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2009-12-14 18:16:22)

转载▼

标签:

课程-计算机

教育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

帧定界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透明传输

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课后习题

1、考虑在主机A和主机B之间有一条TCP连接。假设从主机A传送到主机B的TCP

报文段具有源端口号x和目的端口号y。对于从主机B传送到主机A的报文段,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是多少?

2、描述应用程序开发者为什么可能选择在UDP上运行应用程序而不是在TCP上运行

的原因。

3、假定在主机C上的一个进程有一个具有端口号6789的UDP套接字。假定主机A和

主机B都用目的端口号6789向主机C发送一个UDP报文段。这两台主机的这些报文段在主机C都被描述为相同的套接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主机C的该进程将怎样知道源于两台不同主机的这两个报文段?

4、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序号?

5、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定时器?

6、是非判断题:

a. 主机A经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假定主机B没有数据发往主

机A。因为主机B不能随数据捎带确认,所以主机B将不向主机A发送确认。

b. 在连接的整个过程中,TCP的rwnd的长度决不会变化。

c.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主机A发送但未被确认

的字节数不会超过接收缓存的大小。

d.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如果对于这条连接的一

个报文段的序号为m,则对于后继报文段的序号将必然是m+1。

e. TCP报文段在它的首部中有一个rwnd字段。

f. 假定在一条TCP连接中最后的SampleRTT等于1秒,那么对于该连接的

TimeoutInterval的当前值必定大于等于1秒。

g.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序号为38的4个字节的报文段。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

2.城域网:D

3.局域网: C

4.无线传感器网络:B

5.计算机网络:G

6.网络拓扑:H

7.ARPANET :E

8.点对点线路:F

9.Ad hOC网络:I

10.P2P:J

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

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B

A.通信子网

B.路由器

C.城域网

D.电话交换网

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C

A.交换机

B.软件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

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

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

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

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

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

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

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

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出现了

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

特差错”。“无比特差错”

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 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

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

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数据通信:在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中间传递表示字符、数字、语音、图像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基带: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

信道带宽:某个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

误码率:指二进制码元在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二、填空题

1.数据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等。

2.通信可以分为(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

3.通信系统共有(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机)(信道)和(接收机)五个基本组件。

4.在计算机网络中,频带传输是指计算机信息的(模拟传输);基带传输是指计算机信息的(数字传输)。

5.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主要由(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和(传输迟延)等指标来衡量;可靠性一般用数据传输的(误码率)指标来衡量。

6.信道带宽很最大传输速率是影响信道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影响信道质量的因素还有误码率、利用率、迟延和抖动。

三、问答题

1、请叙述数据、信息与信号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具体内容和解释,在数据通信

中把信息转换为是很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编码即为信号。

2、什么是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答:利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利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

的通信

系统。

3、什么是并行传输?什么是串行传输?

答: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通过8条并行的通信信道发送出

去,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并行传输;将带传送的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习题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2)帧定界。(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

习题3-03考察停止等待协议算法。在接收结点,当执行步骤(4)时,若将“否则转到(7)”改为“否则转到(8)”,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否则”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帧的N (S )和接收方的状态变量V (R )不同。表明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发出的ACK ,于是重传上次的帧。若“转到(8)”,则接收方要发送NAK 。发送方继续重传上次的帧,一直这样下去。

习题3-06 信道速率为4kb/s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ms t p 20=,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解:根据下图所示停等协议中的时间关系:

在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的情况下,要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必须使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等于2倍的单程传播时延。

即:p f t t 2= 已知:C l t f f =

,其中C 为信道容量,或信道速率。f l 为帧长(以比

特为单位)。

所以得帧长16004.040002=⨯=⨯≥⨯=p f f t C t C l bit

习题3-09试证明:当用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T ≤2n-1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答:(1)显然 WT 内不可能有重复编号的帧,所以WT ≤2n 。设WT=2n ;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3.1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

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构成透明的、相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帧传送的服务。

其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3.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电路,数据链路,主站,从站,复合站。

答:

数据电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DCE构成的物理电路段,中间没有交换节点。数据电路又称为物理链路,或简称为链路。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传输控制的功能构成的。一般来说,通信的收发双方只有建立了一条数据链路,通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在链路中,所连接的节点称为“站”。发送命令或信息的站称为“主站”,在通信过程中一般起控制作用;接收数据或命令并做出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受控地位。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功能的,能够发出命令和响应信息的站称为复合站。

3.3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流量控制简称“流控”,是协调链路两端的发送站、接收站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达到平衡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接收方往往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需要较多的时间,通常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要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当接收方的接收处理能力小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时,必须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流量控制就是一种反馈机制,接收方随时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接收情况,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保证接收方能够正常、有序地接收数据。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

一.名词解释

1. ______ 基带传输

2. ______ 频带传输

3. ______ 线路交换

4. ______ 数据报

5. ______ 虚电路

6. ______ 单工通

7. ______ 半双工通信

8. ______ 全双工通信

A.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结的方法。

B. 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与现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C.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D.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E.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F. 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G.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

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_______ :。

A .双绞线B.光缆

C. 同轴电缆

D. 无线信道

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作_______ 。

A. 绝对调相

B. 振幅键控

C. 相对调相

D. 移频键控

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_______ 。

A. 调制解调器

B. 网卡

C. 中继器

D. 集线器

4.哪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_______

A. 非归零码

B. 脉冲编码

C. 曼彻斯特编码

D. 二进制编码

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服用的方法有_______ 。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三章

3-01 数据链路( 即逻辑链路) 与链路( 即物理链路) 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

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

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 中的数

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Chapter3 THE DATA LINK LAYER

2.

The following data fragment occurs in the middle of a data stream for which the

byte-stuffing algorithm described in the text is used: 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 What is the output after stuffing?

Answer:

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 ==> A B ESC ESC C ESC ESC ESC FLAG ESC FLAG D

3.

What is the maximum overhead in byte-stuffing algorithm?

Answer :

This a frame delimited by flag bytes. (Ignore the header and trailer)

Suppose that there is x bytes in payload field, and the worst case is that all of them are flag bytes or ESC, there should be 2x bytes in total. So the max overhead in byte-stuffing should be: 2+x x+1+111111lim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

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

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

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

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

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

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

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_第二版)1~5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_第二版)1~5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州的计算机合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言,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OSI参考模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口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

应用层——OSI参考模式的最高层。

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1.物理接口标准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协议(标准):规定了物理接口的各种特性:

机械特性:物理连接器的尺寸、形状、规格;

电气特性:信号的表示方式,脉冲宽度和频率,数据传送速率,最大传输距离等;功能特性:接口引(线)脚的功能和作用;

过程特性:信号时序,应答关系,操作过程。

4.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的特点。

答:

(1)报文交换:

特点:[1]不建立专用链路。

[2]线路利用率较高。电子邮件系统(例如E-Mail)适合采用报文交换方式。(2)分组交换:

有两种方式:

[1] 数据报:类似于报文交换。引入分组拆装设备PAD(Packe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device)。

[2] 虚电路。类似于电路交换。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区别:

①虚电路意味着可靠的通信,它涉及更多的技术,需要更在的开销。

②没有数据报方式灵活,效率不如数据报方式高。

③虚电路适合于交互式通信,数据报方式更适合于单向地传送短信息。(简

虚电路可以是暂时的,即会话开始建立,会话结束拆除,这叫虚呼叫;也可以是永久的,即通信双方一开机就自动建立,直到一方(或同时)关机才拆除。这叫永久虚电路。分组交换的特点:数据包有固定的长度。采用固定的、短的分组相对于报文交换是一个重要的优点。除了交换结点的存储缓冲区可以不些外,也带来了传播时延的减少,分组交换也意味着按分组纠错:发现错误只需重发出错的分组,使通信效率提高。

(3)电路交换:

优点:

①数据传输可靠、迅速。

②可保持原来的序列。

缺点:

①线路接通时间较长,特别是在通信线路繁忙的情况下。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

(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

答:

(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

(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

(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

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答:

(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

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

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

3-01 数据链路( 即逻辑链路) 与链路( 即物理链路) 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

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

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

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

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

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

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

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试讨论数据链

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

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

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

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

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 中的数

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

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

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

计算机网络第2版_课后习题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2版_课后习题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

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

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2)语法

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

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

1)抽象系统

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

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

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6 说明在实际网络中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传输的。

答:tcp/ip中采用ip数据包,也就是不可靠数据报的方式分组转发

7 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答:数据通信网和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都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进行信息传送的。它们都是把要传送的报文划分成若干一定长度的数据分组,即进行分组打“包”,然后以分组为单位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发送出去。分组交换有两种不同的传送方式:一种叫“虚电路”方式,另一种叫“数据报”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适用场合。

1.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是在分组交换散列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站点间的链路。这种分组交换的方式是利用统计复用的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就是采用时分复用的原理和数据分组插入的技术,把一条数据链路分成多条逻辑信道。在数据通信呼叫建立时,每经过一个节点便选择一条逻辑信道,最后通过逐段选择逻辑信道,在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之间建立起一条信息传送通路。由于这种通路是由若干逻辑信道构成的,并非实体的电路,所以叫做“虚电路”。虚电路为两个端点间提供临时或专用面向连接的会话。它的固有特点是,有一条通过多路径网络的预定路径。提前定义好一条路径,可以改进性能,并且消除了帧和分组对头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吞吐率。从技术上看,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的物理路径进行改变,以避免拥挤和失效线路,但是两个端系统要保持一条连接,并根据需要改变路径描述。虚电路有永久性和交换型的虚电路两种.永久性虚电路(PVC)是一种提前定义好的,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建立时间的端点站点间的连接。交换型虚电路(SVC)是端点站点之间的一种临时性连接。

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它适用于两端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优点:可靠、保持顺序;缺点:如有故障,则经过故障点的数据全部丢失.

2. 数据报方式数据报(datagram)是分组交换的另一种业务类型。它属于“无连接型(connectionless)”业务。用数据报方式传送数据时,是将每

一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进行传送。数据报方式中的每个分组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都携带地址信息。通信双方在开始通信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虚电路连接,因此被称为“无连接型”。无连接型的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电路连接,所以发送分组和接收分组的次序不一定相同,各个分组各走各的路。收信方接收到的分组要由接收终端来重新排序。如果分组在网内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或差错,网络本身也不作处理,完全由通信双方终端的协议来解决。因此一般说来,数据报业务对沿途各节点的交换处理要求较少,所以传输的时延小,但对于终端的要求却较高。数据报的特点是: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优点:如有故障可绕过故障点、: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丢失不能立即知晓。

从单独的通信网来说,采用有连接的虚电路方式,或是采用无连接的数据报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网间互联或IP业务,则是采用数据报方式有利。因为数据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对网络节点的处理要求,不需要采取可靠性措施或流量控制,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的连接路径,它在遇到网内拥塞等情况时,可以迅速改变路由,因而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在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中,用的就是数据报方式。虚电代谢产物交互式通信,数据报方式代谢产物单向地传送短信息。

8 路由选择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路由选择或称路径控制,是指网络中的节点根据通信网络的情况(可用的数据链路、各条链路中的信息流量),按照一定的策略(传输时间最短、传输路径最短等),为数据报选择一条可用的传输路由,将其发往目的主机。

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为自适应式和非自适应式。非自适应式不能依据网络当前实际(实测或估测)的传输量和拓扑变化来为分组进行路由选择,而只能按原先设置好的路由传送分组;自适应算法能较好地适应网络中的通信量和拓扑的变化,但实现时难度大、开销多。实际上,非自适应路由的设置和更新是静态的,必须设置好才能投入运行,所以它又称为静态路由算法;而适应式路径的选择和修改是依据当前网络流量和网络拓扑而动态进行的,所以它又称为动态路由算法。

10 在运输层中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与网络地址又有何关系?

答:传输层一般使用端口(port)与上层进行通信,端口作为通信进程的唯一标识,在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地址用于指示网络中某台特定的主机,而端口用于指明主机上的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