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用法与释例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_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_高考语文18个文言
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
一、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
1、之
(1)代词:
①代人、事、物。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
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
③调节音节,不译。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
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句:马之千里者
(3)动词:
到,往,去。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以
(1)介词:
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
②按照、依照。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凭借、依靠。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
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
②表结果,以致于。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③因为。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
(4)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含详细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含详细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18个虚词用法及例句
18个虚词用法及例句
1. 在(zài) - at, in, on
- 我在家里。(Wǒ zài jiā lǐ.) - I am at home.
2. 离(lí) - from, away from, since
- 学校离我家很远。(Xuéxiào lí wǒ jiā hěn yuǎn.) - The school is far away from my home.
3. 向(xiàng) - towards
4. 到(dào) - to, towards, until
- 请到医院去看病。(Qǐng dào yīyuàn qù kàn bìng.) - Please go to the hospital to see a doctor.
5. 往(wǎng) - towards
- 他往东走了。(Tā wǎng dōng zǒu le.) - He walked towards the east.
6. 给(gěi) - for, to, give
- 我给爸爸买了一份礼物。(Wǒ gěi bàba mǎi le yí fèn lǐwù.) -
I bought a gift for my dad.
7. 跟(gēn) - with
- 我跟朋友去看电影。(Wǒ gēn péngyǒu qù kàn diànyǐng.) - I go to the movies with my friend.
8. 为(wèi) - for, to, in order to
- 我为了考试而学习。(Wǒ wèi le kǎoshì ér xuéxí.) - I study for the exam.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 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 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 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学习就像在知识的大海边拾捡贝壳, 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8个虚词用法
18个虚词用法
虚词是指在语法功能上具有一定作用,但具体含义不明确或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词语。在英语中,虚词的使用非常广泛,起着连接句子、修饰词语、表示语气等作用。以下是18个常见的英语虚词及其用法。
1. about(关于)
"About"可以用作介词,表示对某事物的讨论或描绘。例如:"Let's talk about the movie we watched last night."
2. after(在...之后)
"After"可以用作介词,表示在某事物之后发生或进行。例如:"We went for a walk after dinner."
3. at(在...处)
"At"可以用作介词,表示在某地点或位置。例如:"Meet me at the park at 5 pm."
4. before(在...之前)
"Before"可以用作介词,表示在某事物之前发生或进行。例如:"Please finish your homework before you go out to play."
5. by(通过)
"By"可以用作介词,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例如:"You can reach me by email."
6. for(为了)
"For"可以用作介词,表示为了某个目的或原因。例如:"I bought some gifts for my friends' birthdays."
7. from(来自)
"From"可以用作介词,表示某人或某物的来源。例如:"This gift is from my grandparents."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并且”“又”。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例如: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九里而南为?(《逍遥游》)
▪ 【而后】以后,然后。 ▪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 ②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史记•淮阴侯
为“才”“这才”“就”等
▪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
(然)""反而"等; ▪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 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
本纪》) ▪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的样子”“地”
例: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 刃必有余地矣。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同“于”。在文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在 ②吾尝疑乎是 对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于 ④颓然乎其间。 在 ⑤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引进动作的对象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在/比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对 ⑧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对于
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 而”、 “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而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 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高考常考十八个虚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生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十八个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十八个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虚词是语法中的一类词类,它们在句子中通常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关系。以下是十八个常见的虚词及其用法和例句:
1.谓词助动词:用来构成各种时态、情态和语态。
- am, is, are, do, does, did, has, have, had, will, would, shall, should, 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ought to 例句:They are going to the concert tonight.(他们今晚要去音乐会。)
2.冠词:标记名词的特定性或泛指性。
- the, a/an
例句:I saw a dog in the park.(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一只狗。)
3.代词:代替名词,指示特定事物或进行成分的替换。
- he, she, it, they, we, you, me, him, her, them, us, my, mine, your, yours, his, her, its, our, ours, their, theirs, which, who, whom, whose
例句:She is my best friend.(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4.内容辅助词:用于连接句子和短语之间的关系。
- and, but, or, nor, for, yet, so
例句:I want to go to the store, but I don't have any money.(我想去商店,但我没有钱。)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这些虚词在古代汉
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
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
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
(《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
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
• (1)连词 •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 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 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 • • • • • • •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期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 同。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 知也《新序》。 •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而言而过其行《论语》 •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此一乡,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 (7)与“而”有关的符合虚词 •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儿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 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 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 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一、以
• • • • • • • • • • • • • •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 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 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文言虚词用法与释例
一、以
• • • • • • • • • • • • •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 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 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快侧其盾以撞。(《鸿门 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已趋于亡(《六国论》)
四、其
• (一)代词 • 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它的;他、它(包括复数) • 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 “你的”“你”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 后》)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石钟山记》)
三、之
• • • • • • • • • •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如将军宽之至 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岂 止降秦。独不伶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 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 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与有求 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 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四、其
• (二)副词 •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加强祈使语气,“一定”。 • 2、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表商量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 3.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 说》) •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 4.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 褒禅山记》) •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师说》。
•
• • • • • • • • • • • • • • • • • • •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把健壮而上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呼(《祭十二郎文》)。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 ④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猪而崖不哭。《劝学》。 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 (2) 代词 •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 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 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