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小学民族团结教案
小学开学第一课民族团结教案
小学开学第一课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概况:介绍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分布特点。
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阐述民族团结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3. 民族文化了解:学习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特色文化等。
4. 民族团结故事:分享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发学生对民族知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民族概况,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帮助的故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进步。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概况、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民族团结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3. 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3.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中心小学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腰站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案腰站中心小学秋季学期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进入民族服饰空间,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从民族服饰的特点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含意,能区分几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民族服饰的特点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含意,能区分几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入题。
1、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请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2、56个民族的服饰是多彩多姿,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赛衣盛会(板书课题)二、看一看,辨一辨1、谈话:一个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标志。
我国各民族的服饰有着丰富的样式、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多彩的民俗,装点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2、你认识这些民族服饰吗?(课件出示,让学生认一认)三、走进服饰空间1、从邮票看民族服饰(1)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各民族的服饰吧。
(P2—3页,学生自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把他记下来)(2)集体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对照课本,看看他是否记住了?)2、从鞋帽看民族服饰(1)很多民族的服饰特点?(重头轻脚)(2)这些服饰有什么含意?3、从配饰看民族服饰说说各种配饰的作用或来历。
四、认一认,连一连1、你能为这些少数民族的同胞找到所属的民族吗?2、学生连一连3、交流五、小结各民族的服饰多彩多姿,但你们知道这些服饰中还蕴含着什么样的知识呢?腰站中心小学2010学年秋季学期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二)1、了解南北方各民族的服饰的不同,知道民族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族服饰与节庆的关系。
3、了解民族服饰与礼仪的关系,从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族服饰与气候、节庆、礼仪等的关系。
《中华民族团结力量》教案精选()5
《中华民族团结力量》教案精选()5教案名称:《中华民族团结力量》教案精选(完整版)5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掌握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等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2. 中华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3.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现实意义和基本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民族团结的情景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民族团结的情景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情景剧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剧本编写、导演能力、表演技巧等。
一年级民族团结 教案
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实际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素材。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内容:1. 讲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3.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民族团结政策:详细讲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
4.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族团结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八、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2. 培养学生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九、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我国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2. 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强调包容不同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实际体验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小学民族团结教案锦集四篇
小学民族团结教案锦集四篇【篇1】小学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内容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西藏恐怖的分子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1、培养民族观。
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
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2、培育民族情。
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这样的诗句。
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二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定义与意义2. 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3. 民族团结的故事与案例4. 如何做到民族团结5. 民族团结活动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2.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团结的定义、意义、现状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故事与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活动法:介绍民族团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民族团结的定义与意义。
2. 第二课时:分析民族团结的故事与案例。
3. 第三课时: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
4. 第四课时:介绍民族团结活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3. 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族团结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民族团结活动的内容和方案。
3. 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教学材料。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民族团结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 讲解民族团结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分析民族团结的故事与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
4.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介绍民族团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小短文,表达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看法。
2. 让学生参加一个民族团结活动,并写下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班会准备1、发动学生,在课下收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
2、以班为单位准备一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故事。
3、发动学生,自行学习排练少数民族舞蹈。
二、班会时间:5月13日三、班会目的: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班会过程导入部分:主持人甲: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繁荣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让我们在民汉合校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题部分:(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主持人乙: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那么,这56个少数民族都有哪些?1、游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学生代表轮流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
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学生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2、听故事:藏族学生代表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疆生活,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
2、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国家,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
蚂蚁的故事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顺着风游走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
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
但是就在这时,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
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
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只有团结起来,这些蚂蚁才能绝处逢生。
二、图片欣赏幻灯片给出反映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相关图片,再给出反映新疆生活各个方面的图片,师生交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三、诗歌朗读、歌曲播放学生朗读原创或自备的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教师播放《新疆好》等歌曲,配以MV以增加现场感染力。
四、讲民族团结小故事1、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小组选派一名学生参加故事比赛。
五、总结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
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多民族概况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4. 民族团结的故事分享5. 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民族团结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团结的力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问题。
2. 讲解: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影响。
3. 分享: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提出具体措施。
5. 实践: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3. 学生参与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4. 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资料:关于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材或教辅材料。
2. 图片素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建筑等图片。
3. 视频素材:民族团结相关的短视频或纪录片。
4. 活动材料: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道具、材料等。
5. 网络资源:关于民族团结的在线文章、论坛讨论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
3. 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二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篇一:二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二年级民族团结教案1.我国的民族分布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程序一、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国的56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4、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
教学反思: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2.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内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程序一、导入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气候宜人的平原内陆,有的生活在丛林密布的西南边陲,有的居住在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还有的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吗?二、分组探究。
1、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三、分享研究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2、把小组同学的思考和发现与全班同学交流。
3、把同学们的发现汇总起来,完成书上表格。
四、师小结活动教学反思:通过探究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3.各民族的居住教学内容:了解各族民居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2. 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意义3.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4.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目标5. 民族团结实例分享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意义等。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享维护民族团结的经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民族团结实例等。
2. 准备民族团结小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纸张、笔等学习用品,以便学生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 讲解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分析民族团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
5.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维护民族团结的有效方法。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 课后跟进: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后访谈:教师可以在课后对students 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体会。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细致的评价,了解他们对于民族团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民族团结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2. 开展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博物馆、了解民族特色文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一年级二班民族团结教案
一年级二班民族团结教案金银滩中心学校马文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
2.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一、班队会目的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队会准备1、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
2、让每个小组都知道小组中有几种民族,多少人。
3、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班队会过程1、谁能说说在我们班,有哪些民族?引导学生回答,让每个组同学分民族举手,让大家知道每组中汉族和回族的数量2、回族有哪些风俗习惯?(请回族同学回答)汉族有哪些风俗习惯?(请汉族同学回答)老师进行总结(略)3、老师描述:如果两组各出5名回族和5名汉族进行拔河比赛,第一组相互团结,第二组组不团结,那谁会赢?学生回答第一组。
4、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学生回答56个。
5、老师讲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老师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案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生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2. 培养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价值观;3.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4. 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概念和内涵;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3.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贡献;4. 民族团结的实践案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风俗、音乐等文化元素,引发学生对民族多样性的兴趣。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民族团结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和合作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3. 分组让学生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贡献,然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鼓励学生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共同点。
实践活动:4.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小组合作制作展板、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食物、舞蹈或音乐等。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
总结反思:5.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体会,分享他们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2. 评价学生对民族团结概念和实践案例的理解程度;3.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2. 民族文化研究资料;3. 小组合作制作展板等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活动,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实践;2.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民族文化研究,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点。
注:根据具体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民族团结教案20篇(一)
民族团结教案20篇(一)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民族团结–概念解释: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状态–民族团结的含义和重要性2.民族团结的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3.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多民族共庆的节日活动–民族联谊交流活动–举办民族文化展览和演出–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4.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开展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同学–设置学校相关课程和社团活动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习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出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
3.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进行介绍,一起讨论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4.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指导学生设计班级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是否准确–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班级活动设计2.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心得体会,展示对民族团结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提高其团结意识,但在教学中还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需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推动形成真正团结的班级和社会环境。
六、扩展学习1.阅读推荐 -《民族团结与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筑中国梦》2.视频观看–观看相关民族团结的纪录片或微电影–观看跨民族合作的实际案例报道3.社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与各个民族的居民交流和合作,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体验。
小学民族团结课程设计
民族音乐欣赏
总结词
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共性和差异,培养对多元文化的欣赏能力。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如民歌、器乐曲等,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的形式供学 生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不 同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活动,如打击乐器
教辅
提供相应的教辅资料,如教案、课件、练习册等,以辅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 教学和学生自学。
网络资源
线上课程
利用网络平台开发民族团结相关 的在线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 学习。
数字资源
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如视频、 音频、图片等,以增加学习的趣 味性和实效性。
社会资源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不同民族聚居地区 ,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增 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互动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发表观点,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 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情境模拟
创设民族团结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模拟解决 民族矛盾和冲突的场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价
1 2 3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 小组合作表现、学习态度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 导。
专家讲座
邀请民族学专家、文化学者等为学生 举办讲座,提供更深入的民族知识和 文化背景。
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了解教师的民族背景和知识储备
在开展民族团结课程前,需要对教师进行民族背景和知识储备的调查,以便根据教师的实 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分析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
一年级民族团结 教案
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 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做到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政策。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
2. 准备民族团结的图片资料。
3. 准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4.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讲解民族团结政策:详细讲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让学生明白我国倡导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3. 实例分析: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如何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让家人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各民族同学,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民族团结的知识,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待民族团结的态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探讨问题。
一年级民族团结 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民族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民族团结的正面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民族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民族关系。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民族团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4. 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的图片,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
2. 故事: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
3. 视频: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视频,用于案例分析和总结提升。
4. 课后作业:教师准备一道关于民族团结的课后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民族的名称。
一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一年级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一年级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疆生活,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
2、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国家,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
蚂蚁的故事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顺着风游走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
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
但是就在这时,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
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
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只有团结起来,这些蚂蚁才能绝处逢生二、图片欣赏幻灯片给出反映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相关图片,再给出反映新疆生活各个方面的图片,师生交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三、诗歌朗读、歌曲播放学生朗读原创或自备的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教师播放《新疆好》等歌曲,配以mv以增加现场感染力。
四、讲民族团结小故事1、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小组选派一名学生参加故事比赛。
五、总结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
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
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一年级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篇二: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3)班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时: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民族。
2、知道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团结。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小要讲团结2、教法与学法:引导法,激趣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录音机(给学生教儿歌:欢迎你到新疆来)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叫什么?(新疆)那,那位同学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呢?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我们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板书:多民族的大家庭新疆生活的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等等二、授新课美丽的新疆是我们家同学们说一说新疆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喀纳斯湖,天池胡,胡杨林….)那,你们爱我们的新疆吗?除了有美丽的风景,你们还知道新疆的什么最美?新疆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三、小结同学们新疆有这么多的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们个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四.板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新疆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如:喀纳斯湖,天池胡,胡杨林….新疆的什么最美?新疆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第二课时:民族团结公约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公约的内容。
2 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说一说新疆的稳定因素是什么?2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 .逐步讲解民族团结公约。
2 .说一说。
平时,哪些行为或做法,不利于民族团结?3 .如何履行民族团结公约。
4.搞好民族团结的意义是什么?稳定,利于发展三、小结引导学生做团结互助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民族团结公约:贯彻民族政策加强教育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尊重风俗习惯民族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进度计划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1、培养民族观。
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
(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2、培育民族情。
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这样的诗句。
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五、教学措施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7、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月活动。
8、定期举办时事政治讲座,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共八课时,第一课时1、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
)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共八课时,第二课时2、可爱的少数民族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
1. 第一组同学代表介绍:维吾尔族①学生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第二组学生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
(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共八课时,第三课时3、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
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3、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
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
全班同学合作办一期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
共八课时,第四课时4、我国的民族分布教学内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程序一、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国的56 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3、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
共八课时,第五课时5.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内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程序;一、导入我国55 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气候宜人的平原内陆,有的生活在丛林密布的西南边陲,有的居住在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还有的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吗?二、分组探究。
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三、分享研究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2、把小组同学的思考和发现与全班同学交流。
3、把同学们的发现汇总起来,完成书上表格。
四、师小结活动6.各民族的居住教学内容: 了解各族民居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程序一、导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56 个民族的建筑各有特色,仿若群星落于九州。
这些民族建筑是千百年来个民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中华民族儿女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
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探访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吧。
二、分组探究。
1、根据民族民居图,和小组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民居进行探究,了解他的特点,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
2、师推荐网站中国民族建筑网三、研究分享1、竹楼组、碉楼组、蒙古包组、各家土楼组、江南民居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学习。
2、小组汇报、学习四、搜集其他地区的一些特色建筑,其他时间汇报。
共八课时,第七课时7.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