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

合集下载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目录导言 (4)一中国湿地概况 (6)(一)中国的湿地资源61中国湿地的特点 (6)2•中国主要湿地类型简况 (7)(二)已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9二中国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 (10)(一)与湿地有关的立法、政策10(二)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国家规划11(三)国际合作与协议12(四)与湿地保护有关的组织、机构121. 湿地保护管理的政府机构 (12)2•与湿地保护有关的非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 (13)(五)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展...............................13三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5)(一)中国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51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15)2.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16)3•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6)4.湿地污染加剧 (17)5 •泥沙淤积日益严重 (18)6•海岸侵蚀不断扩展 (18)(二)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19四中国湿地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20)(一)中国湿地的利用201 •中国湿地利用历史悠久 (20)2. .......................................................................................................................................... 新中国的湿地利用 (20)3•多种方式的湿地利用 (21)(二)中国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221. .......................................................................................................................................... 湿地功能和效益 (22)2•中国湿地保护的紧迫性 (24)3•中国湿地保护的必要性 (25)五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6)(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 (26)(二)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原则26(三)行动目标271. 总目标 (27)2. 近期目标(至2005年) (27)3. 中长期目标(至2020年) (27)六中国湿地保护优先行动 (28)(一)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法制体系28(二)建立湿地保护的管理协调机制29(三)减缓湿地退化,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30(四)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31(五) ................................................ 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32(六)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33(七)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34(八) .......................................................... 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35(九) ........................................................ 实施湿地保护专项行动35(十)多层次,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 (36)(十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36)附录一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38)I东北地区湿地 (39)H华北地区湿地 (39)川华中地区湿地 (39)W西南地区湿地 (39)V华南地区湿地 (40)W内蒙古地区湿地 (40)vn西北地区湿地 (40)忸青藏地区湿地 (40)附录二 (43)1 中国主要水鸟名录 (43)2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水鸟名录 (50)附录三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 (54)附录四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概要 (62)项目1建立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综合管理的协调机制 (62)项目2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法规研究 (63)项目3开展系列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公众意识宣传教育 (63)项目4 湿地保护、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64)项目5中国湿地研究和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65)项目6建立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国家重要湿地 (65)项目7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 (66)项目8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示范 (67)项目9扩大和增加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地点 (67)项目10中国湿地鸟类保护行动 (68)项目11中国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69)项目12 中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 (70)项目13中国湿地水资源综合管理 (70)项目14 湿地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72)项目15 编制《中国湿地保护利用地图集》 (73)项目16湿地保护与河流流域的综合管理 (73)项目17 滩涂与河口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 (74)项目18 长江三峡水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 (75)项目19 环渤海海岸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76)项目20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77)项目21 长江中下游湿地的恢复和重建 (78)项目22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 (79)项目23黄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80)项目24若尔盖高原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81)项目25松嫩平原湖群湿地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1)项目26南方人工湿地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示范 (82)项目27塔里木河流域湿地资源状况调查及其保护措施研究 (83)项目28澜沧江流域湿地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83)项目29干旱地区天然湿地保留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84)项目30鄱阳湖水鸟保护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5)项目31洞庭湖水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86)项目32油田开发湿地保护示范工程 (87)项目33上海崇明东滩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示范 (88)项目34青海湖湿地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 (89)项目35 建立长江、黄河河源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90)项目36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建设 (90)项目37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合理利用 (91)项目38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92)项目39图们江区域环境项目 (93)项目40交通建设湿地保护政策研究建和示范项目 (94)附录五附图中国重要湿地分布图(略)中国沼泽图(略)中国湖泊图(略)中国河流图(略)中国海岸带图(略)导言1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的定义及现状

湿地的定义及现状
23分布广
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2.4区域差异显着
我国的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则是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从海南岛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以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为主。在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水禽群落特征及生境修复策略
湿地受损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性现象,因此,对受损湿地进行科学的修复是目前湿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Doody,2001)。尽管许多现成的生态学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但就湿地修复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修复项目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Hackney,2000;zedler,2000)。这一方面因为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其本身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目前缺乏可资借鉴的长期研究和对重大科学问题的阐明。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失去的物种重新引进生态系统的物理工程,而是建立在对所修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深入认识基础上的系统工程(Allen,2003)。因此,要做好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首先需要解决恢复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如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何针对需修复的生态系统选择合适的参照系、如何预测被修复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等(Zedler,2000)。
1.3过渡性
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型生态系统,它既具有陆
地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又具有水生生态系统的地带内分布特点,表
现出水陆相兼的过渡型分布规律。位于水陆界面的交错群落分布使湿地具

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分析

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分析

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分析湿地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是众多植物和动物的家园,还对全球的气候、水循环和土地保持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湿地都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威胁,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还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不良的环境影响。

因此,湿地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治理议题。

本文将对中国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政策进行分析。

I. 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中国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水土保持法》、《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中国湿地保护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省、市三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和湿地保护的范围。

该条例明确规定,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利用。

同时,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应作为重要资源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水土保持法》则要求保护土地不受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的损害,保护水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该法,不允许在湿地上进行填埋、砍伐和采矿活动,同时禁止对湿地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则是对湿地保护和修复进行科学规划的基本法律。

根据该规划,湿地保护应该遵循科学规划、生态建设、自然恢复和社会参与原则,同时注重湿地的维护和修复,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此外,规划还规定了湿地保护的各种标准和方法。

《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是对湿地保护进行具体管理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湿地的调查、评估、监测和保护机制。

此外,办法还界定了湿地保护的责任部门和职责,通过建立湿地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II. 政策和行动计划除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湿地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以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201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11-2020年)》,明确了湿地保护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湿地公园相关知识整理版

湿地公园相关知识整理版

湿地的定义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

湿地(wetland)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的功能: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是巴西中部马托格罗索州的潘塔纳尔沼泽地(Pantanal),面积达2500万公顷。

中国湿地指中国境内的湿地。

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20世纪中後期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

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後,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中国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的规划和执行工作。

湿地的破坏因素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虽说湿地干涸是自然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当前不少湿地的迅速消灭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重大联系。

(1)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

人类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了土壤的酸化与其他形式的污染,这严重破坏了湿地内的生态环境(2)环境破坏。

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

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

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

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2012年9月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为切实贯彻依法行政,确保《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的顺利实施,现就实施该确认办法的有关情况要求如下:一、国家重要湿地确认是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广泛宣传,严格依照确认办法的规定办事。

二、经国家林业局授权,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具体承办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审批,主要负责受理申报、审查材料、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为国家林业局做出行政许可决定提供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组织好国家重要湿地确认的申报工作。

同时,按照确认办法的要求,指导申报人做好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审核,并提出意见。

三、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是国家林业局决定行政许可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意见为正式文件或加盖公章的文字材料。

四、根据确认办法相关规定,需要专家实地考察的,国家林业局将在规定时间内,委派2名以上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考察意见,供专家评审会参考。

《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办法》已经颁布,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二年***月***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为规范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工作,加强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文件精神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要湿地是指功能与效益的重要性具有国家重要意义的湿地,即该湿地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国家重要意义。

第三条国家重要湿地确认应坚持生态完整、区域典型、重点突出、分布合理、形成体系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重要湿地的确认。

密云农业十二五规划XXXX1108

密云农业十二五规划XXXX1108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2)规划依据: (3)规划期限 (3)第一章“十一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回顾与评价 (4)一、主要成就 (4)二、存在问题 (5)第二章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7)一、自然概况 (7)二、经济状况 (7)三、市场潜力分析 (8)四、SWOT分析 (9)第三章“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目标和布局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发展思路 (12)三、规划原则 (12)四、发展目标 (13)六、总体布局 (14)第四章重点建设任务 (15)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18)第六章保障措施 (21)前言密云农业是北京优质安全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是京东北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重要发展区,是密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它对密云县环境友好型工业、休闲旅游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是密云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十一五”期间,密云农业紧密围绕农民增收主题,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优势产品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调整效果初步显现、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为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奠定了良好基础。

密云农业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但按照建设“三个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发展要求,密云农业仍存在生态涵养功能尚需提升,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资源约束日趋严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处于上升阶段的密云农业,应按照“大背景认识农业,大市场调节农业,大文化提升农业”的发展理念,抓住建设“三个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首都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与模式,深入挖掘区域独有的资源潜质,加快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培育、农业综合功能开发、民俗生态休闲旅游为主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要素、转化生态建设成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三次产业融合等有效手段,构建符合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要求、具有密云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由食品供应到突出安全特色的转变,实现由保障功能向生态功能、富民功能、休闲功能的延伸。

2002-2030年湿地保护计划

2002-2030年湿地保护计划

2002-2030年湿地保护计划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2002年至2030年,我国制定了湿地保护计划。

一、背景和目标湿地保护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响应《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拉姆萨尔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要求,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保护我国湿地面积不少于现有湿地总面积的50%。

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湿地不仅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站点。

湿地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湿地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1. 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完善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2.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修复和重建受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3. 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

将湿地保护区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域,加强对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严禁破坏湿地资源。

4.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湿地的水质、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大对湿地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湿地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湿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湿地保护计划的实施与效果湿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公众应增强湿地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湿地保护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30年,我国湿地保护面积已超过目标要求的50%,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实施要点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实施要点

18《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是依托《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以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科研、宣传、管理、培训的投入与执法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加强对社区的扶持力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从整体上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长期目标是: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鲍达明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实施要点措施,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我国天然湿地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措施,使我国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通过对我国一些重要区域湿地的恢复示范工程,使这些湿地的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国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学、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

1 湿地规划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方向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将我国湿地划分为8大区域:东北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地区、长江中下游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东南和南部湿地区、云贵高原湿地区、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区和青藏高寒湿地区。

Essential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The Nationwide Wetland Protection Program PlanVol. 3 No.2 June 200719等,破坏了流域天然水循环支撑的生态格局,导致断流、湖沼萎缩、河口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该区保护治理的方向是加强黄河干流水资源的调配管理;人工促进恢复退化湿地生态;加强中游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35年红碱淖动态及驱动因子分析

近35年红碱淖动态及驱动因子分析

近35年红碱淖动态及驱动因子分析作者:陈晓江杨劼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6期摘要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内陆湖泊,位于鄂尔多斯高原。

通过对1978~2012年红碱淖面积变化动态与气候因子在时间序列上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内陆湖泊面积萎缩的驱动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1978~2012年湖泊年平均萎缩率为1.31%。

1987~2012年红碱淖面积呈递减趋势,1978年湖面积为61.93 km2,2012年湖面积33.08 km2。

该流域降水减少是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之一;通过分析该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发现人类活动干扰是使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最后揭示了以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内陆湖泊红碱淖面积动态及生态胁迫原因。

关键词生态胁迫;湖泊动态;遥感分析;红碱淖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189-04内陆湖泊是内陆高原生物生存的基础,且内陆湖泊是气候变化、环境变异的重要指示器[1]。

湖泊的形成、发育、消亡,及其湖面的扩张与收缩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都是全球的、区域的构造和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

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湖泊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湿润区湖泊的富营养化及湖泊污染问题[3]、干旱区的湖泊萎缩及生态系统退化问题[4]。

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全面深入地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研究湖泊环境变化动态得以实现[5-6]。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7-9]、蒙新高原[10]、苏北平原[11]、三江源[12-13]、江汉湖群[14]、中亚内陆湖泊[15-16]等湖泊环境的变化状况。

近年来,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红碱淖面积持续萎缩,水位下降,水质咸化,pH上升,鱼类资源枯竭,周边地区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17-19]。

为此,笔者通过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红碱淖湖面积动态进行研究,以期为湖泊湿地的科学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丰富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答案】B【解析】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湿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形成面积广大的城市湿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杂质和水汽含量少,降水较少,故答案选B。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答案】D【解析】湿地系统开垦发展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将会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不利于环境保护,是最不可取的发展方向,故答案选D,而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都有利于保护湿地。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生态系统的保护。

2.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据此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上游破外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湖泊所致。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探讨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探讨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探讨马涛;陈家宽【摘要】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是近年来我国湿地遭受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给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与湿地保护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最后讨论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湿地保护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wetlands of China is the lack of legal protecti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hinese legal system were sorted out and the conflictsand contradictions were analyzed in particular. The experiences in wetland protection legislatio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revelation to China were discussed.【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湿地保护;立法;问题;国际经验【作者】马涛;陈家宽【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3;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是湿地大国,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湿地遭受严重破坏。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水体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而间接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包括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类型的湿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推动湿地保护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推动湿地保护国际合作等。

首先,中国政府将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

通过立法,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规范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中国政府将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专门的湿地保护基金,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还将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湿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湿地资源的评估工作,科学评价湿地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国政府还将推动湿地保护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技术的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湿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中国政府还将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最后,中国政府还将推动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高二上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高二上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高二上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通常政治教案也教师一节政治课的书面计划!为了政治教师做好教案,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二上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高二上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理解: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运用:列举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比较说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否认或夸大主观能动性都是错误的。

能力方面通过理论观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在改造主观世界方面加强自觉修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时,其主观因素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对于“想什么和做什么?”要做出选择,这实际上就是价值观问题,教材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就是立足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受到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教学难点主观因素对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教学方法关于导入新课的方法,可采用复习提问法。

“为什么要充分发挥”的教学可采用讨论法。

“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讲解和举例为主。

●教具准备幻灯机、投影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师: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这是人与物相区别的特点。

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想;二是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做;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

师:2.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三者中外延最大,包括“想”,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做”,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任务由来 51.2 编制依据 61.2.1 法律法规 61.2.2 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 61.2.3 标准、规范 41.2.4 地方文件与规划 51.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1.3.1 指导思想 61.3.2 基本原则 61.4 规划期限和范围 81.4.1 规划期限81.4.2 规划范围8第二章湿地概况112.1 流域概况112.1.1 自然环境112.1.2 社会经济112.1.3 水系及水环境12第三章规划目的和目标133.5.1 规划目的 133.5.2 规划目标 13第四章重点工程及建设内容144.1 湿地保护工程144.1.1 工程目的144.1.2 建设内容144.1.3 工程目标154.2 湿地恢复工程154.2.1 工程目的154.2.2 建设内容154.2.3 建设目标164.3 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164.3.1 工程目的164.3.2建设内容164.3.3建设目标164.4 保障机制建设工程17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85.1 投资估算185.1.1 估算依据185.1.2 投资估算185.1.3 资金筹措195.2 效益分析195.2.1 环境效益评价205.2.2 生态效益评价205.2.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205.2.4 综合效益评价21第六章保障措施216.1 制定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 21 6.2 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组织机构 216.3 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1 6.4 强化工程管理,严格项目建设及管理程序216.5 加强科技保障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216.6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 226.7 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23附表:附表一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功能分区表附表二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项目表附表三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恢复项目表附表四2010-2020年太湖流域人工湿地建设项目表附表五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机制建设附表六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能力建设附图:附图1 规划区位图附图2 规划范围图附图3 太湖流域湿地现状图附图4 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现状示意图附图5 太湖流域湿地公园现状示意图附图6 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示意图附图7 太湖流域湿地保护类工程规划示意图附图8 太湖流域湿地恢复类工程规划示意图附图9 太湖流域人工湿地规划示意图第一章总论1.1 任务由来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1.2 项目主管单位:平顶山市林业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平顶山市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1.1.4 法人代表:李建成1.1.5 项目性质:国有、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1.1.6 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顶山市西南6km处,属沙河上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2′14″~33°45′45″,东经113°02′31″~113°14′45″之间。

涉及平顶山市的湛河区、新华区和鲁山县3个县(区)的7个乡镇、28个行政村。

湿地保护区的管理点、检查站沿保护区北界和保护区西南界设立;界桩、界碑和管护标牌在保护区试验区边界设立;湿地恢复工程以及科研工程中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分布在保护区内;管理中心、管理站、宣教、科研等工程在保护区外建设。

1.1.7 建设内容及规模(1)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保护区3个管理站、7个检查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2080m2;完成界碑、界桩及标牌设置,总数150个(块);在新华区设置防火瞭望塔1个,配备防火车1辆,防火设备80套,建立管护码头3个,配备水上巡逻艇3艘。

在管理中心设置野生动物救护站,建筑面积200m2,笼舍500m2,购置救护设备1套;在越冬侯鸟集中分布区建立3处野外给饲站,每个给饲站建贮藏室15m2;设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建筑面积200m2,购置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设备1套,监测车1辆。

实施退耕还滩60hm2,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恢复植被110hm2,封滩育草100hm2。

(2)科研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科研站,建筑面积共300m2,辅助建筑工程80m2,购置科研设备、信息设备、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各1套。

(3)宣教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宣教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00m2,辅助设施80m2,购置宣教设备1套。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00 年 11 月,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 17 个部(委、局)颁布 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就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优先领 域和优先项目与相关部门形成了共识。
2001 年 6 月,朱鎔基同志在四川考察时,指出阿坝的湿地退化 严重,并敦促国家林业局抓紧制订全国湿地保护规划。
2002 年 3 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就湿地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并对下 一步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2002 年 6 月,历时 7 年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正式结束。湿 地调查成果为我国今后开展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也为这次编制全国湿地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湿地保护工作牵涉到国务院多个部门。本规划的编制,由国家林 业局牵头,成立了由各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小组,根据各部门掌握的基本情况,制定统一的编制大纲,确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编 制 30 年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鉴于目前各部门已经实施了许多与湿 地保护相关的规划,因此本规划将密切衔接这些工程规划,保证在时 空上不矛盾、在建设任务上不重叠。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现有 100 公顷以上的各类 湿地总面积为 3838.55 万公顷(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 其中,天然湿地面积 3610.05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 94.05%,库 塘湿地的面积 228.50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 5.95%。天然湿地中, 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为 594.17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 15.48%; 河流湿地的面积为 820.70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 21.38%;湖泊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 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一些天然湿地集中分布 地区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在增 加。更值得注意的是,原集中于大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扩展,将威 胁到更多的天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天 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 重的威胁。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 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 库和基因库,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为此,极有必要抢救性地 保护好中国湿地。保护好今天的湿地也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 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湿地保护政策比较_韩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湿地保护政策比较_韩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wetland policy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very similar. At present, China's evolution of wetland policy has entered the second era of South Korea, Analysis the strategies which South Korea has used to response the conflict that exist in the second era of its wetland protection practice, that will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s Wetland Protection at this stage.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fully tap the local resources to improv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policies so that our wetlands can b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protected. Key words: wetland; policy; South Korean experience; local resources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单纯利用湿地进行农业生产的 情况有所变化,湿地改造开始被用于工业、住宅和建设发 电站等。为了有条不紊地调控内需,韩国政府修订了《公 共水域围垦法》,并制定了《第一个国内围垦十年计划》, 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围垦工程进行规划。就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政府引入《环境政策基本法》和《环境保护法》, 来保护自然环境。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不计后果的围 垦行为,导致严重的水污染,并在全国引起广泛争议,为 了解决这一矛盾,韩国政府成立了海事渔业部门,对滨海 湿地进行综合管理,并在海岸带管理中引入《海岸带管理 法》。随着综合措施的需求持续增加,1997 年《第一届国家 生物多样性战略》最终由国家内阁批准完成,一个跨部门 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已经确立,旨在有效保护主 要生态系统和保护区、遗传多样性、国际合作和利益相关 者参与。1997 年,韩国加入《拉姆萨尔公约》,为迎合国际 趋势,1999 年制定了《湿地保护法》,首次以专门法的形式 保护湿地,这是韩国湿地政策转变的重要转折点。根据新 的法律,韩国政府开始第一次滨海重要湿地调查 [8],并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发布时间:2008-04-18 14:38 来源:林业局关键字:发布人:林业局-系统管理员字体:大中小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此外,湿地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水域。

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湿地概况:1、沼泽湿地。

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

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

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

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

3、河流湿地。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 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

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 60万平方公里。

4、浅海、滩涂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

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

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

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

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

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

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二、湿地保护现状:(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为保护珍稀濒危水禽,已将11种水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22种水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对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除在保护区内就地保护外,还进行了人工繁育工作。

朱鹮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涉禽。

从1981年在陕西秦岭洋县境内发现7只朱鹮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朱鹮保护和人工繁殖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野外种群和饲养种群总数达到约200只。

为加强对湿地野生动物的易地保护,中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白鳍豚、大鲵及其它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或繁殖中心。

安徽省扬子鳄繁育中心的扬子鳄种群已达8000多条。

(二)、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从70年代开始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截止1999年底,已建立各种类型湿地保护区260处,保护面积约1600万公顷。

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3处,面积约402万公顷。

这些保护区为保护湿地资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量在世界排名第109位。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

特别是加强各类湿地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同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用水结构、普及现代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四)、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

为了防治海洋和内陆水体污染,中国政府积极稳步地实施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使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停止采伐天然林、开展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和加大山水综合治理等措施,治理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同时在严格控制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减轻农药和化肥对湿地的危害;减少矿山尾矿、矿渣、废石、废水的乱排放,防治地质、海洋灾害对湿地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以及防治船舶废弃物污染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

(五)、湿地调查和科学研究湿地调查和科学研究。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湿地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年代以来,有关部门和科研教学院所就湿地调查、分类、形成演化、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资源状况;对沼泽、湖泊、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在一些珍稀水鸟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生态习性、饲养繁殖、致危因素以及保护策略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通过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对中国鸟类特别是水鸟的迁徙活动有了深入了解。

在湿地水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黄渤海区、杭州湾、大亚湾、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口等海域与流域的污染与生态系统的研究。

在世界淡水豚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关于白鳍豚的科学研究工作处于领先地位;杨子鳄、中华鲟、胭脂鱼等物种的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大鲵、海龟、山瑞等物种的人工驯养以及其它相关科研领域里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六)、宣传与教育宣传与教育。

为了提高全社会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并编辑出版大量的宣传保护湿地的书籍、画册、电影以及录象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促进了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了湿地保护的有关内容,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等院校设置了与湿地相关的专业。

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举办培训班和讲习班,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湿地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

三、湿地利用的重要意义(一)、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湿地的生态效益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中国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亚洲有5 7种处于濒危状态的鸟,在中国湿地已发现有31种;全世界有鹤类1 5种,中国湿地鹤类占9种。

中国许多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天然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利用野生稻杂交培养的水稻新品种,使其具备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在提高粮食生产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保证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2、湿地的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中国鱼产量和水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湿地提供的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一些鱼、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些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还间接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

提供水资源。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我国众多的沼泽、河流、湖泊和水库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3、湿地的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

滨海的沙滩、海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还有不少湖泊因自然景色壮观秀丽而吸引人们向往,辟为旅游和疗养圣地。

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二)、中国湿地保护的紧迫性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但在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下,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湿地的多种功能和综合价值仍未被公众以及一些管理者认知,湿地被视为荒地、各类湿地资源是原始性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在一些天然湿地集中分布地区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在增加。

更值得注意的是原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流域扩展,将威胁到更多的天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等资源。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如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已是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有许多具有价值的生物资源和开发潜力。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中国目前在湿地基础研究方面相当薄弱,家底不清、对湿地的许多特征尚不甚了解。

以目前的技术和资金难以准确、全面的评估中国湿地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和价值,有许多生物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利用它之前可能已消失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此,极有必要抢救性地尽快保护好中国湿地,特别是那些尚未受到人为干扰或干扰较轻的湿地,以有利于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利用,一旦具备条件时有新的资源被发现,它们所创造的财富和效益是目前难以估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