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和区域差异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2019·黄冈模拟)读A、B两地间道路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道路长度(单位:km)。

据此完成1~2题。

1.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则下列指向标正确的是( )A B C D2.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正确的是( )A.1∶400 000B.1∶40 000C.1∶500 000 D.1∶5 000 000解析:1.B 2.A 第1题,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因桥梁施工,不能通行,则最短距离是2.5+8+1.5+8 km线路,即从A沿2.5 km线路是正东方向,指向标正确的是图B,B正确。

第2题,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20 km, 1 km等于100 000 cm,则比例尺是1∶400 000,A正确。

(2019·新余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附近地区进行考察,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最可能是( )A.堰塞湖 B.断块山C.火山口 D.鞍部4.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则水深最大可能是( )A.25 m B.50 mC.85 m D.155 m解析:3.C 4.C 第3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为山地地形,山顶甲处等高线数值表示四周高、中部低,图中甲处最可能是火山口,C对。

堰塞湖是由河道堵塞形成,不会出现在山顶,A错。

断块山是断层形成,图示等高线没有断层分布,B错。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D错。

故答案选C项。

第4题,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根据等高线,甲周围等高线最大值是500 m,甲处海拔约400~450 m之间,高差范围是50~100 m,则水深最大可能是85 m,C对,A、B、D错。

故答案选C项。

(2019·牡丹江模拟)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6.丙地的地形可能是( )A.洼地 B.鞍部C.三角洲 D.山峰解析:5.C 6.A 第5题,图中等高线表示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则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温度b低于a;从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析,乙位于山脊南坡,甲位于山脊北坡;图中等高线与等温线并不平行,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气温,说明南坡是向阳坡,因直射点不能到达中纬度地区,该地区阳坡较为单一,所以乙是北半球阳坡,C项正确。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018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018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44分)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 完成1~2题。

1.与1980年比较, 2019年该城市( )A. 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B. 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C. 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 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2.2019年, 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A. 沿河流两岸分布B. 沿环线高架路分布C. 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D. 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解析: 1.A 2.C 比较不同年份的城市示意图, 注意以下关键信息: (1)城区面积扩大且向东延伸;(2)商业中心数量增加且多分布于交通干线交会处;(3)地铁、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 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 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

2014年2月26日, 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汉江全长1 532 km, 流域涉及6省市, 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据此回答3~5题。

3. 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 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 其主要原因是(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 郊区地价较低, 可大大降低成本B. 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远离主城区, 便于旅客集散D. 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4. 近代以来, 汉江船运不断萎缩, 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的运输方式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②河流落差加大, 水流湍急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A. ①④B. ①②C. ①③D. ②④5.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风墙防护措施, 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

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 )A. 防沙尘暴B. 防泥石流C. 防动物穿行D. 防大风解析: 3.B 4.C 5.D 第3题, 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 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 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郊区城市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图1)。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图2)。

读图,完成1~2题。

1.从地球上观看,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是()A.金星与火星B.水星与金星C.木星与土星D.火星与木星2.下列关于行星冲日说法正确的是()A.水星冲日,明亮可见,便于观测B.金星冲日,太阳光被地球阻挡,不可见C.木星冲日,亮度较大,适宜观测D.天王星冲日,清晰可见,适于肉眼观测1.B 2.C第1题,从地球上看,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内侧的行星能够发生凌日现象,即水星和金星存在凌日现象,B正确。

第2题,木星距离地球较近,体积较大,冲日时,亮度大,适宜观测,C正确。

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高谷深,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河谷南部和西侧多冰川。

下图示意绒布河谷某年5月29日—6月29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微弱太阳辐射直接来自()A.河谷谷底冰川反射B.河谷内西坡地面反射C.河谷内东坡地面反射D.珠穆朗玛峰地面辐射4.绒布河谷太阳辐射骤增、骤减的主要原因是()A.山体遮蔽作用显著B.天气变化剧烈C.大气中粉尘变化大D.臭氧层变化显著3.B 4.A第3题,北京时间5月29日—6月29日上午7—10时,太阳高度角较小,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呈西北—东南走向,受东侧山地的遮挡,河谷谷底无法接收太阳辐射,A错误。

河谷内西坡在上午时位于阳坡,太阳辐射照射到西坡,且西坡多冰川分布,反射率较高,将太阳辐射反射至河谷内,B正确。

河谷内东坡在上午时位于阴坡,无法接收太阳辐射,C错误。

珠穆朗玛峰海拔远高于绒布河谷,珠穆朗玛峰的地面辐射无法到达绒布河谷,D错误。

2019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二) 含答案

2019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题(二)    含答案

综合检测试题(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2)。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回答1~3题: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数多C.用地成本低D.面板清扫频次少3.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及其比较,正确的是( )A.①河落差超过1 400米B.②河流域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C.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D.④河有凌汛现象解析:1.B 2.D 3.B 第1题,结合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甲、丙、丁均位于山脊线的北部,坡向朝北,即阴坡,乙位于南坡,即阳坡,阳坡发电效率最高。

第2题,该地位于华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与华北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且用地成本低,但受风沙影响较大,故太阳能面板清扫频次多。

第3题,①河最高处海拔范围为1 200~1 400米,最低处海拔范围为0~200米,故最大高差不超过1 400米。

②河有支流汇入,流域广,故多年平均雨水补给量最多。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多,春季降水少,故③河夏季流量比春季大。

④河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不易结冰,故无凌汛现象。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4~6题:4.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5.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C.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6.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电站B.上游城市进程加快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解析:4.B 5.C 6.C 第4题,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南岸和西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或者西南—东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北为冲刷岸,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选B。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单元跟踪测试(详解)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单元跟踪测试(详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单元跟踪检测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18℃B.22℃C.28℃D.32℃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3.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4.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答案】1.A2.B3.B4.D【解析】1.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因为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由两种可能性:25°C<M<30°C,15°C <M<20°C。

但因为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只能15°C <M<20°C,符合条件的只有A。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气温高低规律:凸向低纬比同纬度气温低,凸向高纬比同纬度气温高,则气温甲比乙高。

本题可以利用排除法,两者纬度相同,故A错。

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季节。

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

所以主要是受海陆差异的影响,B正确。

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

流经乙附近的主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的影响,故D排除。

3.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图示为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答案选B。

4.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答案选D。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通用版2019年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

通用版2019年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

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300 m的山变成了海拔-300多米的大深坑。

下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

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环境文明时期2.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 )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地面塌陷④地震⑤水污染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解析:1.C 2.C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

第2题,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遭到破坏,从而易引发水土流失;采矿坑周围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易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

读图,回答3~4题。

3.北京市(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解析:3.B 4.D 第3题,材料中信息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冬季降水少,再加上燃煤取暖,空气中污染物质排放量大,雾霾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资源C.地形D.交通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解析:1.A 2.B 第1题,结合图例,该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其城市空间形态深受河流影响。

第2题,①②两城市建成区均位于河流凸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地形平坦开阔。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3~5题。

3.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4.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5.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3.B 4.A 5.C 第3题,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B。

地铁站点的用地面积是根据服务等级而定的,A项所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错误。

地铁站点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综合服务等级不一定高。

地铁站点周边的环境质量对其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影响不大。

第4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

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A。

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B、C、D错误。

2019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地球和地图检测

2019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地球和地图检测

读第一章检测地球和地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湖南湘北联考)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

图,完成第1~2题。

1.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A.新图比例尺为1∶5000B.新图图幅为原图的2倍C.甲地地表坡度变陡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答案:1.C 2.D解析:第1题,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河岸线相当于等深线,等值线稀疏,说明坡缓,水浅。

因此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丙地。

第2题,图示比例尺是1∶25000,比例尺增大一倍,则新图比例尺为1∶12500,A项错;新图图幅为原图的4倍,B项错;比例尺缩放,地表坡度不变,C项错;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D项正确。

(2017甘肃西北师大附中三模)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据此完成第3~4题。

3.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A.一路正西B.先西北,后西南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南,后西北4.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70°≈0.342)()A.1800kmB.13500kmC.5000kmD.3330km答案:3.B 4.C解析:第3题,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为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所作大圆的劣弧,在北半球的两点凸向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在南半球的两点凸向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若两点恰好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是过极点的那段劣弧;若两点同位于晨昏圈上,因晨昏圈本身是个大圆,则为晨昏圈上的那段劣弧。

图中甲、乙两地同位于北半球,所以二者之间最近距离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弧长,所以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第3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珠江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B.⑦C.⑥D.⑤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

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

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

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1.A 2.D(2018·郴州质检)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3~5题。

3.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A.①地势高低②水能资源③植物量④年太阳辐射总量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②地势高低③水能资源④植物量C.①植物量②水能资源③地势高低④年太阳辐射总量D.①植物量②水能资源③年太阳辐射总量④地势高低4.造成M地①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盆地地形,热量充足C.距海远,降水少D.云量少,光照强5.造成M地②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落差小B.太阳高度角小C.地处内陆D.地质灾害多解析:第3题,图示为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可以得出①为植物量,②为水能资源,③为地势高低,④为年太阳辐射总量。

第4题,据M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四川盆地。

由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植物量略高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盆地地形,热量散失较慢;地形闭塞,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因此该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为该地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和区域差异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和区域差异一、选择题(2018·德州二模)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1.A 2.D 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

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

第2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需要由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

(2018·成都二诊)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

1994年以后,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大片特殊温室: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在膜上喷洒白灰;屋顶每隔3 m设一个喷头,每分钟自动喷水30秒;抬高屋脊到7 m,一半屋顶为自由开启天窗。

据此回答3~4题。

3.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温室生产中心迁移出北方的原因是( )A.纬度高,降水丰富B.市场需求量下降C.石油危机,生产成本上升D.交通通达性差4.亚利桑那州特殊温室适用的季节及作用分别是( )A.春季,提高室内温度B.夏季,降低室内温度C.秋季,避免阳光灼伤农作物D.冬季,让阳光更多进入室内解析:3.C 4.B 第3题,石油危机导致温室生产成本上升,而南方冬季温度高,光照充分,耗能少,因而温室生产中心南迁。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空间结构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空间结构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空间结构[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南阳期末测试)读某城镇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解析:1.D 2.B 第1题,据图可知,②位于城市中心,应是商业区,结合答案,只有D项正确。

第2题,印染厂对水源有很大污染,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处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B项正确。

(2018·长郡模拟)图1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

图2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4.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解析:3.D 4.A 由MN之间的地价分布图可知,地价北部最高,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地)以北;住宅区应靠近市中心,工业区应远离市中心。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住宅区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环境质量好,为高级住宅区B.②地工人上下班方便,房价较高C.③地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D.④地交通便利,污染较轻6.该城市功能区规划存在的不足是( )A.住宅区分布凌乱B.工业区距离市区中心太远C.铁路线穿过市区D.森林公园占地太多解析:5.C 6.C 第5题,图中①④两地接近工业区,污染较重;②地与工业区之间有铁路相隔,工人上下班并不方便;③地位于郊外,附近有森林公园和地铁,环境较好,交通便利,为高级住宅区。

第6题,铁路线穿过市区,会对市区交通产生干扰,造成市区交通拥堵,既不安全,又会产生噪声污染等问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阶段滚动检测(三) 含答案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阶段滚动检测(三) 含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滚动检测(二)(第一至第四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滚动单独考查)下图中最外圈为晨昏圈,AC为经线,A点的地方时为12时。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A、C、P三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P三点的太阳高度相同B.A、C、P三点的昼夜长短相同C.A、C、P三点的地方时相同D.A、C、P三点的日出时间相同2.下列四幅光照图中最能正确反映P点位置的是( )(滚动交汇考查) (2018·泰安模拟)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此回答3、4题。

3.上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B.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C.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D.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4.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②地壳下降③冰期④间冰期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滚动单独考查)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B.河谷盆地夜雨多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6.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B.太阳辐射C.植被状况D.地形起伏(2016·浙江高考)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飘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7、8题。

7.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8.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2018·沧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学案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学案 中图版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
2.范围(暂未包括港、澳、台)
(1)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2)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皖、赣、湘、晋、豫、鄂。
(3)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渝。
3.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的差异:
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差距逐渐扩大。
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1978~1990年,三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相同,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西部地区居中,C错;2000~201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错。读图可知,B、D正确。第(2)题,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1978~2000年,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地区增速;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高,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以考纲为纲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考点(一) 区域特征分析
[高考怎么考]
[典例] (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和区域差异一、选择题(2018·德州二模)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1.A 2.D 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

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

第2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需要由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

(2018·成都二诊)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

1994年以后,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大片特殊温室: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在膜上喷洒白灰;屋顶每隔3 m设一个喷头,每分钟自动喷水30秒;抬高屋脊到7 m,一半屋顶为自由开启天窗。

据此回答3~4题。

3.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温室生产中心迁移出北方的原因是( )A.纬度高,降水丰富B.市场需求量下降C.石油危机,生产成本上升D.交通通达性差4.亚利桑那州特殊温室适用的季节及作用分别是( )A.春季,提高室内温度B.夏季,降低室内温度C.秋季,避免阳光灼伤农作物D.冬季,让阳光更多进入室内解析:3.C 4.B 第3题,石油危机导致温室生产成本上升,而南方冬季温度高,光照充分,耗能少,因而温室生产中心南迁。

第4题,亚利桑那州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太阳辐射强烈。

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喷洒白灰,并在屋顶设置喷头,主要是为了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并避免沙漠环境的强辐射灼伤农作物;利用天窗通风可减少温室内的热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2018·石家庄联考)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5~6题。

5.上图中(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6.从a到d(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解析:5.A 6.D 第5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

第6题,从a到d反映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

从a到d,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018·合肥质量检测)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如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湖北B.吉林C.山东D.江苏8.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非农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D.山地面积广阔9.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④增加科技投入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7.B 8.A 9.C 第7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

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A项错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故B项正确;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C项错误;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故D项错误。

第8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达,从业人数多,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小,故A项正确;根据复种指数的概念可知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B项错误;复种指数与作物单产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山地面积广阔并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D项错误。

第9题,加大惠农力度可以增加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提高复种指数,①正确;扩大垦荒规模会增加耕地面积,不会提高复种指数,②错误;实行休耕轮作会减少播种作物的总面积,降低复种指数,③错误;增加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的熟制,从而提高复种指数,④正确。

故C项正确。

(2018·海南五校模拟)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多样。

读厄瓜多尔地形图,完成10~11题。

10.造成厄瓜多尔气候类型多样的因素是( )A.国土面积广大B.纬度与地形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11.厄瓜多尔香蕉出口量巨大。

与我国海南岛香蕉生产相比,厄瓜多尔比较明显的优势是( )A.气候适宜B.土壤肥沃C.技术先进D.受台风干扰较小解析:10.B 11.D 第10题,厄瓜多尔纬度低,中部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因而气候类型多样。

第11题,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台风无法形成;而我国海南岛在夏秋季节,台风侵袭次数多。

二、非选择题12.(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

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

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

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

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

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13.(2018·西安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

材料二如图为江西省北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南昌地区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是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

(2)说明江西省东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南昌地区成为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的原因。

(4)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 km的大坝(水闸),以控制鄱阳湖水量,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

解析:第(1)题,应从总体地势特征和主要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

第(2)题,应主要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3)题,应主要从地理纬度、大气环流、空气湿度、地形地势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4)题,注意问题要求回答可行性的理由,从缓解鄱阳湖季节性缺水问题、防洪及对周边地区带来综合效益方面回答。

答案:(1)外围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部倾斜)。

(2)江西省东北部铜、金、钨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水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长,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河、湖众多,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风力微弱;地势较低,热量不易扩散。

因此夏季天气闷热,成为“火炉”。

(4)缓解鄱阳湖枯水季节缺水的问题;减轻鄱阳湖丰水季节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洪水威胁;对湖泊周边地区具有供水、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