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南华物理练习第13章答案

合集下载

【单元练】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答案解析)(3)

【单元练】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D

解析:D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此时表现为分子间的引力,故B错误;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内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B

解析:B

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物体的内能增加,故B正确;

C.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D.50℃的水和10℃的水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B。

3.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非晶体

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

【单元练】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题(答案解析)(1)

【单元练】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盛夏时节,荷香四溢 B .阳光底下,尘土飞扬 C .凉风习习,水波荡漾 D .深秋时节,落叶飞舞A

解析:A

A .盛夏时节,荷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 符合题意;

B .阳光底下,尘土飞扬不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凉风习习,水波荡漾,是因为水面在风的作用下产生波纹不是分子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

D .深秋时节,落叶飞舞不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A 解析:A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是外界对其做功,比如压缩气体,故A 选项错误,A 选项符合题意;

B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是正确的,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正确的,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是正确的,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有两种物体,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3∶2,放出热量之比是2∶1,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是( ) A .3∶2,1∶10 B .2∶5,5∶3

C .2∶3,10∶1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3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3章

第13章 光学

一 选择题

*

13-1 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倒立圆锥里,

其顶角为( )

(A)48.8o (B)41.2o (C)97.6o (D)82.4o

解:选(C)。利用折射定律,当入射角为1=90i o 时,由折射定律1122sin sin n i n i = ,其中空气折射率11n =,水折射率2 1.33n =,代入数据,得折射角2=48.8i o ,因此倒立圆锥顶角为22=97.6i o 。

*

13-2 一远视眼的近点在1 m 处,要看清楚眼前10 cm 处的物体,应配戴的眼

镜是( )

(A)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 的凹透镜 (C)焦距为11 cm 的凸透镜 (D)焦距为11 cm 的凹透镜

解:选(C)。利用公式

111

's s f

+=,根据教材上约定的正负号法则,'1m s =-,0.1m s =,代入得焦距0.11m =11cm f =,因为0f >,所以为凸透镜。

13-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13-3中的S ′位置,则[ ] (A)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B)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习题13-3图

解:选(B)。光源S 由两缝S 1、S 2到O 处的光程差为零,对应中央明纹;当向下移动至S ′时,S ′到S 1的光程增加,S ′到S 2的光程减少,为了保持光程差为零,S 1到屏的光程要减少,S 2到屏的光程要增加,即中央明纹对应位置要向上移动;条纹间距d

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物体内能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

B. 质量不变

C. 体积增大

D. 压力增大

答案:A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

A. 做功和热传递

B. 压缩和膨胀

C. 摩擦和燃烧

D. 辐射和吸收

答案:A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温度升高,则其内能: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A

二、填空题

4.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

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物质的量有关。

答案:温度、体积

三、简答题

6. 简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答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通过外力

对物体进行压缩或拉伸,改变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物体

的内能。热传递是通过热量的流动,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

四、计算题

7. 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T1,压强为P1,体积为V1。当温度升高到T2时,压强和体积如何变化?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由于质量不变,物质的量n也不变。当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根据方程可得P1V1/T1 = P2V2/T2。由于T2 > T1,所以P2V2 >

P1V1,即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五、实验题

8. 描述一个实验,以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实验可以是压缩气体实验。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一个绝

热容器内,通过活塞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没有热量的交换。随着压缩的进行,气体的体积减小,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的碰撞更加频繁,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十三章内能复习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十三章内能复习练习(含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练习

一、填空题

1.“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2、烧烤店用炭火烤羊肉串时,阵阵香味四溢,这是现象;烤羊肉串是通过的方法使肉串内能增加的。

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5、晴朗的沿海地区,海风通常发生在(选填“白天”或“晚上”),这是因为陆地沙土的比热容比水,使得土地吸热升温比水(选填“快”或“慢”),陆地上方空气上升,从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

6、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注:c水>c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以得出(选填“甲”、”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热容为4.2×103J/(kg•℃)]

7、铜的比热容为0.39×103焦/(千克•℃),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铜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为0.39×103焦。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铝块、铁块三个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升高得最多;假如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后,放出的热量最多。(已知c铜<c铁<c铝)

物理选修3-4课后训练:第十三章3.光的干涉含解析

物理选修3-4课后训练:第十三章3.光的干涉含解析

课后训练

1.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其光屏上P处发现明条纹,则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为()。

A.光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B.光波的波长的奇数倍

C.光波的半波长的偶数倍

D.光波的波长的偶数倍

2.在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 )。

A.两列光波谷和波谷重叠处出现暗条纹

B.两列光波峰和波峰重叠处出现亮条纹

C.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D.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3.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透明玻璃片遮盖下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

C.不动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

的条纹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为0。6 μm,若分别用频率f 1=5。0×1014 Hz 和f 2=7。5×1014 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

A .单色光f 1和f 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明条纹

B .单色光f 1和f 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

C .单色光f 1照射时出现明条纹,单色光f 2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答案解析)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2.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盛夏时节,荷香四溢B.阳光底下,尘土飞扬

C.凉风习习,水波荡漾D.深秋时节,落叶飞舞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C的水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内能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

4.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无关的是()

A.春天,小溪里流水潺潺B.盛夏,洒水后的路面变干

C.秋天,校园里丹桂飘香D.冬天,室外冰雕一天天变小

5.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6.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 .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C .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D .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1. 请分析在以下过程中,冰粒、火箭箭体和子弹的内能是在增大还是减小?机械能在增大还是减小?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

(2)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3)飞行的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嵌在木板中,温度逐渐降低。

2. 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3. 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4. 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温度的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

第二节课后习题答案:

1.(1)、冰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2)、火箭的内能增加,机械能增大。

(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3.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的实例:煤气灶烧饭,太阳能热水器等;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的实例:暖水瓶、保温杯等。

4.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是摩擦生热。钉帽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2. 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13章1-3节课后习题(带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3章1-3节课后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2.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2017·湖南怀化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运动

B.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了字迹,这是扩散的结果

C.物体难以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没有斥力

D.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引力也增大,斥力增大得更快

6.(2017·江苏南京中考)“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

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

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nm。

7.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

九年级物理全册13章1-3节课后习题(带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3章1-3节课后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2.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2017·湖南怀化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运动

B.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了字迹,这是扩散的结果

C.物体难以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没有斥力

D.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引力也增大,斥力增大得更快

6.(2017·江苏南京中考)“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

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

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nm。

7.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

深圳市南华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南华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1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的2倍,若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的2倍后,迅速接触,则()

A.热量将从甲球传给乙球

B.热量将从乙球传给甲球

C.两球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热传递的方向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

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

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

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

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

4.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来了,湘江边油菜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B.七月份湖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D.冬季,寒潮来临,长沙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7.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大学物理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13 -1 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分析与解 bca ,b1a 和b2a 均是外界压缩系统,由⎰=V p W d 知系统经这三个过程均作负功,因而(C)、(D)不对.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三个过程初末态内能变化相等,设为ΔE .对绝热过程bc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E =-W bca .另外,由图可知:|W b2a |>|W bca |>|W b1a |,则W b2a <W bca <W b1a .对b1a 过程:Q =ΔE +W b1a >ΔE +W bca =0 是吸热过程.而对b2a 过程:Q =ΔE +W b2a <ΔE +W bca =0 是放热过程.可见(A)不对,正确的是(B).

13 -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请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分析与解 由p -V 图可知,p A V A <p B V B ,即知T A <T B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 B >E 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全章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全章练习(含答案)

第13章《内能》专项复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时练)

基础题:

1.小明放学回家,刚打开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是由于饭菜经过加热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_。

2.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铁棒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力。

3.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黄沙漫天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大雪纷飞

4.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5.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6.下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拓展题:

7.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

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

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为()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

情况是()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训练(含答案)-试卷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训练(含答案)-试卷

第13章内能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 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间有空隙

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分子间有引力

3. 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 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 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 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4. 关于内能和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 ℃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5. 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6.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B. 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 用零下18 ℃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 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

天津南华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天津南华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如图所示的磁场中

S1、S2、S3为三个面积相同并且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是φ1、

φ2、φ3并且都不为零,那么磁通量最大的是()

A.φ1B.φ2

C.φ3D.φ1、φ2、φ3一样大

2.三根完全相同的长直导线互相平行,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流,它们的截面处于一个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处,如图所示,已知每根通电长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距该导线的距离成反比,通电导线b在d处产生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三根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在d处的总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2B B.3B C.2.1B D.3.8B

3.矩形线圈abcd位于足够长的通电直导线附近,且线圈平面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线圈的两条边ad和bc与导线平行,以下情形中线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线向左平动B.线圈向左平动

C.减小导线中的电流D.使线圈以通电直导线为轴转过30°

4.有两根长直导线a、b互相平行放置,下图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O点为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M、N为两导线附近的两点,它们在两导线连线的中垂线上,且与O点的距离相等。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I,则关于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D.线段MN上有两个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

练习一

选择题

1. 内壁为黑色的空腔开一小孔,这小孔可视为绝对黑体,是因为它( B )

(A)

吸收了辐射在它上面的全部可见光; (B)吸收了辐

射在它上面的全部能量; (C)不辐射能量;

(D)只吸收不辐射能量。

2. 一绝对黑体在温度 T i = 1450K 时,辐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为 1,当温度降为

725K 时,

辐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为 2,则1/ 2为(D )

3. 一般认为光子有以下性质( A ) (1)不论在真空中或介质中的光速都是

c ; (2)它的静止质量为零;(3)它的动量为h v /c 2; (4)它

的动能就是它的总能量;(5)它有动量和能量,但没有质量。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A )

(A)

( 2) (4); (B) (3) (4) ( 5);

(C) (2) (4) (5);

(D) ( 1) (2) ( 3)。

4.

已知某单色光

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电势是

U b (使电子从

二. 填空题

1. 用辐射高温计测得炉壁小孔的辐射出射度为 2

2.8 W/cm 2,则炉内的温度为

1.416X 103K o

2. 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 5800K ,直径为1

3.9 X 108m 如果认为太阳的辐射是常数,表面积 保持不变,则太阳在一年内辐射的能量为 1.228X 1b 34 j ,太阳在一年内由于辐射而损失

的质量为 1.3647 X 1b 17 kg o

3. 汞的红限频率为 1.09 X 1015H Z ,现用=2000?的单色光照射,汞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速 度 V b = 7.73 105 m/s ,截止电压"=1.7V o

4. 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从 400nm 变到300nm 则从表面发射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 增大(增大、

减小)。 三. 计算题 1.

星星可以看作绝对黑体,

今测得太阳辐射所对应的峰值

(A)

,2 ; (B) 1/ . 2 ;

(C) 2 ; (D) 1/2。

金属逸出需做功eU b ),则此单色光的波长

必须满足:(A )

hc

hc (A)

; (B)

elb

elb

(C)

eU b hc ,

(D)

eU0 o

hc

波长m1=5500?,北极星辐射所对

应的峰值波长m2=0.35 m,求太阳的表面温度T1和北极星的表面温度T2 .

第十三章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

2.

从铝中移出一个电子需要 4.2 eV 的能量,今有波长为200 nm 的光投射至铝表面。

(1)由此发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

⑵遏止电势差多大? (3)铝的截止波长有多大?

1 2 1 2

解:由光电方程h A mv m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mv m h A

2 2

he

1

将 h

6.25 eV 和 A 4.2 eV 代入得到:E km —mv ; 2.05 eV

2

遏止电势差:U a

E

km U a 2.05V

e

铝的截止波长:A

h 0, A h —,

h C , 0 295.95 nm

A --- ----------------

解:由:b

m T

b

ml

2.897 10 5500 10

5.26 103

b

m2

2.897 10 3 0.35 10 6

3

8.277 10 K

试问:

练习二

一.选择题

1. 康普顿散射的主要特征是( B )

(A) 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全然不同;

(B) 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相同,有些比入射光的波长长些,且散射角越大,散射光的波长变得越长;

(C) 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相同,但有些变短了,散射角越大,散射波长越短;

(D) 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相同,但也有变长的,也有变短的。

2. 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的能量为1

3.6eV,则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A )

(A) 3.4eV ;(B) 3.4eV ;(C) 13.6eV ;(D) 13.6eV。

3. 已知氢原子的玻尔半径为r i。依据玻尔理论,处于第二激发态的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半

径应是(B )

(A) 4r i;(B) 9r i ;(C) 2r i; (D)

3r i。

4. 如图i所示,被激发

的氢原子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可能发射波长为

i,2,3的辐射,则它们的关系为( B )

(A) i= 2+ 3;(B) i/ 3=i/ i + i/ 2;

(C) 2= i+ 3;(D) i/ 3=i/( i+ 2)。

二.填空题

i. 波长为O.i ?的X射线经物体散射后沿与入射方向成60角方向散射,并设被撞的电子

原来是静止的,散射光的波长= ________ ,频率的改变= _________ ,电子获得的能量

i8 3

E= _______ 。0.ii2i5 ? o; 3.25 i0 Hz;i.34 i0 eV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原子基态电离能是eV ,电离能为0.544 eV的激发态氢原子,其电子处

在n= ____________ 的轨道上运动。13.6 ; 5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原

子系统存在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能量状态,处于这些

状态的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轨道上绕核作圆运动,不辐射能量;(2)原子从一能态

向另一能态跃迁时,辐射和吸收一个光子,光子频率满足h = ______________ ;(3)原子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