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

合集下载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钉棒)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钉棒)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USS钉棒)

一、用物准备:脊柱器械包、剖腹敷料、手术衣、持物筒、USS钉棒及器械、

人工骨粒、手套、0.5%碘伏、75%酒精、0.9%生理盐水、丝线1#、4#、7#各1包、刀片11#、21#各1个

特殊用物:电刀、吸引器、C臂机套、灯套、引流管、花生米(4—5

个)、(骨蜡、棉片、明胶海绵备用)、骨科贴膜1块、电刀刷1个

二、麻醉方式:硬膜外或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俯卧位

四、手术步骤及配合:

1、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协助医生铺无菌手术巾(治疗巾

→中单→腹单),贴手术贴膜,套无菌灯套

2、递21#刀切开皮肤,条形纱布于切口两侧压迫止血,递电刀切开皮下

及筋膜,递自动牵开器2个暴露术野

3、递电刀沿棘突中线切开棘上韧带与椎旁肌附着处

4、递骨膜剥离子剥除骨膜,分离骨膜下侧骶棘肌,递干纱布填塞椎旁

肌间隙止血,显露椎板

5、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周围组织,显露关节突、椎板横突并清除软组织

组织

6、递鹰嘴或尖嘴咬骨钳咬除上关节突部分皮质骨,递开孔器于椎弓根

开孔,然后递定位克氏针

7、用干纱布压住伤口,无菌治疗巾盖住术野,无菌C臂机套套住C臂

两端,用C臂机进行定位

8、递扩孔器进行扩孔,递探针测量深度,选择合适螺钉,拧掉螺帽,

将螺钉固定在改锥上递给术者进行固定(共4枚)

9、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

进行裁棒和弯棒至合适弯度

10、递固定夹和金属棒(用持棒器夹持)给术者安装两侧固定夹和金属

棒(4个固定夹、两根金属棒)

11、复位后分别将螺帽套在套筒内递给术者拧紧螺帽(4个螺帽)

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管理规范

(2019年版)

为规范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包括脊柱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植骨、颈胸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及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技术,是指有适应证的需要一次或分次行前和/或后路内固定手术的脊柱疾病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前、后路手术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原则上应为三级以上综合或骨科专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室。

(三)骨科或脊柱外科。开展骨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脊柱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骨科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骨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地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每年完成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手术100例以上,具备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五)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骨科和脊柱外科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2.有空**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

3.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外科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具备经GMP认证的层流手术室。

脊柱内固定手术216例麻醉处理

脊柱内固定手术216例麻醉处理

脊柱内固定手术216例麻醉处理

标签:脊柱; 内固定手术; 麻醉处理

脊柱内固定手术难度和危险性大,体位要求高,加上手术本身易造成大出血和神经损伤等, 这都给脊柱手术麻醉方法的实施、操作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我院2000年1 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21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6例患者,男146例,女70例;年龄14~78岁,平均46岁。ASAⅠ~Ⅱ级196例,Ⅲ级20例。择期手术186例,急诊手术30例。颈椎病8例;颈椎骨折10例,胸椎骨折80例, 腰椎骨折92例(压缩性骨折60例,爆裂性粉碎性骨折74例);胸腰椎结核23例;脊柱肿瘤3 例。合并截瘫92例(完全截瘫26例,不完全截瘫66例)。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0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5例。前路手术14例、后路手术197例、前后入路同期手术5例。手术时间40~480min。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巴比妥钠0.1g。选择

颈丛阻滞麻醉6例,插管全身麻醉210例。颈丛阻滞用药:1%利多卡因+0.25%

布比卡因行单侧颈深丛和双侧颈浅丛阻滞,术中静注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辅助麻醉,其中有1例因不能耐受手术改插管全麻完成手术。插管全麻选择慢诱导12例,快诱导198例。①慢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4~0.08mg/kg、芬太尼2~4μg/kg、依托咪酯0.2~0.6mg/kg或丙泊酚2~4mg/kg,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3ml和咽喉部表面麻醉。②快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4~0.08m g/kg、芬太尼2~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或阿曲库胺0.5mg/kg、依托咪酯0.2~0.6mg/kg 或丙泊酚2~4mg/kg。麻醉维持:持续泵入丙泊酚4~6mg·kg-1·h-1,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或阿曲库胺,吸入0.5%~1.5%安氟醚。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术中常规监测BP、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谢邀!我是南医大二附院骨科博士!

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疾病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有很多疾病可以做脊柱内固定,比如骨折、椎管狭窄、肿瘤、脊柱侧弯等等。

一般内固定的节段越短,术后的影响越小!

2、术前状态不一样:

有些人一发病就做手术了,而有些人拖到最后才做手术!

那么,一发病就做手术的患者术后影响小!

3、手术情况不一样:

有些手术很成功,不排除有些手术做得不好!

那么,手术成功的病例肯定影响小!

4、术后恢复不一样:

有些患者术后休息的时候不休息,需要功能锻炼的时候不锻炼。

那么,这些患者的影响就比其他患者要大!

总结:脊柱内固定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其实,都是因为影响生活了才会选择做手术的,而且,做完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生活!

但是,毕竟是手术,虽然不影响生活但是固定完对椎体的活动度总是有多多少少的影响的,骨科王医生提醒大家:能不手术尽量不手术,必须手术时尽早手术!

脊柱骨折取内固定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取内固定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取内固定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脊柱骨折往往发生突然,病情危急,患者由一个健康人突然躺在病床上,患者及家属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间难以接受,对疾病及康复等缺乏认知,会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患者入院后首先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讲解成功的病例,介绍认识手术成功的患者,给予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绝对卧床,除了必要的生活护理外,尽量减少活动,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脊髓的在损伤;术前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便秘;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训练,对于吸烟的患者,要求患者戒烟,进行咳嗽咳痰训练;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瞳孔、监测每小时尿量,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肢体感觉,同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以及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备血等;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

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呼吸变化,监测体温,血氧饱和度,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 min一次,并及时准确记录。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及双下肢的颜色及温度,注意有无青紫,足动脉的搏动是否良好,及双下肢的运动感觉是否正常。

体位护理:术后应保持脊柱水平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对于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取去枕平卧位或垫枕;腰椎麻醉患者,术后绝对平卧6 h;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并且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可根据情况给予睡软枕。脊柱骨折的患者术后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应采用轴线翻身或板状翻身,以胸腰背部为制动部位,护理人员的左右手分别置于同一侧的肩胛部和臀部,要保持患者的颈、肩、臀一致,防止脊柱扭曲,侧卧后给予软枕垫好腰背部,使患者舒适,翻身操作时需2~3人协助,切忌患者自己滚动。

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症

1、脊柱骨折损伤脊髓和周围脊神经,必须做手术;

2、腰椎或者胸椎甚至颈椎的爆裂性骨折,造成椎体或者脊柱不稳定,会影响患者以后的学习、生活,这种情况必须手术;

3、骨折伴有脱位或者占位,占位占有椎管一半以上或者椎体压缩超过1/3以上者,也需要手术治疗。在中国比较准确的手术适应症方法是美国的TLICS评分标准,跟椎体的损伤程度,周围韧带的损伤修复程度都有关,这个评分标准一般大于4分以上,要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操作步骤

1、俯卧位后,消毒铺巾

2、根据术前X线片情况确定手术手术切口,切口应该包括固定的上下椎体在内。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用剥离器剥离椎旁肌肉,充分显露上下各一脊柱阶段。侧方充分显露到横突,并用深部撑开器撑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3、椎弓钉螺钉的植入:

①、用咬骨钳咬掉进针点皮质,开口器准备螺钉进针点,用探针检查螺钉孔道在椎弓根内的走势,插入克氏针。

②、用C臂机透视确认无误,植入标准螺钉,同法植入其余螺钉

③、再次透视确认螺钉的位置及长度

4、安置固定系统:

①、用持棒器将所需长度及弯度适中的棒植入

②、将螺母零时锁紧,用撑开钳和压棒器在夹头间产生撑开和压缩作用,再讲螺母最终拧紧

③、植入横向连接杆直至完全锁紧棒

5、缝合伤口

①、仔细检查有无出血点,用双击电凝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

②、逐层缝合伤口

医院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医院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
1)术中出血、失血性休克、DIC甚至危及生命。
2)有些病例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治疗。
3)术中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犯致邻近组织器官损伤: 血管、神经、脊髓等;颈椎手术可致气管、食管、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胸椎手术可致肋骨切除、心肺、胸导管等胸腔脏器损伤、血气胸;腰椎手术可致肠管、膀胱、输尿管、子宫(女)、卵巢(女)等腹腔盆腔脏器损伤;需要修补或手术切除、肠造瘘术、输尿管或膀胱造瘘术并引起相应功能障碍。
医院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的椎体患有椎体肿瘤,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手术。
脊柱原发肿瘤或转移瘤由于破坏脊柱椎体的稳定性,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能够造成病人截瘫,并出现严重的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肿瘤外科治疗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肿瘤的了解日益深刻,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对于原发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多种原发肿瘤的治愈率和/或带瘤生存时间不断增加,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对脊柱肿瘤合理治疗,可提高脊柱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脊髓和神经功能,保持正常的大小便功能,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配合原发肿瘤的治疗想方设法XX患者的生存期。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

内固定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内固定技术
早期脊柱内固定技术主要采用钢丝、钢板等简单器械进行固定,但由于固定效 果不稳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逐渐被淘汰。
现代内固定技术
随着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现代脊柱内固定技术不断涌现,如椎弓根螺钉固定 技术、椎间融合器技术等,这些技术具有固定效果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 点。
性能相对较差。
陶瓷材料
如氧化铝、氧化锆等,具有高硬 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但脆性较大。
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 料组成,可综合发挥各组分的优
势,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等。
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评价
生物相容性评价
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组织反应观察等 方法评价材料与生物体的相容性,以 确保植入后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 或排斥反应。
微创手术内固定方法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内镜辅助下内固定
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椎弓根螺钉拧入 椎体,实现脊柱的微创固定。
在内镜辅助下进行脊柱内固定操作,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通道辅助下内固定
利用通道技术显露病变节段,并在通 道辅助下进行内固定操作。
不同类型脊柱病变内固定选择策略
脊柱骨折
脊柱滑脱
根据骨折类型和稳定性选择相应的内固定 方法,如椎弓根螺钉固定、钢板固定等。
术前计划
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内固定物的选择 、手术入路和螺钉置入位置等。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与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与要求

上胸椎前方入路
颈前路钢板系统
AO 钢板及ORION 钢板 颈前路减压后一个局部的椎体固定方
式,维持暂时的稳定性
适应证
下颈椎骨折、脱位、不稳 肿瘤、结核、畸形 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时采用钢板固
定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骨质疏松的患者易发生螺钉松动,为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之禁忌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TENOR系统
• 属经椎弓根内固定的螺 钉/棒系统
• 提供多方向多角度的矫 形、旋转、后路减压和 节段压缩功能
• 不能用于T10以上,更 不能用于颈部
适应证
胸腰段骨折、脱位 腰椎滑脱 胸腰段、腰椎肿瘤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枕颈CCD系统
钉、板、棒及钩系 统
脊柱内固定系统 介绍和要求
脊 柱 脊 髓 的 功 能
脊柱的功能
使四肢有所依附,支持头颅 传导重力,吸收震荡,缓冲暴力 平衡机体,维持姿势 容纳脊髓,保护神经 保护胸腔、腹腔及盆腔内脏器等 幼年时参与造血
脊髓的生理功能
传导感觉 运动 简单的反射
wenku.baidu.com
手术入路
前方入路
侧方入路
颈椎前外侧入路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CD HORIZON 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三维上全面恢复 脊柱的平衡

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人因设计要求与测评方法

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人因设计要求与测评方法

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03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性能和可靠性
04
临床应用效果评估
评估结果: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技术、患者个体差异、术后康复等
03
评估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对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STEP3
STEP2
STEP1
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设计应符合人体解剖结构,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设计应考虑脊柱的生理曲度、椎间盘高度、椎弓根宽度等因素,以减少对脊柱的损伤。
设计应考虑手术器械的尺寸、形状和重量,以适应不同的手术环境和操作需求。
设计应考虑手术器械的生物相容性,以减少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
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
优化设计:根据人体力学原理,优化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设计,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磨性,降低产品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产品的性能。
02
工艺改进: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高产品的性能。
03
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器械的人因设计要求与测评方法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王先祥

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从下肢体⾻折的外固定⽀架构思⽽来的,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 和Luqne问世后,扩⼤到脊柱创伤治疗上世纪70年代,椎⼸根螺钉装置,例如Dick钉、RF钉杆装置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系统。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材料技术的发展,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脊髓脊柱病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主要重点介绍临床常⽤的与神经外科关系密切的的神经脊柱内固定的前路和后路常⽤的⽅法技巧,仅供我们共同参考学习。

⼀、颈椎内固定

1.颈椎后路固定

颈椎后路固定可通过颈椎重建固定板或钉棒系统来完成。这些技术均基于侧块螺钉的应⽤。

所谓侧块,亦称关节突侧块,为脊柱后外侧柱较为短⼩的部分,在颈椎侧块垂直⽅向为圆柱状,前后⽅向稍微扁平,前内侧与椎⼸根相连,前⽅为横突后根,内侧为椎板,通常每⼀阶段均与神经根相邻,C3⾄C6阶段同时与椎动脉相邻。⽮状⾯直径约12-18mm。

1.1上颈椎后路固定(C1-C2)

1.1.1 C1侧块螺钉的置⼊

C1侧块进针点和C2侧块进针点在同⼀直线上,正好位于C1后椎板的下⽅,C1/2关节间隙的上⽅。通过神经剥离⼦,剥离C1椎板下的软组织,显露C1侧块,进针点为侧块中点,钻头与C1后⼸平⾏向C1前⽅,通常具有10゜-20゜(根据术中C臂定位)向上的倾斜⾓度。在⽮状⾯上,钻头向内侧倾斜约10゜,必须穿过双层⽪质,在侧位⽚上,当钻头⾄C1前结节约3mm处时停⽌钻⼊,探⼦探查,并测量长度,必要时进⾏攻丝,双

脊柱 内固定 历史

脊柱 内固定 历史

脊柱内固定历史

脊柱内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脊柱损伤和畸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脊柱内固定术逐渐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方法。

脊柱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它由一系列的椎骨组成,通过椎间盘和关节连接在一起。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以及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然而,由于意外伤害、退行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等原因,脊柱可能发生损伤或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内固定术的出现,为治疗脊柱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通过在椎体之间植入螺钉、钢板、杆件等内固定装置,将脊柱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和稳定状态。这些内固定装置可以提供持久的支撑和稳定,帮助脊柱骨折或畸形部位愈合,并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功能。

脊柱内固定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脊柱内固定装置是由钢钉和支架组成的,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固定不稳定、钢钉脱落等,导致术后恢复效果不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脊柱内固定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生Harrington发明了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即Harrington脊柱钢杆系统,用于治疗脊柱侧弯畸形。这种装置通过植入钢杆和螺钉,将脊柱恢复到正常的形态。Harrington脊柱钢

杆系统的问世,标志着脊柱内固定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内固定术的方法和装置也不断更新。引入了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钛合金、可调节螺钉等,使脊柱内固定术更加安全和有效。同时,脊柱内固定术的适应症也逐渐扩大,不仅可以治疗脊柱骨折和畸形,还可以用于治疗脊柱肿瘤、感染和退行性疾病等。

脊柱内固定原理基础知识

脊柱内固定原理基础知识

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指标对比
压力试验
皮质骨
10000N
松质骨
2200N
钛合金 25000+ N
弹性模量(Gpa)
松质骨
0.5-5
PEEK
3.7
碳纤维合金
8.8
PEEK
皮质骨
18
商业用纯钛
100
钛合金(Ti-
1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Al-4V)
理想的稳定
载荷分布原则
无支撑物/6.35 钛棒
前方支撑/3.6 钛棒
前方支撑/6.35 钛棒
张力带法则
张力带法则
背部肌肉
载荷发生变化
支撑作用
局部后凸或脊柱 滑
生物力学上的张力带原则:
肌肉
脊柱后柱关节
脊柱功能单位的伸直与排序
对后方关节产生压力
脊柱出现直立
韧带结构的弹性强度---被动的限制因素(如棘间 韧带黄韧带后纵韧带)
载荷分布法则
后部完整的腰椎的载 荷分布:
关节突承受20%垂直 压力
80%的垂直压力通过 椎体与椎间盘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正常载荷 80%/20%
内固定后
载荷转移: 内植物和植骨块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载荷分布法则
后方器械撑 开(前方结 构结构缺陷)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

事项

脊柱内固定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一种金属的内置物放到体内去矫正脊柱

骨折或者脊柱病变所引起的畸形、错位,对脊柱进行稳定,帮助脊柱恢复正常的

解剖和生理功能。

按照三柱分类的概念说法,脊柱的稳定性是依赖中柱的完整,后方韧带复合

结构对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柱分类中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其中

前柱是指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中柱是指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柱是指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

韧带。

进行脊柱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植骨、椎间盘植骨融合器(BAK)、钛钢螺

纶椎体融合器(TFC)等将脊柱复位并进行固定,通过机械装置避免上、下椎体负

荷过重,增加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骨性融合。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

弯设计的,作为一种临时的复位系统辅助脊柱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原则就是减压、固定以及融合,对脊柱的载荷进

行重新分配,限制局部运动来保持其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骨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融合术的原理。主要是以患者出现病变的椎体为中心,对其

上下两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将他们变成一个整体。进行手术的主要作用是限制

肢体的运动,防止椎体畸形的发生。植骨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体骨和异体骨两种。自体骨主要包括肋骨、胫骨、腓骨和髂骨。脊柱内固定时要使用专有的内固

定器械。那么这些内固定器械又是如何使用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

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脊柱内固定器械有他的优点,可以帮助脊柱复位,维持复位的稳定性,防止

畸形进一步发展,并促进骨性融合。

脊柱内固定技术进展历史

脊柱内固定技术进展历史
首先推出椎弓根螺钉 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发 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3. SURGICAL TECHNIQUE
SCREW INSERTION: AWL PROBE FEELER PROBE FINDER TAP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CD Horizon系统 TSRH系统 ISOLA系统 MOSS MIAMI系统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Design Final Cervical Cage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9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

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

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些疾病多发在高龄人群,而高龄患者手术耐受能力较差,并且由于广泛的退变增生,手术难度较高。由于内固定的出现,提高了手术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然而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使外科医生开始思考如何更佳合理的置入内固定。

内固定置入的方法纷繁复杂,但是不论哪种内固定,其操作基础都是依靠局部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相对位置。对手术相关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相对位置的测量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作为颈后路手术经典术式之一,对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获得满意疗效。侧块螺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的应用虽然较椎弓根螺钉把持力稍逊,但能够满足颈后路手术所需的即刻稳定性要求,而且其安全性高于椎弓根螺钉,技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椎弓根螺钉,已经成为颈后路手术最常用的内固定置入方法之一。

RoyCamille首先将侧块螺钉的置入技术应用于临床,并首次提出了置钉方法。之后,Magerl,Anderson和An分别介绍了各自置入侧块螺钉的方法。椎动脉和神经根损伤是两种因置入侧块螺钉的位置不当所导致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由于个体间存在解剖学差异且同一个体的每个椎体的解剖结构也不尽相同,故侧块螺钉的置入也应是个体化的,相同的角度和方向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或所有椎体。

所以我们提出了个体化的侧块螺钉置入的方法。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把持力,可以提供即刻稳定的内固定置入方法。腰椎减压融合术在椎弓根钉的支持下能有效的防止节段不稳,并降低复发风险。自从Harrington等人首次应用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手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