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治 辟帝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军 阀 割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据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再见
新课探究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 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 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遇刺
2.二次革命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时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 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 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谋帝制 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登基大典。
新课探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 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新课探究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 动乱之中。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洋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府 的 统
袁世凯复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 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 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部编版_6-1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部编版_6-10

轻质隔墙板
②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 ③安徽、上海、广东、福建、
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 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一、二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战争 四、军阀割据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 3.过程:
4.结果: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 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 起袁世凯的恐慌。1913年春,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二次革命: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 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
1、背景: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2、经过: 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主要人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 尧
宣布独立的时间、地点: 1915年、云南昆明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孙德鹏《疲劳的颜色》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 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然处在军阀割 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前言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国民党成立: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 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 于 1912 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宋案”: 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遇刺身亡。这一 事件, 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讲武堂三期学员、第一军第三支队长,后 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在川 南最惨烈的棉花坡鏖战中,一连激战45个 日日夜夜,毫无间歇,赢得勇猛善战、忠 贞不渝的美誉。
(左)李曰垓、罗佩金、蔡锷、 殷承瓛、李烈钧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全国人民的反对。 3.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帝国主义对其失去信任。
军阀却是民国史上的一笔糊涂账。1912— 1928年,中国的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 地方性及省际战争。从袁世凯死去的1916年6月到 1928年6月,有六个人成为国家元首,组成25个以 上内阁。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 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 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1.谋正式总统 2.谋终身总统
3.谋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 制为总统制;; (3)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 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 . 接 受 “ 二 十 一 条 ” : 为了谋求帝制,袁世凯对内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国民党力量涣散,遭袁世凯镇压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胡汉民 广东都督 国民党籍
柏文蔚 安徽都督 国民党籍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 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 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 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从1912年开始到 1928年结束。
南京
南京
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
1912.1 1912.4
1927 1949
中华民国
1912
1926
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聘用日本人 为顾问等。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孙中山的态度
据材料分析孙中山 对袁称帝的态度。
反对袁称帝,认为其破 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
民心,号召讨伐袁。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 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 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6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6张)

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二十一条签字时 中日代表合影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专制的?
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列强与同的盟介会合入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尊孔复古思潮(思想武器)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上海沪宁车站 的一声枪响,国民党党魁宋教仁遇刺身亡!宋 教仁是谁?又是谁杀了他?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
二次革命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
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与同盟会合并
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组党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材料 “已成为各省都督和国会议员的国 民党人,响应孙中山号令的更是寥若晨星。”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二次革命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材料一 “无论何方而先启衅端,是与 宋人教仁民将统为一共敌和党,、人国民民共进即会、视国民为公乱党、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上第海一大商党。会致电二军 材料二 “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 (即袁世凯)即敢举兵征伐之。”
按历史学与家同盟张会合玉并法成国的民统党。计俨:然第以一党大党籍。 计,参议院
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54.5%;众议院党籍
选举 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60.4%。国民党大获全胜

二次革命
思考:为什么孙中山等人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如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6张PPT)
极大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中日矛盾加剧; 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归纳小结: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复辟帝制的?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 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 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 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三、护国战争
1、护国战争之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 的?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
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二次革命的性质及结果
思考:袁世凯独裁 采取了哪些措施?
袁大头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材料一 1913年9月,国会召开总统选举。袁世凯命令
警察厅和拱卫军联合派出军警“保卫”国会,所有入场
议员,不准擅自离开。议员们忍饥挨饿,直至把袁世凯
选为大总统才准离开。
10月10日,袁世凯特意在太和殿举行就职仪式,俨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组成以黎元洪为总统, 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北京政权。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的分裂
2、军阀纷争的影响
• 这些军阀为了争 夺地盘和巩固政 权,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 国主义。
• 大小军阀连年混 战,中国陷入军 阀割据纷争的动 乱之中。
军阀混战后的废墟
教学分析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南京(黄兴); 安徽、广东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 结 果:遭到北洋军进攻,革命失败。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府 袁世凯复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的 辟帝制 黑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暗 统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 混战,民不聊生。
随堂演练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 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 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北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二 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 国 战 争 形 势 示 意 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28张PPT)

桂系(陆荣廷) 控制着广东、广西
美、英
3、影响: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
之中。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 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重 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发动护国战争 ④发动护法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7.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 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
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
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 D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 袁世凯称帝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1、背景:
(1)袁世凯破坏民主,一—再根破本坏原责任因内阁制
(2)宋教仁组织成立国民党
(3)宋教仁案震惊全国 —主要原因
(4)袁世凯镇压革命,罢免三省都督。 —直接原因
宋教仁,湖南常德市 桃源人。中国“宪政之 父” ,与黄兴、孙中山并 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 党。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 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 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 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 暗杀于上海。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极 为强大,必须唤醒更多的民众!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 ……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暴露。我当年曾发采取 共和通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 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也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 不多发一言。
• 根据材料一思考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什——么段?祺瑞
• 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18
16
(组阁政府,出任总理)
3想8 以重4金4 收买宋
教仁,遭到拒绝。
147 26
宋案 1913年3月20日夜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年仅31岁
袁世凯已经意图颠覆 民主与共和,开始为自己的专 制与独裁不择手段。
1913年3月24日,孙中山从日本 回国,“如有两师兵力,当亲率问 罪”主张讨伐袁世凯,发起了著名 的“二次革命”。
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民众流离 失所,社会动荡; 战争不断,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灾难。
深度构建
北洋政府 的统治与 军阀割据
专制 共和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护国战争
导火线:袁世凯称帝“中华帝国” 发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自主学习
阅读并勾画出: • 二次革命的背景、导火线、结果; •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二十一条”的主要内
容;护国战争的时间、结果; • 军阀割据时期的主要军阀和影响,并完成表格
自学检测
破坏责任内阁制 刺杀宋教仁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 北洋军阀 表 黑暗统治 现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混战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PPT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PPT

个 人
档 案
宋教仁(1882年-1913年)
②制造宋案。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 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 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 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 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 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 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 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 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等。
⑦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请袁称帝的推戴书》
19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袁世凯的精心策划下,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一致投票赞成帝制。 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通过了请袁称帝的“推戴书”。次日袁世凯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 中国一场复辟闹剧由此拉开帷幕!
黄兴将心中的愤慨凝成一联: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②制造宋案。
1913年3月底,孙中山由日本 回到上海,召集会议,发动 “非去袁不可”的二次革命。
宋案暴露了袁世凯独裁统 治的丑恶嘴脸。
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全 国舆论哗然,这使孙中山从 “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 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 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发布解散国
民党令,限令3天内解散国民党的一切机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关,国民党籍议员一律驱逐出会。两天
里赶走议员之多竟令国会不足召开会议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的法定人数。
③袁世凯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 统制。Fra bibliotek习目标01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课件 (共25张PPT)
欢迎您”那温馨而又熟悉的话语。暖暖 的阳光 射在了 那清波 碧绿的 背影墙 上,映 出 了那象征建行事业的海蓝蓝的行徽,下 面清楚 的告之 大家“国建设 银行”。
台阶像音符,心跳的感觉,如同周杰伦的 简单爱 ,节奏 明显,一 层、二 层、三 层,走进 我 熟悉的办公室,新的一天,新的工作就要 开始了 。
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4.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D)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不少省 份积极响应,宣布独 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
被迫取消帝制,6月 在绝望中死去。护国 战争结束。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 而且迫使段祺瑞恢复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 会。因此,护国战争是一次取得初步胜利的革命战 争。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 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 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务 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 仁。1913年3月20日晚,宋 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 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 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 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 “宋案”。
我和建行有个约会——工作一天,热爱 一天 清晨,暖暖的阳光透过沙窗,微微的春风 轻拂脸 颊,我 从美梦 醒来,啊! 又是一 个艳阳 天
轻轻按开我熟悉的伙伴,给大家介绍一 下,这是 我得力 的助手 ,号称 建行电 脑的no.1 , 它就是我的惠普2308。它的功能强大, 在我的 指挥下, 它会勇 往直前 、一丝 不苟的 漂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袁世凯
பைடு நூலகம்
袁世凯
袁世凯复辟帝制
2、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①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
让他国 ④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影响
1)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激发了中国人们的反日爱国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4)中国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中,与日本 的矛盾日渐加剧。 5)助长了日军军国主义气焰。
宋教仁(1882—1913)
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参与组织华 兴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任《民报》撰 述。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总裁,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任代理事 长。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上海。
二次革命
1913年,“宋案”发生后,以孙中山、 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 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而 发动的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 续,所以称为“二次革命”。但由于国民党 力量涣散,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直系 皖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控制区域
依靠国家
江苏、江西、湖北 英、美
皖、浙、鲁、闽

奉系 滇系 桂系 晋系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阎锡山
东北三省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山西
日 英、美 英、美

农户减少 耕地减少 荒地增加 陆军增加 军费增加
签订“二十一条”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 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设立责任内阁制的目的:限制总统(袁世凯)权力
袁世凯 宋教仁
一、二 次 革 命
1.背景: ③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明显优势
宋教仁为了在未来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能争取 到多数席位,于1912年10月至1913年3月期间, 在安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到处演说,在 长江流域刮起一股“宋教仁旋风”。最终,在 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占据了明显优 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护国战争形势图
“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 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 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四、军阀割据
1.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割据混战。 2.主要派系:
四、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的危害有哪些?
3.危害: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破坏经济,民不聊生。
影视形象:宋教仁演讲
众议院议员596人,国民党得269议席,共和党得120议席,统一党得18议席,民主党 得16议席,跨党者得147议席,无党派26席。 参议院议员274人,国民党得123席,共和党得55席,统一党得6席,民主党得8席, 跨党者38席,无党派44席。
一、二 次 革 命
1.背景: ④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 ⑤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三、护 国 战 争
1.背景:③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先后南下,筹划讨袁。
眼看不久便是盈千累万的人颂王莽功德,上劝进 表,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 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凭藉, 或者地位不宜,也难发手。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 抗得过他,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 这一回不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18张PPT)

思想自由之新北大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新文化运动
鲁迅
C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D “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外交次长 曹汝霖
1915年签订“二十一条”时中日代表合影
袁世凯祭天
三、护国战争
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 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 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 凯,已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 与军阀割据
一、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反对 袁世凯,被刺身亡。孙中 山和黄兴发动“二次革 命”,很快被镇压。
一、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商讨反袁问题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 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 定继承人。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2.对外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P5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课件(共20张PPT)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 指定继承人。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 部分内容。
3、袁世凯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 元年”,准备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 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三.护国战争 中华民国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 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
2.目的 维护共和制度
3.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 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 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 束。
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结果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宋教仁遇刺 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背景
民国初期讽刺漫画:表示政府虽 有“共和”之名,实为猿(袁) 家之天下。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 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思考: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的分裂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2、军阀纷争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 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3.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 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

【导火线】 宋教仁案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对内政策
1.谋正式总统
2.谋终身总统
二、对外政策
3.谋帝制
4.称帝
①镇压二次革命; ②强迫国会选举
他为正是大总统。 ③解散国会;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
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思考: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 倒行逆施,社会各界又作出怎样的反应?
护国战争
1.背景: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目的: 维护共和制度。
3.过程:
①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 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②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D.①②③④
B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A 争,社会动荡。其中最主要的三派军阀是(

①直系 ②奉系 ③滇系 ④皖系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5.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
些“努力”( D )
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 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⑤修改总统选举制,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
任,可指定继承人。
1916,洪 宪元年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二十一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完美课件
前言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一页,共24页。
二次革命
国民党成立: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 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 于 1912 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宋案”: 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遇刺身亡。这一事件,
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讨—论:20为世什纪么20护年国代运一动位能美取国得外成交功官?马克穆利
凯 复 国阀动会的,的《,军结继中果孙 事华任民中力失者国山量败段临试开。祺时图展瑞约借护拒法助 法绝》军 运恢和 在对北袁滇宋但宋宋袁结护中桂—成宋对护 助袁1宋军讲战 (控袁9教果此目—洋教系教武、此系国世军阀制国1世教国山败教世图世2仁:,前 孙政仁(仁堂忠,(民凯阀割江运—凯仁运试主仁凯为凯将 国 李中德府 将 陆 将 三 贞1李 唐 党 当 的 据 苏动复 在 动 图 因 将 当 段 死统民大国9鹏的 统 荣 统 期 不2大继力选军混、粉一党钊这辟粉借,统选祺后《8统 一 廷 一 学 渝1年共力的种钊尧量临事战江碎9疲帝碎助实一临瑞,治 共 为 共 员 的1和量清狗,的为涣时力造西了劳2与 和 首 和 、 美制了军在共时的产党涣算咬中清首散大量成、袁年的军 党 , 党 第 誉、散最狗活袁阀国和大内生国算,,总开的湖世颜以阀 、 英 、 一 。国,是的动世的际党总阁以的色最英二统展严北凯民被泼争割 国 美 国 军同最凯军而、统成黎》共袁辣斗1是 美 次 后 护 重 等复据 民 ) 民 第盟4进世,中0后 复 事 不 国 后 员 元共共三泼)革,法后省辟0会会 凯 他,进进支多辣命加运果帝为 辟 力 在 民 , : 洪、 镇 把我为会会队个,很紧动制什 帝 量 国 共 加 右 为国 压 当们基、、长大他快实,的民 时并么 制 开 内 进 紧 起 总国国,础公 的不小把被行结迷会 的 展 也 会 实 为 统民民后党 政偏,军当袁专果梦失 迷 护 。 、 行 曹 、公公来、 治爱联阀时世制失,共 生谁党党成败 梦 法 国 专 汝 冯发合的凯独败恢和 活,、、为? , 运 民 制 霖 国动实 比对复政镇裁。其共共新恢 动 公 独 、 璋进 作我了治压统中和和中他会们“复 , 党 裁 刘 为1宰实实国生下治华几4、来猪中 结 、 统 冠 副进 进 十0活 去 。民说 全个余场会会大华 果 共 治 雄 总国比 。, 国政式次、、元他 联民 失 和 。 、 统的作的地党全全帅们 合国“政国 败 实 陆 ,方宰国国之都 会,治号的 。 进 征 段一5性猪联联一组”个,,样国 会 祥 祺合合的及场政成而…但会会朱号 、 、 瑞党省式…军国袁德55,际的, 全 段 为阀个个民世与,是战政但 国 祺 国政政同在凯党吃争治党党袁 联 瑞 务盟川人的。,,。”会世 合 、 总民南,继与与合“最凯 会 钱 理而血任并同同惨肉军的 能 的5成者盟盟个烈骨国阀继 训 北段会会头的政民是合合祺任 、 京”棉党的党并并吃瑞者 段 政。花“,文成成人拒坡段 芝 权武国国与民绝鏖祺 贵 。豺民民“同恢战狼血瑞 、党党中盟复”肉。。。拒 朱,《会骨绝 深一中合头连恢、华并”激的复 傅民成战“《 增国文4国5中 湘临武个民时华 )豺日党约狼民日。法夜”国。夜》临,和时毫国约无会法间,歇》孙,和中赢国山得会试勇图,猛善借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次革命
时间 经过
1913 年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 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 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问题探究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 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 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 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 的形成。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 纷争的动乱之中。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谋正式总统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 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谋终身总统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 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可指定继承人;
谋帝制
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 登基大典。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 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宋教仁的墓园位于 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 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 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 书刻铭:“先生之死, 天下惜之。先生之行, 天下知之,吾又何纪, 为直笔乎?直笔人 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 锟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北 洋 军 阀 割 据 示 意 图
问题探究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 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三.护国战争
材 料: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
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 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 反应?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 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随堂训练
D 1.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
C 护国战争发生在( )D.1916年
学习目标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 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2.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 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探究
一.二次革命
材 料:
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 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 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 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2.爆发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
发。
3.经过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 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 右起:3蔡锷,4李烈钧
四.军阀割据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洋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府 的 统 治
袁世凯复 辟帝制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军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割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
——《国民党宣言》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宋教仁被刺杀原因。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 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 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 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 惊恐。1913年春,准备 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 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 本人。
宋教仁遇刺
雾霾里的宋教仁
点击图片播放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十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
一条”
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
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
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