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菌大多借切刀的伤口传染, 病株维管束组织被破坏,横 切可见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 并充满黄白色菌脓,稍加挤 压,薯块即沿环状的维管束 内外分离,故称环腐病。
四、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传播与病害诊断
(一)、植物病原细菌侵染途径
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
原核生物
▪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无内质网、线粒 体等细胞器。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细菌、无细胞壁的菌原体(植原体和螺原体)等, ▪以植物病原细菌为代表重点讲述
第一部分 植物病原细菌
一、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 (一)、形态 ▪ 杆状,少数为球状。 ▪ 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
串生和聚生的。
▪ 裂殖。20分钟分裂一次。 ▪ 适温为26—30℃左右,少数例外。如茄青枯菌35℃。
1、细菌的繁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2、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物质是DNA、质粒 ▪ 质粒:独立于核质之外的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称为质粒,它编码细菌的抗药性或致病性等性状)。 ▪ 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 基因组。
5.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 黄单胞菌属是薄壁菌门一 个成员。
▪ 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 型。
▪ 黄单胞菌属的成员都是植 物病原菌,模式种是野油 菜黄单胞菌。俗称甘蓝黑 腐病菌,还可引起辣椒细 菌性疮痂病。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厚壁菌门
6.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r)
▪ 可侵害5种茄属植物,如马 铃薯环腐病。
三、植物病原细菌分类
植物界
菌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一)、原核生物界分类系统
▪ 原核生物界通常分为4个门,7个纲,35个组群。 ▪ 薄壁菌门:有壁较薄。G-,包括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 ▪ 厚壁菌门:有壁较厚。G+,包括棒杆菌属、芽孢菌属和链霉菌属。 ▪ 软壁菌门:菌体无壁。包括菌原体、类菌原体。 ▪ 疵壁菌门:属于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包括产甲烷细菌和
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
3、细菌的生化特性
(1)生化反应试验:利用细菌对某种培养基或 化学药品产生不同的生化反应,作为鉴别不同细菌的 依据。
(2)染色反应
▪ 细菌鉴别作用 ▪ 革兰氏染色反应:将细菌制成涂片后,用结晶紫染色,
用碘液处理,然后用95%酒精洗脱,如不能脱色,则为 革兰氏阳性菌G+,能脱色则为革兰氏阴性菌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致病类型
假单胞菌属
短杆状 极鞭1-6根
G-
圆形隆起光 滑白色
多叶斑,少萎 蔫、腐烂或肿 瘤
黄单胞菌属 短杆状 极鞭1根
G-
圆形光滑凸 起黄色
多叶斑,少萎 蔫、腐烂
土壤杆菌属
短杆状
周或极鞭 1-6根
欧氏菌属 短杆状 周鞭多根
G-
圆形光滑凸 起白色
G-
圆形光滑凸 起白或黄色
肿瘤
多腐烂,少萎 蔫
棒形杆菌属
▪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G- ,少数是G+ 。 ▪ 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其他性状有关。如,G+能耐高浓
度的盐,不易被蛋白酶分解,对于碱性染料和除垢剂 (肥皂)则较敏感。
▪ 对抗菌素的反应也不同,青霉素对G+ 作用大,对阴性 菌作用则较小。链霉素则对G+ 和G-都有杀灭作用,因 为植物病原细菌大多G- ,因此农用链霉素广泛应用。
棒状不 规则状
无或1极鞭
G
+
圆 光滑 凸 白 色
萎蔫
(三)、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薄壁菌门 代表类型5个属
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 土壤杆菌属是薄壁菌门根瘤菌科的一个成员,土壤习居菌、 无芽孢。共5个种。4种致病。
▪ 有另—种遗传物质,一种大分子的质粒,它控制着细菌的 致病性和抗药性等,主要有两类: 致瘤质粒(俗称Ti质粒):侵染寄主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 致发根质粒(俗称Ri质粒) 能引起寄主产生不定根的质粒
高盐细菌。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单元
▪ 长期以来,植物病原细菌仅限于5个属:土壤杆 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 菌属和棒杆菌属。近十年来,又陆续新建了一 些植物病原细菌属。现在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 类群有14个属
植物病原细菌常见五个属的主要特征
菌体形 鞭毛数目

及种类
G
菌落形状、 颜色
洋葱软腐病
马铃薯软腐病 (Erw白ini菜a 软atr腐os病eptica )
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是假单胞菌科的模式 属。 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无 芽孢。 植病细菌有一半属于此属,主要 引起叶斑、腐烂和萎蔫等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桑疫病等。 现已分离出噬酸菌属、布克氏菌 属、劳尔氏菌属。
番病茄青枯枯青病茄病番株况和菌情脓病(发右间)田
3.欧文氏菌属(Erwinia)
属薄壁菌门。主要引致腐 烂,如大白菜软腐病。
寄生范围很广,包括十字 花 科 、 禾 本 科 、 茄 科 等 20 多科的数百种果蔬和大田 作物。
伤口或介体动物传带侵染, 引起软腐,厌氧条件下易 受害。多在仓库中贮藏期 间表现症状。
不 同 形 态 的 菌 落
(二)、结构
1、细菌的鞭毛
鞭毛:从细胞膜下粒状鞭毛基上产生,穿过细 胞壁和粘质层延伸到体外。
极鞭和周鞭
5、单极鞭、6—7、多极鞭、8、周鞭毛
2、细菌的芽孢与荚膜
▪ 多数植病细菌无芽孢。 ▪ 荚膜:是细菌分泌在体外的比较厚而固定的粘液层。无
荚膜。
二、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 代表病害:如下
苹果实生苗根癌病 ▪樱桃根癌病
2.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 布克氏菌属是由假单胞菌 属中独立出来的。能引起 多种作物,特别是茄科植 物的青枯病。
▪ 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全株呈 现急性凋萎,病茎维管束 变褐,横切后用手挤压可 见有白色菌脓温出。
▪ 是土壤习居菌。病菌可随 土壤、灌溉水和种薯、种 苗传染与传播。侵染的主 要途径是伤口,高温多湿 有利发病。
4、细菌的生理特性
(1)普通培养基可生长。 (2)固体培养基: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菌落。 菌落(colony): 单个或少数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一团肉眼 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 (3)适温:20—30℃,细菌耐低温, 一般致死温度 为50℃左右(在10分钟内杀死细菌的温度叫致死温度)。 (4)大多是好气菌,PH为中性、微碱性(PH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