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特点和策略

合集下载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3-6岁是孩子成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逐渐脱离幼儿园中班幼儿的特点,形成了更加独立的个性和行为特点。

以下是大班幼儿的一些年龄特点:1.社交能力的提升:在大班,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社交能力。

他们能够与同龄伙伴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能够和他人分享玩具和玩具,建立友谊,互相交流。

同时,他们也能够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控制和合作能力,能够遵守规则,进行集体活动。

2.语言表达的提升:在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提升。

他们能够用更加清晰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灵活的对话。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简单的书写和绘画。

3.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提升:在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他们能够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洗手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更多的自主管理。

同时,他们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任务,比如整理玩具,清理桌面等。

4.物理动作的发展:在大班,幼儿的物理动作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动作,比如跑、跳、爬等,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各种体能活动。

同时,他们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精细动作,比如使用剪刀、涂色、搭积木等,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

5.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活动,比如分类、比较、推理等,能够更加独立地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也开始对时间、空间、数量等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进行更有条理的思维活动。

在大班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

他们的社交、语言、独立性、物理动作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给予他们合适的教育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形成良好社交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让他们懂得和他人分享快乐、知识和物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示范榜样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好奇,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乐于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也要积极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通过示范榜样,孩子可以在模仿中学会分享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二、鼓励赞美在孩子分享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无论是孩子愿意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还是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历,都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赞美。

通过鼓励赞美,孩子会感受到分享行为的成就感和快乐,从而更加愿意继续分享,培养出慷慨大方的品质。

三、合作分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习惯。

家庭作业完成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知识和经验,相互学习。

在玩具、食物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鼓励孩子相互分享、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四、故事启发故事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新的观念和文化。

在分享行为培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慷慨大方和分享意识。

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分享主题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和美好,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它传值的品质。

五、游戏引导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分享主题的游戏,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可以设计一场“分享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励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让他们懂得分享快乐的重要性;也可以设计一场“传递爱心”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通过游戏引导,可以增强孩子对分享行为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出慷慨大方的品质。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1. 引言1.1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幼儿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幼儿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分享行为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分享,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分享行为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分享,幼儿可以体验到给予和接受的快乐,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形成积极的友好氛围。

最重要的是,分享行为有助于树立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重视并引导幼儿进行分享行为,才能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

通过分享行为,幼儿可以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分享行为也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助关系,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分享行为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更加开朗和快乐。

通过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式,培养出和谐相处的能力和胸怀。

分享行为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创造共享环境在幼儿教育中,创造共享环境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一环。

共享环境指的是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地方,创造一个可以促使幼儿愿意分享的氛围和条件。

教师和家长应该树立积极的榜样,主动分享自己的物品、知识和经验,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的培养,让幼儿意识到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注重建立良好的社交互动机制,让幼儿在共享中体会到合作与包容的重要性。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略
缺乏跨文化比较研究
目前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定文化背景,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分享 行为的比较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拓展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探究文化因素对幼儿分享行为的 影响。
理论基础薄弱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略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目前相关研 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相关理论,为幼儿 分享行为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社会教育策略
社会公益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 如志愿者服务、慈善捐赠等,让 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分
享和关爱。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传播分享和关爱 的价值观,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 社会氛围,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社区资源利用
利用社区资源,比如图书馆、博 物馆等,开展各种有益于培养孩 子分享行为的活动,让孩子在实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 略
contents
目录
•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 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 幼儿分享行为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分享行为的发展阶段
01
02
03
初始阶段
幼儿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 分享行为的萌芽,表现为 对玩具的短暂分享。
践中成长。
04 幼儿分享行为的实践案例
家庭实践案例
01
家长引导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例如,与孩
子一起切水果,鼓励孩子先给长辈送去,培养孩子主动分享的意识。
02
角色扮演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分享者,体会分享
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影响深远。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结合幼儿的特点和行为培养策略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具有以下的特点:1. 自我中心:幼儿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太会考虑他人的感受;2. 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很难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和意义;3. 模仿行为: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在了解了幼儿的特点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关的培养策略。

二、培养策略1. 亲身示范幼儿善于模仿,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与幼儿分享玩具或食物,老师可以在幼儿园中与孩子分享故事书或玩具。

通过亲身示范,幼儿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分享行为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2. 善于鼓励当幼儿进行分享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分享行为带来的积极反馈。

鼓励可以是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小礼品或一些赞美的话语,让幼儿懂得分享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

3. 指导引导针对幼儿的自我中心和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解释来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向幼儿灌输分享的理念,让他们明白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和友谊,是一种双赢的行为。

4. 合作教育幼儿园中的合作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方式。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明白分享行为的重要性,懂得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分享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

5. 规则引导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制定一些有关分享行为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在家里可以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分享玩具给其他兄弟姐妹,老师也可以制定幼儿园内的分享规则。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玩具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玩具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玩具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必要的。

学会分享玩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然而,要教导幼儿学会分享并非易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耐心和指导。

本文将讨论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玩具。

一、树立积极的示范行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各种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要树立积极的示范行为,作为幼儿学习分享的榜样。

在幼儿面前分享玩具,并充分解释分享的原因和好处,这将启发他们分享的意识。

二、建立共享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共享的环境对于他们学会分享玩具是必要的。

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要设立一些共享的玩具区域,鼓励幼儿一起玩耍和分享。

逐渐培养幼儿分享的意识和主动分享的习惯。

三、培养合作意识分享玩具首先需要幼儿具备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协作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

例如,要求幼儿一起完成一个任务,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合作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四、分享是互惠的幼儿还需要明白分享是一种互惠的行为,即分享玩具可以得到其他幼儿的回馈和友谊。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幼儿一起完成一些任务或者分享一些特别的玩具,来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好处以及互惠的关系。

五、注意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幼儿可能会对分享感到不满或者抵触,这时家长和教育者要倾听幼儿的感受。

理解幼儿的情绪,并适度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和好处。

六、奖励和表扬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分享行为时,家长和教育者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

这将激励幼儿继续保持和发展分享的习惯。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表扬可以是一些鼓励的话语。

通过正向的激励,幼儿会更乐意分享和帮助他人。

七、提供适当的引导有些幼儿可能需要额外的引导才能学会分享玩具。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育者可以使用一些教育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例如,可以利用玩具娃娃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到分享和被分享的乐趣。

八、耐心和坚持学会分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耐心和坚持。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对策作者:陈美琳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17期摘要:幼儿分享行为是具有利他性质和目的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现今幼儿分享行为主要有表面型分享、以交换为目的的分享、完全拒绝分享、完全分享四种类型,造成幼儿分享行为缺乏主要有幼儿缺乏分享技能、错误的榜样示范、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三个原因,要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可以进行树立分享观念、提供分享机会、传授分享技能、强化分享行为等策略。

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亲社会行为一、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所谓分享行为,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

20世纪50年代Ugurel-Semin研究了4~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发现291名被试儿童在与对方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高峰。

这与在土耳其开展的一项早期研究的结果比较吻合。

这项研究要求每一个被试者都要与其不认识的一个同龄儿童分享奇数个好东西,结果67%的4~6岁儿童选择了自私性的分配方式,即把多出的那个留给自己。

可见,幼儿的分享行为还是很缺失的。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主要类型1.表面型分享表面型分享是指在分享行为中,幼儿的分享倾向于只给别人看、听、嗅等口头上,没有实质的分享行为。

如晨间活动中,球球和阿轩为一辆玩具摩托车发生争执。

“这是我带来的,你坐下来我就给你看。

”过了一会儿,球球上前转动摩托车的轮子。

“不要碰,看看就好了。

” 阿轩不满意地说。

这就是典型的表面型分享。

这类幼儿认为分享只是给别人看、听、嗅自己的玩具,而不是想与同伴真正分享自己的玩具。

2.以交换为目的的分享以交换为目的的分享是指分享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平等的利益为前提。

如欣欣正吃着爆米花,玩小飞机的韩韩看到后跑到欣欣面前,央求说:“欣欣,给我吃点吧!”欣欣看看他又看看他手里的小飞机,点点头说:“你的小飞机给我玩,我就给你吃。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略 (1)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策略 (1)



年幼的幼儿陈述的分享原因,以自利、 自我情绪的认识为主。例如,分给别人 玩具是因为“我可以玩别人的玩具”; 分给别人糖吃是因为“糖吃了牙齿会坏 的”、“我觉得糖不好吃”等;把自己 的奖励分给别人是因为“小红花不好玩 ”等。 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则认为,分享是为了 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他人感受等。
(2)性别差异
分享物的特点:分享物品的性质



研究发现,3-6岁幼儿分享糖果的行为 没有本质的年龄差异,而分享玩具的 行为则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 还有研究发现,儿童对通过努力获得 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玩具次之, 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 此外,儿童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表现出 较少的分享行为,而对班级公共玩具 则表现出较多的分享行为。


让教师成为被模仿者: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 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 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 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 让同伴成为被模仿者: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 的榜样。老师要善于在幼儿中发现并树立分 享行为的好典型, 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 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 极评价奖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 学习。
(4)混龄教育



近年来,采取混龄编班的方式对儿童 进行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研究发现,混龄教育可显著促进儿 童与低龄对象的分享行为。 因此,在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中,还 应考虑到对教育模式的改进也能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途径




(1)让幼儿正确理解分享的含义。 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 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 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很重要的原因在 于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对此,我们 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形象化的教学材料,利 用文学作品或身边的适当的正面形象培养幼 儿的分享意识。 让幼儿明白分享实际是一种互利行为。

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

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

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3至4岁孩子的年龄特征1、学着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着按指令行动。

在承认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生活自理能力,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2、行为明显受支配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

但是已经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在实际行动上不能完全控制。

3、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明显增强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绪,理解他人情感。

对于别人的意见、别人情感的反应敏感性增强。

4、对同伴、教师产生认同感、亲切感3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

3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增强,逐步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玩具。

5、动作的协调性增强3岁儿童喜欢跑、跳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

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7、已形成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概念行动自如,认识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

8、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容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影响。

9、模仿性强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

10、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言。

但发音还不够准确。

11、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绘画能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到象征期,一形多义是儿童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12、喜欢音乐,能唱简单歌曲喜欢学唱歌,会反复跟唱,会试着用1—2种打击乐器打基础不同的节奏。

3至4岁孩子的教育策略1、正确分析儿童的情绪化行为,认真对待每个儿童的要求,为他们体验独立提供机会,并夸奖他们的成功。

2、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

3、为儿童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从事自选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好奇心。

4、在生活中帮助儿童形成自然依次行走的习惯,不宜让幼儿玩固定的统一的游戏。

3-6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

3-6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

《3 - 6 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3 - 6 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

你们知道吗,3 -6 岁的小朋友就像小花朵一样,在慢慢地长大,他们有很多特别好玩的特点呢。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好奇心可强啦,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摸摸看看。

比如说,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家,他们能蹲在那儿看好久好久。

有个叫天天的小朋友,有一次看到路边的小花,就问妈妈:“小花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呀?”他们还特别爱模仿,大人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学。

我认识一个叫萌萌的小女孩,看到妈妈扫地,她也拿起小扫帚,有模有样地扫起来。

这个时候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但是可能还不太会分享。

就像明明带了一个新玩具到幼儿园,别的小朋友想玩,他一开始可能不愿意呢。

那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咱们有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呢?首先呀,要多鼓励他们提问,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就像天天问妈妈小花的问题,妈妈耐心地给他讲,他就学到了新知识。

然后,大人要做好榜样,让小朋友们跟着学好的行为。

还有哦,要教小朋友学会分享,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办法。

比如讲《小熊分享蜂蜜》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分享是很快乐的。

小朋友们,了解了这些,就能更好地长大啦!《3 - 6 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3 - 6 岁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策略”。

3 -6 岁的小朋友呀,想象力超级丰富!他们能把一个小凳子当成小汽车,自己在那开得可高兴了。

有个叫小雨的小朋友,拿着一根小树枝,说那是魔法棒,能变出好多好吃的。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也开始有自己的小想法啦,有时候会很倔强。

比如,明明想穿红色的衣服,妈妈让他穿蓝色的,他就不高兴了。

那咱们怎么教育他们呢?要给他们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

可以准备一些画笔和纸,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当小朋友倔强的时候,不要强行批评,要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

还要多带他们出去玩,接触大自然。

像去公园看看花花草草,去动物园看看小动物。

小朋友们,咱们按照这些方法,一定能快乐成长哟!。

3~6岁幼儿的行为特点

3~6岁幼儿的行为特点

3~6岁幼儿的行为特点3~6岁幼儿的行为特点幼儿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行为特点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以下将从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详细介绍3~6岁幼儿的行为特点。

一、认知方面1. 视觉能力逐渐发展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视觉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并且能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事物。

2. 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可以理解简单的指令和问题。

此外,他们还会不断地提问以满足自己对世界认知的好奇心。

3. 独立性增强随着认知能力不断发展,孩子们开始表现出独立性增强的趋势。

他们渴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们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固执和顽皮。

二、情感方面1. 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开始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此外,他们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 情绪变化较为剧烈由于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情绪变化较为剧烈。

他们可能会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者大哭大闹,但是也会很快从情绪低谷中恢复过来。

3. 社交能力逐渐增强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与周围的人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

他们可以与其他孩子玩耍,并且懂得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等物品。

此外,他们还会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意识。

三、社交方面1. 交往能力逐渐增强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的交往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可以与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并且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与其他孩子互动。

2. 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会表现出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1. 以身作则:成人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自己具备分享的行为习惯,例如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物品,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时间和关爱。

2. 褒奖鼓励:当幼儿表现出积极的分享行为时,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奖励,比如通过称赞、拥抱或小礼物来表达他们的肯定。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使他们意识到分享是一种值得赞扬和重视的行为。

3. 合作游戏:幼儿喜欢参与与他人一起玩的游戏。

通过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协作,比如一起搭积木、玩捉迷藏等。

这样做能够增加幼儿分享的机会,培养他们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4. 分享经验故事: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传递有关分享的积极经验和价值观。

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具有分享精神的人物,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激发幼儿的共情和分享意识。

5. 分享活动:定期组织分享活动,让幼儿有机会积极参与并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比如组织义卖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或手工制品售卖,再将所得善款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6. 分享的规则:幼儿需要明确分享的规则和约束,例如要讲究公平,不能抢夺他人的东西,可以按照时间或轮流的方式分享玩具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分享行为,如携带别人的物品不还等。

7. 实践中学习:幼儿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分享的技巧和经验。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模拟和引导他们进行分享行为的练习,例如与他人一起做家务、分配任务等。

8. 善意沟通:分享行为也需要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表达分享的意愿,例如说“我来给你一些玩具”等。

幼儿园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玩具的好处

幼儿园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玩具的好处

幼儿园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玩具的好处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的编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分享玩具的好处。

通过教育幼儿分享玩具的概念和适当的方式,促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社交行为和友善的互动能力。

分享玩具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友谊,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分享玩具的好处,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幼儿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更好地教授分享玩具的概念。

二、分享玩具的重要性1. 培养友谊和合作意识分享玩具是孩子们建立友谊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孩子们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时,他们能够吸引其他孩子的兴趣,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通过分享玩具,孩子们能够培养互相理解和接纳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乐趣,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交关系。

2. 发展社交技能分享玩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

当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玩具时,他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会沟通和协商。

这将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并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环境,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3. 促进公平观念分享玩具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公平和正义的观念。

通过分享玩具,他们能够体验到公平的价值,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要。

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三、分享玩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1. 示范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讨论的方式教导孩子们如何分享玩具。

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分享玩具的好处,并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分享玩具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帮助他们内化这种行为。

2.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享玩具的概念。

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分享玩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通过亲身经历和模仿,幼儿将更容易掌握这一概念。

3. 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是培养幼儿分享玩具意识的有效方法。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的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的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的习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的习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两个重要环境,而分享玩具的习惯是其中一个必须培养的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习惯,以及这种行为习惯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一、分享玩具的意义分享玩具是指孩子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共同使用并玩耍。

这种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以下意义:1. 培养互助意识和友善精神:分享玩具能够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互助和合作的意识。

通过分享玩具,幼儿能够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

2. 培养分享和团队意识:通过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幼儿能够学会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分享的习惯,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促进社交交流与合作:分享玩具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社交交流。

当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时,他们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协商,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培养幼儿分享玩具的方法要培养幼儿的分享玩具的习惯,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积极示范和分享他们自己的东西。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2. 鼓励分享行为:当幼儿分享玩具时,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及时给予赞扬。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分享的意愿和动力。

3. 打造共享环境: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创建一个共享的环境,比如共享角落或共享盒子,鼓励幼儿将玩具放入共享区域,供他人使用。

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分享的意识。

4. 分享活动的引导:通过组织一些分享活动,如玩具交流会或分享玩具的游戏,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

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和乐于分享的习惯。

5. 合理分配资源: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家长和教师要做好玩具的合理配置,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有足够的玩具可供分享。

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们分享玩具的冲突,促进和谐共处。

三、分享玩具与幼儿个人成长的关系分享玩具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1. 培养责任意识:分享玩具需要孩子们充分考虑他人的需求,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动手玩具3-6岁益智教案

动手玩具3-6岁益智教案

动手玩具3-6岁益智教案动手玩具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在3-6岁这个阶段,益智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动手玩具教案,以帮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针对3-6岁幼儿的益智教案。

一、教案一,拼图游戏。

1. 教学目标,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拼图,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或者生活场景等。

让孩子们根据图案拼出完整的图像。

3. 教学过程,首先,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已经拼好的拼图,让他们观察并猜猜是什么图案。

然后,将拼图混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根据图案进行拼图。

在孩子拼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4. 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教案二,搭积木。

1. 教学目标,通过搭积木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空间感。

2. 教学内容,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搭建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3. 教学过程,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一些简单的搭积木图案,让他们观察并模仿。

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搭建出自己的作品。

在孩子们搭积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

4. 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搭积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空间感。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案三,拼字游戏。

1. 教学目标,通过拼字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准备一些简单的拼字卡片,上面印有一些常见的单词,让孩子们根据提示拼出正确的单词。

3. 教学过程,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一些简单的拼字卡片,让他们观察并尝试拼出正确的单词。

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根据提示拼出更多的单词。

在孩子们拼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

4. 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拼字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人际沟通案例——分享玩具

幼儿园人际沟通案例——分享玩具

幼儿园人际沟通案例——分享玩具
幼儿园人际沟通案例——分享玩具
故事背景
在某所幼儿园里,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小王和一个4岁的小女孩小李。

小王和小李都是同班同学,他们非常喜欢玩具,但是两个孩子经常在
玩具上发生争执。

小李喜欢把所有的玩具都独占,而小王则喜欢和别
的孩子一起分享玩具。

故事过程
有一天,老师观察到小李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的孩子,而小
王则主动跟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

于是老师给小李和小王讲了一
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兔子,它非常喜欢和小朋友们玩耍,但它总是不肯分享
自己的蛋糕。

结果,小兔子在玩具中心遇到了小熊,小熊拥有很多好
玩的玩具,但是他非常懂得分享,所以小兔子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
一起玩乐、分享快乐。

老师告诉小李和小王,与其像小兔子那样,不喜欢分享,不如向小熊一样,热情地分享自己的玩具,让彼此更快乐。

经过老师的引导,小李开始尝试分享自己的玩具,并发现自己与别的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与此同时,小王也培养了更多的朋友,享受到了更多的乐趣和快乐。

一些害羞的孩子也受到他们的鼓舞,慢慢学会了分享,并在小王和小李共同的带动下,幼儿园内的玩具分享活动也变得更加普遍了。

小结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孩子们的努力,小李和小王学会了分享玩具,并通过这种方式与别的孩子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在幼儿园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分享玩具这种小小的行为则能有效促进幼儿园孩子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更加开朗健康。

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摘要: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适应社会的基础。

良好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的社会目标。

本文就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应培养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培养一、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及意义分享行为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让另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馈赠给他,即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与别人相互使用、相互享受或者相互拥有。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帮助别人,是否能和别人情感和睦、团结友爱。

分享行为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归纳研究者有关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幼儿的分享行为现状不大乐观,总体来说,我国幼儿缺乏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不懂得怎么与同伴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的分享行为的条件性调查发现,幼儿的分享是有条件的,是建立在双方各取所需、等价交换的基础上。

幼儿与他人分享玩具往往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成人看来,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而这正是幼儿这个年龄阶段“以自我为中心” 的典型表现。

因此,这个时期幼儿的分享行为表现出不稳定性。

尽管多数幼儿愿意分享玩具,但此时的“分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而是因为他们认为通过交换玩具能够满足他们玩别人玩具的愿望,一旦这个玩具并不是他所喜欢的,就不愿意“分享” 了。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习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分享玩具习惯引言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和学校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场所。

其中,习惯养成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分享玩具的习惯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为何分享玩具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以及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分享玩具的意义幼儿期是个人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分享玩具作为一种行为习惯,对幼儿发展有以下重要意义:1. 培养友善意识:通过分享玩具,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和给予,从而培养出友善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习惯可以使幼儿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友谊,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合作精神:分享玩具需要幼儿与他人进行合作,使得幼儿在与他人互动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妥协。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有利于幼儿与同伴的良好关系建立,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

3. 培养责任感:分享玩具不仅是一种给予行为,同时也对幼儿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责任。

幼儿需要学会照顾和保护他人的玩具,同时明白自己应当对玩具的使用负责。

通过分享玩具,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幼儿分享玩具的方法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玩具习惯,家长和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示范与引导:成人可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来引导幼儿学会分享玩具。

例如,家长或老师可以主动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物品,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乐趣。

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以游戏的方式体验分享玩具的重要性。

2. 规则建立:制定明确的规则和习惯,帮助幼儿明白分享玩具是一种必需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可以约定幼儿与其他孩子共享某些玩具,或者定期轮换玩具。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将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并主动与他人分享。

3. 积极反馈:当幼儿分享玩具时,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和鼓励。

赞美和肯定的话语可以增强幼儿分享玩具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持续地培养这种行为习惯。

4. 情感引导:分享玩具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幼儿分享玩具时,适时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及指导方案(3-6)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及指导方案(3-6)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及指导:3-4岁年龄段3-4岁儿童主要年龄特征★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

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牛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方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说明3岁儿童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

但是较之2岁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3岁儿童仍然十分依恋父母和老师,尤其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

在幼儿园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程度,会说:“x老师喜欢我,x老师不喜欢我。

〞愿意和喜爱的教师接近,在喜爱的教师身边,往往情绪愉快,行动积极。

★对他人的情感反响敏感性增强3—4岁儿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开展,他们开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

看见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妹.会表示同情,在老师启发下,会作出抚慰、关心、帮助等关切他人的行为。

3岁儿童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响敏感性增强,当做错事受到成人批评时,会感到害羞、难为情。

在羞耻感的体验和发现上.女孩比男孩更为明显。

羞耻感的出现,为儿童遵守集体规那么提供了动力根底。

★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3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

他们会经常主动地拉拉老师的衣服.以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和与老师交往的意愿。

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不太在意同伴间的协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

只有在宽松的户外活动时,才会相顽追逐、奔跑、喊叫,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有联系的交往。

3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

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

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特点及行为培养策略摘要: 3—6岁是幼儿行为塑造的关键期,也是个人品质培养的关键期。

因此此次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观察依据对3—6岁的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幼儿行为表现提出合理性的培养策略,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3—6岁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行为培养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人的社会性。

对于幼儿而言,分享行为是幼儿与外界交往,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同时,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共事。

W.Damon(1977)的研究发现,在分享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

分享行为可以说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成人的溺爱与呵护使得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也不愿意与人分享。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学前儿童缺乏必要的分享行为;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年龄与儿童分享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及幼儿在性别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分享行为的差异。

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自行设计的观察方法对3—6岁的幼儿的分享玩具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分享的行为习惯形成。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从云南师大幼儿园及昆明市第二十幼儿园随机选取大中小班幼儿共120名,平均每个年龄段40人,每班10人。

(二)观察依据1.操作定义为了便于进行观察,自行设计了观察依据,将幼儿玩玩具时的分享行为表现定义为四类:愿意——愿意与人分享,不愿意——不愿意与人分享,选择性——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的同伴,攻击性——看见别人手里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进行抢夺。

2.记分方法在玩具分享中,A—愿意——4分,B—不愿意——3分,C—选择性——2分,D —攻击性——1分。

(三)观察过程1.从每个班中随机抽取1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的分享玩具的行为表现,并依据观察依据进行记录。

2.利用问卷的方式对幼儿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导致该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

问卷的统计方式采用等级评分制,满分为30分,分为四个等级:25—30 非常在意幼儿分享行为培养、19—24很在意、13—18一般在意、<12不在意。

(四)数据统计根据观察依据记录幼儿的分享成绩,并利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三、结果分析(一)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情况分析由研究调查可知对120名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统计,由结果得知,有60%的幼儿愿意与人分享,27%的幼儿不愿意与人分享,约7.5%的幼儿是选择性的分享,而约6.5%的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愿意的分享行为逐渐增加,不愿意的分享行为逐渐减少,选择性分享行为逐渐减少,而攻击性分享行为则呈现不稳定性。

(二)对幼儿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通过对选取的40位家长及40名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的40位家长中,有12.5%的家长非常注重对幼儿的行为培养,有75%的家长很注重对幼儿的行为培养,而12.5%的家长则对幼儿的行为培养只是一般性的注重,非常不在意的没有。

在所选取的40名幼儿中,有50%的幼儿愿意与人分享,25%的幼儿不愿意与人分享,17.5%的幼儿是选择性的分享,而7.5%的幼儿则具有攻击性行为。

四、讨论(一)幼儿分享行为特点儿童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这与幼儿的认知,情绪随着年龄增长是一致的。

4岁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还不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态度,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而5,6岁的儿童的认知情感水平与4 岁儿童相比较有了经一部的发展。

此外,年龄较大的儿童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有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就有更多与他人相处的经验,这对于他们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

同时,幼儿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思维能力等都在迅速的发生着变化,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道德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辨别是非往往以自己的观念感受为标准,还经常因为自制力差而出现行为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孩子的年龄越小,自我中心意识越强,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分享水平。

当然,有的幼儿从小就被宠爱,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总是先想到自己,这些成为导致幼儿缺乏分享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外在因素1、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优越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创造了舒适的环境,但是他们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的生活经验,独享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与别人分享的意识很单薄,再加上父母的宠爱,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会影响孩子的分享行为。

同时,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如今的家长工作越来越繁忙,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回到家后,常常要继续忙于工作,因此,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幼儿共同游戏、学习。

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又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出去找同伴玩耍,因此,孩子们常常处在独自一人孤独游戏、学习的状态中。

即使他有再多的玩具,在家中也无人跟他分享,共同游戏。

另外,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征明显,因此,分享合作的欲望并不强烈,即使无人与他共同游戏,他也能自言自语,愉快的游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年龄特征有所变化,他们与人交往、合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当他们向父母提出该方面的要求时,父母常常会以“忙”为借口拒绝,长此以往,孩子与人合作的念头被熄灭,合作的能力也变的越来越差了,更不用说,与人共同分享其中的乐趣了。

2、教师指导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孩子在玩玩具及交换玩玩具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所引起。

特别是同一玩具,大家都希望自己先玩,他们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幼儿不会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同时,作为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忽略了对幼儿的正确指导(三)幼儿行为培养策略1,创设宽松,友爱和谐的氛围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

首先要有良好的的精神环境,这就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去关心孩子,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主动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往,能互相关怀,相互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易懂的语言或文艺形式不断向幼儿提出明确的分享行为要求,帮助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

在游戏和学习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以及关爱他人的意识,只要孩子心中能够想到他人,并愿意和同伴在一起,分享意识就会逐渐形成。

2,采用移情训练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趋动力。

所谓移情是指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

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它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重要作用。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

”移情训练便使幼儿有机会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去感受他人的情感处境,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得不到分享的心情是难过的,痛苦的,与别人分享可以使别人快乐,他们的行为受经验的触动,因此他们作出了分享的反应,明白分享给大家带来了团结、快乐和友好。

通过情感体验,移情训练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到与别人分享成功,分享快乐本是件快乐的事。

正因为幼儿有了情感体验,当他们再次面临分享物品时,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独占的愿望,作出主动的,自愿的分享。

3, 树立榜样儿童心理研究表明:自我为中心并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缺陷。

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为中心的理论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和行为形成的最初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逆转性。

观察、模仿是幼儿阶段孩子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要为幼儿创造环境,树立积极的榜样。

而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其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

五、参考文献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及行为研究院李幼穗赵莹《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幼儿分享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陈丽君/xgjy/xqjy/jszx/jyyx/jyxd/200407/t20040729_109689.htm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2期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策略/show.aspx?id=6065&cid=67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张莉 1998年1期3—6岁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观察记录表班级:观察依据:愿意——愿意与任何人分享玩具。

不愿意——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玩具。

选择性——只愿意与自己喜欢的人分享玩具。

掠夺性——看见别人手里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进行抢夺. 注:请观察者在认为符合幼儿表现的栏目里打“√”家长问卷调查尊敬的家长:您好!首先感谢您参与这次问卷调查!这项调查是了解关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和其他有关情况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能够了解到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外部因素,为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提供有效的建议。

您的回答十分重要.您所提供的信息我们会完全保密,并且保证只用于此项研究.您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力求反映真实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1,您是否经常与幼儿一起分享A经常 B 偶尔C 从不2,你是否经常教育幼儿要学会和他人分享A,经常B,偶尔C,从不3,当幼儿将新买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时,您会告诉幼儿A,和小朋友一起分享B,小心别让人弄坏了C,不要给其他人玩4,当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分享个其他小朋友时,您会A,表扬幼儿B,批评责骂幼儿C,没有任何表示5,当幼儿抢夺他人玩具时,您会A,批评幼儿B,表扬幼儿C,没有任何反应6,当玩具被他人弄坏时,您会教育告诉幼儿A不用介意,B 不要把玩具个其他人C 没有任何表示7,您是否会经常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A经常 B 偶尔 C 从不8,在集体活动中,当幼儿独自玩玩具时,您会告诉幼儿A和小朋友一起玩 B 自己玩也不错C 没任何表示9,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独自一人玩时,您会感到A很难过 B 一般 C 没任何反应10,你是否经常注意自己在幼儿面前的行为表现A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