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解读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精品PPT课件
——歌德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 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 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 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 此不在彼也。……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化
心画心声总失真
❖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 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 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尚 奚拟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 终优游以养拙。 ——潘岳《闲居赋》
❖ “性轻躁, 趋世利。与石崇 等谄事贾谧, 每候其出, 与崇 辄望尘而拜⋯⋯。既仕官不达, 乃作《闲居赋》。” ——《晋书》
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 争信安仁拜路尘。
我国古代的风格论
❖ 风格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起初称为 “体”,用来品人,评价人的体貌、德 性和行为特点。
❖ 刘勰《文心雕龙》最先将风格概念引入 文论中,从而使其由品人过渡为品文。
❖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 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 “各 师成心, 其异如面”。
(一)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 白居易之文平易浅 近
❖ 韩愈之文雄豪恣肆
❖ 岑参之文悲壮大气
❖ 王维之文清丽空灵
❖ 钱钟书的幽默富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卷气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定义: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 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 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李白的飘逸豪放 杜甫的沉郁顿挫 鲁迅的深邃冷峻 郭沫若的热情率真
风格不仅是作家相互区别的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且
是其艺术创作成熟和取得了较高成就的标 志。
二、风格的表现 (一)内容上,作家的风格主要表现在题材、 人物以及所表达思想感情的特色上。 作家是从熟悉的、感受最深的生活领域选择吸 取创作题材的,由此形成了创作题材上的特色。 鲁迅主要观照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现实及知识 分子命运。
文学史杰出的作家提供的人物画廊都有其独 创性。 契诃夫作品里的小官吏、小职员、家庭教师 、车夫、学徒的形象目光短浅、意志薄弱、平 庸空虚。
作家的风格还表现在结构方式和艺术手 法的运用上。 赵树理的小说讲究故事性。 孙犁的小说注重意境的创造。 曹禺的戏剧注重偶然因素的“巧合”把 尖锐紧张的冲突扭结在一起。
(三)创作方法的运用,会给作家的风 格带来巨大的差异。 文学史上所说的现实主义风格、浪漫主 义风格、唯美主义风格等,就是指作家运 用创作方法的特点。 如李白和杜甫,鲁迅与郭沫若,雨果与 巴尔扎克。
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建安风骨 民族文化对风格的影响: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鲁迅与契诃夫,李白与拜伦,从内容到形式,从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主体与对象、 基本条件 主体与对象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外部特征 文体和语言组织
卜算子咏梅 1961.12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 用之。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驿外断桥边 , 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已是黄昏独自愁 , 和雨。 无意苦争春, 和雨 。 无意苦争春 , 一任 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群芳妒 。 零落成泥辗作尘 , 只有香如故。 只有香如故。
繁分法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 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 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 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刘勰《 体性》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 》:雄浑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 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 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 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 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 达、流动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 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 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 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阮 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为 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歌德:风格必须是‚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 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而这种事物的本性应该是 我们可以看得见触得到的形体中认识到的。 黑格尔:从一方面看,这种独创性揭示出艺术家的 最亲切的内心生活;从另一方面看,他所给的却又 只是对象的性质。 别林斯基:风格——这时才能本身,思想创性的特 征显得只是对象本身的特征。我们可以说独创性是 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者的 主体性来的。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 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我不占有真理。我只有 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李白诗歌:遣词造句方面,富于奇特的想象, 超常的夸张,高度的虚拟;语言节奏上奔泻 急骤,迸发突进,气势磅礴。(豪放) 杜甫诗歌:遣词造句上侧重精细写实,鲜明 的对比,紧密的结构;语言节奏韵律上回旋 舒缓,跌宕顿挫,凝重深沉。(沉郁)
二、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语言组织层次) 现代风格学认为,语言本身作为未经使用的 素材整体,是一种中性代码,而经过作家之 手在作品中使用过的语言是活的言语,已经 是编码或超码的结果,换言之,中性的语言 素材经过编码后,不但传递了信息,而且带 有感情色调,从而体现风格特征。 不同作家喜欢使用某些词语以及频率的疏密 会各不同。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风格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道德文章”?
答: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观点的正确理解:
(1)中国文人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的阐释
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2)外国学者对“风格与内容”的理解
歌德看到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对“文如其人”较全面的理解。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此定义的要点是: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3.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2、语体:语言的体式或体势。作家通过语言、艺术
手法和技巧设计在语气、声音、意态、文脉、格调 上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特征——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如李白语言的奇特想象、超常的夸张、高度的虚拟, 节奏奔泻、急速、迸发突进、气势喷溢——豪放风 格;杜甫:精细的写实、鲜明的对比、紧密的结构, 节奏回旋、舒缓,跌宕顿挫,凝重深沉——沉郁的 风格 再如王蒙:句子大都比较急促,节奏很快,少用修 饰,喜欢重复、排比、一鼓作气——喜剧式的幽默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 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的载体。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色也总会通
过语言呈现出来。在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对于表 现作家的风格有着突出的意义,它体现着作家的思 维特点和精神个性,也最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 活动。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所构成的 语言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深、郭沫若的华丽奔放、 老舍的幽默灵活等。(如王蒙)
第13章 文学风格
21
三、风格与话语情境(P284)
话语情境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 是文学本文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 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 体话语环境。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 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要理解文学 风格中话语情境的作用,需要分析如下 几个方面:语词运用、体裁选择、结构 安排和形象创造。
2
《晋书· 廋亮传》:“亮美姿容,善 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 礼节,闺门之内,不粛而成”。
《世说新语 · 德行》说李元礼“风 格秀整,高自标持”。 以上所用的“风格”,都是说的 人的性格、特征。 但魏晋之时论文,一般都通过论 人来表达。如曹丕的《典论· 论文》 中的“气”,本来是指人的血气和 气质。“文以气为主”,以“气” 论文,当然也是落脚在论人之上的。 这既为论述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风格侧 重于作家个性、风格的倾向。
7
唐代司空图(837—908),32岁 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黄巢起义 时隐居中条山,朱温代唐,召为礼 部尚书,不就。后唐末帝李侃被杀, 绝食而死,时年72岁。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也叫《诗品》, 共二十四品,为别于钟嵘《诗品》, 称《二十四诗品》,有“韵味说”。
(4)风格理论的现代意义: “文如其人”、“风格即 人”
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为人正直、
性旷达,所传忧国忧民之说,为世称道。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与黄庭 坚齐名,称“苏黄”。词开豪放派的先声,与南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即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才是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2.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首先,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文学风格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一般不分轩轾。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这是不足为奇的。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郎加纳斯推崇崇高的风格,狄德罗喜欢简朴的风格,歌德赞赏雄伟的风格,雨果爱好单纯的风格,姚鼐主张“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也有人偏爱朦胧、新奇、怪诞,都是个人性情所致。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
(一)独特的言语形式
1.观念
看重文学作品在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独到之处,认为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特色是风格的根本所在。
2.思路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的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1.观念
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2.思路
从主体根据的角度把风格看做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显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还不能完全理解风格。
(三)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1.观念
主体内在依据和篇章修辞之外的角度,即强调风格是主体与对象相契合时呈现出来的特色。
2.思路
风格必须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对应性的角度,或者说主体要去迎取、去契合对象的角度上去理解。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1.观念
这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
2.思路
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愉悦。
二、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一)文学风格的定义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定义的要点: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文学理论 第13章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展 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四、风格的特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 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 “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
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谢榛:《四溟诗话》“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 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 „ 此南京酒 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 ‟ 其美虽同, 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1一种是偏于形式方面的理解。“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 辞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 亚里士多德认 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 2、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的说法: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法言》“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正确理“文如其人”,这里的文是指作品的 格调。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 观点,他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 和调度”,换句话说就是“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 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 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文学欣赏 第13章 个体精神的自由-浪漫主义
第二节
政治上的自 由主义:法 国的浪漫主 义
第三节
激情与柔情: 俄国的浪漫 主义
第一节
大自然精灵的自由翱翔:英国的浪漫主义
一、英国浪漫主义概述
英国的浪漫主义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倾向,这就是湖畔派和拜伦。“湖畔派”由诗人华兹华斯(17 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组成。他们三人 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而且都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都远离 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增加了一篇序。这篇序就是英国浪漫主义 的主张:第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必须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第二,诗歌不仅要写伟大 的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要让微贱的田园生活入诗。第三,采用普通人真正使用的朴实 易懂的语言,在节奏上必须与口语的音调一致。第四,诗歌必须具备极丰富的想象,以“使得平常的东 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
文学欣赏
第一节
大自然精灵的自由翱翔:英国的浪漫主义
一、英国浪漫主义概述
雪莱(1792—1822)比拜伦更注重对未来的描绘。恩格斯称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雪 莱的“预言”首先体现在他的长诗《麦布女王》(1813)里。其次是《伊斯兰起义》(1818)。 除政治抒情诗以外,雪莱的自然山水诗也很出色。他的自然山水诗好以大海高山、行云流水、雷电风暴 等宏伟强悍的自然力和自然景观为对象,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而且注重揭示自然所包含的特别的 精神与性格。总之,自然在雪莱的诗中基本上是人格化的。更为可贵的是,雪莱善于巧妙地将人格化的 自然与诗人的政治激情结合在一起,使自然山水诗也带上了强烈的政治抒情色彩。自然山水诗中最著名 的有《云雀》、《西风颂》等。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PPT课件
2021/6/4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扬雄《法言·问神》: “心画心声” 曹丕《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风格即人”(法 国 布封)(人:创作个性)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 (P282)
(二)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
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 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 超功利性。
创作实践
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20格21/6结/4 构)审美升华(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10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2021/6/4
8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个
人性格特征,它是作家个人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 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因素综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明显 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与显示。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 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它与客观方面(题材、主题、 体裁)不同,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高兴 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 一旦施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 部分。 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如性格气质、禀 赋才能,处世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等。创作个性并 非人皆有之,它是在创作实践中也只有通过实践才逐渐形成 和202发1/6/4展起来的。从来也没有从事过创作的人,无所谓创作9 个 性,充其量只具有创作潜能。
十三章文学风格
2、评析: 这种风格观的长处是:
突出了接受环节对风格确认的意义。 不足之处是:
读者千差万别,因此对同一风格的作品阅读的结果也 会千差万别。这使得确认作品的风格问题成为一种困难。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与内涵
一、风格的定义 1、风格所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作家的创作个性、主体与对象、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作品以言语组织为主的外在形式特 征 2、文体与风格的联系与差异:英文style一词,中文分别翻译 为“风格”和“文体”,它暗含了风格和文体之间内在的关 联性,但忽视了两者的差异。文体, 主要包括措辞 (diction)、结构(structure)、修辞(rhetoric or trope)、 形式(form)、体裁 (type)、文类(genre)、惯例 (convention) ,在 根本上指的是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 文本体式,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 思维方式和其它社会历史文化精神。风格则主要指作家的创 造性,在文体方面 所达到的水平和境。 3、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 中 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
• B、文学风格与语言节奏
语言的节奏一方面和作家内在的心理节律类型有 关,另一方面也与具体作品表现的内容有关,同 时,还与作家使用言语的习惯性的节奏选择有关 。言语节奏对于风格的构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李 白诗语节奏的奔泻急促,迸发突进,杜甫节奏的 回旋舒缓、跌宕顿挫,对于各自诗歌风格的作用 。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wk.baidu.com(p279)
钱钟书:“以文观人,自古所难”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 (p279)
钱先生在《谈艺录》中对文如其人曾有过精彩的论述:
“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鲜先见之明。 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 本相。狷疾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 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 在此不在彼也。…… 注:1.狷juān疾:性情急躁。
#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的观点
: p298-4
布封说“风格即人”,指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他重 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 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唯物辩证 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 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核心特征。 p284-1-3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 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 个性的形式和方式。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风格的根本与 特征。p284-1-9
3、文学风格的范围 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 但其核心主要是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
风格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 词何如柳?”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 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 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 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风格[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风格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在文学理论中,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对象的客观规定和读者的历史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但其核心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和指纹。
2.文学风格[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文学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二、简答题
1.布封《论风格》中指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风格却是人的本身”,“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这种观点揭示了文学风格的什么特征?[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风格即人”的含义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只有写得好的作品才是能够传世的:作品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之多,事实之奇,乃至发现之新颖,都不能成为不朽的确实的保证;如果包含这些知识、事实与发现的作品只谈论些琐屑对象,如果他们写的无风致,无天才,毫不高雅,那么,它们就会是湮没无闻的。因为,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入别人手里,它们经更巧妙的手笔一写,甚至于会比原作还要出色些哩。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风格却是人的本身。”“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核。”布封强调的是作家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事实上,精神个性的差异是文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方面。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风格(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风格”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在文学理论中,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对象的客观规定和读者的历史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但其核心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和指纹。
2.文学风格(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文学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二、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文如其人”?(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1)“文如其人”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
“文如其人”是一种风格观,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把风格看作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这是从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从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的,如杜甫、屈原、鲁迅的作品。
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具
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还不能完全理解风格。钱钟书认为,对“文如其人”应有正确的理解,“文如其人”主要不在外在题材,而在言语的“格调”、行文的“笔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 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 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 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谢榛:《四溟诗话》
❖ 你能辨别出你喜爱的作家的风格吗?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客观、公平
❖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 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 响和制约 。
❖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 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是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 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 的形成受到题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二)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 简分法:刚柔二分 ❖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二十四类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 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 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 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 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
❖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人们喜欢把“德”与 “文”相联系,两者可能一致,但也可能大相 径庭。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 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 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 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阮 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为 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个性 的形式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 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 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 2.语体 ❖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Biblioteka Baidu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一、创作个性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 常为俗世功利困扰,部分来自遗传基因,另一部 分来自后天习得。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 风格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 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在文学理论中, 风格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 读者的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 关。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 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 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 就是风格。
——姚鼐:《复鲁絜非书》
繁分法
❖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 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 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 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 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 诣、飘逸、旷达、流动
个性发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 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与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
甫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 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与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 语言结构、修辞技巧等有关系。
❖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俞文情随景迁,而朱文则是情随思移。
二、风格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 扬雄 “心画心声” ❖ 曹丕“文以气为主” ❖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三、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
外者也。” ❖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
表现所要求的”。
❖ 不少人认为,风格完全是作家主观的一种表现,但 事实上,风格往往受作品所要表现的题材和意旨的 影响。也就是说风格是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的一种 完美契合。
——沈从文:《边城》
❖ 汪曾祺:“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 经过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 自成一家。”
❖ 概括而言,风格指作家的创造性在作品中达 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 造力趋于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 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徵记。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