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本“探究”内容;补充材料制成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学具:课本“探究”内容.学法解析1.认知题后: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以后学习本节课内容.2.知识线索:3.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交流形成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教师提问: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回答: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回答:2.平行四边形性质从边考虑:(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角考虑:对角相等;从对角线考虑: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借助上图直观理解).教师归纳:(投影显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课本P96和P97“探究”的问题.用问题牵引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论证,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同时也拿出教具同学在一起探索.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探究.在活动中发现:(1)•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2)•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将两条等长的木条平行放置,•另外用两根木条(不一定等长)用钉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2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四课堂引入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从探究中得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复习教案仁德一中妥连军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归纳梳理,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2)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有关问题,建立模型,提高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灵活运用.三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四知识链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昆明中考考情分析:1、考频及权重分析平行四边形在昆明市近五年的中考中,共考了9次。
其中市统测(2015,2016,2018)三年出现5次,省统测(2017,2019)两年出现4次。
分值在11-14分之间,所占比重为10%左右。
2、题型分析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利用性质求长度、角度、三角函数值等计算;简答题中主要考查判定与计算,也常以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为载体,考查全等、线段位置关系及圆的计算等。
在压轴题中以会出现平行四边形哦,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探究性等问题。
【任务一】知识梳理(一)思维导图回顾平行四边的性质判定:(二)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任务二】条件探索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BC、AB、AC的中点,(1)猜想四边形AEDF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ABC的边和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是矩形?(3)当△ABC的边和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是菱形?(4)当△ABC的边和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教学策略:学生看、说、展示思维,构建模型,教师展示规范答题格式。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学教案
标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者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画出平行四边形,并验证其性质。
4. 知识巩固:
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5. 小结与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在教案的最后,应包含教学反思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回顾和评价,包括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精选3篇)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篇1教学建议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重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2.难点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难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3.关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法建议本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四个判定定理,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1.教科书首先指出,用定义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因此在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参与进来.2.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章重点中前三个判定定理的顺序与它的性质定理相对应,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建议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或探索式教学模式:在证明每个判定定理时,由学生自己去判断命题成立与否,并根据过去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去实验,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在动手动脑中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条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部份内容是在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四边形问题,这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通过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就在。
学情分析以前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不过没有进行归类,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份同学都能掌握这部份的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四边形。
2、通过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就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装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教学难点:四边形所具备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图中画了许多图形,谁能告诉老师你认识了哪些图形?2、请学生尝试画一两个图形,可以在图上描。
3、观察:把主题图中的所有四边形用红笔描出来。
提问:这些图形都有么共同特点?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进行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1①出示。
提问: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
并说一说你的根据。
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因为它不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所以它不是四边形)②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小结:四边形它有四条边,并且都有四个角。
(2)教学例2。
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四边形)请大家给这6个四边形分分类,并说一说你分几类,根据什么来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
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
(2)从生活中寻找一个实例,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并简要说明。
2.选做题:
(1)探究题目:矩形、菱形、正方形各自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拓展题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以下问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求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问题,要求包含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7.总结提炼,形成知识体系
在复习课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8.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和实际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片,如建筑物的立面、操场上的跑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识别和构造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三、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1)提问:第②组是平行线吗?第⑤组呢?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动态依次演示:(2)师: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过度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面平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孕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1)提供感性材料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在1号学具袋里的小篇子上也有这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研究研究。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课》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数学模型作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本节课重在建立平行四边形模型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内容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原型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研究平行四边形就是通过边或角的特殊化得到的三角形.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我们都是采用先给出几何对象的定义,再探究其性质和判定的研究思路,以及从图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探索图形判定条件的方法.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究中,体现了用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这些知识、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构成了本节主要内容.一方面,把这些知识和思想方法整理成具有良好结构的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深化对相关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这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通过选择适当的知识进行推理计算,并解决问题的训练,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复习课主要目的之一.建模解题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模型)、解决数学模型、利用模型结论解释实际问题。
在这三个环节中“建立模型”尤为重要,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转化能力。
在平行四边形问题中建立模型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借助线段图分析边、角、对角线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二是利用等量关系确立方程模型。
本类问题中,要顺利的画出平行四边形,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整体梳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知识体系,并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命题进行推理并解决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知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在推理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模型作用,培养学生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8篇】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8篇】平行四边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
(2)验证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论证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非智力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性质定理2的推论。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转化教学过程设计一、利用分类、特殊化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1.复习四边形的知识.(1)引导学生画任意凸四边形,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强调对角线的作用: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来研究.(2)将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分为两类:教学时应结合图形,让学生识别清楚,并注意与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及第一章中的邻角相区别.2.教师提问: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引导学生画图回答,并出示投影片显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如图4-11.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1)引导学生根据图4-11,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出课题.(2)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个性).(3)强调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同时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及定义的使用方法:如图4-12.①∵ABCD,∵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②∵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练习1(投影)如图4-13,DC∵EF∵AB,DA∵GH∵CB,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共有__个,它们是__.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证明1.探索性质.启发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元素——边、角、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入手,来观察、探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有的性质如下:(3)对角线⑤对角线互相平分(性质定理3)教师注意解释并强调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含义及表示方法.2.利用化归的方法对性质逐一进行证明.(1)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很快证出性质①,④,③.(2)启发学生添加一条或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出性质②,⑤.(3)写出证明过程.3.关于“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和距离”的教学.(1)利用性质定理2导出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①提问:在图4-14中,l1∵l2,AB∵CD,那么AB,CD的数量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证明.②引导学生用语言简练地叙述图4-14所反映的几何命题,并强调它的作用.证题时可节省步骤,省掉判定平行四边形这一步,直接得到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③强调推论中的条件:“夹”、“平行线间”、“平行线段”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做一组辨析练习.练习2(投影)如图4-15,判断下列几组图形能否体现推论所代表的含义.(2)根据图4-15(d)引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区别三个距离.练习3在图4-15(d)中,①点A与点C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②点A到直线l2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③两条平行线l1与l2的`距离是线段__或__的长;④由推论可得: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__.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应用1.计算.例1填空.(1)在ABCD中,AB=a,BC=b,∵A=50°,则ABCD的周长为__,∵B=__,∵C=__,∵D=__;(2)在ABCD中:①∵A∵∵B=5∵4,则∵A=__;②∵A+∵C=200°,则∵A=___,∵B=__;(3)已知平行四边形周长为54,两邻边之比为4∵5,则这两边长度分别为__;(4)已知ABCD对角线交点为O,AC=24mm,BD=26mm,①若AD=22mm,则∵OBC 周长为__;②若AB∵AC,则∵OBC比∵OAB的周长大___;(5)在ABCD中,AB=8cm,BC=10cm,∵B=30°,SABCD=__;说明:通过此题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用它及方程的思想进行计算,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证明.例2已知:如图4-16,ABCD中,E,F分别为BC,AD上的点,AE∵CF.求证(1)BE =DF;(2)EF过BD的中点.分析:(1)尽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避免证三角形全等.(2)考虑特殊化情形.在ABCD中,若E,F在BC,AD上运动到如下位置:AE∵BC于E,CF∵AD于F,求证BE=DF.在题目的变化与联系中灵活选用性质来解题.例3已知:如图4-17,A′B′∵BA,B′C′∵CB,C′A′∵AC.求证:(1)∵ABC=∵B′,∵CAB=∵A′,∵BCA=∵C′;(2)∵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着重引导学生先分解基本图形,图中有3个平行四边形:C′BCA,ABCB′,ABA′C,分别利用对角相等和对边相等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证明.对于第(2)问也可用“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来证明.例4已知:如图4-18(a),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 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AE=CF,BE=DF.分析:(1)引导学生证明以OE,OF为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证∵AOE∵∵COF或证∵BOE∵∵DOF.(2)根据学生实际,对图4-18(a)可作适当引申,如图4-18(b),(c),(d),并归纳结论如下: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相等.(3)图4-18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3.供选用例题.(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线.如果这两条高线的夹角为13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内角的度数为__;若高线分别为1cm和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面积为___;若两条高线夹角为120°呢?(2)如图4-19,在∵ABC中,AD平分∵BAC,过D作DE∵AC交AB于E,过E作EF∵DC 交AC于F.求证:AE=FC.(3)如图4-20,在ABCD中,AD=2AB,将AB向两方延长,使AE=BF=AB.求证:EC∵FD.四、师生共同小结1.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2.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哪些方面的性质?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性质?五、作业课本第143页第2,3,4,5,6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这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在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用对比的方式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在四边形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教师应启发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知识更加系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突出了第1课时的重点,同时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第2课时重点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教师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课堂教学实录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 执教时间:2009年4月执教班级:韩洋初中八年级三班执教老师:杨昌兰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导入语:前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部分内容.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把这一部分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结构图,再通过小组四人一起回顾.生:一边看书,一边整理成结构图,整理好的同学四人一组,你问我答,我抽你背,好不热闹.二、夯实基础师:复习时间到,下面我们通过几组题目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复习情况.1中,:2:7A B ∠∠=,则C ∠=__________°生:我通过平行四边形中邻角互补得27180x x +=︒,求出A ∠的度数,再通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求得.2的周长为30cm ,:2:3AB BC =,则AB =_________cm . 生: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出方程,求出边长.师:我们可以得出一组邻边和与周长是怎样的关系呢?生:邻边和等于周长的一半.3中,AC 、BD 相交于点O ,8,12,20AB AC BD ===,则A O B ∆的周长为_______,AOB ∆的面积为_______.生:求AOB ∆的周长只需求出三条边的长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分别求出AO 、BO 的长,但AOB ∆的面积我不会.师:一般求三角形的面积,想要找一边上的高,有没有同学会做呢? 生:(大喊,屁股都离了凳子)我会,我会,AOB ∆正好是个直角三角形. 生:真的?大家都豁然开朗.4.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DC ,则可以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生:我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添加AB =DC .生:我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添加AD ∥BC .生:我从角考虑,添加A C B D ∠=∠∠=∠或.师:如果我添加AD =BC ,可不可以证到呢?生:可以,但又立即说不行,我找了个等腰梯形的反例.5.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平行且等于CD B .,AC BD ∠=∠∠=∠C .,AB AD BC CD == D .1,2OA OC OB BD ==学生们觉得很简单,齐声说C .A B F O C E D A B F C E D G A B F C M N E三、再展雄姿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OE =OF ,OA =OC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中,AE =CF ,M 、N 分别ED 、FB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NFM 是平行四边形.这两题分别喊了两个中等生上黑板做,证明过程都写得不错,思路比较清晰.3.如图,D 、E 在三角形AB C 的边BC 上,F 、G 分别在AC 、AB 边上,DF 与EG 互相平分,且DF ∥AB ,EG ∥AC .求证:BD =DE =EC .有同学拿到手后,被结论BD =DE =EC 吓住了,不知道如何做.师:我们先不去思考结论,看看由题目条件我们可以证明哪些结论?. 师: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关系呢?生:我知道了它们都等于GF .师:由此可知,我们平时在解题时不仅要会由果索因,还要会由已知想可知.四、畅所欲言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学生们一个接一个,抢着回答自己的收获,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数学思想都能说出来.五、推荐作业1.熟记“归纳整理的内容”2.完成《金三练练习》3.预习矩形的定义板书设计:1的性质:从边看: AD =BC ,AB =DCAD ∥BC ,AB ∥DC从对角线看: AO =CO ,BO =DO从角看: ,180B A D A BC AD C B C D ∠=∠∠+∠=︒ ,B A D B C D A B C C D A∠=∠∠=∠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复习课,我先让学生整理知识再通过互相抽背,这种效果比以往的老师问学生答,学生不思考而被动接受要好得多.本节课的练习上的每条题目都与性质或判定对应,也就是如果定理内容不熟,我们还可以通过题目巩固,而且每条题目都让学生先做老师讲解,让学生知道错误的根源.当然,上好课后我也发现本节课存在的几点不足:1、还有极少部分同学一点不会书写证明过程,这就要求上课时也有少部分填理由的题目,让学困生也有事做.2、对于成绩拨尖的同学,则应有一条或两条的思考题让人人有事做. D A OC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8.1平行四边形(第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
十堰市郧阳区城关一中王平利
学情分析:该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优良,基础扎实;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一般,有些基础比较欠缺,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不稳定,基础不扎实,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
本节是节复习课,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只是在应用方面还不灵活;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概括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定理及面积公式,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整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收集、整理、小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答。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一)知识回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
⎪⎪
⎪⎬⎫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中位性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性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二)巩固练习:
1、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不稳定性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内角的和为360度D 、外角和为360度
2、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0和6,那么它的周长为( ).
A. 16
B. 60
C.32
D. 30
3、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C:∠D 的值可以是( ). A. 4:3:3:4 B. 7:5:5:7 C. 4:3:2:1 D. 7:5:7:5
4、 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为5,则它的对角线长可能是( ) A 、4和6 B 、2和12 C 、4和8 D 、4和3
5、如图,在□ABCD 中,EF ∥AD ,HN ∥AB , 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
A .12个 B .9个
C .7个
D .5个
6、已知:△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如果△DEF 的周长是12cm ,那么△ABC 的周长是
7、已知四边形ABCD,从下列条件中:(1)AB ∥CD ;(2)BC ∥AD ;(3)AB=CD ;(4)BC=AD ;(5)∠A=∠C ;(6)∠B=∠D 任取其中两个,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的情况有( )种。
A .4 B.9 C.13 D.15 二、典例讲解:
例1.如图, 已知在□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中点,试说明EB = DF .
变式一:如图(a ),在□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中点,BE 交AF 于G ,EC 交DF 于H .试说明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
N
H
E F
D B C
A
形.
变式二:如图(b),在□ABCD中,E、F分别为AD、BC上的两点,AE = CF,试说明EB = DF.
变式三:如图(c),在□ABCD中,E、F为AD、BC上两点,∠ABE = ∠CDF,试说明EB = DF.
变式四:如图(d),在□ABCD中,E、F为AD、BC上两点,BE和DF分别平分∠ABC和∠ADC,试说明EB = DF.
变式五:如图(e),在□ABCD中,AE⊥BC于点E,CF⊥AD于点F,试说明EB = DF.
例2.已知:如图,已知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EAF=60o,CE=3cm,FC=1cm,求AB、BC的长及□ABCD面积.
60o
A
B C D
E
F
例3. 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①求
证:四边形AECF 也是平行四边形;②连接BD ,分别交CE 、AF 于G 、H ,求证:BG =DH ;③连接CH 、AG ,则四边形AGCH 也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A
B C
D
E
F
G
H
例3. 如图,BD =AC ,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AC 、BD 交于E ,MN 与BD 、AC 分别交于点F 、G ,求证:EF =EG .
N
M G F E D
C B
A
(三)、课堂练习:
1、如图,已知,□ABCD 中,其顶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DC= .
2、在□ABCD 中, 对角线AC ﹑BD 相于点O,且AC+BD=20, △AOB 的周长等于15,则CD=______.
3、用两个三边都不等的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四边形,最多能拼 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已知:如图,□ABCD 中,E 、F 是AD 上任意两点,连接EB 、BC
,
FB、FC,得到△EBC和△FBC,若BC=10,高EG=6,S▲FBC=.
5、面积为15的□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CD于点F,若AB=5,BC=6则CE+CF的值为.
(四)、课堂小结:
本节你有哪些收获?你是否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了进一步认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课外练习:
1、已知:如图,已知在□ABCD中,E是边DA的延长线上一点, 且
AE=AD,连结EC,分别交AB、BD于点F、G。
求证:AF=BF.
2、如图,在□ABCD中,E、F、G、H分别是四条边上的点,且满足BE=DF,CG=AH,连接EF、GH。
求证:EF与GH互相平分.
A
B C D
E
F
O
G
H G
B
A D
F
C E
B
3、已知:如图,已知E 为□ABCD 中DC 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 ,连结AE ,分别交BC 、BD 于点F 、G ,连结AC 交BD 于O ,连结OF.求证:AB=2OF.
4、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DF ,连接AE 、CF .请你猜想:AE 与CF 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5、已知:如图,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6、已知:如图,G 、H 是□ABCD 对角线上的点,且AG =CH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HFG 是平行四边形.
G
H
E
F
D
B C
A
7、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P为△ABC内一点,
且PD∥AB,PE∥BC,PF∥AC,求证:PD+PE+PF的值.
8、已知:如图,□ABCD中,在AB的延长线上截取BE=AB,BF=BD,连接CE,DF,相交于点M。
求证:CD=CM.
9、已知:□ABCD的周长为52,过顶点D作DE⊥AB,DF⊥BC,E、F 为垂足,若DE=5,DF=8,求BE+BF的长.
10、已知:如图,若P□ABCD内的一点,连结AP、BP、CP、DP,再连结对角线AC,若△APB的面积为20,△APD的面积为15,试求△APC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