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最新教案-§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精品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
2.教学内容:
(1)讨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
(2)探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享各自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4.针对学生在积的乘方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具有启发性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难点:
(1)理解幂的乘方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幂的乘方进行计算;
(2)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积的乘方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定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1.关注学生对幂的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幂的运算规律出发,逐步探索幂的乘方法则;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分享。
5.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整式的乘法法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规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然而,我注意到在解释难点时,部分同学仍然显得有些困惑。今后,我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交流并不充分,个别同学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下次活动中,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幂的乘方规律: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规律。
(举例:2的3次方乘以2的2次方,即2^3 × 2^2,结果为2的5次方,即2^5。)
(2)积的乘方规律: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可以写成幂的形式。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将积转化为幂的形式,并进行计算。
(举例:3 × 3 × 3可以写成3的3次方,即3^3。)
(3)应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的平方、体积的立方等。
2.教学难点
(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理解:对于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举例:幂的乘方是指同底数幂相乘,如2^3 × 2^2;积的乘方是指相同因数相乘,如3 × 3 × 3。)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模板15篇)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模板15篇)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模板15篇)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使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2.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人类生存至少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万以上的婴儿.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过分拥挤等.下面我们来看两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也许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状况.课件出示相关图示.生: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达4.25亿;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情况变化不大;但从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当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人口才开始迅速增长.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还能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来我们的统计图不仅是数据的展现,而且还是历史背景的再现.生:从统计图中,我们还看到1950年~1990年这段时间人口翻了一番,而且从图上还可以预测出2024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师:我们再接着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图”.这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统计图? 生: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师:这个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综合改造得到的.根据这个统计图你又能得到何种信息呢?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吗?联系我们前两节课学的内容,同学们可针对这个统计图讨论交流.(教师此时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看同学们如何认识这个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评.)。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知识的好奇心。
-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教师通过提问和反问,引导学生对已知的知识点进行质疑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例题,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简化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题,如科学计数法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字,体会幂的乘方在科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通过房地产面积计算、体积计算等实际场景,应用积的乘方简化计算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验证各自的假设,归纳出积的乘方的性质。
2.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的理解。
-教师选取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通过错题分析,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误类型,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3.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通过数学软件或在线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设计动画或互动程序,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幂的变化。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更大数值的幂运算,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七年级数学下册 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7)如果2a=3 ,2b=6 ,2c=12,
那么a、b、c的关系是
“1”和“2”为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都会做;“3、4”是拔高题,主要考查公式的逆用。
小结
幂的乘方公式及语言表达和公式的逆用。
作业
巩固作业
知识技能2
预习作业
积的乘方
反思
板书设计
2.4幂的乘方
一、引例;二、例题;
三、习题;
四、小结
五、作业
(9)2(x2)n-(xn)2
3、(1)若则______
(2)若
则_________;
4、⑴a12=(a3)( )=(a2)( )=a3a( )=()3=()4
⑵32﹒9m=3( )
⑶y3n=3, y9n=.
⑷(a2)m+1=.
⑸[(a-b)3]2=(b-a)( )
(6)若4﹒8m﹒16m=29,
则m=.
4、给运算和定义
(二)探究新知
1、P17做一做
(1)计算和
2、归纳法则
(m、n为正整数)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从已有的知识即乘方的定义出发,理解知识应用的重要
性;

(三)例题讲解
1、例1、计算
(1)、
(2)、
(3)、
(按教材有关内容讲解)
2、相关练习
(1)随堂练习1
(2)判断题,错误的予以改正。
设计意图
二次设计

在理解乘方定义的基础上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乘方的意义;会进行幂的乘方运算;
让学生感知幂的乘方的学习与数的乘方是相联系的。

活动内容:
(一)知识准备
1、复习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及作业讲评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含义,掌握其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幂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实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方,引导学生回顾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究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进行解决,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北师大七年级下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经历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探求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灵活应用(二者的区别、正用、逆用)。

一、学前准备1、计算下列各式:(1)_______25=⋅x x (2)_______66=⋅x x(3)_______66=+x x (4)_______53=⋅⋅-x x x(5)_______)()(3=-⋅-x x (6)_______3423=⋅+⋅x x x x(7)_____)(33=x (8)_____)(52=-x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835)(a a = (B )632a a a =⋅ (C )532x x x =+(D )422x x x =⋅二、探究活动1、计算:(1)(2×3)7=2( )×3( )(2)(2×3)m =2( )×3( )(3)(ab)n =a ( )·b ( )(ab)n =(ab)·(ab)·……·(ab)=(a ·a ·……·a)(b ·b ·……·b)=a n b n即(ab)n =a n b n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2、猜一猜填空:(1)(___)(__)453)53(⋅=⨯ (2)(___)(__)53)53(⋅=⨯m(3)(___)(__))(b a ab n ⋅= 你能推出它的结果吗? 结论:积的乘方等于把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三、我的课堂我做主1、计算下列各题:(1)666(__)(__))(⋅=ab(2)_______(__)(__))2(333=⋅=mn 个ab n 个a n 个b(3)_____(___)(__)(__))52(2222=⋅⋅=-pq (4)____(__)(__))(5552=⋅=-y x2、计算下列各题:(1)_______)(3=ab (2)_______)(5=-xy(3)_____________)43(2==ab (4)_______________)23(32==-b a (5)____________)102(22==⨯(6)____________)102(32==⨯- 四、 巩固练习计算下列各题:(1)223)21(z xy -(2)3)32(m n b a -(3)n b a )4(32 (4)2242)(32ab b a -⋅(5)32332)(3)2(b a b a - (6)222)2()3()2(x x x ---+五、 学习反思 学到了: 疑惑;六、能力提高1、计算:21)1(5.022*********--⨯⨯-2、已知32=m ,42=n 求n m 232+的值。

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在未来的课堂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最后,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我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我发现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理解上仍有障碍的学生,我需要提供更个性化的辅导,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举例:\(a^m \times a^n = a^{m+n}\)
2.积的乘方:多个数相乘,每个因数分别乘方,再将所得的幂相乘。
-举例:\(ab^n = a^n \times b^n\)
3.应用实例: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2.能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在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过程中,培养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案

第一章第2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灵活运用.难点:灵活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师](课件展示图)如果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n倍,那么甲球的体积是乙球的n3倍;地球、木星、太阳可近似看作是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为地球的多少倍?让学生思考后,自己得出结论.[生]木星为地球的103倍;太阳为地球的(102)3倍.[师]那么你知道(102)3等于多少吗?102是幂的形式,因此我们把这样的运算叫做幂的乘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幂的第二个运算性质—幂的乘方.【设计意图】从地球、木星、太阳的半径关系入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师]怎样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组题目来寻找方法? 课件展示:做一做: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1)(62)4; (2)(a 2)3; (3)(a m )2; (4)(a m )n .[师]我们观察不难发现,上面的4个小题都是幂的乘方的运算,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幂的意义和我们学习过的内容解答它们.① ②[生](1)(62)4=62·62·62·62=62+2+2+2=68.[师]第①步和第②步推出的理由是什么呢?[生]第①步的理由是利用了幂的意义.(62)4表示4个62相乘;第②步的理由是利用了我们刚学过的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师]观察上面的运算过程,底数和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结果的指数8=2×4,刚好是原式中两个指数的积,而运算前后底数没变,还是6.[师]接下来的(2)、(3)、(4)小题是不是可以同样利用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来推出结果呢?[生]可以.[师]下面我们就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推出,其余的同学观察他们做的有无错误.[生](2)(a 2)3=a 2·a 2·a 2=a 2+2+2=a 6=a 2×3;(3)(a m )2=a m ·a m =a m +m =a 2m ;(4)(a m )n = a m ·a m ·…·a m =a m+m+…+m = a mn . [师生共析]由上面的“做一做”我们就推出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即:(a m )n =a mn (m ,n 都是正整数)用语言表述为: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在幂的乘方的运算中,指数的运算也降了一级.【设计意图】由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出幂的乘方的法则,知识的生成n 个a mn 个m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合作交流二:例题探究[师]在具体问题中怎样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呢?下面通过例题看看同学们有什么高见.课件展示[例1]计算:(1)(102)3;(2)(b5)5;(3)(a n)3;(4)-(x2)m;(5)(y2)3·y;(6)2(a2)6-(a3)4.[师]我们首先看例1的(1)、(2)、(3)题,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幂的乘方的运算.我们开始练习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不要着急直接套入公式(a m)n=a mn中,而应进一步体会乘方的意义和幂的意义.我们只要明白了算理,熟悉后就可直接代入,下面就请几个同学回答.[生](1)(102)3=102·102·102=102+2+2=102×3=106;(2)(b5)5=b5·b5·b5·b5·b5=b5+5+5+5+5=b5×5=b25;(3)(a n)3=a n·a n·a n=a n+n+n=a3n.[师]同学们很棒!下面我们再来试做例1中(4)、(5)、(6)题.[生](4)-(x2)m表示(x2)m的相反数,所以-(x2)m=-x2m;(5)(y2)3·y中既含有乘方运算,也含有乘法运算,按运算顺序,应先乘方,再做乘法,所以(y2)3·y=(y2·y2·y2)·y=y2×3·y=y6·y=y6+1=y7;(6)2(a2)6-(a3)4按运算顺序应先算乘方,最后再化简.所以2(a2)6-(a3)4=2a2×6-a3×4=2a12-a12=a12.【设计意图】例题的设计用来训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幂的乘方法则,同时进一步体会幂的乘方意义,巩固幂的乘方法则.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师]为了能够很好的体会和理解幂的意义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下列题目.课件展示(1)(103)3;(2)-(a2)5;(3)(x3)4·x2;2.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x3)3=x6;(2)a6·a4=a24.[生]1.解:(1)(103)3=103×3=109;(2)-(a2)5=-a2×5=-a10;(3)(x3)4·x2=x3×4·x2=x12·x2=x12+2=x14;[生]2.(1)(x3)3=x6不正确,因为(x3)3表示三个x3相乘即x3·x3·x3=x3+3+3=x3×3=x9.或直接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得(x3)3=x3×3=x9.(2)a6·a4=a24不正确.因为a6·a4=(a·a·a·a·a·a)(a·a·a·a)=a10或根据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得a6·a4=a6+4=a10.[师]我们学习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很容易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混淆.通过练习的第2题,同学们可反思一下做题的过程,注意幂的意义和乘方的意义,真正地去理解这两个幂的运算性质,而不是去单纯的记忆.【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幂的乘方的意义,巩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这节课我知道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生]通过乘方的意义和幂的意义推出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生]我的体会到了学习这个性质后能给运算带来简便.【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以形成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今后改正的方向,同时也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五、当堂达标,反馈矫正[师]请同学们利用下面的题目检测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件展示(1) (y2)2n= .(2)[(-x)2]3= .(3)(x2)4·x= .2.计算(1)(-1)5·[(-3)2]2(2)-(-a)2·(a2)3·(-a)(3)(x2)3+[(-x)3]2【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认知技能进行检测和反馈,了解学生对幂的乘方这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有利于在下一步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必做题:课本第6页习题第2题.选做题:1.若[(x3)m]2=x12,则m=_____________.2.已知a m=2,a n=3,求a2m+3n的值.【设计意图】对作业分层次处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幂的乘方是单项式乘除运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由课本引例引入幂的乘方,这样比较自然,易于学生理解.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幂的乘方运算的必要性.让学生探究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时,发现有少部分学生不能进行必要的推理,而是直接使用教材的结论:(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来解决做一做的内容练习.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幂的意义加以说明,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归纳、符号演算等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把幂的乘方的性质应用于计算,培养学生使用一般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我在这个环节的处理力度还不够大,分析的还不够透彻.在这个方面应该让学生正确识别幂的“底数”是什么,幂的指数是什么,乘方的指数是什么,然后正确运用幂的乘方的性质进行正确计算.。

数学初一下北师大版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案

数学初一下北师大版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案

数学初一下北师大版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案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进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那么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常用的教学用具活动预备:1、计算〔1〕〔x+y 〕2·〔x+y 〕3〔2〕x 2·x 2·x+x 4·x〔3〕〔0.75a 〕3·〔41a 〕4〔4〕x 3·x n-1-x n-2·x 4 教学过程:通过练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复习乘方的知识,并紧接着利用乘方的知识探究新课的内容。

一、 探究练习:1、 6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62)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 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 2)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在那个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观看,推测(62)4与(a 2)3的底数、指数。

并用乘方的概念解答问题。

2、〔6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a n ·a m =a nm )=__________〔3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a n ·a m =a nm )=__________〔a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a n ·a m =a nm )=__________〔a m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a n ·a m =a nm )=__________〔a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照a n ·a m =a nm )=__________即〔a m 〕n =______________(其中m 、n 基本上正整数)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发明了什么?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学生在探究练习的指引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明幂的乘方的法那么,从猜测到探究到理解法那么的实际意义从而从本质上认识、学习幂的乘方的来历。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培养学生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及简单的幂的运算。

但对于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得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巩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实例及运算法则。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幂的运算性质。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计算(23)2,32×33等。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如:(a m)n=a mn,(ab)n=a n b n等。

让学生总结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数学教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_七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_七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课方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_七年级数学教课方案 _模板教课建议一、知识构造二、要点、难点剖析本节教课的要点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例的理解与掌握,难点是法例的灵巧运用.1.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的推导是依据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幂的乘方不可以和同底数幂的乘法相混杂,比如不可以把的结果错误地写成,也不可以把的计算结果写成.幂的乘方是变乘方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的)乘法,如;而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变(同底数的幂)乘为(幂指数)加,如.2.积和乘方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为正整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也拥有这一性质.比如:3.不要把幂的乘方性质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混杂.幂的乘方运算,是转变为指数的乘法运算(底数不变);同底数幂的乘法,是转变为指数的加法运算(底数不变).4.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三个运算性质是整式乘法的基础,也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照.对三个性质的数学表达式和语言表述,不单要记着,更重要的是理解.在这三个幂的运算中,要防备符号错误:比如,;还要防备运算性质发生混杂:等等.三、教法建议1.幂的乘方导出的依据是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教课时,也要注意导出这一性质的过程.可先以详细指数为例,明确幕的乘方的意义,导出性质,如关于从指数连加获得指数相乘,要依据学生状况多作一些说明.以为例,再一次说明能够写成.这一点是导出幂的乘方性质的要点,务必使学生真实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导出性质.2.使学生要严格划分同底数幂乘法性质与幂的乘方性质的不一样,不可以混杂.详细解说可从下边两点来说明:(1)切记不一样的运算要使用不一样的性质,运算的意义决定了运算的性质.(2)记清幂的运算与指数运算的关系:(同底 )幂相乘→指数相加 ( “乘”变“加”,降一级运算 );幂乘方→指数相乘 ( “乘方”变“乘法”,降一级运算).认识到有关幂的两个重要性质都有“使原运算仅降一级运算”的规律,可使自己更好掌握有关性质 .3.在教课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启迪学生,不单掌握法例,还要明确为何.三种运算法例全讲完以后,学生最易产生法例间的混杂,为认识决这个问题除叫学生熟记法例以外,在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和写作业时,注意解题步或实时发现问题,说明出现问题的原由;要注骤,意防备两个错误:(1)(-2xy)4=-24x4y4 .(2)(x+y)3=x3+y3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一、教课目的1.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并能应用它进行有关计算.2.经过推导性质培育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3.经过运用性质,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培育学生谨慎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5.浸透数学公式的构造美、和睦美.二、学法指引1.教课方法:指引起现法、试试指导法.2.学生学法:要点是正确理解幂的乘方公式的意义,只有正确地鉴别出其合用的条件,才能够较简单地应用公式解题.三、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法(-)要点正确掌握幂的乘方法例及其应用.(二)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综合应用.(三)解决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对照的方法让学生感觉、理解公式的联系与差别.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复习同底数幂乘法法例并进行、的计算,进而引入新课,在研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幂的乘方公式,并加以充分的理解.2.教师举例进行示范,师生共练以熟习幂的乘方性质.3.设计错例辨析和练习,经过不一样的题型,从不一样的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七、教课步骤(-)明确目标本节课要点是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性质并能进行较灵巧的应用(二)整体感知幂的乘方法例的应用要点是判断准其合用的条件和形式.(三)教课过程()1.复习引入(1)表达同底数幂乘法法例并用字母表示.(2)计算:①②2.研究新知,解说新课( 1)引入新课:计算和和发问学生式子、的意义,启迪学生把幂的乘方转变为同底数暴的乘法.计算过程按课本,并注明每步计算的依据.察看题目和结论:推断幂的乘方的一般结论:(2)幂的乘方法例语言表达: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字母表示:.(,都是正整数)推导过程按课本,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依据.(3)典范解说例1计算:①②③④解:①②③④例2 计算:①②解:①原式②原式练习:① P97 1, 2②错例辨析:以下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四)总结、扩展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性质比较:幂运算种类指数运算种类同底幂乘法乘法加法幂的乘方乘方乘法八、部署作业P101 A 组 1~3; B 组 1.参照答案略.教课目的: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 1 解方程;2、理解移项的看法;3、学会移项。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幂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幂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幂的运算性质理解不深刻,容易混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幂的运算规律;3.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1.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幂的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对幂的运算规律的认知;3.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幂的运算法则,提高解题能力;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掌握幂的运算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幂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基本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3.能够运用幂的运算规律进行数学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幂的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幂的运算规律。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幂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幂的运算性质。
(4)拓展提高: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幂的运算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幂的运算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第1课时幂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述该性质.2.能熟练的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运算的意义及类比、归纳等方法的作用.4.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是什么?预设: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情境导入】问题: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多少倍?【探究】教师活动:先利用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探究情境导入中的计算问题,再让学生自主进行做一做的练习,通过探究、交流,归纳总结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问题如何计算(102)3呢?预设:根据幂的意义,可以看成是3个102相乘,再按照同底数幂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即可.(102)3=102×102×102=102+2+2=106【做一做】根据幂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完成下式计算.(1) (62)4;(62)4=62×62×62×62=62+2+2+2=68(2)(a2)3;(a2)3=a2×a2×a2=a2+2+2=a6(3) (a m)2.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以及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对于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理解不深,导致在做题时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

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

3.练习法: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教师制作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练习题:教师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初步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同时,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讨论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已经开始学会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不过,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小组的讨论并没有紧扣主题,有时候会偏离到其他数学问题上去。未来,我需要加强对讨论过程的引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围绕中心议题深入探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一章节。我发现,虽然这个概念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一开始接触时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让我来谈谈一些观察和思考。
首先,当我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概念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迅速地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法则。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从具体例子抽象到一般性法则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对于积的乘方的分配律和结合律,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学题目,如(2x + 3y)^2,让学生逐步分解,理解每个因数平方后如何相加;
-在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将长方体分解为两个长方形的乘积,然后应用积的乘方法则来简化计算过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次相同乘积的情况?”比如,计算一块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如果它的边长是2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2米的立方,如果我们要计算8块这样的木块的总体积,就需要用到幂的乘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奥秘。
此外,我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处理学生的疑问。今天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我尽力做到耐心细致,但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时间关系而不能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我需要在课后寻找时间,比感觉到学生们的反馈还是积极的。他们基本上能够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且表示会在课后进行复习。但是,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我需要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七年级数学《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七年级数学《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七年级数学《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相关推荐七年级数学《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一、教材分析《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本节课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后,以学生喜爱的地理知识――几大行星体积大小的比较为切入点,利用“做一做”的游戏展开新课,让学生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

充分体现新教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特点。

以“观察―归纳―概括”为主要线索探索运算法则,注重发展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小学升中学无需考试,因此就出现了同一个班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别。

学生的基础不平衡,教学就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教学定位明确了,教学设计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我们的学生已经经历对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探索,有了会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经验,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幂的意义,领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些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课采用了探索式学习方式,归纳、概括幂的乘方运算性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2、过程与方法:体会幂的意义,领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并发展实践能力;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会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且能用幂的.意义加以说明。

3、情感与态度: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学习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并正确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学≈科≈网Z≈X≈X≈]2、难点:灵活运用幂的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六、教学安排两课时,这节是第一课时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科≈网Z≈X≈X≈]电脑显示教科书P17引例(设计意图:激发兴趣,燃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果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倍,那么甲球的体积是乙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主动探究
(am)n=amn
幂的乘方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学会探索新知,学会总结。
四、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做一做
计算:
(1)(103)2(2)(b5)5(3)(am)4
(4) -(x3)m(5)(y4)3·y
(6)2(a2)5-(a5)3
四、深入思考
完成练习并请三位同学板演,师生共同评定正确答案。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一、参与回顾
=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参与回顾旧知识为新课作准备
二、创设情境诱发主动
但我们发现我们所学的识还是不够用的,比如:
[投影]若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n倍,那么甲球的n3倍。
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是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地球的多少倍?
103易得而(102)3=?
二、投入情境
(102)3
=102102102
=106
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源于生活实践的且是为生活服务的,当出现新的问题也就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三、引入课题激发探究
做一做:
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62)4(a2)3
(am)2(am)n
总结: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相结合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
学生活动环节
设计意图
一、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那么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又是如何呢?
五、展示应用评价自我
随堂练习:课本P16
五、展示能力
完成练习并请三位同学板演,师生共同评定正确答案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六、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提问]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注意点。
六、建构体系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学会总结
七、知识留恋课后韵味
布置作业:
七、应用品味
课本P16习题1.5
§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教学内容
§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伴你学数学》练习五
八、课后反思总结升华
八、反思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