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
:03232004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公共管理专科
本课程是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科一体化教学阶段的必修课。本课
程介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社会科学基本知
识、掌握信息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提高对社会的认
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
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技巧,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理论和操作两部
分。理论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方向;操作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具
体方法与技巧。
学时数: 36 学时
分数: 2 学分
学时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1 1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1 1 第三章调查设计 2 2 第四章抽样 4 4 第五章测量 2 2 第六章问卷设计 2 2 第七章资料收集 2 2 第八章资料处理 6 6 第九章资料的统计分
析——单变量分析 4 4 第十章资料的统计分析——双变量分析 6 6 第十一章SPSS基本应用 4 4 第十二章撰写调查报告 2 2
36 36 合计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有关知识,
讲解社会调查研究和方法技巧的重要性。结合实例,讲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与技巧。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议组织或模拟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
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作用、类型和题材以及社会调查的一般程
序。
1、掌握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2、理解抽样调查和普遍调查的区别。
3、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学时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概念
一、现有的认识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一、社会调查的分类
二、社会调查的题材
第四节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一、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
二、普遍调查的特点
三、抽样调查的概念
四、抽样调查的优点
第五节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二、“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第六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社会调查的概念
1.1现有的认识(了解)
1.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2、社会调查的作用(理解)
3、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3.1社会调查的分类(掌握) 3.2社会调查的题材(掌握) 4、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1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了解) 4.2普遍调查的特点(了解)
4.3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 4.4抽样调查的优点(理解) 5、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
5.1社会调查发展简介(了解) 5.1“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理解)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掌握)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和方法。
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
2、掌握选题的标准
3、掌握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4、理解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1学时
第一节选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选题的标准
第三节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节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1、选题的重要性(了解)
2、选题的标准(掌握)
3、选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
4、调查课题的明确化(理解)第三章调查设计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1、使学生了解调查目的
2、使学生理解分析单位
3、使学生掌握时间框架的确定
4、掌握方案的设计
2学时
第一节调查目的
第二节分析单位
第三节时间框架
第四节具体方案
1、调查目的(了解)
2、分析单位(理解)
3、时间框架(掌握)
第四章抽样 4、具体方案(掌握)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抽样调查的原理、方法与程序。
1、使学生了解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2、使学生掌握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3、使学生掌握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方法
4、了解样本规模的确定和抽样误差的控制
4学时
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一、抽样的概念
二、抽样的作用
三、抽样的类型
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一、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
二、抽样分布
三、抽样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
三、分层抽样
四、整群抽样
五、多段抽样
六、PPS抽样
七、户内抽样
第四节非概率抽样方法
一、偶遇抽样
二、判断抽样
三、定额抽样
四、雪球抽样
第五节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一、样本规模
二、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三、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1、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1.1抽样的概念(了解) 1.2抽样的作用(理解) 1.3抽样的类型(掌握)
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掌握)
3、概率抽样方法(理解)
4、非概率抽样方法(理解)
5、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5.1样本规模(了解)
5.2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了解)第五章测量
5.3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了解)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四个要素的含义。
1、使学生了解测量的概念和特征
2、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几个层次
3、使学生了解量表
4、了解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5、理解操作化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时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和特征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第二节测量层次
第三节量表
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