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概况

合集下载

明代文学概说

明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一、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衡,这些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末年,随着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部分作家又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了清代文学思潮的转变。

明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明代前期文学,包括从太祖建国至宪宗成化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停滞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元代文学的余绪,并为明代中期文学的突变作好了准备。

此期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主要成就体现在新兴的长篇小说和传统的诗文创作两个方面。

《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是划时代的作品,二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它的初始阶段就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它们分别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不可企及的楷模。

宋濂、刘基、高启等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也写出了一些揭露现实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使明初文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此后的一百多年,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

首先在诗文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继之而起雄踞文坛的是李东阳的茶陵派,追求格律声调,也保留有台阁体的痕迹。

在戏曲领域,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派杂剧作家以及以邱濬、邵璨为代表的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剧创作。

在小说领域,文言小说较有特色,出现了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白话小说则几乎一片空白。

2. 明代中期文学,包括从孝宗弘治元年至穆宗隆庆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全面复苏与迅速发展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3、何景明: “前七子”领袖,提倡复古
与李一致,言论偏激:
《杂言十首》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 宋无诗”。
《与李空同论诗书》说:“近诗以盛唐为尚。 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
在学古途径、方法上,何不像李那样“尺寸 古法”,而主张“领会神情”、“不仿形迹”, 提出学古要“舍筏登岸”,“不相因袭,而相发 明”,从而达到“自创一堂室,一户镛,成一家 之言”的目的。(《与李空同论诗书》)
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梦阳“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 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 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 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 并重,未免怵于盛名。”
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 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散文《游 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状物,或刻 画商人,清新生动,是较好之作。
第一章 明代诗文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
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卖柑者言》是传世 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 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 犀利。
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 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
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遭遇, 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 颇具浪漫色彩。
• (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 传统文学观念向来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 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淫邪。
• 承平日久,帝王对小说、戏曲兴趣越来越浓, 朝臣、文人也开始喜好。
• 从前期李梦阳到后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 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称《西厢》 《水浒》:“古今之至文”(《童心说》)。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明代社会与文学
(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与 市民思想的空前活跃 (二)统治者实行的文化专制 和禁锢政策以及其对理学的 提倡
第二编
明代文学
(1368—1644)
第一章
绪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 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明代 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 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为前 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为后期。前后 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 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戏 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三国志通俗 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 《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 《金瓶梅》在人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 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 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 其成就也很高,它犹如昙花在明后期一 现,弥足珍贵。
关于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 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 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 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 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 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 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
(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 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

明代文学概况 本科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概况 本科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2020/10/28
定义 从公元1368——1644间发生的文学现
象。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
国277年。可以嘉靖(明世宗朱厚熜1521 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 ,明朝第十 一位皇帝)为界分前后两期。
2020/10/28
读书不多
对文人又敬又爱,又怕又防。 秘诀:一是网罗天下名士(刘基、宋濂 等) ,二是恪守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 粮、缓称王)。
2020/10/28
2、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王学左派的兴起对明代的文学创作起到了 一种推动的作用。
2020/10/28
王守仁→阳明哲学
王守仁(1472~1529) , 字伯安,曾筑室绍兴阳 明洞,因别号阳明子, 世称阳明先生。是中国 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 大成者。其学说世称阳 明哲学,其学派则称阳 明学派。
2020/10/28
心学=王学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王守仁对宋代陆九渊 的“心学”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传习录》)。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良知”说,即“我心之良知, 无有不自知者”;“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 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文
2020/10/28
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 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同公安派浅率轻 直的风格异趣,竟陵派的文风流于幽深孤 峭。其诗及创作都有忽视内容的倾向。
明末,在天崩地解的时候,张粕言、 陈子龙、夏完淳等用血泪凝成的诗文,表 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充满了爱的热情。
2020/10/2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晚明文坛上,晚 明小品文盛极一时,以张岱、王思任等为 代表的小品名家,或表现闲情逸致,或感 悟人生趣味、或抨击时政,大都率真直露 ,韵昧隽永,堪称晚明文坛的一朵奇葩。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摘要:一、明朝文学概述1.明朝文学的主要成就2.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清朝文学概述1.清朝文学的主要成就2.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三、明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吴承恩与《西游记》3.施耐庵与《水浒传》4.曹雪芹与《红楼梦》四、清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纳兰性德与《饮水词》2.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4.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五、明清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文学创作方法的传承与发展2.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与文学的关系3.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发展正文: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明朝与清朝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文学创作繁荣,流派纷呈,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接下来,我们将对明朝与清朝的文学进行简要的概述,并介绍一些代表作家及作品。

一、明朝文学概述明朝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戏曲等方面。

其中,小说创作尤为繁荣,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主要文学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色情小说等。

代表人物有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清朝文学概述清朝文学的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词、散文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丰富的特点。

主要文学流派有:考据学派、骈文派、唐宋诗派等。

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纪昀、蒲松龄、吴敬梓等。

三、明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作品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吴承恩与《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品通过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丑恶,寓意深刻。

3.施耐庵与《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英雄小说,讲述了宋江、李逵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封建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4.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

明代文学史知识点

明代文学史知识点

明代文学史知识点一、明代文学概述明代文学兴盛于明初,至万历中叶达到鼎盛,以散文为重要体裁。

明代文学描写内容多元,既有社会风情,也有政治讽刺与怀古抒怀、抒情等,其艺术成就丰富多彩。

二、明代文学起源明代文学起源于南宋,滑稽小品成为一种典型的南宋文学流派。

明代文学有着与唐宋文学有很大差别的风格特点,表现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节奏感。

三、明代科举制度与文学兴盛太祖朱元璋实行科举制度,即提拔官吏的考试制度。

文化和教育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文学以散文为主,同时诗歌、戏剧、小说、传记等文学体裁也都十分丰富。

四、明代文学风格特点1. 讲究语言表现力的细节。

2. 重视对历史故事和文物的研究。

3. 以抒写情感和描写生活为主的散文和诗歌。

4. 擅长凭借小品文和散文等手段来传达文化及美学价值观念。

5. 在散文中蕴含批评现实、社会讽刺等多种意味。

6. 重视文学的审美效果和历史意义,同时还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观念等。

五、明代主要作家1. 冯梦龙,散文家,以散文类文艺作品最为著名。

2. 袁宏道,同时是散文家、诗人、学者和书画家,著有《梦溪笔谈》。

3. 杨慎,明代纪实派作家,以《世说新语》和《涂山先生集》最为有名。

4. 连橐驼,散文家,他创作的《肆书简·艺文四事》被誉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5. 文徵明,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书法家。

他的诗以自然形象和感人情感见长,并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

六、明代文学影响明代文学具有极高价值,它不仅成就了明代文学史,还对后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明代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种mostensn的形象。

明代文学是文化发展、政治改革与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前进路上的一个重要章节。

明代文学概况

明代文学概况
朱元璋的独裁统治: (1)胡惟庸(3页倒7行)
蓝玉; 宋濂; 刘基; 亲侄朱文正、外甥李文忠;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 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2),废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汉以来实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
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3页9-11行) (3),对东南沿海地区加以残酷打击,以削 弱这一地区的力量,铲除对王朝统治可能构 成威胁的基础; 用军队封锁海上交通,禁止民间的对外贸易, 以贯彻“重农抑商”的政策。
3,文学概况: 在明代文学的后期,明代文学进入高潮,随后又遭到 严重的挫折。

(1),文学理论: 李贽“童心说”。 所谓“童心”,李贽解释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 本心”,也就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所产生的未经假饰的 真实情感,与之对立的,则是由耳目而入的“闻见道 理”。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童心 说》)(150页2段)
第七编、明代文学
概说
明代(1368—1644)共277年的历史 一、明代前期文学,明初到成化(1368-1487) 二、明代中期文学,弘治到隆庆(1488-1572) 三、明代后期文学,万历至明亡(1573-1644)
一、明代前期文学
明初到成化末年(1368-1487)
1,政治经济背景:

孝儒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死即死 耳,诏不可草。” “汝不顾九族乎?” “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命人剁孝儒嘴,孝儒血涕纵横,喷血痛骂,朱 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 朱棣灭方孝孺10族,达873人,入狱及充军流放者 达数千。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他(柔石)的家乡,是台州的宁 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 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根据几种目前通行文学史的分期方式,我们可以大致将明代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为从明初到成化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高,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启、宋濂和刘基等人,这些人经历了元末战乱,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其后出现了歌功颂德的“台阁体”,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

在小说方面出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

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则以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为代表,主要上承唐人传奇笔法而少创变。

戏曲的创作则落入低潮,仅有邱濬、邵璨等人可以一提,然其皆以剧载道,殊无艺术感染力。

中期从成化末年至隆庆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先是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以唐寅、祝允明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同时在京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他们都提出了复古的口号,比如“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给予台阁体文风以沉重打击。

此后又出现了以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即被划入此派)和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均带有复古倾向。

这一时期戏剧的创作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徐渭的《四声猿》以及梁辰渔的《浣纱记》,后者专为当时经魏良辅改良的昆腔而创作。

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神魔小说《西游记》亦于此时问世。

后期为万历至明亡,约七十余年。

这一时期,戏曲创作进入丰收期,汤显祖陆续完成其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临川四梦”四部剧作。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沈璟、王骥德等对戏剧进行理论探索的文人。

小说创作在此时也进入高潮,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及神魔小说《封神榜》等先后问世。

在白话短篇小说方面,则有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等相继刊刻流行。

诗歌方面则主要出现了以“三袁”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和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提倡一种“独抒性灵”或“深幽冷峭”的风格。

晚明时期又出现了一种抒写情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其代表作家有“三袁”和张岱等人。

明代文学绪论

明代文学绪论
明代文学,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至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共历经277年。此间,文学发展受到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文学以1522年嘉靖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政治方面,明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杀戮功臣、特务统治的设立等举措,对文学创作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如宦官专权、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尽管文档提及了明代诗文、散曲等文学形式,但对于明代诗学思想史的探讨并不深入。明代诗学思想史涉及的主要诗学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在以窥见明代诗学思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第七编明代文学(1368~1644)•绪论•一、明代文学概况•(一)明代文学的分期•1、前期文学•表现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以及作家深层的忧患意识,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编撰、南戏的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为代表,文学创作出现一时繁荣景象。

•明代前期的后段,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的安定,文人的忧患意识开始淡薄,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以及特务统治,使文人一改元明之际那种社会责任感,在追求仕进与调试心理平衡中,欣赏一种平稳和谐、雍容典雅之美,文学创作导向贵族化、御用化,以“台阁体”诗歌以及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为代表。

•这一时期是元代文学的余波和为明中后期文学的发展作准备,为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

•2、后期文学•明嘉靖以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方向发展,较前期出现极大的变化,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表现在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1)小说方面•兴起编著章回体小说的热潮以及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文言小说:“三话一传”:•瞿佑《剪灯新话》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马中锡《中山狼传》•白话短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陆人龙的“一型”(《型世言》)•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余劭鱼的《列国志传》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甄伟的《西汉演义》•英雄传奇:除《水浒传》外,还有:纪振伦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等。

•神魔小说:除《西游记》外,还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余象斗的《四游记》董说的《西游补》;•世情小说:除《金瓶梅》外,还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

•2)戏曲方面•《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三大传奇的问世,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出现,将戏曲创作推向高峰;•3)诗文方面•自“前七子”打着“复古”的旗号鼓吹文学革新以来,之后的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都从不同角度为诗文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4)民间文学方面•出现“挂枝儿”、“山歌”等新的民间文学形式;•5)文学理论•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文学群体的出现,各种文学观念、文学理论的论争,促进了文学的变通与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一时段的文学发展,使中国文学进入近古的新时代。

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

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

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一、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背景介绍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20年),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面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分璀璨星空。

二、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流派及特点1.文学繁荣的原因明代万历年间,封建社会进入成熟期,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皇帝重视文化事业,大力支持文学创作。

同时,印刷技术的进步、图书市场的兴起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1)现实主义流派: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等。

(2)浪漫主义流派:以奇幻、神话、传说为题材,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3.文学创作的主题与风格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既有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作品。

在风格上,文学作品呈现出豪放、激昂、细腻、寓意深刻等特点。

三、代表性文学作品赏析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故事,展现了英勇智慧、忠诚仁爱的人物形象。

作品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吴承恩的《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神话传说题材的文学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奇历程。

作品以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正义、勇敢、智慧、信仰等品质。

同时,作品中的妖怪、神仙等形象生动有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施耐庵的《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反映民间英雄的小说,讲述了宋江、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汉抗击贪官污吏、捍卫民生的故事。

作品以生动的现实主义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4.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描绘封建社会家族衰落的小说,通过讲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

作品结构严谨,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明代万历年间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作品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 明代

中国古代文学 明代
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渐趋成熟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大发展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二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
第七编
四、刘基
• (一)生平 • 刘基(1311——1375),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 • 元末进士,官至浙东行省 郎中,后受排斥去官归里。 至正二十年与宋濂同受朱 元璋征召,深受倚重,成 为开国功臣之一。 • 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
(二)文学成就
• 为文主张“明道”,讲求“体格严 正”。和宋濂同样,也是继承了元代文 章的传统。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 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 阁子也?”其后六年,吾 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 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 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 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 不常居。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 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 如盖矣。
第一章 明代诗文
• 第一节 明代前期诗文 • 第二节 明代中期诗文 • 第三节 明代后期诗文
第一节 明初诗歌与散文
• 一、 高启
• (一)生平 • 高启(1336——1374),字季 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 苏州)人。 • 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 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 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 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 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 案腰斩于南京。
• 银烛金杯映绮堂,呼儿击鼓脍肥羊。 • 青衫黄帽插花去,知是东家新妇郎。
第二节 明代中期诗文
• 一、前七子
• (一)释义 • 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

明代文学史

明代文学史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一、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衡,这些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末年,随着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部分作家又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了清代文学思潮的转变。

明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明代前期文学,包括从太祖建国至宪宗成化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停滞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元代文学的余绪,并为明代中期文学的突变作好了准备。

此期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主要成就体现在新兴的长篇小说和传统的诗文创作两个方面。

《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是划时代的作品,二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它的初始阶段就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它们分别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不可企及的楷模。

宋濂、刘基、高启等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也写出了一些揭露现实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使明初文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此后的一百多年,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

首先在诗文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继之而起雄踞文坛的是李东阳的茶陵派,追求格律声调,也保留有台阁体的痕迹。

在戏曲领域,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派杂剧作家以及以邱濬、邵璨为代表的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剧创作。

在小说领域,文言小说较有特色,出现了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白话小说则几乎一片空白。

2. 明代中期文学,包括从孝宗弘治元年至穆宗隆庆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全面复苏与迅速发展期。

明代文学——概述

明代文学——概述

二、繁荣的原因 • 1、商业的繁荣,市民的需要,给小说繁荣奠 定的基础。
• 2、进步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 3、出版业的发达。
• 4、小说自身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 5、小说理论的发展。
• 4、繁荣期(明中叶———清中叶)
• 白话通俗小说
• 1)长篇小说类型: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 2)中短篇白话小说:拟话本(鲁迅命名) • 形式上模仿话本,是案头文学作品,如三言二拍。
• 3)文言小说的复兴
• 《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
• 5、过渡期(晚清——五四运动前):中国古典文学 向现代文学转化的转型期
以上几种,蕴涵着小说的萌芽,可看作中国古典小说之源。
• 2、雏形期(两汉魏晋南北朝)
• 野史杂传:《吴越春秋》《 燕丹子》《 汉武故事》
• 《史记刺客列传》与《燕丹子》即正史野史比较: • *以事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


*多离奇情节:乌白头马生角,杀千里马取
肝,杀美人手
• 野史将史与小说交缠一直延续至明清。
• 2、短篇白话小说成熟,并达到高峰。 •
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又称拟话本。“三言”“二拍”等标志着白话短 篇小说的成熟,并代表了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 就。
• 3、文言小说出现复兴 •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挽回了文言小说的 颓势,到明中叶后期,文言短篇小说呈现出繁荣局面。

共同的审美趣味急剧转向世俗化、个性化 和趣味化,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
三、明中叶后文学的特点
• 1、适于表现市民生活和感情的通俗文学空前繁荣。 •
明代既有了市民文化的背景,又有了对个性和人 欲的肯定,那么,以世俗为主的通俗文学的快速发展, 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首先是小说勃兴:以《三国》《水浒》《西游》 《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以“三 言”“二拍”为代表。

明代文学概述

明代文学概述

• 2、读者市民化(文学突变的内因) 文人的市民化,促使了市民化的读者群的形成。读者的变化, 要求作者对文学的内容、风格趣味作相应的调整。无疑市民的生 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象成为了作家最关注的对象。在诗文、 小说、戏曲中,显得越发举足轻重。再清高的作家,也按耐不住 对城市的热闹和繁华的向往,毫不掩饰对美色和金钱的欣羡,甚 至高歌恣情纵乐,在俗世的追逐欢笑中,寻求人生的乐趣。如 《金瓶梅》中商人西门庆第一次成为了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冠冕堂皇地走进了艺术殿堂。《三言》、《两拍》更是把市民中 的总总林林、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家能迅速的 抓住这个看点,也证明了作者嗅觉的敏感。由此可见,物质利益 对文学价值取向的影响,读者总是文学创作的上帝。
• 3、艺术个性千姿百态。 • 从宋末元初开始,下层文人、民间文人和通俗文学在文坛上 取得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不仅 小说戏曲的作者大部分是下层文人与民间文人,而且传统的诗文 领域,也是越来越多的出身下层与民间的文人跻身其中。如唐寅、 吴承恩、张凤翼出身于商人,李东阳出身于军籍,李贽家世代航 海经商、父亲为塾师,何景明、归有光出身寒素。明代文人中, 虽不乏过去那种以诗文游扬声誉、一意追求功名的人,但也不少 凭兴趣爱好才献身文学,并以此为终生事业的。
• 3、艺术趣味世俗化(文学突变的方向) 作品内容的世俗化 ,也带来了艺术趣味和文学观念的世俗化。 在明代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征: 其一,题材:重日常琐事,日用起居。儿女情长,男欢女爱。 其二,语言:率真自然,俚俗明白。 其三,功用:供人爱玩、足资谈笑。 • 文学的作用不再是“载道”和“明道”了,完成了对文学传 统的一次反叛。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俚俗 明白。这些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文坛舆论也大力鼓吹“寄意于时俗”,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 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的语言,提倡文章之 用就是“供人爱玩”、“足资谈笑”。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文学 与生活是如此贴近。

明代文学概说

明代文学概说
明代文学概说
一、前期 二、中期 三、后期
一、前期:明初—明宪宗成化末年(1368-1487)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政治方面空前独裁 经济方面扶持农业、打击工商业 思想文化方面尊崇程朱理学,兴文字狱,打击文人 士大夫。 ⊙文学状况: “台阁体”盛行
二、中期:明孝宗弘治—明穆宗隆庆(14881572)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东南沿海工商业恢复、发展,城市走向繁荣。 贪欲滋长,奢靡风行,政治腐败,旧的道德 价值体系面临瓦解的局面。 王阳明提出“心学”理论(心即理、知行合 一)。
⊙文学状况: A文学复古(前七子、后七子,“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 B俗文学兴盛(小说、戏曲繁荣) 三、后期:明神宗万历—明末(1573-1644)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工商业经济发展与封建政权对其压制形成尖 锐矛盾,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根本性危机 出现。明政权在政治腐败潮。思想家李贽的学说,尊 崇个性、反权威、重视物质生产、肯定人 欲。 ⊙文学状况: 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
“公安派”的诗歌、晚明小品文。 通俗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金瓶梅》、 “三言”与“二拍”、《牡丹亭》。
参考书目: 钱基博著《明代文学史》 邓绍基、史铁良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 究•明代文学研究》

明代文学概况

明代文学概况

明代文学概说明朝帝王谱系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71岁死。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

65岁。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1年。

47岁。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38岁。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38岁。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

30岁。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

(复辟)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独宠大19岁的万贵妃,万死后不久离世,41岁。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独宠张皇后,36岁。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落水得病死,31岁。

无子嗣无兄弟,孝宗绝嗣。

十一、世宗厚熜,嘉靖,在位45年。

60岁。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

36岁。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宠郑贵妃,58岁。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月。

39岁。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

落水得病死,23岁。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一)社会总体特点:封建主义走向腐朽没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1、腐朽没落:(1)、封建专制、君主独裁大大加强。

废除宰相、皇权独揽;设三司——提刑案察司、承宣布政司、都指挥司——以互相牵制;设锦衣卫、东厂、西厂,推行特务统治。

(2)、文化专制主义走向顶峰。

指定“四书”、“五经”为学子必修科目,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提倡程朱理学,并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高压统治。

这些措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直接导致或助长了文学上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

(3)、统治腐化。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奸党作恶。

武宗在位16年,从不召见大臣;世宗(嘉靖帝)迷信道教,封丹术之士为高官;神宗30年不上朝;崇祯杀袁崇焕。

四大宦官——王振(英)、汪直(宪)、刘瑾(武)、魏忠贤(光)。

二大奸臣——严嵩父子。

(4)、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负担越来越重,流民问题成为明朝最大的社会问题,并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
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

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的问世,以及一些南戏改编作品,为明后期小说、戏曲的繁荣准备了一定条件。

明后期,小说和戏曲再现辉煌。

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如徐渭和《四声猿》、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吴承恩和《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冯梦龙和《三言》、凌濛初和“二拍”等。

在诗文方面,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在传统文学观念中,人们一向把诗歌、散文等雅文学视为正宗,而把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视为鄙野之言,甚至是淫邪之辞。

明初,朱元璋还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的政策。

但是,后来出于最高统治者自己享乐的需要,他们又往往破坏了某些禁令。

朱元璋就喜欢听平话,特别是后来承平日久,荒淫无耻的帝王们在寻欢作乐之余,对小说、戏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正德皇帝爱看《金统残唐记》,万历皇帝爱看《水浒传》,上行下效,朝廷大臣、文人学士也开始爱好俗文学。

这为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明代从理论上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从李梦阳赞扬民歌开始,到嘉靖以后,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

李贽把《西厢》《水浒》称作“古今之至文”(《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为“逸典”(《觞政》)。

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

这些言论,在当时都无异于振聋发聩,对俗文学繁荣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明代俗文学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小说的勃兴。

长篇章回小说的发展,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

短篇小说以“三言”“二拍”为突出代表。

其次是戏曲的兴盛。

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流。

明前期传奇,总的色彩比较黯淡。

嘉靖以后,“三大传奇”陆续问世;“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异常火爆。

涌现了汤显祖、沈璟等一大批剧作家和曲论家,杰出的《牡丹亭》把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随着南戏传奇的繁荣,北区杂剧也开始了蜕变。

明初皇室作家朱有炖,率先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惯例,开创了对唱、合唱、接唱等形式,甚至有南北合套的体式。

明中叶,出现了明代首屈一指的杂剧作家徐渭和他的《四声猿》,展示出明杂剧的特殊风貌。

(三)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

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二是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三时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四是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四)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1、不同的文学群体形式
明代文学集团林立,流派纷呈。

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明初以“三杨”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的群体,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其性质属于兴趣型;中叶以后的文人集团,如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都各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其团体性质属于主张型;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臧否人物,党同伐异,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复社、几社等,这类团体属于政治型。

2、明代文学论争的特点
最受人注目的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的论争。

其特点是:各有明确的文学主张;都有较强的革新意识。

另外也有故意标新,矫枉过正,拉帮结派,不容异己的霸气倾向存在。

当然,正常的论争可以促进文学的创作,如“唐宋派”的创作,“沈汤之争”后的情形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