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的概念:介绍1、2、3、4、5等自然数的基本认识。
2. 数的比较:教授学生如何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汇。
3. 数的顺序:理解数的顺序性,如1在2之前,3在4之前等。
4. 数的组成:初步了解数的分解和组合,如5可以分解为2和3。
二、加减法基础1. 加法的概念:介绍加法的基本含义,进行1-5的加法运算。
2. 减法的概念:介绍减法的基本含义,进行1-5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法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识别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图形的组合:了解基本图形如何组合成复杂的图案。
3. 对称概念:初步介绍对称的概念,识别对称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的认识1. 时间的基本概念:了解小时、分钟的基本知识,学会读钟面上的简单时间。
2. 金钱的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计算。
五、测量和数据1. 基本测量工具:介绍尺子、量杯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简单数据收集: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活动,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
3. 数据的简单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分析。
六、解决问题1. 问题解决策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简单的数学推理题进行训练。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七、数学游戏与活动1. 数学游戏: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与数学相关的手工制作、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鼓励探索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四则运算: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包括基本四则运算、计算二元一次方程、计算实数的平方根等;
(2)数理逻辑:学习判断真假的能力,促进思考的能力及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
(3)数论:掌握数论基本概念及用数论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二、几何知识
(1)几何图形名称:学习三维几何图形及二维几何图形的名称,包括球体、圆锥形、平面四边形等;
(2)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学习判断四边形是否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线之间的角关系;
(3)角的概念:学习角的度量标准,包括弧度、角度等;
(4)三角形的认识:学习三角形的关系和性质,例如相似三角形、平行三角形等;
三、空间几何
(1)立体图形的构造:学习构成立体图形的原则,例如锥体的构成、棱柱的构成等;
(2)四面体、六面体的构成:学习构成四面体、六面体的原则,以及这些图形的内角度数和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
(3)投影:学习投影的定义及投影原则;
四、测量学
(1)体积:学习体积测量的基本原理、定义及计算方法;
(2)质量:学习重力定义,认识重力的计量单位,以及质量计算方法;(3)面积: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曲面积的计算、正多边形的面
积计算等;
五、统计学
(1)概念: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例如众数、中位数、极差等;(2)数据处理:学习将数据用表格、图表表示出来的方法,方便分析;(3)概率:学习概率的定义,了解实验的不确定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必背知识点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在“。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2个2个的数:0, 2, 4, 6, 8, 10,12, 14,16, 1& 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5个5个的数:0, 5, 10, 15, 20 ((正数、倒数都要会)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屮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 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 : 11里冇(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B :看数字卡片(1广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出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I •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 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2里有 (1) 个十和 (2) 个一;12里有 (12) 个一14里冇 (1) 个十和 (4) 个一;14里有 (14) 个一15里有 (1) 个一 I •和 (5) 个一;15里有 (15) 个一19里冇 (1) 个十和 (9) 个一;或者说, 19里冇(19)个-20里有 (2) 个十;20里有(20)个-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认识数字1-10,能够正确读写。
2. 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比较大小。
3. 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包括正数和倒数。
4.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二、加减法1. 掌握1-10的加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 掌握1-10的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3.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
4.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
三、图形与空间1.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3. 掌握基本的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接和分割。
四、时间和金钱1. 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今天、昨天、明天。
2. 学会认识钟面上的整点。
3. 理解金钱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硬币和纸币。
4.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和计算。
五、数据与概率1. 理解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2. 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
3. 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可能和不可能的事件。
六、生活中的数学应用1.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数学兴趣。
3. 培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变化。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建文档,并保存为兼容的文件格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修改和打印。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帮助学生和老师快速了解课程内容。
1. 数的认识和认读
- 整数的认识和认读
- 零的认识和认读
- 自然数的认识和认读
2. 数的比较和排序
-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 长度的比较和排序
3. 加法的认识和计算
- 加号的认识和使用
- 自然数的加法计算
- 进位情况的加法计算
4. 数的认识和认读
- 整数的认识和认读
- 零的认识和认读
- 自然数的认识和认读
5. 减法的认识和计算
- 减号的认识和使用
- 自然数的减法计算
- 借位情况的减法计算
6. 时间的认识和认读
- 小时和分钟的认识和认读
- 时钟的认识和使用
- 日常时间的表达和计算
7. 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认识和认读- 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认识和认读- 空位的认识和填写
- 数字的读取和书写练
8. 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 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 容量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 质量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以上是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汇总,学生和老师可以依此进行研究和备课。
注:本文档内容为简化和概括,具体细节和例题等内容,请参阅教材原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的认识1. 数字的认识:0-10的数字形状、读法和写法。
2. 数的比较: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并能比较10以内的数。
3. 数的顺序:掌握数的顺序关系,能够顺序排列数字1-10。
二、基本运算1. 加法:初步认识加号和等号,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初步认识减号和等号,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法问题。
三、量的比较1. 长度比较:通过直观比较,了解物体的长短。
2. 重量比较:通过直观比较,了解物体的轻重。
3. 容量比较:通过直观比较,了解物体的容量大小。
四、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识别。
2. 图形的组合:了解基本图形可以组合成更复杂的图形。
3. 对称概念:初步了解图形的对称性。
五、时间和金钱的认识1. 时间概念:了解日、周、月、季节的基本概念。
2. 钟表阅读: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整点时间。
3.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六、数据处理1. 简单统计: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统计。
2. 数据表示:使用图表(如条形图)来表示数据。
3. 数据比较:能够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
七、解决实际问题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2.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问题解决策略:学习使用不同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八、数学游戏与活动1. 数学游戏:参与各种数学游戏,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2. 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九、数学思维1. 归纳与推理: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会归纳和推理。
2. 空间想象:通过拼图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创新的方法。
十、学习习惯与方法1. 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2. 学习方法: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技巧、笔记技巧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数字 0-10 的认识2. 加法和减法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4. 长度的度量5. 时间的认知6. 重量的度量7. 温度的认知8. 数型的认知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0. 计数和比较大小1. 数字 0-10 的认识: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数字 0-10 的认知,比如数字的基本形态、发音、数字间的大小关系等。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拼图游戏等课堂活动认识这些数字。
2. 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方法,例如用图示法表示加减运算过程。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加法和减法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加减运算的过程。
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例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长度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长度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长度单位米、厘米等。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长度的杠铃或绳子的长度,然后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5. 时间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时间单位和对时间的认知,例如秒、分钟和小时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时间练习,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钟表读时间。
6. 重量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重量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重量单位克、千克等。
例如,老师可以将许多相同数量的糖果重量相差很大的两个盒子,然后通过秤将它们的重量测量并记录结果。
7. 温度的认知: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温度单位度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温度测量的游戏,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8. 数型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数字类型,例如奇数、偶数、整数和分数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类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数字类型。
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整数与小数
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整数的比较与排序
3.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4.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数字的组成与拆分
1. 十进制数字的组成
2. 数字排列的规律
3.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
三、算式与运算
1. 算式的认识与书写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
3.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
4. 运算中的优先级与顺序
四、长度与时间
1. 长度的认识与测量
2. 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时钟与时间的概念
4. 时间的读写与计算
五、图形与模式
1. 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2. 图形的边、角、顶点等特征
3. 图形的绘制与变换
4. 模式的观察与延伸
六、数据统计
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数据的图表表示
3.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七、趣味数学
1. 游戏中的数学思维
2. 数学谜题的解答
3. 数学趣题的探索与创造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扎实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数字
1. 数字的概念: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每个数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2. 数字的书写:数字的书写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例如先写十位数再写个位数,每个数字都要写得清晰、工整、规范。
3. 数字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为0、1、2、3、4、5、6、7、8、9。
二、加减法
1.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例如:1+1=2,2+3=5。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
例如:5-3=2,7-
5=2。
3. 加减法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加减法可以用来计算数量、比较大小等。
三、认识图形
1. 图形的概念:图形是具有形状和大小的二维或三维物体。
常见的图形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图形的特征:每个图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例如圆形是圆滚滚的,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相等的角等。
3. 图形的分类:根据图形的特征,可以将图形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四、认识时间
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指在一昼夜内时间的流逝,由小时、分钟和秒组成。
2. 时间单位的换算: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换算关系。
3. 认识钟表:能够正确地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并知道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含义。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拟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2、填“>〞或“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完整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上册单元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选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一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生活中的数(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1、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加减法】(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的认识1. 认识数字1-10:- 学会正确读写1-10的数字。
- 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比较1-10内的数字大小。
2. 序数与基数的认识:- 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用第一、第二等词语表示顺序。
- 理解基数的概念,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 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奇数和偶数的基本概念。
二、加减法运算1. 5以内的加法:- 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含义。
- 能够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口算。
2. 5以内的减法:- 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含义。
- 能够进行5以内数的减法口算。
3. 10以内的加减法:-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基本规则。
- 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以及简单的竖式计算。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 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图形。
2.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认识球体、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空间与方向1. 上、下、左、右的区分:- 理解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含义。
-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使用这些方位词。
2. 前、后、中的位置关系:- 理解前、后、中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辨别。
- 通过游戏和活动,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五、时间和金钱的认识1. 初步认识时间:- 了解日历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星期和日期。
- 学会看钟表,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时间概念。
2. 金钱的认识:- 认识不同面额的硬币和纸币。
- 理解基本的买卖交易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六、应用题的解答1. 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数学问题。
-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图表的阅读与理解:- 学会阅读简单的图表,如条形图、饼图等。
- 能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
图:
2、长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
放
在桌子上能滚动。
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
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
3、1
4、1
5、1
6、1
7、1
8、1
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
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
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