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分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4.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5.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性状表现与基因组成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亲代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得到表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出答案。
听讲,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展示孟德尔图像及其成就。
讲解孟德尔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听讲、识记,了解孟德尔在遗传研究中的重要成就。
通过“名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人的某一相对性状的图片(如耳垂的有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02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怎么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②什么是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如A、a)表示控制有无耳垂的基因。
②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通过观察人的相对性状引入,贴合学生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③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合有哪几种?分别表现为什么性状?④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单评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①由于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不同才出现了等位基因。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35
0
41
2
卷舌
卷舌
88
70
21
3
非卷舌
卷舌
22
15
9
4
卷舌
非卷舌
30
22
11
根据调查结果推测,卷舌和非卷舌性状中,卷舌 性状是显性性状,由 显性基因控制,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第 2 组的调查结果。
考点三、基因型的推断 图解逆推法
孟德尔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发现子一代全为髙茎,子一代自花传粉获得 的子二代既有髙茎又有矮茎(如图乙所示)。请分析高茎和矮茎哪种性状为显性 性状,若显性基因为D,隐性基因为d,你能推断出亲本和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 型么?
双眼皮
(1)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
显性性状。小娟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Aa ,外公的基因组成为 Aa或AA 。 (2)如果小娟的父母生第二个孩子,二孩为双眼皮的概率为 75% 。
(3)小娟成年以后与一位双眼皮的男子结婚。请分别讨论并说明小娟与该 双眼皮男子所生子女是否一定是双眼皮不?一定、因为男子基因可能是Aa,有。可
复习: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回顾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关重要词语
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 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表现型、基因型、配子
基础知识回顾: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 性状。 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2、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的现象称为遗传;子 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称为变异 。
是
,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
。
• (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关系3.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4.能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间的关系5.知道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位基因的概念;难点: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的例子来说明。
学习课本老师板书设计: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决定)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基因随配子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随堂练习: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A.达尔文B.孟德尔C.袁隆平D.林奈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A.基因组成B.染色体组成C.DNA组成D.蛋白质组成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D.以上均有可能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A.AAB.aaC.A或aD.a5.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A.受精卵B.配子C.蛋白质D.性状6.纯种高豌豆DD和矮豌豆dd杂交后获得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这是因为杂交后代()A.只有显性基因DB.只有隐性基因dC.隐性基因d消失了D.在显性基因D存在的情况下,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7.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
(1)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2)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3)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 父,是遗传学这门重要学科 的奠基人。
孟德尔 (1822-1884)
孟德尔于1865年发现遗 传定律。孟德尔进行了长 达8年的豌豆实验。通过人 工培植这些豌豆,对不同 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 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 和分析。发现了生物遗传
内打“√”,在错误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
(1)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
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
(× )
(2)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3)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
(4)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其表现型有可能相同。 (√ )
父母的基因
A
a
A
a
生殖细胞的基因 A
a
A
a
受精卵可能的基因
(子女的基因型) A
AA
aA
aa
a
子女的表现型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子女中三种基因型的比值是多少? 子女中两种表现型的比值又是多少?
AA :Aa :aa = 1 : 2 : 1
有耳垂:无耳垂 = 3 : 1
一对无耳垂的夫妇,可能生一 个有耳垂的子女呢?
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 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 “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 秘的基本规律。
左为高豌豆,右为矮豌豆
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反之)
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
杂交后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
▪ 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基因) 那么,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呢?
AA
aa
Aa
AA
aa
Aa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3、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6、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7、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学习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学习难点等位基因的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自主学习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如Aa,Bb等。
2、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得到表现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3、隐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得到表现,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4、显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可能是显性基因(AA),也可能是等位基因(Aa)。
5、隐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性基因(aa)。
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6、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生殖细胞)是连接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的唯一媒介,基因可随代代相传。
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
合作探究1、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原因是()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C、必一为显性,一为隐性D、以上皆有可能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A、甜性性状是显性B、非甜性状是显性C、相互混杂D、相互选择3、黑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公羊、母羊和小羊的基因组成(白色基因是显性基因,用B表示,黑色基因是隐性基因,用b表示)是()A、BB、bb、bb B、bb 、Bb、bbC、Bb 、Bb 、bbD、bb、BB、bb4、在生活中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子女,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用B表示,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用b表示,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BB 、BbB、BB 、bbC、Bb 、bbD、Bb、Bb当堂检测1、某细胞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2、配子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A、1/4B、1/2C、1倍D、2倍4、受精卵中成对出现的基因()A、全为隐性B、全为显性C、为一显性一隐形D、以上都有可能5、决定面颊上有酒窝的基因(D)为显性,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为隐性。
广东省仁化县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0章 第3节 性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目标1、有关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2、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3、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4、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5、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6、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7、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8、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典例剖析例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小芳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小芳是白化病人。
请问小芳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 和hh解析这是遗传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①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而小芳是白化病人,则小芳的基因组成是hh;②孩子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
小芳的基因组成是hh,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则父母都携带有h基因;③小芳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说明他们都具有正常的基因﹙H﹚。
综上所述,小芳父母的基因组成是Hh和Hh。
答案 C自学平台1、1865年,奥地利植物学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性状遗传的现象才逐渐得到科学的解释。
2、性状的表现是由相应的控制的。
3、在一对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叫做,用写字母来表示;不能得到表现的叫做,用字母来表示。
4、有耳垂基因﹙A﹚和无耳垂基因﹙a﹚是一对,其中A是基因,a是基因,A对a具有作用。
5、人是由发育形成的,是由精子和受精结合而形成的。
6、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上,是随着的结合而结合的,一个来自,一个来自。
7、在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成对的会随着成对的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或之中。
8、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基因可以随配子代代相传。
达标练习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A.细胞 B.基因 C.染色体 D.DNA2.当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出﹙﹚A.显性性状 B.中间性状 C.隐性性状 D.无规律3.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是﹙﹚A.染色体 B.基因 C.配子 D.细胞核4.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PPT优质课件

A A.胚的基因型相同,种皮的基因型不同 B.胚的基因型不同,种皮的基因型相同 C.胚的基因型相同,种皮的基因型相同 D.胚的基因型不同,种皮的基因型不同
5.孟德尔在一次杂交实验中,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到杂交第一代全部
新个体
在体细胞中,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当人产生配子时,成对的染色体 分离,配子只保留原来一半的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成对。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父亲 AA
母亲 aa
精子 A
卵细胞 a
受精卵 Aa
新个体
在体细胞中,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当人产生配子时,成对的染色体 分离,配子只保留原来一半的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成对。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 册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复习回顾
1.什么是性状?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行为方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性状由什么决定的?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讨论: 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 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是高茎豌豆,杂交第一代自花受粉,将其种子全部种下,在全部杂交第二代植株
中,有90株矮茎豌豆。请你推测,杂交第二代大约有多少株高茎豌豆?( )
A. 90株
B. 180株
C. 270株
D. 30株
C
课堂小结
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2.显隐性基因分别决定显隐性性状 3.显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显性性状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优秀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第三节,包括两个内容: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遗传与变异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是本章教学难点之一。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虽然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本节内容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通过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复习上节相关概念以及预习后面内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说出配子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利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性状遗传规律的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初步确立运用唯物主义世界的基本观点.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增加学生对生物学和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四、教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五、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生物:第20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性状遗传的应用
1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利用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
人类常见遗传病
2
配,增加物种的遗传变异性,提高农作 物和家畜的经济效益。
人类常见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
病,遗传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治疗这
些疾病。
3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的重组和转移, 可以改变有机体的性状,对农业、医学 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五、思考题
1. 性状遗传是否一定有规律性? 2.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3. 是否应该通过遗传检测来选择胚胎?
2 第二法则:单因素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规律强调了基因在性状 传递中的作用,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3 第三法则: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通过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实验证实了 自由组合规律,深化了我们对基因遗传的认 识。
4 意义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打下 了基础,对后续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因、染色体与性状遗传
基因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位于染色体上,通过遗传传 递性状。
染色体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结构,携 带着基因,并参与性状的遗传 和变异了个体的性状。它们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性状遗传的变异形式
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意味着一个基因的表达 会掩盖另一个相反的基因表达, 导致性状的突出显示。
不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是指两个基因相互影 响,产生介于两者之间的性状表 达。
基因互补作用
基因互补作用描述了多个基因相 互配合作用的情况,对性状的表 达产生复杂的影响。
多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决定一 个性状,结果呈现连续变化的情 况。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
律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我们得出了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考试的主要内容)
1、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2.性状的表现受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通常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称为等位基因。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显性的,易于表达,称为显性基因(大写字母a),其控制的性状是显性的;不易表达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a表示),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
4.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上。
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形成时,染色体数量将减半,配对的染色体和基因将被分离成单个,然后与精子和卵子的组合结合并重新配对。
这样一来,后代(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半基因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因此,在生物传递和产生的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是连接上下两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
基因可以通过配子代代相传。
5、掌握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推断遗传概率。
(p107活动)
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室考试的关键内容,以便进行上述性状遗传学研究。
我希望你必须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