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住白细胞原虫病(Avian leucocytozoono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住白细胞原虫病(Avian leucocytozoonosis)

禽住白细胞原虫病(Avian leucocytozoonosis)是组织细胞及血球内寄生之原虫所引起之疾病,各地于春末夏初至秋季皆有本病流行。本病的病原体为Leucocytozoon ( L.)属原虫,由荒川库蠓俗称鸡糠蚊或蚋属等小型吸血昆虫媒介。罹患本病之幼鸡及中鸡呈喀血或全身性出血而暴毙,至于蛋鸡大多发生贫血及停止产蛋等症状,为养鸡业者带来莫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病媒容易侵入之开放式鸡舍,更是鸡农极困扰之疾病。本病尚无有效疫苗以控制,只能于饲料中添加药物以预防。

【病原】

L. caulleryi病原性最强,在各地皆造成严重危害;L. sabrazesi则在山坡地、山地及河川附近的鸡场造成危害。至于L. andrewsi则病原性微弱。

【原虫生活史】

L. caulleryi和L. sabrazesi之生活史大致相同,今以L. caulleryi为例说明如下:

鸡糠蚊是属于蠓科的一种吸血昆虫,嗜食鸡血;当它吸食病鸡血液后,血球中的雄性和雌性配殖体,在其体内结合并发育。经2~7天发育成感染性胞子虫,集合在该蠓的唾液腺内,等待机会。当鸡糠蚊再吸食健康鸡血时,这些胞子虫即随着唾液进入健康鸡体内。分布在肺、脾、肾、心肌、肝、肌肉等各器官组织之组织细胞中,开始两个世代之无性生殖期,经过约十二至十三天。成熟裂殖体直径约20~200mu之间,肉眼可见呈白点状,破裂后放出许多的裂殖子,第一代裂殖子可再侵入其他健康之血管细胞中发育为第二代裂殖体;至于第二代裂殖子则可侵入红血球内,开始有性生殖时期,期间约八至十二天,发育为雌性配殖体和雄性配殖体,成为鸡糠蚊的新感染源。

表一.L. caulleryi之生活史与感染鸡发病症状之相关性

【传染途径】

感染L. caulleryi和L. sabrazesi的病鸡,其血液或脏器制成的乳剂,人工直接感染皆不能使健康鸡发病;本病必须经过病媒才能传染。L. caulleryi的病媒是鸡糠蚊(荒川库蠓,Culicoides arakawae) ,体长约1-3mm,翅膀面有明暗斑,大多栖息于稻田边较干净的水沟中。L.sabrazesi的病媒则是蚋属( Simulium sp.)吸血昆虫,体长约5mm,翅膀面无明暗斑,蚋在山地或河川附近最多。至于L. andrewsi 的中间宿主,目前未明,但很可能是另一种蚋。这些吸血昆虫通常都在傍晚或晚间出现吸食鸡血。

【疫情】

本病的发生期和鸡糠蚊或蚋的活动息息相关,普通气温在摄氏二十度以上时,病媒数目增加,吸血活动激烈,本病即较剧烈,所以本病在夏初流行最厉害。日本在五月开始到十一月止,东南亚属亚热带地区,气候较炎热,是终年都可能发生此病。

本病发生的国家,大多是产米、食米者,因为媒介白冠病的鸡糠蚊,大多栖息于稻田边较干净的水沟中。据研究报告指出,此种蠓媒介感染本病原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至于其他昆虫媒介本病的现象则未被证实。

本病感染后,小鸡病况最严重,死亡率高达50~80%,中鸡病况虽严重,但死亡率不高,仅在10~30%之间,大鸡的死亡率5~10%。

【症状】

L. caulleryi则对于各地鸡场危害严重。L. sabrazesi则对于山坡地、山地及河川附近所设的鸡场造成危害。至于L. andrewsi则是为害较轻的一种。L. caulleryi 所引起鸡白冠病的症状,依原虫侵入的病原数量和裂殖体的形成部位而不同。雏

鸡和大部份中鸡在感染后十二至十四天症状最严重,常常发生突然喀血、呼吸困难而暴毙。解剖经常见到皮下及脂肪组织、肾、肺、肝、肌肉等呈现出血斑,甚至腹腔、胸腔、气道、消化道充满凝血块,至于呈慢性经过者,则呈现严重的贫血及削瘦,最后可能耐过而存活或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大鸡与大部份中鸡一般呈暂时性贫血,鸡冠苍白,同时由水样状下痢变成带白色之绿色便。中鸡发育迟缓,蛋鸡停止产蛋约一个月。此时蛋鸡群的蛋产率明显降低,要等到原虫自体内消失后才逐渐恢复,大鸡很少见急性出血致死之病例,毙死多因并发鸡白痢、白血病、球虫病或慢性呼吸器病等混和感染所致。

至于L. sabrazesi所引起之白冠病,除疾病流行开始期间病症较急性外,感染鸡一般多为长期慢性经过;是种鸡及蛋鸡中途被淘汰之主要病因之一。本原虫可寄生鸡红血球内达二至三个月,最常可达九个月以上,使鸡只长期贫血、削瘦、产蛋率呈顽固性降低。

L. andrewsi引起轻微之贫血,危害不严重。

【症状和生活史的相关性】

鸡罹患住白细胞原虫病临床症状可分呈三期,病程与原虫生活史有密切关系。感染后十二至十三天,L. caulleryi的第二代裂殖体裂开,引起鸡体内出血甚至呈喀血症状此为第一期,可能造成病鸡暴毙。其中未暴毙之鸡只,便进入第二期症状,裂殖体分裂放出无数第二代裂殖子,侵入红血球内寄生,使鸡只发生严重贫血,为约一周。第三期是恢复期,自病原体由血中消失开始,贫血逐渐恢复,产蛋率也逐渐回升。病鸡耐过第一期症状,如无并发之病症,鸡只很少有死亡。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不可单靠绿色便或鸡冠苍白,而轻予判定。诊断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鸡场去年发生过禽住白细胞原虫病吗?此次是否只有新鸡发病?

2.病鸡可见喀血症状吗?中鸡大鸡是否发生急性贫血症,在一至二周

内呈现严重贫血?蛋鸡产蛋是否停止?

3.病鸡血液中是否检出有性生殖期之配殖体?。

4.病鸡解剖时,除取血液检查原虫外,注意在皮下、肌肉、肺、脾、

肝或心肌是否呈现严重点状、斑状或弥漫性出血现象,以及胸腹腔

是否有大量凝血块?或者在这些组织中见到小白点散在或密集?

病变部组织是否可检出原虫裂殖体?

以上诸点若大多符合,则可诊断为禽住白细胞原虫病;其中第3

点是本病确诊的重要根据。

5.血清的检查法:

禽住血原虫性白冠鸡病,血清中会出现可溶性抗原,可供为琼脂内

沉淀反应及免疫电泳法之抗原。以配殖体抗原为主的间接荧光抗体

法,或用裂殖体抗原为主的ELISA等,均能用于检查血清中的抗

体而测知有无感染,或以琼脂沉淀反应用阳性血清测出血清中之抗

原亦能诊断此病。

6.牧场病媒监测:

已有禽住白细胞原虫病流行之鸡场,可于二月份下旬,开始定期定

点且定时在鸡舍诱捕蚊虫,计算吸血怀卵之荒川库蠓;当该月份之

平均雌蠓数达80只以上,应立即进行防治工作。九月份开始亦须

进行监测工作,当该月份之平均雌蠓数低于20只以下则可停止投

予驱虫剂。雌荒川库蠓之主要特征,体长约1-3mm,蠓体黑褐色;

翅面有许多微毛,其间有圆形淡斑,淡斑分布有一定规则;头部口

器短,两旁有一对小颚须,外侧有一对细长之触须。吸血后或怀卵

雌蠓,腹部呈现膨大,前者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后者则呈灰褐色,

更易于辨认。

7.哨兵鸡监测疫情:

尚未有本病流行之鸡场,则建议平均吸血蠓数达20只以上时,饲

养20至30只四周龄左右之试验鸡,喂以未添加药剂之空白饲料;

两周后,进行本病的观察及诊断,可为疫情之评估。

【免疫】

若鸡只在十四日龄后若轻度感染,则在慢性感染经过中,鸡只本身会产生免疫反应,到翌年疫情开始时可以耐过。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上市。

【预防与控制】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扑灭病媒-鸡糠蚊或蚋。鸡场应注意环境卫生,使用杀虫剂彻底的扑杀栖留在水田、水沟的幼虫,以减少病媒的数目,降低病原传播的机会。墙壁、天花板、水沟等,则可用长效性杀虫剂喷雾。夏天蚊虫多时,可用诱蚊灯捕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