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化学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梳理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主

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等。无机化学为我们理解自然界和人造物质的特性与行为提供了

重要的基础。本文将梳理无机化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

的规律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周期表的一大特点是周期性,即元素的

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周期表的划分可分为

周期、族和区块等不同层次。掌握元素周期表,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元素之间的反应活性以及元素周期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中,化学键是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连接。根据键的类

型不同,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

荷的相互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金属键则

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

学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分子结构的形状也对化合物的性质起

着重要作用,如分子的立体构型、空间取向等。

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它研究的是过渡金属离子与

周围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结构。配位化学中的配位键是指配体中的

一个或多个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配体的种类和配位数对于配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掌握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研究和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如催化剂、生物活性配合物等。

4. 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

无机化学中,化学反应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探究反应机理、确定反应速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无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来探究。了解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反应速率对于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pV = 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R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Pa·m3·mol-1·K-1 = 8.314 kPa·L·mol-1·K-1= 8.314J·mol-1·K-1(Pa·m3=N·m-2·m3=N·m = J)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RTRTp??pi??ni?n VVpinin? 或 pi?ip?xip pnn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niRT分体积定律 nRTnRTnRTV?= i =1 +2+????V1?V2+????Vi ppppi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i表示扩散速度,ρi表示密度,则有:u或 uAi?uB式中uA、uB分别表示A、B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ρB分别表示A、B两种气体的密度。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 u A? uBan2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p?2)(V?nb)?nRTV a对n = 1 mol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p?2)(Vm?b)?RTVm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Pa·m3·mol -1·K -1 = kPa·L·m ol-1·K -1 = ·mol -1·K -1(Pa·m3=N·m -2·m3=N·m = J)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 表示密度,则有:

式中u A 、u 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

ρ)与其摩尔质量(M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 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

大一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组成、电子排布以及原子核的结构。

2.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周期表的排列方式、组和周期的特点等。

3. 化学键: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4. 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了解分子的结构、分子式的表示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5. 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了解反应类型和平衡的概念。

6. 化学量与化学计算:掌握摩尔、摩尔质量、质量与物质数量的关系,能够进行常见的化学计算。

7. 离子反应与溶液反应: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过程和平衡。

8.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方向。

9.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碱中和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10. 离子化合物:了解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包括晶体结构、溶解度等。

这些是大一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奠定进一步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合物化学的总称,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是指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类型、元素周期律的解释等。

1.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是指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横行,族是指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纵列。

2.元素周期律的类型

元素周期律主要有四种类型:原子半径周期律、电负性周期律、离子半径周期律和熔点、沸点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的解释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的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熔点、沸点等。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

二、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是指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三、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1.化合物的性质

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无机化学经典知识点

无机化学经典知识点

一,含氧酸强度

1,R-O-H规则:含氧酸在水溶液中的强度决定于酸分子中质子转移倾向的强弱,质子转移倾向越大,酸性越强,反之则越弱。而质子转移倾向的难易程度,又取决于酸分子中R吸引羟基氧原子的电子的能力,当R的半径较小,电负性越大,氧化数越高时,R吸引羟基氧原子的能力强,能够有效的降低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使O-H键变弱,容易放出质子,表现出较强的酸性,这一经验规律称为R-O-H 规律。

1)同一周期,同种类型的含氧酸(如HnRO4),其酸性自左向右依次增强。如:HClO4>H2SO4>H3PO4>H4SiO4

2)同一族中同种类型的含氧酸,其酸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如:HClO>HBrO>HIO 3)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高氧化态含氧酸的酸性较强,低氧化态含氧酸的酸性较弱。如:HClO4>HClO3>HClO2>HClO

2,Pauling规则:含氧酸的通式是RO n(OH)m,n为非氢键合的氧原子数(非羟基氧),n值越大酸性越强,并根据n值把含氧酸分为弱酸(n=0),中强酸(n=1),强酸(n=2),极强酸(n=3)四类。因为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大,表示分子中R→O配键越多,R的还原性越强,多羟基中氧原子的电子吸引作用越大,使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减小的越多,O-H键越弱,酸性也就越强。注意:应用此规则时,只能使用结构式判断,而不能使用最简式。

3,含氧酸脱水“缩合”后,酸分子内的非氢键合的氧原子数会增加,导致其酸性增强,多酸的酸性比原来的酸性强。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一门化学学科。下面是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的归纳:

1.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构成。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包含元素的原

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等信息。

2.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有正电荷。

-中子位于原子核中,不带电荷。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带有负电荷。

3.化学键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键。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键。

4.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

-无机化合物通常由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

-以电负性较低的元素为中心,其他元素按一定规则命名。

-阴离子添加前缀“亚”或“次”。

5.分子、离子和化学平衡

-分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物质。

-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6.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研究由配位子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形成的配合物。

-配位子是一种带有孤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能形成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化合物。

7.酸碱中和反应

-酸是能提供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提供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8.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

9.配位数和配位几何

-配位数是指配位物与中心离子相结合时的配位键数目。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

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编号。而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的,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

趋势。

2.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或转移,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

属键是金属原子内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这些化学键形成了物质的晶体结构,晶体结

构的类型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3. 反应平衡与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常包括物质的生成和消耗。化学反应通过反

应方程式进行描述,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速率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参数。

4. 配位化学与过渡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指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基与配位子

形成配合物。配位化学研究了配位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配位物的稳定性、配位数、立体化学等是配位化学的重要内容。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1. 主族元素化合物

主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ⅢA、ⅣA、ⅤA、ⅥA和ⅦA族元素,它们可形成氧化物、氢

化物、卤化物等化合物。主族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如ⅢA族元素具有氧化性,

ⅣA族元素具有还原性等。

2.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导电性和晶

无机化学重点

无机化学重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

一、基本概念(重点)

(1

代表概率密度;

(2)n :主量子数(电子层数),n 值的大小表示电子的能量高低。 n 值越大表示电子所在的层次离核较远,电子具有的能量也越高;

(3)l :角量子数(能级),l 表示电子云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子l 也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因素。E ns < E np < E nd < E nf ; E 1s < E 2s < E 3s < E 4s ; l 的取值 0 1 2 轨道形状 球形 亚铃形 四叶花瓣形

光谱符号 s 轨道 p 轨道 d 轨道

(4)n 与l 的关系: (5)m :磁量子数,m 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每一个m 值代表一个伸展方向,磁量子数与能量无关;

(6)s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自旋量子数 ms =+1/2和-1/2。电子的自旋只有两个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通常用“↑”和“↓”表示 。

二、结论与规律(重点)

(1)描述一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用两个量子数(n ,l ) (2)描述一个原子轨道,用三个量子数(n ,l ,m )

(3)描述一个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用四个量子数(n,l,m,s)

(4)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

(5)l相同时, n越大,能量越高:E1s < E2s < E3s < E4s

原因:屏蔽效应: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相当于部分抵消了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轨道能量升高。

(6)n相同时,l越大,能量越高:E ns < E np < E nd < E nf

无机化学知识点高三

无机化学知识点高三

无机化学知识点高三

无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

性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

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学生必备的无

机化学知识点。

一、离子化合物

1. 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概念

-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

- 负离子是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荷。

2.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点

- 阴离子具有较多的电子,通常是非金属原子或化合物团。

- 阳离子具有较少的电子,通常是金属原子。

3.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 金属离子位于前面,非金属离子位于后面。

- 阳离子不改变名称,阴离子要更换尾音。

二、化学方程式和反应

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写在方程式的左侧和右侧,用箭头(→)连接。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1) 单一替代反应:A + BC → AB + C

(2) 双替代反应:AB + CD → AD + CB

(3) 氧化还原反应:A + B → A+ + B-

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氧化态增大。

- 还原反应:物质获得电子,氧化态减小。

三、酸碱中和反应

1. 一元酸和一元碱的特点

- 一元酸是能够释放出一个H+离子的物质。

- 一元碱是能够释放出一个OH-离子的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3.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稀释关系

- 浓溶液的酸碱浓度高,稀溶液的酸碱浓度低。

- 可以通过加水来稀释浓溶液。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碳化合物及其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大一学习无机化学,是为了打下化学基础知识,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是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手写总结:

一、元素与原子结构

在无机化学中,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元素又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和电子构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环绕核运动。原子的质子数就是其原子序数或电子数,而中子数可以通过原子的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得到。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命名

1. 电子共享键: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如氢键、氧键。

2. 电子转移键: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如氯离子Cl-、钠离子Na+。

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常见的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依次命名阳离子和阴离子,共价化合物要根据化学式的元素种类和个数命名。

三、化学反应与平衡

1. 化学反应类型:

(1)加热反应:反应物通过加热产生产物,如燃烧反应。

(2)置换反应:反应中两种离子相互置换位置,如单质与化合物反应。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产物的种类和个数。对于平衡状态下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例来写出化学计量关系式。

四、周期表与化学周期律

周期表是由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周期表上横向的周期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

五、溶液和溶剂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概述: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

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组成、周期和族的特点。

二、化学键和化合价

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2. 化合价:原子的单、双、三、四价以及过渡元素的化合价。

三、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

1. 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

2. 晶格常数:晶体的晶胞、晶格常数和晶面的表示方法。

四、溶液与溶解度

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 溶解度: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的关系。

五、配位化合物

1. 配位数和配位键的概念。

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六、酸碱理论

1.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七、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状态。

2. 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八、电化学

1. 电解和电解质的概念。

2. 电池的构成和电动势的计算。

以上是大学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课程资料。

无机化学重点

无机化学重点

无机化学重点

1. 由配合物磁矩推导配合物中心单电子个数n=√(1+u)-1

2. 配合物命名(1)先无机后有机。(2)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3)同类配体铵配位

原子元

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4)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

3. 羰基配位化合物中过渡金属与CO 的π*反键轨道能量相近,对称性一致,可以成

d-π*

反馈π键。这类配合物中(CO )红外伸缩振动频率比自由(CO )红外伸缩振动频

率小

4. 分裂能大小的比较:(1)正方形场>八面体场>四面体场(2)相同配体相同中心

金属,

离子电荷越高分裂能越大(3)相同配体下,中心离子周期数越大,分裂能越大。(4)配体配位能力越大,分裂能越大,常见配体强弱比较:无机上P330。

5. 注意用价键理论(VB )讨论配离子成键情况时,外轨形化合物所成配建称为电价

配建,

内轨形化合物成共价配建。

6. NH3对第一过渡系同一金属(如Co )低价为弱配体(形成外轨形化合物),高价

为强配

体(形成内轨形化合物)

7. 常见强配体,CN-,CO,NO 2;常见弱配体,F-,CL-,H 20,C 2O 4

8. 晶体场理论中能级分裂后d 轨道中电子排布,△>P成低自旋,△

9. CFSE=0-E晶,详见无机上P332

10. E 晶中电子成对能P 的计算。分裂后晶体场中成对电子对数-分裂前球形场中成

对电子对

数=最后计算E 晶中P 前的数字

11. 过渡金属化合物颜色:(1)构型d ,d 的化合物不能发生d-d 跃迁,一般为无

色或白色,

但能发生电荷迁移而有颜色,详见P336 ;(2)构型为d -d 的化合物能发生d-d 跃迁,有颜色。

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

无机化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溶液

第一节溶解

1、溶质的溶解过程和溶解后的状态都与溶质和溶剂双方的性质有关。

2、正、负离子分别吸引水分子中的氧和氢原子,使得每个离子都被水分子包围着,这种现象称作水合作用或溶剂化作用。

3、有些溶解过程还伴随着化学反应。例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时,铜离子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相互作用足够强,在它们之间形成化学键。

4、溶解度概念:在指定温度下,单位体积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g或mol)。

第二节溶液的浓度

1、质量浓度:溶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V),P B=

mB/V。

2、质量分数:溶质B的质量(mB)与溶液的总质量(m)之比,

wB=mB/m=mB/(mA+mB)。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溶液的体积(m

A),cB= nB/m A。

4、质量摩尔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溶剂的质量(mA),

bB= nB/mA

5、摩尔分数:溶质B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总的物质的量(∑ni)

之比,xB= nB/(n A+nB)= nB/∑ni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1、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某些性质(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

凝固点下降、渗透压)仅由稀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溶

液的浓度)决定,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称作稀溶液的依数性。

2、在一定温度下,将适量的水置于密闭容器中,当气态水分子的

量达到一定数值时,蒸发速率与凝聚速率相等,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液面上方气态水分子所产生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水的饱和

蒸气压。

3、导致蒸气压下降的原因:在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后,

溶质分子占据了部分溶液,使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溶剂分

无机化学知识重点

无机化学知识重点

《无机化学》学习重点、难点

绪论

重点: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重点:

1、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给定原子序数时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特别是价电子组态;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的含义。

3、建立元素周期率、周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周期表位置与电子组态的相互确定。

4、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

难点: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第二章分子结构

重点: 1、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п键、大π键以及等电子体等基本概念。

2、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分子轨道理论、O2 ,N2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键级。

4、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5、分子间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区别。氢键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晶体结构

重点:1、晶体的特征,晶胞的概念,

2、金属键概念、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3、离子特征、离子键、晶格能、离子晶体的基本类型以及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难点:晶胞参数的定义以及体心、面心和底心晶胞的概念。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

重点: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几何异构和对映异构

3、配合物配位键的本质,配合物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内外轨的概念,磁性测量对推测配合物结构的意义

难点:对映异构、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化学考研无机化学重点知识归纳无机化学是化学考研中的重点知识之一,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掌握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对于考

研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无机化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按照相应的格式呈现出来,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

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

了系统排列。掌握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元素周期性和化学反应

具有重要意义。

1.1 周期表的构成

周期表由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组成。周期指的是周期表中横向的

行数,族指的是周期表中纵向的列数。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

侧是非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2 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

元素周期性是指元素性质随着周期表的排列而周期性地变化。主要

涉及到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价态等性质的变化规律。例如,

原子半径随周期数增加而减小,原子半径随族数增加而增大。

1.3 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1A~8A族的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稳定,容

易进行化学反应。过渡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3B~2B族的元素,它们的

内层电子结构稳定,电子填充在外层d轨道上,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

催化性能。

二、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

移和价态的改变。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常见类型有助于理解和

预测无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和价态的改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Pa·m3·mol-1·K-1 = kPa·L·mol-1·K-1

= ·mol-1·K-1(Pa·m3=N·m-2·m3=N·m = J )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 表示密度,则有:

式中u A 、u 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 )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i i RT RT p p n n V V

=∑=∑=i u A B u u A B u u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

(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3)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

(4)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视为弹性碰撞,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同容器壁产生碰撞的结果;

(5)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气体的温度成正比。

通常把蒸气压大的物质称为易挥发的物质,蒸气压小的物质称为难挥发的物质。

对同一液体来说,若温度高,则液体中动能大的分子数多,从液体中逸出的分子数就相应的多些,蒸气压就高;若温度低,则液体中动能大的分子数少,从液体中逸出的分子数就相应的少些,蒸气压就低。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Clansius-Clapeyron)方程

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气化在整个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在低于该温度时气化仅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称之为液体的沸腾。三氯甲烷、乙醇、水和醋酸的正常沸点依次分别为61.3℃, 78.4℃, 100℃和118.5℃。减压蒸馏的方法正是利用减压时液体沸点会降低的这一特征去实现分离和提纯物质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提纯沸点较高的物质以及那些在正常沸点易分解或易被空气氧化的物质。

如果温度高于某一数值,则无论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使气体液化。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用符号T c表示。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用p c表示;而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物质所占有的体积称为临界体积,用V c表示。T c、p c和V c统称为临界常数。

晶体和非晶体特性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晶体和非晶体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均很差。

(2)完整晶体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则没有。

(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软化,流动性增加,直至最后变成液体。从软化到完全熔化,要经历一段较宽的温度范围。

(4)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许多物理性质,如光学、导热性、导电性和溶解作用等在晶体的不同方向上测定时,是各不相同的。如石墨晶体易沿着层状结构方向断裂,石墨的层向导电能力远远高于竖向导电能力。晶体的各向异性是其内部粒子有规律排列的反映。非晶体则表现出各向同性。

等离子体实际是部分电离状态的气体,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电离是指中性气体的原子(或分子)电离成离子和自由电子。

水的三相点所对应的温度(0.01 ℃)和压力( kPa)下,固、液和气三态可以共存,即三态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两部分组成。溶液中,分散质一般称为溶质,分散剂一般称为溶剂。

表2-1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的液态分散系

溶液的浓度表示 1、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

3、质量摩尔浓度

4、摩尔分数 溶液的性质有两类:第一类:如颜色、导电性、酸碱性等由溶质的本性决定。 第二类: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则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的自由粒子(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等微粒)数目,即浓度。

后一类性质常称为溶液的依数性,也称为溶液的通性。在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中,这些性质就表现得更有规律。

拉乌尔( F. M. Raoult )定律(只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 溶液蒸气压下降:Δp = K p ·b B 溶液沸点升高:△T b = K b · b B

凝固点下降:△T f = K f · b B 溶液的渗透压:Π = c B RT

一些常见溶剂的沸点和K b 值

B B m w m =

B B n c V

=A *A

p p x =

一些常见溶剂的凝固点和K f 值

渗透性是指分子或离子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膜有猪的膀胱、肠衣、植物的细胞壁以及人工制造的无机陶瓷膜等。

如果半透膜两边溶液浓度相等,渗透压相等,这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根据其水溶液中导电能力的强弱又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离度是指溶液中已解离的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占溶液中初始电解质物质的量的百分数,用α表示。

离子活度是离子在反应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a = f ·c 离子强度(定量表征电解质浓度和离子电荷数对活度系数的影响): z B 是离子B 的电荷,I 越大,f 就越小。对于稀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作近似计算时f 值非常接近1,可用浓度代替活度。

胶体分散系是由颗粒大小在1~100 nm 的分散质组成的体系。它可分为两类: ① 胶体溶液,又称溶胶。它是由小分子、原子或离子聚集成较大颗粒而形成的多相体系。如Fe(OH)3溶胶和As2S3溶胶等。

② 高分子溶液,它是由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溶液。如胶水。

2B B 1=()2I c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