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3物态变化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3 物态变化实验(解析版)类型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技巧】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为自下而上。
2.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是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高。
3.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固体颗粒受热均匀4.温度计放置时玻璃泡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分析得出结论:晶体熔化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持续吸热,温度上升。
6.判断是不是晶体及其熔点:图像中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则为晶体,对应的温度即为熔点。
7.用固体小颗粒是为了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并受热均匀。
8.烧杯口出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
【专项训练】1.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实验时,组装器材要________(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不直接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此过程中海波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填“吸”或“放”)热。
(3)图甲中,海波在E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均填“固”或“液”)态。
(4)由该图象知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
【答案】(1)从下到上使海波受热均匀(2)BC3固液共存吸(3)液固(4)相同【解析】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到海波中,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所以要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0℃B.20℃C.37℃D.45℃【答案】C【详解】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若高于37.3℃,则视为发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答案】B【详解】A.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B.露是液态的小水滴集合而成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C.雪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液化B.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答案】D【详解】水池中的水先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成水珠,产生白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
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详解】A.小草上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树叶上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河面上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群山间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实验探究题训练(解析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训练1.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晶体可以继续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
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盐水的浓度(%)024********沸点(℃)100.0100.3100.6101.0101.3101.6102.010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放盐(选填先”或“后”)。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专题02 物态变化(解析版)
二、物态变化2020年题组1.(2020鄂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湿衣服晾干B.冰棒周围冒白气C.冰雪消融D.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答案】B【解析】A.湿衣服晾干是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B正确;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灯泡内壁发黑是灯的钨丝先升华再凝华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2020黄冈)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A.吉林雾淞B.草上露珠C.浓雾消散D.冰雪融化【答案】B【解析】A.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草叶上有露珠,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浓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0武汉)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
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说明气压、液体都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不变,当水的质量减小时,由Q吸=cm△t 可知,水升温较快,水达到沸点的时间缩短,故图线④符合题意。
4.(2020宜昌)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答案】D【解析】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盐会让冰的熔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是一个吸热反应,因此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温度也会变低,会让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同时放出热量;如果不加盐,则罐底附近的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_______(“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学习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华又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了“探究酒精的沸腾”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
水和酒精的比热容(c水>c 酒精),分析乙、丙两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_______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98小于吸热小于【解析】【详解】(1)由图象分析可知:水在第4分钟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为98℃,水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由图乙、丙可以看出,水和酒精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有c m t c m t=水水酒精酒精,因为c c>水酒精,可得m m<水酒精。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要给体温计消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 用自来水冲洗 D. 在沸水中煮2分钟2.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 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 铁块化成铁水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 湖水表面结冰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A. B. C.D.5.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北方的菜窖里,冬天常常放一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可防止蔬菜冻坏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6.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A. 甲图:春天冰雪融化B. 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C. 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 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7.我校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批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其中有一支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8℃,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83℃.小军同学用此温度计在我校物理实验室中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测得水的沸点是80℃,则此时水的实际沸点是()A. 100℃B. 98℃C. 97℃D. 96℃8.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A. 甲温度计B. 乙温度计 C. 丙温度计 D. 无法判断9.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A.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B. 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C.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D.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二、多选题10.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当温度为﹣39℃时,水银一定处于液态B. 当温度为100℃时,水一定能沸腾C. 当温度为40℃时,酒精和乙醚都处于液体D.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11.自制温度计时,在一定范围内,应该()A.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得相对大一些B.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得相对小一些C.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得相对粗一些 D. 温度计的内径做得相对细一些1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 “汗”出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3.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4.下面的物质中,具有一定熔点的是()A. 铁B. 冰C. 玻璃D. 沥青三、填空题15.冬天,小华拍到了悬挂在屋檐下的冰凌,如图所示.冰凌的形成是因为冬天气温很低时,屋顶的积雪被阳光照射后________成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________成冰.(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实验探究题训练(解析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训练1.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晶体可以继续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
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盐水的浓度(%)024********沸点(℃)100.0100.3100.6101.0101.3101.6102.010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放盐(选填先”或“后”)。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专题13物态变化解析版
、选择题物态变化A .初春,晨雾弥漫B •盛夏,河床干枯C .晚秋,朝露晶莹D .严冬,霜打枝头【答案】B【解析】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 A 错误;B 、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 B 正确;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 错误;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 D 错误。
2 . (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 T 随加热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 210CC •乙物质在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 段温度不变,不吸热【答案】C【解析】A 、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
乙物质在熔化过 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 错误;B 、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 210 C,甲没有熔点,故B 错误;C 、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 正确;D 、乙物质在BC 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3. ( 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1. (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CDD 、水的沸点高于60 C,因此不能选用量程为一 80 C ~60C 的酒精温度计。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 5minC .海波的熔点是50 C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答案】C 【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 50C 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C,约到第8min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 — 5min = 3min ,故AB 错误,C 正确;(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 4. (2019常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的是A .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 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 .沸腾时不断地冒出 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一80 C ~60 C 的酒精温度计【答案】C【解析】A 、水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热,B 、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D 错误。
【精选】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不同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温度升至40℃时,她每隔1min记录一次A、B的温度和状态,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1)根据图乙的温度曲线判断,____(选填“A或B”)是一种晶体;(2)B液体的沸点是100℃,如果持续加热,B 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3)当它们都成液态后,从第10min加热到第12min,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A”“B”或“一样”)多。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3 物态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答案】B【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四川省雅安市)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
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答案】D【解析】【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 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D. 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3. 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凝华4. 今年5月份以来,据怀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统计,有20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在自然界中,雨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则雨形成的物态变化过程主要是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升华5.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地下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6.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A. 先熔化,后液化B. 先升华,后凝华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汽化,后凝固7. 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的图示是A. B.C. D.8. 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A. C. D.9.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选填“能”或“不能”)【答案】1min -4℃固液共存小于不能【解析】【分析】【详解】(1)[1]在实验过程中,大约每隔1min便记录一次温度,而隔5min才记录温度的话,时间间隔太长,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2)[2]由图乙知,温度计示数为-4℃。
(3)[3]由图丙知,第9min试管内的物质处于熔化状态,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冰在第9min的内能小于第6min的内能,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冰都处于熔化阶段,其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冰质量越来越少,其内能越来越小。
(4)[5]由丙图知,在DF段,水的温度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由于不断吸热,所以开始沸腾,而试管中的水虽然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无法看到大量气泡上升。
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则由此可知: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
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答案】BC 吸液固相同不同【解析】(1)图中BC段表示温度不变,即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2)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图表示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点睛: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均为100g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2)由图乙可知,____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冰/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冰熔化时吸收了____J的热量。
专题03 物态变化(解析版)(第五期)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五期)专题03 物态变化一、第一期汇编试题来源:2021年江苏连云港、2021年四川乐山、2021年四川泸州、2021年四川遂宁、2021年云南、2021年浙江湖州、2021年浙江金华、2021年浙江丽水、2021年安徽、2021年浙江嘉兴、2021重庆A卷年、2021年重庆B卷等13套试卷。
二、第二期试题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2021年浙江宁波、2021年四川内江、2021年四川南昌、2021年四川成都、2021年甘肃武威、2021年江苏扬州、2021年陕西、2021年山东临沂、2021年山东泰安、2021年上海等12套试卷。
三、第三期试题来源:2021年北京、2021年福建、2021年广东、2021年海南、2021年河北、2021年河南、2021年吉林、2021年宁夏、2021年青海、2021年山西、2021年天津、2021年新疆、2021年云南等12套试卷。
四、第四期试题来源:2021年湖北恩施州、2021湖北宜昌年、2021年湖南岳阳、2021年湖南衡阳、2021湖北邵阳年、2021年江苏苏州、2021年山东济宁、2021年山东潍坊、2021年山东枣庄、2021年四川广安、2021年四川凉山州、2021年浙江衢州等12套试卷。
五、第五期试卷来源:2021年浙江杭州、2021年四川眉山、2021年山东菏泽、2021年山东东营、2021年江苏泰州、2021年江苏南京、2021年湖南长沙、2021年湖南怀化、2021年湖南郴州、2021年湖南常德、2021年湖北武汉、2021年湖北十堰、2021年黑龙江龙东、2021年黑龙江绥化、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开区等15套试卷欢迎各位下载。
1、(2021·浙江杭州·T6)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2、(2021·山东眉山·T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3、(2021·山东菏泽·T6)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C.气结成露D.气凝结霜4、(2021·山东东营·T6)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5、(2021·江苏泰州·T4)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冬天河水结冰B.铁丝网上的霜C.冰袋给病人降温D.冒出的“白气”6、(2021·江苏南京·T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2021·湖南长沙·T3)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8、(2021·湖南郴州·T7)有关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夏清晨,花、草、树叶上出现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B.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C.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成9、(2021·湖南常德·T3)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液化10、(2021·湖北武汉·T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专题02 物态变化 (解析版)
5.(2022·山西省)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冒“白气”。“白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霜前冷,雪后寒B. 水缸出汗,不用挑担
C.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答案】B。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
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C.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雨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
D.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
【答案】A。
【解析】A.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露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A. 初春,冰雪消融——熔化B. 夏天,大雾弥漫——汽化
C. 深秋,霜打枝头——凝固D. 冬天,冰封江面——凝华
【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答案】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C不符合题意;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一旦高于这个限定值,对人体会有危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A.雪糕周围会冒“白气”, “白气”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物态变化练习题(含解析)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解析1.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该晶体在CD 段是气态B .该晶体在BC 段不吸收热量 C .该晶体的熔点是48℃D .6min 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 2.在图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D .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 .在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5.预防“甲流”时,我们每天都要用体温计检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 ______℃,分度值为_____℃.6.水的凝固点是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可以是 体,也可以是 体。
7.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热量.8.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_,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9.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_态.(填“固”或“液”)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_min.10.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许多信息,请你写出两条。
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琪同学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她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设计实验)她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分别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
(1)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她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
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2) 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3) 淡盐水冰的熔点是3 ℃,浓盐水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4)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拓展)她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5) 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6) 她想起一件事,她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只要讲出一点即可)【答案】C;是;-7;降低;快;冰不纯,含有杂质。
【解析】【详解】(1)[1]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能不断吸热熔化,又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
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1.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答案】A。
【解答】解: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内的空气,造成容器内气压下降,凝固点升高,水的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即表面的水从内部的水吸热,造成内部的0℃水放热而凝固为0℃的冰,但水的快速蒸发造成液面上气压变大,快速蒸发不再继续,因而容器内有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答案】A。
【解答】解:A、这个图显示的应该是萘从固液混合态慢慢冷却之后又加热的过程。
所以“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的前半句是错误的。
B、0到t1是萘正在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液态的萘不断变成固态的萘,但因为是晶体而不会有温度变化,但熔化过程肯定是放热的,当然是不需要加热的。
所以“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是正确的;D、t1到t2的时间段里,萘已经全部是固体了,但由于温度还比常温高,所以仍在放热冷却,所以“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正确。
故选:A。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正确的是B(填“A”或“B”或“C”).此时的示数为48℃。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X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 (1) 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 规律制成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 能是 ________ .(4) 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IminMi 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 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t/min O 1 2 3 4 L O 6 7 8 9 温度τ∕βc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 ________ 图.从实验可得岀,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_______ 热,但温度 ________ :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 °C.【答案】热胀冷缩 温度汁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解析】【分析】(a)(b) 乙 丙a 吸保持不变99【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讣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 在甲图中,温度讣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3) 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髙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疑;也可能是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 ,如图所示:乙(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騰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C.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βC:
(5)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因为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I)-D⑵.B (3).图略(4).120 (5).升高(6).水由于汽化而减 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腾的现象.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 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
为使漂浮于水而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捏紧手指,则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 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
【分析】
【详解】
⑴⑴由表格可知,洒精的沸点78。C小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⑵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⑵⑶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讣示数不变。
(4)水沸腾时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
(3)⑸水蒸气液化成水,水不断增加,所以右侧试管中水而升髙。
温度/C
盐水浓度
O
3%
9%
15%
21%
27%
33%
36%
凝固点(°C)
O
2
•6
-11
-18
-2
04
O
(2)小明继续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
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从O开始增大时,其 凝固点:小明由表格数据判断:当浓度为22%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其值为
6.“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苣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
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2)通过分析图象信息可知:水的沸点是°C,此时大气压(选填“大
于” “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松开/捏紧)手 指.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Y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
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 察到铝箔条(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期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
⑹液化放热右侧试管中水温升高,因此右侧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 )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垃,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C。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宜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 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C;B、C组得 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从图像中还可以得岀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点睛】
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温 度讣的示数会受烧杯底部的影响:认淸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读数:根据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判断出时间不同的原因: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探 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也要掌握;学会从图象上分析水的沸点,并 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能够应用进行分析.
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
实验法)•
【答案】水又开始沸腾气压减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 塞,把烧瓶倒宜并向瓶底浇冷水时,液而上方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减小;
-18eC,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3)通过实验探究,小明联想到: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C左右时,路而上的冰雪
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选填“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综合考虑并种因素,工人的撒盐量对应 的盐水浓度,接近于表乙中各浓度值的哪一个最为合适?。
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左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
立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拯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则由
此可知:该盐水的凝固点为。在IOmin~20min时间内,盐水(选填"吸
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答案】-2C放热先降低后升高不准确降低21%
【解析】
【分析】
(1)凝固图像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3)⑸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岀:一泄浓度盐水的熔点低于OC,故护路工人常在路而上撒 盐,从而降低冰雪的熔点。
⑹为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应使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尽可能的低,由表中数据可知,工人 的撒盐疑对应的盐水浓度应接近于21%,即使夜晚温度很低时,也能保证路面不再结冰。
(2)实验中将左侧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可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计示数—(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试管中水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右侧试管中能说明水蒸气液化的现象是_,能说明液化放热的现象是
【答案】酒精相平不变增大右侧试管中水面升高右侧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析】
4.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饶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
塞,把烧瓶倒程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
水后,液而上方,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
管甲的10。C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减少热量散失98小于达到沸点b中的水质量比a中多<液化
【解析】
【详解】
⑴⑴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为了节约试验时间,我们可以给容器 盖上盖子以减少热量散失来实现,或者用热水进行实验;
(2)[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如图所示,水的沸点为980C:
(3) 请在图中作岀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OC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答案】D B图略120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 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吩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 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 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 的百分比)・
方冻淒全昼%
30
40
50
60
70
SO
90
濃合液的凝圄贞冷
-17
-2S
-37
-49
-4&
・45
-25
混合液的溝克打
IoJ
IM
107
Ill
117
124
L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C.考虑 到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董过爲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夜的含量不宜过离.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是()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oC,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
中,宜选()
A . 30% B . 40% C . 60% D . 90%
(5)[6]水沸腾后,各个位置温度相同,但是在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气压会减小, 所以此时产生的气泡由于气压的原因会越来越大,所以从A位垃上升至3位置时,Va<1∕b;
(6)[7]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IOOC水中,髙温的水蒸气越到低温会有大
[3]1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0C,可知此时大气压小 于1个标准大气压(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3)[4]通过实验发现水达到98。°即水的沸点且持续加热,水才能保持沸腾:
(4)[5]a、b两杯中水的初始温度相同,到达沸腾的时间不同,原因是两杯水的质量不同,b中水比a需要加热的时间多,说明b中的水质量多: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 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I匕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 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
再靠近苴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 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二次会排斥); 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