![【方法】加法及减法凑十法及借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dbc67b6529647d262852c4.png)
【关键字】方法加法与减法一、“凑十法”:1.“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
运用“凑十法”能够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简。
在计算9+4时,先把4分红1和3,然后9和1凑成10,10再加上3等于13;这就是“凑十法”。
2.“凑十歌”:1凑9,2凑8,3凑7来4凑6,5、5相凑正满10,做减做加想到它,又对又快真方便!3.“凑十法”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不仅可以在解决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中用到,在不进位加法中也可以用到。
以下边例子说明:如在计算14+5时,先把14分红10和4,然后4和5先加等于9,然后再和前边的10相加等于19;二、“借十法”(破十法):1.“借十法”是用在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计算方法。
运用“借十法”可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减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简。
在计算13减4时,先考虑个位3减4,不够减,于是从十位借10来减,10减4得6,再用6与个位数3相加等于9;这就是“借十法”。
2.“借十法”口诀:借十法,很简单;十几减9,几加1;十几减8,几加2;十几减7,几加3;十几减6,几加4;十几减5,几加5;十几减4,几加6;十几减3,几加7;十几减2,几加8;十几减1,几加9.3.根据口诀与例题掌握“借十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速算)方法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
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
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
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
)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第一讲加法速算一.凑整加法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
版式设计 复习题 F T
![版式设计 复习题 F T](https://img.taocdn.com/s3/m/ab59a3fb01f69e31433294ed.png)
《版式设计》复习题一、单选题(共30题)1、以互不成倍数的几种活字为标准,加倍或减半自成体系的字号计算方式是()。
A、点数制B、级数制C、磅数制D、号数制2、字号是指()。
A、字体的高度B、字体的面积C、字体的宽度D、字体的体积3、点数制又称为()。
A、号数制B、级数制C、磅数制D、毫米制4、版式设计中,一般正文的字号大小为()A、6-8磅B、14-20磅C、9-14磅D、20磅以上5、通常,文字编排的最佳行宽为()。
A、20-40毫米B、40-60毫米C、80-100毫米D、110-130毫米6、书眉排在地脚称()。
A、眉脚B、眉头C、眉批D、眉注7、齐左或齐右的对齐方式特点是()。
A、端正B、严谨C、稳重D、节奏感强8、选择正文字体时,必须把字体的()放在第一位。
A、形式B、美感C、功能D、情感9、矩阵网格的特点不包括()。
A、自由多变B、整体性强C、富有秩序感D、理性美10、版式布局时,用到达页面四周边缘或版心线的形态来支撑整个页面空间的设计方法称为()。
A、空间的简化B、空间的支撑C、空间的美化D、空间的激活11、版式设计中预先设定的由一系列相关参考线和定位点组成的协调画面布局和建立图文联系的管理体系被称为()。
A、布局结构B、分栏结构C、网格结构D、点阵结构12、笔画较粗的字体适用于下面哪种文字形式()。
A、标题B、正文C、随文D、附注13、版式设计中,一般标题文字的字号大小为()A、14磅以上B、12-14磅C、9-11磅D、6-8磅14、针对一些大开本的读物,可通过()解决行过长的问题。
A、缩小字距B、缩小行距C、缩小字体D、分栏15、控制图文空白的数量,使空间更好地衬托图文的设计方法称为()。
A、空间的简化B、空间的支撑C、空间的美化D、空间的激活16、栏的主要作用在于()。
A、约束图文的编排布局B、形成活跃的版式风格C、打破呆板的版式布局D、追求多变的视觉效果17、热点网格结构是一种简化了的()。
西安交大《电工技术》答案
![西安交大《电工技术》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f223d3968011ca3009188.png)
第一章习题1.1解:a)1.9=R kΩb)5.1=R kΩc)1.5Ω1Ω 0.5Ω1Ω 1Ω0.5Ω 0.5Ω1Ω 1Ω0.5Ω1Ω1Ω6k Ω6k Ω4k Ω 13k Ω6k Ω4k Ω 5k Ω8k Ω52/17 k Ω154/17k Ω300Ω1.2解:依图所示,V Ua 242.1200-=⨯-= V Ub 18360-=⨯-=Ua Uab -=1.3解:根据估算:mA I 1=, mA I 99.01=, mA I 01.02=1.4解: a) 1)V U 10=, A I 32/1021-=-= 2)电流源 W UI P 20210-=⨯-=-= 发出功率 电压源 W UI P 30)3(101-=-⨯== 发出功率 电阻R L W UI P 50510=⨯== 发出功率900Ω120Ω150Ω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电阻吸收功率I=2A, U=RI=2×2=4V 2)电压源 W UI P 20210-=⨯-=-= 发出功率 电流源W UI P 1226=⨯== 吸收功率 电阻R L W UI P 824=⨯== 吸收功率1.7解:当开关S 断开时,1822820=++-=I mA, 121820=⨯-=Ua V当开关S 闭合时,28220=+=I mA, 42820=⨯-=Ua V1.82)R R I +=++--=1824108)12(12 , I Ua 812-=, I Ub 1012+-=当R 减小时,则I 增大,Ua 减小,Ub 增大.10Ω8Ω12VI-12Va bΩ3)当R=6Ω时, 11068)12(12=++--=I A, 4812812=-=-=I Ua V ,2110121012-=⨯+-=+-=I Ub V1.9解:根据题意,102212300=+=+=L R R E I A, 2202210=⨯==IR U V内部功率损耗W R I UI P 100110220=⨯=== 内阻压降 V IR U 1011000=⨯==同理如图,A I 102302211=⨯+=, 2202210=⨯==IR U 内部功率损耗 W UI P 48400)10230(2200=-⨯==内阻压降 V IR U 220122000=⨯==1.10解:根据题意,21031)31211(21=-++U U 8)131(3121=++-U UΩ1ΩIL1LΩ 22 Ω解得,U 1=4V, U 2=7V 则 A U I 41/41/11=== ,A I 324102=-=,A U U I 13473123=-=-=, A I 81= , A U I 71/71/25===1.11解:11332I R I R ++ 523I I I += 554422I R I R I R +=45I I I S +=1.12解:根据题意,利用节点法321124143211)111(S S I R R U U R U R R R R ++=-+++6265414)111(1S I U R R R U R -=+++-10052051)511.0151(21+=-++U U 40)4110151(5121-=+++-U U1042.04.21=-U U 化简方程得,解得V U 66.81=, V U 58.692-= 4055.02.021-=+-U UA I 268.21= , A I 6.863= , A I 6.154= , A I 958.65-= , A I 4.176-=1.13解:根据题意,化简电路图,I S6R 41利用支路电流法12I I I += 代入 12I I I +=I R I R E L +=1011 I I 5.55.02301+= I R I R E L +=2022I I 5.53.02261+=解得 A I 201= , A I 202= , A I 40=利用节电电压法 02201110201)111(R E R E U R R R L+=++ V R R R R E R E U L 22011231023226046011102010220111=+++=+++= A R U E I 205.022*********=-=-= , AR U E I 203.022*********=-=-=A R U I L 405.52201===1.14解:根据题意,利用节电电压法112313211)111(R U U R U R R R S =-++42223213)11(1I R U U R R U R S -=++-1.16解:U S2L设未知数A,B S S BI AU U +=043+=A 解得 A=0.75, 5.3-=B B A +=-22当U S =4V , Is=4A 时 , V BI U U S S 1145.3475.05.375.0-=⨯-⨯=-=1.17解:根据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可忽略,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可忽略,故有224+=I I 代入 224+=I I44222I R I R += 42422I I += I 4=1A , A I 12-=电流源上的电压 V R I R U 822142144=⨯+⨯=+= , W UI P 1628-=⨯-=-= 产生功率,24441R R UR U +=41ΩSS I R R R R R R R I R U 2442424242+=+=综上所述, 244244241R R I R R U R U U U S++=+=,A I 67.0322441==+=A I 33.03112442==⨯+=综上所述, AI I I 1313221=+=+=当R=5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WR U P 55410042=⨯==A R U I 1268=+==1.22解: 化简电路I=0A1.24解: 化简电路,那么,两条曲线在交点的坐标即为所求二极管中的电流及端电压.故 Uv=1V, Iv=1mA1.25解:根据题意,利用节点电压法,v101221011)112121(U U U -=-++ 10121111111U U U =++-)( 5401=-U U 解得: V U 41= 10411U U =V U 110=第二章习题1)当-=0t 时, V U C 0)0(=- ,当+=0t 时, V U U C C 0)0()0(==-+ 这时电容C 两端相当于短路A R E i i 100110012==== , A i 01=, V E U R 1001== , V U R 02=2)当S 闭合后达到稳态时,AR R E i 199110021=+=+=,A i i 11==,这时电容C 相当于开路,A i 02=,VE R R R U C 9910099199212=⨯+=+=VE R R R U R 110099112111=⨯+=+= ,V U U R R 9912==3)当用电感元件替换电容元件后,如图所示,CU 0+)0(0)0()0(2++-===i A i i L L这时电感L 两端相当于开路 AR R E i i 1991100211=+=+== ,V R R E R U R 199110012111=+⨯=+=, VR R E R U R 99991100992122=+⨯=+=V U U R L 992==当S 闭合后达到稳态后,这时电感相当于短路,A R E i i 100110012====A i 01= ,V E U R 1001==, V U U L R 02==2.2解:根据题意,当-=0t 时,Ai i L 31312)0(1=+==-, V U L 0= 当+=0t时,A i i L L 3)0()0(==+-V U 331)0(2=⨯=+ ,)0(2+U +)0(+L U =0 ,V U L 3)0(-=+V U 121= , Ai 4312)0(1==+ ,)0()0()0(1+++=+i i i L k A i i i L k 134)0()0()0(1=-=-=+++2.3解:根据题意L当-=0t 时,电感相当于短路A i L 05.040//40801021)0(=+⨯=-V U C 0)0(=+当+=0t 时,A i i L L 05.0)0()0(==+- ,V U U C L 0)0()0(==+-A i i L C 05.0)0()0(==++240)0()0()0()2040(i U U i C L L =++++++10408021=+i i)0(21++=L i i i解得 V U L 1)0(-=+解:根据题意:当-=0t 时,L 相当于短路,C 相当于开路A R U i S L 1100100)0(2===- ,V U U S C 100)0(==-当+=0t 时,)0(1)0()0(2++-===i A i i L L , V U U C C 100)0()0(==-+AR U i C 5.0200100)0()0(11===++ ,又0)0()0()0(321=+++++i i i 0)0(15.03=+++i ,A i 5.1)0(3-=+)0()0()0(22+++=+C L U U i R ,100)0(1100=+⨯+L U ,V U L 0)0(=+从而, A i 5.0)0(1=+ ,A i 1)0(2=+,A i 5.1)0(3-=+,V U L 0)0(=+,V U C 100)0(=+2.5解:根据题意,C当-=0t 时,C 相当于开路mA R R Ui L 31201010)0(21=+=+=- ,Vi R U C 3203120)0()0(2=⨯==-- 当+=0t 时,VU U C C 320)0()0(==-+ ,mA R U i 3120320)0()0(21===++mA i 0)(=∞ ,F mF C R R R RC 1.01001010)]//([312==⨯=⨯+==τ 故 Ae e ei i i t i t tt101.031]031[0)]()0([)()(---+=-+=∞-+∞=τ2.6解:根据题意,1)当-=0t 时,V U C 0)0(=- 当+=0t 时,V U U C C 0)0()0(==-+,VU C 1020201010)(=⨯+=∞56101025--=⨯⨯==RC τ则 τττtttC C C C e eeU U U t U ---+-=-+=∞-+∞=1010]100[10)]()0([)()(V eU C 65.81010)2(2=-=--τττ ,V U U C C 65.8)2()2(==+-ττ2)当t=2τ+时,56110210210--⨯=⨯⨯==RC τ ,V U C 0)(=∞当t>2τ+时,V eeeU U U t U tt t C C C C 4551055.0102101265.865.80)]()0([)()(⨯-⨯----+=+=∞-+∞=--ττ2.7解:根据题意,U CC当-=0t 时,V U a 0)0(=-, A i 0)0(=-当+=0t 时,V U U a a 0)0()0(==-+, 1.001.0)86//3(=⨯+==RC τA i 0)(=∞ ,V U a 6033630150)(=⨯++=∞此时电容相当于短路,利用叠加定理A i 53838//36150)0(1=+⨯+=+ ,Ai 26868//6330)0(2-=+⨯+-=+A i i i t 325)0()0()0(21=-=+=++ A e eei i i t i t t t101.03]03[0)]()0([)()(---+=-+=∞-+∞=τV e eeU U U t U t tta a a a )1(60]600[60)]()0([)()(10---+-=-+=∞-+∞=ττ2.8解:根据题意,当-=0t 时,VU R R R U C 610302030212)0(=⨯+=+=-当+=0t时,V U U C C 6)0()0(==-+ ,V U U C 10)(==∞2.010*********=⨯⨯⨯==-C R τ ,U U i R C =+++)0()0(1U CU a-amAR U U i C 2.020610)0()0(1=-=-=++mA i i C 2.0)0()0(1==++ ,mA i i 0)()(1=∞=∞mA e eei i i t i t i t t tC 52.012.0]02.0[0)]()0([)()()(---+=-+=∞-+∞==τV e eeU U U t U t t tC C C C 52.0410]106[10)]()0([)()(---+-=-+=∞-+∞=τ2.9解:根据题意,当-=0t 时,VE R R R U C 35323)0(313-=⨯+-=+-=-当+=0t 时,V U U C C 3)0()0(-==-+,VE R R R U C 35323)(313=⨯+=+=∞76312104.8102.0)3//23()//--⨯=⨯⨯+=+==C R R R RC (τ V ee eU U U t U tt tC C C C 671019.1104.863]33[3)]()0([)()(⨯-⨯--+-=--+=∞-+∞=-τ2.10解:根据题意,当-=0t 时,VU R R R U S C 23212)0(1212=⨯+=+-=-当+=0t时,V U U C C 2)0()0(==-+,VU R R R U S C 3105212)(2212=⨯+=+=∞ 3610210310002121--⨯=⨯⨯⨯+⨯==RC τV e e eU U U t U t ttC C C C 50010234310]3102[310)]()0([)()(3-⨯--+-=-+=∞-+∞=-τ2.11解:根据题意,U C (t)1)当-=0t 时,A i L 0)0(=-当+=0t 时,A i i L L 0)0()0(==-+,那么电感L 上的电压 AU L 1020101010)0(=⨯+=+开关闭合很久后,电感相当于短路 U L =0V 2)开关闭合很久后,A i L 15//10102010510)(=+⨯+=∞1012//105=+==L R τ , A e e i i i t i tt 101)]()0([)()(--+-=∞-+∞=τ2.12解:根据题意A i i 339)0()0(11===-- ,A i i 3)0()0(11==-+,A i i 3)0()0(22==-+A i 5.4)(1=∞ ,A i 0)(2=∞ 31105201.0-⨯==τ ,32102201.0-⨯==τ根据三要素法得:A e ei i i t i t t20011115.15.4)]()0([)()(--+-=∞-+∞=τA e ei i i t i t t5022223)]()0([)()(--+=∞-+∞=τ2.13解:根据题意A i i L L 2612)0()0(===-+A i L 8.3581132)3661236333()(=+=++⨯++⨯=∞25.03211=+==R L τ由三要素法得:A e e i i i i t tL L L L 58.18.3)]()0([)(--+-=∞-+∞=τ Ve dt diL U t L L 59-==V e i U U t L L 56.34.113-+=⨯+=U L故Ae e U t i t t552.12.036.34.1112312)(---=--=-=2.14解:根据题意V U U C C 45)0()0(==-+ ,A i i L L 31015)0()0(--+⨯==A i 3331045.1510100451015)0(---+⨯=⨯+⨯= , A i 31060)(-⨯=∞46331101010010110100---=⨯=⨯⨯==R L τ A e e ei i i t i t t t100003310000331055.44106010)6045.15(1060)]()0([)()(------+⨯-⨯=⨯-+⨯=∞-+∞=τ2.15解:根据题意V U U C C 0)0()0(==-+L L L I i i ==-+)0()0()()0(2121R R I I R I R U S S S S +=+=+,S s I R U 1)(=∞ ,C R 1=τV eI R I R t U CR t S S S 121)(-+=A i i L L 2)0()0(==-+ ,V U R 12)0(-=+ ,90191.0===R L τA e et i t tL 9022)(--==τV e t U t R 9012)(--=第三章 习题3.1解:(1)s rad /314=ω ,Hzf 5023142===ππω ,s f T 02.01== V U m 380= ,VU U m 2202==,3πϕ=u(2)波形图相量图 060220∠=∙m U(3)060380∠=∙m U , 060220∠=∙U3.2解:(1)电流滞后于电压 00075)30(45=--=-=∆i u ϕϕϕ(2)045220j eU =∙,03010j eI -∙=∙0∙波形图π/3 +1+j∙U相量图(3)若电流的方向相反,则电流的相位超前电压600,波形图和相量图可雷同作出。
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烦恼,烦恼减半作文400
![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烦恼,烦恼减半作文400](https://img.taocdn.com/s3/m/4e97397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a.png)
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烦恼,烦恼减半作文
400
懂得分享快乐会加倍,分享痛苦,痛苦会减半,分享使我们快乐,分享使我们收获友谊。
虽然分享会让我们失去一半的物质,但它却让我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另一半,让我们不再孤单,因为它让我们找到了一生难忘的至交。
还记得在小学时,那时的我虽然有好几个朋友,但那时的我不懂得分享,因为我在小学时比较的自私,所以我不懂得更不想和朋友一起分享,所以那时虽然有了物质,但却没有获得真正的友谊,那时的我是空虚的。
正是因为我的自私,所以我在小学是空虚的,是没有乐趣的,当我上中学时我开始察觉到这一点,我开始慢慢的懂得与同学一起分享,一起
收获,一起快乐,一起痛苦,慢慢的我开始收获友谊,在我分享后我知道了分享是甜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正是因为我分享了,所以我的学习从枯燥变得快乐,从单一变得多彩,我的生活也填加了一丝快乐。
让我们懂得分享,让我们将快乐分享给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快乐,把痛苦分享给他们让他们给我们一丝安慰,帮我们分担一些痛苦,将烦恼分享给朋友,让他们帮我们出谋划策,获得友谊让我们从分享开始,让我们带给他们欢笑,让他们帮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获得真
诚的友谊,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再空虚,不再郁闷,不再烦恼,让我们学会分享,让我们获得快乐。
游戏王规则——针对攻击力的效果处理
![游戏王规则——针对攻击力的效果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a5f18bd0d233d4b14e6931.png)
PART0原攻击力(守备力)/元々の攻撃力(守备力)/Original ATK(or DEF)卡的效果记述中所使用的「元々の攻撃力」指的是怪物卡上记载的攻击力的数值。
不包括装备魔法和其他卡效果增减的数值。
攻击力、守备力记为「?」的怪物原攻击力、守备力当作「0」。
(引用自公式ルールブック Version 3.0 )PART1?攻怪相关◇在场上存在以外的场合,原攻击力为「?」的怪物视为「攻击力不明」。
在「从卡组加入攻击力◈以下~~」等卡(如クリッター/三眼怪)的效果对象外,也不会受到《死のデッキ破壊ウイルス/死之卡组破坏病毒》等效果的影响。
(在场上会受到《死のデッキ破壊ウイルス/死之卡组破坏病毒》等效果影响)◇盖伏的状态攻击力当作0。
例:盖伏的《ワイトキング/白骨王》可以作为《死のデッキ破壊ウイルス/死之卡组破坏病毒》的COST使用。
【攻击力(守备力)记载为「?」的怪物】■变动后的数值视为?原本的数值?(卡上的表述为?此卡的原攻击力(守备力)为~」,变动后的数值为原攻击力)《ディノインフィニティ》无限恐龙《ロストガーディアン》失落守护者《ワイトキング》白骨王《グリード?クエーサー》贪婪类星体《メガロック?ドラゴン》巨岩龙《E-HEROダーク?ガイア》邪心英雄暗黑地魔《キメラテック?オーバー?ドラゴン》嵌合超载龙《ユーフォロイド?ファイター》小飞碟战士■变动后的数值不是?原本的数值?(卡上的表述为?此卡的攻击力(守备力)为~」,变动后的数值只是单纯的攻击力变化,对原攻击力没有影响)《オプション》子机《寄生体ダニー》寄生体壁虱《红莲魔獣ダ?イーザ》红莲魔兽达·伊扎《合成魔獣ガーゼット》合成魔兽聚变鬼《D-HEROドレッドガイ》命运英雄恐惧人《原始太阳ヘリオス》原始太阳赫利俄斯《ヘリオス?デュオ?メギストス》双子太阳赫利俄斯《ヘリオス?トリス?メギストス》三子太阳赫利俄斯《邪神アバター》邪神神之化身オプショントークン子机衍生物(沙罗曼蛇相关)冥府の使者カイエントークン冥府token《サイバー?シャドー?ガードナー》电子暗影守卫者《邪神イレイザー》邪神抹灭者《ザ?カリキュレーター》计算器人《モンタージュ?ドラゴン》合成龙《ハネクリボーLV9》羽翼栗子球LV9PART2相关卡调整收缩◇伤害步骤发动可能。
数学快速计算方法:乘法速算
![数学快速计算方法:乘法速算](https://img.taocdn.com/s3/m/75ae80e9964bcf84b8d57bd1.png)
一.两个20以内数的乘法两个20以内数相乘,将一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乘以10,然后再加两个尾数的积,就是应求的得数。
如12×13=156,计算程序是将12的尾数2,加至13里,13加2等于15,15×10=150,然后加各个尾数的积得156,就是应求的积数。
二。
首同尾互补的乘法两个十位数相乘,首尾数相同,而尾十互补,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连接起来,就是应求的得数。
如26×24=624。
计算程序是:被乘数26的头加1等于3,然后头乘头,就是3×2=6,尾乘尾6×4=24,相连为624。
三。
乘数加倍,加半或减半的乘法在首同尾互补的计算上,可以引深一步就是乘数可加倍,加半倍,也可减半计算,但是:加倍、加半或减半都不能有进位数或出现小数,如48×42是规定的算法,然而,可以将乘数42加倍位84,也可以减半位21,也可加半倍位63,都可以按规定方法计算。
48×21=1008,48×63=3024,48×84=4032。
有进位数的不能算。
如87×83=7221,将83加倍166,或减半41。
5,这都不能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四.首尾互补与首尾相同的乘法一个数首尾互补,而另一个数首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头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相连为乘积。
如37×33=1221,计算程序是(3+1)×3×100+7×3=1221。
五。
两个头互补尾相同的乘法两个十位数互补,两个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
如48×68=3264。
计算程序是4×6=24 24+8=32 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
六。
首同尾非互补的乘法两个十位数相乘,首位数相同,而两个尾数非互补,计算方法: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把两个积连接起来.再看尾和尾的和比10大几还是小几,大几就加几个首位数,小几就减掉几个首位数.加减的位置是:一位在十位加减,两位在百位加减.如36×35=1260,计算时(3+1)×3=12 6×5=30 相连为1230 6+5=11,比10大1,就加一个首位3,一位在十位加,1230+30=1260 36×35就得1260.再如36×32=1152,程序是(3+1)×3=12,6×2=12,12与12相连为1212,6+2=8,比10小2减两个3,3×2=6,一位在十位减,1212-60就得115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37cada5998fcc22bcd10da8.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
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
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的含量2a→4a 4a 4a 4a 4a→2a染色体数目2N 2N 2N 2N→4 N 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0 0 0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
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
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 了,是错误的。
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
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
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为2N)]①性源细胞[精(卵)原细胞]②初级性母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③次级性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④性细胞[精(卵)细胞]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DNA分子2a→4a4a4a4a4a→2a2a2a2a2a→a a 染色体2N2N2N2N2N→N N N N→2N2N→N N 染色单体0→4N4N4N4N4N→2N2N2N2N→000同源染色体N N N N→0000000正确的图象表示为:减数分裂原则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
染色体和DNA减半和加倍的原因
![染色体和DNA减半和加倍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39d62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8.png)
染色体和DNA减半和加倍的原因DNA是生命体内的遗传物质,而染色体是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组织方式。
染色体和DNA的减半和加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其原因涉及到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染色体和DNA减半和加倍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染色体和DNA减半的原因染色体和DNA的减半主要发生在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即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等多个阶段。
染色体和DNA减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保持和多样性增加:染色体和DNA减半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保持着基因组的稳定性。
通过减半机制,生物能够将完整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并保证基因的稳定性。
同时,减半机制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多样性基础,使得新的基因组重组和突变能够发生。
2. 染色体配对和交换: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配对和交换的现象。
通过染色体的配对和交换,生物可以将基因组的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组合。
这种染色体配对和交换的机制也是染色体减半的原因之一。
3. 染色体分离和分配: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需要进行分离和分配。
这种染色体的分离和分配过程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从而形成新的细胞。
这种减半机制保证了每个子细胞都能够获得一份完整的染色体组。
二、染色体和DNA加倍的原因染色体和DNA的加倍主要发生在生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周期中的两个重要过程,其主要原因如下:1. 细胞增殖和繁殖:染色体和DNA的加倍使得生物细胞能够进行增殖和繁殖。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会进行相应的复制和分裂,从而使得细胞数目增加。
2. 遗传杂交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和DNA的加倍是遗传杂交和基因重组的重要基础。
通过染色体和DNA的加倍,不同种类的生物可以进行杂交,形成新的基因组组合。
同时,在染色体和DNA加倍的过程中,基因也会发生重组,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懂得分享(5篇)
![懂得分享(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0c4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c.png)
懂得分享(5篇)懂得分享[] 1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分享痛苦,痛苦会减半。
分享是一种胸襟的袒露,更是一种心灵的交融。
分享能催生力量,驱散孤独,消弭痛苦。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南海的永兴岛上,驻守着二十多个边防战士。
那日,正值中秋,在远离亲人的孤岛上,他们一起庆祝佳节,一同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有说有笑。
唯独一个小战士,他郁郁寡欢,面带忧伤。
因为,就在前一天,他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
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他独自一人来到工事上,对着月亮,向母亲倾述。
小战士越说越悲伤,好几次都想跳入大海,希望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减轻这难以承受的痛苦。
就在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低沉而有力的悼词。
原来,二十多个朝夕相处的伙伴早已列成两队,守护在他身后,默默对他的母亲表示悼念。
悲伤似乎瞬间被击溃,兄弟间默默地守候,紧紧地拥抱,无声的分享让小战士重拾生活的勇气。
这个故事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经历过痛苦的时刻。
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我患了中耳炎加鼻炎,需要动手术。
13岁的我,虽然不算年幼,却也十分惧怕。
我一言不发,全身发抖,直冒冷汗。
爸爸见状,在旁边不断地鼓励我。
我只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一句话也不想说。
爸爸怕我憋坏了,更显着急,他用半驱赶的架式,将我从病床上赶下来,拽着我就往病房外走。
不一会,我们来到了西湖边,他想方设法地打开我的心结,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向他述说我心中的恐惧以及对考试的担心。
之后,就像有神明助我一般,恐惧被驱散了。
回到医院后,尽管我依然紧张,但能勇敢、坦然地面对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手术了。
此后,我常常和爸爸聊天,分享人生当中的快乐与忧愁,他也常常鼓励我,给我力量。
与别人分享痛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轻易地就向命运缴械投降,做自己人生的逃兵。
所以,勇敢地和别人一起分享你人生的喜忧吧!你会发现,分享是如此地简单,它只需要你坦露心迹;分享又是如此地神奇,只要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句来自肺腑地问候。
这样,就可以铸就生命的春天!懂得分享,成长无忧!懂得分享[] 2分享,让我们快乐;分享,让我们感情加深;分享,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友谊。
2019年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500字作文
![2019年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5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473e549b6648d7c1c746c2.png)
黄昏吹着柔软的风,星星在无意中闪烁着,点滴思绪拉扯散落了回忆,拼合成满满的回忆。
爱在友谊的绚烂。总是一起肆无忌惮地打打闹闹,总是在耍性子时口不择言,你却一直以来都在忍让,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不离不弃。
想起那天你的拥抱,我面对考试的失利,一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心灰意冷地任由泪珠打落下来,你轻轻地走过来抱着我、安慰我陪我一起哭。冷风中,你的话传到我的心底里,暖暖的。
天空安宁,蔚蓝如靛,四季的微光,闪耀在云层的末梢。
一朵无名的花向你摇曳着身姿,一串柳叶在你发间拂过,一阵风铃清脆地在你耳边响起,一个陌生的微笑在你眼前绽开......你是否有种悠悠的心动,心动于自然给予的生命,心动于陌生带来的温暖,心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时间的流逝中,唯有爱才能叫年华定格为永恒。拴住每一个爱的细节,构建成一座爱的城了黑暗,风筝依偎着风。友情不是赶赴的盛宴,只有终点才能够令人心醉,其实过程才更令人沉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 加倍 (学生反馈,师板书:3+3=6 (2)再用小圆片: 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使物体数量“加倍” ,你觉得哪 个方法最方便?(学生归纳并优化方法,即只要取是原来这样的 2 份就形成“加倍”) 。 A、师生共同完成。 出示 3 6 )
2
2+2
4
(师生一边摆圆片,一边完成表格,并说明每一格所表示的意 义。 ) B、 学生独立完成。 (书上 P57/1 /“3” ) (学生反馈并说说摆的方法)
形式可以多样以增加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全班检测:师报数,生手势表示加倍数 师报数,生手势表示一半数 2.情境故事《小兔与袋鼠》 (媒体演示动画) : 小兔请袋鼠到家里做客,一路上它们遇到了这些问题,你能帮它 们解答吗?(学生看完故事后,可选择部分问题回答。 ) (1)情景说明:小兔和袋鼠玩累了,一起去买饮料,每瓶 3 元, 小兔买了 1 瓶,袋鼠要了一瓶大瓶的,它的价格是小瓶的加倍, 它应该付多少钱呢? (2)情景说明:在路上小兔和袋鼠进行跳远比赛。袋鼠跳了 2 米,小兔跳的比袋鼠近一半,袋鼠跳多远? (3)情景说明:在比赛时,路过的小动物纷纷做起了双方的啦 啦队,小兔的啦啦队有 10 人,袋鼠说: “小兔队的人数是我们队 的一半” ,袋鼠队的啦啦队有几人?
2、师:接下去我们要在加倍的基础上学习“一半”
(四)感知“一半” 。 1、实践操作: (1)小圆片操作: 10 个小圆片的一半 (2)再用小圆片:书上 p57/1/5、6 (图略) (师生一边摆圆片,一边完成表格,并说明每一格所表计算数的加倍、一半 (1)练习:书上 P57 / 2、3(完成后校对)
课题
加倍与减半
课型
新授
第 4 课时
本课与单元主题的关联: 本课与单元主题的关联: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出的一个集合,另外构造一个元素个数加倍与 教学目标 一半的集合。学会对“加倍”与“一半”进行 表达。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来体验“加倍与一半” ,并逐步从形象的思维过渡 教学重点 到抽象思维(即提炼成对数的加倍与一半的运算) 。 通过实践操作来体验“加倍与一半” ,并逐步从形象的思维过渡 教学难点 到抽象思维(即提炼成对数的加倍与一半的运算) 。 教学 课件 准备 每环节设计意 教学过程 图 一、理解“加倍与一半” 给学生提供 20 (一) “加倍”概念的引入: 个小圆片, 学生 (情景导入) 可根据需要自 1、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 (出示小胖)小胖今天也来了,他喜欢吃蛋糕。 (出示 4 自己尝试获得。 只蛋糕)小胖为什么皱起了眉头?(出示小胖“4 只太少,要双 要双 ( 1. 先 取 与 原 份” ) 双份是什么意思? 3、师:象这样,小胖有这样的 2 份,我们可以说小胖要了 4 个 蛋糕的“加倍”(揭示课题。 。 ) 来一样的 3 个, 再取一份 3 个, 由 2 个 3 组成 “加倍”的个 数;2.直接取 6 (二)感知“加倍” 。 个等) 1、实践操作阶段: (1)小圆片操作: 师:老师有这么多的小圆片(出示 3 个小圆片) ,请小朋友拿出 小圆片,使它的个数是老师小圆片个数的加倍,完成后说说你是 己进行取舍。 方 法可以由学生 从实例中了解“加倍、一半”的含义。 通过动手摆小圆片等实践操作,学会如何对给
(4)看谁聪明?(机动) 情景说明:小兔: “我家花园里的有一些花都开了,这些花的朵 数如果加倍,再加倍,就是 20,你能猜出开的花有几朵吗?”
(5)情景说明:袋鼠来到了小兔家,小兔亲自烘烤拿手的薄脆 饼请袋鼠吃,做饼的原料是:一袋面粉、一瓶牛奶和 2 个鸡蛋可 以做出三个饼,如果要做出 6 个饼需要袋鼠原料呢?
三、学生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在学什么?
加倍与减半 加倍 板 书 3+3=6 3 减半 4-2=2 4 2 6
课 后 练 习
练习册
教 学 随 笔
C、要求:一人报数,另一个摆出它的加倍,并口述算式和结果。 然后交换。 (p57/1/4) 3、小结 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你在求加倍题时,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归纳总结:把一个数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它的加倍。 )
(三) “一半”概念的引入 1、师对小胖说:你都这么胖了,还要吃双份,我看还是吃一半 吧。 出示:4 只太多,吃一半 一半 想一想:小胖应该吃几只? 生:拿掉了一半。 减半 出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