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概况

合集下载

徐州城市概况

徐州城市概况

解读城市篇一、城市概览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40万人,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2570年的建城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浩繁的历史胜迹,使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悠远,独具魅力。

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

另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无处不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

徐州的自然景观兼有北雄南秀的特色。

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以云龙山、云龙湖、泉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方圆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将城市装点得雅致秀丽,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徐州的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改造完成的东西向的淮海路,不仅是徐州城区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徐州最繁华的街道,在淮海路上坐落有徐州三大商业圈,分别是以淮海广场为中心的东部商业圈、以彭城广场为中心的中心商业圈、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西部商业圈。

尤其是位于中心城区的彭城广场,建成开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改造后已成为城市的主客厅,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以彭城广场为中心的中心商业圈,聚集了徐州百大集团、古彭商业大厦、新一佳超市、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都、家乐福、金陵饭店购物中心、国贸大厦、上海永乐电器集团等世界和全国知名企业。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徐州的风土人情介绍徐州,这座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徐州地处南北方的交界处,其独特的位置和历史背景赋予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篇文章将向您详细介绍徐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以及旅游景点,希望能让您对徐州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地理环境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河下游南岸,紧邻山东省。

这里的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城市。

徐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徐州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发达。

二、历史沿革徐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徐州属于宋国领土,后为楚、齐、魏等国相继统治。

秦统一六国后,徐州隶属泗水郡。

汉朝时期,徐州改为楚国,是汉朝的重要藩国之一。

此后,徐州历经了数个朝代的更迭,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三、风土人情1. 饮食文化:徐州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淮扬菜系为主,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里的美食以鲜、咸、微辣为主,如徐州油条、徐州锅贴、徐州蒸饺等,都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蜜三刀、麻花等,深受游客喜爱。

2. 方言文化:徐州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徐州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语调独特,韵律感强。

当地人热情好客,善于言谈,喜欢用方言交流,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3. 民俗文化: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其中,汉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

汉代时期,徐州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此外,徐州的剪纸、泥人、糖人等民间艺术也独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4. 节庆习俗:徐州的节庆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农历正月十五是徐州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此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在徐州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徐州

我的家乡徐州
和香味
2.徐州锅贴:锅贴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煎饺。它以猪肉馅为主要原料,外酥里嫩,
味道鲜美
3.徐州板面:板面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用面条和特制调料制成的美食。面条筋道有 弹性,汤汁香辣可口,配以牛肉、豆芽等配料,
味道十分美味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这要求我必须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在平时自己学习和研究 人生之路必须经历挫折才能看到幸福之花的盛放,我将一点点成长,变得勇敢,果断,坚强!
自然资源
A
徐州自然资 源丰富,尤 其是矿产资

B
其中以煤炭、 石膏、岩盐 最为丰富
C
同时,徐州也 是著名的农副 产品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等
农作物
经济概况
PART 5
经济概况
1
2
3
4
徐州经济实力雄厚,是 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之一
主要以工业、服务业和 农业为主导产业
其中,煤炭、机械、电 子、化工、食品等产业
我的家乡徐州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徐州概述
02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4
自然资源
05
经济概况
06
旅游景点
07
美食特产
徐州概述
PART 1
徐州概述
历史沿革
PART 2
历史沿革
01
徐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 5700多年前
自古以来,徐州便是中原文化和南
02
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深厚的文
旅游景点

调研报告徐州

调研报告徐州

调研报告徐州调研报告:徐州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一、引言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徐州的发展现状、主要产业和未来趋势,以及该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徐州的发展现状1.经济状况:徐州是江苏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物流枢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徐州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在全国排名前列。

该市的工业、建筑、交通和服务业都有了显著增长。

2. 主要产业:徐州的主要产业包括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和冶金等。

由于徐州地处丰富的煤炭资源区域,煤炭产业一直是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随着创新技术的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也在快速发展。

3. 城市建设:徐州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近年来,政府投资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市中心和新区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三、徐州的未来趋势1. 产业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徐州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比重。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徐州将加强金融、文化创意和旅游等领域的发展。

2. 科技创新:徐州将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吸引高科技企业,徐州将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3. 城市发展:未来,徐州将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

同时,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吸引力。

四、徐州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 环保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徐州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等挑战。

在未来发展中,徐州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2. 人才引进:虽然徐州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人才引进和留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徐州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力度,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和优质的生活环境。

3. 区域竞争:随着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徐州将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今天,我们将对徐州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景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地理位置徐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东邻连云港市,南接淮安市,西靠宿迁市,北与山东省接壤。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二、地形地貌1. 高原地区:徐州市北部为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地质构造较为简单。

2. 丘陵地区:徐州市中部为华北丘陵区,地势逐渐升高,地貌复杂多样,有苏中岗丘、巧峰山等丘陵地带。

3. 平原地区:徐州市南部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三、气候条件徐州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宜人宜游。

四、湿地资源1. 河网众多:徐州市境内流经多条河流,包括淮河、泗河、邳河等。

这些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湿地景观。

2. 湖泊众多:徐州市拥有多个湖泊,如铜山湖、贾汪湖、睢宁湖等。

这些湖泊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风景,成为了当地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经济特点徐州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同时,徐州还发展了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徐州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农产品丰富多样。

六、旅游景点1. 徐州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是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2. 徐州恩孚公园:位于市区西部,是徐州市的文化绿地,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探鸟河湿地公园:位于市区南部,是徐州市的重要湿地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鸟类资源,是观赏鸟类和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总结:通过对徐州地理特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

其湿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旅游景点众多。

徐州 旅游 景点

徐州 旅游 景点

徐州旅游景点
(原创版)
目录
1.徐州简介
2.徐州的历史文化背景
3.徐州的著名旅游景点
4.徐州的特色美食
5.徐州的旅游建议
正文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的地级市,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

根据 2020 年的数据,徐州常住人口约为 908.36 万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徐州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徐州在历史上曾经是九个朝代的都城,因此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徐州的著名旅游景点众多,包括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户部山古民居等。

其中,云龙湖是徐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誉为“徐州的明珠”。

云龙湖景色优美,湖水清澈,周围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云龙山、彭祖园等。

除了美景,徐州还有许多特色美食。

徐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东南一瑰宝,天下第二珍”的美誉。

徐州的特色美食包括羊方藏鱼、烧饼、狗肉、蜜汁地瓜等,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计划去徐州旅游,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徐州的交通非常
便利,可以选择飞机、火车、汽车等多种方式。

其次,徐州的景点众多,建议提前做好攻略,规划好行程。

最后,徐州的气候四季分明,春秋适宜旅游,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需要注意防暑保暖。

总的来说,徐州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城市。

我的家乡徐州1概要

我的家乡徐州1概要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秦末刘邦 项羽二人起义时至楚怀王死亡时,楚怀王熊心建都彭城。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 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 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 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5县(市)。
汶川大地震,江苏地震台网最早捕捉和测量出四川地震信息的就是该市邳州地震观测点。
资源特产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 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 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 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 吨,为华东地区之首。境内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大型企 业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地质构造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 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徐州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 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 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 较深。再看构造运动。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 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 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 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徐州主要断裂带有:郯城----庐江断裂 带,丰县-----邳州断裂带,故黄河断裂带。

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江苏徐州

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江苏徐州

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江苏徐州秦为胜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作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历史上许多重要战争就发生发徐州(彭城)附近,解放战争的淮海战略,也发生在徐州附近地区。

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徐州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徐州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徐州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徐州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徐州市辖7个行政区,其中鼓楼区是市中心区域。

以下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徐州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等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5°~118.17°,北纬33.37°~35.14°。

徐州市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与全国主要城市距离都很近,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

2. 地貌徐州位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域,地形平坦,海拔不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100米之间。

徐州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

地处于黄海、长江和淮河交汇处的徐州,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3. 水系徐州的水系主要有,淮河、秦淮河、何家湖、蒙山湖等。

其中淮河是徐州市的重要水路运输干线,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系之一。

二、人文地理1. 历史人文徐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

徐州是一个文化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徐州是一座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云龙湖、大观园、狮子山等。

徐州也是一座革命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徐州曾经发生了沉重的战斗。

2. 经济地理徐州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徐州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煤炭等。

徐州煤炭资源丰富,位居全国前茅。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徐州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云龙湖、狮子山、蒙山等。

云龙湖是徐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湖水碧绿,湖畔长滩,是游人避暑胜地。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壮丽的山岳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2. 文化古迹徐州还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魏武挥麾广场、云龙山古墓群、徐州古城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大观园”了。

我的家乡徐州

我的家乡徐州

•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 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 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 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 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 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 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 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 “佳处 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 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 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 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 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
徐州的地理概况
•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 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Suī]、安河 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 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 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多出英雄美人。 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 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这里依山带水,岗 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 明显。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 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徐州的旅游名胜
•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 --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 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 游节。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 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 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 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

徐州概况

徐州概况

徐州概况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徐州外文名称:Xuzhou别名:彭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政府驻地: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电话区号:0516邮政区码:221000 地理位置:江苏省西北部面积:11258平方公里人口:940.95万(2008年) 方言:徐州方言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火车站:徐州站车牌代码:苏C市树:银杏市花:紫薇徐州市灯火通明徐州城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铁、徐兰客运专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城市荣誉徐州涌现出一批项目创造或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上最大陆战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世界最大岩体壁画("汉风新韵")世界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研发基地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亚洲最大的动漫博物馆(徐州动漫博物馆)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中国首座水下兵马俑陈列馆(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全国第一家以煤炭科技和矿山安全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以圣旨为主题的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具有纯正(印度)佛教风格的寺庙(龙华寺,公元412年)中国第一座佛教民间寺庙(丰县永宁寺,建于永平初年)中国跨铁路股数最多的大桥(和平大桥,37股)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中国四大家居物流建材中心之一(徐州八里)中国最大的高速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最大特种工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摊铺机租赁商集聚地中国最大摩托三轮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徐州丰县)中国最大的固定机械租赁市场中国最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中国最大豆奶制品基地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东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食品城(淮海食品城)京杭运河上最大的港口产业集群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金属交易平台(金地商都五金机电城)淮海经济区首家4D动感影院(云龙湖水上世界)淮海经济区第一家5A级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江苏首家获批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基地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古彭广场)江苏最大的软件园(徐州软件园)江苏唯一的新能源国家产业基地江苏最大高效农业基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书法名城江苏省文明城市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徐州工程机械)(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邳州板材加工、沛县铝材加工、铜山工程机械)(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城市(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第二名(2009)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2009)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2009)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2009)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09)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200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9)首批中国创业之城(2009)中国最安全城市(2009)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城市(2010)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第二位(2010)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第十位(徐州彭祖文化)(2010)中国十大高效政府排行榜第十位(2010)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2010)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主枢纽,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商贸都会。

对徐州的介绍

对徐州的介绍

对徐州的介绍
我的家乡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古城。

徐州的
文化也是历史悠久,闻名天下。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有5A级
风景名胜区云龙湖,有国家级5A级景区徐州汉文化景区、有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有闻名遐迩的汉兵马俑群……
徐州历史悠久。

据说,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生活。


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在这里置彭城郡。

汉朝时,徐州作为国
都达300多年之久。

在这期间,徐州文化一直发展繁荣。

徐州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

这里有四大景区:云龙山景区、龟山景区、彭祖山风景区、云龙湖景区。

云龙山风景名胜区主要
由汉墓、龟山遗址、汉代石刻群等景点组成;龟山遗址主要包括
龟山汉墓群和龟山汉城遗址两部分;彭祖山风景区主要包括彭祖
故宅、彭祖园和彭祖文化长廊三部分;云龙湖是江苏最大的人工湖,水面面积达到70多万平方米。

这里出过很多名人,如:汉高祖刘邦、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等。

—— 1 —1 —。

徐州介绍词

徐州介绍词

徐州介绍词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南京都市圈和苏北地区中心城市,徐州位于江苏的中部,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

作为苏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徐州拥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集两汉文化、战争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长寿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徐州市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处黄淮平原东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位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

徐州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是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级平安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四连冠”。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美誉,是刘邦、项羽、刘备、李煜、张道陵等历史名人的故里,也是“千佛洞”石刻艺术和“画像石刻艺术之乡”,有以汉文化景观为代表的文化景观体系和以潘安湖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景观体系。

主要景点有云龙湖、泉山国家森林公园、户部山古建筑群、潘安湖湿地公园、汉高祖刘邦故里、项羽故里、汉文化博物馆、大洞山景区、淮海战役纪念馆、潘安湖湿地公园等。

云龙湖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徐州打造“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点睛之笔,是以水为特色,以山水组合为景观的风景游览区,分为湖东景区、十里长山景区、湖西景区和滨湖新景区四大景区。

其中湖东景区以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和仿古一条街,千米葡萄长廊为特色;十里长山景区依山建有幽篁厅、听雨轩、蒙古包等设施;湖西景区紧依云龙湖,是观湖览胜的最佳平台;滨湖新景区是云龙湖伸向城市的三个半岛,是赏景怡情,休闲娱乐的场所。

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徐州市南部,包含七个景区:皇藏峪风景区、三仙洞景区、拔剑泉景区等。

徐州经济水平怎么样

徐州经济水平怎么样

徐州经济水平怎么样1. 徐州经济水平的概述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徐州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徐州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徐州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徐州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是连接华东与华北、西南与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一座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徐州拥有发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

此外,徐州还拥有多个重要港口和机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徐州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近年来,徐州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等得到了优化升级,并适应了环保要求。

同时,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徐州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4. 徐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徐州经济增长速度较快,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截至目前,徐州的GDP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位居江苏省内前列。

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企业家们的创新创业。

5. 徐州拥有优质人力资源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徐州拥有优质人力资源。

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徐州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为徐州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还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6. 徐州市场环境与支持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徐州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支持。

相关部门鼓励外商投资,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来吸引投资者。

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并推动了产业发展。

7. 徐州对外贸易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徐州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徐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出口额逐年增长。

同时,徐州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企业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8. 徐州的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改善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徐州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徐州概况

徐州概况

自然地理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历史沿革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

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

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行政区划徐州市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新体制,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

城市旅游城市介绍徐州

城市旅游城市介绍徐州

0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城市概况
徐州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华东重要门户 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 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
03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云龙湖
云龙湖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是徐州云龙 湖风景区主要景点, 原名“石狗湖”,最早 形成于北宋。 云龙湖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天齐山。南偎 泉山、珠山。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云龙湖原 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
旅游景点
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是徐州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位于江苏徐州市鼓楼区龟山西麓。 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 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旅游景点
窑湾古镇
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境内,位 于徐、宿交界处,距县府约30公里。 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武德元年(618 年)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旅游景点
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三环 兵马俑路1号,整个景区东起三环路,南至陇 海线,西接京沪线,北迄骆驼山,是集历史博 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 基地。
旅游景点
水月禅寺
水月禅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白塘河湿地 公园,是在睢宁县地藏寺的基础上复建的。 水月禅寺建设突破了传统规制,有别于中国寺 院建筑风格。

LOGO
城市介绍
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
主讲:
时间:202X
历史渊源
城市概况
旅游景点
美食文化
0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 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 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徐州城市调研报告

徐州城市调研报告

徐州城市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徐州城市调研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小组的调研目的是对徐州城市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城市的发展情况、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等方面。

为了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网络搜索等。

二、徐州城市概况徐州是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位于中国东部。

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目前,徐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三、城市发展情况1. 经济发展:徐州的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多个重点产业,包括煤炭、化工、机械、钢铁等。

市区内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2.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新建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市区形成鲜明对比,街道整洁宽阔,交通便利。

3. 生态环境:调研中我们发现,徐州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大量绿化带的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完善,使徐州市成为一座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

四、文化特色1. 文化遗产:徐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朝的二世祠、建德寺塔等,这些古迹都体现了徐州悠久的历史。

2. 传统工艺:徐州以传统手工艺闻名,如徐州剪纸、金箔工艺等,这些独特的工艺品是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节庆活动:徐州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庙会、灯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徐州人民的文化生活。

五、旅游资源1. 名胜古迹: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名胜古迹包括徐州二世祠、云龙湖、剑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2. 美食文化:徐州的饮食文化也很独特,特色小吃如鸭血粉丝汤、徐州肉饼等,深受游客喜爱。

3. 酒文化:徐州以出产名酒而闻名,如江苏剑南春、徐州陈酿酒等,品酒成为了游客们必不可少的旅游体验。

六、问题和建议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市区交通拥堵、部分历史建筑维护不好等。

我们建议加强市区交通规划,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并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好历史建筑。

七、结论通过这次对徐州的调研,我们对徐州市的发展和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徐州总结范文

徐州总结范文

徐州总结徐州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中国东部。

以下是对于徐州的总结和概述。

城市概况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

它是中国古代“绛都”的所在地,曾是吴国的都城,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今,徐州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经济发展徐州是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城市,拥有多个不同行业的发展优势。

该市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而著名,在煤炭开采业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徐州还在制造业、电力、交通和物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徐州还积极推动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

文化和旅游徐州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和文化景点。

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云龙湖,它是徐州最大的人工湖泊,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丰富的水上娱乐活动。

此外,徐州还有睢宁的古戏台遗址、丰县的龙山苏祠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产。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景点中感受到徐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教育和科研徐州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

该市拥有多所大学和研究院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其中,徐州医科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医科院校之一,其医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此外,徐州还鼓励创新创业,积极推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交通和基础设施徐州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徐州火车站是中国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连接了多条主要铁路线路,使徐州成为向全国各地旅行和物流运输的重要中转站。

此外,徐州还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和现代化的机场,方便了城市与外界的联系。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徐州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该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

同时,徐州也鼓励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城市的绿色转型。

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结论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发展的经济、优越的交通和先进的科技而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外文名称: Xuzhou别名: 彭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电话区号: 0516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目录展开概述简介徐州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简称:徐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时间:北京时间UTC+8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人口:2010年市辖区人口306.4万。

面积: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徐州涌现出一批项目创造或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上最大陆战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世界最大岩体壁画("汉风新韵")世界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研发基地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亚洲最大的动漫博物馆(徐州动漫博物馆)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中国首座水下兵马俑陈列馆(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全国第一家以煤炭科技和矿山安全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以圣旨为主题的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具有纯正(印度)佛教风格的寺庙(龙华寺,公元412年)中国第一座佛教民间寺庙(丰县永宁寺,建于永平初年)中国跨铁路股数最多的大桥(和平大桥,37股)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中国四大家居物流建材中心之一(徐州八里)中国最大的高速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最大特种工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摊铺机租赁商集聚地中国最大摩托三轮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徐州丰县)中国最大的固定机械租赁市场中国最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中国最大豆奶制品基地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东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食品城(淮海食品城)京杭运河上最大的港口产业集群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金属交易平台(金地商都五金机电城)淮海经济区首家4D动感影院(云龙湖水上世界)淮海经济区第一家5A级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江苏首家获批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基地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古彭广场)江苏最大的软件园(徐州软件园)江苏唯一的新能源国家产业基地江苏最大高效农业基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书法名城江苏省文明城市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徐州工程机械)(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邳州板材加工、沛县铝材加工、铜山工程机械)(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城市(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第二名(2009)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2009)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2009)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2009)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09)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200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9)首批中国创业之城(2009)中国最安全城市(2009)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城市(2010)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第二位(2010)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第十位(徐州彭祖文化)(2010)中国十大高效政府排行榜第十位(2010)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2010)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主枢纽,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商贸都会。

发展主轴-东陇海铁路主要城镇有:大庙、徐庄、大许、八义、碾庄、运河、炮车、新安、阿湖等;发展副轴-徐沛铁路上主要城镇有:郑集、张庄、沛城、大屯、龙固等;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Suī]、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多出英雄美人。

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

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

黄河故道明嘉靖31年(1552年)黄河决徐州,淤四十里。

明万历2年(1574年)8月,黄河于砀山决口,淮河亦在高家堰决口而东泄,徐州、邳州、淮河南北淹没千里,徐州城内进水。

万历18年(1590年),大溢徐州,水渍城中愈年,众议迁城改河,季训(潘季驯)浚魁山支河(今奎河),以通之,积水乃消。

是时,水势横溃,徐淮泗扬间无岁不受患。

据史料记载:毁城最甚者为明天启4年(1624年)6月,河决徐州魁山堤,一向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1丈3尺,一自南门至云龙山西北大安桥入石狗湖(今云龙湖),一由旧支河南流至邓二庄,历租沟东南以达小河,出白洋,仍与黄会。

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

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城不可迁六议。

而势不得已,遂迁州治於云龙(即云龙山)。

8月又复大雨,河水持续泛滥。

幸存的百姓避在云龙山及户部山等高处。

地质构造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

徐州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

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

再看构造运动。

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

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

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

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

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

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

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

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其后秦末刘邦生于丰县而长于沛县。

徐州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现代战争中就有以徐州为的中心抗日战争徐州会战和解放战争淮海战役。

两汉文化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

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

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

以“精”“奇”“雄”各领风骚。

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