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上部计算注意事项
PKPM参数设置规范详解
PKPM参数设置规范详解PKPM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具有参数设置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PKPM参数设置的规范,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该软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参数设置是PKPM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它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参数设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参数设置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设置的参数应符合实际情况,反映结构的真实状态,不能过于乐观或过于保守。
2.一致性原则:参数设置应与其他设计参数相一致,确保整个设计的协调性。
3.严谨性原则:遵循规范和标准,确保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常见参数设置:1.材料参数:PKPM软件中提供了各类结构材料的参数设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等。
在设置材料参数时,应根据实际材料的性质和试验数据进行选择。
2.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等。
在设置几何参数时,应确保准确、一致,并考虑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3.工况参数:工况参数包括荷载、边界条件等。
在设置工况参数时,应根据结构的使用状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保持与其他设计参数的一致性。
4.计算参数:计算参数包括求解方法、计算精度等。
在设置计算参数时,应根据结构类型和分析要求进行选择,并保持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参数设置的步骤:1.分析问题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分析的类型和范围。
2.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收集和整理分析所需的相关数据,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荷载情况等。
3.参数的选择和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并进行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参数的设置应符合规范和标准,反映结构的真实状态。
4.分析的执行和结果的评定:按照设置的参数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参数的调整和分析的迭代,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四、参数设置的注意事项:1.结构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结构的分析,参数设置更为关键。
PKPM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1、当发生节点过密情况,特别是各结构标准层合并后的总网格中节点过密时,可点网格生成菜单下的节点距离菜单,加大合并的节点距离从而把相距过近的多个节点合并为一。
2、上、下层位置应对齐的网格节点应确保对齐,以免形成总网格后的节点过多过密。
3、多使用偏心布置构件以减少过近过密网格节点产生,但不应把杆件偏心至另一相邻节点上。
4、为减少荷载导荷出错机会,布置墙处的各层上下节点尽量对应一致,即该部位各层网格节点不宜不同。
5、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
6、洞口跨越墙的两个节点上下层之外,对跨越节点的洞口应作为两个洞口输入。
但是,如果按先输入大洞口,再输入洞口上的节点网格的次序,则程序会自动切割垮越新增节点的洞口为两个洞口。
另一方面,如果节点之间输入了两个洞口,则程序会在形成后面菜单数据后,在两洞口中间自动增加一个节点。
7、当在后面主菜单1中与与本章菜单中模型不一致,或发生错误时;可把各层重新生一下网点。
(可利用节点对齐功能,则各层可自动形成网点)8、两节点之间只能有一个杆件相连,对于两节点之间有弧梁、又有直梁的情况时,应在弧梁上设置一节点。
9、劲性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属性应定义为混凝土,结构主材应为钢和混凝土。
10、平面拼接,要使当前工程和拼接工程的层信息保持一致,低层往高层拼接。
11、斜杆端点应在楼层处,不应在层间,否则计算不予考虑。
12、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梁顶标高、错层斜梁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
13、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
14、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三维结构计算程序默认为不调幅梁。
15、对于柱的布置,当柱截面跨越两个或多个节点时,要柱只是布置在了其中的一个节点上。
它与非布置节点处之间如果没有布置构件,则该柱将孤立地不和其他构件共同工作,一般应把柱截面内各节点间布置上梁。
PKPM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汇总
入的主梁相交处, 其本身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 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6、三维空间程序的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 按主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将在层平面上形成大量的房间。SATWE、TAT 的活荷 不利布置计算是按每个房间逐个布置活载的过程,这时可能造成活荷不利 计算 过于繁琐费时。 按次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层平面上形成的房间均为不考虑次梁划 分的大房间,其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更进行的, 按主梁方式输入次梁的房间可能过 多过密,此时作楼板配筋施工图时,一般不应采用“逐间布筋”或“自动布筋”的方 式,因为这种方式的板底钢筋是细碎的小段筋。一般应采用“通长配筋”菜单将板 底钢筋按不同范围拉通配置。
PKPM算量快速就用指南
PKPM算量快速就用指南PKPM(Parallel Knowledge Discovery based on Pattern Mining)是一种用于快速挖掘大规模数据集中的模式的算法。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PKPM的指南,以帮助您快速使用该算法进行数据挖掘。
首先,PKPM算法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步骤:数据预处理、初始模式、模式扩展、模式过滤和结果整理。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步骤。
1.数据预处理:在该步骤中,您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以准备好进行模式挖掘。
这可能包括去除噪声数据、填补缺失值、数据转换等操作。
确保您的数据集符合PKPM算法的输入要求。
2.初始模式:在该步骤中,您需要使用PKPM算法来数据集中的初始模式。
初始模式是包含一个项目的项集。
通过PKPM算法,您可以快速发现数据集中的频繁项集。
频繁项集是在数据集中频繁出现的项集,可能代表着重要的模式。
3.模式扩展:在该步骤中,您可以利用初始模式来扩展并发现更广泛的模式。
通过将多个频繁项集合并为更大的项集,PKPM算法可以帮助您发现更复杂的模式。
这可以通过在频繁项集之间进行连接操作来实现。
4.模式过滤:在模式扩展阶段,可能会生成一些无用的、冗余的模式。
在该步骤中,您需要使用一些过滤条件来剔除这些无用的模式。
例如,您可以设置最小支持度或最小置信度阈值来过滤模式,以确保只有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式被保留。
5.结果整理:最后,您需要整理和分析PKPM算法生成的模式。
您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或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这些模式。
还可以将模式应用于其他相关任务,如分类和聚类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使用PKPM算法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1.参数选择:PKPM算法有一些参数需要您进行选择。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
您可以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值。
较小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值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模式被发现,但也可能包含更多的噪声和冗余模式。
2.并行计算:PKPM算法是一种并行算法,可以通过利用多核CPU或分布式计算资源来加速模式挖掘过程。
PKPM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1、当发生节点过密情况,特别是各结构标准层合并后的总网格中节点过密时,可点网格生成菜单下的节点距离菜单,加大合并的节点距离从而把相距过近的多个节点合并为一。
2、上、下层位置应对齐的网格节点应确保对齐,以免形成总网格后的节点过多过密。
3、多使用偏心布置构件以减少过近过密网格节点产生,但不应把杆件偏心至另一相邻节点上。
4、为减少荷载导荷出错机会,布置墙处的各层上下节点尽量对应一致,即该部位各层网格节点不宜不同。
5、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
6、洞口跨越墙的两个节点上下层之外,对跨越节点的洞口应作为两个洞口输入。
但是,如果按先输入大洞口,再输入洞口上的节点网格的次序,则程序会自动切割垮越新增节点的洞口为两个洞口。
另一方面,如果节点之间输入了两个洞口,则程序会在形成后面菜单数据后,在两洞口中间自动增加一个节点。
7、当在后面主菜单1中与与本章菜单中模型不一致,或发生错误时;可把各层重新生一下网点。
(可利用节点对齐功能,则各层可自动形成网点)8、两节点之间只能有一个杆件相连,对于两节点之间有弧梁、又有直梁的情况时,应在弧梁上设置一节点。
9、劲性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属性应定义为混凝土,结构主材应为钢和混凝土。
10、平面拼接,要使当前工程和拼接工程的层信息保持一致,低层往高层拼接。
11、斜杆端点应在楼层处,不应在层间,否则计算不予考虑。
12、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梁顶标高、错层斜梁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
13、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
14、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三维结构计算程序默认为不调幅梁。
15、对于柱的布置,当柱截面跨越两个或多个节点时,要柱只是布置在了其中的一个节点上。
它与非布置节点处之间如果没有布置构件,则该柱将孤立地不和其他构件共同工作,一般应把柱截面内各节点间布置上梁。
PKPM注意事项
PKPM注意事项1.柱长度系数是否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是否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需要用户首先自行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距设计值是否占到总弯距的75%以上,然后用户自行决定是否执行该条文。
执行该条文可能使得计算长度系数变化较大,并会影响到跃层柱的计算长度自动搜索。
一般建筑的高宽比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时,都可不考虑此问题,但当高宽比超出规范的限值时就应注意此问题,另外对于工业建筑当有较大的水平力作用在建筑物上时就要注意此问题2.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
错层时,应在PM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
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 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 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当错层高度不大于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一般可近似地忽略错层的影响。
当错层高度大于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按两个标准层建模计算。
3. 层间梁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
4.JC中三种组合–标准组合•用于承载力设计(基础面积)–基本组合•基础设计–准永久组合•沉降计算5.上节点高上节点高即是本层在层高处节点的高度,程序隐含为楼层的层高,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墙高和与之相连的梁的坡度。
用该菜单可更方便地处理坡屋顶。
6.楼板错层当个别房间的楼层标高不同于该层楼层标高,即出现错层时,点此菜单输入个别房间与该楼层标高的差值。
房间标高低于楼层标高时的错层值为正。
首先键入错层所在的房间号或移动光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取错层所在的房间,再键入错层值(m)。
本菜单仅对某一房间楼板作错层处理,使该房间楼板的支座筋在错层处断开,不能对房间周围的梁作错层处理。
7. 基础埋深不在同一标高时处理方法将基础高的柱的截面加大延至低基础面,模拟成等高基础面。
2024最新PKPM钢结构计算经验全集
2024最新PKPM钢结构计算经验全集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PKPM钢结构计算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设计要求和标准,如国家标准、建筑规范等。
其次要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结构形式、截面形状、荷载情况等。
还要了解PKPM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计算原理。
2.结构模型的建立在PKPM软件中建立结构模型时,应按照实际结构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建模。
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性能参数,包括钢材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3.荷载的施加在进行钢结构计算时,首先要施加正确的荷载。
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包括静载、动载和温度荷载等,合理设置荷载参数。
对于地震作用的计算,应根据规范要求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
4.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在PKPM软件中进行结构计算后,应仔细分析计算结果。
要对结构内力进行检查,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结构存在问题,如局部屈曲、应力过大等,要重新优化设计。
5.设计注意事项钢结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梁的计算,应根据梁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其次是柱的计算,应根据柱的轴力和弯矩确定合适的截面尺寸。
还要注意钢构件的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确保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
6.设计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PKPM钢结构计算的应用,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项目,如钢框架、钢桥梁、钢屋面等,分析其受力情况、结构设计和计算结果等。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PKPM软件在钢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7.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使用PKPM软件进行钢结构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如其中一构件出现不平衡荷载、模型收敛失败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荷载设置、优化结构模型和调整参数等方式解决。
通过以上的经验全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应用PKPM软件进行钢结构计算。
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工程师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KPM楼板计算
PKPM楼板计算1.计算都是以房间、考虑四边支撑按静力计算手册查表独立计算。
目前主要应用两种计算方法:弹性和塑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当四周与梁整体现浇的板按弹性方法时,所得弯矩可以折减。
中间跨跨中与支座可折减20%,边跨跨中及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当Lb/L小于1.5时折减20%,当Lb/L 在1.5~2.0之间折减10%。
(L为垂直楼板边缘方向的长度,Lb为沿楼板边缘方向的长度)。
角区格不应折减。
上述折减的原因是板支座由于负弯矩作用上皮开裂,板跨中由于正弯矩作用下皮开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板平面内的推力,此推力对板的承载能力是有利的。
塑性分析法: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采用塑性算法已经有50年历史,未出安全问题。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和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不能考虑塑性设计,考虑塑性设计结构中的钢筋应有足够的延性(伸长率),采用热扎钢筋而不宜采用冷加工钢筋。
采用塑性设计进行承载力计算时,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裂缝)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加以保证。
2.PKPM中现浇板计算有自动计算、活载不利布置算法和连续板串算法。
自动计算对规则板按计算手册查表的方法计算,对凸形不规则板块,程序用边界元法计算,对凹形不规则板块,程序用有限元发计算,程序自动识别板的形状类型并选相应的计算方法。
程序只能对规则板显示计算书,而对不规则板不能显示计算书。
对于板底内力取该板块跨中之内力,支座内力则取其两侧板块分别计算后的较大值。
规则板的计算实质是查表计算,而表格中所涉及的边界条件,在一个边界上必须是唯一的。
对边界条件的选择,普遍的设计人员边缘梁处按简支边界考虑。
理想的简支支座很少,一般板在支撑边缘总有一定的约束。
尽管设计计算时可取为简支边而认为支座弯矩为0,但在板受力变形时仍将产生一定的弯矩,并在板边形成裂缝。
有资深人士认为应该按嵌固考虑,个人认为荷载不大时可按简支考虑,适当加大配筋。
当选择塑性算法时只针对规则板长宽比≤2适用,当为不规则或长宽比大于2时,程序自动按弹性算法。
PKPM钢结构计算注意事项
1、优化设计并非是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死扣用钢量(俗称“蚊子腿上剔精肉”),因为这样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设计的安全度,“荷载优化”是选取适当的荷载,应当兼顾业主对结构小幅改动的可能性,比如吊挂灯具、功能分区重新布局。
把恒载取得很小,用钢量没有减小太多,功能限制则限制太死。
优化首先考虑变化方案,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做到大处节省,具体到杆件节点则要放宽。
如果原结构各部件安全储备相差严重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储备标准来调整各构件型号,该加大的加大,该减小的减小。
结构安全是整体安全,个别杆件强大没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0.6条: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中讲: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对未达要求的行为承担“违约责任”。
3、网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压制钢板制作,钢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强规》规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
怎么办呢?制作时可以把钢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质检找麻烦了。
4、设置20吨以上的吊车的厂房在国内不允许按《门式刚架规程》设计,主要在于国内吊车梁安装偏差和吊车轨道安装偏差造成卡规,使水平力增加4-5倍,导致厂房剧烈晃动,没法正常使用。
总之,任何先进的设计方法都无法超越实际施工水平来实现,要求符合国情(或者“公司加工实力”)。
比如对20吨驾操吊车的门架按美国规范控制柱头位移为H/240(国内H/400),晃动得没人愿意驾操,省那一点点钢材和厂房适用性相比就显“设计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5、什么样的维护系统需要考虑阵风系数?(1)、对脆性材料。
如玻璃幕墙,必须采用阵风系数。
(2)、对阵风作用下,对荷载临时提高能够承受的钢材等,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
(3)、不该考虑阵风系数的维护系统考虑了阵风系数,安全度比主结构高出一倍,不利于主体安全。
建筑结构设计中PKPM软件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设计中PKPM软件的运用及注意事项【摘要】PKPM系列软件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包括建筑、结构、特种结构、设备、概预算五个方面的内容。
应用范围全面, 功能强大, 自动化程度高, 是众多建筑设计软件中最权威的设计软件之一。
其中尤以结构设计软件最受设计人员的青睐, 成为结构设计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笔者主要对PMCAD 软件的运用及应注意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设计;PKPM软件;注意事项;一、PKPM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一)结构计算振型数的确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抗规》第5.2.2条规定: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 确定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只取前2-3个振型, 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应适当增加。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第3.3.10条规定: 对于不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结构,结构计算振型数规则结构可取3;当建筑较高、结构沿竖向刚度不均匀时,可取5-6。
上述规范的条文说明均要求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高规》第5.1.13条规定: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时,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TAT 在TAT-4.out文件、SATWE在WZQ.out文件PMSAP在工程名TB.RPT文件中查看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我们都知道,结构计算振型数增加,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增大,即内力和变形增大;振型数如取少了, 后续振型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未能计入, 导致计算结果不安全, 所以,振型数要尽量取得多。
但对大型结构, 过多的振型数,导致运算时间过长, 并对计算机的内存也要求大, 而最后的那些高振型对结构地震作用贡献也不大,因此,也不必所有的振型都计算, 当有效质量系数超过0.9,就意味着计算振型数够了;如果小于0.9,说明后续振型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不能忽略, 应增加振型数重算。
PKPM上部结构常见问题解析
249.4/(249.4+741.1)=25.179% 249.4+0+741.1=990.5
不只考虑腹板及有效翼缘
213.6/(213.6+22.4+754.5)=21.565% 213.6+22.4+754.5=990.5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 单向少墙体系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混搭建模方式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处理空间标准层在模型组装时不仅可以在三维状态下捕捉节点定位也可以自定义xyz方向的偏移同时可以设置转动角度与平面层一样空间标准层可以重复组装使用1
结构软件功能介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设计软件事业部 段方舟 2016.5
目录
• • • • • • • • • • 1.混搭建模方式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处理 2.荷载的处理 3.错层相关问题及层间板 4.多重里兹向量法特征值求解算法分析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6.复杂楼板分析 7.结构整体稳定刚重比分析 8.偏心受拉构件软件处理 9.地下室问题 10.竖向地震问题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PMSAP结果比较
只考虑腹板及有效翼缘
26409+756+336985=364150
不只考虑腹板及有效翼缘
756+363394=364150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3.1satwe倾覆力矩统计方式
5.基于性能的二道防线调整 •Satwe结果比较
只考虑腹板及有效翼缘
2.荷载的处理
• 新版本:梁被打断后先按照矩形房间的塑性铰线方 式进行导算,然后再将每个大边上得到的三角形或 梯形线荷载拆分,按相应长度分配到各个小梁、墙 段上 • 荷载类型为不对称梯形时,各边总值不变
PKPM常见问题
框剪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
剪力墙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对6度,三类场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剪力墙一般每平米50~60公斤。
板每平方用钢筋:
双层双向:8@100
=(1000/100)*4*0.00617*8*8=15.80Kg
PKPM建模与计算常见问题解决汇总
PKPM&虚梁
1. 虚梁的概念
虚梁的定义:截面为100mmx100mm的混凝土梁,软件自动识别为虚梁。虚梁的定义和布置方法与普通梁相同。
虚梁的作用:引导有限元分析程序划分单元和确定网络边界。
不论新旧版本软件,遇到以下情况需要布置虚梁:
1,分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面内刚度:膜剪切刚度
面外刚度:板弯曲刚度
为方便理解,说明pkpm里面的各个假定。
(1)刚性板假定
面内刚度无穷大,面外刚度为0;
适用范围:楼板不特殊的绝大多数工程;
通过调整程序的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变相的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
(2)弹性板3假定
面内刚度无穷大,面外刚度考虑板弯曲刚度;
● 按次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铰接。
● 按主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刚接。一般不必修改,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活荷载按楼层折减系数
注意事项:(1)《荷载规范》4.1.2条规定了 两类活荷载折减系数:
当轴心受力构件刚度不足时,在本身自重作用下容易产生过大的挠度,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弯曲。因此,设计时应对轴心受力构件的长细比进行控制。构件的容许长细比[λ],是按构件的受力性质、构件类别和荷载性质确定的。对于受压构件,长细比更为重要。受压构件因刚度不足,一旦发生弯曲变形后,因变形而增加的附加弯矩影响远比受拉构件严重。
PKPM地基基础设计中荷载取值的注意事项
PKPM地基基础设计中荷载取值的注意事项1 引言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上部结构荷载是我们设计基础的关键,只有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正确,我们的基础设计才能安全可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荷载效应组合有明确的规定。
目前许多设计人员在地基基础时,都习惯于手工计算。
对于繁多的荷载效应组合如何找出最不利的组合,是基础手工计算的难点,也是基础设计安全正确的前提。
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设计人员习惯选定一种组合来进行基础设计,如PKPM系列中的SATWE计算结果D+L(以活荷载起控制作用的荷载组合即1.20恒+1.40活),对于以此为基础设计的荷载效应作为基础设计的成果,必须对其它荷载效应组合加以认真复核,否则有可能危及基础安全,本文现结合规范条文及工程实例,就此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2 规范要求A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4条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3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界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PKPM建模与计算常见问题解决汇总
PKPM建模与计算常见问题解决汇总1. 虚梁的概念虚梁的定义:截面为100mmx100mm的混凝土梁,软件自动识别为虚梁。
虚梁的定义和布置方法与普通梁相同。
虚梁的作用:引导有限元分析程序划分单元和确定网络边界。
不论新旧版本软件,遇到以下情况需要布置虚梁:(1)板柱剪力墙结构、厚板转换结构、无梁楼盖结构程序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时;(2)“回”字型无梁楼板出现复连通域时,(3)应用复杂楼板有限元计算程序SLABCAD计算分析时。
2. 虚梁与刚性梁的区别:虚梁和刚性梁都是实际工程中没有的虚拟梁,都是特殊结构计算分析中需要布置的特殊梁。
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1)虚梁必须定义截面为100mm×100mm的梁,刚性梁不必单独定义,选取任何已定义的梁即可。
(2)虚梁与刚性梁都需要在建模阶段人工布置,但虚梁可以由软件自动识别,刚性梁既可以由程序自动识别,也可以在特殊构件中设定。
(3)虚梁新旧版本软件都需要应用,刚性梁仅应用在旧版本软件中。
PKPM 次梁与边跨主梁相交是否需要设置铰接次梁与边跨主梁相交是否需要设置铰接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次梁与主梁相交,根据次梁输入形式连接方式:●按次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铰接。
●按主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其与主梁刚接。
一般不必修改,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活荷载按楼层折减系数注意事项:(1)《荷载规范》4.1.2条规定了两类活荷载折减系数:●按从属面积对楼面活荷载的折减系数,JCCAD软件可以读取上部结构按楼面折减后的活荷载。
●按楼层的活荷载折减系数,JCCAD软件不能读取上部结构按楼层折减的活荷载,仅读取取内力标准值自行进行组合,因此基础设计须重新输入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PKPM楼板计算
PKPM楼板计算PKPM楼板计算是指利用PKPM软件进行楼板结构的计算和分析。
PKPM软件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计算分析的软件,通过输入楼板结构的设计参数,可以对楼板进行荷载、强度、位移等方面的计算,以确定楼板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下面将介绍PKPM楼板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输入楼板结构参数:使用PKPM软件时,首先需要输入楼板结构的相关参数,包括楼板材料的强度、荷载情况、截面尺寸、支座条件等。
这些参数的输入对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至关重要,需要准确地获取和确认。
2.文档设置:在进行楼板计算之前,需要对PKPM软件进行一些文档设置,包括选择楼板计算模块、加载适当的建筑荷载标准和计算规范、设定计算参数等。
这些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3.荷载计算:在楼板计算中,荷载的计算是很重要的一步。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确定楼板所承受的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等。
将这些荷载输入到PKPM软件中,进行荷载计算。
PKPM软件可以根据荷载标准对楼板产生的各种荷载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计算。
4.结果分析:PKPM软件在输入楼板结构参数和荷载后,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楼板的应力、变形、挠度等相关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楼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不满足要求,可以对参数进行调整,重新进行计算。
5.结果输出:PKPM软件可以将计算结果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输出,并可以在图形中展示楼板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这些输出结果可以用于工程报告、施工图纸等文档中,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审查和参考。
在进行PKPM楼板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准确性:在输入楼板的设计参数和荷载时,需要确保所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因为PKPM软件是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计算的,如果参数错误,将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甚至产生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2.荷载合理性: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荷载标准和计算方法。
PKPM计算结果分析及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结构整体性能控制I、轴压比一、规范要求轴压比:柱(墙)轴压比N/(fcA)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10版高规642和7213。
表6. 4.2柱轴压比限值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 6.3.6的规定;对于W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二、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混凝土构件配筋、钢构件验算输出文件(WPJ*OUT)Uc ---轴压比(N/Afc)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
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
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
SATWE验算结果,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抗规6.3.6条注)。
5.当墙肢的轴压比虽未超过上表中限值,但又数值较大时,可在墙肢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设置边缘构件,以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
当为一级抗震(9度)时的墙肢轴压比大于0.3,—级(8度)大于0.2,二级大于0.1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否则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程序对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所有墙肢端部均按约束边缘构件考虑。
pkpm注意事项
)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
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
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
《高规》第4.3.5 条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 之比的要求给出了规定。
如果周期比不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该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设计人员需要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
(2)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
其限值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新规范中规定的位移比限值是按刚性板假定作出的,如果在结构模型中设定了弹性板,则必须在软件参数设置时选择“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以便计算出正确的位移比。
在位移比满足要求后,再去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选择,以弹性楼板设定进行后续配筋计算。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 25.5 26 27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
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
pkpm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PKPM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1. 介绍在工程设计中,楼层活荷载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PKPM(皮卡普梁板设计软件)是一种常用的计算软件,它可以根据楼层的折减系数来计算活荷载。
本文将详细介绍PKPM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2. PKPM活荷载的计算原理PKPM活荷载的计算是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的。
活荷载是指楼层上的人员和装置对楼板结构产生的荷载,其中人员和装置的位置以及对结构的影响是根据规范中的要求确定的。
3. 活荷载的影响因素活荷载的大小和楼层的位置有关。
一般来说,上层楼层的活荷载较小,而下层楼层的活荷载较大。
这是因为上层楼层通常没有人员和重要装置,而下层楼层可能有人员集中分布,或者需要安装重要的机械设备。
4. PKPM活荷载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规范中的要求,PKPM活荷载的折减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活荷载折减系数=0.6+0.05×(楼层数−1)其中,楼层数指的是当前楼层所在的高度。
5. 使用注意事项•楼层高度必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并以米为单位输入。
•在输入楼层数时,应注意遵循国际标准编码,例如地下一层应输入为-1。
•必须保证输入的楼层数为正数或负数。
•根据规范的要求,活荷载折减系数的最小值为0.6,没有上限限制。
6. 计算示例假设某个建筑物共有5层,按照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层的活荷载折减系数如下:- 第1层:0.6+0.05×(1−1)=0.6 - 第2层:0.6+0.05×(2−1)=0.65 - 第3层:0.6+0.05×(3−1)=0.7 - 第4层:0.6+0.05×(4−1)=0.75 - 第5层:0.6+0.05×(5−1)=0.8可以看到,随着楼层的增加,活荷载折减系数逐渐增加。
7. 总结PKPM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
pkpm柱顶标高
pkpm柱顶标高PKPM(Pitch Keep Programm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计算机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快速、准确地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承重的重要结构元素之一,而柱顶标高则是指柱子顶部相对于基准高度的垂直距离。
本文将介绍PKPM软件如何计算和设置柱顶标高。
一、PKPM软件概述PKPM软件是中国建筑领域最常用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之一,它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PKPM可以进行结构荷载计算、构件设计、荷载组合、稳定性分析等工作,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工程和其他各类建筑结构设计中。
在进行柱顶标高的计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结构模型的建立和荷载计算。
通过PKPM软件可以准确模拟出建筑结构的各个构件和荷载情况,包括墙体、梁、柱子等。
只有在结构模型建立完毕且荷载计算准确之后,才能进行柱顶标高的计算和设置。
二、柱顶标高计算在PKPM软件中,柱子的标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和设置:1.选择柱子:在结构模型中,找到需要设置标高的柱子,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或其他方式进行选择。
2.设置基准高度:确定基准高度,即整个建筑结构的参考高度,一般为地面或其他固定参考平面。
在PKPM软件中,可以通过输入高度数值或选择参考平面进行设置。
3.计算柱顶标高:在选定柱子和设置基准高度之后,PKPM软件会自动计算柱子顶部相对于基准高度的垂直距离,即柱顶标高。
该数值可以直接在软件界面上显示出来,方便用户查看和确认。
4.调整标高:如果计算得到的柱顶标高与实际需求不符,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在PKPM软件中,用户可以直接修改柱子的高度数值或选择其他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后,软件会重新计算柱顶标高并更新显示结果。
5.保存设置:在柱顶标高计算和调整完成后,需要将结果保存,以便后续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工作。
PKPM软件提供了保存功能,用户可以将柱顶标高结果保存到工程文件中,方便之后的查看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部结构计算:1、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厂房和砖墙较少的民用建筑,取0.80~0.85,砖墙较多的民用建筑取0.6~0.7,(一般取0.65)。
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较多的民用建筑取0.7~0.80,填充墙较少的公共建筑可取大些(0.80~0.85)。
剪力墙结构:取0.9~1.0,有填充墙取低值,无填充墙取高值,多数取平均值0.95比较保险。
2、地震作用计算中,在G E计算时,活荷质量折减系数和活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系数:3、(1)活荷质量折减系数:是指计算地震作用(地震力)计算时,计算质点质量(恒+活×活荷质量折减系数)用到的一个折减系数。
(2)、活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系数:是指计算地震作用(地震力)计算时,计算重力代表值(竖向荷载)的一个折减系数,直接用于竖向力(恒、活)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计算。
与上述活荷质量折减系数区别不大,因为:既然重力(竖向力)考虑了多少活载,在计算地震力时也应考虑多少活载,两者是有相关性的,一般两者取值一样,最新版的SATWE已取消了一个系数,仅填一个即可:厂房:均取0.7,仓库应取大值(0.8~1.0),仓库超载可能极大,取1.0较稳妥。
民用建筑按规范:一般情况取0.5,藏书库、档案库取0.8。
按实际荷载输入情况(例如:专业厂房按实际荷载输入),计算取1.0。
具体可参考准永久值系数,最小一般取0.5,当活载较大时,此系数对结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应慎重取值。
4、活荷载组合系数ψc:是指多个可变荷载同时作用的组合系数,如:“γG恒+γW风+ψcγQ活”组合中的系数。
备注:活荷载重力代表值组合系数ψE 与活荷载组合系数ψQ上述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类似又有区别,类似的地方:两者都可理解为组合系数,活荷载组合系数ψc是与风、吊车等其他可变荷载的组合,活荷载重力代表值组合系数ψE也是组合系数,它是地震作用组合。
不同之处,活荷载组合系数ψc最小0.7;活荷载重力代表值组合系数ψE,一般民用建筑为0.5,屋面可不考虑,相当于准永久值系数,一般的民用建筑,这两者取值是不一样的,多数是:ψc=0.7,ψE=0.5。
藏书库、通风机房、电梯机房:ψc=0.9,ψE=0.8,对于通用厂房的工业建筑,现在基本约定俗成取0.7,这样就与ψc相同了。
另外一点,在地震作用计算中,质点质量计算也用到活荷载重力代表值系数ψE(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
5、楼层活载折减系数,是指楼层活载同时满载可能性的一种折减,主要有两类:A-梁;B-墙柱基础。
梁的折减比较复杂,一般不折减。
对于墙、柱、基础的折减,SATWE又分为两部分:a-墙和柱;b-基础。
主要要注意:(1)通用厂房不折减(包括基础),施工图审查所的理由:因为无依据。
专业厂房可根据《荷载规范》附录对号入座,对不上号就不要折减。
(2)民用建筑:计算楼面梁:折减系数取值比较复杂,偏于安全,不折减。
计算墙、柱、基础,可按规范折减。
偏于安全,建议:计算墙和柱时,不折减;计算基础才折减。
(3)、在使用SATWE或其他软件时,有选用“折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A、程序的折减系数仅适用于规范表4.1.1第1(1)项,具体是: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B、表4.1.1第1(2)~7项按规范第4.1.2条第2款的规定:同楼面梁折减,最多折0.9,偏安全,建议不作折减。
C、表4.1.1第8项,车道或车库:单向板布置-0.5;双向板布置-0.8。
D、沿竖向建筑功能不同时(例如:下半部为商场、上半部为住宅),其折减系数应特殊调整:根据荷载和层数进行加权、综合、对比计算才能确定,对于建筑功能复杂的情况,计算过程复杂,偏于安全,不折减。
E、在pmcad退出时,如果梁荷载要折减,必须执行“荷载竖向导荷”,在JCCAD中“荷载参数”将“自动按楼层折减活荷载”打“√”,否则,折减系数可能无效。
F、在计算梁时,如果采用了折减系数,在计算墙、柱、基础时不能再折减,即,只能折减一次。
6、楼梯板荷载应按两对边单向导荷,指定导荷方向,传到TL梁,否则TL配筋偏小。
7、蹲式卫生间应考虑蹲位垫高的重量,建议:根据蹲位垫高部分的面积计算其重量(按垫砂土高200mm、约4.0KN/m2),再分摊为整间均布荷载(分摊后约2.0KN/m2),一般含板(100厚)自重取6KN/m2(4KN/m2+2KN/m2)。
8、带有雨篷的梁,应计入雨篷荷载。
8、结构建模的原始数据尽可能准确:(1) 填充墙重量应准确计算,门窗洞折减用乘折减系数的方式误差太大,建议准确计算。
(2) 挑梁的荷载没必要人为加大,按实际计算,在配筋时,再适当加大挑梁配筋。
(3) 能在PM定义的参数,尽可能在PM内定义,否则,设计可能出错,例如:钢筋等级问题,虽然计算能按SATWE定义的强度计算,但绘图是按PM 定义的钢筋等级。
又如:框架或剪力墙抗震等级,在SATWE定义可能是无效的,以PM内定义的抗震等级为准,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其它参数(地震参数、风载参数)会“驻留”在“缺省值”内,在做新工程时,应逐一检查总信息的“缺省值”,避免产生“致命”的错误。
08网络版数据拷贝到其它机子计算时,计算参数会改变(恢复到原始缺省值状态),应注意。
(4) 屋面楼梯间必须设多塔:虽然屋面楼梯间设与不设多塔,对抗震计算影响不大,但对于风载影响较大,因为,PKPM导算风载是按结构构件最外侧围合面积算得,这样存在着风载多算或少算。
例如:屋面左右端各设一个楼梯间,如不设多塔,Y向风载按最左边构件(边梁或角柱)到最右边构件(边梁或角柱)围成的面积计算迎风面。
对于X向,如果两楼梯间投影重叠,迎风面只计算两面,实际上有四面。
(5) 在设置“多塔”时,应将较大较高塔设为第1塔,依次类推,最后一塔最小。
(6) 梁或柱截面改变,会影响梁柱线刚度比,从而改变梁内力,如梁或柱截面有改变,最好再重算一下,改变数量较多时,有关计算参数也应再核对。
9、坡屋面采用08版建模,坡屋面层无需再设虚柱,坡屋面层与平屋面层的公共封口梁,只要在平屋面层设,在坡屋面层设为100X100的虚梁,但公共封口梁上的“网格节点”应一一对应,方可正确导荷。
10、柱计算长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是应特别注意越层柱的计算长度:当有梁与柱相连时,PKPM均将梁作为柱的侧向支点,当梁仅为纯挑梁时,PKPM也错误地将梁作为柱的侧向支点,此时,应注意修改柱的计算长度。
11、关于结构扭转问题:解决办法:对于多层结构,加大周边构件,加大外墙柱和框架梁截面,尽量减小中柱柱截面。
对于高层,剪力墙尽可能布置在靠近周边,但应注意:在两端山墙或靠近山墙,可布置Y向剪力墙,尽量不要布置X向剪力墙,如在两端山墙或靠近山墙布置X 向布剪力墙,会影响结构在X向自由伸缩,造成X向梁板开裂。
12、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0.2Q问题:程序最大的放大系数为2,当需要的放大系数大于2时,应采用人工修改放大系数为2。
软件编制的观点是:需要的放大系数大于2时,说明剪力墙偏刚(或者说框架偏柔),设计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构布置:当层间位移角较小,可将剪力墙减小,框架不变;当层间位移角较大,加强框架梁柱截面,剪力墙不变。
在调整时,还应注意框架、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矩变动情况。
08版放大系数大于2时也会自动调整,但是,当放大系数大于2时,如同前述,说明剪力墙偏刚(或者说框架偏柔),应对结构布置进行调整。
13、关于悬挑结构的边梁再挑板的问题:悬挑结构上再挑板,未考虑挑板对悬挑梁产生的附加弯矩,甚至漏算挑板荷载。
有几种处理办法:(1)、不输挑板,在边梁上输入挑板传来的恒(g*Lt)、活载(q*Lt),另外在挑梁端附加由“再挑板”产生的附加弯矩,恒:M附加=g*Lt2/2*(L1+L2)、活:M附加=q *Lt2/2*(L1+L2),在输入附加弯矩时,应注意附加弯矩方向和正(+)、负(-)号。
挑板本身配筋另行补充计算。
这种处理办法,挑梁和边梁配筋均正确。
挑板本身配筋另行补充计算。
(2)、输挑板,在边梁上不再输入挑板传来的恒(g*Lt)、活载(q*Lt),但在挑梁端应附加由“再挑板”产生的附加弯矩,否则,挑梁配筋计算错误。
挑梁端附加弯矩同上。
挑板本身配筋可直接计算。
这种处理办法,挑梁和边梁配筋均正确。
挑板本身配筋不必另行补充计算。
(3)、挑板周边附加输入虚梁(100X100),在边梁上不再输入挑板传来的恒(g*Lt)、活载(q*Lt),也不另外在挑梁端附加由挑板产生的附加弯矩,这种处理办法,挑梁配筋均正确,但边梁配筋计算错误,挑板本身配筋计算也是错误,挑板本身配筋应另行补充计算,边梁也应另行计算,比较麻烦。
结论:推荐采用第(2)种方法。
14、薄弱层问题。
Ratx1 和Raty1均应大于0.6/0.70=0.857,规范没有要求,《省暂规》要求层间抗侧刚度比不小于0.60,换算后,Ratx1 和Raty1均应大于0.6/0.70=0.857,如果Ratx1 或Raty1小于0.857,请再查Ratx和Raty 的倒数是否大于0.6,如果大于0.60,说明也满足《省暂规》要求,可不再调整结构布置,当然,如果Ratx和Raty的倒数是0.6~0.7之间,还属于存在薄弱层,底层地震力还得放大1.15。
如果层刚比不满足或者为了消除薄弱层,可采取有以下办法:(1)这个问题主要是层高差异太大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础浅埋(柱网上均布设基础梁,并尽量浅埋)。
(2)提高底层砼标号,当一层层高较大时,一、二柱截面和砼强度等级可以且必须同时变化。
(3)在满足侧移、轴压比、梁筋锚固、二层柱柱筋不太大(不大于底层柱筋)的前提下,二层及二层以上柱截面尽量小。
(4)上述(2)、(3)一般不同时使用,但在层高变化大时,可以且应该同时使用。
(5)三、四层柱截面也应比二层再减小,使得Ratx1 (或Raty1)是一层与二层的0.7倍控制,避免Ratx1 (或Raty1)是一层与二~四层(上面3层)平均值的0.8倍控制的情况出现,如果二~四层柱等截面、相同层高,那么,就会出现了一层与二~四层(上面3层)平均值的0.8倍控制,即使二~四层柱有些变截面,一般也是一层与二~四层(上面3层)平均值的0.8倍控制。
(6)必要时,可减少二~四层梁截面,特别是第二~四层(结构层)荷载比第一结构层小,可以且应该这样做。
15、关于连梁输入方式的问题:连梁输入有两种方式:方法1:在剪力墙开洞处两端各加一节点,连梁按普通梁输入。
方法2:在剪力墙上开洞,使得形成所要的连梁。
两种方式比较如下:连梁方法1(普通梁输入法)方法2:(墙上开洞法)属性1、连梁砼强度等级同梁。
2、可进行“特殊构件定义”:调幅、转换梁、连梁耗能梁。
3、抗震等级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