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如何实现大淘宝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巴巴集团如何实现大淘宝战略
阿里巴巴集团对大淘宝战略可能规划阶段:
第一阶段:
阿里妈妈并入淘宝运作,启动大淘宝战略。
在“买家、卖家、金融、支付、物流、搜索、营销”六个因素中,物流因素借助与物流公司合作,对卖家优惠。
其他只差一个互联网营销平台,阿里妈妈因此并入淘宝,初步为淘宝站内的产品提供了广告服务平台。
第二阶段:
阿里妈妈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源。
启动淘宝商城。
借助淘宝的资源,与企业达成合作,直接进驻淘宝商城,扩大淘宝B2C平台的影响力。
并且可为企业另外建立独立的B2C站点,借助淘宝资源进行互联网营销。
日本优衣库曲线入华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它绕过许多常规方式的限制,通过淘宝B2C平台迅速切入了中国的消费市场。
收购phpwind社区软件服务商,将淘宝覆盖到社区电子商务,同时覆盖的还有phpwind本身固定的2000万用户群体。
开放API,吸引外界编程人员为淘宝商家编写服务,促进淘宝平台化的建设。
第三阶段:
淘宝输出卖家和品牌(淘一站),建设淘宝城进行实体业务试水。
此举的用意有:
稳住活跃卖家,卖家的信誉,好评,交易额都有严格要求;
卖家必须工商注册,避免可能出现的税务问题;
尝试抓住非互联网的消费者,此类消费人群还有数亿,远比互联网用户多;
提供以“淘宝商品目录”的代购服务;
提供寄售服务,以长尾营销的方式来寻找和普通零售商的差异。
交易流程:卖家向淘宝上传“寄售”商品信息—>买家依据目录购买—>买家获取订单号—>根据约定时间取货。
“淘一站”不仅仅为了稳固活跃卖家,更重要的是建设类似于现代零售渠道中“便利店”这样的渠道类型,但它所涵盖的商品目录远超一般的便利店。
第四阶段:
预计淘宝依托发展好的实体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覆盖周边社区的零售网络。
并可以以实体店建立一定的仓储,提供同城快递服务,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不可控因素尽可能缩小。
当交易量到达一定程度,可以拓展产品线,以前电子商务平台不好经营的大件产品,也可以依托实体进行销售。
另外,以现有的技术平台,拓展无线购物和无线支付,最终让淘宝对生活电子商务覆盖全面。
这时候,产品预计将覆盖全消费品品类甚至是服务业。
在“大淘宝”战略中,甚至“互联网销售渠道”都是一种低估。
淘宝的企图心,实际上是建立一种互联网时代新的购物方式。
单从它初期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淘宝先期切入的渠道将主要是两种:便利店和大卖场。
这两种渠道的客户组成主要是淘宝原有C2C平台的卖家和B2C平台淘宝商城的卖家。
这种战略的实质是为强大的中国制造找寻一条新的国内市场营销的途径。
淘宝已是一个千亿级的零售平台,上万亿对它而言也并不难。
果真如此,万亿以上的规模就将至少覆盖几十万家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
互联网渠道所具有一家独大的特性,这点在B2B领域就可以看到明显的端倪(阿里巴巴在B2B市场占有63.51%的惊人份额,是第2名环球资源的9倍弱)。
作为同一集团的淘宝显然明了这种市场特性,这也是淘宝在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已经居于第一之后依然拼命做大自己的一个原因。
淘宝也比别的网站更明了C2C
的趋势乃是B2C平台,而淘宝的战略,说到底就是对接阿里巴巴,做销售渠道和零售市场的老大,无论这个零售市场是对于互联网销售渠道还是现代零售渠道而言。
阿里巴巴—淘宝的战略宏大地令人咋舌,如果说中国制造是B(代表着制造商),那么,淘宝就是另外一个B(代表着渠道商和零售商),而中国国内市场(甚至未来也将包括全球市场)就是C(代表着极为广阔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