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第四章
《热力学》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p2 p1
v1 v2
n
T2 T1
v1 v2
n1
T2 T1
p2 p1
(n1) / n
n lnp2 lnp1 lnv2 ln v1
(2)利用已知或可求的与n有关的能量求解
2020年10月20日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28
例4-3(p80) 有一台空气压缩机,压缩前空气的温度为27 ℃、 压力为0.1 MPa,气缸的容积为5 000 cm3;压缩后空气的温度升 高到213 ℃。压缩过程消耗的功为1.166 kJ。试求压缩过程的多变 指数n。
15
(2)图表法 由
ds
cp0
dT T
Rg
dp p
对可逆绝热过程可得
ln
p2 p1
1 Rg
T2
T1
c
p
0
dT T
A:利用热力性质表中的标准状态熵
ln
p2 p1
1 Rg
T1
T0
c
p
0
dT T
c T2
T0
p0
dT T
1 Rg
s0 T2
s0 T1
T2 工质的热力性质表中还提供了u与h的数值。
2020年10月20日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9
例4-2 (p76) 一台燃气轮机装置,从大气吸入温度为17 ℃、压 力为0.1 MPa的空气,然后在压气机中进行绝热压缩,使空气 的压力提高到0.9MPa。试求压气机消耗的轴功:(1)按定值比 热容计算;(2)按空气热力性质表计算。
思路:
定值比热容
2020年10月20日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4
变比热容分析
第四章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应用.
第四章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1几个函数的定义式 4.2函数间关系的图示式
4.4对应系数关系式 4.5Maxwell关系式 4.6热力学关系式的记忆
4.7热力学关系式的应用
4.3Gibbs公式
4.3.1 Gibbs基本公式 4.3.2 偏摩尔量 4.3.3 化学势 4.3.4 广义Gibbs公式 4.3.5 化学势统一判据 4.3.6 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
22
4.3.2 偏摩尔量
3、定义式关系
多组分可变体系中的热力学公式与组成恒定的体系具有完全相同
的形式,所不同的只是用容量性质的偏摩尔量代替相应的摩尔量而已。
H B U B pVB
FB U B TS B
GB B H B TSB U B pVB TSB FB pVB dUB TdSB pdVB
16
4.3.2 偏摩尔量
(5)一般情况ZB≠Z*m,B,但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其摩 尔量,即Z*B=Z*m,B; (6)在极稀溶液中:ZA≈Zm,*A
(7)偏摩尔量可正、可负。如向稀的硫酸镁水溶液中
继续加入硫酸镁时,溶液体积缩小,此时硫酸镁的 偏摩尔体积为负值。 (8)偏摩尔量是1molB对整体热力学性质的贡献量, 而不应该理解为它在混合体系中所具有的量。
8
dG SdT Vdp
推导:
G H TS dG dH TdS SdT
dH TdS Vdp
所以,
dG SdT Vdp
4.3.1 Gibbs公式-基本公式
吉布斯基本公式:
9
(1)dU TdS pdV (2)dH TdS Vdp
吉布斯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内容:4.1 自发过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4.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4.3熵的概念4.4Clausius不等式及熵增加原理4.5 熵变的计算及熵的物理意义4.6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4.7 亥姆霍兹能及吉布斯能4.8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4.9吉布斯自由能及温度、压力的关系§4.1 自发过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1. 自发过程自发过程无需依靠消耗环境的作用(即不借助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1) 焦耳热功当量中功自动转变成热;(2) 气体向真空膨胀;(3)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4) 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5) 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
当借助外力,系统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自发过程的特征:1)自发过程总是单向趋于平衡;2)自发过程均具有不可逆性;3)自发过程具有对环境作功的能力,如配有合适的装置,则可从自发过程中获得可用的功。
如:温度传递;气体流动;系统自发过程达到平衡后,无环境作用系统是不可能自动反方向进行并回到原来状态;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是指自然界中所有自发过程都具有热力学的不可逆性;2.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Clausius) 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传导的不可逆性开尔文(Kelvin)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摩擦生热的不可逆性二者说法是等效的,均指明某种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重要结论: (1)均指明过程的方向性;(2)自发过程存在内在的联系,可以从某一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便可以推导出其它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
理解:♦并非“功可以转变为热,而热不能完全变为功”,而是在不引起其它变化的条件下,热才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新版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新版.pdf
CV T0 2
CV (
R 2R
1
1
27 3 2
T2 T0
T0
(2)由( 1)式:
8
3
1.5 )
(3)左侧初态亦为 P0 T 0 V 0 ,终态为 P1V1T1
27
P1 P2
P0
∵ 活塞可移动,
8 ,由 PV
RT
RT 2
P0 V 0 T 2
V2
P2
T0
P2
14
V 1 2V 0 V 2
V0
9
P0V 0
3 T0
19
23
q 2 1 .60 10
6 .02 10 C
( q 2N Ae )
两极间电压为 , A q
19
A 1 .229 2 1 .60 10
6 .02
Q'
5
2. 858 10
23
10
82 . 84 %
4.4.7 设 1mol 固 体状 态 方程 为: v v 0 aT bP , 内 能 表示 为: u CT
Py L y S
P0 LS
其中 P0
gh 0
Py P0 可改写为
L Ly
1 P0
对微小振动 y L
Py P0
y 1
L
y
1 P0
1
1 P0
L
y P0
L
h0 gy
L
由功能关系:
m gy
1 mv 2 2
m max gy max
AP
式中 A P 是由于右端空气压强 P y 与左端空气压强 P0 对水银柱作功之和,且
2
T0
27 P0
8
热学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植物,通过氧化把化学能转化为热和机械能。
16
亥姆霍兹 德国 物理学家(1821~1894) 《力之守恒》 化学、力学、电磁学、热学
17
• 2 内能
内能:在热学参考系下,所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之和。
热学参考系:使系统宏观静止的参考系
用的能量,在过程中保持为常数,因此可以省略。
• 内能具体包含哪些能量---普遍
分子的动能(包括平动、转动、振动)
+分子内部的振动势能
+分子间的势能
18
---原子核内的能量,不能被运用,省略。 ---系统整体运动的能量,不是内能,排除。 (系统的整体平动、转动的动能) ---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势能在任何过程中始终保持为常数, 可以省略。 • 例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动能之和。---热学坐标系。 • 例子:刚性双(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平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转动动能之和。 • 例子:非刚性双(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平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转动动能之和。每个分 子的振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振动势能之和。 • 例子:前面的例子都为非理想气体时。 都要包含分子间的势能之和。
系统和外界在非功过程交换的能量,称为热量
注意:1)热量过程量。
2)系统和外界必须有温度差,才能交换热量。
3)系统和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只有两种:功,热量。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学系统的表现。
1 历史
14
焦耳(1818-1889),英国。 热功当量
w电=I 2Rt=JQ w重力=JQ Q cmT
《热学》第四章和第五章复习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要求一、 可逆和不可逆过程 (1)准静态过程(2)理解什么是可逆过程,什么是不可逆过程.知道只有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
二、 功和热量 (1)明确功是在力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转移,热量是在热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过程量,它们都是过程量。
知道“作功”是通过物体宏观位移来完成;而“热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2)知道功有正负,熟练掌握从体积膨胀功微分表达式pdV W d -=出发计算体积膨胀功。
从几何上理解功的大小等于p-V 图上热力学过程曲线下面的面积。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1)知道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到热学中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把内能、功和热量这三个具有能量量纲的物理量结合在一个方程中:即 W Q U +=∆; (2)一微小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为:W d Q d dU +=;对于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为:pdV Q d dU -=(3)内能是态函数,内能一般应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
内能应当包含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也应包括分子内部的能量;在热学中的内能一般不包括系统做整体运动的机械能。
四、热容和焓(1)知道热容的定义、热容是过程量、热容与物体的量有关。
(2)知道焓的定义pV U H +=;知道焓的物理意义。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1)知道焦耳定律;即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知道理想气体的焓也只是温度的函数。
内能和焓的微分可分别表示为:dT C dU m V ,ν=;dT C dH m p ,ν=;这两个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2)理想气体的准静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pdV dT C dQ m V +=,ν;利用上式可得迈耶公式:R C C m V m p =-,,ν;(3)会熟练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处理一些常见热力学过程。
(4)会推导准静态绝热过程方程,熟记并会熟练利用绝热过程方程,同时应知道绝热过程方程的适用条件。
热学第四章
(3) Q p =v C p∆ T ∆T = Qp v Cp = 2× 500 = 8.6K 7× 8.31 2 p∆ V = R∆ T v
T = T0 +∆ T = 8.60C
v R∆ T V 2 = V 1 +∆ V = V 1 + p 2×0.082×8.6 = 44.8 + 1 = 0.046m3 = 46.2(升)
例4.4:理想气体从 ( P1 V1 ) 绝热自由膨胀到状 : 态 ( P2 2V1 ) ,试求末态压强 P2 。 解:绝热过程:Q = 0 绝热过程: 自由膨胀过程: 自由膨胀过程:W=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 = U2 - U1 +W ,得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2 = U1 即:内能不变 因理想气体内能只决定于温度, 因理想气体内能只决定于温度,故 T2 =T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2V2 /T2 = P1V1 /T1 已知 V2 = 2V1 T2 = T1 ,得 P2 = P1 / 2
p1 = p0 =1.013×105 Pa 解:
V1 = 44.8×10−3 m3 , T = 273 K 1
CV = 5R / 2
CP = 7R / 2
−3 3
先等压加热到 V2 = 2V1 = 89.6×10 m 则此时温度
V2 T2 = ( )T = 546Κ 1 V 1
在此过程吸收热量: 在此过程吸收热量:
V3 = V2 = 89.6×10−3 m
(四)理想气体的绝热压缩与绝热膨胀
[例4.3〕气体在气 缸中运动速度很快,而热量传递很 例 〕 缸中运动速度很快, 若近似认为这是一绝热过程。试问要把300K、 慢,若近似认为这是一绝热过程。试问要把 、 1atm 下的空气分别压缩到 下的空气分别压缩到10atm及100atm,则末态 及 , 温度分别有多高? 温度分别有多高 〔解〕
第四章 经典热学的建立
伽 利 落 验 温 计
§1.热学现象的初期研究
(二)测温物质的选择和标准点的确定
德国的格里凯(Guericke)曾提出以马德堡地区的初冬和 盛夏的温度为定点温度; 佛罗伦萨的院士们选择了雪或冰的温度为一个定点,牛 或鹿的体温为另一个定点;
1665年,惠更斯建议把水的凝固温度和沸腾温度作为两 个固定点;
§1.热学现象的初期研究
3.“热质说”的否定
1798年伦福德(Count Rumford,英国) 由钻头加工炮筒时产生热的现象,得出 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
1799年,戴维(Humphrey Davy, 1778-1829,英国化学家)作了在真空容器 中两块冰摩擦而融化的实验。按热质说观 点,热量来自摩擦挤出的潜热而使系统的 比热变小,但实际上水的比热比冰的还要 大。 伦福德和戴维的实验给热质说以 致命打击,为热的唯动说提出了重要 的实验证据。
§1.热学现象的初期研究
四 热本质的认识
1.认为热是运动的表现 佛兰西斯•培根从摩擦生热得出热是一种膨胀的、被约束的 在其斗争中作用于物体的微小粒子的运动。 波义耳认为钉子敲打之后变热,是运动受阻而变热的证明。 笛卡尔认为热是物质粒子的一种旋转运动;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火花,认为热是物体各个部分非常活跃和 极其猛烈的运动;罗蒙诺索夫提出热的根源在于运动等。
各种温度计
§1.热学现象的初期研究
热力学温标:
19世纪50年代,开尔文注意到:既然卡诺热机与工作物 质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一种温标,使它不依赖于任何物 质,这种温标比根据气体定律建立的温标更具有优越性。
据此,1854年,开尔文(威 廉.汤姆逊)提出开氏温标, T=272.3 + t。又称热力学温标, 它与测温物质的性质无关,即任 何测温物质按这种温标定出的温 度数值都是一样的。 1954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 将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定为 273.16K。
第四章 热学性能
其余依此类推。 杜隆—珀替定律在高温时与实验结果很吻合。但在低 温时,CV 的实验值随温度下降而减小。 原因:以气体分子动力学概念确定热容时,认为运动
的质点在一定范围内能量的变化是连续的。
(二)热容的量子理论
普朗克提出振子能量的量子化理论。质点的能量都是 以 hv 为最小单位.
式中,
=普朗克常数,
性振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的简谐振动方程为:
式中: 为微观弹性模量, 方向上位移。
为质点质量,
为质点在x
每个质点,热振动都有一定的频率,随 温度升高动能加大,振幅和频率加大。
增大而提高;
各质点运动时动能的总和,为该物体的热量。
弹性波(格波):材料质点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影响邻近点的振动,使相邻质点间
式中CP,m的单位为4.18 J/ (k· mol),系数见表4.1。
表4.1
某些无机材料的热容-温度关系经验方程式系数
(三)组织转变对热焓及热容的影响 1.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 (1)一级相变 发生一级相变时除体积突 变外,吸收或放出潜热; 在相变温度下,热焓发生 突变,定压热容无限大; 相变在恒温恒压下进行, 潜热为对应热焓的变化; 纯金属三态变化、同素异 构转变、合金的共晶和包 晶转变、固态的共析转变。
的振动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形成弹性波。
包括振动频率低的声频支和振动频率高的光频支。
图 一维双原子点阵中的格波
(a) 声频支 (b)光频支
如果振动着的质点中包含频率甚低的格波,质点彼此
之间的位相差不大,则格波类似于弹性体中的应变波,
称为“声频支振动”。
格波中频率甚高的振动波,质点彼此之间的位相差很
四、热焓和比热容的测量及热分析法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节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一. 克劳修斯不等式
卡诺定理:在相同的高温热源T1和相同的低温热源 T2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都小于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1 q2 1T 2
q1
T1
整理: q2 q1
T2 T 1
q1,q2 (吸热,为负值) 改为代数值:
q1 q 2 0 T1 T 2
例:气体的恒温膨胀过程 ΔU = 0 Q = -W
后果:气体的体积增大
热源温度 T
第二节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力
一、卡诺循环及其热效率
通过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 向低温热源放热,并对环境作功 的循环操作的机器称为热机。
高温热源
热机对环境所做的功-W与其从 高温热源吸收的热Q1之比称为热机 效率,其符号为ηt:
可见:① t f (T1,T2 )
② T1, T2 t ③ T1 ,T2 0,t 1
④ T1 T2 t 0
q1=T1(sa-sb) q2=T2(sd-sc)
卡诺循环的有关结论 对工程时间有着非常 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卡诺定理
卡诺定理:在两个给定的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不可 能具有比可逆热机更高的热效率。
dsg 0
环境
即:
dsiso 0
W 孤立系统
说明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 即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大或者不变,
绝不能减小。
说明
dsiso dsg 0
✓孤立系统熵的变化只取决于系统内各过程的 不可逆性,即由熵产组成。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另一种数学表达式。
可以判断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
ηt
W Q1
Q1 Q2 Q1
《第四章传热》PPT课件
2. 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表示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 梯度和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成正比。
Q S t 或:q t
n
n
热传导中,Q S,Q t n
Q——传热速率,W;
λ——导热系数,W/(m·K) 或W/(m·℃);
S——导热面积,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m2;
946℃。试求:
(1)单位面积的热损失;(2)保温砖与建筑砖之间界面的温度;
(3)建筑砖外侧温度。
解 t3为保温砖与建筑砖的界面温度,t4为建筑砖的外侧温度。
(1)热损失q
q=
Q A
1
b1
t1
t2
1.06 0.15
(1000-946)
=381.6W/m2
(2) 保温砖与建筑砖的界面温度t3 由于是稳态热传导,所以 q1=q2=q3=q
典型换热设备: 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间的换热设备) 例:列管式换热器 3、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三种传热机理(传热速率计算) 2)换热器计算 3)换热设备简介
4.1.1传热的基本方式
根据传热机理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 热传导(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原子、 分子、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流运动而引 起的热量传递。
t t'∞
t∞
u
tw-t=
t' t
tw
图4-13 流体流过平壁被加热时的温度边界
2、热边界层的厚度
tw t 0.99(tw t )
3、热边界层内(近壁处) 认为:集中全部的温差和热阻
dt 0 dy
热边界层外(流体主体)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虽然为实现各种非自发过程补偿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为提高能量利用的经济性,人们一 直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补偿。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研究热力过程的方 向性,以及由此而引出的非自发过程的补偿 和补偿限度等。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克劳修斯的说法: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 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⑵卡诺循环热效率永远小于1。这是因为Tl= ∞或T2 = 0 是不可能达到的。 ⑶当Tl= T2时,卡诺循环热效率为零,即只 有单一热源存在时,不可能将热能转变为机 械能。 二、逆卡诺循环 如果卡诺循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则称为卡 诺逆循环。 如下图所示。
对于制冷机的卡诺逆循环,其制冷系数用下 式表示,
同理可证 A B 也不成立,因此唯一可以
成立的结果是 A B 。
定理一得证。
例题: 1.某热力设备,工作在1650℃ 的炉膛燃气 温度和15℃的低温热源之间,求:1)该 热力设备按卡诺循环工作时的热效率以及 产生 6×105 kw时的吸热量Q1和放热量Q2 ; 2)如果热力设备的实际效率只有40% , 其有效功率仍为6×105 kw ,问吸热量Q1 和放热量Q2又是多少?
若循环中全部过程都可逆,则该循环称为可逆循环; 若循环中部分过程或全部过程都不可逆,则该循环为 不可逆循环。 根据循环的热力学特征,可把循环分为热机循环(正 循环)和制冷循环(逆循环)。 正循环的效果是使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系统向外输出 功。如图所示,循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图(a)中12-3为工质膨胀,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1。工质经3-41回到初态的过程中,工质受压缩,向低温热源放出热 量Q2。工质对外做功的净功为W,用循环1-2-3-4-1所 包围的面积表示,等于工质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与 向低温源放出的热量之差。即
第四章热力学函数规定值
G 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f m ( B, T ) 。
热力学手册数据列出的是298.15K数据:
f Gm ( B,298.15K )
§4-4规定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4-3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G (298.15K )
§4-4 规定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3. 计算: 通过规定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f Gm ( B, 298.15K ) Gm ( B, 298.15K ) vB Gm (稳定单质, 295.15K )
B
§4-4规定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如果反应是从稳定纯单质生成1mol化合
§4-3 规定熵
根据: r Sm (T ) v S B m (B, T )
B
C p , m ( B, T ) r Sm S m (T ) ( B, T ) vB vB T T T p B p B
r S m (T ) r S m (298.15K )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lim S 0
有:
T 0
S lim 0 T 0 p T
S lim 0 T 0 V T
S p V T T V
根据maxwell关系式:
S V p T p T
Sm (T ) S
Tf
C p ,m ( s ) T
0
dT
fus H m
Tf
T
Tb
C p , m (l ) T
第4章 热力学基础
绝热过程方程:
pV C1
TV
1
C2
C3
T p
1绝热过程
V T降低 p降低更多
p
A
C
V T不变 p降低
等温线、绝热线的斜率分别为:
B
O V
dp p V d V T dp p V dV Q
又因混合后的氮气与压强仍分别满足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
由此得:
1 M1 p1 RT V1 +V2 M mol 1 1 M2 p RT 2 V1 +V2 M mol 2
两者相加即得混合气体的压强:
1 p V1 +V2
M1 M2 + M mol 1 M mol 2
RT
解:打开活塞后,原在第一个容器中的氮气向第二个容器中 扩散,氩气则向第一个容器中扩散,直到两种气体都在两容 器中均匀分布为止。达到平衡后,氮气的压强变为p1',氩气 的压强变为p2' ,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 p1' + p2' ;温度均为T 。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气体相互有能量交换,但由于容器是 绝热的,总体积未变,两种气体组成的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 换,总内能不变,所以
利用多方方程和状态方程:
dA PdV Rdt /(n 1)
已知
E1 +E2 =E1 +E2 0 M E1 Cv1 T T1 M mol1 M E2 Cv 2 T T2 M mol 2
代入式得:
M M Cv1 T T1 + Cv 2 T T2 = 0 M mol1 M mol 2
M1 M2 Cv1T1 + Cv2 T2 M mol1 M mol 2 T M1 M2 Cv1 + Cv2 M mol1 M mol 2
传热学课件第四章非稳态导热
exp
hA
cV
hA
cV
h V
A
c
V
A2
hl
c
l2
hl
a
l2
BiV
FoV
0
e BiV FoV
exp
BiV FoV
下角标V表示以 l=V/A为特征长度
在0~ 时间内物体和周围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
升高到t1并保持不变,而右侧仍与温度为t0的 空气接触。这时紧挨高温表面那部分的温度
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则仍保持初始温度t0, 如图中曲线HBD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τ 1, τ 2,τ 3…平壁从左到右各部分的温度也依次 升高,从某一时刻开始平壁右侧表面温度逐
渐升高,图中曲线HCD、HE、HF示意性地表示
• 二、Bi数对导热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
Bi hL L / 的大小对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
热体内的 温1度/ h 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 厚为2δ的平壁突然置于流体中冷却时 ,Bi数 不同壁中温度场的变化会出现三种情形 。
思考题: 试说明毕渥数的物理意义。 毕渥数趋于
零和毕渥数趋于无穷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 有人认为,毕渥数趋于零代表了绝热工况,你 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圆
球 Bi hR
Fo
a 2
BiV
h
FoV
a 2
Fo
a
R2
BiV
h(R / 2)
FoV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可逆绝热压缩过程,对内作功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q w t 1 2 q1 q1
t,C
q1 q2 T2q T2 2s2 s1 1 1 1 q q1 T T1 11 s2 s1
T1
q1 Rc w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t,C
T2 s2 s1 T2 1 1 T1 s2 s1 T1
1000 K
2000 kJ A 1200 kJ 1500 kJ 800 kJ 500 kJ 300 K
w 1200 t 60% 可能 q1 2000
如果:W=1500 kJ
1500 t 75% 不可能 2000
例题
• 某科学家设想利用海水的温差发电。设海洋表面 的温度为20℃,在500m深处,海水的温度为5℃, 如果采用卡诺循环,其热效率是多少? 解:计算卡诺循环热效率时,要用热力学绝对温度 T1=20+273.15=293.15K T2=5+273.15=278.15K
q2
对于整个不可逆循环:
1a 2
q1
T1
2b1
q2
q 0 T2 T irr
克劳修斯不等式:
q 0 T
即
q 0 T
上式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可用于判断一个循环是否能进行,是否 可逆。
不 可 p 逆 过 程 熵 变 化 q T irr
转变为机械能,只有一个热源的热机(第二类永动机)是 不可能的。
卡诺逆循环卡诺制冷循环
T T0
制冷
T2
s1
s2 s T2 ( s2 s1 ) T2 T0 ( s2 s1 ) T2 ( s2 s1 ) T0 T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 C dT
热量传递与过程有关
Q C dT
本书中规定系统吸热为正,非准静态过程的热量 也难以直接计算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内能定理 内能定理:对初态和末态确定的所有绝热过程,外界对 系统作的功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定义为内能的改变量:
U 2 U1 W绝热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卡诺热机的效率仅取决于热源的温度
例: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热机从 状态Ⅰ 等体加热到状态Ⅱ,又从状态 Ⅱ绝热膨胀到状态Ⅲ,再从状态Ⅲ等 压压缩到状态Ⅰ。已知V1,V2,γ,求 热机效率。
p Ⅱ
Ⅰ O V1
Ⅲ V2 V
解:Ⅰ—Ⅱ,等体,吸热, Q1= CV(T2-T1) Ⅱ—Ⅲ,绝热。 Ⅲ—Ⅰ,等压,放热, Q2= Cp(T3-T1)
这是等焓过程。对实际气体,实验发现节流前后温度改变。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H=H(p,T)
T2< T1,为节流致冷效应(正节流效应) T2> T1,为节流致温效应(负节流效应)
在T—p图上画等焓线,i 代表初 态,1-7代表各个末态。所有的 态都等焓。但节流过程不是可逆 过程, 因为这是扩散过程。致 冷还是致温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相关。
Ⅰ O V1
Ⅲ V2 V
V3 / V1 1 1 (V3 / V1 ) 1
§4.7 制冷机和焦耳-汤姆孙效应
一、制冷机和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
Q2 Q2 冷 W Q1 Q2
理想气体的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T2 冷 T1 T2
T2越小,制冷越困难
二、焦耳-汤姆孙效应
T H ( )H , Cp ( ) p p T 1 H 1 U ( pV ) ( )T [( )T ( )T ] C p p C p p p
1 U V ( pV ) [( )T ( )T ( )T ] C p V p p
对于理想气体, U U (T ),
定义函数 H:H=U+pV
称为焓,也是状态函数。
(Q) p U pV H
等压过程中的吸热等于系统焓的增加。 定压热容
H Cp ( ) p T
§4.5 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已知,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一、等体过程(W=0)
U Q
Q CV dT
CP (T3 T1 ) T3 / T1 1 Q2 1 1 1 Q1 CV (T2 T1 ) T2 / T1 1
3 1,
T3 V3 T1 V1
等压
等体 绝热
p Ⅱ
T2 p2 p2 1 2, T1 p1 p3 2 3, p2V2 p3V3 , V3 p2 ( ) p3 V2
T
T 焦 汤系数 ( ) H p
Tf Ti
7
6
4 3 2 1 5
i
0, 曲线斜率为正,致冷。 0, 曲线斜率为负,致温。
pf
pi p
μ的表达式
H H ) p dT ( )T dp H H (T , p) U pV, dH ( T p T H H dH 0 ( ) H ( )T ( )p p T p
Cp
i CV k 2
pV const 可逆绝热过程方程
TV 1 const
p 1 const T
因为γ >1,可逆绝热线 比可逆等温线陡。
可逆绝热过程的功
W pdV
V2
V1
V1 p1 ( ) dV V
p1V1 V1 1 [( ) 1] 1 V2
可逆过程
绝热自由膨胀,不可逆过程
准静态过程一般是可逆过程 有例外,如理想气体的准静态自由膨胀 自发过程不可逆,或说非平衡态驰豫过程不可逆 耗散过程:机械功、电磁功等有序能量转化为热量的过程
如摩擦生热,电流生热,流体内摩擦生热
含耗散过程的过程不可逆,尽管有些过程看起来似乎可逆。
例如,(I)-(III)的过程中,活塞如果存在摩擦力,不可逆, 因为摩擦生热的过程不可逆。
V
dV
U W
可逆绝热过程
dW pdV ,
dU CV dT , pdV CV dT
pV RT ,
pdV Vdp RdT
Vdp CV dT RdT C p dT
Cp Vdp pdV CV
Nk 1 CV CV
焦耳-汤姆孙实验:(节流过程) 初态,p1, V1, T1, U1 末态,p2, V2, T2, U2 绝热过程, p1, p2不变, p1>p2
p1
V1,T1 p1
p2
p2 V2,T2
W1 p1V1 , W2 p2V2 , Q 0
U 2 U1 p1V1 p2V2 U 2 p2V2 U1 p1V1
T1 T2
dU i CV Nk dT 2
二、等压过程 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dH Cp = dT
T2 T1
C p CV Nk R
Q C p dT
三、等温过程(U不变)
Q W 0
Q W pdV
V2 RT ln V1
四、绝热过程(Q=0)
RT
⑶ 等温过程,并设
V2
pV RT
V2
W pdV
V1
RT
V
V1
dV
V2 RT ln V1
V2 V1 , W 0; V2 V1 , W 0
二、其他形式的功 dW=Fdl, 拉伸弹性棒所作的功
dW=σdA, 表面张力的功 dW=Edq, 可逆电池的功 三、热量 由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叫热量。它源于热运动, 是一种能量的转移形式。对准静静态过程
p
V
等温准静态过程
(I)-(II)不是准静态过程, (I)-(III)是准静态过程
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当一个过程逆向进行,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原来的状态, 则这个过程为可逆过程 如果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这 个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Q1
Q2
热机循环过程 ΔU=0,
Q2 正循坏
Q1 : 系统从高温热源吸热 Q2 : 系统向低温热源放热 W : 系统做功
正循环,系统净吸热,对外作功
逆循坏
Q1 Q2 W
吸收的热量只有一部分变成功,另一部分放回到环境中 热机循环过程可以可逆或不可逆
Q1 逆循环,制冷机 外界对系统作功,系统净放热 Q2 正循坏 Q2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1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一、准静态过程
系统到达平衡态后,只有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的状态 才会发生改变。
准静态过程:
无限缓慢以致每一时刻系统都处于平衡态的过程 这是一个理想过程。实际上,只要系统的驰豫时间远小 于外界条件变化的时间即可。 驰豫时间: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恢复平衡态需要的时间
任意绝热过程的功
W U U2 U1 CV T2 T1 ( )
p2V2 p1V1 p1V1 p2V2 R (T2 T1 ) ( 1) 1 1 1 p1V1
如果应用可逆绝热过程方程,两表达式一致。
§4.6 热机
一、循环过程和热机效率
Q1
§4.4 热容和焓
一、定体热容与内能 定体过程, A→B
U AB QAB
定体热容
Q Q U CV lim ( )V ( )V ( )V T 0 T T T
二、定压热容与焓 对定压过程,A→C
U AC Q W (Q) p U pV (U pV )
Q1
Q1 W Q2
因为 | Q1 | | Q2 | ,所以有 了空调天气更热。 热机效率 逆循坏
Q W Q1 Q2 1 2 Q1 Q1 Q1
二、卡诺热机
如下四个可逆过程的热机:
设工作物质为理想气体
V2 1 2 等 温 膨 胀 : 1 RT1 ln 0, 吸 热 Q V1 2 3 绝热膨胀, 0 Q V4 3 4 等 温 压 缩: 2 RT2 ln 0, 放 热 Q V3
所以,探讨可逆性时系统和环境都要考虑 一般的力学过程可逆,一般的生命过程不可逆。
§4.2 功和热量
一、体积膨胀功 准静态过程的功
dW Fdl pSdl pdV
W pdV
功与过程相关
本书中规定外界对系统做功为正
非准静态过程的功难以直接计算
⑴ 等体过程
W 0
⑵ 等压过程
W pdV p dV p(V2 V1 ) pV
对任意过程,设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外界对系统作 的功,则系统内能的增加
U2 U1 Q W
与过程无关。内能是状态函数,如U=U(T,V) 或 U=U(T,p)。
注意,第一定律不管是对可逆或不可逆过程均成立。
对无限小过程
dU dQ dW
是全微分,即 U U dU ( )V dT ( ) T dV T V 第一定律也就是説,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理想气体,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U=U(T) 实验验证: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从微观看,内能是系统微观粒子的微观运动动能和相互 作用能之和
4 1 绝热压缩,Q 0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V2 T2 1/( 1) ( ) V3 T1
V2 V3 V1 V4
V1 T2 1/( 1) ( ) V4 T1
T2 ln(V3 / V4 ) Q2 W 1 1 Q1 Q1 T1 ln(V2 / V1 ) T2 1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