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4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乐等,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传统文化氛围。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4.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和智慧。
(二)问题导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包括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等。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性观点。
3.培养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和点评,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承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见解。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既深入又浅出,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寓言或引用名人的名言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详细讲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现实生活提供智慧支持。
4.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讲授新知
1.传统文化的内涵: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的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一)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有哪些形式?(二)教师与学生分享:皮影戏。

播放视频《文明中国礼》,并简介皮影戏。

由此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教师:利用皮影戏分析传统文化的含义:皮影戏产生于战国时期——历史形成;现实生活中还可以见到——现实保留;经过长期发展基本表演形式仍被保留下来——相对稳定,引导学生得出传统文化的含义。

(一)传统文化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学生活动:略。

教师:传统文化历史形成、保留在现实生活中说明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学生:得出结论:继承性。

2、特点:(1)继承性传统习俗的继承:A.简介“中国红”并举例对联、中国结、剪纸、奥运服饰大多采用红色。

B.“传统习俗知多少”。

学生:举例传统习俗。

教师:扩充压岁钱的由来。

指出:传统习俗至今仍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教师: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展示图片:北京菊儿胡同、江南水乡、布达拉宫、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的建筑,并重点简介:吐峪沟麻扎村,鼓励学生前去参观,增强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通用5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通用5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通用5篇)《传统文化的继承》篇1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本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和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我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传承古老文明的意义,做自觉地文化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法、讲授法[导入]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所享有的文化既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继承和积累传统文化的历史过程。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去对待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所走的发展道路,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历史定位。

而谈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观察我们的传统文化。

[过渡]课本探究:从针灸、京剧和书法三者的形成发展来归纳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特点。

这里要主动去寻求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寻古看今,以探究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民族性、现实性、渗透性,以及地域性、稳定性等。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由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受到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种传统文化保留到今天仍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传统文化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相对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是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它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继承。

这种继承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始新的生活、发展我们时代文化的。

而这种继承,就表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中。

二.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1.传统习俗(含义、作用、一些习俗的来历)2.传统建筑(风格、结构独具魅力: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四合院)3.传统文艺(诗词歌赋的文学、吹拉弹唱的戏曲、花鸟山水的绘画等,丰富的内涵)4.传统思想(内容: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材依据本框题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一)教材分析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

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四、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五、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六、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二)讲授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新春录象,请同学们欣赏视频,感受人们过年的时候有哪些风俗习惯。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得出传统文化的含义。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学生回答):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高中政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2)课程标准解读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学习要求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

显性要求是“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这就要求学生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这是课程标准中的隐性要求。

从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来看,第一分句的行为动词是“解析”,意为“解释、分析”,对知识评价的要求在于分析说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并归纳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分句行为动词是“阐述”,意为“阐明陈述,详细的解释,述说”,对知识评价的要求在于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态度,身体力行传承传统文化。

2.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框题所在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文化内部,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本框题承接第三课,围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

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利于学生身体力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难点是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如何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内容结构:本框共三目,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主要是通过展示生活中传统文化片段,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传统文化,感悟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讲述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作用。

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阐述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关注文化生活,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现象,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货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作用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传统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而具体内容因时而变。

(3)鲜明民族性: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作用:5、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四、本课使用的资源1、三大国粹:京剧、中国书画、中医材料一: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

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

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材料二: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

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国画笔,用墨,使线、墨、色交相辉映,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为"托物喻情,画中有诗",情、画、印融为一体。

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内容。

本框题是对第三课内容的拓展和提升,在肯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和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紧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现实性主题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能力上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同时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辨和实践能力,为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基础。

从学习心理上看,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对这一课题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缺乏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被现象所迷惑。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社会调查实践到感悟传统文化,由理解传统文化再到实践中辩证对待传统文化。

三、设计思想本框题教学设计以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以“泉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为引子,以学生设计“泉州文化旅游线路”为主线,进行层层深入设问,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概括出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含义,进而探讨在现代社会继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正确的态度。

这样处理教材是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良好师生互动的课堂。

针对教材内容,在教学资源的选取、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遵循“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

从而实现由生活知识到学科知识的升华,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的要求,本框题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能力。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设计】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先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入手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一点,教师可以举例点拨,重点理解。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来明确,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导学案,并搜集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一、传统文化的继承身临其境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小组整体的研究水平。
3.组织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认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筛选有益的文化成果,提高文化鉴赏力和批判性思维。
4.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本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多元评价,关注全面发展
本案例建立了一个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够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本土文化丰富的图片,音像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难点】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法、案例探讨法、分析讲授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那些只属于我们的“回忆”身为一名运城人,你们是否可以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字,是否可以讲讲那些只属于我们河津人的“回忆”?活动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你言我语说家乡传统文化学生活动:传统文化接力赛(活动要求:每人说一个,看哪个小组说得多)------运城民间社火、威风锣鼓、蒲剧、关帝庙,花馍,八月十五、过年走亲戚。

视频播放:山西运城于2019年8月8-11日举办首届关圣国际武术文化节,本届武术文化节由运城市××局主办,以“弘扬关圣精神、传承武术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健康运城”为宗旨,活动共分为“弘扬关圣精神”----“书画联展板块”、“传承武术文化”----“竞赛表演板块”、“推动全民健身”----“百姓讲堂板块”、“服务健康运城”----“高峰论坛板块”等四大板块。

致力于将关圣国际武术文化节打造成为我市品牌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常态化延续下去,旨在推介运城独具魅力的关公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促进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你们列举了这么多家乡的传统文化,你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请阅读P39第一段,来,齐读一下,看大家找得准不准。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第二组学生代表发言传统建筑游----八字桥、书圣故里、仓桥直街历史街区。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绍兴传统民居,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和谐淡雅。

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的民居、老台门、河埠头就展示了古城历史文化积淀,而八字桥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城市梁桥(有文字标记的)。

这些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可出示上述建筑图片,以增强直观性)第三组学生代表发言传统文艺游线路:柯岩——兰亭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剧、绍剧、莲花板书:透视文化的多样性板书:含义和表现板书:文化是世界的板书:文化是民族的板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落是绍兴的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鲁迅笔下的社戏每天都在绍兴柯岩风景区内的古戏台上上演,游客能够欣赏到各种流派的越剧唱段,而在兰亭风景区欣赏王羲之书写的行书《兰亭序》更是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教师播放一段越剧视频,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或可介绍越剧的由来)第四组学生代表发言感受传统思想游线路:大禹陵——府山越王台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大禹陵中我们能感受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

府山越王台上,更能感受到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率领子民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成就霸业的壮举。

(此环节为后面分析传统文化特征之相对稳定性做好了铺垫,教师可出示相关图片)板书: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板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板书: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传统文化的继承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意义态度。

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方案

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方案

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方案高二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方案【教学结构分析】“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框共三目,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主要是通过展示生活中传统文化片段,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传统文化。

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讲述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作用。

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明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关注文化生活,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典型生动的具体素材供学生讨论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辩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过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它包括哪些内容以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讲授新课】师:大家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预习过了,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四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什么?2、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哪些表现?3、传统文化的特点?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师:讨论完之后,把这四个问题分配到四个小组,一个组回答一个问题。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框架结构】(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形式:(1) (2) ( 3) (4)2 .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A与时俱进一一积极作用B 一成不变——消极作用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 (2)【重点知识】1 •传统文化的特点(具体一些)2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3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具体一些)【基础知识填空】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请从含义、意义、地位三个角度总结归纳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传统习俗对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 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 。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